標籤:

社交恐懼症可不可以不克服?一個人靜靜的痛苦不好嗎?

自從了解這個之後,隨處可見"克服社交恐懼症"等等的話題,好多地方找到的療程看起來也很痛苦,因為社交恐懼症患者雖然有一定不可控制的方面,但是是有自知的,如果選擇不"治療"(原諒我很討厭治療這個詞),在一定環境下忍受社交恐懼症帶來的痛苦也是可以的吧?也許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冷漠很客觀,略微嘩眾取寵(?),可是真的好希望好希望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你說的不治療可以改成接納自己。
也就是說放棄治療也就是一種治療。
森田到最後也是放棄了治療才開始好的
其實放棄治療就是自我接納。
在自我接納後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善於社交,之後的釋然,我就是這樣的人啊,再之後的慢慢進步。
記得有句話不知道誰說的:年輕的時候我想成為任何人,就是不想成為自己,到現在才明白只有做自己才可以活的精彩。
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一切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啊。
相信自己,我們永遠滿足不了他人,(他人太多了)可是我們能永遠滿足自己,愛著自己。做好自己,在你負責的前提下,你可以做任何你願意的事情,跟他人毛關係都沒有!不和他人比,就和自己比,一點一點的進步會讓你非常欣慰。
愛自己的你一定會快樂。
半夜1點給你回復

我想說: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世界還你真實。
這世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你只是自己。這世界你也不可能代替別人,因為別人不是你。
汝非魚,安知魚之樂乎?只管做好自己,人生苦短,要讓自己快樂不是嗎?怎麼才能快樂?~做自己啊!(一個總是在意他人眼光,沒有了自己的人能快樂嗎?)

這世界沒有完美的,可殘缺也是美的。


接受現實。
如果改變讓自己很痛苦,不妨和這一切和解,承認我就是這樣的人。
而且人活著最重要的是開心,如果獨處讓自己開心過得更舒服,不如順其自然不要為難自己。
我以前也嘗試過改變去參加一些社交場合,到了之後發現沒有話題可聊沉默的空氣反而更加尷尬,自己的癥狀也沒好多少。
與其為了改變硬去和不投緣的人尬聊,不如靜靜呆著,將來遇到聊得來的人,你會忘了社交恐懼是什麼。
我們不是怪物,我們可以活得很好。


可以不克服,只要你能力強。能力強的人並不會在乎別人討厭自己,或者準確的說是不怎麼在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如何評價自己。能力強就能自己養活自己,還能賺些錢,也能過好這一生。
這麼多年的抑鬱症和社交恐懼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悲劇和痛苦追溯根源都是因為自己無能導致的,如果當時的自己能力強,這些痛苦很大程度都可以避免。


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忍受這樣帶來的痛苦吧。或者是,這些痛苦帶來的後果。

我有嚴重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也曾有過社交恐懼症。有個很有趣的想法就是,在我生病的期間,我時常會有沉溺於其中的念頭。
我深知它們是一些病,並確確實實感受到了痛苦與折磨。但偶爾在我為數不多的正常的情況下,我想,也許不吃藥這樣下去也很好。

似乎不接受治療,這些東西就可以成為我的某種特質。

我有點抗拒,或者是說,害怕自己好起來。
我感到自己在好起來後,或許無法面對「浪費」掉的時光,無法去彌補破碎的關係,更少了一種讓我自己沉淪墮落的借口。

可是,在我犯病的時候。比如社交恐懼症最嚴重的時候,那段時間,取快遞買東西都成為難以完成的任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的日常生活,我還在這個社會中,我沒有勇氣像梵高一樣,所以我就得學會妥協。

我現在已經可以自己一個做很多的事情,至少如果沒人陪我,我也可以一個人出去吃飯了,不用擔心點單時候要和服務員說話。快遞員的電話我也敢接了,也學會和他把謝謝說出口。
雖然都是很簡單的,人本能會做的事情,但我仍然為我自己踏出的這一步而驕傲。


生活最終會教你跟一切握手言和。社交恐懼大概來源於自卑,自卑來自於匱乏,只要充實,一切也就不治而愈了。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社恐本來就是因為自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越是想著去克服,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試著專心於自己喜歡的事,相信你會好起來的!
共勉


那麼你是想一輩子不與人打交道嘍?
其實這個很好克服的,而且當你克服之後再回頭,就會發現,世界更美好了。
剛開始你只需要增加一點在公共場合出現的頻率,持續21天。正好一個習慣養成的周期。之後就會很自然的出入公共場合到不覺得不自在了。
然後,嘗試與周邊的說話,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多結交朋友,擴大圈子,多認識陌生人,哪怕是說一句話也行,甚至一個自信的微笑。
這是個循循漸進的過程,可以說沒有一點過激得讓你無法接受的舉動。慢慢來,這不叫克服也不叫治療。而是培養一種熱愛生活熱愛社交熱愛朋友的一種行為習慣,一種你將會受益終身的習慣。


社交恐懼是無法克服的,聽到這句話你們會不會有點失望,其實可能你們會理解錯,這裡的無法克服不是說無法治療,而是說是不能人為的去壓制他。你們有沒有覺得克服了那麼久始終沒有克服掉,其實當社交恐懼產生之時你會去克服這是一種本能的身體反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這只不過是人的正常反應,但是這種反應只是一種對問題根源沒有了解的反應,你不清楚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來的,只會用最初級的方式來對付社恐,這當然沒有辦法去走出社恐。因為社恐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反應,你如果去克服了這就是一種對自然的違背,違背自然當然是要承受懲罰的,而這種懲罰就是讓你永遠走不出社交恐懼就像是你感冒了你就痛苦,若你一定要用你的想法克制自己的痛苦,你死死的盯著你的感冒不放,一直用你的意識去對自己強調,我不流鼻涕,我不留鼻涕,我不頭疼,我不頭疼,你覺得這種方式會讓你不流鼻涕嗎,會讓你不頭疼嗎,不會的,反倒是你越是注意他就越難受。還有,當你們被刀子割刀的時候你沒有注意到,你根本不會覺得痛,但是當你一看到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很痛,你越關注他就越疼痛。同樣的,社恐是一種身體的自然反應,你越想要去克服你就越難受,就想你越怕鬼越讓自己不害怕你就越害怕,因為你就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強迫自己去記住一個東西,並且強化這種想法。

記得有個例子:有這個一個故事,一個道士到一個村莊,這個道士有一項本事就是煉金之術,他在村民面前練出了金子,村民看到了覺得非常的神奇,他們想只要我學會了這煉金之術我們就可以把變得富有了,在百般請求之下,道士把煉金之術交給了村民,他的心法就是,在煉金的時候不能像樹上的猴子,結果村民就記住了,並且把道士送走了之後就開始煉金子了,他們在煉金的時候內心一直記住不要想樹上的猴子,但是他們越不想去想樹上的猴子他們就越想,內心一直強迫自己不要去想,結果無論是誰都無法練出金子,這個故事說明了,想要消除一種想法一個念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刻意的剋制。


靜靜地痛苦真的很痛苦哇
---------------------------------------------

我覺得生活中還是要找一些小確幸啦。即使我有社交恐懼,出門就後背針戳感,間歇性情緒低落。但是啊,有的時候閑下來想起今晚有奔跑吧兄弟,可以看到熱巴女神。有空時可以去吃漢堡薯條,看看暴走大事件,痛苦也會少很多了的呀!對啦今天是周五


不是克服,是去接納。其實你說的自己靜靜的,如果內心沒有衝突,不去關注自己的癥狀,其實也是一種接納


你的問題主題就是解決社恐的最好辦法,接納當下本然的自己,帶著癥狀生活,你越在乎越琢磨問題越反覆纏繞越解不開,其實社恐越來越嚴重就在心結上,也有可能我們社恐的人大腦里有不一樣的特質,但這種異樣反倒能讓我們從不同角度感受體驗這世間不一樣的美。
所以我用二十多年的社恐經歷回答你,可以不克服(最好不要用克服的心態去對待你的癥狀),可以一個人靜靜地感受這世間不一樣的美,當然期間恐懼焦慮還會伴隨,但我現在認識到負面消極痛苦的情緒也是一種正常情緒的表達,我們處在負面低落情緒影響下的時候所要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正面情緒的回歸,如果能在負面的情緒下能做點什麼讓它安然度過(靜靜的不要給思維不停增加負面思想,)幫助正面情緒提前回歸(爬爬山公園跑跑步),


然後像我這樣成了M……


我只有在知乎這裡才能找到同類!初中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這幾年我一直都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抑鬱症!我人際關係一塌塗地!自從吃了抗抑鬱藥物之後好的快了點!我感覺自己的青春都浪費了!沒有交際,更沒有交過女朋友!面對自己的人生莫名的恐懼!與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


可以,但是要麼離這個世界(社會)而去,要麼很慘


先說結論:
如果你認為治療的痛苦遠大於現在感受到的痛苦,不治療是比較理性的選項,也比較舒適。
但如果你認為治療的好處大於治療的痛苦,那就選擇治療。
正如上面匿名用戶的回答:

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忍受這樣帶來的痛苦吧。或者是,這些痛苦帶來的後果。

事實是,痛苦與恐懼會塑造你的人格。安靜、不合群、對交往不感興趣、不具備在現實生活中使人感到愉悅的能力、不會讀空氣、對興趣以外所有範疇的認知,包括日常生活以及常識都有所缺失……我的社恐與廣恐至今持續了十年以上,其間,我成了這樣的人。社恐於我已經是人格的一部份,不可或缺,不可分割。個人而言,我正因為是「我」,才不可能「治好」。人際交往於我確實有好處,不論是精神抑或物質。然而它予我的痛苦遠遠超出其好處,這是我個人不治療的理由。

然後,反對前述「社恐很好克服」、「克服以後世界更美好了」因此應該治療的觀點。
這種觀點預設了兩個前提:一、社恐普遍而言是容易治療的;二、熱愛社交比不喜社交更優越。
首先,社恐是可以引致恐慌發作(Panic attack)的精神疾病,這不是放寬心看開點就能輕而易舉地辦到的。不排除個體差異,可能有些人的反應確實相對輕微,但也有相對嚴重的情況。總而言之,治療確實有可能治癒社恐,但因應成因及個人經歷等因素,並不是普遍容易的,亦不能全盤否定治療過程所帶來的痛苦。
其次,外向與內向、喜愛社交與不喜社交只是人的一種性格傾向,不存在更優越的一方。雖然實際上社恐是恐懼社交而非不喜社交,但也同樣不代表喜愛社交更加「好」。

簡而言之,以你所能承受的痛苦為準。
個人經驗而言,如果你不能承受治療的痛苦,那就不要治療或馬上中止,以免造成更深的痛苦與新的創傷體驗。
痛苦越過可承受的界限時會引致抑鬱。
治療或不治療,甚至社恐本身其實都是相當個人化的。我個人恐慌發作時的生理癥狀就非常激烈,而且對窒息感有相當特殊的體驗,連帶著不能使用圍巾、領帶、高領衣物等。即使是逼不得已學會一些固定句式,如「我想要這個和這個(指一下物件),謝謝」(這句可以背一下,萬用,限自己碰不到商品/點餐時。「這個」不用替換成商品名稱,會產生額外的壓力),一旦意識到自己成為多人注視的焦點、或是被逼說話,依然會引發生理癥狀。所以「界線」到底在哪,只有你自己清楚。

凝望只屬於你的深淵,找出那條界線,並嘗試在可以承受的痛苦之中,摸索出一套能勉強應付日常所需的方法,儘可能減低不可避免的生活情景對你造成的傷害。這是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為了生存所應學會的(甚至不需要顯得友好也不需要自然,能達成目的即可)。除此以外,如果你不願意,治療也並不必要。


現在我的社交恐懼減輕很多,只因患上虛無的癥狀,怎麼都無所謂了吧。
只不過一個死胡同走進另一個死胡同罷了。


推薦閱讀:

我IQ應該在平均以上,就是很不討喜,朋友少,很難獲得外界認可,怎麼辦?
社交中和人說話會臉紅緊張出汗,想逃避,壓力大,怎樣克服?
我這是得了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的自我調適?
身邊一個朋友,一句話也不說,除非別人問他,也不工作,是不是得抑鬱症了?

TAG:社交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