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不是一種十分惡劣的習慣,現在很多人是不是不把懶惰當作一種嚴重的缺點?

我心中隱隱覺得懶惰是很多問題的根源,比如妄想不勞而獲,導致搶劫、盜竊等;不積極面對問題,導致工作做不好等等。在我看來,懶惰是比肩自私、殘忍的嚴重缺點。

但似乎一些人並不認為懶惰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甚至會把「我這個人很懶的」掛在嘴邊。


.
其實懶惰這事只要不影響別人,所有後果都由自己承擔,那這就是個私事,也無關道德。它跟題主說的自私、殘忍這類詞是不同的。

當一個小孩成績考得好,興高采烈地回家,父母卻完全沒給他獎勵,連口頭表揚都沒有,也許當天還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兒吵架,拿他撒氣打了他一頓,他心裡就種下了「懶」於學習的根。

當一個人工作發奮,業績喜人時,卻發現領導那啥事都做不好的侄子成了他的經理,他心裡便種下了「懶」於工作的根。

當一個人體重超標,開始鍛煉,卻因為方法不得當,一個月後體重不降反升,去相親又被人嫌棄的時候,他心裡便種下了「懶」於鍛煉的根。

當一個人興沖沖地想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卻有些他想都想不到的細節沒做好,抑或其他外在原因,其他小朋友就不和他玩了,於是他心裡種下了「懶」於交際的根。

說到底,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勤奮、熱情、激情這些往往需要靠做事後的正向反饋激勵,抑或需要良好家庭環境的熏陶。當然也有人能克服失敗和不良環境撐過去,他就像洛克李那樣是「努力的天才」,這也是一種天分,並不是人人都能幸運地擁有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懶惰之處,有人看不了三頁書,有人跑不了千米路,有人賴床到中午…也許他們能做好其他事,也許不能,可最終他們都會到適合他們的位置上,成為大社會的一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多一點理解,少一些指責或許會讓這個世界美好一點點。
.


關於影響他人的回復:

他的懶會成為他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最後他身邊的人的綜合素質總是和他匹配的(不同於等於),他必會有其他特點使得身邊人總體上不因他而蒙受損失,否則他會下降到另一群體,直至再次匹配。 當然,如果你覺得每個人都該當牛做馬為社會做貢獻,那就另說了。

所以,我認同懶是缺點,但不傾向於認為它是「惡劣」的。


我很懶,我為自己代言。

----- ------

高票答案們列舉了懶帶來的各種罪惡,道德大棒揮起,懶黨們潰退四方,不戰而逃。我也被答案裡面一邊倒的言論鞭笞了。我很懶,我為自己代言。


文章目錄:

1. 勤勞也可以帶來的罪惡

2. 懶和勤勞如何劃分和定義

3. 懶如何推動世界的進步

4. 品格不是罪惡,但言論暴力也許是


反擊的第一槍,讓我們列舉幾個勤勞帶來的罪惡。

候楊方先生的《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雙重悲劇》講述了王圓籙王道士一輩子為修復莫高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30年完全無私的勤勞行為,但他的行為也毀滅了莫高窟的大部分文物。(文後附全文地址)

第二個例子,讓我們說說二戰時明顯要比德軍懶的多的義大利軍隊,但很顯然,更勤勞帶來了更大的災難。而更近的,拉登似乎也比一般的恐怖主義者更勤勞些,結果是更多的無辜者的生命。

勤勞和懶顯然在善惡上是中性的;誠然,從概率上來講,勤勞者更容易成功,從而更不容易陷入窘迫的環境,但成功在這裡也是中性的,勤勞者也可以為惡,而且顯然,勤勞者在為惡上也更易成功。


面對同樣可能的罪惡,現在懶黨和勤勞黨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了。

我想談的第一件事是——懶和勤勞是如何定義和劃分的(因為要嚴肅的討論任何問題,都要有定義和準繩,否則就變成雞同鴨講)。

在我一直的知識里,懶和勤勞類似於貧窮和富有,是一個比較概念。就是說嚴格來說,我只能說我比你勤勞(懶),而不能說我勤勞(懶)。


世界上一定有一天工作14個小時,從來不上網扯淡的人(比如說刷知乎),那麼高票的答主們和他們相比,是否是你們定義中的懶人?是否也就是罪惡的?

這個似乎有些牽強嘛……


世界上也一定有天天不工作領救濟金打麻將的人,高票文章中出現的懶人們與之相比,是否可以搖身一變,變為可以指責別人的聖子了?

這個顯然你們不同意。


所以大家看到問題所在了,所有自詡為勤勞的人們,都是簡單的「用自己為標準」給世界畫了一條線。大於自己的就跟自己一樣是勤勞的小蜜蜂,低於自己的就都是混蛋好了。

@卜建榮 的答案有說到,沒有懶人就沒有提高效率的那些機器,我把這個問題說的更清楚些。


懶也許沒有發明這些機器,但就是因為懶,而且也只有因為懶,才能推動這些機器的普及

小時候我家是我們整個單位大院最早買全自動洗衣機的,所有鄰里鄰居來我家,都在說這個洗衣機的不好——「這也太佔地方了」,「從左邊拿到右邊能有多麻煩」,「這玩意壞了肯定沒地兒修」……

這是他們當我們面前說的話,背后里我媽媽肯定成為他們嘴裡的懶人了——「這麼不會過日子,困難年代肯定得餓死」 ……

但是,就是因為我媽媽願意用這些更有效率的機器,才讓她的職業發展遠遠超越了她身邊的大部分女人。

-

所有機器的普及都依仗於,最最最懶於做這個機器能替代工作的那部分懶人。因為只有你足夠懶,你才能承受新技術的不成熟和高價格;才能養活開拓這個市場的企業;這個企業才有錢繼續改進工藝降低價格;直到不那麼懶的人也能買得起。你們這些搭便車的人。


這讓我想起了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的一段話——「並不是因為屠夫、釀酒者、麵包師的善良,我們才能有我們的晚餐,而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利益。」


技術革新由自私而來,技術普及拜懶惰所賜。

你看,即使我舉出了勤勞可能帶來的災難;論證了勤勞者攻擊他人的理論基礎不足;推論了懶如何推動世界的發展,(即使有可能正是勤勞拖慢了技術的進步)我仍舊沒有把罪惡的帽子加之其上。


孔子說,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

對於犯罪者,我們有法律以做追究。但對於完全沒有實施任何犯罪的人,僅僅因其某種性格,就臆想的和犯罪行為掛鉤(原文……比如妄想不勞而獲,導致搶劫、盜竊等);進而加諸「罪惡」的標籤(原文……懶惰是比肩自私、殘忍的);然後呢?……推上社會的恥辱柱?……還是綁在火刑柱上燒死?……

……


每天工作8小時的人把4小時的人燒死,然後自己就變成最懶的人了,再被10小時的人燒死,10小時的人再被14個小時的人燒死…… 多麼和諧的世界啊,要不,讓風暴來的更猛烈些?

-

所以,自詡的勤勞者們,請停止你們以自己為標準的道德審判。

-

-

----------------------------------引用分隔-----------------------------------------------------

轉帖(一位理想主義者的雙重悲劇)

一位理想主義者的雙重悲劇

侯楊方

敦煌莫高窟前面有一條黨河,河的對岸有一片稀疏的塔林,那是僧人或道士的墓塔,其中一座比它身後的眾多墓塔更高大,位置也最顯著,外來的遊客第一眼就不會錯過。塔背後刻有墓志銘,近前一看,原來是敦煌文書的發現者王道士——王圓籙的墓塔。現在王道士也有了不大不小的名氣,因為他發現了敦煌文書,這一重大的發現後來轟動了世界;但他的名氣更多來自於他將這些珍貴文書中的大部分而且是精品賣給了外國探險家,當然這是個惡名。


王道士的墓志銘是弟子撰寫的,因此多有溢美之詞,但其中也不乏客觀的記述。根據這篇墓志銘,王道士因為饑荒離開家鄉湖北麻城流浪,一路上歷經磨難,遂即有了出家的想法,在酒泉出家當了道士;遂後他又流浪到了敦煌,在參觀莫高窟後,感嘆這裡就是西方的極樂世界,於是修建了太清宮在此定居。此時的莫高窟已經荒廢了700年,許多洞窟被流沙掩埋,建築更是殘破不堪。雖然是一名道士,王道士對佛教同樣熱誠,他決定化緣募捐修復。在生命餘下的30多年中,他將各個洞窟中的流沙清理、補葺,修復殘破的塑像和壁畫,改建了三層樓、古漢橋、五層佛樓等建築,可以說,我們今天見到的莫高窟基本上就是王道士修復的面貌。修復莫高窟是王道士的畢生事業,為此總共花費了20萬多兩白銀,作為曾經一貧如洗的流浪漢,這些白銀幾乎都是依靠他的勤勉、熱誠一點一滴募捐來的。我在這裡之所以用「幾乎」一詞,是因為修復莫高窟的資金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交易。


1900年6月22日夏至,王道士用河水沖刷被流沙掩埋的一個三層洞窟,流沙沖刷後洞窟的壁裂開了一個孔,裡面隱隱有光線,原來牆壁後面隱藏著另一個洞窟,裡面堆滿了密藏的大量經卷、繪畫、文書,這些都是唐代和敦煌曹氏政權時期(相當於五代和北宋前期)的文物,據後人判斷,應該因戰亂而有意密藏的。雖然是文盲,但作為一名虔誠的泛宗教徒,王道士對佛經自然十分敬重,他同時意識到這些文書並不是屬於他個人,因此立即、多次上書官府,但官府以經費不足推諉;絕望之餘,他甚至直接上書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西太后,但同樣石沉大海。當時政府正忙著籌措幾億兩白銀的庚子賠款,哪有功夫理會偏僻之地的一個道士和一堆文書?


就這樣7年過去了。忽然一天莫高窟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位西洋人,名叫斯坦因,一位傑出的探險家,他立即明白了這些文書獨一無二的珍貴。但王道士是這些文書的虔誠保衛者,單純用金錢無法達到目的。斯坦因聰明地稱自己是唐朝玄奘的信徒,歷經艱險來中國取經。王道士被感動了,任斯坦因挑選了24箱文書、繪畫和5大箱其他的文物帶回了大英博物館。王道士僅收下了斯坦因的200兩白銀,他顯然認為這並不是一場交易,而只是這位西方玄奘的捐獻,他需要這些白銀來從事他的修復莫高窟的偉大事業。同樣的故事在隨後的幾年內一直上演,法國、日本、俄國、美國的「玄奘」們來了,相繼從王道士手中拿走了大批文書,留下為數甚微的「捐獻」。當敦煌文書在世界引起了轟動時,一向注重世界影響的政府終於覺醒了,下令將剩下的文書運往首都,卻被已經意識到這些文書珍貴性的各級官員或明或暗的盜竊、毀壞(將完整的經卷剪切成數卷以便盜竊)。幾年後,斯坦因又一次來到莫高窟,王道士痛心地提到了官員們的盜竊和毀壞,後悔當年應該將所有的文書讓斯坦因帶到國外,這樣至少可以讓它們完整、完好地保存。


敦煌文書的發現是人類文化史的重大事件,但它同時又是一個悲劇,敦煌文書從此散失於世界各地,有些已經被人為毀壞,再也無法恢復原狀,這是無法彌補的損失。王道士被國人唾棄、指責理所當然,但他只是一個文盲,不可能充分理解這些文書的珍貴,而只是從自己淺陋的宗教意識出發,以為這些文書是西方玄奘來取的真經;而從現實的角度,他也需要錢來恢復莫高窟的輝煌。出身科舉的政府官員們應該比這個文盲道士懂得更多,但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他們無所作為,同樣並沒意識到這些文書的珍貴;他們如果一直這樣也許更幸運,因為一旦意識到了,他們就開始盜竊和毀壞。


更大的悲劇並不是這個敦煌文書的散失,而是莫高窟本身。政府同樣也沒有意識到莫高窟本身的價值,王道士僅以個人之力募集巨款,花費30餘年的時間修復莫高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他完全是出於宗教的熱誠,他出賣文書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他沒有貪財,沒有贏利,與同時的政府官員相比,他是一個高尚、無私的人。他清理了各個洞窟的流沙,發現那些唐代、五代、宋代的繪畫和塑像有些殘缺、損毀,於是他招募工匠刷白、重塑。現在我們可以在莫高窟發現的大量晚清時期雕塑大都是王道士的業績。但是,王道士是一個文盲,是一個有著低劣藝術品味的文盲,而且同時期敦煌的工匠們早已失去了他們前輩的藝術品味和技術,他們重塑了佛教、道教以及傳說中的各路神仙鬼怪,在唐代壁畫的背景下顯得更加拙劣刺目;他們甚至把唐代塑像塗抹上了大紅大綠的色塊,我們只能在沒有被禍及的部分才發現原來的色彩是多麼幽雅怡人。

王道士破壞已經留存千年的珍貴藝術,但他至死都認為自己畢生奉獻的是一項偉大事業。如果沒有王道士,莫高窟會一直掩埋在流沙中無疑會保存得更好,那批文書也不會散失。一個人出於熱誠和信仰,獻身於一項自以為的偉大事業,越努力危害越大,但由於自身的愚蠢和局限,他對此卻一無所知。這樣的角色王道士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後一個。這就是王道士及其理想主義同道們的悲劇,更是人類的悲劇。西諺有云:「通往地獄的路是好心鋪成的」,信然!

《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7日

------------------------------------------------------------


我個人認為,「懶」是人類多年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我對身體的保護機制,它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努力不一定會獲得成功,但是不努力

真的很輕鬆。


懶惰不可怕。懶惰加上慾望就可怕了。


我心中隱隱覺得懶惰是很多問題的根源,比如妄想不勞而獲,導致搶劫、盜竊等;不積極面對問題,導致工作做不好等等。在我看來,懶惰是比肩自私、殘忍的嚴重缺點。

但似乎一些人並不認為懶惰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甚至會把「我這個人很懶的」掛在嘴邊。
—————————————————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首先是一個很棒的問題,能夠思考事件背後存在的理念都是很棒的。

題主的補充說明中,我總結為以下幾個問題

1.懶惰是不是一種十分惡劣的習慣

2.懶惰是不是很多問題的根源

3.有些人不認為懶惰是嚴重的事情,為什麼

我來一個一個闡述。

1.「懶惰」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惡劣的習慣。

這句話與圭大神回答「作弊是不是錯誤的」中的答案「是」一樣,「懶惰」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惡劣的習慣。

心理學上,或者一些人會認為,存在即是合理的,即使是缺點,也會有其存在的價值。這不矛盾,但是,在能夠辯證地看待「缺點的好處」以及能夠正確地「接納自己」之前,我還是勸您記住,「懶惰」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惡劣的習慣。

2.「懶惰」是不是很多問題的根源?我個人認為,「懶惰」它本身可能並不是最原始的罪惡,在「懶惰」更深的背後,可能還存在著別的信念。

人們為什麼會懶惰,為什麼會即使知道一件事情應當去做卻懶得做?我個人認為,懶惰的根源是人們心裡認為「沒有價值」。

王陽明先生講「知行合一」,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他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所以,知與行當是一體的,當我們有了「必須要去做」的「知」後,必當伴隨「去做」的「行」。而若是究其沒有「行」的原因,必是之前少了相應的「知」。

有人會說,我是想做的,可就是懶得做啊,這要怎麼解釋。我個人的解釋是,這個「想做」並非真正的「想做」,或者是「不夠想做」。也許我們知道一件事情應當去做,做了可以得到某方面的好處。但是我們的大腦總會衡量,這一件事情我們要付出多少又能收穫多少,若是大腦認為付出的多又收穫的少,那這件事情即是意識中認為是對的應當做的,也會被大腦判定為「沒有價值的」,嘗不到甜頭的事情自是誰都不會去做的。這些思維可能甚至都沒有被思維本身察覺到,就判定完成然後被付諸實行了,所以我們看到的,往往是「懶惰」這一表象,深層的信念都只在我們心底保存著。

題主提到了「不勞而獲」這個概念,我個人理解為,「不勞而獲」也是同理,不過可能不是直接的「懶惰」,而是因為,「不勞而獲」使得做這件事情的成本降低,從而使得一件原來可能「付出很多收穫很少」的事情,變為「付出很少收穫很少」,不管收穫有沒有提高(當然若是提高了便更加願意去做),付出總是減少了,使得這件事情本身的「價值」得以提升,人們便樂意接受這樣的事情了。

3.有些人不認為這是嚴重的事情,反而還以此炫耀,這是為什麼?

有個不走心的答案,是因為他們懶啊。

開玩笑的。

我們常常見,有些可以減肥可以瘦的人卻以「吃貨」自得,有些可以努力可以說奮鬥的人卻以「懶惰」自得。

給自己貼這樣的標籤無可厚非,本答案不評判這種行為,但是我個人覺得,以此自得,並且作為「不努力」的借口,便是不合適的了。

那人們為什麼這樣做。

因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歸因方式,當人們將「無所作為」歸因為「懶惰」這個可能相對不受自己控制的因素,便可以避開「自己其實不想做」這個逃不掉卻又不願承認的原因了。人們總喜歡美化自己,即是做不到也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其實不想做的內心,而是希望人們以為自己只是懶,或者只是因為一個不可抗拒的外力才沒有做成。「懶惰」這個標籤,就好像在把本屬於自己的那部分性格特徵硬生生分離出去,只要我指著「懶惰」說,就是因為你才害得我做不成的,便可以逃避對自己內心的審判,逃避自己的良知,認為自己即使沒有做成這件事情,也是正確的。

殊不知,剝離出去的「懶惰」,原本就是自己。


嚴重反對最高票答案。懶惰不懶惰只是個人生活態度的問題,甚至都不能與之同道德關聯起來。就好比選擇選擇拼搏還是相對安逸的生活,完全是個人選擇、生活態度的問題。
套用那句老梗,你選擇奮鬥奮鬥你的去,管我屁事。我選擇安於現狀是我的選擇,關你屁事,少來judge別人的生活態度。
至於題主說的 什麼懶惰是罪惡之源 簡直無力反駁,可以說「Not even wrong」。
就好比忽略客觀條件講人性本惡一樣。

「懶惰是一種罪惡」 是一種清教徒式的道德綁架,這和「存天理滅人慾」、和近來在知乎被翻來覆去黑個遍的穆斯林邏輯有什麼區別呢!

一句話,你可以選擇勤勞、奮鬥,但妄自評價別人的選擇是對個人權利的粗暴干涉

評論區有人拿軍隊的作用說事兒,我覺得這兩件事的道理是一樣的:
每個人(或許只是人生的某個時段)有選擇懶惰的權利,是辛勤勞動者帶來的文明進步的結果;
正如每個人都有自由評論軍隊的存在是否合理的權利,這正是軍人的浴血奮戰帶來的和平成果之一。
ps:我可沒有否認軍隊存在意義的意思。


懶惰,怎樣美飾恐怕都不能稱其為一種美德。

大到因懶惰而引致的如問題描述所言的偷盜、搶劫等犯罪行為,小到因懶惰而偷奸耍滑不好好工作。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待這樣的事情,於我個人而言,自然是萬萬不能容忍之事。

在現實生活中和網路上,我都力求活得真實,活得充實,裝,是一件很累的事,我沒力氣也沒興趣去裝,我之所言即我所思亦我所行。

我說過我是一名前公務員,之所以提前退休,一個原因是因為身體,另外一個原因一般我都不願意向外人言,那就是在公務員隊伍中蔓延的那種惰性和愈演愈烈的醜惡現象,讓我憤怒,讓我不能忍。

在我工作期間,幾乎是忙得昏天黑地,忙得腳底板打後腦勺。

因為工作關係,我的工作調動很頻繁,漸漸的,忽然有一天我發現身邊的同事變了,變得不再願意儘力去工作,變得得過且過,大家湊在一起熱議的不再關工作什麼事,而是誰誰誰買了新房子誰誰誰添置了什麼什麼……

傻子都能看出來,那些東西來路不明,用腳後跟也能想得出公務員不可能有那麼多錢去購置那些東西……

然後,一種奇怪的現象慢慢成為自然的普遍存在,很多領導不再會出現在他們的辦公室里伏案工作,而是更多的流連於一些飯局、休閑娛樂場所……

有工作要討論時,很難找到他們的人,只有在會議室才能見到大部分人的身影,這樣的現象讓我感到深深的無力,因為我明白以個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只是儘力而為獨善其身,我無力改變越來越壞的情形。

直到現在我仍然住在房改房裡,儘管很多我認識的同事和朋友都紛紛搬進了大別墅……

那些東西對我不會有誘惑力嗎,答案是沒,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傳統的華僑家庭,接受的是正統的傳統教育,雖然我們曾經生活在那個艱苦的憑票供應的年代,但母親把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從來沒有讓我們感覺到過家裡缺錢和因貧而憤。

沒有油沒有肉,母親就在繁重的工作和家務之餘自己養了很多雞鴨鵝,在房前屋後自己種了蔬菜和常用的香料,碰到街上有人賣魚,她會買很多魚回來給我們變著方的做好吃的魚,這些都有效的給我們補充了身體成長所需的蛋白質……

布票不夠,母親就把她離開家求學時從她家裡帶的一些外祖母的綉品拿來給我們做衣服裙子穿,在那個年代,印象中在同學裡沒有穿過補丁衣服的人好像沒幾個,母親就從來沒有讓我們穿過打補丁的衣服,外祖母的那些綉品都是我不太認識的綾羅綢緞之類的,其實到現在絲絹綾緞等的區別我還是傻傻分不清。

除此之外,因為我從小學就開始為父親謄寫論文,父親收到稿費時,也是差我去郵局取錢,取回來,超過十塊的就交給母親貼補家用,十塊以內的,母親就讓我自由支配,那我就跟姐姐和弟弟分著用,當我們的零花錢,我的錢大多數會用來買書和買學慣用品,有時姐姐和弟弟會買零食吃……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我對金錢沒什麼概念,因為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對金錢的迫切需要。

況且,因為家庭教育,讓我很早就樹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都是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而動搖的。

也正因為如此,當身邊的人們出現那些世人所不能容的個別現象如病毒般偷偷開始呈蔓延態勢時,我感到很無奈,在人群中我學會閉上嘴,不說人長道人短,我只能默默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被濁流席捲。

直到有一天忍無可忍,我瞞著父母,悄悄辦理了離職手續,這件事,到今天父親還在埋怨我。

我之所以毅然決然地走,歸根結底其實還是無法容忍身邊充斥著越來越多那種懶惰和貪婪的人。

在我看來,把手伸向國有資產和公款的行為,無異於將手伸到別人或父母的口袋裡偷錢一樣無恥,是我最鄙視的行為。

強取豪奪跟殺人放火,罪過孰重孰輕,我不想評說,時間能夠證明一切,當年風光無限的那些腦滿腸肥之徒,現在已成為過街老鼠。

現在國家反腐,我個人是支持的,因為曾經身在其中,親眼所見那些怵目驚心的人和事,所以我支持國家反腐肅貪,無論大家怎麼看,我仍然認為反腐是必須的,那些惡行必須得到制止,接受懲處。

我一直說無論我做人還是做事,秉持的一個原則就是:在其位謀其職。

過去我是這樣做的,現在我離開公務員隊伍,依然要求自己這樣做。

因此,我將單位所有人全部拉黑,只留下司機一個人的聯繫方式,我常年在他那存上一筆錢,請他代我交黨費、醫療保險等和處理一些同事之間的人情往來,他只需事後告訴我一聲就可以了,另外我擔任著的一些還有選舉權的虛職也同樣迴避了,只為了避開那些沒完沒了的口水會議和形同虛設的選舉。

過去還在政府供職時,我一直很忙,沒什麼時間去偷懶,也沒借口去偷懶,都是人命關天的事情,由不得我任性,責任感驅使著我一直去忙,一直去搶時間,一直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雖然我做得並不見得盡善盡美,結果也不是常常盡如人意,但我可以坦然面對:我已竭盡全力,我沒有絲毫怠慢。

人的一生不僅僅會經歷學習、工作這些事,還有在那些過程中所出現的每一個人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些都是人生的組成部分,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人和事,其實都是我們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在很多地方曾看到過,說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只有三萬天左右,有些人甚至更少。

作為一個可能三萬天都沒有的人,有什麼理由不珍惜,有什麼理由放任自己去懶惰。

現在雖然我已經離職,身體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病痛,但我並沒有停止盡自己所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大家都勸我,不用理那麼多事了,可我死性難改,我不知道也就算了,當有人向我求救,我明明可以做得到而不去做,那我會對自己若不作為將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而感到不安……

所以,累點就累點吧,在我有生之年,我還能做多少事呢,既然我的每一天都是賺到的,為什麼不用賺到的時間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懶惰,是我消費不起的奢侈。


傻孩子,你可知道師兄我因為懶惰,才沒犯下其餘的六宗罪。


懶惰有些時候根本不是因為懶惰,而是無能為力。

一種情況是真的沒有能力來調動自己身體里的細胞來做有用事情,大腦這個司令部已經長期失去主導能力,被各種美事,電視劇,亂七八糟的享受陶醉的無法集中兵力來攻打困難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往往都是比躺著看電視劇困難的多。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是習慣性的以想像為主導,覺得這件事做了可能也沒有意義,或者持懷疑態度,開始行動的思維火花剛要綻放就被預料的種種慘相撲滅了,於是繼續臣服於懶惰。

只要是用我也沒辦法啊,我也不想啊,就算怎樣又能怎麼樣啊的句式來強勢回答的人,多半是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在懶惰,或者是並不認為這是一種罪過,認為是些許罪過的人,句型往往是,那我應該做啊,你看這樣對不對啊,到底怎麼才是怎麼樣啊等等等等。。真正認為是罪過的人,沒時間去考慮這些,做,就夠了。


看命怎麼樣。

假如生下來是王思聰這種,懶惰有什麼問題?

但是是普通人,懶惰是致命的,最後一張牌都給打砸了。


想不勞而獲不是因為懶惰是因為愚蠢好吧
------------------
一大票噴懶的,俺來歌頌一番吧。
懶是什麼?不願做某事,統稱懶得做。
人懶得走那麼多路才會絞盡腦汁發明了汽車飛機,懶得洗衣服才會有洗衣機。現代這麼多發明很多都是為了偷懶才發明的。
我覺得正常人的懶都是為了把精力放在想做的事情上。
你玩ipad會研究它的結構組成?你看到一隻螞蟻會研究它為啥能搬動比自己大那麼多的東西?
懶是常態,那些個想盜竊不勞而獲的人,只是他們的三觀出了問題,想做些傻逼的事情罷了。


(正好自己寫了另外一篇類似的回答,搬運過來)

懶惰是一個非常非常有趣的話題,我們先看兩張圖,感受一下:

「勞動最光榮」——這五個字佔據過每塊小學的黑板。

「勞動帶來自由」—— 奧斯維辛集中營門口的標語

現在,有沒有覺得「懶惰」並不是那麼十惡不赦的事情了呢?

"懶惰是試金石,是分水嶺,處在私人領域與公共生活、現實條件與理想世界的十字交叉處。"
——弗雷德里奇·詹生 《論懶惰——從尼採到福柯》

懶惰是萬惡之源?

閉上眼睛,想像一個懶惰的人,他是什麼樣子的呢?

  • 懶惰者的身體,要麼因為懶於鍛煉,肥胖不堪,肚腩把他壓在沙發上。要麼嫉妒虛弱,弱不經風,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然後基於「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的格言,他一定是丑的。
  • 懶惰者的精神狀態,要麼是厭世、悲觀的,對一切都無所謂,得過且過。要麼是躁狂的,及時行樂,揮霍無度。
  • 懶惰者的經濟狀況,幾乎一定是貧窮的,「多勞多得,不勞不獲」。即使他很富有,也是一副壓榨他人的貪官昏君的面容。

搜索「懶惰」得出的圖片

懶惰從不獨行,而總伴隨著世俗間所有的貶義:肥胖、虛弱、悲觀、揮霍、貧窮....當你為懶惰可恥的時候,你同時也以這一切的東西為恥,它是醜陋的集合,是萬惡之源。正如純粹的禿頭不可怕,可怕的是禿頭給我們帶來的一整套社會印象。

一顆純粹的禿頭

懶惰是天堂的必備要素?

在現實語境中作為萬惡之源的懶惰,卻是一切理想生活的基礎。甚至可以說,哪一個夢想中若是缺少了懶惰,那麼這個夢想一定不夠大膽

"他們想什麼時候起床就什麼時候起床,吃、喝、勞作、睡覺都順從自己的心意。沒有人來叫醒他們,也沒有人強迫他們吃喝活做任何事。"
——拉伯雷《巨人傳》

「睡得越多,賺得越多」
——《樂土韻文故事》

The Land of Cockayne (豐饒之地)——Peter Bruegel,1567

除此之外,懶惰還與人類的本質,生活的終極意義走得很近。時常,在我們雄心壯志,想要立下一番不朽功業之時,總有這麼一個聲音在耳邊悄悄提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誇張耀眼的紀念碑,和午後美妙的閑暇時光,究竟哪個更接近終極呢?

「人活著只是為了睡覺、無所事事、呆著不動」.....「無所事事是人類僅次於活下去的首要和最大嗜好」
——盧梭《論語言的起源》

「人類的時間和生活在本質上並不是勞動,而是樂趣、快樂、休息、需求、瞬間、偶然、暴力等。」
——福柯《懲罰的社會》

於是,問題來了,為何本來應該在理想中被追求與歌頌的懶惰,在現實中卻變成了萬惡之源,要無時無刻的小心謹慎,以免沾上之後萬劫不復呢?

是因為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先進,如果不每天八小時的工作,就會帶來全社會的飢餓與倒退么?至少羅素是不這麼認為的:

"他(羅素)發現在20世紀,現代生產方式能讓所有人都不愁溫飽。如果大家分工合作,全人類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所有人也都能舒舒服服,沒有怨言。"
——安德烈·勞克《懶惰的歷史》

「一個人每天工作四小時,就應該有權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羅素《懶惰頌》

既然如此,每天已經為工作奔波勞碌的我們,為何還會以懶惰為恥呢?

歷史上的懶惰

歷史上,懶惰多指上層階級在私人領域的自我要求

在歐洲,意志不夠堅定的修道士會被睏倦和懶惰侵襲,在「午睡之魔」的蠱惑之下忘掉自己的信仰,墜入墮落的深淵。懶惰不僅讓人揮霍了上帝賜予的美好時光,更可怕的是它會讓信仰鬆懈。如下圖中,一個可憐的修士在與懶惰的鬥爭中敗下陣來,陷入昏睡。現在,魔鬼正在肆無忌憚的吸食他的靈魂了。

The Dream of the Doctor(教會聖師的夢)——Albrecht Dürer,1498

在中國,懶惰是士大夫們「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成聖之路上的絆腳石,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里的勤與苦反面,更是「寒窗苦讀」、「懸樑刺股」所要對抗的大敵。

在這個層面上,懶惰還只是有志之士之間的勸誡,是那些追求卓越的個人的自我要求。其惡劣及危害還不足以讓整個社會都把它當作萬惡之源。

資本主義下的懶惰

到了近代,懶惰才成為社會的大敵。

在以「僱傭」關係為基礎的社會裡,勞動者出賣自己的身體與時間。

而在工作時「懶惰」,就等同於侵吞僱主的財產,違反了契約,因為他非法佔用了已經出售的時間和身體。

"不只資產階級積累的資本會收到損害,工人的身體作為勞動力也會收到損害,而一切逃避勞動 的行為都被看作不符合規則的非法活動。」
「懶惰的工人等於"在逃避"。」
資本主義想要建立起僱傭市場的規則,而工人想要繞開這種規則就構成了不道德行為。
——福柯《懲罰的社會》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懶惰的損害,資本主義發明了種種方法,從考勤制度、時間表到各式各樣的道德宣傳。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副景象,對勤勞的大力宣傳,以及賦予懶惰萬惡之源的地位。

資本主義對勞動者的控制,並不會止於工作時間。在工作之外,引導人們更好休息,來為第二天的工作進行準備,也成了一項課題。當然,這是本文的題外話了。

所以,懶惰可恥嗎?

本文並不旨在為懶惰洗白,懶惰或多或少,確實是可恥的。但可恥的原因是什麼呢?

希望本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幫助。

阿涅爾浴場——喬治·修拉(此時,遠處工廠正在冒煙,而點了贊的人,在草坪上休憩)

懶,饞,淫,毫無疑問都是惡習,人類花了幾千年跟這幾種惡習作鬥爭。
想不到如今都成了值得炫耀的事。
秀各種不起床不疊被子,秀各種好吃的以吃貨自居,和各種人濫交自我安慰不委屈自己,沒錯,這都是自己的私事
,別人干涉不得,可是,如果整個社會都追求饞懶淫,會造成社會發展停滯,甚至社會崩潰,不想解釋了,連羅馬都能滅亡。
你可以懶,饞,淫,但你要明白這是丟人的事,不值得炫耀,更不應該給孩子們灌輸錯誤理念,畢竟社會要靠勤奮的人來推進。

隨便噴吧,我接著。


懶惰也可以往積極的一面發展成為推動人類科技創新的動力
但前提是肉體上的懶惰與思維上的勤奮
我觀察發現很所所謂非常勤快的人比如家庭主婦,很多時候是因為懶得動腦子想如何提高效率簡化工作,所以寧願身體上多作無畏的勞動。但這些想點東西都覺得累的人往往又佔據了道德制高點,批評我們不像她們一樣勤快。


混知乎的不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人類懶得以物易物所以發明了貨幣,
人類因為懶得畫風景所以發明了照相機,
人類因為懶得走選路所以發明了汽車火車,人類因為懶得洗衣服所以發明了洗衣機,
人類因為懶得面對面交流所以發明了電報電話互聯網,
人類因為懶得做板書所以發明了ppt,
人類因為懶得去電影院看電影所以發明了電視機……

個人覺得懶惰並不都是壞事,效率高低才是關鍵……

大家上學的時候應該都遇到過那種經常上課睡覺打遊戲,考試成績卻一點都不差的神人吧


俄國作家岡察洛夫寫過一部小說《奧勃洛莫夫》,寫的就是一個典型的懶人,懶人貌似沒有能量,沒有激情,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但是他有個優點,就是善良。

即使懶人有可能附帶善良的屬性,那也是一個很糟糕的品性。因為懶得和壞人計較,使得邪惡的力量不停壯大,社會上越多的奧勃洛莫夫,那種占懶人便宜的壞人就越多,整個社會的秩序就越糟糕。

更糟糕的是,懶人大部分都不是奧勃洛莫夫那樣善良的人,尤其是他們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會變得非常邪惡。


凡事能影響他人心情以及體驗能產生厭惡的習慣幾乎都可以稱之為惡習。
只要你的懶惰僅限於自己,沒人會管你。反之亦然。
辯證的來看懶惰還有可能是催生出文明與科技的一個點。想想你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為了迎合人類的懶而發明的東西。


是在下落後了,原來懶惰已經是私德了。

懶惰和勤勞我原本以為是只有在處於某種社會聯繫的時候才能得出的評價。那麼懶惰怎麼會影響不到其他人?

我是公務員,我覺得這還真是個十足的為體制內多數人開脫的理由,堂而皇之,不寒而慄。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我之謂也!


推薦閱讀:

春天應該做些什麼?
怎麼做到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三體》中最悲哀的一句話是什麼?
為什麼黃蓉的性格在《神鵰俠侶》中變得不可愛而且很世俗了?
如果真的有「神」的話,那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人文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