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的自我調適?
自己從小自尊心非常強,所以非常獨立,而且家裡經濟不是很好,所以就一直存在自卑心理,導致不太會社交,現在自己的朋友大部分是比自己弱的,存在選擇性社交,不會與比自己強的人社交,大家知道這個解決問題的話,希望可以給個建議。謝謝。
社交不適的自我調劑方法
(請跟著我,跟著我走過這段曲折泥濘的路,走到那扇門口,那扇門外就是世界,那扇門內就是你的內心。。。。。來吧,相信我,認真的、安靜的讀完這篇文章,讀完他,一切就會不一樣。。。。。。。。。)
一、初心迷失 一路荊棘
我的初心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開始的時候,害怕見異性,害怕見老師,害怕沒朋友,這些還是泛泛之間的事情,自己還是可以應對的。
某一天忽然想改變自己,自己要做一個成熟的人,要做個有用的人,要見老師、同學不緊張,要見女同學不緊張,總之,自己要變的更好。於是,原本就存在於身體里的因素開始異動,稍微有一點不適應,我就開始反覆的內省,檢查自己是否哪句話說的不夠好,是否自己的表情不夠自然,原本還是對泛泛之間這樣,忽然有一天在人們面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認為在同學面前不應該這樣,自己表現的是那麼另人不滿意。於是,慢慢的害怕見同學、見朋友,見親人,甚至是父母。當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時,內心想改變:設想了無數的場景,腦子裡有無數的對話,見到人後有無數幽默的段子,但是,一說出口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回應,那麼,自卑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了。
初心就這樣改變了,從此,我的世界大雨磅礴。。。。。。。
這個恐懼和不適伴隨我整整五年。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同樣的想法:那種恐懼壓抑了的內心,恨不得就這樣死去,一了百了,讓大腦休息。
我掃視了一下貼吧里很多帖子,有人說吃藥可以緩解,有人說放生可以緩解,有人說撞著膽子可以緩解,有人說自己想要出家,有人說,自己已經快要不行了。於是乎,一些治療好的人(我姑且稱這群人為痊癒的人)一旦開貼說出自己治癒的經歷,朋友們便前仆後繼,訴說著怎樣去趕走那該死的恐懼。
我很明白你們的想法,因為我之前也是這樣的人。每個人的情況看起來如此微不足道,就是這些個微不足道的細節折磨著你,讓你痛苦。
你越發的想改變,發現身邊的人越發的走遠。越發的痛苦就越發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身上,你想跟她或他成為朋友,因為你已經沒有朋友了。殊不知,你的強制性舉動,已經讓那個人喘不過氣,或者,你太想靠近而變得十分小心翼翼,讓別人覺得不自然。於是,你越想找朋友,朋友離你卻越來越遠,卻越沒有朋友。
於是,你就更加痛苦了。
在社交恐懼的人心中,有存在一種精神的抗拒作用,這是讓你痛苦的根源,頭腦里每天思考的問題都可以用「但願如此」「必須如此」來說明。
舉個例子:一個人給你打電話,你希望跟他愉快的交談,但是又認為這樣並不是真實的自己,好像自己帶了面具去跟別人說話,於是你的心又告訴你不必如此。沉默就沉默吧,恐懼就恐懼吧。
但一旦深入到恐懼之中沒有了話題,你又到處去抓話題,沒話找話,希望對方在談話中獲得愉快,而自己也獲得愉快。通話一結束,留下好印象也就罷了,心情會暫時紓解,(因為假的我得到了滿足)若是談話不愉快,那麼精神的抗拒就會出現。一方面想:我為什麼剛才不說這樣的話讓他接下去,我為什麼剛才非要說這樣的話去迎合他,下次再遇見,我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迎合他呢?我這次的對話會不會讓他快樂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開始糾纏在你的腦海里,你越發的迷茫,越發的難過。
但是過了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你又放佛想通了般豁然開朗。然後又過了十幾分鐘,又陷入新的精神問題裡面,為什麼我剛才會覺得愉快,為什麼談話時不覺得愉快,為什麼那麼痛苦,為什麼等等(都是我的經驗之談,或許你們更糟糕)。
從這個時候開始,每天想著」但願如此「和」必須如此「兩個方面,終於進入了誤區。以前感興趣的事情不做了,以前喜歡的電視不看了,衣服髒了不洗了,鞋子髒了不管了,頭髮也不去理了,走在路上被憂鬱所包圍,終於,越陷越深了。
開始找醫院,找醫生,找偏方,找方法,把每天的時間花在網上尋求各種治癒的契機和條件,每天羨慕著別人的成功,感嘆著自己的不幸,羨慕著別人的談話自如,唾棄著自己的命運,但一方面又用一些無聊之極的話鼓勵自己,說什麼要跟恐懼抗爭到底!各種奇思妙想橫空出世,各種奇怪的理論千奇百怪,學著,失敗著,羨慕著,不甘心著,每天依舊活在電腦面前,活在手機裡面,提不起精神,自怨自艾。
不要相信社恐都是天才這種說法。社恐患者是迷失了真正的自己,某一天忽然心機一轉之後,恢復的,也不過是過去的自己。值得慶祝的一點是,真的頓悟以後,我們比以前看的更開了,更成熟了,在某一方面可能會更有成就了。(你想,你孜孜以求研究自己的病因,誰有你那麼執著,估計給你本英語書你連1個月也堅持不下吧)
俗套一點的說,社交恐懼者,最我們的心那時走了彎路,不知不扣的彎路。你不要去吃那些抗抑鬱的葯了,吃所謂的治療社交恐懼的葯了。沒用的,心病只需心藥醫,萬法唯心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二、緣起緣滅萬事皆是緣
伴隨我那些日子的恐懼就如同毒品,我活在幻想中,恐懼如毒品使我越來越上癮。
我們高中生物課是不是學過一篇課文叫做條件反射,一隻狗如果在飢餓的時候有人給它一片肉,狗嘗到了肉的美味自然會想再去吃一次,這樣周而復始幾個星期,當狗在看見肉的時候,就會流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
我小時候特別怕吃酸的東西,因為吃酸的東西會讓我的舌頭麻木很久,後來我每次看見酸梅或者青梅,就會覺得口水往外流,抑制不住的往外流,直到現在也是如此。這也是條件反射。
讓我們再來談論這條流口水的狗,如果幾個星期以後,狗再次看見肉時,他仍然會流口水。這時,我們堅決不給他吃那塊肉,我們來看看狗會怎麼樣,他顯然狂躁不已,煩躁不安。但是狂躁之後,除了默默的忍受,它還有其他的辦法嗎?沒有,狗只有把注意力轉向其他的地方。再過兩三個月,當狗再看見這塊吃不到的肉時,它不會再徒勞的流口水,因為對狗來講,這個東西已經對它沒有吸引力了。
我的這個例子你看明白了嗎?狗是怎樣從狂躁到漠視那塊肉的?記住我下面的話:我們對人對事的恐懼是我們大腦里傳送出的第一訊號。這個第一訊號就是在那樣的場合,我們見到那個人、那些人或那群人突然覺得難受,心跳加速,想加速逃離。這個第一訊號就是那塊肉。
這個第一訊號是不是經常和我們不期而遇,讓我們寢食難安?
這個第一訊號就是恐懼,在特定的環境因素下,他滋生於我們的內心,是一種條件反射,他自然而然的發生,他不以我們的意志而轉移消失,他和我們的內心相連,他如影隨形和我們聯成一體,共進共退,無法割裂。
伴生於內心的恐懼,我們在生活中怎麼可能會不去想不去管呢?我們常說,我們一直在忍受恐懼,時時刻刻在忍受著恐懼。 問題是:什麼叫忍受恐懼?你在恐懼的時候真的是在忍受恐懼嗎? 你做到了忍受恐懼嗎?
你會反問我,什麼?我在忍受恐懼難道還有疑問嗎?我可是天天都在忍受啊。朋友們肯定有這樣的疑問,因為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不敢涉足公共場所,自己總是孤零零一個人在掙扎著,絕望和萬般無法敘說的委屈時刻襲擊自己。你會問我,我明明在忍受恐懼,你為何說我不是在忍受恐懼呢?
是的,你確實非常痛苦。你現在是不是在千方百計的在想著如何擺脫恐懼,如何讓自己從恐懼中解脫出來? 你是不是一直在想著如果沒有社交恐懼,自己會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你是不是時刻在想,我什麼時候才能治好,什麼時候才不恐懼了呢?你想要藥品,你希望出現神奇的醫術拯救自己,凡此種種。你為此殫精竭慮,日思夜想。最終你總是絕望,不能自已。
那麼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生活過的這麼痛苦,就是因為你沒有做什麼忍受恐懼的行為,你沒有,一點也沒有,相反,你一直在對抗恐懼,記住,你是對抗不是忍受。你總是在做想法設法把恐懼從你身邊驅離的事情,這哪裡是忍受恐懼?這明明是在和恐懼對抗。你的痛苦源於你和恐懼的對抗。這種恐懼伴生於你的內心,是你內心的組成部分,你對抗你的內心,你能不痛苦嗎?你自己想打敗你自己的內心,你能不痛苦嗎?同時,我又問你,你能打敗你自己嗎?
你想讓恐懼離開自己的想法原本就是一個死胡同,在你出生,長大,成長開始,恐懼就沒離開過我們,每個人都存在恐懼的問題。不是有或沒有的問題,也不是他離開或不離開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出現有明顯癥狀的恐懼,是因為我們沒有安放好他,沒有習得和他的相處之道罷了。
僅此而已。
三、內化於心 外化於行
如上所言,恐懼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他和自信一樣,是從心底自然而然產生的。就比如我們冷了就穿衣服,我們劃傷了就貼創可貼,我們熱了就脫衣服,他和喜怒哀樂一樣,是我們生而為人不可避免的生活感受。自信和恐懼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也當然不是你想丟棄就能丟棄的。嘴上說自信的人往往是最不自信的,恐懼也一樣,不是你說不怕就不怕了的。你明白嗎?
在社恐思維的控制下,我們想掙脫卻越纏越緊,我們滿腦子都是自怨自艾,卻從不去考慮自己的生活。我們把生活忘得一乾二淨,讓恐懼和努力掙脫恐懼作為自己唯一去想的東西。我們對抗著恐懼,也消耗著自己的生活,消耗掉自己的未來。我們得到了什麼?是絕望,還是絕望,仍然是絕望。。。。。。
我之前也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有人說我們要為所當為。是啊,只有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它才是走出自己謎團的唯一辦法。直到我投入到生活之中,當然我是帶著恐懼投入到生活當中的,經過慢慢的體會生活的樂趣,才了解原來忍受恐懼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多麼令人愉快。
我想告訴我的朋友們,本我,真我從未消失,他就在我們身上。我們怎樣才能與恐懼相伴為生,走出真我的境界呢?八個字:「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所謂「內化於心」,就是將恐懼融化於我們的內心,讓他成為我們內心的成長力量;所謂「外化於行」,就是讓恐懼伴隨我們的行動,讓他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之中。
我們這樣說很容易,但怎樣開始卻很迷茫,我們不知道在哪裡開始,如何才能開始。恐懼仍然不期而遇,我們一如過往避開人群生活,就算在人群中也是戰戰兢兢的,同學、朋友、親人還是在不可知的地方,那個地方我們找不到去的路徑啊。
我們已經習慣一個人,喜怒哀樂獨自承擔。在憂慮恐懼的時候,我們默默自己獨自來承受,來緩解。我們竭力想避開在人群中的那種尷尬不安,我們想到人群中的願望是那樣可望而不可及。我們這樣的情況怎樣才能進入生活之中呢?
是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開始吧。我們獨自一個人開始,在人群之外,在唯我的情況下開始。我們自己的恐懼不安,只有我們自己去平復,我們去享受,我們自己的內心去承載。
(一)、我們自己去體味我們的恐懼
我們獨自孤獨的面對恐懼和不安已經好些年了,在這些年裡,我們遇到無數讓我們恐懼不安、想逃離的場景,你想到這些場景就心有餘悸,是嗎?現在,在父母上班的時候、在兄弟姐妹不在家的時候、在我們只有自己獨自在家的時候,這是只屬於我們自己的空間,只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這個空間內、這個時間內,我們的淚水只為我們自己而流。跟著我,我的兄弟,像我當年一樣去做。
首先,我們準備一支筆,準備幾張空白的紙。。。。
然後,我們靜下心來,我們想一想,把我們這些年遇到的那些恐懼不安的場景想一想,那些大致會是些什麼場景呢?
每個人想的場景肯定會不一樣的,你把你自己想到的場景一一寫下來,不必認真,想起來就寫一筆,寫在面前的空白的紙上。你會想起很多,這沒關係,你盡量詳細的、逐一的把他們寫下來。
寫完後,你看一看寫的東西,把雷同的場景排除掉,你選出10副比較典型的令你恐懼的場景, 把他們按照從1、2。。。。9、10的順序,從輕微恐懼、比較恐懼到嚴重恐懼排列起來。我當年排列的場景從輕微到嚴重的順序是這樣的:
1、我坐在公交上,周圍都是人,聲音噪咋
2、我在肯德基店裡買東西,坐下來吃,周圍都是人,聲音噪雜
3、我在安南路寄存自行車,寄存處大爺以及周圍其他寄存的人
4、我去京西書店買書、交錢
5、我在文暉路禮堂聽課,周圍都是學生
6、社會課上,李導叫我發言,眼睛看著我,周圍同學注意我
7、我做辯題四時,在課堂講解,同學都看著我,老師也看著我
8、我去工貿大樓做面試,面試官和周圍面試的人
9、我參加新人培訓
10、 獨自去北外工地做視圖
寫完這個排序,你就把這張紙夾在書里或其他地方,其他人不知道的地方,我們體驗我們經歷的恐懼就從這張紙開始。你不用著急,我們需要靜下心,我們要在我們獨自一人的時候,去獨自體會這來自內心的恐懼、不安、緊張。
又在父母、兄弟姐妹不在家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我拿出那張紙,找到第一條,這一條是我過去較為輕微的恐懼場景。我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屋裡很安靜。我去想這張紙上寫的場景,努力想把場景的經歷在腦子裡重現一遍,想著想著,我突然恐懼起來。。。。。。
你想這個場景感到不安或者恐懼的時候,你就停下來,不要再想了。這時候,你可以聽聽音樂或做做別的事,把剛才的恐懼不安的情緒緩解掉。平靜下來以後,你再去想這個場景,腦子裡盡量去想那個場景里的細節,你又感到莫名恐懼的時候,就又停下來,繼續把這種恐懼不安的情緒緩解掉。
這樣反覆的想,反覆的把恐懼緩解掉,直到你想這個場景不感到恐懼了,你就把這一條畫個勾,告訴自己,我要進行下一個場景了。一個場景也許需要許多次才能化解,也許只需要一次就能化解。
你每次想的時間不要太長,每天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把這10個場景做完,有人需要半年,有人只需要10多天。你一定不要著急,要慢慢來,要跟從自己的心來,每天最多一個小時。其他時間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這是你一個人的事,自己安排時間,自己慢慢的去想、去化解,去體味這些恐懼。讓恐懼自己滋生出讓你成長的力量,他們會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你不用擔心。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不需要誰去給他們安排。
(二)、我們自己去感受周圍的恐懼
我們在做體味恐懼的時候,我們同時著手去感受我們周圍的恐懼,怎樣去做呢?許多朋友其實一直自己在主動的做。你首先要想一下,我們自己當前生活的周圍,有哪些地方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恐懼。我以下提供幾個場景,你參考自己周圍的情況選擇自己感受的場景(選擇10個場景,也寫在紙片上,和體味恐懼不同的是,這個不分輕微恐懼、一般恐懼、嚴重恐懼等級次)。
1、超市買東西
2、菜市場買菜
3、圖書館閱覽室
4、校園門口及校園內
5、公共活動場所
6、接聽電話
7、赴宴
8、約會
9、QQ交流、微信交流
10、參加座談會
你選擇10個場景後,把寫場景的紙夾在書頁等地方,只讓自己知道,別人幫不了你的。你要開始做的時候,你隨便找一個場景,這個是以你自己的方便而定,你去閱覽室或買東西隨你的意,只是你做了一件事後就在這個場景後面畫個小豎線,說明自己做了一次,再做這件事再畫個小豎線,這隻起個記錄作用。10個場景都要做,什麼時間做,做多少次,由你確定。
比如今天你選擇去超市買東西:準備買幾個蘋果,幾隻香蕉。
我們知道,去買東西我們是有恐懼不安的感覺的,或輕或重的恐懼伴隨著我們。這沒關係,我們就是帶著恐懼不安去做這件事的,恐懼就恐懼吧,只要我把東西買回來就好。
我們去了,也買回來了
想想,我們買回來了什麼?
我們記得蘋果香蕉我們是怎樣裝好的嗎?
我們記得在什麼地方稱重,貼價格標籤的嗎?
我們記得那個稱重的服務員大致長什麼樣子嗎?
我們記得我們付錢的時候給收款員多少錢嗎?收款員找回多少錢嗎?
我們記得收錢的女孩子漂亮嗎?
是的,有些模糊記不清,我們記得我們心砰砰跳,我們急急忙忙就回來了。
這次超市買東西就這樣結束了。我們每個人大致就是這樣的。這沒關係的。下一次買的時候盡量不那麼慌,盡量慢一點。我們多去買幾次就習慣了。
你會說,我這樣買,超市人不議論我嗎?不啊,超市賣東西,每天那麼多人,超市是做生意的,不會在意你去多少次。你或者不買蘋果香蕉,買醬油、火腿腸嘛。
這上面舉了一個例子。你要感受的周圍的場景你舉一反三,都用這種方法去感受。多感受幾次。你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我的朋友,只要我們認真的體味了這些恐懼,帶著恐懼認真的去感受了恐懼,經過一段時間,我們自己的生活就會有新的開始,帶著淡淡的恐懼去適應我們現實的生活。這種伴隨我們的恐懼就會轉化為承載社會、人生壓力的抗壓器,成為我們人生成熟、幹練豁達的發動機。
社交不適的調整是個自我主動的過程,在節假日主動接聽電話,主動問候是非常有益的,不要畏縮,不要想說了這些問候的話別人會怎麼想,走出去就是新天地。
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恐懼已經和我們的人生連接在一起,他潛伏在我們心靈深處,當未來的生活中,當我們面臨職業變動、婚戀失利、生存壓力、職場矛盾的時候,他就會成為支撐我們成長的力量。在社交恐懼這段時間的經歷,已經讓我們飽受心靈的煎熬,我們的內心已枝繁葉茂,在以後的歲月里,這段苦難日子的心靈掙扎,終會變成前行道路上一首婉轉動聽的歌曲,他會時常撫慰我們的心靈,成為沉入我們內心深處那抹不可或缺的記憶。。。。。。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南京准平易心理中心內部交流材料)
真誠,普通就行。
推薦閱讀:
※身邊一個朋友,一句話也不說,除非別人問他,也不工作,是不是得抑鬱症了?
※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很醜?
※為什麼我看見熟人不好意思打招呼?
※不善交流的人如何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
※在QQ群里發言沒有人回復,覺得很尷尬,導致都不太敢在群里說話,是我反應過度了么?
TAG:社交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