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暢銷書後來被證明是扯淡?
鏡像問題:
有哪些開始被認為很扯淡,但後來被證明很好的書? - 生活為了滿足以上這種觀點
特地添加相關問題:有哪些流行一時的暢銷書後來被證明其內容居然是"不扯淡"的? - 書籍
《哈佛凌晨四點半》
《哈佛凌晨兩點半》
《哈佛凌晨五點半》
《西點凌晨兩點半》
《北大凌晨四點半》
《人大凌晨四點半》
《復旦凌晨四點半》
……
把一些網路上瘋傳了多少年的毒雞湯搜羅起來,借著國人缺乏對於頂級大學教育的認識而無限誇大,「哈佛/北大校園凌晨四點依然燈火通明」、「哈佛圖書館的十大名言」……在無數個二三線城市的中學裡,家長拿著這樣的毒雞湯一邊眼巴巴地羨慕書中求知若渴的學子,一邊恨鐵不成鋼地鞭策自己的孩子,逼迫他們熬夜到凌晨一兩點。
這樣的書才是這個社會最大的毒藥
千年乾屍不朽之謎
海底文明探索
UFO真相新調查
世界之罪
世界未解之謎
宇宙未解之謎
宇宙真相新探索
宇宙文明新探索
沒人說《擺渡人》嗎?
居然沒有人!!!!!
被譽為暢銷歐美的心靈治癒小說。
書中講述了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溫情故事,回歸人性,引人深思。
版權銷售33個國家,被稱為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
看完這些評論我真是精神為之一振。
然後看完整部小說我真是一臉懵逼。
這不就是一部瑪麗蘇嗎……劇情一句話就可以描述完:女主死了,遇到了一個靈魂引導者,他們相愛了,然後一起穿越重生了。
一切解釋不了的坑,最後都用一句話解決了:是你心中對我的想念救了我…愛的力量
媽呀,小時候看動畫片全是這套路啊,用你的愛給我力量吧,就打敗了大魔王……
白眼*99999
喂,
誰的心靈脆弱到要被這種瑪麗蘇治癒了?
誰的人性這麼膚淺需要用這種故事來回歸了?
誰的靈魂這麼不堅定看了這個故事就被震撼了?
真是辣雞……
《誰的青春不迷茫》什麼鬼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榮個卵
《向著光亮那方》一臉懵逼
《你要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我信了你的邪
《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是叫這個沒錯吧
《像狗一樣奔跑》yeah,I"m doge
《你只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天之驕子嗎
《遇見未知的自己》卸妝後的嗎
松浦源太郎系列:《100個基本》《好物100》《日日100》等等
還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不過,電影喝書一樣倒胃口
還有諸如此類不要太多,打開電商出現在首頁的都是。
不過…有人找你借錢的時候用這些書名來回答,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去試試。
之前年少無知還看過安東尼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系列,還有大冰的 《阿彌陀佛么么噠》等,總覺得這兩個名片語合成書名實在是太彆扭了。現在已經把這些書都扔很遠了,只有你看過很多爛書才可以發現你真正需要的好書是什麼。我對好書的判斷有一個,就是它不會非常赤裸的告訴你這本書說了啥,這個道理你必須明白,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這樣的書根本沒有可讀性,因為一本好書就像一副好畫一樣,會有大片的留白等你自己去感受和發現,而不是直白的告訴你對錯,只有自己發現自己去感受了才是好的。
不成熟的觀念,還在學習中。難道沒有人提《貨幣戰爭》嗎?
(我是不是要大幅度掉粉了?學過經濟學和金融的人,看這本書真是邊看邊罵呀!)
宋鴻兵的粉絲太多,在下實在是辯論不過。但是,2015年12月宋鴻兵在太原走穴時被人發現,眾多被泛亞P2P騙取大量錢財的群眾迅速組織在一起成為過百人的隊伍(宋鴻兵為泛亞站過台和吶喊),找到宋鴻兵並圍住他,把他的衣服都撕爛了,並逼迫其寫下道歉書才作罷。就憑這一條,我只能有一個判斷:宋鴻兵在專業性和人性上,不能都及格。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的主頁
我來說一個:《劉心武續寫紅樓夢》
上初中的時候愛看百家講壇,當時看到劉心武老師解析的紅樓夢後28回的內容(他認為紅樓夢後面應該是有28回而不是40回),感覺講的很有道理,所以後來聽說他寫的續集出版了以後就去買了一本。
看完,就後悔了。
當時記得有人批評這本書,話說的非常到位:給維納斯接上了手臂。(評論里有個同學說的更好,這不是接上了手臂,這是接上了三頭六臂外加鍍了個金身)
不可否認劉心武老師對紅樓夢很有研究,確實是紅學界的一等人物,我們先不說他的觀點是否正確。單純的說這本書,看完以後我的感覺找不到一個貼切的形容詞,直到我開始玩知乎以後,我發現了一個最形象的形容詞:
「強答」
就是強答。
劉心武續寫了二十八回,通篇給人一個感覺就是:一個現代作家在故意用文言文寫作,或者說是把一部現代小說翻譯成了半文半白的文字。這種感覺太強烈了以至於讓人幾乎無法專註內容,因為整個文風無時無刻不提醒你這是一個現代人的作品。而且我們看曹雪芹和高鶚版本的紅樓夢,每一個人說話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讓我們能夠融入到劇情之中去,畫面感特彆強烈。而劉心武的這部作品,每個人說話給你的感覺都是劉心武在借這個人之口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通篇都是劉心武在自言自語,自己推動著情節往前進。
對於他的文字有多現代化,我舉個例子,劉心武寫林黛玉之死:
「那時一輪冷月倒映在水塘中,那黛玉站在塘邊,望那天上月,望那水中月,良久,轉過身,從容解下腰上那嵌有青金閃綠翡翠的玉帶,將其掛在岸邊矮樹的樹枝上……,她用『玉帶林中掛』告訴人們,她是從這個水域里消失的。……她一步步走進水中……當水深到她腰上時,忽然她的身體化為煙化為霧,所有穿戴並那月雲紗披風全都綿軟的落在水裡,林黛玉的肉身沒有了……」
尬死了好吧?
毫無意趣可言,曹雪芹寫景,寫人,是絕不會用這麼蒼白而沒有意境的語言的。當然,曹雪芹是中國幾千年不出的頂尖才子,我們讓劉心武跟曹雪芹比太為難他了,但哪怕單單就這段文字來說,也不過是把一段白話文的描寫硬生生的加入幾個文言字詞,結果半生不熟,畫虎不成反類犬,反倒讓人尷尬。
而書里的內容,實在是讓人無處開始吐槽。
劉心武先生開創了一個紅學的新學派——秦學。
所謂秦學,就是以秦可卿為中心任務,為核心線索,順著這條線來解讀出整本紅樓夢背後的故事。
我是堅定的支持「紅學」這門學問的,雖然很多網友認為這門「學問」完全是自作多情,其實說這話的人絕大多數沒看過紅樓夢,通讀過紅樓夢的人就能明白,紅樓夢的內涵之豐富絕非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可比,紅學還可以再戰二百年。
但是劉心武作為一個紅學家,可以說給了反紅學的人一波神助攻。
用一個詞形容劉心武的紅學態度就是——走火入魔。
凡事講究有度,我個人認為,雖然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內涵極其豐富,但是說到底還是感嘆人生無常,造化弄人,勸人向善的同時對那些真實存在過的可愛女性表達了極具人文主義關懷的同情,這是超越了時代的關懷,在古代的文學作品裡,紅樓夢是空前的以這樣尊重的眼光歌頌女性,這也正是紅樓夢的偉大之處。至於說故事原型,紅學界的主流,包括我也認同的觀點,原型就是曹雪芹自己的家族,除非自己親身經歷,否則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來。
劉心武對紅樓夢的解讀是:政治陰謀!都是政治陰謀!
我們在紅樓夢的前八十回里,書中的描寫範圍很少出過榮國府寧國府大觀園,且全部都是生活中的場景,並沒有什麼十分戲劇化的鏡頭——你看到的所有著名情節其實仔細想想就明白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紅樓夢說到底是一部非常生活化的作品。
我對劉心武的續書記憶已經不十分完整,但是我還記得他的續書在短短二十八回的篇幅中出現了如下情節:
軍事政變,衛若蘭(史湘雲的丈夫)等人組織了一隻軍隊想殺皇帝,目的是為了替所謂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爭奪皇位(而且書里居然還稱皇帝為「那個人」,不知道咋想的)
賈元春參與政變,被皇帝派太監勒死。
賈元春的侍女抱琴參與政變(貌似還親手殺了人)隨政變眾人逃走,自盡。
妙玉為了救賈寶玉在船上與忠順親王同歸於盡,方式是——自爆(安拉胡阿克巴!!!)
忠順王(這是本書中的一個最大的反派,驚訝吧?紅樓夢中居然出現了反派!)的小兒子,一個不大的小孩,被跟炮烙差不多的方式活活燙死。
賈寶玉和史湘雲流浪江湖,行俠仗義途中救下了被賣走的麝月。
鴛鴦用剪刀剪破了自己的頸動脈(簡直可怕)
司棋自焚,點著了半條街。
再往下不一一列舉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這部作品裡,紅樓夢已經從一個充滿了風花雪月的愛情生活劇變成了充滿了暴力血腥,政治陰謀的懸疑武俠劇。整個畫風一百八十度大逆轉。
劉心武的意思大概是:我告訴你們!紅樓夢其實是一部政治小說啊,曹雪芹受限於清朝的文字獄,不敢把自己家所遭受的政治迫害寫出來,才通過這種方式來隱喻啊!什麼風花雪月什麼情濃意深,那都是政治鬥爭上面的掩護,底下的東西才是真正的主題!
所以他的續書里,「情」這個貫穿紅樓夢始終的主題筆墨寥寥,反倒是權利鬥爭變成了主題。
他倒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論,這個話說起來就比較複雜了,看過紅樓夢的都知道秦可卿死的時候排場超規格的大,大的讓人難以置信,劉心武以此為依據,因為秦可卿來源不明,是養生堂的孤兒。所以劉心武說他不是孤兒!他是康熙朝廢太子的女兒!被寄養在曹家的,曹家是廢太子一派的政治勢力,想推翻雍正,這其中曾經有過這樣這樣的行動,你看書里有過這樣這樣的隱喻……
全程腦補。
好一部紅樓夢,生生被腦補成了一部政治陰謀論小說。
以曹雪芹的水平,他想寫政治陰謀論的小說,他用費這個勁寫一部生活劇?而且曹雪芹活著的時候紅樓夢根本就沒出版,完全是朋友們自娛自樂,他得多無聊才能費這個功夫暗示幾百年之後的你?
至於其中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描述,如「元春是宮裡第一大胸」之類的,我真的無力吐槽了。
還有人物匪夷所思的對白和情節,比如林黛玉跟紫娟說什麼「我的眼淚已經還完了」(林黛玉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這回事了?),自己裸體投湖自盡,什麼薛寶釵化蝶飛啊~這都無所謂了,反正按照劉心武的意思這本書主要寫的是政治鬥爭,這些都不算什麼主要人物,愛怎麼死怎麼死吧。
這部書我從看過到現在也正經有五六年了,當時我上初中,現在我都大學了,可能有些地方記得不太清楚。不過當時看完了的感覺我到現在還記得。《何以笙簫默》雖然是個爛片,裡面有句台詞倒還不錯:
有一個叫大冰的人……寫了三本書,《乖摸摸頭》《阿彌陀佛么么噠》《他們最幸福》他的書在各電商平台、書店都非常暢銷,裡面「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引得無數文青軟妹競折腰……(而我,看過兩本,還買過一本……
他本人的頭銜也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嘻嘻。
書里充斥著江湖,夢想,遠方,民謠,兄弟等字眼,還有各種心靈雞湯。
騙得多少小夥伴說走就走啊!!詩與遠方啊!!尋找自由啊!!極大的促進了麗江拉薩等地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哦,不對
其實他的故事不說全是捏造的吧,但捏造了一部分,來迎合讀者的心理……?
而他本人,意圖不純粹,可以說是個騙子……有人質疑他故事的真實性他就黑臉不爽
他的編故事水平很一般,故事都是同一個調調。
這年頭誰還沒有幾個故事啊(我都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添油加醋把故事給傳奇化去騙人就不行了。
趙雷本人都說過,大冰的書就是故事而已,看看就行了……
他的什麼百城什麼會還來過我學校
他粉很多,會不會有人罵我!?
閱讀聯動:如何評價《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一書? - 知乎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一本以(高智商)精神病人訪談手記為噱頭的暢銷書。
全書到處可見虛構情節,而且作者對量子物理和精神病並不了解,很多情節都是來源於已有的科幻作品,可惜東施效顰了。(詳見本回答第一段聯動鏈接)
這本書其實上當作獵奇網文看也沒啥(本書系論壇連載後整理而成),可他非要冒充紀實文學,堂而皇之在封面寫「訪談手記」,還說有三分之二的內容是真實的,恐怕這句話本身也在那虛構的「三分之一」裡面吧?
題目問哪些書內容是扯淡的,我舉出了一本扯淡的書,請不要評論說故事好看、腦洞開的大之類的話了……寫得再好也是扯淡啊。
p.s. 這本書可作為鑒別朋友圈裡有無智障的強力武器。
隨便曬一下豆瓣評價第一頁:
放一篇長評:(作者見截圖)
即使你覺得這本書好,也請去蕪存菁。【一個不負責任的作者寫出來的東西不會好到哪去】 (評論: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
張嘉佳。
有幸被人拉去參加他的一個見面會。
您能再浮誇一點嗎?故事你要講就好好講,別太添油加醋了。
牛逼您也別吹大了——我的電影是好萊塢大片水準的。
動不動把王家衛搬出來說事,總感覺王家衛這輩子最大的敗筆就是張嘉佳個沽名釣譽的貨。
一群文藝青年在地下嚷嚷,噁心死了:
「電影我一定會去看」
「一直喜歡你的文字」
「你的文字文藝而又現實」
……
……去你媽的
吐了又吐
三觀不正,隨口就是髒話。
您很酷嗎?(手動微笑)
大冰同理。
額額,新書《好嗎好的》
這名字總覺得尷尬
可能是我有偏見
中國進入更年期了
我這個「中國高興不高興」系列,算是給本題重定向了。本來就是抖個機靈,結果帶出來一堆高票答案跟著抖機靈。這道題算是盤點了這些年中國最魚唇的系列圖書。新年快樂。
《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
《把吃出來的病喝回去》
《病是吃出來》
《把病吃回去》
《健康是吃出來的》
《吃出美麗與健康》
光是這些書名就看得尷尬癌都出來了。
水知道答案
水知道個毛線。
-------------------
你們就當寫真集看好了。
《秘密》
恢宏大氣的封面,一股上古捲軸的氣息撲面而來,還有立體逼真的火漆蠟封!一看,就和那種我看的辣雞書籍不一樣。
號稱——史上最暢銷的心靈勵志書。
「作者發現,洞悉這個秘密的人,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並且現身說法告訴你:
幸福、快樂、健康、金錢、人際關係,這個秘密都可能給你。了解這個秘密,你可能做到任何你想做的事。
在這個變化無常的大千世界裡,我們終於找到了心靈的棲息之地。」
「幾個世紀以來,這個秘密,就零星地在古老的傳說、文學經典和哲人的口中出現過。過去知道這個秘密的,竟然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柏拉圖、伽利略、貝多芬、愛迪生、卡耐基、愛因斯坦,以及許多非凡的發明家、卓越的科學家、偉大的思想家。
現在,這個秘密即將公佈於世。
了解這個秘密,你就可能做到你想做的事;當你學會這個秘密,你將會知道如何去擁有、成為、或去做你想要的。你會知道自己的真實面目。你會知道,那等待著你的、真實華麗的世界。」
還有各種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名人推薦:
「《秘密》簡單明了又充滿智慧,幫助我度過了婚姻難關。」
——奧斯卡影后 妮可·基德曼
「這讓我感到震驚!《秘密》就是這樣一種能幫助你在人生中更有效、更能創造積極正面的當下的工具。 」
——美國最有影響力主持人 歐普拉
還有 「比爾蓋茨還就學於哈佛大學時無意中了解了這《秘密》,受到其內容的影響與啟發之後,決定輟學創立微軟公司,實現他那『讓每個家庭都有個人計算機的』夢想。」
雖然現在我看到這種像是在搞傳銷的文案內心毫無波瀾,但是當年幼小的我在噹噹主頁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差點激動得吼叫了!!!!我就要洞悉一個只有柏拉圖、伽利略、貝多芬、愛迪生、卡耐基、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奧普拉、妮可基德曼等等知道的秘密了!!!!從此我就不是一個平凡的只知道吃的小孩子了!!!!那天夜裡我躺在床上失眠了良久,我覺得我身上的擔子很有點重。我甚至想好了成名之後我要怎麼和奧普拉一樣給這本書寫一段話印在背面上!也想好了我不需要比爾蓋茨那麼多錢,我覺得大約一半就足夠了!
等書的那幾天,我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出成功人士的模樣。我用穩重成熟的口吻回應喊我去吃飯的媽媽,和叫我快去寫作業的爸爸,在學校里,看到不懂事的同學們打鬧嬉戲,我只微笑著搖搖頭,繼續埋頭寫我的數學作業。
這本書到的那天,我把自己洗的乾乾淨淨,然後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正襟危坐,以一種成功人士的優雅姿態打開這本書。
雖然年幼的我審美水平不高,但是當時沒有手機電腦的我也是看過不少亂七八糟的書的,尤其熱愛合訂本的意林、讀者、故事會…家裡還買了兩本約800頁的《心靈地圖》《智慧背囊》(上廁所的時候看兩篇小和尚與方丈或者老狐狸與老牛的故事,趣味無窮,引人深思)
於是我翻開書如饑似渴地看了幾十頁
再看了幾十頁
終於看完了
媽的,這不就是一本強力加粗濃烈馥郁飄香千里的心靈雞湯嗎!!!!!和我廁所里攤的那些書有個毛區別?!?!!!!?一本小小的書還定價32呢!哼!!!
還沒有驢子和將軍的故事好看!不玩了!
於是,我又恢復成了那個平凡的只知道吃的小孩子。
不過吃也挺好的。
說個年代比較久遠的暢銷書,年輕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這本書大概是中國這類書的鼻祖——《中國可以說不》、續集《中國還是能說不》以及它的眾多衍生品。
在九十年代中國民族主義情緒急劇升溫的時候,幾個憤青為迎合大眾而成,所以一時間「洛陽紙貴」(實在是不想用這個詞來形容)。暢銷到什麼地步?當時幾乎每個大學生宿舍都能找到一本。但是現在看來,說實話,我覺得那是沒什麼用的垃圾,正應和了題目內容——全然扯淡。另外印象較深的是,當時大概是為了圈錢,紙質印刷質量也是出奇地差,正版保存到現在大概沒有不散架的,盜版反倒比正版的質量好,也是難得。
在那一系列書裡面,王小波可以算是一個反面角色,因為他在《百姓·洋人·官》裡面這麼說:
最近有本暢銷書《中國可以說不》,對我國的對外關係發了些議論。我草草翻了一下,沒怎麼看進去。現在對這本書有些評論,大多認為書的內容有些偏激。還有人肯定這本書,說是它的意義在於老百姓終於可以說外國人,地位因此提高了。可能我在胡猜,但我覺得這裡面包含了三重的誤會。
其一,看到我國政府在對外交涉中講道理,就覺得政府在怕洋人——不講理的人常會有這種看法,這是不足為奇的。(引用者註:「看到祖國這麼流氓缺德生兒子沒屁眼我就放心了」的跨時空打臉。)
其二,看到海外的評論注意到了這本書,覺得洋人怕了我們——有些人就是這麼一驚一乍,一本書有什麼可怕的呢?
其三,以為洋人怕了這本百姓寫的書,官又怕洋人,結果就是官也怕了百姓了,老百姓的地位也就提高了。這是武俠小說里的隔山打牛、隔物傳功之法。這其一和其二無須我再說,大家都知道是不對的,而且很沒意思。其三則完全是小說家的題目,但我覺得這種說法完全是扯淡,因為就算洋人怕了你,官又怕了洋人,你還是怕官,這一點毫無改變。
我後來湊巧讀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就明白了這肯定不是一個壞人。
那時候帶著一絲對「愛國者」的愧疚之心,暗想,即使他是壞人,我也情願愛這樣的壞人。
書裡面類似的反面角色還有鄢烈山,當時鄢烈山好像深受失眠症困擾,黑眼圈很重,整個人極為消瘦,《說不》的作者拿他的身體狀況說事,說他的樣子彷彿生活在黑暗之中從來沒見過陽光,這種人身攻擊類的就實在太過下作了,於是我堅定地站在了《說不》作者的對立面,開始一邊看一邊找茬。
至今還記得《中國可以說不》的其中一篇,以充滿嫉恨和艷羨的語氣,痛陳一個白色垃圾在第三世界國家到處約炮的故事,文末作者痛心疾首地控訴,大約是為自己蓬勃的荷爾蒙不能得到發泄,現在想來還會發笑。
「只要需要,他的愛情可以像唾液一樣分泌。」
這本書我也向幾位日本朋友推薦過,畢竟它是模仿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說不》而產生的,兩本書對比著看更加有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憤青和極右翼真是殊途同歸。
這本書完全就是在抄襲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說不》,5毛居然抄襲日本極右分子的狂想,與其說是諷刺不如說明了雙方根本就是一路貨色。
在那之後,我依然關注著這幾個作者的狀況。
宋強這個人我是最厭惡的,他完全只是煽動大眾情緒的一個文字投機客。借著《說不》的餘蔭,在09年之後,他又和人合夥出了一本《中國不高興》,這次卻沒有了十多年前般的一邊倒,我們聽到了更多理性的聲音。
中國憑什麼不高興?只有憤青才會不高興,口口聲聲說什麼「不要忌言準備打仗」,反正死的不是自己。
張藏藏本名張小波,後來在一個文化公司當了總裁,繼續創造各類暢銷書。曾經看過一篇關於他的採訪,他自述在之前就知道當時這個題材註定會一炮走紅。從靠發愛國財賺了第一桶金,到現在,總算當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
在這些作者裡面最溫和的一個,大概就是古清生。
當時看他寫的那部分文字,關於橋本龍太郎參拜靖國神社時,礦工們如何感到屈辱和不甘的情形。我是能真正感受到他對這些人民的感情,雖然這感情幾乎可說是一個文人的刻奇。後來某種機緣巧合之下還見過一面,想必他肯定是忘了我了。不過,我本來覺得這名字是一個精神抖擻頭髮花白的清瘦文人,結果竟然是一個皮膚黝黑的胖子,那時候正當年少,跟想像中對比有點失望,所以忍不住嘟囔兩句,當時哈哈大笑,現在想來,實在是有點冒犯……
現在他在山裡面過隱士生活,種地,也做點茶葉和特產,說實話,他寫食物的小品文比這些文字好一百倍,看起來還覺得有些別緻的風味。
還有一本看上去好像很厲害,以親歷者的角度娓娓道來,然則後來證明是全然瞎扯的《狼圖騰》,賣得是真好,當時花了一個小時在書店貨架上看完了,現在慶幸沒買。
瞎扯到什麼地步?
作者把狼剝了皮放杆子上晾乾,然後一陣風吹來,狼皮跟旗幟一樣飄蕩,於是他望著就心理高潮了,覺得中華民族的龍圖騰就是狼的變種,真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然而我當時竟然還覺得很有道理,我那時才十來歲,就這麼被這種逆向種族主義給禍害了。
野蠻的游牧民族,憑藉武力造成文明的發展停滯,反而被姜戎弄成了正義凜然之舉。
後來知道了更多相關歷史背景之後,才發現,野蠻能戰勝文明,大多只是趁火打劫。大家都講規則的時候,你不講規則只當強盜,你當然能贏。但是,當規則能夠穩定運作,文明的力量開始變成一部巨大的戰爭機器之後。游牧民族所謂的狼性精神,在馬克沁機槍面前,只不過是一團碎肉。
這本書貽害最深的一點,還是讓一幫鄉鎮企業家找到了精神圖騰——臭名昭著的「狼性精神」,並在這種精神的引導下壓榨和洗腦員工。說白了,狼不過是更兇狠的狗而已。有人說狼圖騰是換位思考,這大概是那幾年搞「新概念作文」搞出來的後遺症,以至於大家熱衷於獨闢蹊徑地找出不一樣的觀點,甚至是嘩眾取寵,追求新意這一點我不反對,但是你總不能因為吃膩了飯就去吃x吧……更何況恐怕連作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說的,他的觀點好比是——雞姦你是為了讓你的括約肌更加有力……換你你願意嗎?
所以有些時候,一本書的遺毒流傳甚廣,發展到後來,連作者自己本身都無法控制,但隨著社會變革和時代發展,它們也只能在歷史中留下並不光彩的一筆罷了。《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
喬布斯力薦。看完你發現印度大師吹牛逼的功夫比中國氣功大師不知道高了多少……
劉同的書。
劉同的「青茫三部曲」賣了800萬冊。
青年作家劉同「青茫」系列銷量破800萬冊
在當今的出版界,800萬冊的銷量簡直逆天了。
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考慮到借閱,一個人買書,意味著至少有5個人看過這本書。
考慮到三本書的讀者間會有重疊。
估算有2000萬人看過劉同的這三本書至少其一。
相當於,在全中國,每100個人中,有1.5人看過劉同這三本書中的一本。
再考慮到劉同的受眾主要是10-30歲的青少年讀者。
這就意味著,中國的青少年中,看過劉同這三本書其一的,20個人中可能就有1個。
以上純屬推測。
但說不定也靠譜。
要知道,向下看,總能發現更low的世界。
喊麥頁游《擺渡人》四個多億的票房,都向我們證明了文化界可以有多low。
上知乎久了,會產生一個錯覺。
再怎麼low,總會有個底線。
然而low這個東西,其實是沒有下限的。
其流布之廣,範圍之大,更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說完暢銷,講講扯淡。
扯淡嘛。
我們一條條來盤點。
1、封面扯淡三本書的封面,全拿自己的寫真當素材。
拜託,這是不是有太自戀了一點?
畢竟劉老師長得並不帥啊。
2、書名扯淡
誰的青春不迷茫?
我遇到很多少年,一個個目標明確,不紋身不抽煙不喝酒不逃課,劉同你憑什麼一網打盡說他們都迷茫?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孤獨怎麼就失敗了呢?
孤獨怎麼就光榮了呢?
不是我們要死摳邏輯和字眼。
實在是破綻太大,都沒法幫他圓場。
幾個句子怎麼看都乾巴巴得毫無嚼勁。
連金句都稱不上。
3、文字扯淡
這個年頭,重要的不是縱橫捭闔的能力,不是傾國傾城的長相,不是三宮六院的胸懷,也不是株連九族的家世,而是態度。態度,你有么?
【傾國傾城……三宮六院……株連九族的家世……我沒有,你有,你都有……就你三宮六院,就你株連九族……】
不冒險就是最大的冒險。
【這句話讓我想起葛優的一句台詞:風投,風投,就是越有風險越要投……233333】
人與人的關係不是數學公式,非黑即白。
【不好意思,數學公式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從懼怕孤獨,到忍受孤獨,再到享受孤獨
對於野蠻生長的我們而言,也許不過是一場電影的時間,一瓶啤酒的時間。
你總會知道失敗是難免,明白黑暗是常態。
【野蠻生長把我徹底嚇哭了……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一個孩子拉扯大也是挺野蠻的】
一個人的時候怕孤獨,兩個人的時候怕寂寞,一群人的時候怕迷失自我。每當這種念頭萌發的時候,你就會感到自己被這個世界剝離,汽車的鳴笛,宿舍的雜音,陌生人的細語,似乎一切都與自己毫無關係。時間的流動開始有了聲音,這樣的寂靜冷清,反而讓你有了清醒看世界的踏實和安心。
【哪來這麼多廢話!?這就是作,作,作!】
喝痛快的酒,唱動情的歌,聊走心的話,不被外人打擾,寄小鎮一隅以一束火星,用以燎原少年之間的友情。
【朋友,燎原是這麼用的嗎?我怎麼看著這麼彆扭啊!】
感覺劉同是一個連最基本的遣詞造句都整不太明白的人。
無言以對。
4、故事扯淡
劉同的《向著光亮那方》里有一則故事《我的傻瓜表叔》,簡直扯出水平,扯出風格。
文章里,劉同的表叔福田有智力障礙。
劉同是這麼寫福田相親的。
這件事越拖越久,最後村子裡有人給福田介紹了隔壁村子的女孩,對方父母也是近親結婚。媒人說:「雖然傻是傻了一點兒,但做事跟正常人一樣。」
那天是大年初二,福田起得很早,穿得很帥,意氣風發地跟著小爺爺他們出去了。還沒到中午,福田就回來了,怒氣沖沖地,一進院子就大罵:「為什麼要給我介紹一個傻子?!我不要娶一個傻子當老婆!」
然後在院子里拿起各種東西亂摔,搞得雞飛狗跳。
換作以前,如果看見福田說「為什麼我要娶一個傻子」,我一定會笑出來。
那一天,我遠遠地看著福田,雖然他的智商只有十幾歲。但他畢竟25歲了,像個真正的男人了。摔著摔著,他自己就蹲在院子里哭,我過去勸他,他嗚嗚地一邊哭一邊說:「我一直被人說成傻子,我不想再娶一個傻子老婆,我不想再生一個兒子也是傻子……」
這個橋段,我看得汗毛都要豎起來了。
如果確有其事,那麼這位傻瓜表叔的婚戀觀只能讓我產生同情和悲憫。
然而作者筆鋒一轉,結尾是這麼評價的:
你看他,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沒有任何掩飾,讓人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心思,聽懂他想說的話。他是一個如此透明的人,和他交往起來絲毫不費力。有時我會覺得做一個傻子多好,不糾結、不計較,自己活得快樂,還被那麼多人喜歡。而福田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那種沒皮沒臉、奮不顧身的態度與決心,每每想起,也讓我很羨慕。
看到這裡,我真的是出離憤怒了。
這居然是劉同對一個有智力障礙的親戚的評價?
這麼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在劉同的雞湯里,居然象徵著正能量,讓劉同覺得「做一個傻子多好」。
傻子這麼好,你劉同怎麼不身先士卒做起來?
如果劉同所敘確有其事。
這樣的文字簡直殘忍。
更鬧心的是,這樣的故事居然被讀者認為是暖心故事。
這TM是在逗我!?
800萬冊。
800萬冊。
800萬冊。
以上所有的扯淡,賣了800萬冊。
劉同在扯淡。
劉同的讀者更扯淡。
所有人都扯淡。
要扯一起扯。
只有小錢錢不扯淡。
而這大概就是這一切最扯淡的地方吧。
我是吳清緣。
知乎low書終結者。
戳我答案,一起終結更多low書。
讓我們抱團取暖,對low書怒吼:
FUCK OFF
http://weixin.qq.com/r/S0QDG0PEth7JrQd49xFZ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但凡是最近些年出版,書名超過七個字,讀起來像一句話的。都是在瞎扯淡。
學習的革命
你若總也安不好的白落梅
矯情3安妮寶貝
歷史同人圈毒瘤袁騰飛
悲傷逆流者郭敬明
江湖漂泊の大冰
心靈雞湯集大成者劉同
北大雙胞胎苑子文苑子豪
感動中國好哥哥吳大偉
我想流在你身邊的張嘉佳
以及當下青春言情暢銷的瑪麗蘇文
最早的時候有一本書叫《做學習的革命》,98年在美國出版,約莫是03年引進中國。是我印象里最早的暢銷書,在當時炒作的也很厲害。
現在去看的話,大家都覺得這本書坑爹。
但在當時的學習界,卻無異於一道驚雷。
在此之前,學校里的普遍共識是苦讀苦讀再苦讀,這本書以一個十分高明的辦法說服了老師學生家長,第一次引進了學習方法的概念。
然後就有了一大堆中國的跟風之作
,其質量大概就跟明末文人寫的火藥書差不多,憑著一點道聽途說外來和尚念得經,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卻無一點基礎理論。
由此而衍生的各種產物:
所謂的右腦記憶法,快速閱讀法,超級記憶法,超級算數法·························
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這種所謂的右腦英語記憶法
當年一度在電視台上狂轟濫炸,我曾以為找到了能拯救我那不及格英語的靈丹妙藥,要不是價格太貴,我一定把自己拯救了好幾次了。
但現在大家都知道這玩意兒有多坑了。
原因是這種方法忽視了單詞的內部構造規律,同時信息量太大,使得信息的提取變得極為困難與繁瑣,而無法在適當時刻提取的知識也等於無。嗯,用來應付英語老師早課的聽寫還是很不錯滴。
在此浪潮下所引申出來的一大堆周邊,如好記星,文曲星等等等也都成為時髦,大體都是這個理念,炒作出高科技的噱頭,以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式的改變突破成績。
當年的廣告真是鋪天蓋地,然而事實是所有的學習機都變成了高級遊戲機。
但現在一個600塊錢的安卓機就已經可以擁有幾千塊錢的好記星的全部功能了,
而且恐怕現在沒人會覺得智能機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了吧?
所以我不知道那家公司現在倒閉了沒··········
應該說《學習的革命》這本書的價值是不應該被全盤否定的,他可以被看作西方教育改革發展路程上的一本書,儘管在方法論上過於粗淺,但其中不少理念已成為現代教育的方向的常識。
我們的歷史裡從來不缺少苦讀的故事,如囊螢映雪,鑿壁借光,也不缺少對天才的智力尊崇,獨獨缺少了對學習方法論的探究。
在這個浪潮背後,或許能深刻反映出在教育上社會從苦讀論到方法論的共識轉變。教育再也不是私塾里的名師高徒,而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人們對教育的認識也越發深刻。
至於中國的一大堆跟風之作···········
得,你們那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對了,說到教育方法論,強烈推薦知乎的一個專欄教育"心"世界 - 知乎專欄。
這種一線教育者基於豐富的實踐與理論的探索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我是在08年初三的時候開始接觸互聯網,那個時候我記得有一篇網上熱傳的文章《一個印度工程師所寫: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至今仍在互聯網上流傳。
我印象里在當時並不只有這一篇文章,類似的還有《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中國人在德國吃飯被訓斥》等等,不過貌似只有這一篇文章活到了現在。
這種文章基本都是中國人寫的,借外國人之口針砭時弊,又或者針對某些中國人的「劣根性」。這類文章最開始是出自於各種小型論壇,然後突然就火遍整個互聯網。
有人說這類謠言是醜化國人形象,讓我們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自我懷疑,妄自菲薄。
我是不太同意這種說法的。
互聯網在當時依然算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寫這些文章的多是一些青年人,青年自古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針砭時弊,而之所以借外國人之口正體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崇洋媚外。儘管局限於眼界,文章未必高明,但字裡行間里我們應當看到當時青年對民族與文化的一種深深焦慮與不安。
我依然記得初三化學老師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你們長大之後有機會一定要去美國看看,美國就是天堂。那些去過美國的人都說,到了中國就不想活,到了美國就不想死。」
從《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到前幾年的一系列《中國可以說不》《中國不高興》等等「中國」暢銷書,我想也許反映了這十年來了青年對於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越來越自信,一個大國正在崛起。
我很同意題主所列出的一個觀點:
「流行一時的暢銷書」約等於「內容扯淡」
但一類書的暢銷這個事件本身就很值得玩味,他們也許起到了某種風向標的作用,折射了某種時代心理。在暢銷書市場的波濤之下,有著更深的暗流。
▼_▼
推薦閱讀:
※讀完米蘭·昆德拉 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之後有何感想?
※可否列一份針對12歲男生的書單?
※Kindle 看幾本書才能回本?
※有哪些打動你的句子、詩句或台詞?
※請問哪本書讓你讀完後有種想把它推薦給所有人的感覺?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