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相聲貫口《報菜名》里的菜基本上都是葷的?

——24日——

晚上打開知乎,看到這麼多回答,感覺受寵若驚啊。


早在,王玥波見天曬吃食時候,我就反映過
他那個身材,一桌子除了肘子、醬肉就是三文魚,燒雞
能不能有點兒綠菜,哪怕拍個黃瓜呢
後有得到高人解惑:老北京講究,請人外頭吃飯盡量不點素的,素菜回家就能吃,給客人在外邊兒點失禮。
回歸這塊活本身,就是對滿漢全席、富貴人家的一個幻想,平時自己吃的以素菜為主,那幻想里可不就一堆一堆的的肉么,馬桂榮老師講話:油炸檜子炸元宵,這也能上席?典型的腦海中覺得好吃的,貴的東西進行羅列就對了。
「燴酸菜、燴白菜、燴豌豆、燜扁豆、氽毛豆、炒豇豆,外加腌苤藍絲兒。」
都不能是白水煮,得是燴
末拉了還忘不了腌苤藍絲兒
本色不丟!


因為反映的都是清代或者民國初期的飲食習慣,畢竟全國人民頓頓都吃肉還是形勢一片大好之後。現在我們老叨叨著吃點爾素,吃點兒粗糧,估計老祖先們聽到了都要哭笑不得了……

自古以來,能吃肉的人終究是少數。記得《左傳》有個詞兒叫「肉食者」吧……這種情況到了清代也是基本一樣的。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清代江南的普通農民,一年之中大概有20天可以吃葷,不過這裡雞蛋和魚類不算「葷」,日常偶爾吃個雞蛋吃個魚乾啥的還是可以滴……(此研究見方行《清代江南農民的消費》)
比如說曾國藩,出身下層紳士,考中進士當了小京官,要經常寄錢回家,「為堂上吃肉之費」,可見吃肉是難事啊~

所以,那時候吃肉,就好似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吃得起~有面兒~

比如說清代御膳,基本上就沒素菜~
舉例:
【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辰初二刻十分乾隆帝同豫軒早膳膳單
燕窩掛爐鴨子掛爐肉野意熱鍋一品、鹿筋冬筍三鮮雞熱鍋一品。

肥雞拆肉一品、托湯鴨子一品、額思克森一品、雞絲炒菠菜冬筍鍋燒鴨絲鹹肉野雞瓜攢盤一品、冬筍炒腌菜糟鴨子攢盤一品。

清蒸鴨子鹿尾羊烏叉攢盤一品。

竹節 小饅首一品、孫泥額芬白糕一品、螺螄包子豆爾饅首一品。

銀葵花盒小菜一品、南小菜一品、糟兩樣小菜一品、老腌菜一品、醬兩樣小菜一品、鹿尾醬一品、碎剁野雞一品。

鴨子鴨腰下面進一品。】

恩,看到沒,除了主食和醬菜外,基本上都是葷菜。

大戶人家裡也是一樣,就算大戶人家裡最差的席面,都要講究全葷,沒人去吃素去~
舉例:
清末民初的山東孔府「十大碗」。
【最低等的酒席是給當差的、老媽子們吃的……每一桌席有十碗菜,這種菜的規格叫「十大碗」,據一張十大碗的菜單記載,這十碗菜有:海參、魚肚、紅肉、清雞絲、瓦塊魚、白肉、肉餅、海米白菜、八仙湯、甜飯。】

故而,在那時候,出去請客吃飯,也是一樣的道理,請人吃素菜是很跌份的一種舉動。

什麼?你說《紅樓夢》里老祖宗見了劉姥姥,說凈想吃些新摘得瓜菜?一大桌子葷菜,偶爾來幾品素菜,老祖宗估計挺開心的。你給她一頓飯全都是白綠菜葉和粗糧試試……

哦對了,本答案大部分文段出自本人即將出版的《清代穿越指南》,書中有一章專門講清代飲食習慣方面的事情~此書預計11月前後上市,歡迎購買~(是的我就是臭不要臉打廣告的~~

跑走~~


「我請您吃,蒸白菜,蒸黃瓜,蒸茄子,燒冬瓜,燒土豆,燒韭菜…」
「我知道,你啊,沒錢!」


相聲一開始是什麼人說的?底層人士。
《報菜名》里的菜是怎麼出來的?編出來的。代表了演員對於富貴人家高檔宴席的想像。
大戶人家擺滿漢全席,端上來一看,青菜豆腐,像什麼樣子?上肉!
幾十年之後姜昆的相聲《我與乘客》裡面路過人民大會堂的東北遊客也是類似的想法:「人家外賓吃的那指定次不了,豬肉燉粉條子可勁兒造!」


隨便摘幾段清朝筆記:

首先,那時候體面宴會就意味著吃葷菜,實在沒辦法了才上素菜,上層社會藉此炫耀自己的財富,炫耀自己能消耗普通農民(也包括普通牧民)無法企望的珍貴食品。

清稗類鈔-飲食類

俗以宴客為肆筵設席者,以《周禮·司几筵》注「鋪陳曰筵,藉之曰席」也。先鋪於地上者為筵,加於筵上者為席。古人席地而坐,食品咸置之筵間,後人因有筵席之稱,又謂之曰酒席。就其主要品而書之,曰燒烤席,曰燕菜席,曰魚翅席,曰魚唇席,曰海參席,曰蟶乾席,曰三絲席(雞絲、火腿絲,肉絲為三絲,和現在的炒三絲不是一回事)等是也。若全羊席、全鱔席、豚蹄席,則皆各地所特有,非普通所尚。

計酒席食品之豐儉,於燒烤席、燕菜席、魚翅席、魚唇席、海參席、蟶乾席、三絲席各種名稱之外,更以碟碗之多寡別之,曰十六碟八大八小,曰十二碟六大六小,曰八碟四大四小。碟,即古之餖飣,今以置冷葷、(干脯也。)熱葷、(亦餚也,第較置於碗中者為少。)糖果、(蜜漬品。)乾果、(落花生、瓜子之類。)鮮果、(梨、橘之類。)碗之大者盛全雞、全鴨、全魚或湯、或羹,小者則煎炒,點心進二次或一次。有客各一器者,有客共一器者。大抵甜咸參半,非若肴饌之咸多甜少也。


光、宣間之筵席,有不用小碗而以大碗、大盤參合用之者,曰十大件,曰八大件。或更於進飯時加以一湯,碟亦較少,多者至十二,蓋糖果皆從刪也。點心仍有,或二次,或一次,則任便。


宴客於酒樓,所用肴饌,有整席、零點之別。整席者,如燒烤席,如燕菜席,如魚翅席,如海參席,如蟶乾席,如三絲席是也。若此者,凡碟碗所盛之食物,有由酒樓自定者,有由主人酌定者。客不問,餔啜而已。至於零點,則於冷葷、熱葷、乾果、鮮果各碟及點心外,客可任己意而擇一餚,主人亦如之,大率皆小碗之餚也。惟主人須備大碗之主菜四品或二品以敬客。

王朝末日不得不節儉,這個節儉出來的標準就是當代常說的四菜一湯:

晚近以來,頗有以風尚奢侈,物價騰踴,而於宴客一事,欲求其節費而衛生者。則一湯四餚,葷素參半。湯餚置於案之中央,如舊式。若在夏日,則湯為火腿雞絲冬瓜湯,餚為荷葉所包之粉蒸雞、清蒸鯽魚、炒缸豆、粉絲豆芽、蛋炒豬肉,點心為黑棗蒸雞蛋糕或蝦仁面,飯後各一果。惟案之中央,必有公碗公箸以取湯取餚。食時,則用私碗私箸,自清潔矣。且一湯四餚,已足果腹,不至為過飽之侏儒也。

和傳統士大夫、富商相比,滿洲軍事貴族起家較晚,飲食中更崇尚「純粹」的吃肉。所以滿漢全席和北京經典宴席菜基本都是肉菜:

清稗類鈔-飲食類

滿洲貴家有大祭祝和喜慶,則設食肉之會.無論旗、漢,無論識與不識,皆可往,均不發簡延請也。是日,院建高過屋之蘆葦席棚。地置席,席鋪紅氈,氈設坐墊無數。主客皆衣冠。客至,向主人半跪道賀。即就座墊盤膝坐,主人不讓坐也。或十人一圍,或八九人一圍.坐定,庖人以約十斤之向一方置於二尺徑之銅盤以獻之。更一大銅碗,滿盛肉汁,碗有大鍋勺。客坐前各有八九寸之小鋼盤一,無醯醬。高粱酒傾大瓷碗中,客依次輪飲,捧碗押之。自備醬煮高麗紙(馬前卒注,浸醬汁的厚紙,用來浸入肉汁調味)、解手刀等,自切自食。食愈多,則主人愈樂。若連聲高呼添肉,則主人必致稱謝。肉皆白煮,無鹽醬,甚微美.量大者,可吃十斤,主人不陪食,但巡視各座所食之多寡而已。食畢即行,不謝不拭口,謂此乃享神之浚余,不謝也,拭口則不敬神矣。

甚至連宮廷飲食也是大塊吃白肉:

梵天廬叢錄:

「清代新年朝賀,每賜廷臣吃肉,其肉不雜他味,煮極爛,切為大臠,臣下拜受,禮至重也,乃滿洲皆尚此俗。」

相聲內容形成於清末,對上層社會生活的描述很大程度上基於底層人口的想像。儘管此時的上層社會已經開始轉型,不再放肆吃肉,但說相聲的大多是窮漢,說起宴席還是會滿嘴流油。

最後,煮白肉的確好吃,我偶爾也喜歡這麼下酒,配蒜泥最佳。

室友是回民,堅信裡脊不是豬肉而且每天吃,我應該提醒他嗎? - 馬前卒的回答

如何烹飪蜘蛛更好吃? - 馬前卒的回答

怎麼盡情享受絲滑綿密的蛋糕? - 馬前卒的回答


四干四鮮四蜜餞三甜碗四點心的主要食材是素的。為什麼說主要食材,保不齊點心裡邊擱大油。


我就補充一句,我們這兒農村的喜壽宴到現在還是這個風格……


不邀,怒答!
勞動人民對上層社會的想像僅僅局限於自己關注的問題,河南墜子《關公辭曹》:「曹操(唱):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在許都我待你哪點兒不好,頓頓飯包餃子又炸油條。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燎灶(老曹討了個賢惠婆娘啊),大冷天只忙得熱汗不消。白面饃夾臘肉你吃膩了(真是口刁,二爺是成心為難曹大嫂),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搬蒜臼還把蒜汁搗,蘿蔔絲拌香油調了一瓢(曹大嫂整飯菜的能耐真大)。我對你一片心蒼天可表——有半點孬主意我是屌毛!」
以上,相信大家都明白了!
————————————————————————
我是可愛的分割線!
————————————————————————
第一次哈,眼看評論暴漲,並且沒有罵娘的,我內心的激動無法用語言形容…圖片也無法形容!
說明幾個問題,第一,這個文本在網路常見引用,我就不註明出處了,百度一下總會有的。第二,原博列出了兩個辭曹的版本,並且有其他的曲藝唱詞來說明勞動人民對於吃的問題的關注,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翻一下。
第三,關於視頻的問題,我因為工作比較忙一直沒機會去找,大家可以自行尋找。
第四,對於傳統曲藝我也是確實非常喜歡,所以我採用這種方式回答,我會告訴你我唱陶陽唱的那個《摔鏡架》半個小時不打奔磕?
第五,有評論說看到人民對於吃的關心程度有些心酸,唉,誰不是窮人家的孩子,據說我奶奶曾經因為狗偷吃了家裡一罐子肉急瞎了雙眼,我相信,即使是現在,如果我們當中很多人能過上唱詞里曹大哥(請允許我這麼稱呼他)所描繪的生活,我們依然是會感到幸福和奢侈的。
借用某電視劇,貌似叫「小井衚衕」里一句台詞做個總結——人活著為什麼,混個肚圓唄!
諸君共勉!
感謝大家指正,因為人氣持續上升,特意回來添加最後遺漏的一句…


小時候我說,長大後我一定要娶劉亦菲林心如江疏影張柏芝陳意涵陳喬恩韓佳人范冰冰林志玲宋慧喬朴信惠朴寶英新垣結衣廣末涼子上戶彩十原里美...


那年代不減肥啊,你請人吃飯不給肉吃,沒面子啊


報菜名其實就是以前的瑪麗蘇而已。平常日子裡不常吃到的東西,才能是相聲演員的話佐料。
------------------------------------------------------------------------------------------------------------------------------------------
瑪麗蘇文中的貴公子總不能是住兩室一廳的吧?起碼得是皇宮不是?


那會兒沒電影電視,識字的人也少。這種段子就是《舌尖上的中國》啊!


我今天依然無肉不歡。
我果然是個窮人,擺脫不了宿命啊!
一會兒去買個燒雞吃好了……


「皇帝老兒下地幹活用金鋤頭。」
紅樓夢裡老太太年紀大了,克化不動太油膩的葷菜,也就想著劉姥姥地里的新鮮瓜果。
而勞苦大眾每天辛苦勞作,碗里沒有個油花,枯瘦如柴。最渴望的還是大葷硬菜。
相聲本來就是勞動人民創作的藝術形式,對於上層階級生活的幻想,自然是在有限認知里誇大其詞。


謝邀
戲劇,小說,相聲,想吸引人,就得有吸引人的點,這個點是觀眾的G點,也是戲劇(曲藝)本身的亮點。其實諸多藝術形式都遵循著這個規矩。
報菜名這一出,撩起的是觀眾(群眾)的食慾。

曲藝關注的點,和曲藝本身的特點,受眾密切相關。崑曲才子佳人居多,白蛇傳,牡丹亭,長生殿中,多有赤裸裸或者隱晦的調情段落,京劇精忠孝義居多,好多革命者受到忠義啟蒙都來自戲劇;好多劇目看完,心中就有了朗朗乾坤,為此,梅蘭芳在抗日期間專門編排了《西施》,把西施設計為打入吳王身邊的女間諜,女英雄,。

就連三言二拍,三國演義,這些傳統「劇目」「唱本」說出來,滿滿都是誘惑,有的誘惑人結義殺人,有的誘惑人春心蕩漾。簡單道來,情慾(性慾),食慾,以及英雄欲(是不是可以套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了?)是戲劇吸引人的重點。

下面,我們上幾段詞:
西施一句是根據當時的創作需要做了改良的,把一個女人推向了英雄的位置,讓更多男人受到激勵。

范蠡    只因越國久喪敗,

      大事全仗女英才!

西施    大夫啊!

     大夫不必掛心懷,

      為國報仇是也應該。

     我去吳邦無掛礙,

      留名萬載女裙釵。

范蠡    小娘子放寬心暫且等待,

      候下官接你來再做安排。

西施    好一個忠良臣謀多智廣,

     憑仗我紅粉女去救家邦。

據說當年演出的時候,激勵了相當一部分人,激發了抗日情緒。


至於牡丹亭和長恨歌,裡面的男歡女愛的春意都能溢出來的。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絆介)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好處牽——春日裡,看暖洋洋的戲檯子上,花枝招展的女主角扭動腰肢春意濃,咿咿呀呀醉人一般的吟唱,大肥肚皮的鹽商們會不會心裡痒痒?恨不得自己親自上?

如果崑曲白蛇傳白素貞猴急成親那段,觀眾在下面心痒痒只是因為局中人比較隱晦的「勾搭」,那麼,「」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一出,明明白白就是野路子撩妹(有夫之婦,獨居少婦)的實操指南。中間的鋪墊和勾搭過程,與王婆牽線西門慶和潘金蓮異曲同工還更直接赤裸,原文較長,只取其中一段。

婆子一頭吃,口裡不住的說甗說皂道:「大娘幾歲上嫁的?」三巧兒道:「十七歲。」婆子道:「破得身遲,還不吃虧;我是十三歲上就破了身。」三巧兒道:「嫁得恁般早?」婆子道:「論起嫁,到是十八歲了。不瞞大娘說,因是在間壁人家學針指,被他家小官人調誘,一時間貪他生得俊俏,就應承與他偷了。初時好不疼痛,兩三遍後,就曉得快活。大娘你可也是這般么?」三巧兒只是笑。婆子又道:「那話兒到是不曉得滋味的到好,嘗過的便丟不下,心坎里時時發癢。日里還好,夜間好難過哩。」三巧兒道:「想你在娘家時閱人多矣,虧你怎生充得黃花女兒嫁去?」婆子道:「我的老娘也曉得些影像,生怕出醜,教我一個童女方,用石榴皮、生礬兩味煎湯洗過,那東西就簹緊了,我只做張做勢的叫疼,就遮過了。」三巧兒道:「你做女兒時,夜間也少不得獨睡。」婆子道:「還記得在娘家時節,哥哥出外,我與嫂嫂一頭同睡,兩下輪番在肚子上學男子漢的行事。」三巧兒道:「兩個女人做對,有甚好處?」婆子走過三巧兒那邊,挨肩坐了,說道:「大娘,你不知,只要大家知音,一般有趣,也撒得火。」三巧兒舉手把婆子肩胛上打一下,說道:「我不信,你說謊。」婆子見他欲心已動,有心去挑撥他,又道:「老身今年五十二歲了,夜間常痴性發作,打熬不過,虧得你少年老成。」三巧兒道:「你老人家打熬不過,終不然還去打漢子?」婆子道:「敗花枯柳,如今那個要我了?不瞞大娘說,我也有個自取其樂,救急的法兒。」三巧兒道:「你說謊,又是甚麼法兒?」婆子道:「少停到床上睡了,與你細講。」
說罷,只見一個飛蛾在燈上旋轉,婆子便把扇來一撲,故意撲滅了燈,叫聲:「阿呀!老身自去點個燈來。」便去開樓門。陳大郎已自走上樓梯,伏在門邊多時了。都是婆子預先設下的圈套。

所以,小說《白鹿原》里,田小娥勾搭男人就在戲檯子底下,因為男人看戲看得興起,被她一把抓住,就帶走了。也是相當有經驗的橋段。

如果說崑曲對應的是腦滿腸肥的鹽商才子佳人對於情愛和高等生活的嚮往,京劇因乾隆的緣故得到了中上層士大夫的歡迎,相聲也有自己的群體。相比於戲劇更願意鋪陳忠孝禮儀和情愛,相聲的受眾都是普羅大眾,甚至更早都是窮苦人,

想吸引普通窮苦人的興趣,或者撩起他們的G點,靠什麼?南環女孩那些華麗的鋪陳他們聽不懂,忠孝禮儀也許聽得懂,但是用途不明顯,那就用食物勾引他們吧。這個問題上,不僅相聲可以做到;我們來看豫劇《關公辭曹》中曹操的唱段:

在曹營我待你哪樣不好?
頓頓飯四個碟兩個火燒。
綠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
廚房裡忙壞了你曹大嫂!

還有一個版本如下:
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
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
在許都我待你哪點兒不好,
頓頓飯包餃子又炸油條。
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燎灶,
大冷天只忙得熱汗不消。
白面饃夾臘肉你吃膩了,
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
搬蒜臼還把蒜汁搗,
蘿蔔絲拌香油調了一瓢。
我對你一片心蒼天可表,
有半點孬主意我是屌毛!

多麼通俗易懂。多麼顯而易見。多麼讓人流口水。這種田間地頭的表演,換我在餓的時候——別說田間地頭了,有一次我半夜餓了想到這段詞,紅樓夢西廂記的都丟腦後了,特別想吃油條配蒜蓉!!

好了。
所以,對於窮苦的街頭的普通人,望梅止渴一般,報一段菜名,聽那些永遠吃不上但是想想就舌底生津的食物——是不是很過癮。
讓你餓的時候聽一出,是不是很快意?


我以前其他一個回答:
我這有點跑題,我想討論一下為啥會有報菜名這麼個雅俗共賞的節目。
相聲一開始是給窮人找樂子的,大多數都沒什麼閑錢,也沒下過好館子。甚至不少都餓著肚子,好餓啊,有窮人喝酒都只能舔釘子過乾癮,俄羅斯人吃麵包聞袖子也是窮的…
這時突然有個人說:我請您吃飯。
半條街的目光都掃過去了。
吃……飯……飯……
看了一會大家發現要請人吃飯這個就是個騙子啊,說的挺豐盛但是一看就是騙吃騙喝的主,切!
「我請您吃三個甜碗四點心」
我聽錯了吧?眾人還沒緩過勁來。
「蒸熊掌、蒸鹿尾、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醬雞臘肉、松花小肚…」
這時一幫圍著的窮人徹底被震懾了,就像是看到一個叫花子突然伸手攔了一輛法拉利一樣。這些菜我聽過幾樣,也許還有幸吃過一味,可我這才知道原來世間有這麼多珍奇的美味!!那宮裡的人原來是這樣的!旗人吃的這麼好!啊!
食色性也,一群圍著的聽眾此時的狀態跟集體勃起沒啥區別。這段活幾乎就是說的出口的A片。
「我啊,沒錢!」「去你的吧」
轟!
聽完後大家滿嘴生津,不免買包瓜子吃個糖葫蘆喝兩口酒。旁邊的買賣也小小火一把。
天快黑了,夕陽最後一點餘燼,四下是暗藍色的人影綽綽。手藝人自己說了一天,心裡也很餓,還好手裡拿著銅錢,可以回家跟媳婦孩子吃飯去了。
也許當時根本沒這麼多起承轉合,也沒有逗哏這個角色形象,但販賣美食的原始誘惑,是這個段子的初心。

說個題外話,有人跟我說這相聲最後一下怎麼都這麼沒勁呢?一點也不好笑!我琢磨這也是技術:太響的包袱沒法做結尾,否則觀眾就跟尿一半突然把褲子穿上一樣不舒服。
結尾說句不咸不淡的話,總體要勾起觀眾的情緒就是:這倆王八蛋,且!別說了,平了,滋味夠了,我覺著累了。
這樣好就坡下驢。
創建於 2015-09-12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要不咱吃老虎菜吧


為了告訴你他們不是吃素的。


相聲也要用辨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
近年來,某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在《報菜名》這一膾炙人口的傳統貫口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其煥發了新的生機。
相比老版《報菜名》,新《報菜名》更典雅,更富底蘊。突破了原版《報菜名》飲食文化的局限,把文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亦囊括其中,表現出了中國人民在黨的帶領下解決溫飽問題後 ,在精神文化領域新的追求。
該藝術家近年來在全球巡迴演出,把新《報菜名》傳播到世界各地。


我請您吃西紅柿炒雞蛋,黃瓜炒雞蛋,菠菜炒雞蛋,青椒炒雞蛋……

滾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岳雲鵬在歡樂喜劇人第二季的奪冠?
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相聲?
在高峰的相聲里,最讓你意外的包袱是哪一個?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如果柳岩與郭德綱戀愛,就很搞笑;而與林志穎的話,就很正常呢?
如果以相聲的形式在課堂授課會是怎樣?

TAG: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