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該怎麼定義?
個人發展過程中總要積極向上,甚至孤獨的前行,有時候不得不觸及到一些關於善良與成功的關係,善良與人際的關係,以及善良與人性的關係,甚至與道的關係。「一將功成萬骨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雞犬相聞,願老死不相往來」,……
謝邀。
先分享幾句話。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聊齋志異.考城隍》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菜根譚》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美,斯不善已。——《老子》
我以前有篇文章,僅供題主參考。
———正文———
世間常有許多聰明人,見別人行善,他立馬斷定,說:「那個人可能是騙子,這個捐款可能有貓膩」,諸如此類,完全下意識的行為。
他這麼想,並非沒有道理,但也存在問題。我的觀點是,若行善的初心是你甘心為之,其結果利大於弊,那麼此善行就值得提倡。
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處於兩端的情況,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根據佛家的說法,因為當下這一念慈悲,予人以布施,是你的福德,至於對方是否存在欺騙,中間是否有貓膩,那是別人的因果。
做一件事,善還是不善,首先看發心。你眼見別人當下正遭受困厄,於是心生憐憫,想施以援手,這是你慈悲心的自然流露。但緊接著,你生起了疑心,開始躊躇。想的東西多了起來,慈悲心則容易被掩蓋。
這並不意味著,但凡看到求助信息,就一定要立馬出手。誠然,多考慮一步,並不存在過失。但若僅僅因為疑心,而放棄行善,那麼就會陷入狹隘逼仄的境地;雖然行了善,但內心上還存在顧慮,不能心安理得,這樣的話,布施的純粹感就會受到染污。
人人都有一顆慈悲之心,但若不善加護持,則會很容易丟失。
現在很多媒體,常報道一些假乞丐,說他們其實月薪過萬,住宅兩百平米,這樣的新聞。或許他說的是事實,但這樣做流弊很大。現如今,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好不容易有幾個行善布施的,媒體這麼一渲染,實際是在損壞人們的慈悲心。
那樣的乞丐畢竟是少數,但很多人在看了報道後,可能會很下意識,視所有乞丐都是騙子,從此不再布施。這樣就間接影響了社會的風氣,導致人情更加淡薄,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不信任。
明代袁了凡先生說:「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這其中的分寸,需要智慧拿捏。
《呂氏春秋》里有個著名典故。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子貢不接受賞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稱讚子路,責備子貢。
那是因為,子貢的行為雖然高尚洒脫,但卻下意識抬高了「仁」的標準,不但解救了同胞,還不求回報。子貢是孔子弟子里的首富,賞金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普通人卻是不小的數目,在現實生活面前,大部分人還做不到子貢那樣洒脫,這樣在子貢高大的形象面前,人們就會選擇退卻,也就是孔子說的「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
樂於行善,不求回報,誠然是優良美德。但對行善的人給予適當報答,或金錢財物,或精神嘉獎,可以促成更多的人行善。
孔子還有一句話,「先王制禮,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及之」。 道德標準太高,一般人做不到,道德失效。道德標準太低,差勁的人都像道德楷模,道德可笑。先王的禮,不是按最高標準制定的,也不是按最低標準制定的,而是按中間的標準。境界高的人,俯就一些,境界普通的,努力一些。這就是中庸之道。
按道家來說你修到真人的地步那麼只要你覺得是善那就是善…………按儒家講你要去符合大部分人對善的定義才是善良…………我個人覺得不害人就是善良…………能對不相干的人有感情就是善良
利人利己為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一思想對立,就爆粗口,明明挑事在先,最後還賊喊捉賊,好像他是受害者一樣?
※為什麼知乎上有人會花費這麼長的篇幅耐心地回答一個陌生人的問題?
※明知去澳門等賭場會輸錢,還有很多人去賭,為什麼呢?
※可以去掉動物性讓人變成純粹的人嗎?
※過度純潔是否等於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