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川端康成,海明威,三島由紀夫之類的文學家小說家最後選擇了自殺?

是否探究生活本真意義或者思考更多會導致無望情緒或者賦予自殺其他非凡意義(比如發現自殺是是對生命的精鍊之類的?)


以下是海明威自殺前最後寄給他那個漁夫老朋友信中的原話。
【 人生最大的滿足不是對自己地位、收入、愛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滿足,而是對自己的滿足。】


我第一次認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從高中到現在可以說我一直關注自殺作家群體,加上本人有些抑鬱症,何況又是中文系。我認為可分為幾點說下 :一是,作家之所以能下出來作品,肯定感受力比較細微,尤其是詩人,容易受到現實世界帶來的傷痛,我本人也有類似傾向。二是,孤獨。孤獨很可怕,當你發現你根本找不到一個可以交流的人,你會很痛苦,尤其面對你熟悉的人,你無法了解他們,他們也無法了解你。三是:對死亡的追求。這點比較難以解釋,像川端康成認為,死亡是人類最偉大的藝術,以及挪威森林那樣說的,唯有死者永生。四是:患有抑鬱症。長期抑鬱帶來的結果就是封閉自己,不願意同外界接觸,沉迷自己幻想,脫離現實,如顧城。手機暫時說,那麼多,有空在補充。

以下為補充答案:
上知乎大概有3個月了,一直都是隨便看看,我也提問好多個問題幾乎沒有回答的。沒想到我前天晚上準備睡覺時候看到這個問題就隨便答了幾句,獲得那麼多贊,很驚喜也很意外,現在對上述答案作下補充:
1.沉迷自己的內心或者理想:作者的自殺的確有多種原因,當我高中得知顧城用斧頭砍死自己妻子的時候,當時我覺得:尼瑪,這孩子瘋了。。外人很難理解作家尤其是詩人的內心世界,當沉迷自己內心或者幻想時候,類似顧城極端的佔有慾心理,,據說謝燁給顧城準備好TT讓他跟第三者(英兒)愛愛,你更難想像顧城的寫詩之前經常找不到紙和筆,作為妻子可以說一部分擔當了母親的角色,顧城的死,對於九十年代的文學界是個很大的震驚,具體書目可參考:一個人的詩歌史(第一部)
最後附他的一首詩(據後來詩學界從此是詩看出顧城已動了自殺的念頭):
我知道永逝降臨,並不悲傷
松林中安放著我的願望
下邊有海,遠看像水池
一點點跟著我的是下午的陽光

人時已盡,人世很長
我在中間應當休息
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
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2.對人性之卑劣絕望的痛苦。我很少讀海明威的作品,雖然我買了他幾本書,除了老人與海,我粗讀過,海明威一般介紹為不堪承受病痛折磨而自殺,當時我看到高中看到他的介紹說:中了幾百個彈片,尼瑪!。。其實當你身處逆境,看到身殘志堅的人你總是能鼓起勇氣,,一部分專家說:海明威性無能,,其《永別了,武器》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硬漢也未能逃避自殺的厄運,其實,硬漢這一形象都是後人給予的,他內心的痛苦,尤其戰爭對他的傷害以及家庭生活不幸福,可能導致其自殺。

3.患有嚴重抑鬱症,近幾年多有抑鬱者自殺,像前幾年的「走飯」,抑鬱症患者其實真的很痛苦,我真切體驗過,尤其當你玩了一天的遊戲,那種的空虛感襲來,讓你感到人生真的無望了,一般人很難理解抑鬱患者,為什麼會有這種病?據生物學說,抑鬱會產生一種身體因子,不斷的抑鬱,不斷的增多,抑鬱症多半比較封閉自己,內心細膩敏感,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我一度懷疑大部分作家是不是患了抑鬱症,你像台灣作家駱一禾(西夏旅館的作者)。。

總結:探討作家的為什麼死,沒辦法一概而論,其實說白了:都是和現實緊張的關係所致,你願意同現實妥協,還是願意鬥爭,這完全看個人的意念了,寫作對於寫作者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小說家自殺的就相對來說少些,而詩人群體多一些,在這個文學衰微,金錢至上的社會裡,僅僅依靠小說或者詩歌生存幾乎變的不可能了,對於長篇小說的作家,真的像體力勞動一樣(余華語),他們也得固定時間寫作,多半從半夜開始工作到凌晨,,,這時候你就想像為什麼村上每天早起要跑步,風雨無阻。。。好了就說那麼多吧,最後說一句90年代把自己淹死的詩人戈麥的一句話吧:
但有朝一日,真相將大白於天下/辛酸所凝鑄的汗水/將一一得到補償


每個有自殺念頭的人都會考慮一個人類歷史上的終極問題;

「我為什麼活著?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後來,有些人是自我意義上的想通了,有些人是大眾意義上的想通了。
大眾意義上的想通了就是接受主流社會的價值觀,

比如我還沒有追到喜歡的妹子呢,不能留下遺憾,於是作罷。
我死後我的父母孩子怎麼辦,我不能這麼自私?於是作罷。
他們好像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是為自己而活的。
比如為了理想而活著,為了愛情而活著,為了自由而活著等等這些,
當然還有極端一些的為了解放全人類而活著。。。

其實人根本就是為自己而活的:
只不過偉大的人通過成全別人來滿足自己,卑鄙的人通過損害別人來滿足自己。


活著的本質就是為了自己!

接下來我們再說自我意義上的想通了。
自我意義上的想通了層次就比較深了,既然我是為自己而活著的,那麼我就可以在自己的世界盡情的享受,肆意的揮灑。但是歸根結底我到底要取悅的是什麼?

是自己的內心!

不管你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這條定律它都適用。

你可以通過在現實社會中的奮鬥來滿足自己。也可以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獲得各種你想要的,當然這是具有哲學思想的人的YY。同樣是滿足內心,為什麼要多一步奮鬥來滿足內心呢?(這無異於脫褲子放屁)明明可以在內心這個終點直接滿足!

人是有惰性的,這是我們的動物性,與生俱來,奮鬥這個步驟在這裡明顯可以去除。所以你可以不用任何的努力,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做永恆的上帝。

想一想這是何等的悲哀?生命在這裡變成了無盡的YY,沒有任何意義可言,只是一個可以思考的靈魂背負著一個動物性的軀體。這個軀體驅使著你這有思想的靈魂。

那麼這個靈魂的升華只能是脫離這個軀殼,所以結束這個軀殼就很有必要。

而思考這樣問題最多的人,不會是科學家,不會是政客,不會是食不果腹的下層民眾,只能是作家


答者,一個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思考後來又主動退縮回軀殼的人,希望有人理解這段回答。


不太同意yolfilm的觀點。太牽強。

題主列舉的人有兩個屬性:(一)作家;(二)自殺的人。他們自殺的原因是因為想死,跟作家身份沒什麼關係。
人是否應該自殺是個終極問題,終極問題是針對所有人的,不只是作家/藝術家。


這學期上了一門understanding suicide的課,其中第二周教授就講了文學和自殺的歷史淵源,其中提到了美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女作家,詩人sylvia plath,她最為出名的作品是她自殺前所出版的The Bell Jar,被視為美國少女的必讀物,這是一部最貼近她自傳的小說,期間的抑鬱情愁不言自顯,有興趣的可以找來讀一下,可以說這是第一視角體驗抑鬱症患者的讀物了。

當時我就問教授,為什麼很多作家,詩人都會選擇自殺,教授說,作家詩人確實是自殺的高危群體,創造力也許和自殺是正相關的。

教授的回答很簡單,之後我思考了很久,回到sylvia plath這個例子,她的自殺不是偶然,九歲喪父,和一個才華橫溢英俊瀟洒的男人結婚,但是卻被背叛,大傷未愈又遭重創,使她的抑鬱症愈發嚴重,而她的身份,詩人,作家,又讓她與自殺更近了一步。人和動物的區別最大就在於人的反思能力,這很強大,但是也很傷人,人會看著景色,美人兒,甚至流逝的時間而傷悲感慨,而動物不會,而那些忙碌的人卻鮮有時間駐足感慨,作家的一支筆,聯通了這所有感慨和世事,文字是最能夠把蕪雜的心緒和思想整理好展現出來的工具了。而這些以筆為生的作家,以靈感為生的詩人,難免會走進我們走不到的世界,他們也許走到了覺得不用再活下去的境地,也許只是不能夠創作所帶來的焦躁和無用感,或許又是和常人一樣生活中的瑣事。

總的來說,這些敏感的人,吸收的靈氣更多,痛苦也更多。


作家們大多是看破了生死,生死本就一線之隔,所謂「生的極致就是死」。
其他作家我不太了解,說說三島吧。

日本武士選擇切腹時,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其中包括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
說到切腹,就要提到日本文化的精髓——武士道,武士道精神認為切腹是一種光榮赴義,把死亡視為一名武士的最高榮譽。
而武士道的經典就是《葉隱聞書》,三島曾寫過《&<葉隱&>入門》一書,表達了他自己對武士道的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學

  • 「人不只是向生而生而存活在這個世界,人間所謂自由,其實相對於人而言是有著令人意外的悖論的,人被賦予自由的同時亦隨之厭倦自由,人被賦予生命的同時卻又難以承受生命之輕或重。」(摘自《&<葉隱&>入門》)
  • 武士道,乃是求取死若歸途之道。」(摘自《葉隱聞書》)

當然,社會原因方面,三島曾說:
「日本人發財了,精神卻是空洞的。」

三島的辭世之句我比較喜歡:

  • 「猛士所握之刀 鳴於鞘內 其聲鏘然 身忍初霜之寒 / 世人皆厭花落 予獨愛者 絕代之美 夜風吹零落花 」

芥川龍之介曾在他的自殺遺書中寫到「現在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像冰一般透明的、又像病態一般神經質的世界。……漸漸地越來越覺得「為了活下去而活」實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滿足於永遠的沉睡,對我們自身來說未嘗不是種和平與幸福。我對我自己要到何時才能果決地自殺抱持著疑問,只得說自然對我來說比以前更美了。愛著自然的美並企圖自殺、你應當覺得我的矛盾很可笑吧。但我還是要說,自然的美是映照在我末期的視線中的。我比別人都更深地見過、愛過、理解過,過程中相對的我累積了同樣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了滿足」。

在一節課上,我被克爾凱郭爾、龐德、馬拉美、葉芝這些詞包圍的時候,我就在百爪撓心的想這就是差距啊,差距啊。此時,我們的詩人教授正在講他曾度過燦爛的像花一樣的歲月,也曾爛在泥沼里,三心二意的喜歡幾個姑娘。但隨後,他指向我們說「你們不要現在笑我當年的誑妄和無知,你們,在座的大多數都不曾像花一樣絢爛過,所以就別想著現在爛在泥沼裡面不出來了。」(這個老師很有范兒,就是風度翩翩外加桀驁不馴,才情橫溢的那種)

轉到問題上來,我也對這個回答有些許感觸:

所以,總結一下:【滿足】,但毋寧說是【此生已有所得,真正地熱愛過生命與自然,固生無所戀】。

雜感:不只是作家和詩人自殺,每年都有很多人自殺,還有不少年輕的生命。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當內心深處無法擺脫的孤獨像毒蛇一樣侵蝕你的精神的時候,當你的世界讓你覺得絕望到沒有盡頭的時候,你就想想自己從未絢爛的像花一樣活過,所以先活著吧,自殺這件事太不靠譜了。」


-
自殺的理由有千萬種。但我有一點想法,和別人不同。

我把作家分為兩個歷史階段,這些自殺而死的前輩們,都是處於「極度個人創作」的那個時代,就是得了諾貝爾,有了巨大的光環,但回到自己家裡的書桌前,還得孤獨作戰。

我認為三島是特例,他的切腹死,有儀式性和政治宣告的意味在(三島一點也不寂寞,又搞私人武裝,又搞影視劇場,又拍寫真,忙的不亦樂乎),除掉他來看日本歷史上作家自殺,比如金子美鈴,有家庭的糾紛在,都不能上算。

比較符合我說的「孤獨作戰後遺症」的,有:芥川龍之介、有島武郎、太宰治、川端康成、野澤尚、北村透谷、原民喜幾位。(西方人的海明威、伍爾芙,大體也是。)

當然,這是個大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隨意道來。其中有精神疾病的,有不與外人道的內情的,我們實在也不能理解。但,大的傾向來說,看這些知名作家的生存背景,都算是比較早的那個時代。

為什麼晚近作家自殺死亡的情形較少了呢?(不是沒有,而是相對較少。)

我個人的看法,就是「創作、生產環境」改變了。

現代、當代的小說家,所處的環境比較「溫暖化」,不是有自己的事務所(比如村上春樹),要不,就是有學生,有徒弟,有助手,把創作產業化。再不濟,也有出版社的編輯整天圍著你轉。加之現代有影視產業等第二層,第三層的再加工生產,好的小說家們很容易得到各種名聲、金錢、權利方面等等的滿足。你是大家賺錢的工具,那麼多人靠你賺錢,自然要把你給緊緊看住。

所以,我認為自殺的情事,也是因些而變得少見了。

(當代作家自殺死的,很多是詩人,也是佐證,詩人畢竟是文學出版市場的末流,只顯孤單。)

總之,人,不能孤獨作戰。

人,總是需要戰友。

-


我一直覺得,文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自留地,這片自留地要有多美好就有多美好,在與現實世界的碰撞中要有多易碎就有多易碎。
當這片世界崩塌了,他們的人生也就崩塌了。


自殺和他寫不寫小說,是不是作家沒有關係,作家也有整天開開心心活的很滋潤的,不是作家的人自殺的也很多。
題主說的那些自殺的作家可能是內心無法接受外界世界,就像那些悲觀的人,也有不在意生死了,不知道算 悟 還是 傻。


首先我本身是一個哲學系的,就從我的專業來解讀吧.1.作家和詩人其實是一種同形同性的群體,一方面藉由自己獨有的能力去觀望世界,獲得美的享受,這無疑在他們看來是自然所賦予的,但另一方面作為外部世界,社會所給予的壓力和他們要和非理性進行抗爭,演變到最後是要與整個世界對抗,去抗拒這種外界所強加的束縛,這也是他們的痛苦所在,諾大的天下舉目皆是苟且與顛躓.2.這一點是我的個人觀點.也許作為作家的他們運用理性去體察知性,從而透析世事,而想通過死亡來完成生命的躍遷,追求更高的生命層次,也許他們臨終時候會說著蘇格拉底的那句話:「分別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去活,那一個更好,只有神才知道.」肉體對於他們只是一種桎梏吧或許,靈魂的純凈才是他們想要追求的吧. 這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埃米爾·塗爾干《自殺論》,宿命型自殺。


現實世界和文學意境中的世界相差遙遠。


這三位的選擇不過各有原因。

海明威被推測說是對文思枯竭江郎才盡的恐懼。他選擇飲彈自殺也與其硬漢風格的如出一轍。

三島是鼓動軍變剖腹而死。有很強的表演性質,在他真正實行剖腹之前,他所寫的小說和電影中也早已多次重複排演了這一類的場面。對於他來說,自殺等於求死,更有精神性,也更接近於永生。

川端不知道明確原因,有說是因為三島的死受了刺激。

其實說起來日本本身是個很有自殺傾向的民族(非貶義,我就是喜歡這點),喜歡短暫飄零的櫻花,盡忠赴死的武士,容易陷入悲哀沉寂情緒,也沒有宗教去禁止自殺,加上戰後日本大起大落,作家中有非常大的自殺潮。

而說到自殺,還有像老舍,屈原,政治迫害或者愛國情懷以死明志……很多的啦,這就跟考慮人為什麼會自殺,烏龜會不會自殺呢差不多吧。

要說有共性只能說是作家大都比較敏感,而且相對於他們的敏感來說比較「無能」,思考太多無法解決的問題,自我意識強過其他事物,對自殺的負擔也不重。


大概是因為羞恥心吧,太宰治寫書寫的毫無保留,把自己這輩子都寫進去了,連心理狀態的完全解刨,給人看了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當你看過太多的人性,你往往就會覺得,這,已經足夠了。


對海明威等的自殺原因不太了解,但讀過傑克倫敦的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書中的主角,作家馬丁伊登最後選擇了自殺,主要是出於內心的苦悶。
馬丁伊登原本是個很單純的水手,他為了追到女神,硬是把自己逆襲成高帥富,成為一個名作家。但他成了名家後,原先的女神在眼界變高的他眼裡已經淪為女屌絲,人生目標破滅。而成了名家的他,雖然無論寫什麼東西都能賣個大價錢,但他自己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寫不出什麼好東西了,無法超越原來的自己,心灰意冷之下選擇了自殺。
個人總結是四個方面:
一,達到了人生頂峰後獨孤求敗,活著沒什麼意思。
二,達到了人生頂峰後不斷下滑,難以接受。
三,沒有更多的人生追求。此時的他們,溫飽也有了,安全也有了,社交也有了,但沒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
四,其他原因…歡迎補充。
以上~


儘管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不錯的回答,還是打算嘗試一下。

作為一個同時患有抑鬱症和一定寫作慾望的人,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下面的討論不舉個例,希望尋找作家自殺的共性。
首先,作家和自殺之間的確是有十分緊密的聯繫的,這不是一個概率的問題,而是一種自殺情結。
作家本身就是自殺的高危人群,而且往往越是優秀的作家,其自殺傾向就越嚴重。(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反之善終的作家也有十分出色的)
記得我老師曾經說:中國當代之所以缺乏優秀作家,就是因為其自殺率太低了。
乍看之下之句話可能很偏激,而且其中邏輯關係是錯誤的,但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優秀作家自殺率確實遠高於普通人。反觀當今中國主流作家,其中不乏以商業成功為首要寫作目者,試問這樣的作家會有自殺的念頭嗎?(或許他們只能被稱作寫手)
需知作家的自殺是不同於為了愛情和事業的崩塌而自殺的,很同意樓上一位提出作家都會問自己「我活著有何意義」這個問題。而當他/她們發現這一問題難以回答,或者其答案是活著根本沒有意義的時候,自殺就成為了一顆被埋下的種子。(大部分作家都沒法在這一問題上麻痹自己,或向普世價值觀做出妥協)
在其隨後的人生中,種種不幸的遭遇都是為這棵死之樹澆灌的過程,而一旦其到達一個臨界點,亦或是被一個沉重的打擊激發,死亡就會成為一個終結的方式。
很多作家眼中的自殺都是儀式般崇高的。或者說他/她們一直抱有自殺的念頭,但卻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執行。在抑鬱者眼中,自殺是結束痛苦的一種方式。
個人認為,寫作是一個回應世界的過程,是一個宣洩的過程,也是一個剖析人性的過程。自古以來,「苦難」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作家的寫作內容無不是對現實世界的深入思考,而思考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越是了解人性的卑劣,了解自己力量的局限,就越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尤其是當作家清醒的意識到世人的種種痛苦,卻無法從其中逃離,更無法改變這個世界時。

所有清醒的人都是痛苦的,所有麻木的人都是無憂的。麻木與清醒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只是個人選擇的一種存在的方式。


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已沒有他們可留戀的東西了。他們往往在書里描繪一幅他們心中的那個美麗的世界,他們也一直生活在他們內心裡的那個世界,可當他們踏出那個世界進入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時,他們絕望了他們也清醒了。於是他們選擇以死的方式,來接近他們內心深處的那個美好世界。


記得雲圖裡那個作曲家用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前曾說,自殺的人才是勇敢的。當他終於完成雲圖六重奏偷偷見了愛人以後變欣然接受自己的結局,在我看來,那些被巨大的,只有自己才看得到的痛苦折磨到一定要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的人有種悲壯的勇敢。
對於一些藝術家而言,死亡也是一種創作體驗,誰有能確定沒有所謂的死後世界呢?


推薦閱讀:

從這張圖出發,你能寫出什麼樣的好故事?
什麼樣的文字,是有深度的文字?
你知道哪些腦洞突破天際的故事?
放棄一個深愛的人是怎麼樣一個痛苦的過程?
有什麼一讀就無限傷感的詩詞?

TAG:哲學 | 文學 | 自殺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