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天賦不錯帶來的學習上的壞毛病?

想了想還是匿了,知乎熟人多
本人從小就是帶著天才光環長大的,學啥都是一經點撥就會,網上各種版本門薩測試題做的跟玩一樣,音樂自帶聲樂天賦體育自帶體能優勢,認識我的人都說過「XX簡直是個怪胎」。但從如何學習來看,我卻是個徹底的渣渣。小學,初中還好,由於老師上課太無聊,從來沒聽過課,期末考前看一晚不能考數一數二但也不會低於年級前五十,每次都是需要日常積累的英語拖後腿,結果中考我英語也就差滿分兩分,好多人慕名來問我怎麼學英語,回答:做了4套卷子總結了下規律就考出來了。原諒我當年實在太單純,根本不知道這回答傷了多少勤奮刻苦的人的玻璃心。。。到了高中,由於知識量大,從小養成的不聽課,考前一晚才複習的弊端顯露出來了,高中整整三年,就是個渣渣,我那高中是市重點,當年我沒靠我爸的關係硬考進去的,所以不知情的還以為我只是相對於學霸而言渣,其實我當時渣得差點勒令退學,還好我爸屬於市裡一把手才得以在那個學校繼續就讀,三年遭受無數白眼和非議,最後沉迷遊戲老師也不管。到了高三下學期偶然間讀了不知道是誰寫的雞湯文,突然腦子一熱打算髮個奮,在最後的兩個月,別人調整心態我卻在預習。。。最後兩個月內高考提升了接近400多分考上一本,雖然只是過30分,但是當時周圍的家長,老師跟同學統統都震驚了,甚至當地日報本來想採訪我但是我不想接受這個採訪就讓我爸把消息壓下來了。到了大學,我深感自己的底蘊不足,見到了很多更加優秀的人,讓我頓時羞愧不已,覺得自己太滿足於小圈子裡的優越而愧對了老天給予我的禮物。現在身為大學生,我覺得再不奮鬥就真的「泯然眾人矣」了,但長年累月不聽課的習慣給我造成了極大的學習障礙,無論如何都聽不進去,雖然我自己看課本也能學但效率實在太低;而且過於依賴天賦也導致我學習上,生活上的極度懶惰,明明可以毫不費力的繼續往下讀自己卻總是不想把書繼續往下翻,而且還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這門課程,我只是單純的,潛意識的抗拒獲得新知識。這兩點是我目前而言阻撓我進步的最大的障礙,不知有什麼方法可調整,或者有什麼適合我的學習方法。

4.4更新,不會再更新了

本來是來問學習的,最後在答案中發現,我其實更需要解決的是心理問題。

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很在意周圍評價,而且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我不是天賦論者,也不狂妄,也深刻的認識到努力與專註的重要性,但是我還是挑了這個平台,來問這個問題,不為別的,就因為這裡能有人拿乾貨打我臉,即使這會讓我的脆弱心靈痛不欲生,我也必須把這個問題發出來,因為在我周圍,根本不會有人能指出問題所在,老家人人礙於我父親不會對我說真心話,大學同學們聚在一起也只是打電腦玩桌游而已,我高中已經廢過一次,到了大學我不能就這麼讓自己徹底廢了。

其實我發出這個問題並非秀智商,來知乎秀智商的,你們都懂。

問這個問題主要倆原因,其一,我確實一直想在這方面找人開導,奈何受家庭影響在外形象一直是樂觀開朗健談強勢(怎麼外向怎麼來就對了)的人,也就是所謂社交達人,我很排斥這個,因為這個我在老家基本沒真心朋友,心裡問題沒辦法問朋友,問家裡人都會被他們的強人思維搞得很窘迫。久而久之我就只能一個人難過了,因為誰都不會相信我會難過。高考能突然翻身我也並沒有多大喜悅,高中三年,對我而言如同地獄,但我還是想復讀好好打基礎,可惜家裡人不讓。父母跟他們朋友聊天總會提起我上400分的事,但是我很噁心,比起所謂學渣逆襲,我寧願像個正常學生一樣平時好好學,考前科學複習並保持良好心態。到了大學雖然不能好好上課但成績也沒那麼渣了,成績還可以但是總覺得愧對自己,想要變得更好一點。

其二,還是那句話,我需要對得起我的天賦,雖然諸多大神已分析出我天賦並不突出,但不突出又如何?誰知道我能在我選擇的道路上走多遠呢?一切交給時間來檢驗。

至少,我敢在這暴露智商,也比那些只會酸的真正的聰明人強。

最後,感謝諸位大神給的答案,無論好壞全收了,在此鞠躬致謝(嚴肅)。


我還是把自己以前的答案再粘一段吧。

中學時代腦子稍微好使點的孩子容易有個毛病,就是看不起刻苦學習的尖子生,覺得自己稍微努力點就能一騎絕塵。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刻苦學習的尖子生,他們90%以上的努力,在於把分數從90提高到100分,在於在每次考試中爭取好的名次,在於在競賽中獲獎以遍拿到保送或自招的機會。
你真的以為他們隨便學學考七八十分很難么。

不是你的資質太好,是你的給自己定的標準太低。

任你資質再高,人上有人天外有天,這世界上總有足夠難的事情能吃住你,讓你費勁功夫也未必hold住。

知乎上以前有個答案寫的很好,有的人之所以擅長學習難度大的東西,是因為他們總是不斷地挑戰對他們來說難度大的事情,已經適應了。

當你到了大學以後的經歷說明,你已經習慣應付對你來說輕鬆容易的事情,而不習慣於面對困難了。


談一下我理解的「不用功的聰明人」的特質。

聰明不僅體現在「我努力是你的5%,可是成就是你的95%」,還應該在某些領域,有著「我的成就,是你的上限的110%」。
相當高的比例的聰明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會帶來巨大的精力內耗(有些知友說真正聰明人一定會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利用自己的能力創造有意義的東西,這種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事實上混日子的人太多了,到老到死也沒努力的人也太多了,心理健康與智商沒有正相關),題主大概認為自己是屬於這部分人,因為種種證據表明,你在學習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特別大的潛力。看上去,你沒考上清北,那是因為某種原因(比如小時養成的不聽課的習慣),內耗了,沒用上。
不用功、成績普通的聰明人的確不少,可是題主我跟你說,這些人可以在學校不用功,甚至可以有點自閉,但是,就算內耗燒剩下的腦子,如果不被用在什麼地方,也還是跳得難受的,閑著會閑死。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無法忍受,世上沒有一個過硬的證據證明自己的高點,這是他們感受自我存在的基石。他們的人生可以充滿了各種奇葩的短板,但是長板一定超過普通人的上限。這是我認為區分真假聰明人的界限就是說,他們用百分之一到五的腦子,也能在某些領域做出常人做不到的成就。我認識一個師兄,在閉塞的農村長大,還患有ADD(注意力缺失症,無法集中精力,嚴重拖延、讀寫困難),算是一種學習障礙了,可是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毫無競賽培訓、農村學校連老師都算不懂題的情況下,稀里糊塗一路進了國家冬令營,保送清華。後來去美國,還是晃來晃去不學習,整天在ebay上開網店玩,幾乎是在夢遊狀態下又輕鬆拿了數學和計算機的兩個PHD.

那麼題主,不提努力程度,僅從成績論,你的最高點是什麼呢?高考超出一本線30分,這個分數,你還是努力學習了兩個月才達到的。就是說,你的長板離常人的上限還有很遠。在我看來,真的高智商的人,同樣是在十二年不聽課、沉迷遊戲的情況下,應該不需要高考才對,競賽裸考直接保送,就算不保清華,也會保個重點,比你現在的學校強。就算不競賽,在高中教室里洗了三年耳朵(題主你也只是不用功、並沒有休學吧,每次考試測驗你也跟著、別人做卷子你也不是全不做吧),高考低於重點分都是不可想像的。你玩遊戲,不知道你玩得好不好,你的程度,有沒有一些普通人,他們沒有天賦異稟,只是經常玩經常玩,也和你是一個等級的?
我見過的「不用功的聰明人」還有一個共性,就是在幾乎任何團體里,總是處於一個大概穩定的位置,一般就是「第二梯隊」,在縣級的普通中學拿年級十幾的名次,省級重點高中也是年級十幾的名次,努力程度沒有變化,一樣是玩著就過了。可是題主你,在市重點就已經要做學渣了。
所以我很遺憾地告訴題主,你不見得有過人的天賦,只是這些年你為了滿足外界的期待,為了得到一點點關注,應該卬得很累了。

80後90後這一代人,有一種典型的家庭環境,就是父母通過奮鬥,獲得了還不錯的社會地位、財富和資源,可是內心的不安全感並沒有消失,這種隱形的不安全感,就被傳遞給了家庭里最弱小的成員——孩子。這一代家長特別「重視教育」,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我年輕時什麼條件也沒有,創造了現在這些,那麼你擁有如此豐富的條件,應該做到更好」。其實這種「重視」的實質,是一種焦慮的投射,無力感的投射。孩子覺得自己的真實存在被忽視了,只有當我漂亮/可愛/聰明/優秀時,才會得到關注。那麼顏這件事,基本是無從遮掩的,9分就是9分,5分就是5分。然而智商不是,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智商可以有很多的偽裝成分。因此,很多家長就把強烈的「聰明」的幻覺投射到孩子身上,誇他聰明,以他聰明為榮,可能還會苦惱地向別人吐槽:「我家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用功」,其實吐這個槽時心裡有一個角落是暗暗得意的。孩子為了得到關注,就俞發去迎合這種誇獎和期待。可是如果我努力,總有一天會碰到比我更強的人,那時,在父母的眼裡,我豈不是變成了毫無價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稍稍遇到一點點困難的時候,這個「聰明的孩子」,不出意料地,不用功了。把自己的心理問題,歸咎於天賦,「這是老天給的,我也沒辦法」,這是多麼方便的一種解釋。如此之好用,以致於孩子們的潛意識集中了幾乎是一切的能量,來繼續發展和繁榮這個謊言。他們真的變得更機靈,學什麼都快,對於任何知識的淺顯層面,總是一點就透;作為外行接觸一個領域,總是好像預裝了系統自帶功能;用一個晚上學完一本教科書足以應付考試,他們不知怎的,練就了一番尋找考試題目規律的本事,一切有利於「少努力拿高分」的技能,他們基本都點全了。這些都是潛意識玩的心理遊戲,不是天賦。
可是這些技能,在比較簡單的知識上面還有用,越到後來,越無能為力。一個複雜的學科,知識點都是成網狀的,越來越難牽著一個點把整張網都拎起來。看你的取巧技能練得有多好,有的人是在高中、有的人到研究生、有的人在工作中,終究有無法保持前列的時候。當這個現象出現,這個取巧的孩子就慌了,這一生惟一有用的保命技巧,如果被證明是沒用的,他又會回到那種被拋棄、不被關注、沒有價值感的冰河世紀去,那太可怕了。這個時候,他只好放棄「拿高分」,保持「不努力」,這樣反正我不用功,學習再渣,也不影響「聰明」這頂保命的桂冠。這時,成績就會一落千丈,既然無法保持前列,那麼索性自暴自棄吧,至少還可以玩世不恭,強於被證明是個庸才。

我剛才說的那一類聰明人,他們很多也來自這樣的家庭,經歷了這樣的困境,到長大成人後,如果是願意探索自己的,通常會面臨兩個極端拉扯的困惑:我的「聰明」,有多大成分是因為心理問題而產生的防禦機制,又有多大成分是真實的?原來以為自己是天才,現在知道這個認識裡面有水分,那麼也許我其實和別人一點區別也沒有、什麼成績全都是假象?這個時候,判斷的標準就是,你是否有那麼一兩項,你的成就,超過了常人的上限。
人的潛意識再狡猾,也只能運用已有的資源,如果你某一件事超過普通人的上限,那就證明是天賦的作用了。我把這件事提出來講是因為,人還是要面對事實,如果的確有略高於常人的頭腦,當然那不一定是blessing,可也不一定就是壞事;過高估計自己無益,刻意否定天賦也無益。如果有什麼東西是自己實在的特質,也要苦笑著接受,給予它認可。

題主現在的情況,談天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天賦沒什麼特別,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好觀察好思考。反倒是這些年你強加了太多東西在這個概念上面,好像其他方面沒有什麼你能做的、而天賦又是一項天生的東西,是你無可奈何的。照這樣歸因,那麼你現在遇到的困境,就是無解的了,你又可以免于思考、面對問題的責任。因此,把問題歸到天賦上實在是沒意思,你應該放下這個執念、準備好失望和受打擊、去認真觀察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你時間管理差嗎?很多天才有這個毛病,很多笨蛋也有這個毛病,與智商沒有關係,只是去看這個毛病。你無法集中精力嗎?別管「就算這樣我也能考幾分幾分」,你考了幾分那又怎樣?重點是你連集中精力半個小時看書都做不到,那你還能認真享受什麼?這樣的人生你不覺得空虛痛苦?

關於高考成績,採用@孟飛升 的答案評論里的假設,如果一本線是530分,那從160提高到560不難啊(話說低到160才真的好難,怎麼做到的),你沒想過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最後兩個月才發憤考560,敢不敢試提前半年發憤衝刺660?因為你的潛意識知道,560很安全,正常學習可以考到;660就不一定了,所以不能給機會挑戰。你覺得小學和初中的老師講課太無聊嗎?你知不知道很多普通學生其實也覺得無聊,只是他們沒有必須證明自己聰明的這個強迫的需求,所以可以正常地走一會神、再聽一會課,不像你這麼瘋狂地不聽課;他們到了高中也還是有差不多穩定的感覺,不會像你一樣突然覺得難了起來。這就是普通人,其實他們並不是天賦比你差,只是能量用在了不同的地方。他們也上了一本,可是他們在人生的其他方面,是踏實的、填充好了的,他們準備好了進入社會、執行社會功能、扮演各種人生角色,他們是真的平平坦坦長到20歲,是成年人了。可是你,你面對學習的心態,和一個7歲孩子,沒有本質區別,你甚至都沒有意識到,20歲的人生,除了學習以外,還有那麼大片的地圖是黑的呢。你只是把別人用來生活的時間和能量用來營造「聰明」的形象了。

你想知道如何克服讀書時的壞毛病,要我說,只要你還把它歸因於「由於天賦太高」,那你就永遠也克服不了。多高算「過高」呢?


你讀書時「潛意識抗拒新知識」,因為它害怕暴露真正的天賦的值:低於假象、低於期待,當然會失落,會覺得「我這輩子什麼都沒有,只剩下聰明了,不可以連這都拿走」;又高於你現在所取得的成就,這會逼你意識到,之前的二十年,沒有錯,的確是胡逼了。。。如果沒有胡逼,那能去到一個更好的學校,你的潛意識也拒絕承認自己吃了這麼大的一個虧。
不過,說真的,除了暴露它、觀察它、面對它,還能有什麼別的路可走呢?
不過,說真的,除了暴露它、觀察它、面對它,還能有什麼別的路可走呢?
不過,說真的,除了暴露它、觀察它、面對它,還能有什麼別的路可走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題主,你還年輕,大概聽不進去我說的這些話,但是總要在某些時候、總得有人說。況且知乎是一個公眾平台,關注這個問題的人,也許有人到了想要聽到的那個點,剛好有用呢。因此我還是說了。

Wish you have a good rest of your life.

-------------------------------------------------

2015年4月9日更新:

好多朋友有共鳴,我謝謝大家願意看完我的嘮叨。想澄清一點:這篇答案花了不少篇幅試圖說明「題主天賦並不特別」,還描述了一點我認為的「聰明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我害怕這樣會造成一些知友的誤解:「好啊,我符合你的描述,我比題主聰明,我是真聰明人」,那就違背了這篇答案的初衷了。我提到聰明人,目的不是想要打臉,只是想破除題主的一個迷思,提醒他現在應該focus的主要問題,造成他困擾的問題,不在於天賦。

事實上我是反對「天賦優越感」的。天賦這東西是客觀存在,它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好壞,能有什麼光榮,又怎麼可能成為「問題」。小草不會覺得自己長得太矮、被人踩,就去羨慕大樹;樹木也不會因為自己太高、總是最先承受風吹日晒,就去抱怨。他們只是各自生長。那灌木呢?果樹呢?不高不矮,沒什麼「之最」,還不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各自過自己的。

天賦智商180的人,和天賦智商100的人,當然不同,他們的生活很可能也因此而走上不同的道路。但是,也就是不同而已,又怎麼樣呢,都很好。180難道就不要努力嗎?那該有多無聊。你看那些智商爆表的天才,他們玩得多high,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抓緊時間做有意思的事,他們才不肯浪費一分鐘。100難道就不要生活了嗎,自己的體驗是什麼也換不來的。別人玩什麼,和我有什麼相干。我想玩什麼,和別人又有什麼相干。140夾在中間,也沒什麼不好吖。


首先我想指出的一個事實是……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講,自然進化的主題是適者生存,並不偏愛高智商。

人類社會之所以推崇高智商,是因為高智商人群解決問題的概率比低智商人群高。

換個更通俗的說法,本質上沒人在意你的智商高低,大家更在意的是你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當你生病時,你需要的是醫生,而不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和歹徒搏鬥,你希望此時路過的是施瓦辛格還是霍金?

你不相信沒接受過教育的文盲能推翻相對論,也不相信八十多歲的老人可以在擂台上一拳擊倒上屆的拳擊冠軍。

我們所處的宇宙從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奇蹟,我們生活中談論的奇蹟只不過是概率「足夠的低」。

任何時代任何領域的大師,都是通過正統的、成體系的、長期反覆的高強度訓練和研究才出類拔萃青史留名的。

如果你理解了我上面所說的話,就會明白「天賦過高」其實是個毫無意義的概念。

至於如何更好的學習,知乎上一大票相關答案,我就不寫了(其實是懶)。


大學快過完了,上了這麼多年學,深深覺得「堅持和自控力」才是過高的天賦。
人生是個長跑,半途而廢,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自控,都是致命傷啊。


你可以:做了4套卷子總結了下規律就考出來了,
你也可以:門薩測試題做的跟玩一樣,
你還可以:最後兩個月內高考提升了接近400多分。
然後,你特么告訴我,你不是天賦論者?

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句話不是因為我嫉妒你,而是因為要告訴你,
如果你不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是什麼,那麼你永遠不會找到更好的利用它的方式。


如果你看不懂,我給你舉幾個例子:
王思聰知道吧?作為一個富二代,他什麼時候愧於成為一個富二代了?
連他爹他都拉過來給他壓陣說讓你們年輕人去做旅遊,做體育,做直播,他立足於世,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優勢,目標清晰,方式明確,值的爾輩學習啊。

你呢?你爹是一把手,結果讀書的時候偏要自己考。這就不說了,書生意氣。
我們說你的天賦,這種學習能力,這種東西,你竟然從心底里排斥它?
你不認為它是天賦罷了,你還怕別人覺得你在秀優越?
你竟然還覺得這些天賦帶來很多負面作用?
王思聰在微博上裝逼的時候,什麼時候怕過別人說他秀優越,然後專門解釋下自己不是在秀優越了?學學人家!壞毛病就是壞毛病,人人都有,天賦卻不是人人都有的,你把啥玩意兒都怪在自己天賦上,豈不可笑?

不能坦誠地面對自己,那不過是個浪費天賦的蠢材罷了。


只要有人和我交流、控訴:「我很聰明但是我某某事情做不到!!(80%都是自我發展上的)「

對朋友:
我都會反問回去:你真的聰明會遇上這個境遇嘛?會把自己搞的這麼狼狽嘛?
然後朋友不太高興。

對我討厭的人:
我都說:哎呀沒事,你那麼聰明,一努力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然後我討厭的人很高興。

............知道什麼叫捧殺嘛。

聰明的標準:我認為是能夠用比別人少的代價達到比別人高的目標。

按這個標準來看,題主算不上聰明。因為題主根本什麼都沒爭取過嘛。就算現在我代表全宇宙人民給你頒發一個「從古至今最聰明獎」,你也收下了,那然後呢。你還得用自己的頭腦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很多答案希望題主放下對聰明的執念,但我想,放下執念是個長期的過程,從短期,題主需要真正面對自己能力不足的現實。

所以,真正的「聰明人」只看現實的結果,不管你怎麼看待自己。社會也只看結果,老闆也只看結果,妹子也只看結果。你說你聰明,你要拿出來結果。

如題主一樣,我之前也是挺逗的。就是很多事情沒做好,但是聰明勁不能丟。直到.....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希望的機會沒有得到,我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成,我被認真努力的人pk掉了。

閱歷越多,才越懂得年少時獲得的評價是最靠不住的事情,一萬句誇獎也比不上一張切切實實的成績單。

如果這麼狼狽都算是聰明,那聰明一定不是個好詞。


強烈推薦松塔答案,解釋的很清楚。我的吐槽只能炸出你們的逆反模式啦。
——————————————
?_?這種水準也能自稱天賦高了么……
小時候大家都有過這種幻覺啦,別太當真就好。

——————————————
我天,題主會有這種幻覺可不就是那種「雖然比知乎大神不算什麼但是比我厲害多了」的話聽多了么,一直給自己差的預期跟差的比覺得好的都是大神沒必要去追趕還覺得自己有天賦。
圈子太差,外加親友就說好話你還幼稚地當真了。泯然眾人不過是眾人自欺欺人覺得自己本來不是眾人的借口而已。
你的人生真是往上走的話越成長就會覺得自己越弱。我現在的同學同事 99% 包括我自己都是小時候有這種幻覺的人,等你學會讓自己的人生螺旋上升了就會覺得自己多麼井底之蛙。
一直在 comfort zone 里呆著當然覺得自己酷炫屌了。

————————————————
看了更新更覺得題主動機不純了,居然覺得別人是酸(?_?)初生牛犢不怕虎那不叫勇氣,那叫見識少……看看@白如冰@松塔的答案吧,能答出所謂你酸的答案的人是真心沒必要酸你的。能寫出這種問題描述你們真的確定題主義經認識到問題所在了么?(不過看到題主讀了松塔答案我就放心了)

我小時候也是那種不努力到90%(當然,自己所處範圍內相對水準)的人,而且該努力的時候還是努了自己全部的力把自己再提了幾個百分點。越往後走越發現後來圈子裡的人大家原來都是這種「小天才」嘛 ╮(╯_╰)╭出了井底還能有的唯我獨尊的自信到底哪裡來的 ╮(╯_╰)╭評論區好多題主自乾粉╮(╯_╰)╭

另外關於高考看完白如冰答案順便插兩句例子,我現在公司同組小哥就是當年高考某市狀元省第二,認識了好久我們才知道的?_?又過了好久我們才聊到人家當年早保送清華了,後來考出那個710的成績是保送之後去溜達的?_?你們感受一下?_?人家都沒有拿出來炫耀真不知道你們到底在屌個啥子喲?_?另外沒錯我舉這個例子的動機之一是你看我們這種普通人規規矩矩上學找工作最後也能和後來沒有特意要當巨巨的巨巨在某些方面上殊途同歸嘛好得意喲的自我安慰和給大家打打氣…
——————————————————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別人在酸,考年級倒數的是不是都覺得年級前十說他們蠢是酸他們自由啊?你們真的沒聽過自取其辱這個詞嗎……


題主你看,你的壞毛病不是天賦過高帶來的,而是父輩江湖地位過高帶來的。

你不斷強調自己沒有在秀智商,在我看來你也沒有秀出自己的智商來。你在這個點上成功的秀出了自己的壞毛病。

你看,我其實不是來奚落你的。「中二病」這個癥狀,我遠比你病的重,病的久。我倒是很羨慕你在大學時就能看到 @松塔這麼對症下藥的答案了,在治病救人這點上知乎真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我給你的建議只能是:即使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也不要幻想明天就能解決問題。

和自己的固有模式戰鬥,是很漫長的旅程,祝獵運亨通了。


個人經驗,覺得憑藉外貌或一點兒天賦而自得自滿,其實是一件很狹隘的事,如果我們只因自己的智商或其他方面比別人優越的資質、背景而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的話,其實痛苦的是自己。

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小小的自我的陷阱里,而缺乏共情心、同理心、平等心,局限在自我的小世界中,永遠為自己患得患失,而缺乏更大的志向和社會責任感,所有自己優越的特質只滿足於自我的陶醉或失去地位的恐懼,對其他生命並無作用,那智商再高、天賦再好,那關他人什麼事呢?又憑什麼讓別人尊重呢?

非常個人的看法,如果題主不是這種人就當我沒說,抱歉。

只是覺得生命應該更寬廣而已,人生的境界也不止於此,如果可以有多大能力便承擔多少責任,那麼會有更大的胸懷、格局、氣度,更自由的心態來好好生活。

這也是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只教給學生應試,卻沒有教給學生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和世界順利溝通、建立良好的關係,並在人生的歷練中全面提升自我修養的方法。

良好的教育應該是人格的不斷完善,而不只是偏頗在知識層面。在應試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一旦面對真實的人生和社會,很容易迷失痛苦,找不到人生的立足點。

個人經歷,希望對你有用: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626263/answer/42805071

「明朝詩人有兩句詩,講人生做人的道理:

足根立穩千秋定,心境空時萬象現。

希望諸位年輕的同學記住這兩句古人的詩。人生的哲學、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建立一個人的人格,不要因為環境而動搖,功名富貴、有錢無錢、有地位無地位是次要的事,人格要建立。『足根立穩千秋定』,這是大定,不要以為打坐才是定。」(南懷瑾)


題主,你只是怕「失敗」兩個字。


你怕努力了一年,結果和努力了一個月的成績相差無己,所以你拿「天賦高」來說服自己不努力,好享受眾人的膜拜和突擊出來的驚喜感。


說白了是你自身的存在感不足,所以你需要靠一些事情來突出自己的「優異」。

而這一點優異感,會隨著你的年紀增長顯得越來越微不足道。因為那些認為你優異的人,並不能給你帶來實際的成就。


潛意識的你,是知道自己的核心缺陷的。而表象的你故意忽略它,是為了保護避免內心意識塌陷。

而隨著年紀的增長,這個缺陷暴露的日益明顯,使得表象的你也淡定不起來,從而有了這個問題。


題主你的問題確實不是天賦是否高,因為這是過去的事情,咱們討論這個並不能幫助未來的你更快樂,只是讓現在的表象的你不那麼排斥這個答案而已;你的問題是太在乎自己的成功,太害怕自己的失敗,太想做成一件大事讓所有人驚訝,從而把日常的事情導向一個不正常的路徑去,然後你居然還從中得到了樂趣,開始一而再,再而三的誘導類似的事件發生。

題主你要明白,其他無關人等對你的行為表示的驚訝甚至崇拜等等情緒,並不能給你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和其他你想得到的實際利益,所以早點兒從這種虛幻的滿足感中醒來吧。


和其他答案不同的是,我勸你給自己定一個低一點的目標,我猜你因為家庭的原因一直給自己一個很高的標準,高到潛意識一想都覺得此生無望,所以才會消極對抗弄出這麼些破事兒。


題主你定一個實際一些的目標,實際到一個月三百個深蹲,一天十個,而不是一年練出八塊腹肌。

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一件一件去完成。


題主你不需要對得起你的天賦,不需要對得起你的家族,你只需要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要給自己那麼多聽起來應該去完成的事情。不要覺得自己多聰明,但也沒必要覺得自己很愚蠢。別人的看法是別人的,你只要過好你自己就好了,真正在乎你的人沒幾個,在乎你的人,只需要你快樂,並不需要你成功。


噴題主有毛線用。
題主來這裡問這個問題,顯然是已經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了。現在的問題不是要告訴他「你這不算天才」,而是要告訴他怎麼克服壞毛病。
說實話,他這樣的(如果沒有扯謊)當然算是有一定天賦的。天才總是有108個級別,非要把天才的標準定得老高,把人家批判一番,於事無補。

題主的問題非常普遍。其實就是一句話,這類人在學習上使用精力的邊際效益非常大,但是在某個級別發生驟減。這表現為他們可以非常輕鬆高效地學習,比如花10%的精力就可以考到年級前50名,但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效率突然變小了,必須花80%的精力才能進前10名,於是他們放棄繼續在學習上花費精力。可是他們從之前的高效中認識到自己的 CPU 很強大,為了不讓它空轉,就會找各種各樣別的事情來維持 CPU 運轉水平,找什麼就是關鍵了。如果找上了遊戲,除非變成了職業玩家,否則基本上就墮落了;如果找上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而且興趣、天賦各種對路,那就很可能走上人生巔峰。

題主基本上就處於墮落的邊緣。要拉回來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找准方向使用自己的精力。悲劇的是,你在別的地方使用你的 CPU,還不一定好使,沒找准方向的話,處處都會碰到邊際效益驟減的壁。所以,上策是廣泛涉獵各種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涉獵各種遊戲),多嘗試。

中策則是選定一個方向,忍受過低的效率,花費大量精力把它儘可能做好。這麼做的壞處就是,你肯定拼不過在這個方向有天賦的人,甚至不一定拼得過純靠努力的人,因為你並沒有「努力的天賦」。而且,你必須克服自己,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至少,你能中規中矩得做一點事,而不是直接成為 loser。

下策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努力玩遊戲,玩成職業玩家。
——————————————————

風頭過了就取匿了~

認識到「天賦」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成長,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學會使用自己的「天賦」則是人究其一生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而在恰當的時候做出恰當的努力,對自己的天賦收放自如,更是一種境界。

順便推薦神作「乒乓」

英雄參上!
英雄參上!
英雄參上!


你屬於那種有小聰明的人,如果不會堅持,最終只能歸於平庸。你所接觸到的都是淺嘗輒止的人所能看到的;與庸人比較,所以感覺天賦異稟。等你深入學習之後,很可能就不覺得自己天賦如何了。

我在清華念本科的時候,室友跟你挺像的。他是當年某直轄市北大自主招生第一名。平時確實是思維敏捷,應該比你「天賦」好。但他卻走上了歪路——喜歡和人比較誰更聰明。具體比較的內容是誰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更高的效果增益,誰就更聰明。如果你非常努力,卧薪嘗膽,一門不水的課得了95,而他只靠考前一天晚上刷夜就得了80。那他認為你不如他聰明。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派,使得他什麼都會一點,卻沒讓他生活更精彩。因為他沒有什麼是學得精深的。

對於題主的情況,我拿我比較熟悉的聲樂來說說。我看到你說音樂自帶聲樂天賦,就認為你聲樂其實還沒摸著門。我們所說的聲樂的天賦,比如天生混聲、天生輕鬆過換聲點、天生不跑調等,除了天生低音能唱很低可以說是一個還有點意義的天賦外,其他都是一般人很容易經過訓練習得的。並且當他人通過訓練習得的時候,他的狀態(如聲帶閉合能力、呼吸深度、喉位穩定程度等)已經不是那些天生就會的人那種層次。

歷史上這些所謂「聲樂天賦」不好的大師太多了。最著名的如Lilli Lehmann,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最全能的女高音、極佳的聲樂教師,卻天生氣短,後來只能通過長期堅持訓練,才達到長音15秒(詳見其著作How to Sing)。說實話,對於一個成熟的美聲歌手而言,說他天賦好,簡直就是在罵他吃老本,不懂方法。看看小加爾西亞是如何描述學聲樂需要滿足的條件,就知道那是多麼普通。也只有真正懂得聲樂,才說的出這樣低的門檻。

除了其定義就包含硬性要求的,比如男低音聲帶必須比較長,我想很多學科都是一樣的道理:天賦只有在到了很高的水平才重要。

至於如何解決題主的問題,我建議你摒棄像我同學那樣粗淺的比較行為,認識到淺嘗輒止必定碌碌無為。當然,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你還需要先逼自己堅持一件事,可以先是小事但有一點難度,比如每天看一定時長的書,背一些單詞。如果是回報周期短的更好。如果真喜歡聲樂,找個老師堅持學下去。我也不是聲樂專業的,但是一直在學。


我決定認真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也是相當常見的一個難題。

先說說本人經歷吧,小學穩定的班級前三,中考省會城市總成績前十,除此之外,國家二級運動員,而且是游泳和冰球兩個項目。初中數學、物理競賽國家一等獎。算是天賦奇高的典型,因為我的學習方式就是題主所說的,隨便看看,做幾套題罷了。但是在高中也經歷了相同的教訓,就是突然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夠了,完全跟不上當時的知識量,但好在即時調整,最終考入浙江大學。

其實造成題主產生錯覺的原因是考試製度。

為什麼是一種錯覺呢?實際上,天賦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分,但是不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握一項技能或知識。你所說的,在短時間內提升了400分,非常正常,但是如果讓你再考一次,未必能夠達到,這是很多偶然因素達成的結果而已。所以,在美國,大學錄取往往要考察學生在高中時代全部的考試成績,來做一個徹底的衡量。

首先需要建立的認識在於,你不是天賦很高,而是善於逼近結果,適應考試。而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需要扭轉這種意識,偶然獲得了一種成績,一項成就,不要把他首先歸結於自己,而是應當思考自己是否掌握了一項知識的核心。


一般來說,知識的學習是分很多層次的,入門、熟練、精通。達到精通境界,甚至融會貫通的人,非常稀少,但是那些看似聰明的人會很快越過入門和熟練,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的了解這項技能,只不過很善於依葫蘆畫瓢,迅速給出一個結果,滿足當前的需要。

舉一個現實的例子:公司要做一個網站,A一點點把程序寫出來,花了一個月時間,B從網上找個模板弄上去花了1天。後來公司想把網站改一改,加一些功能,A只需要1天,而B卻花了一周,再後來,A可以做無數個不同的網站,而B卻做不了,因為他沒有自己的東西。

面對這樣的情況,唯一要做的,就是敬畏和虛心,我們可以用結果對待工作,但不能用結果對待學習。因為,學習是無止境的。他不是一場短暫的演出,而是更像是馬拉松,如人生的長度。

最後講一個故事,也是我經常講的,我的室友Y。

大一的時候
我:每天參與社團活動,各種玩。
Y:學習。

大二的時候
我:拿了獎學金,各種玩。
Y:沒拿獎學金,學習。

大三的時候
我:沒有獎學金,各種玩。
Y:拿了三等獎學金,學習。

大四的時候
我:不想考研,直接實習、工作。
Y:國家獎學金,保研。

後來
我:正在國內工作。
Y:正在英國讀博。

任何付出都有結果。沒有付出而獲得的結果,最終也會失去。


真的希望題主好好看這個答案,我跟你很像。

你後來的領悟沒錯,這確確實實是一個心理問題。根據題主提供的信息,感覺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是self-handicapping,就是人為了保護自我形象的一種心理反應。他們會通過尋找和創造客觀環境因素,來避免直接面對自己的個人因素,以此來達到縮小失敗,放大成功的效果。打個比方,考試前不停的念叨著自己沒複習的人,拖延症,都是self handicapping的一種。我們製造出這種讓自己發揮不到極致的環境,或者讓別人相信我們這麼做了(有時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這樣如果失敗了我們可以說:「我沒有好好複習,我拖延了太久」等等,以避免面對最傷害自我形象的事實----- 能力不足。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依然拿到了相對讓人滿意的成績,我們的成功會最大化,因為「我沒怎麼努力,或者很短時間就靠自己拿到了別人要好努力才能達成的結果。」這是一個很合算的買賣,但是我們犧牲掉了自己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換取了自尊心。

題主說自己是陽光開朗型,你說你只能自己傷心,身邊人對你的了解跟你自己對自己的了解不一樣,這表明你屬於較強自尊心,與high self monitor,你很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較強的自尊心更難以接受失敗,尤其是失敗在自己能力不足上面,更何況你很自信自己的天賦,你害怕全力以赴去追趕後失敗的時候,自己引以為豪的天賦碎掉。但是這樣只會不斷的催化self handicapping,而這種東西,也可以形成習慣。

你愧對自己的感覺很正確,因為你自己限制了自己。因為你害怕失敗,更害怕顯現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因此,你封存了自己原有的,不可估量的能力和未來。


這種心理人人都有,但是這種心理要不得。因為這種過高的自我評估,帶來的不是更高的表現,而不過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恐懼,壓力,而得到的結果不過是一般般,但是卻帶著高傲的味道。你今天的境地,不過就是因為太過注重於自己的「天賦」。
沒錯,天賦這種東西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但是它只會在大家都拼了命做到了最好表現的時候才顯現出它的功力。它區分了偉大與傑出,但是不會區分傑出與平凡,它會分開人才與天才,但是不會分開人才和平庸。所謂天賦,只有在站在一定高度的對決時才更加有說服力。而因為自信自己天賦而帶來的懶惰,自傲,會毀了你。「大部分人都沒有努力到足夠拼天賦的份上。」我從另一個知友那裡聽到的話。

===================================怎麼去改變============================

指出問題不難,如何解決很難。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態。這不是指說話的時候謙虛,做事的時候不張揚,而是真的從內心找到謙卑。我不過是大千世界裡面小的不能再小的一個,我沒有哪裡高人一等。 為什麼說成功人士大多真的謙卑,因為只有有了這個心態才能去放手一搏,調查顯示大多公司高管都屬於高自尊(high self esteem), 而大多企業的CEO卻都是 low self esteem 低自尊人士,他們承受風險和失敗的能力大大高於前者。

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很簡單,把修補自尊心的方法倒過來。
1. 修補自尊心使用 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把自己跟沒有自己強的人相比。那麼降低自尊,只要把眼睛往上看就是了。在MIT,所謂的天才都是心算彗星軌跡,手繪人體骨骼,一眨眼一頁書,一晚上一發明專利的那種人。都開拓一下眼界,知道一下自己的天賦在相比之下到底有多可靠。

2. 修補自尊心,提倡放大優點,降低自尊心,就去放大自己的缺點。

3. 我不太清楚題主是 public 還是private self conscious, public是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更注重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private就是更注重自己內心的形象。可以去網上找找測試,然後不管自己是哪一種,多用另一種的方式去看自己。

然後就是,要相信的自己可以靠自己改變,同時去交一些踏實的朋友。

重要聲明,以上的方法不要過於深度試用,有可能會導致抑鬱,雖然抑鬱中的人有一個更為準確和真實地對自己的認識,但是對健康還是不好的。我與題主素昧平生,沒有足夠資料,沒有任何心理測試,沒有任何家庭背景歷史,只是靠著題主說出的這些話做了很淺度的分析,本人亦非職業心理輔導人員,只是本人也有相同感覺和疑惑,正好在讀心理學,把給自己做的分析說給了題主,希望有幫助。


最後,一句話共勉。


「you have to be willing to sacrifice what you are, for what you will become, DON"T BE AFRAID TO FAIL.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有的人會考試,但以為自己學會了知識。
你可能可以通過圖靈測試,但你其實永遠也不會漢語。
你覺得你掌握規律英文好?你寫一篇economist的文章出來再說吧。。


的確是心態問題啦。

我覺得能有明顯還不錯的智商是好事,不過要會合理運用。

是不是你的目標不合理呢?打個比方你的同學語文目標是150分,你覺得你不用努力也能達到140所以你不願意努力了。但是你的參考標準為毛是以同學為標準呢?你可以以中文大師的目標去努力啊,這樣就學無止境了。你以考試的標準要求自己,當然感覺沒有挑戰沒有趣味了。那如果你是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目標呢?

分數只是其中一個參照物而已,你在大學裡也會有你喜歡的專業,那麼你的目標其實不是在學業上爭做什麼年級第一,而是想辦法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個標杆一座山。

一個專業鑽的深必然要付出時間和努力,樣樣好也要選一樣鑽研啦。聰明人可能更大的煩惱是興趣太多,每一樣都要花時間,這樣反而降低了成為某一個行業珠穆朗瑪峰的可能。

你可以先從感興趣的有挑戰的看起,每天堅持看3小時。比如可以上午1h下午1h晚上1h這樣還是很輕鬆的。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再逐步加量。

興趣,選讓你覺得有不斷的興趣鑽研下去的東西。然後你可以嘗試把這件事做到最好,這種最好可以是某省最好全國最好世界最好最後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達到什麼程度就看你的興趣,努力,天分等等啦。

意義?很多時候如果你覺得做一件事沒有意義,那麼隨便做做差不多就不想鑽研了,這個價值感需要你自己找。有的人覺得這一輩子賺錢最開心,他可以去賺錢;有的人覺得這一輩子跑步最開心,他可以去當運動員,健身房教練或者業務跑步愛好者也好。那麼你這一輩子如何覺得最開心,覺得到了80歲不後悔樂此不疲呢?

很多時候儘力認識自己,思考一下後半生,可能會更好地知道自己這五年十年應該怎麼做。

朋友比較少~這挺正常啦,本身你這種智商得屬於天才型,可能需要至少和你有一方面有共同語言才聊得來吧。再說聰明人心思多,確實容易不開心,不過有的時候純粹一點或者裝傻可能會更開心。人可能會有各種缺點,畢竟不是機器人按照參數設置,只要不是原則問題,朋友之間一起聊的開心玩的開心就好。看的太過通透,以你的智商等於是拿顯微鏡去照別人,那能不噁心自己么?有的時候可以用哈哈鏡去照的。就圖一樂嘛。

還有別人面對你說不定也會緊張啊自卑啊怕被你鄙視啊,畢竟如果樣樣不如你,心理素質得很好才能和你正常交流。你可以多幽默一下,自黑一下啦,人生苦短么,大好青春,大家一起笑一笑不是挺好么?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接地氣吧。

至於有些人的話不必太在意啦,他們也不是故意的,可能真沒看到那麼聰明的人呢?其實這樣的人挺多的,體育好身體好,身體好學習會更好,而音樂呢音樂好的人學語言很有天賦,記憶力也挺好的。

既然老天給你這樣好的天賦,好好努力嘛,然後成功以後多幫幫人那真是大好事呀。


兄弟,以我親身經歷來看,咱們那時候不叫天賦過高,而是見識太淺。
讀幾年數學系就好了。
包治各種中二。
再不行下富士康,掙錢切~


無他,唯專註可解。。。任何一門成熟學科如果光涉及淺層的知識和框架,那麼我們的智商基本上都是hold住的,例如高數大家臨考前背背習題照葫蘆畫瓢也有8,90分,考文科類知識我們考前兩小時背一下也就這麼過去了。。考完之後呢,這些知識大多成為短期記憶隨之就被大家忘記了,這也是我所經歷的事情,同時我所認識的一大部分朋友表面上都是這樣的,而且由於學習精力的旺盛表現在對於任意其它學科都報有極大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初期的學習-效果反饋是最強烈最能給人成就感的,但是當學習曲線到達一定程度之後(例如80%這樣),很自然學習與反饋的效果就不再有之前那麼強,無法刺激我們自覺地很high地這樣去學習它,所以我想說這種所謂的「聰明」,實在是太蠢了。

當我認識到我的這個問題時,已經臨近找工作的階段了,所以很自然我也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看過太多碎片化的知識,沒有沉澱成完整體系的惡果就是對於大家說的各種話題我都能接的上,但是很少能提出問題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也沒辦法正常的教別人我所掌握的知識,因為我自己都只是半桶水。

借回答這個問題再對我自己進行一下反思,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學得太浮躁,因為養成學習上的偏見,自我感覺學起來快所以拖延症三日鮮現象特別嚴重,當然,社會也是需要這樣對各方面都了解的職位的,它能夠有效溝通不同學科體系之間的知識,從而產生互利互惠的效果,這就是另一門課了。

還是感謝一下我的高中和本科生涯一些基礎課程的設計,所以在一些很基礎課程的學習上沒有掉鏈子,程序員都懂的,演算法數據結構計算機體系結構等等,地基還在所以後續的學習現在還能夠跟得上,不至於學成一個四不像。同時我也分析了自己對於未來的期望,刪除掉一些因為犯蠢引發的學習慾望,所以現在除了上班所需,只要學兩門課就好了(以前開七八個副本每星期光想想下個星期該怎麼看書頭就大了)。。。當然還留了些精力刷知乎lol。。

還是總結一下:
1、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我師姐四十歲都能從土木轉行到計算機,付出多少努力真的是大家都看在眼裡),耍小聰明真的只能混混日子成不了大牛的啊(當然大多數人也成不了大牛);
2、學習任何一門課的時候初期我想大家都懂,如果想衡量你是不是學到位,請首先嘗試提出問題,如果提不出問題那麼說明沒學到位;其次是想想如果我是老師我該怎麼教人,怎麼去講一門課甚至整個學科的所有知識點,可以真的試著去講一下,都能講出來那說明你對這塊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了;
3、持續的關注,包括同行業的人,以及paper等等吧,學習一個知識點之後請重複第二步,然後死循環;
4、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5、學習是終身的事情,學習也是很私人的事情。
我對於自己目前的學習安排也是這樣,當然隨著歲數大了之後大家也會有各自的事情,學習是終身的事情,學習也是很私人的事情,不用也沒必要為此耽誤其它事情,上班打醬油完畢。


看了題主的描述,能大致的理解為把輕鬆拿到60分當成是天賦高了.
孩子,要知道努力和分數不是呈線性關係的,前面的分數很容易拿到,越到了後面想提高一分都很難.
所以你還是沒登過高山,經常爬個幾百米高的山就認為爬山不過如此啊.


知乎好人多,這麼多人循循善誘幫助題主,題主你可長點心吧。
我來毒舌一下吧。
先說結論:
我是一個不太相信智商的人。從我記事到現在,去過的這些學校,見過的這些人,至今讓我覺得顯著比我聰明的人,只有一個。其餘大家差不多,用功了就學的好考的好,不用功就學的不好。
題主習慣考前短時間突擊。
其實考的沒你好的同學,可能用在考試上的學習時間,累積起來不一定有你考前突擊花的時間多。
其實考的比你好的同學,可能比你花更少的時間,也有可能人家根本沒花時間呢。
童鞋,天賦高低,是無法量化,無法證明的。醒醒吧,社會只認可成就。
但是輿論卻可以造神。周圍人說的多了,可能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天賦好像還不錯。
誰都怕「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誰沒當過「別人家的孩子呢」?
所以要我說,題主有兩個問題。
第一,沒志氣。成績差點的誇你幾句,你就覺得還不錯了?怎麼沒試試考個第一看看?到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些人,不管你多用功,用功到死,你也超不過,那些才是有天賦的人。考一本真的算不了什麼。考前突擊真的更算不了什麼。一晚上500頁的資料,讀完第二天能夠完美回答關於材料的問題,這算有天賦。
第二,不了解自己。貌似題主現在最長的學習時間,也就是幾個月。有沒有試試堅持連續學習半年或者一年?如果你試了你就會發現,你根本堅持不下來。你沒什麼天賦。你的能力,就是那兩個月。如果一件事需要投入的精力超過兩個月,你就無能為力了。
認識你自己,超越你自己,師兄等著你。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書看完了之後,回到生活中,還是該怎樣就怎樣?
如何通過整理或者改變自己的房間從而提高效率?
怎麼樣整理、鞏固平常積累的零碎知識?
背單詞是必須的嗎?
如何系統、科學地自學編程知識?

TAG:學習方法 | 心理健康 | 專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