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信任缺失是否與父母信任缺失有關?

現在社會普遍的信任缺失,對於此問題,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歡迎各位說說自己的看法。
++++++++++++++++++++++
大家都知道,我們小時候有過被父母欺騙的情況(至少我是),而我們自小是以父母為第一榜樣的。而父母對我們的欺騙行為導致我們從一開始的非常信任父母到後面的不敢相信父母,而不相信父母就讓我們覺得父母以外的其他人都更難信任,因此也不能信任他人。
這個問題到了長大以後,更是留下深刻印象,導致無法對社會上的人抱有信任。
這是我的想法,你們覺得這正確嗎?或者也可以探討一下別的因素~


如果一個嬰兒誕生,餓的時候沒奶,沒有基本的和周圍人的聯繫,是容易滋生絕望的。
就是信任缺失。
有種說法是人類有兩次誕生,一次是嬰兒時候軀體的誕生,一次是自我意識的誕生,如果意識到我是成年人我的責任和任務…… 照顧好自己,那麼這樣的人可能意識到信任缺失,但是也會反向形成成為自己最渴望的可靠的人。

西方前幾年心理學大會和一些流派大牛是有說法,西方經濟的低迷和父親-社會角色發展和支撐的缺乏有關。(按照精神分析 母親-情感;父親-社會化,如學業事業等,但也有交替)
奧巴馬上台也是,儘管奧巴馬缺乏傳統或者理想化意義的父親,但是我自己,可以成為一位好父親。
(而我們中國人某個角度,集體潛意識和意識中的 宗族制,那種對父權或者說宗族長的卑微,會有區別,可能可以理解認同模仿,不過很難超越)

有本書叫做《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 》作者:(意)魯伊基·肇嘉
這位是榮格派分析心理學家:(下面是書的相關內容)

「父性從何時、何地而開始?或者說,父親最初是在何時、何地被找到的?當我們不斷地沿著時間的河流往上追溯時,所有發現父性起源的希望首先將不得不前往一片沼澤,在那沼澤之中,自然與文化混合在一起;而在類似的地方,研究工作所能做的僅僅是提出問題,而不是提供答案。父親的行為中哪一部分是本能的,或者是內在地呈現,不需要學習和教曉的?而在另一方面,它的哪一部分又是從社會的發明創造中得來,或從人類選作管理他們自己的大量規則而得來?在太始之初,又是在何時,人類開始有了類似為人之父的行為?傳統上,大自然被看作是陰性的,然而,同樣古老的常識都認為文化是陽性的。在這裡,再一次,就像總是如此一樣,舊習就是大腦惰性的部分表達,而與此同時,它又包含著真實的尺度。
這是一部富含教益的、妙筆生花的傑作,為你解讀當前的父性問題。 」

「書摘
孩子通常都會愛他們的父親嗎?當然如此。不過當一位父親成為不公正
行為的犧牲品時,事情會變得比處於同樣境遇中的母親的情形要複雜得多,
因為父一子關係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周圍環境的關係所制約。母一子二人關
系,首先在它的最早階段具有排他性特徵,以至於這種關係幾乎與任何其他
世界相分離。孩子與父親的情形卻大不相同:我們對父子關係的習慣意象從
一開始,就是在至少由三個人所組合成的群體的背景下來看的。從最初開始
,它就是社會關係的一部分。實際上,父親被期待成教導孩子與社會發生關
聯的技巧的角色,就像母親已經教曉孩子如何處理與他們身體有關的事情一
樣。
如果一位母親屈從於屈辱行為,孩子的反應可能完全是負面的。但我們
的文學作品並沒有包含像弗洛伊德拋棄他父親一樣,有母親被拋棄的記錄。
她的孩子宣稱「你不是一個真正的母親」的機會是不多的。然而一位輕易地
忍受冒犯的父親,卻有聽到孩子譴責他舉止不像個父親的風險。孩子們對這
個觀點的執著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安慰不獨源自他的愛和正直,他們還期
望父親是強大的。他們部分地意識到,社會關係的功能不僅在於愛,也不僅
在於正直,而且還在於純粹的、赤裸裸的權力。
孩子們希望他們的父親是強大的和勝利的。如果一位父親是個勝利者,
同時也是個好人,公正且滿懷慈愛,是再好不過的了。但對於父親通常最重
要的是要代表一個知道如何取得勝利的男人的意象,他是否善良擺在了次重
要的位置。我們的傳統屢屢認為,一位行為公正但未能在外界取得成功的父
親,遠不及那些不公正但卻勝利加頂的父親更可取。例如莎士比亞就以這種
似是而非的論點而聞名:《李爾王》給了我們一位父親的原型,這位父親權
力和威望的喪失導致他遭到拋棄。
但我們傳統偏愛的那個父親並不僅僅冒著採納貧乏的道德標準的風險。
把重要性歸結於權力也與有限的情感生活密不可分。這種自我的局限性成為
他人際關係的標記,並建立起一個別人可能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小西格蒙
德顯然不能理解他父親的軟弱。
兩次世界大戰及隨後的越南戰爭的破壞性已與父親的攻擊性結合在一起
,對這種關係的感性認識在許多非攻擊性父親中已有穩步的上升。但這個進
化的過程也伴隨著退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男性青少年現在完全把他們
自己託付給同輩人組成的團
……
引用信息(轉載時請保留,謝謝!):
文章標題:圖書《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簡介-《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評論-作者-目錄
原文鏈接:圖書《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簡介
信息出處:公文易文秘網 公文易文秘資源網」

有空閑推薦看看。


當母親是情感並不available,無法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並且提供的信息就是帶有情緒包袱缺乏客觀的,那麼作為孩子還能相信什麼?!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無法和父親有親近的體驗,那麼後期的學業事業,身份角色的認同是多麼的困難。


哈哈 因為若水等介紹,我特意在看非誠勿擾,裡面的泰國男嘉賓從小母親不在沒有概念,父親很忙,被問第一次體驗到愛,他說是朋友的 「我相信你」
相信,最遲理所當然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


曾經在分析的時候和我的分析師說,文革也就是一次集體癔症,全體的見諸行動罷了。


當有更多地人學習,嘗試理解,包括考慮和追求幸福…… 那麼這些苦難會好轉。

————————————————————————————————————
感覺有點講偏了。
回到之前,其實發覺父母欺騙是理想化失敗,之前孩子和父母內心彼此都有那種全能感-我無所不能我認為我都可以-當然現實檢驗或者現實中交互產生的挫敗就是成熟的過程。

從意識層面能覺察並且表達出這種對父母的「看到對方真實的狀態」 see the person who really is 並且意識到不滿和攻擊性等,是健康的。
往往得到愛和滋養這些基本照顧的人才可以。

關鍵是如何整合這些各個角度和階段的內容。

在現實角度,相信不(只)是相信,而是能夠覺察到不能相信…… 才真的可以去相信。


這個不算專業回答。父母那一代社會信任缺失主要問題嘛,那還是文革造成的,那個時候的體製造成人們互相傾軋到了極端程度,如果誰都可以在背後告發你,你的愛徒可以反過來抽你,你兒子可以為了保命跟你斷絕父子關係,你覺得你還有啥好信任的?他們的不信任是經歷造成的。

至於這一代人信任缺失嘛,是父母教育出來或者跟父母社會學習出來的。我想不少孩子小時候都被大力灌輸過「除了家人誰也不能信」、「陌生人都不是好人」這樣的觀念吧——父母嘛,總是要把自己從經驗中總結出的「教訓」傳授給自己的子女;加上父母們整天疑神疑鬼,小孩子模仿父母長起來自然也疑神疑鬼;父母覺得做個可靠可信的人就是吃虧,結果完全不靠譜,潛移默化地小孩子自然也會覺得那是吃虧,為人自然也就不靠譜……當然不是說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是這樣,但這是個比較常見的情況。


必須有關。
人信任感甚至人品的塑立,都是跟父母有關的。因為父母營造了人接觸他人與社會的小環境。他人會有影響,但是跟父母的影響比較微不足道。


不是。
因為父母信任缺失是少數,絕大多數家庭,母女子女直接是極其信任的。


是有關係的,父母是我們第一位老師,言傳身教很重要。


有一些關係吧,畢竟父母言傳身教,孩子從小熏陶,學著父母的一言一行,所以,還是有關係的!


有一定關係但不完全是,父母的的行為會影響孩子們,還有孩子身邊的環境很重要


說到父母,那就應該說到孩子。說到孩子,那就應該說到教育。



關係不大。
從整個人生經歷來看,父母的「欺騙」行為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大。請具體回憶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欺騙,還記得多少細節和感情?現在能否理解當時父母的所作所為?父母所經歷的是經濟文化不發達的年代,對孩子的教育還是靠傳統和直覺,這種教育方式於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對於理智的人很少有所謂「父母信任缺失」。
當然,理智的人會選擇性信任他人,這主要與違約成本有關。現在社會違約成本非常低,因此導致違約行為增加並最終導致信任危機。
另外,社會信任缺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不僅僅是心理學,更包括社會學、人類學、行為學乃至政治學、經濟學。很多專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題主可以自行百度/谷歌一下。
關於父母欺騙孩子的問題,請題主從父母角度計算執行約定與違約之間的成本,不算感情分的話,我想父母的行為是合理的。


推薦閱讀: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大嗎?
大腦有可能越用越笨嗎?
為什麼越長大人們就越關注外貌?
怎樣避免「隔代教養」帶來的缺點?
嬰兒的依戀模式是怎樣建立的?

TAG:信任 | 社會 | 社會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