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音樂盲如何才能聽懂莫扎特、貝多芬、巴赫的作品?

我是一名程序員,最近在看哥德爾、艾舍爾、巴赫 (豆瓣),不得不說看這本書我是看的一頭霧水,裡面說巴赫的音樂怎麼怎麼樣,具有數學上的美,我是一點沒有概念。
這本書在知乎上討論也比較多:
讀過《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一書的朋友,這本書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讀《哥德爾 艾舍爾 巴赫:集異璧之大成》時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已閱者有哪些經驗可分享?

其次是,王垠在一個對 Dijkstra 的採訪視頻中總結Dijkstra的話說程序員分為兩種:

  1. 莫扎特式,當莫扎特開始寫樂譜時,作品就已經完成了。他的手稿一氣呵成,書法也很好
  2. 貝多芬式,貝多芬不一樣,他總是在懷疑和掙扎。他的作品一般是還沒有想好就開始寫,然後就往上面貼紙條修改。

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連五線譜都不知道怎麼看,怎麼惡補音樂知識才能聽懂這些人的作品,體會到音樂的奧妙?

請熱愛音樂的程序員或熱愛編程的音樂愛好者分享經驗,萬分感謝


首先,拋棄「程序員如何欣賞音樂」這個扯淡的定位,程序員咋了?程序員就是機器腦袋欣賞不來音樂和藝術了?程序員就得有專門的一套方法來學習音樂了?胡扯。我個人認識的一個對古典音樂研究最深入的妹子就是學程序的。藝術是普世的,每個人都能欣賞,和你是程序猿還是工科狗沒一毛線關係。這和是否有音樂知識也沒關係。大街小巷都在放音樂,但是裡面看得懂五線譜的人能有幾個?你是用耳朵聽音樂還是抱著譜在啃?藝術面前人人平等,抱著正常的心態去欣賞就對了,別老是想著給自己貼上程序員的標籤。

其次,拋棄一切「巴赫的音樂具有數學美」這類扯淡的說法,音樂是藝術,你非得拿理工的眼光去欣賞它,不是緣木求魚是什麼?這類說法多是一些理工科的人對巴赫欣賞點皮毛就硬要往數學啊邏輯上去扯,以顯示自己音樂品味的卓爾不群(你們這些渣渣在欣賞感情啊旋律這麼膚淺的東西,我可是在欣賞巴赫的邏輯和數學美好嗎)。扯淡!你想要在音樂中找到數學美,聽巴赫作甚,二十世紀的各種序列主義音樂歡迎你,我倒要看看他們聽那些「數學音樂」能不能堅持5分鐘。

接下來,音樂風格千千萬,所謂」古典音樂「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每個人品味有差,不是每個人都能喜歡古典音樂。題主的一個問題在於把貝多芬巴赫莫扎特這些音樂想得太正統了——好像不喜歡他們的音樂就說明沒品位一樣。他們只是代表了各自的風格,每個人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對音樂研究艱深但是不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大有人在,這是他們的自由。題主大可不必把自己限定的這麼死。另外,題目說」聽懂「他們的音樂,這要求也太高了吧,有幾個人敢說自己完全」聽懂「了這些大師的作品的?能欣賞能享受即可,何必如此糾結。

如此說來,我姑且把題主的問題當做是在問如何入門和接受以貝多芬巴赫莫扎特為首的古典音樂流派(是否會喜歡上另說)。答案很簡單:聽。很單純的,不帶要求,不帶標籤的聽。不要想著」我這是在陶冶情操「,不要想著「我一定要學會欣賞這些高雅藝術」,不要在裡面尋找表達了什麼中心思想抒發了什麼深刻感情,不要!只需要找個安靜的環境,帶上耳機,或者打開音響,聽。靜靜的聽。可以在閑暇時比如看書時聽,可以在學習時當做背景音樂,或者真的什麼都不做聚精會神的聽一首也未嘗不可。

曲目的選擇是很重要的。要是你拿馬勒和瓦格納作為入門曲目,恐怕要被折磨得生不如死(除了個別幾首——馬勒第五交響曲第四樂章,瓦格納的《齊格弗里德葬禮音樂》《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序曲和liebestod)。貝多芬、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是最適合入門的作曲家,lz可以去找一些他們最著名的曲目——對,就是最著名的最如雷貫耳的那些——比如貝多芬第三、第五交響曲啊,月光啊,莫扎特第40、41交響曲啊,肖邦的夜曲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啊,這些曲目之所以著名,旋律悅耳、通俗易懂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或者可以選一些比如古典音樂50大名曲之類的精選集。題主大可以弄一堆來聽(蝦米是個好去處),不喜歡的就跳過,喜歡的就反覆聽,實在喜歡得不行就順藤摸瓜去搜索同一個作曲家的其他作品,同一個風格的其他作品,等等等等。

就這麼簡單。聽音樂就是聽音樂,搞那麼複雜幹嘛?一邊聽巴赫一邊絞盡腦汁思考他和埃舍爾的關係,累不累啊?

也許你全部聽下來了還是覺得無感,沒關係,古典音樂不適合你,你大可以去欣賞自己喜歡的其他風格的音樂。這是每個人的自由。

如果你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樣的音樂,並願意去尋找更多來聽,去比較,去鑽研。。。恭喜你,入我古典音樂大坑者,這輩子怕是不容易爬出去了。


----------------------------------------
ps: @Han Edward 對我答案中所謂「不需要費心去聽懂古典音樂」這樣的論點表示反對,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小小的反駁。

所謂「聽懂」古典音樂是一個很複雜的命題,首先,就「音樂表達含義」這層特點來說,古典音樂中明確分programmatic music(標題音樂)和absolute music(純粹音樂)兩個派別,前者多有標題,作曲家在作曲時明確表示了想要用這首樂曲來表達某某情景某某情感某某主題,浪漫主義大部分作品都是如此,這方面做得最典型的就是柏遼茲,甚至給幻想交響曲每一樂章都起了標題還撰寫了情節,生怕聽眾聽不懂他的音樂。對於這類音樂,我認為適當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來幫助「聽懂」樂曲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後者以古典主義作品為主,比如喜聞樂見的巴赫莫扎特貝多芬三巨頭,他們的作品大多是某某號交響曲某某號鋼琴奏鳴曲,沒有明確的表明創作意圖,也沒有明確表明音樂的描述對象。勃拉姆斯認為標題音樂是一種偏離音樂本質的行為,是音樂向文學的妥協。對於這類音樂,並不代表它們就什麼都不表達了——傻瓜都能從莫扎特40交響曲第一樂章中聽出莫扎特樂曲中少有的憂鬱,或是從貝多芬第七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中體會到那種深沉無奈的絕望——但是這些樂曲的解讀通常是模糊的,不明確的,你能分辨出大致的情感走向和意象塑造,但是難以真正精確的說清楚作曲家的曲子想表達什麼。遇到巴赫的賦格這類基本不帶感情的作品,就更加無從下手了。我相信貝多芬寫交響曲時肯定不像瓦格納寫歌劇那樣,想著」這個動機代表了某某人物,這個旋律描述了某某環境「如此精確。對於這類作品的解讀多倒是很多,但是個人意味很強,沒有標準的答案。因此如果在absolute music里還非得追求像聽programmatic music那樣所謂」徹底聽懂",無疑是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

其次,「聽懂古典音樂」有第二層含義,就是了解每首曲子創作的風格和技巧,我可以聽不懂它表達了什麼,但是可以說作曲家運用了某某和弦某某調式來營造了某種氛圍,或者說布魯克納交響曲開頭標誌性的顫音技巧顯然受到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著名開頭的影響,這樣自然是值得鼓勵的,了樂曲的音樂技巧和風格聯繫使聽眾對音樂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欣賞。但是想要如此無疑需要紮實的樂理知識和音樂史只是作為基礎,對非音樂專業的人,比如題主來說,學習樂理到可以聽懂這些古典音樂大師的程度,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投入。

自然,如果我樂理紮實,音樂史知識豐富,對各種作曲家背景了如指掌,對每首曲子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顯然要比我只是樂呵樂呵的聽個旋律好聽要好得多。以專業的態度去對待音樂自然是值得鼓勵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音樂專業,我相信大部分人,比如題主,包括我,對音樂僅僅是熱愛,享受而已,作為日常生活的一個調劑,而不是一個需要攻克的專業(對於我自己的專業,自然要認真鑽研,而不是學爽了就行。希望不要混淆概念。),我對題主的建議是,不需要去刻意聽懂,而不是不要刻意聽懂,當然如果聽下去了確實喜愛,自發的去學習樂理音樂史等知識以便更好的欣賞音樂,這自然也是值得鼓勵的,我從未表示過反對。作為普通音樂愛好者,第一層境界是聽旋律好聽,第二層境界是體會情感,在往上是了解背景、了解技巧、了解思想什麼的,而每個人選擇鑽研到什麼境界是自己的選擇,看每個人對音樂的熱愛程度,有些人只是閑暇時放一張古典音樂50大名曲精選集打發時間,有些人搜集了整整一屋子的黑膠唱片,這些都是每個人的自由。如果強求「聽古典音樂必須聽懂否則是瞎扯淡」,未免太過苛刻了吧?


請不要為了聽古典而聽古典。那樣作曲家們會很傷心的。


古典音樂跟流行音樂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它們都是音樂。

你開心的時候你會聽開心的曲子,比如Pharell Williams的Happy;你陷入愛河的時候你聽Bruno Mars的just the way you are;你失戀的時候你聽Eminem 的love the way you lie;四下無人的時候你或許會去聽Chris Medina的 What are words。

而古典呢?

你開心的時候或許會聽Johann Strauss的Radetzky March(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保留曲目);你陷入愛河的時候你聽Beethoven 的Fur Elise;你失戀的時候你聽Chopin的Nocturne No.1 in B flat minor;四下無人的時候你或許會去聽聽Mozart的 Ah vous dirai-je, Maman (俗稱小星星變奏曲)


每天生活中我們有無數的感情,有什麼感情了就去聽什麼音樂。

音樂是一種表達感情的形式,古典音樂也一樣,請不要用理性的方法嘗試去理解感性。你無須從大師的曲子里聽懂什麼,你只需要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每一個音符正在觸動你心靈深處每一根神經,每一次強弱變化都讓你身臨其境大師的幻境。

這樣,就足矣。

=========


馬上立春了,可以去聽一下Vivaldi的The Four Seasons - Spring (四季進行曲的春的樂章) 看看你在聽的時候,能不能在音樂里看到小鳥在枝頭跳動,體會到春日陽光的沐浴,感受到新鮮泥土撲面而來的清爽氣息。


作為一個幾乎每天都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機構,一直很難給出一個好的答案。

引用一段白岩松老師來我廳【意思課堂】講課的話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字來自公眾號「文藝有意思」】

曾經有很多人,都向我表達了這樣的疑問:「白老師我聽不懂古典音樂。」

這是橫亘在中國人和古典音樂之間最高、最厚的一堵牆,比西安的城牆還要高和厚。我曾經也面臨過這樣的情況,後來能夠走近古典樂,是因為我不再抱有這種看法。音樂不是為了讓人懂的。你要問我懂嗎?我也不懂,但這並不妨礙我和古典音樂有20-30年的交情。

我對音樂有一個定義叫:文字停止的時候,音樂才開始。就意味著音樂不是為了表達主題意義等任何文字能表達的東西。如果我聽不懂,我就拒絕,那太遺憾了。

喝茶你懂嗎?你會否因為你不懂,就不喝茶,就不能品出某一口的滋味。茶不是為了讓你懂的,是為了讓你喝著舒服的,這是一種天然的味覺。古典音樂也是這樣的概念,當你用「懂」來衡量的時候,大多數人就無法靠近這個概念了。古典音樂不是讓人懂的,她是用來感受的。我們萬事都要求懂、求意義的概念來自於中國教育的失敗,意義把我們所有人都害慘了。因此養成了大家,包括我在內,什麼事都非要說出個一二三四,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沒有標準答案,不能用「意義」和「懂」來衡量。

為什麼你會愛上一個人?你說不清楚。我愛上她是因為身高167.5公分,他是和我相配的星座,我精確地計算過我們適合談戀愛,我倆生出的孩子能夠最好……有這樣談戀愛的嗎?也許有,但是很少。愛是一種感覺,是你從小到大的某種意象。你會喜歡上什麼樣的人,這都是緣分。你看,中國人在這一點上明白著呢,不再用「懂」去衡量了,而是一種緣分,你和音樂也是。

我上大學的時候,和很多年輕人一樣也不懂,干著急,覺得不懂層次就不夠,那時候就玩命聽,連《梁祝》也整不明白。突然有一天,同宿舍的廣東同學寒假回來帶了一盤磁帶,封面一打開,有很長的介紹,每一分鐘哪個樂器代表什麼,說得清清楚楚,我一邊聽一邊看,全懂了。這塊是封建惡勢力,這塊是美好愛情……當時我那個高興啊,徹底懂了。從此我再也不聽《梁祝》了,因為他所有的魅力消失了。懂了,也死了。

大家都知道馬勒是作曲家,但他安身立命的本領是做指揮,他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他有一次指揮自己的曲目,對一個樂手喊起來。

馬勒:你快一點!

樂手:指揮先生,您昨天讓我慢一點。

馬勒:是嗎?我今天覺得你就該快!

自己的曲子,昨天和今天,居然會有不同的感受,連作曲家對待自己的作品都如此,我們呢?你以為你懂了就懂了么?

當你懂了的瞬間就錯了。


初聽古典的小夥伴,老司機給你們帶帶路:巴赫抗躁動、海頓抗抑鬱、莫扎特抗失眠、貝多芬抗萎靡、柴科夫斯基抗飢餓、馬勒抗瞌睡、拉赫瑪尼諾夫抗寂寞...最後還必須得指出一個最管用的:布魯克納,抗吃醋後的不良情緒反應。

轉自某知友,侵立刪。

—————————


其實聽音樂,真不管你是什麼人,我們作為非專業的,又不從技術方面來聽,我們只需要聽得高興、聽得快樂就行。


碼農同學,很遺憾的通知你,不出意外的話,古典音樂這玩意,技術層面咱們是欣賞不了了。

音樂作品作為一個創作加演奏的藝術形式,要深入理解,必須有相關的專業打底,也就是說,至少你得是學作曲的,或者至少你會一門交響里的樂器,而且最好參加過幾次排練,有演出最好。

這些東西,不經歷其中,有些內涵是很難讀出來的,靠想像和理解是不可能滴。

就像你怎麼都沒辦法de掉的bug,來了個大牛一下子給你搞定了,你看著那個牛逼的代碼,心裡湧起的震撼,絕對是看幾本《數學之美》的外行沒法理解的,換句話說,除非你認真學習下樂器演奏和樂理,否則你真的沒法做到專業級的欣賞,這是客觀現實,接受即可。

不過,沒法做到專業級的欣賞,不代表沒法欣賞,我們仍然有很多方法進入音樂的內心。

任何新事物的學習,啟蒙材料很關鍵,合適的角度也很關鍵。
就像很多人熱愛編程,起點是愛打遊戲,而如果你直接丟一本演算法書給他,他未必看得起勁,這個道理我相信你明白。

那咱們這種門外漢怎麼欣賞呢,首先,我們需要帶入自己的立場,你要想辦法給音樂以畫面,配上自己的解讀。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大家天生可以欣賞歌曲,特別是流行音樂?
我想,這是因為歌曲是天生有畫面的。

寫這篇答案的時候,我正在聽蘇陽的《賢良》,我們來看看他的歌詞。

王二姐月光下站街旁呀
李三娘開的是個紅磨房
哎嗨咿呀咿得兒喂
哎嗨咿呀咿得兒喂
哎嗨咿呀咿得兒喂
哎嗨咿呀咿得兒喂
兩塊布子做的是花衣裳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
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纓
我要給你那新鮮的花兒
你讓我聞到了刺骨的香味兒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
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纓
我要給你那新鮮的花兒
你讓我聞到了刺骨的香味兒

這些文字在說什麼,我相信你心裡已經有了個大概印象,當然我是看不懂的,因為我還沒滿十八歲。

好,我們接著說。

對,我真的沒滿十八,別問了。

當然,這個說法有些狹隘了,我們能欣賞歌曲,並不是單純因為它有歌詞,其實旋律也很重要,那就要接著扯下一個話題——
為什麼你很難欣賞古典音樂。

其實我們並不是對旋律無感,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可以欣賞的純器樂演出,就像在我小時候,幾乎每家都得有兩盤磁帶換著聽,一盤叫《回家》,這是薩克斯風,還有一盤是《鋼琴王子克萊德曼》,這是帥哥。

為什麼這個也能欣賞,我覺得,是因為簡潔,單純,有利於我們形象化之,例如,很多人喜歡聽鋼琴曲,其實是對應起了某些愛情片里的情景——失戀之後,一個人走在清冷的小路上,背後響起了背景音樂,有共鳴。

既然如此,我們就從這首曲子開始——
視頻封面貝多芬月光奏鳴曲視頻

在你點開視頻,等待廣告的時間裡,我們先來劇情化一下,幫你進入狀態——
此時窗外月光皎潔,你不禁想起了小芳,在村口送別你的身影,你們身世的巨大差異,讓你被迫中止了這段感情。

他的父親是村支書,正村級幹部,村莊領導人。
而你的父親,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無情的命運詛咒了你,你被迫背井離鄉,求學北京,可惜你的夢想仍然沒有實現,沒當上公務員,只成了一名普通的碼農。
每想及此,你止不住的悲從中來……(音樂聲中)

好,現在閉上眼睛,開始品味,能欣賞了么?
很好,這是貝多芬。

當然,形象化的另一種做法,是帶入作曲家的故事,像欣賞一部電影主題曲一樣的去欣賞這段音樂
視頻封面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No.5 Op.67)卡拉揚指揮視頻

此時的你化身貝多芬,作為一個皇家碼農,居然雙手皆殘,只能靠嘴裡含著的筷子打字,不僅如此,你還看不慣這世上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你認為新的浪潮已經在矽谷悄悄發起,而你被迫在這裡寫著自己不喜歡的程序,開發著一些坑錢的小遊戲。

你憤怒了,你無奈了,你叼起你的筷子,重重的敲擊著鍵盤,你驚呆了眾人,你的代碼如行雲流水一般在屏幕上直瀉下來。

暴風驟雨般的敲擊過後,你重重地按下一個分號,倒在了床上……

此時,這段背景音樂響起:
你,能欣賞了嗎?

最後,我們看看莫扎特,其實,我覺得他特別親民,很多曲子,連我這樣的白丁都能欣賞,比如這首,我總覺得似乎在哪聽過,靈魂說:讓我走慢一點,我還不想那麼快長大啊!
視頻封面莫扎特 第40號交響曲第一樂章視頻
當然,可以選擇的作品還有很多,不要僅限於這兩個人,比如中國愛樂剛跟著名樂團phoenix legend合作的這台演出也很不錯呢~
視頻封面鳳凰傳奇作品交響音樂會-月亮之上視頻


推薦你看耶魯大學公開課:聆聽音樂。可愛的教授在課程中也提到了GEB,他說他也看不懂。。。而且我估計你看懂的比他還多些:)這個公開課很適合入門,老師本身很有魅力,課程安排也很合理,樂理知識也不是很高深。
我也是程序員,程序員有程序員的思維,。你可以認為大調和小調的不同是因為音符取值空間不同,不同調之間的不同是頻域上的偏移量不同,有了一個動機相當於有了一個基類,可以不斷的派生出很多花樣;採用不同的和弦級進表達不同的情感,這不就是設計模式嗎?對了,不同的音樂流派就像不同類型語言一樣,面向過程的面向對象的函數式的,啥都得了解一些對吧。你提到的莫扎特和貝多芬,我覺得一個是想好uml模型自動代碼生成,一個是快速迭代持續集成,對於凡人程序員來說,後者可操作性更強吧,呵呵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要把問題分解為以下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都需要理清楚,分別作答,才有回答的意義。
一、真的有音樂盲嗎?
二、什麼樣的狀態可以稱之為「聽懂莫扎特、貝多芬、巴赫的作品?」
三、達到上述「聽懂標準」的可操作辦法。
------------正式回答的分割線-------------------------
問題一:
「盲」這個詞,借用的是視覺系統的定義:無法看見。「無法看見」的本質是:大腦形成視覺的信息輸入無效。同理,音樂盲的說法,我的理解是指「外部刺激無法有效對大腦形成樂音聽覺的信息輸入併產生反饋。」
如果一個人聽神經傳導系統、耳朵器質性病變或損傷導致無法聽到樂音,或者腦部負責聽覺、辨識音調高低的區域有器質性病變或功能缺失,導致可以聽到「聲音」但無法形成音調、節奏、旋律感知,這種「音樂盲」用現在醫學、科技手段,基本無法聽音樂,更談不上聽懂音樂。後面的回答也就沒有意義了。
因此,個人認為只要是聽覺系統正常運作,能夠辨識音調高低、節奏、旋律、音色的人,沒有「音樂盲」的說法,因為音樂是人生存的本能,「聽不懂」音樂的人已經被生命進化淘汰了。

問題二:
什麼狀態可以稱為「聽懂了音樂?」
借用上海音樂學院楊燕迪教授《何謂懂音樂》一書中的觀點:沒有人可以宣稱自己懂音樂。
我們只能說是在「懂」和「非懂」之間的某一個狀態,而且這個狀態無法被簡單加以權重進行評估,比如說「張三更懂音樂」是不準確的表述,客觀表述應該是:張三更懂樂理、張三更懂鋼琴演奏、更懂交響樂曲式分析等等。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性的表達,聽音樂本質上是「作曲家譜寫、演奏家(歌唱家)演繹詮釋、聽眾欣賞」、「三位一體」的事情,在聽的過程中,程序員張三被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樂深深打動,毅然辭職去農村種地,和音樂學院教授王二對《田園》進行手術刀級別的分析並擊節讚歎,本質上並沒有高下之分。我們不能說碼農是鄉土、掉渣一輩子,教授就深邃、優雅數十年。在音樂聽賞的感情反饋層面,並無可比性。
因此,我認為「聽懂」音樂這個概念是沒有必要存在的。
表述為「更好的欣賞音樂「為宜。是否調整問題的表述,請題主自己決定。

問題三:可操作的辦法。
找到更好欣賞古典音樂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最近一年我就在寫專欄、做這件事兒。
先說幾個要點:
1、深入的學習。

想要更好欣賞莫扎特、貝多芬、巴赫的作品,必須進行深入的學習。

本題的回答中有很多類似於:」我認為好聽的音樂,才是真的好「、」自己喜歡,為什麼要懂?「一類的說法。這些話猛一看好像有道理,其實不然。

古典音樂發展到今天,本身有成熟的表達手法、形式和情感依託,是不爭的事實。欣賞乃至於理解作曲家的所思所想、意趣表達,的確需要我們客觀理性地對待。也因此,我認為「聽我所聽,不求甚解」的聽音樂方式,是有違於音樂的藝術表達特性的——任何藝術到了欣賞的層面,不都有進入的門檻嗎?

而源自歐洲的古典音樂,想要登堂入室,進而深入賞析,了解音樂發展的脈絡、知曉作曲的主題、旋律、節奏、和聲的概念,最終去掌握樂曲背後的情感表達、動機和訴求,也的確是需要花一番功夫。對基督教沒有了解,很難聽懂彌撒曲。不了解時代背景,歐洲人也看不懂某些義大利歌劇。

解決的辦法只有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提高修養。


2、探尋欣賞的方向

莫扎特、巴赫、貝多芬的作品浩如煙海,沒有個一年半載的專註聆聽,你絕對無法把他們的音樂完整聽一遍。欣賞何來?因此,需要界定欣賞的具體方向,是宗教題材還是世俗題材,是器樂還是聲樂,是交響樂還是歌劇、協奏曲?找到一個方向,再由點及面,逐步深入、擴展。

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會撐壞的。


3、了解歐洲的文化

古典音樂植根於歐洲文明,是歐羅巴文化這棵大樹上結出的果。要想更好的欣賞,了解背後的文化背景,是必由之路。簡單舉個例子說:不知道屈原投江、嫦娥奔月的故事,端午、中秋你就只能做一個咬粽子、啃月餅的低端吃貨。


4、掌握一些技術性的知識和技能

比如樂理、彈鋼琴。這是更好理解、欣賞音樂的工具。


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消除文化差異、欣賞觀念、聆聽習慣的干擾,假以時日,音樂之美將如潮水湧來。


簡單回答,更多可以看我的專欄:欣賞的門檻 - 古典音樂的美好 - 知乎專欄

希望有所幫助,也請多多指正,更加歡迎關注專欄。


附送血淚教訓:

1、不要相信」扼住命運的咽喉「、」偉大的、神性的、莊嚴的「這類用大詞修飾的評論性文章,」大調輝煌、小調憂傷「這類人云亦云的論調,假大空的翻譯腔,充內行的花架子居多。


2、更不要相信」一日通、超簡單「之類的垃圾出版物。絕對是浪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吃魚簡單吧,沒有人帶你入門,還真不一定品得出上好品質的金槍魚,究竟好在哪裡。


3、適當的投入。相對不錯的音響設備,正版的CD,至少保證音樂體驗不打折。財力有餘,花錢買票去聽聽現場。精力有餘,投入時間多專註聆聽。寫代碼時帶著耳機聽歌,你就是聽個響而已。背景聲的作用,那不叫聽音樂。


4、不要指望奇蹟的發生。比如」某一天頓悟「、」一下子就明白了「、」多聽聽,自然就懂了「。如果發生了,多半是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結果。只是很多人選擇性無視」勉力付出「的過程而已。

5、請相信:付出和回報大體是成正比的。這個世界,沒有太多捷徑可言。
祝音樂世界收穫滿滿。


本人不是美食家,請問怎樣才能吃懂全聚德烤鴨和法國大餐的內涵?需要讀什麼書?


文章轉自我的專欄:揭秘 | 巴赫的音樂密碼 - 竹杖芒鞋 - 知乎專欄
如果只是想弄明白《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這本書里提到的巴赫作品的奇妙支持在哪裡,拉到這篇文章的視頻點開一看就明白了。
至於怎麼欣賞古典音樂的問題,請移步我的回答古典音樂如何入門? - 解磊的回答

.----兒歌

有一首大家都熟悉的兒歌是這樣唱的: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對付精力旺盛的小朋友,這首兒歌簡直絕妙!只需讓他把這首兒歌從頭唱到尾,然後……他唱累了自己就去睡了……

這種結構,無限循環,自我包含,無窮無盡。

..---畫手

我們再來看一幅畫,來自荷蘭版畫大師埃舍爾,畫的名字叫做「畫手」。

雖然版畫與兒歌分屬兩個領域,但這種無限循環的感覺可謂是異曲同工。

那麼,音樂可以無限循環嗎?

當然,不過別急,聽我往下講。

...--皇帝

拿破崙在被流放到厄爾巴島的時候,曾經說了這樣一句話:「在我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曾經所向無敵。」

還原成英語原文,即: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奇妙之處在於,這句話從前往後讀與從後往前讀,完全一樣。

當然,這幾乎肯定是後人的杜撰,拿破崙的英語應該不可能玩兒的這麼溜。

這句話比起開頭的那首兒歌,又更進了一步,這句話不僅可以無限的循環下去,而且還可以倒著講。

....-蘇軾

回到我國,迴文玩兒的最溜的當屬蘇軾了。比如他著名的「菩薩蠻·夏閨怨」,每兩句均互為迴文。

菩薩蠻·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光照派

《達芬奇的密碼》的作者丹布朗,在作品《天使與魔鬼中》,也為大家介紹了一種「迴文符號」。比如「water」這個詞,迴文寫法是這個樣子的:

這個光照派符號還有個特點即中心對稱——按照其中心旋轉180°,你會得到一個完全相同的符號。


那麼,音樂可以寫成迴文的結構嗎?

當然,別急,聽我繼續往下講。

-....馮·諾依曼

匈牙利數學家、計算機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馮諾依曼

被稱為計算機之父的匈牙利天才科學家馮·諾依曼,曾經構想過這樣一種機器,這種機器能夠自我繁殖,構建與自己一致的下一代。這種機器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馮·諾依曼機」。

自己製造自己,即自己包含有自己的信息。在計算機科學中,這種模式叫做遞歸(recrusion)。

--...遞歸

請想辦法打開Google,然後在搜索框中輸入「recursion」這個詞語,你會得到下面這個頁面:

當你點擊下面的Did you mean recursion中的「recursion」時,你會得到完全一樣的一張頁面。

好的,你已經開始遞歸了。

話說回來,如果完全沒有差錯的製造,那叫做馮·諾依曼機。

如果偶爾出點兒不可控制的小差錯,那就叫做進化。

生物與機器的界限,實際上也真的沒有那麼明顯。

---..魚和鱗

下面,再來一幅埃舍爾的版畫,魚和鱗

這次,更進一步。

不僅是無窮無盡的循環,連前景與背景的差別也完全沒有了。前景即是背景,背景即是前景。

----.莫比烏斯與克萊因

有一種大家都玩兒過的東西,更能演示這種玄妙的現象——莫比烏斯環。

正面即是反面,反面也是正面,且從中間剪短不會斷掉。

還有三維的莫比烏斯環,叫做克萊因瓶,是這個樣子的。

那麼,音樂能夠把前景與背景完全融合到一起嗎?

當然,別急,再聽我講最後一段關於音樂的故事。

.---- -----巴赫的密碼

1747年,這一年,巴赫62歲。

應鋼琴愛好者腓特烈大帝的邀請,他來到位於波茨坦的無憂宮,為大帝試奏大帝最新購置的15架鋼琴。

羽管鍵琴-鋼琴的前身

不同於之前只能用同一響度演奏的羽管鍵琴,這些「弱強鋼琴(piano-forte)」是真正意義的現代鋼琴的前身,由德國管風琴製造家希爾博曼所造。

腓特烈大帝顯然非常滿意希爾博曼的創新,從他一口氣購置了15架希爾博曼鋼琴這點就可見一斑。

巴赫在自己的狂熱粉絲腓特烈大帝的帶領下,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每一處巴赫都被邀請進行毫無準備的即興演奏。

這簡直與曹植的七步成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巴赫高超的即興作曲技巧獲得了滿堂喝彩,甚至完成了一部神乎其技簡直不可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有6個非自由聲部的賦格。

第二天,老巴赫又在國王的要求下將無憂宮中所有的管風琴試奏了一遍。回到萊比錫後,他將一本曲集連同一封現在看起來有些肉麻諂媚的信一同寄給了腓特烈大帝。

這本曲集叫做《音樂的奉獻》,在這本樂譜的扉頁上,老巴赫做了這樣的題詞。

(「奉旨承詔,將歌曲及余部以卡農技巧予以解決。」)其中,canonic一語雙關,不僅有「用卡農」的意思,還包含「用可能有的最好的方式」的意思。

上面這句話,每個詞語的首字母排列在一起,又組成了一個單詞:

RICERCAR

這是一個義大利語辭彙,意為「探求」。《音樂的奉獻》中,有兩首賦格並未標記為「Fuga」字樣,而是以「Ricercar」標出。(Ricercar實際上就是fuga這種曲式的原名)。

.---- .----無窮往複的音樂遊戲

這還只是巴赫在這部作品集中玩兒的一個小花樣。在這部作品集中,巴赫將自己畢生的作曲技巧發揮的淋漓盡致。

也正是在這部作品中,巴赫用音樂完成了上面我所說的一切——迴文,無限循環,每一次重複主題,均轉換了一次調性,在6次變調後,又神奇的回復到C小調,只是所有的聲部恰好比原來高了八度。

這個過程可以無窮無盡的進行下去,巴赫在手稿的空白之處寫下了這樣一句話「轉調升高,國王的榮耀也升高」。

下面,給大家準備了一段視頻,幫大家直觀的理解巴赫的音樂遊戲。

視頻封面巴赫-音樂的奉獻-Canon a 2 per tonos視頻


.---- ..---GEB

我們再把目光轉到20世紀末。

1997年,一位名叫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的學者出版了一本奇書,這本書獲得了非利茲非小說類別獎。

這位學者還有個非常地道的中國名字,叫做侯世達;他的這本書,名字叫做《哥德爾 埃舍爾 巴赫——集異璧之大成》

這本書展示了許多埃舍爾的作品,回溯了人工智慧的研究歷史,花了很多篇幅講了阿基里斯與烏龜的對話,討論了哥德爾的數理邏輯,用不算通俗易懂的語言像世人解釋了人工智慧,也講到了巴赫的這部作品。

這也是本文的行文主幹。

巴赫的音樂,無限循環上升,正如生命與智慧,相生往複,生生不息……

.---- ...--尾聲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祝大家賞樂愉快。

最後,廣告時間

http://weixin.qq.com/r/oju5oWzEIDFfrSjC926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的公眾號 MusicSafari

知乎專欄 竹杖芒鞋-行走的音樂 歡迎大家關注。


什麼叫懂?
知道節拍?知道快慢?知道什麼曲目?知道第幾章?知道傾注了怎樣的心態?

我和音樂家十萬八千里遠,但是並不影響我欣賞那些美妙樂章對我的震撼;那些奇怪組合對我心情的愉悅;那些演奏方式對我心弦的撩動。
說白了就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是音樂家,但每個人又都是音樂家。仔細想想史蒂芬.周在《食神》結尾的那段話吧。
加油。


作為一個痴迷古典音樂近20年的碼農,可以告訴你,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等名家作品與編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對理性主義的繼承和詮釋。

如果你了解音樂史,你會知道這幾位作曲家生活的年代正是啟蒙運動席捲歐洲的時代。而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就是理性主義,作為那個時代的人,理性主義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這幾位音樂大師的作品之中。


一種觀點認為,音樂如同數學、物理以及邏輯學一樣,是人類描述宇宙和世界的工具。當然這裡的音樂指的不是今天的流行音樂甚至後來的浪漫主義音樂,而是指啟蒙運動最黃金的時期古典音樂。和現代流行音樂乃至於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很不同的是,17-18世紀的音樂常常並不像現代人認為的那樣是用來抒發感情的,我一直認為音樂的功能在上百年的演化和發展中是在隨著背離理性主義的過程中逐漸蛻化和萎縮的。因為宇宙本是沒有人的感情的,那麼描述宇宙的音樂理因和數學、物理等科學一樣應該摒棄感性因素。而事實上在浪漫主義運動開始以前,理性主義一直是主導音樂家音樂創作的主旋律。今天的音樂已經被人狹隘到淪落為人們宣洩感情的工具,人們自然無法從中獲得那種囊括自然萬物的大美。扯遠了。。。。繼續講音樂中的理性主義。


首先講巴赫,巴赫並不能算和莫扎特和貝多芬是同一時期的音樂家。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人總是沒有辦法和教會脫離干係,巴赫也不例外。從文藝復興開始,教會音樂是為,並且只為宗教服務的。經文歌如同宗教典籍一樣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在教宗當權的時代如果你能自己出書立傳寫出《感悟聖經》《80天讓你精通聖經》《聖經——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之類的書,你會被當作異端燒死。同樣的,任何人在吟唱聖樂的時候加入自己的解讀和情緒也會被視為不端。在那個時代,音樂作為抒情的工具只能在私底下小範圍表演,絕對不能步入公眾場所。音樂的宗教背景決定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要嚴格遵從宗教的規範。儘管到了巴赫時期世俗音樂已經有了巨大發展,脫胎於宗教音樂的各種技術對音樂的滲透還是殘留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對位法、數字低音這類近乎於數學遊戲的創作技法大量運用於巴洛克音樂當中。今天如果我們將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品用電子技術做成電子音樂,你會發現巴赫的作品還原度一定是最高的,因為巴赫的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數字的遊戲,它對人的行為的依賴是最低的。你可以用語言、繪畫描述整個宇宙嗎?不行。但是數學可以、音樂可以。


在談莫扎特之前繞不過另一位古典主義大師海頓,以及一個至關重要的樂派——曼海姆樂派。如果說巴赫還未真正受到啟蒙運動的洗禮,那麼海頓和莫扎特則是身體力行將理性主義深入貫徹在自己的音樂之中。儘管巴洛克音樂擁有嚴謹複雜的創作和演奏技法,但是其結構是鬆散、自由的。曼海姆樂派所做的事就是將音樂作品的結構整合、規範化。具體來講主要就是幹了這3件事:


1. 主調音樂的確立

2. 廢除數字低音

3. 主要音樂體裁的曲式結構的確立


做了這三件事以後,音樂的面貌煥然一新,首先和聲為主的主調音樂取代了數字低音加複雜的對位法的復調音樂,使得音樂變得簡潔、洗鍊。各類曲式的確立使得音樂邏輯清晰、規範。今天人們所熟悉的各類音樂體裁包括交響曲、協奏曲、n重奏、奏鳴曲等等都是在這一時期發展成熟並定型的,特別要指出的是奏鳴曲式(sonata form)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這裡就不深入講了,有興趣的基佬可以自行google。


然而要感受古典主義那種理性、和諧之美,其實莫扎特和貝多芬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們的個人風格太強。個人推薦海頓前期交響曲、所有的弦樂四重奏,尤其是op76的全部6首,教科書般的完美典範。另外推薦C.P.E Bach,也就是JS Bach的第三個兒子的交響曲和協奏曲,也是古典主義早期的標杆之作。


現在來說說莫扎特這個人。如果用一個坐標軸來表示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位古典主義代表人物的音樂個性的話是這樣的:

莫扎特是這三位當中理智與情感平衡得最好的音樂家。但是總體來說莫扎特的音樂還是理性的成分居多。這在他的晚期作品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莫扎特並非沒有迸發的感情,只是他懂得如何節制,這一點是他與貝多芬最大的不同。推薦幾部作品:第17鋼琴協奏曲(K453),單簧管協奏曲(K622),在這其中可以仔細體會莫扎特如何讓情緒收放自如,做到哀而不傷,樂而不淫。個人認為莫扎特的協奏曲比交響曲質量優太多,喜歡莫扎特的話可以多多研究一下他的協奏曲。值得一提的是共濟會在莫扎特的生命中扮演了非常特殊的作用,這個前身為石匠工會的組織的標誌是就規和矩,象徵著理性和秩序。大家都知道在莫扎特在魔笛中隱含了大量的共濟會元素,其中有一幕是塔米諾來到薩拉斯特羅宮殿門口尋找帕米娜,宮殿有三個入口,分別寫著WEISHEIT(智慧)、VERNUNFT(理性)、NATUR(自然),我覺得這三個詞便是對莫扎特音樂最好的總結。


貝多芬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同於以往的音樂家,貝多芬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意識地用音樂討好人們內心深處最感性的部分。畢竟絕大多數人是感性的動物,當人們第一次被人別有用心地用音樂鼓動情感,那個激動啊,淚奔啊,重新洗禮了啊。從此以後人們發現了音樂的一個好用的地方,我憤怒沒處發泄,怎麼辦?演奏音樂啊!!我悲傷啊,沒處訴苦,怎麼辦?演奏音樂啊!!我開心啊,我要昭告天下啊,用什麼方法?演奏音樂啊!!於是浪漫主義運動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數以千計的音樂家踏著貝多芬的足跡,開始追尋自我的內心,他們不再仰望上帝,不再因循理性,音樂逐漸演變成為人們抒發自己內心情感的工具,理性主義的大廈開始崩塌,而拆下第一塊磚的正是貝多芬。儘管人們將貝多芬視為浪漫主義的開山之人,但我仍然認為貝多芬骨子裡還是一位古典主義者,理性主義在貝多芬的作品中還是佔有主導地位的,這從他晚年所做的賦格曲中可見一斑。有趣的是,不論是莫扎特還是貝多芬,到了晚年最終都走向了同一個人——巴赫。莫扎特晚期也越來越多地在作品中使用復調手法。


人們常常說在巴赫的音樂中聽到了宇宙,這並不是什麼玄乎其玄的說法,因為這才是音樂本來的樣子。只是我們在音樂發展的歷程中慢慢變得自大,不自覺地太重視自己的作用,當人們眼中只有自己的時候,自然是看不見宇宙的。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說的也就是這樣吧。


其實錯不在你,在於音樂,你本來就不喜歡那種音樂的風格,不用強迫自己。

來聽聽這樣的卡農

這種搖滾的風格比經典的卡農要更加跳躍。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聽聽這樣的悲愴

這首歌又名貝多芬病毒,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聽膩了一般的鋼琴曲,我強烈推薦你聽一下這首唯美又激蕩的神級鋼琴曲!

獨立音樂製作人的電音鋼琴曲,Soaring (Original Mix)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初聽前奏,就是一段電音和鋼琴的音節由遠及近的引入,

接下來,由一個重的音節切入,開始整個曲子的主旋律,

這段旋律的特點就是清脆,跳躍,非常唯美,配合後面的和弦,

突然一個炸裂,鼓點和模擬的電音狂涌而入,

接下來,就是鋼琴和電音的配合,配合鼓點的爆破,將激蕩的樂章表現得淋漓盡致,

1621612 2321623 35321 223565321 6 35612 5321623 35621 22356261 銜接16 16 1316 2121 2321 6161 6135 31313431 1616 1316 21212321 61616135 31313431

我有一段時間,在排位隨便玩的時候,就一直在單曲循環這首,

也是這首歌讓LOL變得不僅僅是遊戲,更成了指尖和手上的藝術,

======================================================

哦對,在這裡分享一個盧錫安的技巧吧,

45%減CD(奪萃、火炮、CD鞋)的時候,滿級E(13級)的CD是7.3秒,
被動A到英雄減4秒CD,
Q/W激活被動,A出去的一瞬間E,然後再A,兩次都是打英雄的話就是減8秒E的CD,
這時候E的CD就轉好了。
練起來就是QAA(瞬間)EAAEAA。

=======================================================

身邊的朋友大多還對電音抱有偏見,就像90年代的國人看待搖滾一樣,
有人說這樣的曲子是異類,其實正如這首歌想表達的,
殊不知這是我們對於自由自在的嚮往,飛翔吧!


謝邀(純手打,如有異議歡迎指出),首先先大概梳理一下題主的問題:

1、如何「惡補」音樂知識以至於能聽「懂」這些人的作品?

2、如何通過這三位大名鼎鼎的音樂家的作品體會到音樂的奧秘?

接下來不得不指出一點:音樂是藝術,其本身存在的價值是讓人愉悅,而電腦程序的誕生是為了解決問題;你可以說寫程序很有樂趣,代碼本身極為嚴謹的邏輯性也有他的美,而這三位的音樂作品在表現形式上和結構上也確實相當規範(相較於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馬勒等一批我稱之為自由散漫的藝術家而言),興許有與代碼類似的美感可以被歸納或發掘。但我並不認同,或者說極為反對去尋找二者之間在「美」上的交集。

首先不得不說一下這三個人的作品:巴赫相較於莫扎特和貝多芬應該算是太爺爺輩兒的了,且18世紀至19世紀正是西方音樂飛速發展的一個時期,做個比喻就是您現在寫文章都用的白話文,太爺爺那個時代卻還是八股盛行之時。因此這三位的作品在表現形式上大相徑庭:舉個很直觀的例子,巴赫的作品多是鋼琴(那個時代的鋼琴也和現如今有著巨大差別,這裡不是重點不作具體展開)或管風琴的獨奏,到了莫扎特時代雖然出現了合奏的形式,但當時的Symphony僅僅需要一個編製很小的樂隊即可,而莫扎特一生留下了與其短暫的一生不成比例的多的作品,且從配器到曲式都非常豐富,而到了貝多芬,管弦樂隊的編製基本成型(至今絕大多數交響樂團的雙管或三管編製都是從那個時代筵席下來),無論是三聲部的concerto還是四聲部的symphony作品的形式也已經被很默契的確定下來。這三位的作品反映了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但也正是這樣,我並不認為存在一種方法能夠同時欣賞三個人的作品。以我個人的欣賞水品,我很欣賞貝多芬的作品,經常能從中找到情感的共鳴,但我對巴赫的音樂並不感冒,也許是因為更喜歡有氣勢的作品,莫扎特的很多經典我也不是特別感興趣。

閑篇兒扯完,開始好好回答問題:

我並不贊同聽懂這個「懂」字的用法,好比你去讀泰戈爾的詩,讀朱自清的散文,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去表達出自己的心境。人類的表達情感的方式是神奇的,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很直觀的去表達或高興或失落,就可以讓讀者從字裡行間悟出作者想要表達的那種意境,亦或是去看一幅名畫,有些作品也許只是表現了某種現象或環境,卻讓人感到非常的扭曲或陰森,亦或是非常的熱鬧或壯觀。這便是藝術的神奇之處,人的理解能力是可以看清很多隱藏在事物表面之下的內容的。通過詩中的某個字眼,或畫中的某個特定的細節,我們都可以相應的做出一些判斷,而至於音樂亦是如此。而相較於前兩者,音樂無疑是一種更適合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並不需要瞪大眼睛去研究畫中的每一個細節,詩中的每一個文字,只需要被動的閉上眼睛,順著樂曲行進的方向去傾聽便是。也正是如此,欣賞音樂絕不能功利的以聽沒聽懂作為評判標準:一部好的作品是要經得住無數遍的循環播放的,而且每一次聽,哪怕是同一版錄音,也都能讓人抓住一些新的內容,這便是經典。也許第一遍聽還沒緩過神來,樂章就結束了,或者根本不覺得這個作品很討好你的耳朵,但你總會熟悉這個作品,有一天當你已經完全適應了它的起承轉合,行進模式之後,往往你才能真的去欣賞它,這一點和現代音樂不同:現代音樂首先樂句簡單,聲部少,節奏明確,音程和弦相對規整和諧,目的就是能第一時間抓住聽眾的耳朵,讓大家覺得是這麼回事兒不難聽,從而能很快的喜歡上這個作品,在配合上一些很文藝的歌詞,很短時間內聽眾就能明白這段音樂表達了個什麼事兒,我想也因此有很多人認為古典音樂,交響樂也一定是像周杰倫一樣,或描繪了一段愛情故事,或一隻青花瓷瓶。但很可惜,無論巴赫,還是莫扎特,還是貝多芬,作品裡沒有這些限定,有的只是他想表達的情感:今天下午和一位美女一起喝了下午茶,心情大好,回家譜出一段輕快活潑的小快板;第二天我和基友解決了一個困擾我們很久的問題,回家寫了一段詼諧婉轉的小調,演奏出來特別適應當時的心境,僅是如此,而音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都是很表面的,不需要學習便能理解,如貝多芬第三交響曲第一樂章,沒人會認為這麼一段高亢飽滿的旋律是為了表達悲傷,聽莫扎特的安魂曲,也不會讓人從中感受到任何一絲輕快活潑。巴赫在這方面則是不同的路數,後文再做分析。這裡要舉一些貝多芬晚期的作品,首先是最為膾炙人口的「歡樂頌」(第九交響曲四五樂章)(推薦DG金圈卡拉揚和柏林愛樂的那個版本)。後人用這段旋律改寫過很多版本,我們很小的時候便都知道mi-mi-fa-so-so-fa-me-re-do-do-re-mi-mi- -rere- 。。。。。。是歡樂頌的旋律,但其實但從這裡我聽不出什麼東西,畢竟很多細節都被屏蔽掉了,真正的第九交響曲之所以最後歡樂頌的主題大合唱能如此的有氣勢與之前低音提琴低沉的鋪墊,不斷變化的強弱對比,以及主題的瞬間爆發,小提琴組高亢的琶音裝飾音,銅管組嘹亮的主旋律……這些元素之間的相互配合是分不開的,我們能從中感受到貝多芬在那一瞬間通過音樂把自己內心全部的光明的一面釋放出來,這是一種嘶吼,卻是一種毫無悲傷情緒的嘶吼,你可以說前三樂章始終建立在一個陰鬱的氛圍中,聽來很是壓抑與浮躁,但最後的這一轉變絕對會強烈的抓住聽眾的耳朵,人們會不由自主的跟著音樂一同歌唱。而這,我想並不能稱之為「懂」,你讓我說他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描繪了什麼畫面?不好意思,我不知道。

再來說巴赫,每個學鋼琴的孩子都是從哈農和巴赫入門的,從最經典的G大調小步舞曲再到後面的前奏曲賦格,巴赫伴隨著每個人的考級之路,單看這一點,其地位不言而喻。我並不喜歡巴赫,但我可以站在一個演奏者的角度來說一說巴赫的音樂:首先單論旋律,巴赫的旋律並不是那麼驚艷,他不會讓聽者莫名的激動並跟著不由自主的歌唱,但他的旋律都非常的工整,也非常的樸實,音與音之間並沒有那麼強的主次關係,聲部之間都有一種微妙的關係使他們單拿出來具有一種美感,而合到一起,會有另一種不同的美感,這便是巴赫吸引人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說貝多芬莫扎特更多的聽的是感情的話,那巴赫聽得是一種心境一種氛圍,如同潑墨山水和19世紀東歐油畫的對比一樣,說巴赫的音樂有數學之美只是一些人打算對巴赫加以量化以便於更形象的分析為何這些看似並不驚艷的段落會配合出如此唯美的聲音,但並不能成為欣賞他的音樂的切入點,聽音樂聽的是音程的變化,強弱的變化,節奏的變化,而不是440Hz 30dB、400Hz 25dB這種東西。

而至於題主所說的音樂知識,我想如果僅出於欣賞的角度僅僅去學一些網上就能查得到的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就足夠足夠用了,至於五線譜怎麼一回事,上面的德文與各種亂七八糟的記號又都是什麼意思,這些是用來告訴演奏家要讓觀眾聽出什麼東西來的,並不需要你去關注他。而音樂的魅力便是,你認為他好聽,便一遍一遍的去聽,至於奧秘,便是某些作品就是好聽,就是吸引人,至於為什麼?誰知道呢。多聽是回答題主問題最好的方法,而樓主的問題讓我想到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從小吃了一輩子川菜,有一天看了一本與法國飲食文化有關的書,看了半天沒看懂,還有好多人說法國菜好吃,想問如何用川菜的品味去弄清楚法國菜怎麼好吃,並且愛上吃法國菜。異曲同工之妙。


暫時聽不懂也沒關係,旅遊就是最好的方法,去看看作曲家的故居,感受一下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在看看大師的經歷,你慢慢就懂了。

我才去了大師們故鄉或是故居,和你一起分享。

肖邦:

【旅行日記】穿越時空遇見你 - 歐洲音樂之旅(1) - 知乎專欄

貝多芬:

【旅行日記】穿越時空遇見你 - 歐洲音樂之旅(2) - 知乎專欄

巴赫,李斯特:

【旅行日記】穿越時空遇見你 - 歐洲音樂之旅(3) - 知乎專欄

節選部分:


我覺得說巴赫的音樂有什麼數字美是扯淡。尤其是對還沒入門的人來說,純粹是誤導。

音樂就是音樂,應該用音樂的方式來打開。你聽都沒聽進去,扯什麼數字美。

聽音樂不需要惡補多少音樂知識。多聽多積累就好。

推薦一下自己的回答:

迷上了古典音樂,該怎麼入門去聽、去聽懂一首音樂? - 鋼琴 - 知乎


題主可以看看《阿瑪迪烏斯》這部莫扎特的傳記影片,裡面對於莫扎特的音樂之美有比較形象的描述~另外:以上幾位說的很到位了,聽音樂是件很簡單很美妙的事,你只是還沒有遇到擊中你的那段旋律,廣泛的聽大師的作品總會發現一道門,越過之後就是一片全新的世界啊~


這個急不來的,慢慢從你或偶爾或有意聽到的,喜歡的音樂開始,一步步了解,花上幾年工夫慢慢由零散的認識形成比較系統的感受,然後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鑒賞力,主動去了解如海洋一樣豐富的的風格流派年代作品,各種樂器樂團,各位大師,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歌唱家什麼的。加油。


不要看譜,不要看隔壁,海聽,聽不下去就切歌(巴赫似乎總是會被切)…
下到手機里聽,就當個背景音樂。聽個一年自然taste也有了,再切回什麼口水歌自然知道他們是shit了(想準確的描述他們shit在哪裡就需要看書學習了…)
推點東西:
莫扎特,基本無雷點
貝多芬,同無雷點,很容易high
舒伯特,個人覺得無雷點,但是可能有人雷部分藝術歌曲
施特勞斯家族,毫無雷點,除非你搜到那個如是說和burleske的理查,可能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柴可夫斯基,除了1812無雷點
肖邦,看各人。
普契尼,如果你有一顆drama queen的心會enjoy的
個人對亨德爾、維瓦爾第、馬勒、瓦格納無感,但是說不定男生會喜歡


非專業人士聽得舒服,聽得開心就行,何必非要強求「聽懂」呢?

又或者說,聽得開心難道不是「聽懂」么?

音樂是科學,更是玄學。

開心就好 :)


謝邀!作為資深音樂從業人員的我都不敢說多懂巴哈海莫貝。當然也是十分了解他們的音樂語言與風格的,看到上一句幾乎可以寫出和他們近似的下一句。
但音樂不是用來懂的,尤其是非從業人員,感受就可以。喜歡就聽,不喜歡就換,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你不知道搞音樂研究有多苦。
真不怕苦想挑戰古典音樂的話就關注我的專欄與微信公眾號。
需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美學,藝術學,視唱練耳,文化史與音樂史,和聲學,復調知識,曲式學,音樂分析學,配器知識等。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 程序員修養 | 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