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山最有可能是神話里的不周山?

很多有關不周山的典故,那麼,照綜合來看,中國境內/境外哪座山最有可能是傳說中的不周山?


判斷不周山的標準只有一個——像不像壞掉的柱礎。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限定在中國境內,那結論非常明顯:岡仁波齊峰

遮住頂上尖端看看,像不像超級石柱下面的基礎?而且天柱肯定會設在青藏高原上。

你問上面被遮住的尖頭是什麼,當然是天柱破壞後的殘留截面啊!看看實驗室里的圓柱試件破壞截面:

有山而不合……

補充:

一定要在內地選的話……天柱山首先佔了名字上的便宜,而且形狀的確有點意思。

梵凈山的新金頂也略有頂天立地之感:

但是,他們都太矮了啊!梵凈山新金頂雖然要爬直上直下的梯子,但我十分鐘就站到上面,你相信這小東西可以作為「天柱」的根基嗎?如果只要個形狀的話,我大熱河的棒槌山顯然更合適。

所以,我還是投岡仁波齊峰一票。

天柱必須在上百里外就搶走一切眼球。

最後,佛教須彌山傳說的來源就是岡仁波齊,印度教、(藏傳)佛教、耆那教和苯教都認定它是世界的中心。就連朝陽區的十萬仁波切,名字也和這座山的名字有淵源:

蘇文彥:「仁波切」 「法王」能隨便叫嗎?

「仁波切/欽/且/齊」……都是同一個藏語詞的音譯,一般理解成「珍寶」。例如西藏有座神山被稱為「岡仁波齊」,大昭寺供奉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被稱為「覺沃仁波切」。也有藏族網友表示「電腦bug用百度,論文調格式用百度,出門找路用百度,有時跟藏族的同學開玩笑,也會愉快地稱度娘為百度仁波切」。而當用「仁波切」稱呼人時,一般就是對藏傳佛教中轉世活佛的尊稱,或稱呼學問堪為世人楷模者和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

相關回答:

中國有哪些現存的宏偉至極的古建築? - 馬前卒的回答

有什麼圖片、視頻是符合你對《三體》世界、場景的想像的? - 馬前卒的回答

讓孩子背誦他們根本不懂的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 - 馬前卒的回答


嗯…… 我只是想略微反駁一下上面的兩河流域說。

華夏文明深受外來文明影響, 古時候是中亞文明,後期是印度。 但是起源,應該是獨立起源的。

大禹治水神話,只能說明大河邊沖積平原發展起來的文明, 必然會有洪水傳說,不能證明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都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

為什麼呢? 因為大禹治水,不是主神話,他只是部族起源神話, 每個民族的核心神話, 都是創世神話。

蘇美爾的創世神話, 是天神地神,生出日月諸神, 天神安是最高統治,眾神居於天上。 幾乎不用太費力,就能看出跟後世希臘諸神話的淵源。

而中國的創世神話截然不同, 從伏羲女媧生人, 到盤古創始,從來沒有天父地母的概念, 所謂的皇天后土,誕生的時間很晚。而羲和產日, 常曦生月,這種和世界其他國家太陽神月亮神完全不同的設定,足以說明華夏文明是獨立起源的。

事實上在全世界,幾乎只有中國沒有太陽神的概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東君不僅出現的晚,局限於楚地一地,而且本身的神格也更像是光明神,統掌日月,而不是單獨的太陽神。三星堆有太陽崇拜,但是似乎也沒有將其神格化。主流神話里, 太陽月亮不僅不唯一,而且都不是人,是烏鴉,是蟾蜍~ 而且還可以被人殺掉或者豢養~~~ 這在其他文明的神話里,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而那位答主,說的很多都很有道理, 但是在關鍵幾個問題上, 都有點問題。

比如四方神出現的相當早,但是四方對應四種顏色, 是相當晚的, 是戰國時期陰陽家才弄出來的。

而且,這一點很要命的證明了華夏神哈不可能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為在四象系統里, 東方象徵草木生髮, 南方炎熱, 北方寒冷黑暗, 西方雪白一片肅殺征伐。

這個說法,放在黃河流域,是完全成立的, 東方是山東江蘇沿海一代,草木茂盛,面朝大海。 南方不用說了, 濕熱之地。 北方是北極圈, 有極夜。 西方是雪域高原,白雪皚皚,而且游牧民族盛行,殺伐不斷。

但是放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呢?

往東是扎格羅斯山脈,但是如果尺度放小一點,把東定義成新月地帶在波斯灣的出海口, 也還算是草木茂盛而富饒。往南是阿拉伯半島沙漠,說炎熱也靠譜。

可是往北,那是土耳其半島啊~ 翻過兩座山就是裏海黑海, 冬暖夏涼。 往西是紅海, 西北是地中海, 更是氣候宜人,哪裡來的苦寒之地??

答主說「那個時候的西北鳥不拉屎,極寒極凍」, 歷史上地中海附近, 要達到這個要求, 我估計得到冰河時代把。

答主批駁了貝加爾湖和青海就是北海西海的說法, 這個我是贊成的, 有人確實把古人想的太小了。 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人揚帆出海,獨木舟也是可以跨海的, 所以華夏人的視野絕對不小。 所謂的北海,就是北冰洋, 最起碼,也是庫頁島以北的太平洋水面。

而西海,不是別的,就是印度洋, 古代東南亞半島有一部分是屬於華夏文明圈的, 向西橫穿過半島,就是印度洋,從大方向上來說,就是西海。

這一點,也恰恰可以用來回答正題—— 不周山的位置。

而這一點,其實我跟那位答主又是一致的, 那就是不周山不局限於當今中國的區域內。

山海經的研究里,有一派是認為,山海經是古人的遊記。 我也是贊同這一派的。 山海經本來就有山經海經,海內經海外經之分, 當然不是局限於某一個地方。

至於這個遊記,是遷徙途中的記錄, 還是出於探索地球的旅遊, 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基本上,我認為, 大荒確實是非洲, 不周山也確實在非洲。

因為, 如果西海是印度洋, 那古人乘船出西海, 沿著海岸線一路往西往北, 會到達那裡?

當然是阿拉伯半島或者東非啊!

所以西北海, 要麼是紅海, 要麼是波斯灣, 要麼就乾脆是地中海!

其實這個說法, 也不是我發現的, 早就有這種說法:

以下引用搜狗百科~~

「西北海之外」,這就是不周山的地理坐標。哪裡是西北海?往西北方向找,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古時稱「北海」,不像。青海湖的地理環境又和下面的地理描述不一致,也不像。西北好像沒有這樣的大海了。難道古人已經把自己局限在今天的中國版圖之內嗎?走出去,像鄭和一樣下西洋去。慢!下西洋,不就是下印度洋嗎?西北海,會不會是印席洋的西北面呢?在史前時代,印度洋就已經有了遠洋航行的記錄。更多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證實了人類早在史前時代就利用「海洋季風」航行在印度洋上。因此,古人把印度洋稱之西海、西北海完全是可能的。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這是不周山的地理形狀。在「西北海(即印度洋)之外」的東非有沒有合不起來的山呢?有!這就是東非大裂谷。它從尚比亞河口北延至紅海南端,大致南北走向,綿延4500公里以上。它在東非高原上切出深逾千米的狹長谷地。「不合」的東非裂谷群山綿延,哪裡又是不周山呢?大裂谷的北端是約旦河谷,大裂谷北端的赫爾蒙山是敘利亞境內的最高山脈,它也有一條近68公里的裂谷。

  赫爾蒙山會不會是不周山呢?在公元前16世紀至8世紀,統治赫爾蒙山所在地的是赫梯人,這是一個最早使用鐵器的民族。他們和埃及反覆爭奪敘利亞的統治權,因而赫爾蒙山的地理環境地理形狀等知識的傳播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更何況,赫爾蒙山腳下的約旦河,就是一條「寒暑之水」。它的水量隨著季節的不同而有極大的變化,低的時候水量只有每秒60立方米,高的時候要達每秒1760立方米,兩者相差近30倍。把水量的變化稱之為「寒暑」,可見古人的智慧。

  「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約旦河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降雨量為760-1270毫米,氣候溫潤潮濕,堪稱「濕山」。而約旦河東面是典型的沙漠氣候,年降雨量不到130毫米,乾旱少雨的氣候使居住在那裡的民族經常發生用水的糾紛,所以我們的祖先把它稱之為「幕(漠)山」。

  由此可見,赫爾蒙山的地理坐標、地理形狀和地理環境與不周山完全一致。詩人毛澤東不會想到,失敗了的英雄共工,居然會到4萬里外的不周山去撞得「天柱折,地維絕」。

看, 這個赫爾蒙山=不周山的說法, 是不是比那位答主的大裂谷本身=不周山更加合理一點?

而隨著季節變化而水量變化, 是不是比兩條河流,一條平穩一條洶湧,更加符合「寒暑水」的定義?(這裡就不用說原答主回答里東非裂谷和尼羅河的距離了)~~

然而, 赫爾蒙山的說法, 我個人呢還是有點懷疑的, 因為這座山…… 不夠高!!

不周山如果是隨便一座山,那赫爾蒙山就非常符合,但是不周山除了是共工氏的地盤外, 更重要的是,他是天柱啊!

那他肯定是一座極其雄偉的山。

所以, 我的看法, 不周山,是下面這種山:

啊~~~ 哩~~~咦~~~

乞力馬扎羅!!!!!!

這身段, 這高度!

身處東非, 在西北海外, 符合!!!

身邊有東非大峽谷, 不合之山, 符合!!!!!

雪山在南北坡產生了多條河流, 非洲的河流必然有豐水期和枯水期。 即使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火山產生的河流, 有可能會有部分熱水,部分冰水, 寒暑之水,怎麼解釋都說得通。 符合!!!!

濕山幕山,可能是乞力馬扎羅山脈的附屬峰,一時找不到當地地貌圖,但是我覺得好解釋~~~

天柱呢?

除了上面一眼就看出來平頂的礎基外, 再給你們看看基博峰頂的火山口:

…………

這任誰看了, 都會認為是一個圓柱體從這兒斷了吧?!!!

綜上, 我認為不周山就是乞力馬扎羅。

至於這個是古人遊覽到非洲, 還是我們老祖宗走出非洲時帶來的記憶, 那就另說了。


看到這個有趣的問題被閑置很久,就來答下,
首先我要說,不要把眼光局限在中國境內,不要把眼光局限在中國境內,不要把眼光局限在中國境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為什麼?
不周山很可能不在中國境內!!未必就是一致認定的昆崙山。「不周」是不是山還兩說呢。
我們慢慢說:
山海經是對周朝以及上古圖書進行的一次大整理,內含許多神話故事。
而那個時代的神話故事,和歪國史學家說的「傳說」(sagas, lengends)都被認為是對石器時代,甚至更遠時代文明的無文字「歷史記載」。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圖騰的方式,畫畫的方式記載下來,一路跟著遷移的人們走。
最為著名的無非《從「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這篇論文,證實了:
1、大禹治水和諾亞方舟時間大約都發生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
2、這個時候人類有能力進行文明記載和傳承的地方實際局限在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 所以得出結論No.1:
    這個神話,應該大水前後,東遷的文明人類和西遷的文明人類對那個時代記載的不同碎片。
    東遷的人帶走了一部分殘卷,西遷的人帶走了一部分殘卷,大家在遷徙的路上一代一代口口相傳,記不住的,就再發揮想像力,「創造」了自己的歷史。然後這個「被創造」的歷史,零零碎碎的就被整理到了《山海經》中。(所以山海經不存在「作者」這回事)
  • 好的,共工怒觸不周山是在大禹治水之前的是吧?也就是說,比公元前四千年還要早,甚至在公元前一萬年以前
  • 鑒於我們國家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已經宣告失敗,我們無法確定具體年份。
  • 所以得出結論No.2:
    那個時候人類說不定還沒有開始從非洲向東南西北遷移,或者剛剛準備遷移。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就好推理了。
接著我們要看原文,「不周」出自山海經的《大荒西經》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

簡單翻一下,說在西北海之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名叫不周負子,有兩頭黃色的野獸守護著它。
有一條水流名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濕山,寒暑水的東面有座幕山。還有一座禹攻共工國山。
第一個疑點出現了: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如果是昆崙山的話,昆崙山哪兒合不攏?
把這個疑點放一放,我們接著推

  • 第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理大坐標:西北海。

很多專家教授局限在中國今天的版圖看世界,很天然的把「青海湖」認作西海,把「貝加爾湖」認作北海。理由無非是古代人的思維比較局限,看到那麼大的湖也當成是海了。
這個理由不準確。

東漢許慎在《說文》里明確了給海的定義: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

古人沒有那麼呆萌,已經看到過浩瀚的東海,還把青海湖和貝加爾湖當成海。何況他們也不符合「納百川」的定義。你非要說青海湖是海,那請問按照你的邏輯,太湖豈不是應該叫東海?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調用剛才的結論1和結論2。
現在,想像你是一個美索不達米亞人,你站在世界的中心,你所認為的西北海,是在哪裡?

很顯然,是地中海和黑海吧?只有這兩個符合條件:納百川且在西北。
那好,地中海和黑海之外,是哪裡呢?
唯一被「開發過」的地方,只有人類最老的故鄉,「非洲」。
因為非洲發生了災難,不適合人類居住,大家猜開始一路往北走,到了肥沃,富庶,宜人居住的美索不達米亞。
對於「非洲」這個不適合居住的地方,之後的人類應該怎麼記載呢?自然是「大荒之地」。
大荒,啥都木有了嘛。
現在我們確定了大荒之地是非洲。那麼兩黃獸是什麼呢?

  • 第二個地理坐標:兩黃獸守

中國古代的神話意象,顏色和獸皆有一定的代表。
比如南朱雀,意思是南方苦熱。西北是玄(黑)武,白虎代表那個時候的西北鳥不拉屎,極寒極凍。東青龍,只有東方是生髮之地,綠色,可以住人。
哦,這個意向是在不周山之後才產生的,所以只能作為參考。參考這個意向的「代表性」。
因為明白了神話中的意象,就更容易理解這四個字「兩黃獸守」究竟啥意思了。
守,代表了嚴酷,冷漠,那個地方你過不去。為什麼過不去呢?
繞回到兩黃獸,自然是沙漠或者貧瘠的黃土。
以美索不達米亞為中心,向西南俯視,兩個黃獸,無非就是非洲大片的沙漠。
這裡補充一下:很多人說非洲的大沙漠是近代幾百年形成的,這個我不同意。我不懂地理學,但讀過《聖經》的出埃及記。至少在摩西時代,摩西出埃及走「西奈沙漠」就用了整整40年的時間。說明非洲非常早之前就已經有廣袤的沙漠了。

如果你突破了兩黃獸的守護,跨過了這兩個大沙漠呢?
我們來說第三個地理坐標:寒暑水。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
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

要確定位置,就要搞清楚寒暑水是什麼玩意兒。
寒暑之水,按照中國古代的意象,是不是一條大河分成了兩個支流。一條水流平穩,叫寒水;一條水流湍急,叫暑水。
非洲有沒有這樣的水呢?
我們看看地圖?

可不就是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么!
關於白尼羅河離裂谷距離太遠,古人不可能聯繫在一起的說法。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看過莊子,你就不敢小看古人的世界觀。繼續來看原文:

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

再來看地圖,不就是瑪格麗塔峰和達尚峰么?
瑪格麗塔峰雖在赤道附近,但終年積雪,山下常年下雨,被稱為濕山解釋得通。
達尚峰是瑟門山的最高峰,為什麼被稱為幕山,我們看看圖唄:

像不像一塊大幕呢?
最後,大戲來了。

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約不周負子。

在尼羅河支流附近,有什麼地貌特徵是符合「不合」,「山」,巨大這三個特徵的呢??
只有一樣:東非大裂谷!

我們在谷上,稱其為谷。若在谷下,那他不就是山么??
你們就從來沒想過,人類在遠古是其是活在谷內水邊,之後慢慢爬出來的么?
古人看到這個縱橫千里的大裂谷,腦洞一開,便來了神話故事:是共工水神和哪個部落的首領發動了諸神之戰。共工輸了,惱羞成怒,一頭撞開了大山,居然撞出一個裂谷,導致海水順著河谷崩騰而來,淹沒了家鄉!
然後,你們再看看這篇文獻:文明產生 最早的人類約360萬年前 東非大裂谷?
好了。以上回答純屬個人無邏輯的推理,純屬開腦洞,請輕噴!
厚顏無恥求點贊!!!!!!!!!!!

17:58回答關於天柱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不周山被稱為天柱是在《淮南子》里,而非山海經。
淮南子的成書時間是在西漢年間。而山海經呢?實際上在周朝已經開始由國家機構(也就是藏室史,現代化國家圖書館館長)整理民間和官方記載的一切神話故事。
到了戰國時期這些故事已經口口相傳了,戰國末期《山海經》徹底成書的。兩本書不在一個年代上。
淮南子的故事很可能是根據《山海經》又進行了一遍「腦補」而來。你也知道淮南王這個人……
如果僅僅以山海經作為最原始的記載,我們只能得出:有山,不合,叫不周這三件事兒。
至少在山海經被整理為書的這個時間節點,沒有人叫他天柱!!!!
所以,不周山一定很高么?
不周山一定很高么?
不周山一定很高么?
這是你的思維定式!
不周負子,「負子」的意思,誰規定不能代表向下裂的山呢?

另外:
山海經不是小說,不是有人專門用腦洞堆砌出來的少兒讀物。他的成書的時間也不是「百度百科大俠"們所說的先秦或者戰國,而是根本就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是慢慢整理而成的,他彙集了幾乎整個上古所有的神話鬼怪股市和已經被滅絕的動物。那些反覆強調「戰國時期」,「戰國時期」的,我就想問問你懂不懂「神話」的意思?不懂神話的傳承意義?神話所記載的一定不是當時的歷史,而一定是遠離人類上萬年的遠古時代的模糊記憶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認為百度百科是真理,山海經成書就真的是戰國,那他描繪的就是戰國時代的事?照這個邏輯推演,那淮南子是漢朝寫的,難道劉安見過王母?

最後的最後,21:00更新:
我還想說:
那些在評論里,能夠把這個腦洞問題的高度上升到我華夏究竟是不是獨立人種上的朋友們,我也是看不下去了。對於這種廉價的民粹主義者,呵呵,我只想給你這個表情:

對於獨立起源說,DNA真的不支持你的結論

如果你們非要較真,說人種問題,我只能說這樣扯淡了:
人類最早居住在火星,後來因為火星發生了毀滅性的災難!

以共工為首的水產國際和炎帝為首的火星聯盟打響了一場核戰爭,火星生態毀滅,輻射水泛濫,人民遭殃。
所以人類憑藉當時僅有的技術將一支送到了地球。然而這是一次只能來不能回的旅程。
人類通過編造的神話故事,讓人類記住教訓,但忘記故鄉,忘記給他們帶來災難的所有科技。
那不周山在哪裡呢?在這裡:

火星奧利匹斯山,高度27000米,到處坑坑窪窪像不像被撞斷了的?
呵呵。
所以不要鬧了!!轉載請徵得同意,並註明出處。


上乾貨,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
丁山(1901—1952),史學家、古文字學家。

簡而言之,作者認為,不周山就是昆崙山。至於觸不周山的由來,作者也在書中作出了合理的猜想。


這是一個神話。不一定有實際的不周山。這個神話說的是水火的相衝克,導致天地有不周。寒暑之水也在說這個。周易也說遁去的一、空亡、破缺等,就是在說不周這個道理。然後引出天門地戶方位,也就是東南、西北。所以不周山在西北。也就是在這個方位,可以有外來東西進入。


沒了

什麼都沒了


從這個中二的名字看,沒有一座山是。


崑崙本來就有西崑崙和東崑崙,西崑崙是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喜馬拉雅山,東崑崙是中國的中心,也就是嵩山

所以不周山也有兩個,東不周山就是東崑崙嵩山旁邊的商洛天柱峰,商洛天柱峰所屬的伏牛山脈剛好是不字形像一隻手

《國語鄭語》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fú、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說「芣fú山」就是鞏縣佛山我是不贊同的,應該是指整個伏fú牛山,也就是不周山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邏輯是什麼鬼能吃嗎#
#不想推山的共工不是好共工#
#不想當不周山的山不是好山#
#不念山海經的和尚不是好尼姑#

解:
因為 由神話得,不周山是能到達天界的路,
故 不周山≈天界通道
且 天界有三十三重,
所以 天界很高。
同理可得,不周山很高。

因為神話在是人通過人腦虛構/代代記憶下來的,
所以 天界在人腦里,
可得 不周山同在人腦里,


又因為人腦如下圖所示,

那麼 假設 不周山藏在人腦中的某個角落裡,
並且 由《山海經·大荒西經》得: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即 不周山在西北方向,且不是一座完整的山。

因題干要求為中國境內,
且中國山脈圖如下所示,

中國水系圖局部如下所示,

其中大致符合的有祁連山、昆崙山,以及被答主當成夜宵吃掉的周山,

祁連山圖片如下:

昆崙山圖片如下:

1、 由以上圖片可得,
不周山≈祁連山≈昆崙山

又因為不周山跟周山是雙胞胎,所以可得:

不周山=祁連山,
周山=昆崙山;

周山=祁連山,
不周山=昆崙山。

2、因為人腦中的不周山是人腦覺得它該在哪兒它就在哪兒的,
所以不周山=任意一座山。

綜上所述,不周山為祁連山或昆崙山。


一家說法是不周山並非是具體的山,而是季節的風。

出自尹榮方先生的《神話求原》


古代對於不周山的記載:不周山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據王逸注《離騷》,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昆崙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

聖經關於通天塔的載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

是不是有相通之處?再聯想到之前的大洪水~~。。。。。共工是幹嘛的來著?

是不是細思恐極?
我只是抖個機靈(手動滑稽


祁連山!

不要被那些不限定國內的說法迷惑
真以為老祖宗的步伐可以踏遍全世界啊! 還有人說北美洲落基山脈是大荒東山經 你也信么?上古先民探索自然固然很神奇偉大 但是神話也是要有現實基礎的

說說我的看法 為什麼是祁連山!
因為不周山 關係到我的架空世界一場重要情節的開端 所以我尋找了很久
有人說是崑崙
有人說是泰山
有人說是新疆天山
有人說帕米爾高原
但是我認為祁連山的可能性和地理位置最符合文化地理語境

知道「不周」的人 都應該知道那共工撞不周的神話 但是很少有人聯繫上下文 共工是水神 祝融是火神(也有人說爭天帝位的是顓頊)然後不周傾折(不周的意思 就是不完整 不周全 所以這個山的意思是一座不完整的山 到底是他原來就不完整 還是撞完之後才不完整?或者說這座山應該用另一個叫法「天柱山」)天地東南傾 然後再是天下暴雨 洪水泛濫 女媧又出來補天 然後歷代帝王治水成功者 就成為首領 直到大禹 所以 我也認為 整個故事的發生地就應該是華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帶 傳說才能口口相傳 自成體系
如果扯到其他地方 單說故事版本怎麼留存下來 就是問題 古人固然可以走遍世界 但是那時候的交通 交流 怎麼可能把幾千公里外的傳說故事流傳到中原地帶呢?
所以我認為不周山必然是華夏文明的核心區 華夏文明核心區在哪?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該知道 是中原陝西 甘肅黃河流域 那麼看看祁連山的位置? 這是論據其一
其二 蒙語里祁連 就是天 不周是天柱 支撐著天 它倒了 所以天會傾 我想在古人的構想里 以前的天只靠一根柱子一柱擎天 是不穩定的 所以容易撞倒 之後女娃補天才用巨龜四足 在四方作支撐
其三 有人說不周在西北 西北 這個西北是中原的西北 是《淮南子》成書年代漢代的西北 是《山海經》據傳的成書年代戰國的西北 戰國的中心在今天西安豐鎬到洛陽 漢朝的人中心更是長安
因此不是什麼崑崙 更何況崑崙在山海經早就出現過 上面住著西王母 有名有姓 不可能與不周山混淆 崑崙在後世風水裡可是神州祖龍之地 如果在傳說里祖龍都被撞斷了 你覺得這符合我們先民的自我優越的心理嗎?
同理泰山也不可能 那個時候 黃河堆積出的山東半島還未成形 大洪水還沒過去 泰山實在是太靠東了
新疆的天山呢?也是在西北 我覺得他的可能性僅次於祁連山 因為現代歷史學考證 已經初步論證了 中亞文明延伸到新疆北部 那裡可能比中原更早出現文明 甚至有理由相信 從西方來的炎帝部落很可能就有中亞塞種人的血緣 但是炎帝也好神農也好 他們都是向東走的 他們在如今崆峒附近停留下來 等待我們的東方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的崛起和碰撞
這些地理位置 都是如今甘肅陝西一帶 幾千年前 那片土地植被還沒有被大肆破壞 黃河還是清水河 那個地方 才是孕育華夏文明的搖籃
至於帕米爾高原 人家是西方《舊約》神話體系的祖山 與我們隔得太遠

所以在我的想像中 上古的先民們 在水草豐美的中原 勇敢而智慧的生存 勞作之餘
遙望西北 太陽落下的餘暉里 那做巍峨的山脈 把遙遠記憶里有關那場大洪水的傳說 編織出一個震撼人心的開端 把那段古老的故事用神話的方式口口相傳 成為我們整個民族的精神起源
這才是我的不周


略看了幾個答案,前提就出錯了;不周山的記錄是「不周山崩」,崩的辭彙是崩塌、駕崩、山崩地裂等等,是倒塌破裂的意思。

不周山崩,就是不周山倒塌破裂成碎片的意思,前面有許多答案都是打算在地球上找到某座完整的山來說這是不周山那是不周山,真是南轅北轍。倒塌破裂成碎片的山,怎麼還能找得到完整的模樣呢?最多只能找到殘骸廢墟而已~~

還是本家出馬,給大家普及一下不周山的現狀~

---------------正文---------------

由於上面提到金字塔的奧秘,而不周山的神話傳說與華夏文明的起源有直接關聯,因此作一番探尋,以期追尋上古先人的足跡,為炎黃子孫的未來文明之路找回更多的信心,同時給後來探索者一個全新的視角與研究方向。

意志的碎片散落在時空的每一個角落,只需重新拾取眾多碎片,再通過有機的結合與邏輯反構,就可重新還原意志展現在歷史長河中的全景,這是本外一篇的哲學指導思想。

1、不周山的神話傳說
2、塔里木盆地場渦
3、不周山與天柱
4、「天」字象形起源與太陽消失
5、學術界的問題
6、簡約塔里木盆地質變遷史

1、不周山的神話傳說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

中國古代神話,對於不周山與天柱的描繪,最著名的莫過於「共工怒觸不周山,後天柱折」的故事,除了《山海經·大荒西經》描繪「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及考證不周山在昆崙山西北方向之外,然後就是不周山崩之後「天開一口,洪水四溢」、「女媧補天」等等的神話故事了,再無更多資料讓人們去直觀理解不周山的全貌。

在開頭篇曾提到上古神話故事,是上古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縮影。「共工怒觸不周山,後天柱折」這些宏偉場景絕不是遠古部族間的幾百人的冷兵器械鬥那麼簡單,而是上古時期星際文明之間的戰爭在地球戰場上的一個局部場景,這場戰爭的場景是如此的宏大,已至於化為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記憶,而讓後代口口相傳並成為神話。

這是神與魔之間的戰爭,而人類只是被動參與者。神,即更高科技層次的文明族類,魔,即惡神。這次戰爭,是封神榜的故事背景,在周朝有了信史時代之後,時間被定格在西周,並與西周歷史混為一體。

上古時期地球人類文明曾經一統,《山海經》是整個地球的地理志。

一萬年以前,由於神與魔之間的衝突,造就曠古宏偉的戰爭,並導致不周山崩,天柱折,天地分離,而後洪水四溢,生靈塗炭。

李衛東先生在《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書(注)里認證「天」就是月球,也就是神的宇宙飛船,曾經停靠在不周山上空,並向人們描繪了一場整個史前神創造人及人類文明的毀滅過程。書中觀點論證充分,邏輯合理,客觀地反映了人類史前文明的形態:人神共居。

不過書中只提到「天」曾經位於地球的西北的部,但未考證不周山與天柱的地理位置及後來情況。這裡用場渦理論,金字塔結構原理,及中國上古神話傳說,結合《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的整體觀點來推理探尋不周山的全貌。

2、塔里木盆地場渦

要是你是一個人類地質勘探員,在發現一個巨型礦之後,你將如何去開採?顯然要在礦區邊上,建立能源供應站,生產區、指揮區、宿舍食堂一應具全,運輸通道與運輸工具依次規劃,還有足夠的勞力去操作採礦機械、選礦機械等等,其中能源供應是重點。

要是你是一個星際地質勘探員,在一個叫地球的藍色行星上發現一個巨型礦之後,且這個礦有250萬平方公理(也即青藏高原的面積),同時知道金字塔結構能簡單直接利用行星內部振動能量的玄學原理,將如何選址建造這個金字塔的塔基?

顯然,這個金字塔的塔基,要選在地殼某處場渦的渦心處!且這個場渦的能源供應力度,要與這個250萬平方公里的礦量相匹配,同時這個場渦要離這個礦距離儘可能地近,好多現代電解鋁廠造在水電站邊上就是這個道理。

於是你翻開地球地形圖,去尋找這麼一個場渦。是的,那就是青藏高原邊上的這個塔里木盆地巨型場渦!

塔里木盆地,是史前巨型火山口冷卻內縮後的地質地貌結構,整體是橢圓狀的環形山脈形態,於是在整個塔里木盆地,分布一個巨型場渦,地內振動從盆地中央位置的渦心處噴發而出。這個場渦帶來當下盆地沙浪波紋分成兩種形態,可以通過衛星圖直觀區別:一種是渦口位置的地內垂直振動導致的皺褶沙紋形態,一種是渦口外圍的渦流導致的平穩沙紋形態。

3、不周山與天柱

找到了這個巨型場渦,於是你又開始就地取材,規劃建造一個金字塔,以供採礦及其它能源之用。這個金字塔,就是不周山。不周即方,方的山,即金字塔,不周山,是上古時期的一個巨大金字塔,是神,即更高科技的文明族類用來提供能源之用,塔頂有連接地天之間的電梯,即天柱。

為達到汲取地內振動能量最大化,所建造的金字塔塔基也要儘可能的大,當然也不能無限大而浪費,於是選取渦口內切正方形來達到這一效果。可以估算一下這個渦口內切正方形塔基的尺度:大約是200公里長*200公里寬。對應的頂點高度按金字塔的「自然塌落現象的極限角和穩定角」,準確說是51度51分09秒,這裡簡略統一取52度,大約在128公里之高。

由於不周山上還要建天柱,因此這個金字塔並不是如埃及金字塔那樣的純錐形結構,而是如瑪雅金字塔那樣的梯錐形結構,於是可取這個高度的四分之三,大約為96公里高,這就是不周山的高度,大概是珠穆朗瑪峰8848米的十倍高。當然,這些數據及下面的數據都是一個估算,以作參考作用,實際的尺度得待未來不周山遺址實地考查才能確認,此外一篇就是在探尋這個遺址問題。

按四分之三高度的比例計算,塔頂的面積大約在50*50平方公里,如此估算得不周山的體積為168萬立方公里。

而天柱,是建立在不周山頂部的電梯通道,通過不周山彙集的地內振動能量來傳遞地與天(宇宙飛船,月球)之間的人員與物資。

同樣,可以考查一下天柱的尺度。當然這裡誰都不知道天柱有多高,但仍可以猜測,只要猜測結果與當下某些事件相契合即可作為一個合理數據。

當下月球離地球大約是38.4萬公里,唯有通天文過望遠鏡才能清晰看到月球上的環形山。按李衛東先生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書描述,某些少數民族的記載月亮上的環形山清晰可見,由此說明曾在上古某段時期內,月亮曾離地球足夠近,讓人類肉眼可以看到環形山的的全貌。

同時考慮到地球與月球這兩個星體的巨大尺寸,地表以太湍流強烈,即電磁環境複雜,不利於飛船控制,就如船舶會選擇河道的平穩區而不會停留在急流區一樣,月亮與地球不會是兩圓相切那麼的0距離接觸,必保持某個合理的距離,這個距離即讓地-飛船(月球)之間保持穩定,又讓連接通道儘可能的近以提高運輸效率及節約建築成本。

而地球空間是以太空間,地球磁場是以太旋渦的力場梯度分布,當人造衛星在軌道上繞地球公轉時,其實是在以太渦流上漂移,而一般近地衛星高度在350公時高度以上,說明350公里高度以上的以太渦流相對平穩。那麼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最近距離,應在350公里以上。

考慮到神對52度角這個「自然塌落現象的極限角和穩定角」的偏好,可以用地球作為52度邊角的等邊三角形的內切圓,而飛船的中心作為這個等邊三角形的頂點,於是可以推斷天地之間的距離,即不周山+天柱的高度,大約在2243.5公里左右。而天柱的長度在2147.5公里左右。

而再參考塔里木盆地中心到撒哈拉沙漠最西端的非洲西北海岸,大約在9500公里左右,那麼天柱粉碎後形成的粉塵散主體落範圍相當--塔里木盆地中心位置2243.5公里高度的粉塵碎片主體可漂落到非洲西北海岸,因此說這個2147.5公里是一個合理的數據。

由此可以估算天柱的體積為536.9萬立方公里。

現在看官明白了《山海經·大荒西經》的「有山而不合」的意思了吧,就是這山太高了,望不到盡頭。不合,是不能合頂的意思,是山的兩棱不是如普通山峰一般交叉到一個頂上成合攏形態,而不是山有破缺、開口、斷裂的意思。

建造這麼一個巨型金字塔,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於是神用自己的基因結合地球上各動物的基礎造了人,教導人類科學知識,操縱機械,在全球各處海岸處采沙造塔,在青藏高原下開山挖礦。礦,即鑽石礦,在上古神話中被稱為「五彩石」,沙子則是全球各大洋海岸線處經過億萬年沉積下來的。

看官可能會覺得這樣描繪不周山,甚是不可思議,這山也太高太大了。不過這座金字塔,相對月球這艘宇宙飛船的3476公里的直徑來說,仍是很小的。同時,這樣描繪與推論,與眾多現象與記載是相契合的:

其一是與不周山處於昆崙山西北方向,及位於西北海的記載是契合的。

只要翻開中國地形圖就可知道,崑崙山脈的西北方向,就是塔里木盆地方向。而盆地原本存在廣闊水域,即為西北海。

由於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巨型火山噴口冷卻後的地質結構,因此類似於常見的死火山口,是一個內凹狀的地質結構,並且由於雨水彙集而形成一個天然湖一樣,比如人們比較熟悉的長白山的天池,塔里木盆地在史前,由於千萬年彙集青藏高原的雪山溶水與雨水,而成為一片廣闊的海域,也即《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的「西北海」,其實就是塔里木盆地托存著的這片廣闊水域。

西北海具體的海岸線,可以通過當下塔里木盆地的沉積岩分布範圍來確定。

人們之所以對《山海經》記載的「西北海」感到莫明其妙,不能判定其方位,在於上古時期這片海真的存在過,只是後來隨不周山的崩塌而消失了而已。

其二是與神的能力契合的。

若月球真如《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所推論的那樣是神的一艘宇宙飛船,那麼不周山這個相對於人是巨大超現實的建築物,對神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有造出3000公里尺度的能力--這是月球直徑尺度,自然對於造就200公里尺度的建築是不在話下的--這是不周山塔基尺度。

其三是與地球沙漠大部分集中在塔里木盆地與撒哈拉沙漠之間的範圍是契合的。

科學界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氣候乾燥岩石風化來說明這些沙漠的成因,豈知這仍是科學界本末倒置的結論:是這些沙漠的存在,導致了這些地區氣候乾燥長年不雨,而不是這些地區氣候乾燥導致這些沙漠。

除了許多氣候乾燥的地方只有戈壁與風化岩石外,另外如相近緯度的中國南方山地、印度半島,北美洲大平原都沒有乾燥氣候及對應的沙漠,科學界用「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為沙漠主要成因根本無法自圓其說。

其四是與這些區域沙漠的沙子的量相契合的。

地球上這麼巨量的沙子,卻集中的塔里木盆地到撒哈拉之間的這塊區域,無法用氣候成因解說。而不周山與天柱的體積,只有在以「1百萬立方公里」為體積計量單元的情況下,才能形成這麼廣袤的沙漠。

4、「天」字象形起源與太陽消失

李衛東先生在其著作《外星人在月球背後》中曾解析甲骨文的「天」字,就是上古時期人類對月球描繪,其實他只說出一半景象。

按象形文字是對事物直觀簡約的描繪創作,及上面關於不周山的分析可知,「天」字在上古時期,是宇宙飛船(月球)懸停在不周山上空,並通過天柱連接的形象,不周山山頂由於側向激波作用,導致有一層UFO雲霧長年覆蓋。

而《外星人在月球背後》一書也提到太陽消失的記載。

李衛東先生推測是月亮受到攻擊後,其碎片在繞地軌道遮擋了陽光所致,主體並不是如此,而是不周山與天柱被損毀之後,產生的巨量碎片與粉塵瀰漫在整個地球大氣層與繞地軌道中,遮擋了陽光,這是真正的暗無天日。試想2243.5公里高,536.9萬立方公里的天柱粉塵碎片從塔里木盆地沿西北非方向摔砸下來,得在大氣層激起多大的粉塵?那會導致全球性的幾個月的沙塵暴!

5、學術界的問題

學術界說塔里木盆地的成因緣於大陸漂移,更誇張者據說是1995年中科院某幾人說是由南極方向漂移過來,這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完全是無稽之談。而學術界用塔里木盆地的沉積岩來說明這是海洋變遷的結果,並以此來否定塔里木盆地的小行星(隕石)撞擊說,其錯誤在於:

一是搞反了次序,塔里木盆地曾經有過海洋環境,這是成盆地之後彙集青藏高原雪山溶水與雨水後所致,海洋環境並非發生在成盆地之前。也即小行星撞擊說與塔里木盆地有過海洋環境並不衝突,而是科學界自身認識錯誤導致非此即彼的二元論。

二是認識不到塔里木盆地沙化的過程中的文明的因素--是上古文明的衝突導致的沙漠,而非天然形成。這麼巨量的沙子,存在於地球塔里木盆地、中東、撒哈拉這一塊相對整個地球面積不大的區域,僅用氣候乾燥、岩石風化來解說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們看到的同樣是氣候乾燥氣候的更多地方的地質現象,是戈壁、風化岩石等等環境,而非沙漠。而許多地方沙漠化,在於這些地方本就落於沙漠邊緣,由於環境破壞導致沙漠邊緣向外擴張所致,並非本身地質有沙漠化的傾向。

造成學術界這種認識失誤的原因,根源仍在於建立在錯誤板塊理論基礎上的呆板分裂地看待這些地質的結構成因,而不是從整體上有機地聯繫各種地理髮現與文明進程對環境的影響。整個塔里木盆地的地質成因與變遷,是青藏高原、阿富汗高原、土耳其半島、黃土高原、沙漠成因、煤炭成因、恐龍滅絕、海洋沉積、青藏高原底下空洞、神話故事、文明衝突、等等一系列地球歷史事件中的一環,而不是獨立的與其它事件無關的事件。

6、簡約塔里木盆地地質變遷史

這裡可以用兩段文字來整理諸多地球大事件的關聯: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400公里的小行星以小角度撞擊地球,小行星墜落時尾錐激起的巨量粉塵形成黃土高原,同時掩埋原黃土高原位置處的高大原始森林,形成山西內蒙古等煤礦。小行星墜落里翻滾形成天山山脈與阿爾金山之間的巨大凹陷地質結構,小行星撞碎地殼後形成史前巨大火山口,火山熔漿噴發冷卻後形成青藏高原、阿富汗高原、土耳其半島、橫斷山脈,流過的熔漿還填埋了中東、東歐位置的古海洋形成裏海,並將黑海與地中海分割成兩塊海域。火山口冷卻內縮後形成塔里木盆地,導致盆地是一個拗陷結構,底部是結晶岩結構,並經過幾千萬年彙集青藏高原及周邊山脈的雪山溶水與雨水形成「西北海」。原青藏高原的熔漿掩埋高大原始森林形成高原底下的鑽石礦。

一萬年前,神駕駛巨型宇宙飛船來到地球,造人當勞力,采沙建塔,開山挖礦,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海中心建立不周山與天柱,以作連接地面與飛船之間的運輸通道,開採青藏高原底下的鑽石礦,並教導人類文明與知識,飛船停留在不周山上空幾千公里高處。後神之間的衝突發生星際與全球戰爭,結果導致不周山與天柱損毀,並在人類中留下不周山崩、天柱折的神話傳說。宇宙飛船受損後脫離地球,導致地軸傾斜海水倒灌,整個人類文明毀於一旦,從而有後來的大禹治水半信史記載,與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大洪水傳說,及聖888經的上888帝造人、大洪水等等記載。不周山粉碎後形成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沙漠及周邊沙漠等,同時填埋了西北海,導致西北海消失並形成盆地沉積層。天柱粉碎並墜落後形成中東阿拉伯拉沙漠與撒哈拉沙漠等。飛船在控制之下上升到地球上空,後有其它飛船過來修復,在天空中反射陽光,從而有「十日並出」的神話傳說。最後飛船停留在近地球軌道,人們稱之為月亮。

也即,塔里木盆地中心區域的地底有不周山塔基的廢墟,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周邊沙漠是不周山的殘骸,阿拉伯沙漠、北非撒哈拉沙漠是天柱的殘骸,這就是不周山的核心奧秘之一。

以後國人有能力挖掘出塔里木盆地中心處的底下史前巨型建築殘骸,或能自由穿梭於星際,並發現月球是宇宙飛船的事實後,就不用驚奇這些與當下觀念認識相背的現象。

(注):《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書原名《人類曾經被毀滅》,本人有幸收藏後一本。要理解上面這些描繪,看官務必先全觀李衛東先生一書《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內容,及中國上古神話傳說系列。

~


看了一下目前的答案,感覺大家忽略了一件事,不周山被撞到的後果——天往西北傾斜,日月星辰從此東升西落;地向東南陷落,河川從此向東流入海。
那麼,不周山在非洲的說法就有點說不通了。反觀中國境內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是十分明顯的地形特徵,大部分河流也確實是由東入海。
所以個人認為,不周山應該就是在中國境內的西部的一座高山。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恰似山巒側卧。倘若諸君往大了想,整個高原地區都是不周山的山基而我華夏大地儘是不周仙山的一面而已,當如何?


突發奇想,天柱會不會是,鏈接其他星球的蟲洞」一根柱狀時空隧道「立於大山之上。
破壞的蟲洞之後,空間扭曲,天傾西北。


個人傾向於不周山是現代的祁連山,反駁帕米爾高原或者其他世界山脈,理由如下:

1.從眾多歷史書籍可以看出不周山處在當時中原文明輻射範圍之內,並且在其西邊緣。而古中原文明在黃河中下游一代,所以不周山很可能是黃河流域西邊附近山脈。

2.《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首先拋開後世註解的干擾。①首先,象形文字甲骨文中"合『字和現在差別也並不大,意思也相近,在這裡可以解釋為合併,聚攏,」有山而不合「則解釋為山連綿不斷之意,祁連山長800多公里,幾乎綿延甘肅省全境。②」寒暑之水「應當是類似雪山冬季存雪儲水,夏季化雪成河,而祁連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而其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同時也符合神話當中山上積雪終年不化特點。③同時西北海(青海湖)之外,大荒(毛烏素,騰格里,庫布奇沙地)之隅均符合祁連山的地理特徵。

3.《山海經·西山經》片段①:「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蟲焉】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意為: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見諸山,高高的居於岳崇山之上,向東可以望見泑澤,是黃河源頭所潛在的地方,那源頭之水噴涌而發出渾渾泡泡的響聲。古代河均指黃河,說明山的東邊是黃河的支流。

②「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鐘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說明昆崙山在不周山的西方一千七百四十里處,不論古時的里和現在差異如何,兩山相距是很遠。容我大膽臆測,這裡的記載明顯是沿河西走廊,再沿塔里木盆地南緣這條重要交通線行進而記載

4.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可以知道不周山在西海北方位置,青海湖在古時一直稱作西海,且面積比現在大很多。祁連山的可能性最大。

5.如果是所說帕米爾高原的話,屈原詩中的西海就是現代的阿拉伯海了,以當時的技術和能力是不能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去看阿拉伯海的波瀾壯闊的。即使在地理和交通技術不斷進步的後世,唐僧甚至近代的人都繞道北疆去印度。也更不可能是上面所說的非洲的什麼山脈,古人條件差,沒有遇山翻山遇海造船的能力,真這樣的話來回都一輩子了,遇見的不友善的國家,部落或者大型動物都夠死好幾百回了。

綜上,只剩祁連山了


上古時期的地理環境,至今已多少次滄海變桑田?恐怕現在大部分都再難對照了,有些所謂的某山某海,也早已不是那時的某山某海


就是他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西北海即是紅海,大荒即撒哈拉沙漠,

共工就是古埃及法老森烏塞特三世Senwosret Ⅲ的名字Khakaure,古埃及就是夏朝,所以不周山就是夏朝君主Khakaure(共工)的陵墓--------金字塔。


阿勒山,土耳其境內的阿勒山,最近似山海經中對不周山的描述了。

周是相對圓而言的,阿勒山頂圓而有缺口為不周。
附近還有個一樣形態的小阿勒山為負子。
據說考察隊在大阿勒山上發現了諾亞方舟,土耳其正在申遺。
其北面的部分亞美尼亞高原為崑崙丘,丘區域內有兩個不算小的湖,一個為醴泉,一個為瑤池。
其南面的阿勒山為系列火山,當時還活躍著,為投物即燃。
崑崙丘周圍繞著水係為弱水,還有四條較大的河流流向與山海經記載一致,其中有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東面的小高加索山脈為幕山,西面幼發拉底河源頭範圍水系豐富為濕山,山頂積雪融化流到山下為寒暑水。

其北面是黑海為黑水,南面是紅海為紅水,西面是地中海為西海,在沙漠角邊緣附近。西南兩片沙漠會吞沒人,為兩黃獸。

由此下西南是埃及包括金字塔,由此向南下是古巴比倫,由此向東行7000公里左右是神州大地中國。
因此中國有了山海經這本書,也有了相應的傳說。

詳細請參考百度地理知識並對照衛星地圖查看驗證。


推薦閱讀:

祈求代碼不出 bug 該拜哪個神仙?

TAG:地理 | 故事 | 神話 | 山海經書籍 | 中國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