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掉動物性讓人變成純粹的人嗎?
原問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有區別於動物的地方。但是人也是一種動物,那麼如果人的動物屬性喪失,變成完全意義上的人。會是個什麼情形呢?
1、
佛教講修行,不是要把人修成木頭、石頭。
如果把修成石頭當成人的目標,豈不是說人連石頭都不如了?
人本身就是動物的一種,人的修行,也離不開作為有情眾生的前提。「菩薩」,意思是「覺有情」,能覺的,與所覺的,都是「有情眾生」,換言之,都是動物。人和動物,是「非一非異」的關係。不能把人性與動物性區別開,否定「非一」,人就會淪為禽獸。把人性與動物性對立,否定「非異」,人就會變為木石。兩種都是「邊見」,是錯誤的。
2、
要知道為什麼需要修行。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在別人面前裝能耐、秀品位才談修行。修行是治病。是因為自己有煩惱,有恐懼,要從煩惱恐懼中解脫出來,才有修行的必要。但不能講,石頭沒有煩惱,所以要把人修成石頭,或者要修得喜怒不形於色,那都是錯誤的見解。
人首先得承認自己有煩惱,才能談修行。有些人不承認自己有煩惱,人家罵他一句「龜孫」,他很氣憤,他辛辛苦苦熬夜做出ppt,老闆說,做得是狗屁。他很傷心。但他不承認這些氣憤和傷心是自己的煩惱,他認為這是別人帶來的,施加在他身上的,自己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這樣認為,但還是沒有人能夠躲避無常的侵襲,下次老闆罵他,他還是會生氣,遇到家庭不睦,親人患病,還是會痛苦。修行,就是要正視這種痛苦,並徹底解決這種痛苦。
3、
徹底解決,只是一種理想。如果說誰能夠徹底解決痛苦,那就是佛。但是,在解決之路上,還是能夠一點一點收到成效的。就好比治病,有人不承認自己有病,但是要受身體不適的折磨。有人承認自己有病,願意吃藥,吃藥不一定能夠徹底治癒,但往往會有療效。談修行,就是先從療效上談。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有起色了,日常的煩惱比過去少了。如果是,就表示進步了。
修行,不一定用佛法,不一定用宗教,甚至不一定用思想道德教育,凡是能夠反觀自省,分辨善惡,遷善改過,就是修行。只是佛法有它特殊的善巧和殊勝而已。可以用陰陽的思維解釋。
所有人的內心都存在動物性和人性:
動物性的惡,人性的善;
動物性的貪婪自私,人性的友善關愛;
沒有純粹的善,也沒有純粹的惡,善惡並存於人心,善惡如同陰陽,兩者相生相剋,卻不能剝離彼此,獨立的存在。
就像希特勒,不抽煙,不喝酒,不玩女人,卻發動戰爭,毀滅人性。
丘吉爾,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做的卻是維護正義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你不能完全剝離人性和動物性。不存在全是人性的人,也不存在全是動物性的人。就像我們理解的,虎毒不食子,再兇殘的人,也有他人性的一面,只是他體內的動物性太極端,導致人性的一面微不足道,人看起來就是惡人壞蛋。
人性和動物性,兩者互相依賴共存,人性中包含著動物性,動物性中又隱藏著人性,如同陰陽圖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日日反思糾正自己的動物性,不讓它膨脹,走極端。
時時勤拂拭,不教惹塵埃。
不會啊。
從集合的角度,人屬於動物。
從類和對象的角度,人是動物是派生類。
人去掉動物性,那不是自己否定自己了嗎?他非人格分裂,神智不清不可。
然而這就是絕大多數宗教在乾的事情。
他們把人性和動物性對立起來,立一個永遠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把自己修鍊得精神恍惚,從中享受扭曲的神秘體驗。
因此,不要追求去掉動物性,而要在繼承中發展,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讓自己在現代規則下快樂生活的人。
《大學》開篇: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獸性被界定為無知、愚昧和不講道德,而人性則被界定理性、道德和文明。雖然大家也承認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但人身上的動物性就像闌尾一樣被人歧視。於是就有題主這樣的浪漫主義思維,想要去掉人身上的動物性,獲得所謂純粹的人性。可能,他們只是想證明人類的高貴;或許,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建設一個美好社會。
但是我必須指出,這種空想思維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說操作性,連可能性都不具備。因為獸性與人性這兩個符號是一些人單方面構造的,他們對兩個定義的內涵和外延完全沒有良好的界定。甚至於,他們對「人」這個概念都沒有良好的界定。一個不徹底的理論是說服不了人的,連人說服不了又怎麼可能改造社會。更關鍵的問題是,「獸性」與「人性」這兩個符號以及它們的對立完全是偽概念,二者是同一件事物的不同馬甲。因為「人性」無法否定自身,所以也就無法消除「獸性」。
在準備理解我的觀點並進行反駁或接受之前,親愛的讀者請你先想一想:所謂的人性與獸性,到底指的是什麼?然後它們又意味著什麼?
。
。
。
。
。
。
。
。
。
。
。
好了,我揭開謎底吧:所謂人性和獸性,都是理性在不同尺度上的表現。當事實前提苛刻、價值目標堅決、技術手段薄弱時,個體的行為策略會表現為空間尺度小、時間尺度短、力量投入程度高,此時的理性即為所謂的獸性;當事實前提優渥、價值目標寬鬆、技術手段強大時,個體的行為策略會表現為空間尺度大、時間尺度長、力量投入程度靈活,此時的理性即為所謂的人性。從現實世界的規定性來看,從來都是先有小再有大,先有短再有長,所以是先有獸性再有人性。人性是從獸性進化來的,也可能會退化為獸性。所以嘛,易子而食是一種正兒八經的策略和選擇,雖然它不「人性」。也不要講什麼道德不道德,智能生命從來都在追求道德,問題只在於遵循怎樣的道德規範。
這個問題也可以發散開來,我在上一段的論述著眼於理性以及外部條件,並沒有強調人這個主體。換言之,這種現象並不是我們這個物種獨有的。如果有其他物種進化成人,或者人類真的造出了人工智慧硅基生命,他們同樣會因為客觀世界的束縛而表現出所謂的人性和獸性。而地球上的其他高級動物因為大腦能力的制約,所以它們的行為模式被我們稱為動物性。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這種提問等價於空中樓閣這個寓言:我就喜歡塔尖,咋能不要地基嗎?
相關閱讀: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分別有什麼用? - 社會科學 - 知乎
生命的定義是什麼? 人的定義是什麼?
怎麼理解道德經中的人之道與天之道? - 生活 - 知乎
慾望為什麼一直不能滿足?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權力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理智跟理性有什麼區別?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無神論的道德來源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感性和理性為何如此矛盾?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這個問題的提法有點奇怪,有個前提「人也是一種動物」,那麼如果動物屬性喪失的話,又怎麼能說是變成了完整意義上的人呢?
看完隱一的答案,我突然有了靈感。正如他所說,人應該盡量減少自己的動物性,來發展更高級的能力。但是我的想法可能稍微有點不同。我覺得每個人是自由的(但未必自由自在),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發展方向,因為人們沒有相同的成長環境。人同樣也是不自由的,因為ta無法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出生時的家庭條件,社會地位。(雖說其實人生這盤遊戲充滿了變數,但有許多人的命運與自己的本能或性衝動有關,這麼說或許還是和人的動物性有關吧)
如果按著隱一的思路來想的話,我是覺得可以用人工智慧來實現這種「最大程度減少人的動物性」的目的。全球的糧食問題,飲用水,住房問題,交通,就業,說白了就是衣食住行,解決了這些基本的生理需要人就會產生更高級的需要,例如遊戲、娛樂等等的精神體驗,再者,大部分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與他人進行接觸交流。人類要發展出更高級的需要,才能得到更高級的體驗,發展出更先進的技術。問題是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發展出更高級的需要首先要滿足處在低水平的需要,就是那些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但是這裡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基本的生理需要,其實我覺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定相同。有的人在吃這方面,的確是要一天三頓,而且還很有點挑食;有的人覺得晚飯不吃也行,喜歡過午不食,也許還喜歡吃一些粗糧,口味清淡。人們對於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決定都有著風格各異的選擇,這取決於各種各樣生活態度取決於人生觀,原本所處的生長環境。說白了,一方面,人們的生理需要取決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條件也受現實環境所影響,舉個例子,人可能受他人的價值觀影響而選擇了開放式關係的性愛觀,(價值觀可以很多元化)但問題是如果他要滿足自己的慾望的話就必須付出行動依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經濟條件以支撐自己的生理需求,而在這個例子中,我假設是中國,在中國這個明顯是男權主義的社會裡,平等的、開放式、非獨佔性的性愛觀是很少人擁有的,因此在這樣的一個國度里,擁有開放式性愛觀念的異類要實現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所面臨的困難是巨大的,他需要克服的不僅僅是整個社會大部分人的觀念,他更需要努力去賺更多的錢才能支撐得起他的這種模式,因為在中國,有許多女性還不能做到經濟獨立,有的女性甚至無法做到人格獨立,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只有單方面希望保持開放式關係的話,基本上只能淪為「包養情人制」。正如真正的開放式關係需要各種兩個前提條件:兩人經濟條件各自自理並且獨立,性愛觀念一致(光是這一點就夠嗆,在中國不分男女的許多人都還是男權主義的忠實擁躉。)
「最大程度減少動物性」?說真的,我覺得不太現實。在我看來,人性具有兩個方向,向上無限接近上帝,向下無限接近動物。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類有這兩個方向可供選擇。就像是一根繩子,繩子的底下一端是動物,最頂端則是神,人類卻處在兩者之間。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類在這繩索上即可向上爬也可向下爬。
而現實情況是極端多元化的,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價值觀,願景都不相同,怎麼可能把每個人都趕往同一個方向發展?況且,未必所有人都認為這種動物性是壞的,不是說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快樂嗎?只要不影響他人的生活,滿足慾望有罪了?「高尚」一定是人們所想要的嗎?有沒有可能是「有趣」?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類不能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出生,卻能以較小程度地行使自由意志,改變自己的人生。(雖說有人質疑自由意志的存在,認為你的價值觀都是別人給的,因此你的一切行為都早已被命定,但我選擇相信自由意志)
說到「相信」,這是一項人類所特有的能力。相信一件事、一種觀念,或者說信仰,是人獨有的高級功能,這種能力需要建立在對現實的認知和對未來的想像兩者上。通過認知和想像,人們對腦海中的構想付諸行動。
這是從大腦的結構功能上分析的。
確切地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腦的高級認知功能。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能夠認出不同的物體?人為什麼有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怎麼產生的?
在我看來,人腦的強大而基本的功能就是「辨認」,是「辨認」產生了「辨別」。前期的一些物種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辨別功能,但這些生物體大概都不能都認識到自身。最終出現了人類這個強大的物種,其擁有的大腦強大到不僅意識到周圍環境、各種物體,也意識到其他人,更意識到自己!這可是高級的認知水平啊!人類大腦強大到能夠辨認自我,於是人類有了自我意識。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台會思考的多輸入多輸出控制系統,當一台這樣的控制系統能認識自己,把正在思考的自身當作被思考的客體,這不是很神奇嗎?
事先聲明,我是不信神的,但神的存在有其因由。人腦的另一強大功能是:預測。這是基於「想像」這一功能。遠古的人類,最初的人類先民,其大腦雖然已進化出高級的功能,結構與功能和現代人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是沒有足夠的知識。他們與現代人相比簡直就是長著具有高級認知功能的腦袋而腦袋裡卻空空如也的巨嬰。換句話說,先民們是「光有大腦,沒有知識」,這個說法可以等價為「認知失調」。試想:在原始的生存條件下,一個嚴重缺乏知識的人,遇到他(當時)無法解決的困境,又遇到一些(當時)無法解釋的現象,恐懼就會就油然而生,別忘了人類獨有的「想像功能」,人們會想,天上、地上、山上、海里樹上,是不是會住著一些生靈?甚至在人類看不到的地方,人們也會思量一番,因為他們暫時無法解釋,他們就是純粹出於自發地想像。
神就是這麼來的,不合理的信仰最初就是這麼產生的。對於一些能給予自己情感上獎賞的「生靈」,人們就認為這些是善良的神,而對於與恐懼、嫉妒等負面情緒有關的「生靈」,人們認為那些是邪惡的魔鬼。無論什麼文化,也無論什麼種族,人對神的想像都是以人類自身為模版的。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或許將要認識到,在現在到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不大可能見證到神的現身。因為神很可能只活在人類的想像中,永遠。而信仰神的人們也不會承認這個事實。
有位我很敬重的老師(他是信仰基督的)曾對我說,信仰高於理性,因為你邁出這一步,你雖然以為自己是「清楚知道」腳下的地板是實在的,但實際上你並不清楚知道它是實在的,每次邁出去之前其實你都在心理掂量了一番,你只是估計地板是實在的,你並不清楚地知道它到底是不是實在的,最終,其實你只是想像(或者說相信)地板是實在的而已。
人之所以為人,是由於人的複雜性,太複雜,太多元了。能力有限,碼了一下午才碼了這麼一點,還累得不行,慚愧。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動物屬性是哪些呢?吃喝拉撒是滿足最基本的肉體存在,之後慾望,追求吃更好的、更大更舒服的居所、權利、享受(分肉體享受和精神享受)等,我們不可能絕對的把這一切拋棄,因為絕對的拋棄就是完全放棄了這個身體的存在,但我們可以把這種動物本能減到最少,就像一個出家人一樣,不擁有任何財物,過午不食,名利就不用說了,如果我們要滿足這個身體,那將是一個無底洞。當我們在理性的空間里最大程度的拋棄這種動物性,所做的僅僅維持肉身的存在,那我們理性的空間才真正的騰出來,以前堆滿了很多的雜物,現在清空了而已。
這個問題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到底是什麼?人是從什麼時候才被真正稱為人的?我想應該是從人發明文字開始的,地球上那麼多物種,很多的的歷史是幾百萬年,很長很長,但都沒有產生文明,文明的開始就是文字,有了文字之後知識智慧才會累積,才會加快自身的進化,文字是一種什麼概念呢?抽象思維,把具象的一些現象和事物抽象成一些符號,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我們不能說動物完全沒有抽象思維,但把這種思維抽象成一些符號,這是人所獨有的。
人類的歷程,雖然也有動物性在裡面推動,爭奪生存、名利,但我們也可以看抽象思維在裡面的推動力和地位,沒有抽象思維哪來的哲學、科學、宗教,甚至我們娛樂的棋牌、遊戲哪一種不是抽象思維。話題扯遠了,回到主題上,我們為什麼想要最大程度減少動物性?因為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想像動物一樣為了基本的生存和慾望的追求來浪費一生的時間,我們意識到有一些東西超越了這一切,我們應該把我們的精力最大化的投入到這個領域去,哪些我們能稱之為偉大的東西就是如此,為了信仰,為了真理,為了正義,我們可以完全的拋棄肉身,我們認為那才是人性的光芒,雖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我們無不為之動容,我們潛意識裡對此是認可的,只有這些人性的光芒才會觸動我們的本心。
謝邀。回答有瑕疵,勿怪。
人的動物性是與生俱來的。善與惡的對立,即人的獸性與神性的對立,動物性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惡,惡是在人的道德審視下產生的概念。
動物性是一種盲目混亂的意志,獅子或者植物,只知道吃,即生存。交配,即繁衍。為了生存,交配,動物可以不擇手段,野蠻競爭。這些手段放在人身上,被道德稱作惡。
食肉動物要吃肉,那是自然賦予的,不吃肉就沒法生存,那它們的殺戮能稱為惡嗎?貓科動物的潤喉功讓動物死了再吃,稍顯人道。人道,這是人的認識。鬣狗掏肛二哥,活吃,非常殘忍,就沒那麼人道。所以獅子的動物性比鬣狗弱?獅子更人道?這似乎站不住腳。
道德把人分為善與惡,善即能壓制自己的慾望。慾望也可理解為意志。並無善惡之分。如果控制不住,那就成了純粹的動物了,那就是混亂的意志,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力。
那些混亂的意志,人總不能和動物一樣為了交配大打出手吧,動物都是這麼乾的。但人為了生存和交配耍的手段要更加高明許多,更多的是披上了道德的華麗外衣,即披著狼皮的羊,披著上帝外衣的撒旦,就是人真正的存在方式。
人總在動物性的混亂慾望和道德要求的自律之間搖擺,有些人生活放縱瀟洒,有些人則自律,甚至禁慾。佛家和中世紀的基督教都有禁慾的歷史。試問,禁慾是擺脫動物性的方法嗎,肯定不是,這反而否定生命,性慾是一種生命力,原始的創造力來源於此。混亂的,控制不住的性慾則是一種原始的破壞力。
人不是純粹的動物,也不是完美的上帝。人是介於動物和上帝之間的橋樑,是善與惡的辯證體,是具有神性的動物。所以完全擺脫了動物性,就不是純粹的人了。如果完全脫離了動物性,脫離了生存繁衍,而僅僅擁有神性,那隻能不吃不喝,沒有任何慾望,唯獨擁有精神屬性,那還是一個人嗎?那就是上帝。人不僅要擁有身體,也要有靈魂。靈魂和肉體的結合才能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擺脫了獸性不行,高估精神靈魂也不行。
上帝是禁慾的,而且不吃不喝,生無所求。所以尼采要反基督道德,宣稱上帝死了。
所以,結論是,人是無法擺脫動物性的。因為動物性本來就屬於人的範疇,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必要條件。
而我們在認識了這個範疇之後所獲取的方法論是,好好的活著,有節制的吃,有節制的做愛。不是不吃,也不是不做愛。而是有節制的,自律不是禁慾。只有自律才能獲得與自然的再一次同一,體會真正的自由。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
這句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這句話隱含了我是人我高大上的思想。和「狗永遠是狗,人有的時候不是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狗之所以為狗,是因為狗有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地方。(代入任何物種這句話都是對的)
現代進化論的一個觀點,現存物種在演化上平等。
看似人類是萬物之靈長,統治地球。
但以上帝視角來看,誰是靈長還真不好說。
(我發現家貓,家豬,大熊貓,鯉魚,蟑螂,蚊子,蒼蠅,乙肝病毒,酵母菌,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黃花,等等都有統治地球的感覺)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人除了動物性之外還有什麼,個人想法是nothing,人是有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生命的本能是動物性的,一個沒有本能的人還有可謂之為人嗎
不可能喪失動物性的,沒了動物性,首先人就不會有性交,就不會繁殖,不到兩百年人類就滅絕了。
我想去掉動物屬性的「人」。也就是人們在長久的生活中對自我的一種定義。以此為出發點,這個地球上有了社會,有了集體,有了國家,有了關係,有了貿易~~~~~~~~~~~~而這些都是以人的本能為基礎。人要活下去。因為人餓了,要有吃的,農業產生了,加工業產生了,手工業產生了,貿易產生了,經濟產生了~~~~~~~~~~~~以此類推,都是人的本能在驅動著人類的所有行為。本能就是人類的動物性,沒了動物性,就剩下nothing!算是替Echon做的一個詳解吧。
幾萬年前的叢林中,我們與其它猿類幾乎沒有區別,我們還是一個不起眼的猿,根本不在食物鏈頂端。今天我們基因的99%還是與大猩猩之類相同。我們與動物的主要區別是我們能在知乎上用一套符號系統進行交流,讓我們做一個想像的實驗:
我繼續碼字,但不用手了,而是腦波直接轉換成字元信號由ipad的藍牙接受,而且維持大腦運行的血氧供應及代謝都旁通到一個複雜精緻的機電化學系統,只是這個信息處理器---大腦,仍是生物化學系統的原件。您能感覺到我變得更「純粹」了一點嗎?
感覺不到,因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不是四肢、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等,而是大腦,大腦仍是原來的動物源的大腦,不能說更純粹了。
現在我大腦里的全部儲存及運行模式被輸入到一有巨大存儲容量和極高運行速度且能準確模擬人腦信息處理的主機上,這台主機有了我過去的全部記憶和與我完全一樣的思維模式。繼續碼字,現在這個「我」---也從有機體的生化平台轉換成無機半導體的數碼平台,現在您能感到答者是個更「純粹」的人嗎?
還是沒有,因為對於同樣的輸入,兩個平台有著同樣的輸出。通過知乎看一樣的回答,你無法判斷這是一個生物平台的大腦「思考」的結果,還是大容量主機精確模擬「運算」的結果(所謂思考就是神經元用生物電進行運算)。即使提供答案的主體其硬體已與動物完全無關了,還不能判斷出來這是更純粹的沒動物性的傢伙。
那麼只能更進一步,從主機中刪除所有源於動物性或與動物性有關的符號,那麼我連「我」字也不能用了,因為這源於一個動物個體對自己稱呼,也不用「用」字,因為這源於動物稱呼使用肢體及其它工具,也不能用「回答」,因為這源於動物間交流對話,徹底刪除動物性或動物源的符號後,你能馬上判斷對方是一台有了故障的機器,但不會認為發現了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人。
所謂人性,是符號化的動物性。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動物性。
也就是說,在現在的人類文化中,人的定義就是包含動物性的。
包含有理性和人的動物性得衝突,包含有理性對動物性的包容,以及動物性在面對理性時的痛苦。
如果動物性都起除掉了,恐怕任何人之間,只有計算機之間溝通那種冷冰冰了吧。
感覺還是蠻可怕的。感覺這種問題的隱含前提可能是動物性是一種不好的東西,它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如果去掉這種東西,讓人完全只擁有「人類性」,人類社會將會更美好。
經常因為類似邏輯被踩的還有「感性」,這玩意兒簡直被踩得一塌糊塗,那相對應的,「理性」才是好東西,多得是答案透露出如果能拋棄感性,完全理性地活著將會更好的觀點,人以理性為優點,以標榜自己很理性為自豪。
當然只要稍微用腦子想想,就知道不管是感性,還是動物性,都是不可能完全從人身上去除的。
姑且開個腦洞假設可以去除這些,討論一下題主這個問題的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區分動物性和人類性了吧,那吃喝交配這些,所有動物都會做啊,很顯然是動物性吧= =。說來說去,唯一獨屬於人類的行為,那應該就只有「實踐」了啊。
其特性是客觀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包含的基本內容是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和科學實驗三種。這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只有人類可以進行,動物無法進行的事情。嚴格來說,應該只有這一條才能算是「人類性」才對。
那去除動物性,保留人類性的話,就是不吃不喝不交配,不生氣不憤怒不鬥爭,每天只進行生產,處理社會關係,和科學實驗等等只有人類才能做到,其他動物做不到的事情。。。純粹的人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吧。
如果題主所設定的不是這樣,那得先定義一下你想要從人類身上去除掉的「動物性」都是哪些,才有辦法討論,不然得出來的結論就是「完全不可能有這種事情」,連在「假定它可以實現」的前提下討論,得出來的結果也是荒繆的。古代智者曾說過,吾之大患在吾有身。
你的問法不對,如果你的問法是對的,那麼下面這個問法也是對的: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有區別於上帝的地方。但是人也是一種精神的存在,那麼如果人的精神屬性喪失,變成完全意義上的人。會是個什麼情形呢?
人區別於大多數動物的關鍵就是所謂的精神、內心、情感、知識這類的東西,所以個人覺得如果拿掉所有的動物性,剩下的就只是人類所共有的一些概念,比如技術、文化、歷史。再進一步,剩下的就只有所謂的「文明」了吧。
大部分高票答案真令人無法確定是不是這些答主的「動物性」思維在為自己辯護(
不光是低級層面類似動物的兇猛貪婪的慾望,別忘了我們是人,我們有思維,而動物性恰恰在思維中也有很多席位。
在思維中的表現是,動物性恰恰會安於它自身。
和動物性安於自己自我確認相對的,是所謂「神性」或者有智慧的那部分,它們在審視自己時不會主動避免自我批判。
又因為人處在這個物質世界的一舉一動都是有方向的,所以最終的人的所思所做,不論你覺得你想了沒有做了沒有,最後的結果必定代表某種取向,或是其組合。
=================
沒有絕對的客觀!!!
=================
當你覺得你跳出了自己來審視自己,「我身上既有動物性的一部分也有非動物性的那部分」時,
你需要警醒的是,『你』對這兩者做出斷言「我該怎麼認識某一部分自己/我該不該保留它/我該怎樣和它互動相處」時,
是你的哪部分實際在做出斷言!
或者說對於這樣一個多多少少會在心裡造成一小番掙扎思量的問題,你最後的出的結論,是動物性思維和非動物性思維中哪一方投票占多數的結果。
動物性是思考的反面。就像動物的思維水平明顯普遍不及人類。動物性本身會抑制人的思考。且動物性的思維會在思維層面上駁倒、繞過、掩蓋忽視對它不利的思考。
清楚了這點後,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注意!這之後你做選擇——是否捨棄動物性——的意義和原先潛意識中帶有自我辯護得出的選擇肯定有差別。哪怕依然選擇了接受支持自己的動物性。
至於能不能——未來的時光那麼長,如果可能,為什麼不能?
我想如果可能,會有很多人害怕一試么?
真的,答主,你這個問題可以改成類似於,「如果可以讓你去除自己的動物性而保留你其餘的一切智慧能力等等,你會接受么?」 不然底下一眾人的論述都是「不能,因為無法做到,生來如此」。
人有社會性和自然性這雙重的屬性,而不是擁有獸性和人性這兩種屬性
推薦閱讀:
※過度純潔是否等於無知?
※小時候的我為什麼更愛撒謊?
※得理不饒人為什麼會是錯?
※為什麼說當一個善良的人撕下臉皮時,你連跪下的機會都沒有?
※怎樣擼才能不被室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