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你閱讀過的書籍中最值得推薦的是哪幾本?
類似問題:
2016 年你看過的電影中最值得推薦的是哪幾部?
2016 年你聽過的音樂中最值得推薦的是哪幾首?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你現在還讀書嗎 ?,更多「書籍」、「文學」、「閱讀」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的2016書單
2016年就要過去了,這又是忙碌的一年。忙碌意味著閑暇少,閑暇少意味著讀書的時間更少。好在這一年我的電子書閱讀比重大幅增加,才勉強維持住閱讀量。我對實體書和電子版沒什麼特別的執著,閱讀的是內容本身,不是載體,怎麼方便怎麼看。倘若是在雪夜家中,適逢斷網,不妨斜倚桌爐,捧一本書閑翻幾頁;若在長途旅行想打發時間,還是帶個kindle裝個十幾本書更加便利,總比扛著一摞實體書省力氣。讀書嘛,挑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和習慣就是,不必執念於特定形式,不然施主就著相了。
這十本書,有新有舊,並不全是2016年出版的新書。入選的標準只有一個:我在2016年讀完印象深刻,且購入實體書擱在書架之上,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1《明代鄉村糾紛與秩序》
2016年我完成了一個持續了近三年的夙願,將徽州萬曆年間的絲絹案始末整理成《顯微鏡下的大明》一文,承蒙和菜頭和老羅(振宇)青睞,得以獲得大眾關注。在整理此案期間,我開始對徽州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徽州的民風有兩個特點:一是健訟,喜歡打官司,二是倉鼠症,喜歡囤積各類文書。於是當地保存下來大量明、清兩代檔案資料,許多民間事件的記錄十分詳盡,成為研究者的寶庫——絲絹案,僅僅只是其中一件而已。
我很想對這些事情做一下深入了解,可是限於精力和才學,不可能去翻閱浩如煙海的原始資料,只好偷個懶,直接去讀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
這一本書,是徽州文書研究里視野比較高的。
此書是日本學者中島樂章所撰,他以大量的徽州訴訟文件為基礎,重現了明代鄉村的政治生態群落。誰把持著輿論,誰控制著公權力,誰能借勢中央,誰能忽悠群眾,宗族如何介入司法,朝廷對這種毛細血管末端的糾紛持什麼態度,利益集團之間如何博弈,秩序和潛規則如何運行,在一件件真實的訴訟案剖析中,徽州乃至明代鄉村的社會運作方式逐漸浮現出來。
想讀懂一個朝代,光看高層那伙人的紛爭是不夠的,還得了解底層地方的運轉奧妙。想真正了解大明,這本書是一把入門的好鑰匙。
順便一提,這是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其中的一本,同系列還有幾本值得推薦。比如《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 : 中古契約研究》、《歐幾里得在中國 : 漢譯《幾何原本》的源流與影響》,都很有好看,不過這裡不贅述了。
2《巨人的隕落》
這本書是我在日本旅遊期間,一邊跟著老婆逛街一邊捧著kindle看完的。從書的厚度,你們應該能估到我在商場里行走的長度——不過這個不是重點。
雖然讀客把這本書吹捧得有點過,但不能因人廢言,這本書本身還是挺好的,只是沒那麼好罷了。
《巨人的隕落》是一部氣勢宏大的一戰小說,一家英國礦工、一對英倫貴族兄妹、一個德國情報人員、一對俄國兄弟、一位美國官員構成了多個層次的交錯視角,幾條線齊頭並進,彼此糾葛,展現出了整個波瀾壯闊的一戰歐陸戰局。
這部作品以小言大,見微知著,我們閱讀的是幾簇浪花的起伏,卻能感受到大海的深邃與廣博,能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巨人的隕落》是一部屬於上世紀的小說,它的寫作風格和技法很古典,有著這個時代文藝作品很少具備的從容和沉穩。比如在開頭,作者極其細緻地描寫威爾士礦工的兒子比利第一天上工的每一個細節,有條不紊,不厭其煩,像是在精心雕琢著一尊雕像。
我喜歡比利和格里高里這兩條人物線,以及菲茨與沃爾特在戰場相遇的段落。茉黛和艾瑟爾我也很喜歡,她們前期光彩照人,只是後期這些姑娘被愛情與落魄遭遇磨去了自我的光芒,泯於眾人,回歸了傳統角色,實在可惜——無論悲劇還是喜劇,她們本該有更符合她們追求的結局。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強烈建議再去讀赫爾曼沃克的《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兩者創作理念、現實主義手法與風格都很相似,題材更是有連貫性:《巨人》結束於一戰後,《戰爭》開始於二戰。
如果說有什麼不滿足的話,《巨人》有點過於偏重描繪單獨個人的際遇,略微欠缺對大時局的思考和價值判斷。我們看到無數角色在時代大潮中起起落落,作者卻不怎麼提及這場大潮從何而來,又奔向何方。所以這本書很好看,只是沒那麼完美罷了。這一點,《戰爭風雲》和《戰爭與回憶》做得可真是太絕了,不光讓主角時刻發表議論,甚至還虛構了一部德國將軍的回憶錄,讓讀者懸起歷史之眼,俯瞰著時光的洪流。
最後截一下《巨人》作者在篇末關於歷史小說虛實之間的看法,這其實就是「歷史可能性」的表述,我完全贊同每一個字。
3《中國古輿服論叢》
作者孫機,他的大名不必多說,另外一本書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本書主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講輿乘,也就是中國古代馬車的種種細節,車制如何,整體結構是什麼樣,系駕的幾種方式,馬具馬飾有什麼特點,甚至還有關於木牛流馬的考據。看完這些篇長短不一的論文,很有衝動想寫一個古代版的《速度與激情》。
第二部分則是講古代服飾、冠、妝。不過孫老師的重點明顯放在了直男身上,談得比較多的話題,比如襆頭的產生與演變,比如漢代軍服的標識,比如革帶如何系扎,對女性服裝妝容講的相對少一點——不過這沒關係,可以和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對照著看。
對於有志從事歷史小說創作的朋友們,這本書不可不看,它能提供給我們大量古代生活細節。歷史小說如何寫出歷史感?不在宏大場景和華麗辭藻,而在這些小小的細節中。
4《秦漢名物從考》
這本書,對歷史小說寫作同樣是極好的參考書目。它涵蓋範圍很廣泛,從蔬菜到美酒,從連弩到浮橋,每一類都針對幾種特定名物進行解釋。更難得是,它不只是簡單的名物羅列和解釋,還有詳盡考證。每一個條目,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考據小文,包括徵引文獻與推理過程,這比單純解釋更有價值。我可以順藤摸瓜,從文獻里挖掘出更多想了解的資料。
作者是王子今,也是一位大家。他的另外一本書《秦漢交通考古》,內容也相當豐富。
每次在閱讀這些資料時,我都對這些學者懷有深深的敬意。這種基礎性的研究工作非常瑣碎,極耗精力,成果又不像那些高大上的項目能獲得廣泛關注。可他們卻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把這些問題一個個解決,方便我們這些後人擷取利用。
5《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
直接引用一段周振鶴先生的序言吧。
「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是作者多年來獨立思考唐朝藩鎮問題的心得總結。此書集中討論了8世紀中期至9世紀初唐代的地方政治問題……有別於以往的一些藩鎮研究,本書作者的著力點在於將一系列被以往研究所忽略的藩鎮事件,還原到一個具體的政治社會場景之中;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時空界限內,去對與藩鎮有關的各種地方政治事件進行闡釋,以此來為讀者展現一個富有生機,且呈現出多棱面的藩鎮群體……
作者對歷史細節有著特殊的敏感,並且也樂於在追索歷史細節的過程中去充分發揮自己在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因此閱讀本書似乎有著面對推理小說的感覺。當然,作者的目的並非單純地糾結於個別的歷史細節,或只是對具體的歷史事件進行有興味的解讀。本書作者的目標,顯然是希望通過藩鎮這一視角,去思考藩鎮所處的時代的整體結構與發展方向……換言之,作者對藩鎮個案的微觀考察,希望最終導出的是對一個宏觀時代的把握。」
誠如周先生所說,這本史論讀起來有一種推理小說的感覺。(尤其是對我這種外行人來說)比如說吧,針對「張巡守睢陽」這個著名歷史事件,作者別具慧眼地把它放在更大的視角里去看待,抽絲剝繭,從河南節度使這條線追查下去,發現河南局勢與朝廷內鬥相關,進一步引申到玄宗與肅宗的鬥爭,與朔方軍的合作與分化等等。張巡守睢陽,只是這一系列高層鬥爭延伸到基層的一個悲劇——如果要把睢陽之守寫成小說的話,從這個角度切入,一定會讓讀者耳目一新。
再比如說,作者在寫神策軍時,一度苦於無從下手。她自敘說:「我實在沒辦法,百無聊賴地在地圖上拿《通鑒》里的那條元載和魚朝恩爭奪神策軍鎮的史料來標記,這是有關中晚唐神策軍鎮的一條重要資料,之前的學者都用過,這條史料里出現了將近10個神策軍鎮的名字。真是不畫不知道,一畫突然問題就出來了,我突然發現神策軍的幾個據點都集中在西面的鳳翔一鎮里,而且分成三排排列,我當時立即就意識到這裡面有問題了。其實也很明顯,這三條平行線就是三條交通路線,這些神策軍鎮的分布全部在交通樞紐上。」 ——作者遂抖擻精神,以此入手,從神策軍的空間變化,考察了異族威脅和唐廷應對變化的情況。這是把開腦洞的技術,應用到了學術中去。
對於這些研究在學術上有多大的價值,我沒資格評價,但我能從這些細緻的考察和推理中,感覺到一種隱藏在文字下的洶湧動力。這動力充滿戲劇性,是寫作的絕好素材。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讀歷史論文的原因:它們能從耳熟能詳的資料里開出別樣的腦洞,這腦洞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有詳實的材料和嚴謹的方法論支撐,顯得格外真實。
開腦洞也要遵守基本法啊。
6《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的十大發明》
作為一個成績不太好的文科生,我喜歡看那種深入淺出講明道理的科普文字。所以當初選擇看這本書時,我身心很愉悅:生物進化?十大發明?四十億年?光聽這個修辭就很讓人神往。我的預期是看到一些類似「生命在被閃電擊中的原始湯里悄然孕育、「恐龍毀滅於一次小行星衝撞」之類既淺顯又富戲劇性又容易理解的觀點。
然後我翻開書,在第一章就看哭了。
作者饒有興趣地探討,在早期地球環境中,各種無機物如何在深海的熱液噴口通過一系列反應,構成有機物,進而誕生最初的生命。儘管他很努力地讓描述通俗化,可裡面層出不窮的拗口名詞和複雜化學機制,還是把我直接看懵了。
這本書不是那麼好懂。不過我有一個毛病,只要開讀一本書,非得讀完一遍才成,不然心裡總覺得一件事沒做完。所以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讀,碰到不懂的名詞或概念,就趕緊搜索一下,實在不能理解,就當成」糖果「來看待——這是我當年讀英文原版《哈利波特》掌握的訣竅,忽略掉所有零食、糖果和食物單詞,不去深究它們的意思,閱讀速度會大幅提高。
不過當我深入讀進去之後,慢慢體會到了這本書的魅力所在。作者把生命演化娓娓道來,彷彿帶著讀者親身經歷了一遍生命從無到有的演化過程。如果說之前是「知其然」,那麼現在就是無限接近「知其所以然」。都知道原始湯誕生了生命,但誕生的詳細過程是怎樣?都知道天擇作用,但具體到物理和化學層面的運轉機制如何運作?書里都有詳盡的闡釋。
說實話,很多段落我很多都沒看懂,不過不影響感受其中蘊藏的魅力。有些觀點,甚至讓人覺得妙趣橫生,比如作者談到眼睛的起源,認為最早可以追溯到藻類執行光合作用的感光點,這幾乎有讓人寫一部科幻小說的衝動。
這個所謂的「十大發明」,其實是十個一直存在爭議的根本問題,作者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卻沒有鐵口直斷,不輕易下結論,只是告訴我們這個方向也許更符合邏輯和科學,這是個很負責任的科學態度。
簡單來說,這是本很難讀懂的書。它就像一座包裝精美的機械鐘,平時只看鐘面也夠用了,但如果你拆開內殼,看到無數齒輪和擒縱機構嘩嘩轉動時,哪怕你不懂原理,同樣也是感受到那種運轉的美感。
7《最後的耍猴人》
這本書是2015年出版的,我最早是在《讀庫》看到。是我讀過的非虛構作品裡,最喜歡的一個選題。
這個世界,其實是分為很多層次。儘管所有人共享同一片物理時空,可不同層次之間,幾乎視而不見,如同不存在一般。前一陣,我跟朋友說起這個話題,朋友不信,說哪有那麼誇張?我打開他朋友圈,隨便找到一個街頭照片,指著他身後的路面清潔工和路過的三蹦子:「你看,他們一直在你身邊走來走去,你每天都看到,可能還會有點互動。可你會迅速忘記,不會留意。他們的人生,無論快樂還是苦惱,都和你沒有交集,對你來說就是不存在的。」
大部分人對耍猴的概念,就是路過街頭時的驚鴻一瞥,最多是駐足停留片刻,扔下點錢就走了。耍猴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並不感興趣。不過這種不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對一無所知。
現在一位攝影師決定站出來,試圖突破這一個知見的藩籬。
作者把視角擱放在「耍猴」這麼一個行將消亡的古老行當,深入其中,一路跟拍、記錄、與耍猴人交談,甚至還一起扒火車……為的是能揭示出耍猴人真正的生活狀態。他們來自哪裡?為什麼從事這個行當?和猴子之間是怎麼一種相處關係?如何走南闖北?怎麼開場表演?平時拜什麼神?經濟賬怎麼算?巨細靡遺。這些看似流水賬似的記錄,能讓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重量。
我很喜歡的是這本書的文字,質樸冷靜,沒什麼刻意修飾過的辭藻,鏡頭感超強,就像是一台跟拍的攝像機,默不作聲地把那些耍猴人的一切收錄在畫面里。大概正如作者在序言里的標題那樣說,《我關心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
8《茶館之殤》
秋原是我的朋友,他在業餘時間一直浸淫在近代中國的生活史考據中。此前他的《清代旅蒙商述略》已十分驚艷,把整個清代在蒙古地區的商業活動考據得無比細膩,成功地還原了當時旅蒙商團的各種行商路線、歷史沿革、行業規矩以及生活細節,摳得相當之細,而且文字流暢,解說清楚,讀起來毫不費力。
這本《茶館之殤》是他的第二個選題,同樣以「細摳」為特色。內容顧名思義,講的就是「茶館」本身。從茶館的興衰時間、茶館的業務範圍,到圍繞著茶館而展開的江湖潛規則,還有層出不窮的各種講究、切口、黑話等,書里都說得很透。說是茶館,其實寫出了一個小社會的市井百態——頗有連闊如《江湖叢談》的風采,作者還連帶著把相聲源流也做了一番梳理。
我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這本書簡直渾身都是戲。每一個揭示出來的茶館小細節,感覺都可以做成一個橋段。凡有志於這一時代的作者和編劇,這本書不可不讀,能給你的作品提供許多絕佳素材,讓時代味道更加濃厚。
9《李天飛大話西遊記》
這年頭解讀四大名著的書層出不窮,不過作者們多是從文本出發,窮搜勾連,試圖從字裡行間挖出細微矛盾之處,強加解釋,構建起另外一個故事或理論。這樣的解讀法很有意思,看完讓人腦洞大開,可是有一點,不能當真。把那些解讀分析當成文藝作品來看待就夠了,倘若真覺得暗藏微言大義,就背離真實太遠了。
李天飛老師的這本《西遊記》解讀,卻是個例外。不誇張地說,是如今市面上諸家解讀西遊最好的一本。
原因無他,因為這本《大話西遊記》並無大話。它並不醉心於挖出什麼新的陰謀論,而是從版本、民俗、博物、宗教等角度進行嚴謹的考據,不做驚人之語。
李老師手裡的資料極豐,所以格外顯得詳實可信。像他談到哮天犬,祭出東漢崖墓壁畫,把傳統文化里狗與猴子的關係分剖得清清楚楚。再比如談到金箍棒,用大量出土文物來論證其與船具之間的微妙傳承,令人耳目一新,又特別信服;講到四大部洲的名字,直接亮出一大堆古籍影印、碑拓圖本,證明《西遊記》其實是寫了錯別字。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這本書的指導思想很簡單:《西遊記》一書寫了幾百年,幾十個故事版本彼此融合,無數個作者參與編撰,統合成一本書後,必然存在前後矛盾之處。正如李老師自己所說:」「今天看到的《西遊記》本來就是一塊澆了很多層奶油的蛋糕,擱了幾百年已經化成一攤糊塗……就是要用抽絲剝繭的方法,把這些層化掉的奶油,重新分出層來,把疊加在西遊記里的這些層次,一個一個地擇出來。還給大家一部清晰透徹的《西遊記》。
版本學是分析名著的一柄利器。許多古典名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民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傳說過程。仔細考察各個時期版本的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故事如何隨著社會發展而進化。很多讓我們聞之一驚的所謂「秘辛」,其實從版本源流這個角度來看,不過是傳抄過程中的一些誤會與融合罷了。
對我來說,這本書有魅力之處,不只是揭示西遊記本身,還在於研究古典名著的方法論。看完此書,學著作者的思路再去審視其他作品,便比從前清晰多了。
10《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
商務印書館這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的封面風格,已經讓我形成條件反射,一看就心生凜然,同時開始犯困。尤其是這本書,光看名字就覺得索然無味。我無數次在各地書店的書架上看到它,目光從未做過片刻停留,也沒有絲毫把它拿出來翻閱的年頭。
直到今年一次機緣巧合,我勉為其難地翻開它,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多麼好玩的一本書。我原來以為裡面會充斥著一大堆繁瑣的貿易數字和經濟分析,結果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在講東南亞的民生民俗和背後的文化解讀,與弗雷澤的《金枝》有點類似。且不說學術上的意義,單用來打發時間,也足夠有趣了。
比如裡面提到暹羅的水下神判:如果兩人起了爭執,就同時把頭浸泡在河水裡,誰先憋不住氣抬起頭,誰就是理虧的一方。作者還做了解釋,理虧之人必然心虛,心虛必然氣短,所以這種審判方式也有一定心理學的道理。
再比如,暹羅當地還流行一種斗獸形式,用大象和老虎搏鬥。但主人會刻意給大象披掛盔甲,把老虎爪子拔掉,讓前者佔盡優勢。因為在當地,認為大象代表王室,老虎代表了外國人,這折射了東南亞人對外來者的微妙心態云云……
但這並非只是一本獵奇的書。
東南亞地區的地理特性,決定了它註定像地中海一樣,從周圍吸納各種基因進來,形成複雜多元的文化群落。而支離破碎的島嶼特點和季風條件,構成許多個相對獨立的小圈子,如同一個個模擬小沙盤。藉助作者的旁徵博引,我們從中,能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基因和政體的演化、碰撞、消失以及整個過程的脈絡。
比如說,作者曾注意到,在當時,東南亞女性的地位比周邊地區都要高,幾乎與男子平起平坐。這並非是他們具有平權意識,而是因為女性在商貿活動的介入程度很高,經濟地位和獨立性與男子不分軒輊,甚至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有一種非常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在該地區最積极參与日益擴大的貿易的國家都由女性來統治」。但很可惜的是,隨著外來宗教與文化的強勢入侵,這個特點在17世紀後逐漸消失。
所以,對於喜歡觀察人文形態演化的人來說,15到17世紀的東南亞,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觀察缸,這兩冊書,則是一位稱職的解說嚮導。
有書可讀,即是快樂。
如果你來逛知乎,看到某個區域書特別多,那一定是知乎電子書編輯們的工位。 看到這個問題後,我就去採訪了各位編輯們。以下是她們的私人推薦。
在此感謝 @梅什麼@飯飯@張瑤@裴啟航 。(如果你是電子書的一位老讀者,或許也可以猜猜每本書是誰推薦的(???? )
1.《出梁庄記》梁鴻 著
買這本書之前並沒有讀過作者的另一本《中國在梁庄》,也不知道原來梁庄就在河南的某個地方。了解背景後,再讀這本書,總會不自覺地代入家鄉人的感情。那些在留守在梁庄的老人,就像老家村子裡的叔伯,他們閑話的那些關於南水北調的事兒,我也在老家聽到過類似的抱怨;散布在各地打工的梁庄男女,不斷地更換號碼和地址討生活,他們在年輕的時候選擇離開梁庄,又默契地在年老的時候回到村裡。
每到年末,我也總會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老家的小縣城裡去,我覺得自己像是《出梁庄記》里的那些人,我的「梁庄」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在我外出的這些日子,它變得太快了,我花了很大力氣離開它,卻又始終念著。
2.《蜘蛛男孩》尼爾·蓋曼 著
尼爾·蓋曼大概是我最想成為而目前又還差得很遠的作家吧。他有能力把各種元素混雜在一起,寫出一個好故事(我個人認為,寫故事的能力是作家的頂級技能)。據(百度百科等)說,尼爾·蓋曼將自己的這本書描述為「一本魔幻恐怖驚悚鬼魅浪漫喜劇家庭史詩」,但閱讀的時候,你只會覺得這是個簡單、生動又快活的故事。我特別喜歡下面這段對於「老」的描述:
希戈勒夫人比巴斯塔蒙特夫人老,她們都比諾爾斯小姐老,但所有人都不如鄧薇迪夫人老。鄧薇迪夫人年紀大,看起來也老。估計有些地質學年代都不如鄧薇迪夫人的年紀大。小時候,胖查理常常想像這樣的畫面:鄧薇迪夫人站在赤道非洲,從她那對厚眼鏡後面不以為然地瞥著新近出現的直立人。「離我的前院遠點,」她會這樣對剛剛完成進化,情緒還很緊張的能人說,「我跟你說,不然我就賞你大耳光。」鄧薇迪夫人聞起來有股紫羅蘭的香水味,而在紫羅蘭之下則是很老很老的老女人味兒。她是個足以睥睨風暴的小老太。胖查理二十年前,曾經尾隨一個亂跑的網球闖進了她的院子,打碎了一件草坪飾品,結果被她嚇了個半死。此時此刻,鄧薇迪夫人正用手從一個特百惠小碗里,捏著咖喱羊肉吃。「浪費了多可惜。」她說著便把幾小塊羊骨頭扔進一個瓷盤。
這位很老的女人其實也是一個神,然而她最後仍然被收斂到日常生活一個「特百惠小碗」中,胖查理的父親也是一個神,但卻是一個凡人世界中非常糟糕的、只會讓孩子感到尷尬的「缺位的父親」。
尼爾·蓋曼太好看了!
3.《錯把妻子當帽子》奧利弗·薩克斯 著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要尋找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也以自己的方式死去。」
這是一本文學性很強的科普作品。裡面講到許多神經病學案例,相比讀之前期待的獵奇快感,更讓我感動的是其中的哲學探討,以及作者對「人性」的關照。雖然書里都是一些被「病」困擾的人,但是作者通過他們傳達的生命智慧,讓我這個正常人也很受啟發。
記得誰說過,好的物理學家都是哲學家。我想,可能好的科學家也都是哲學家吧。
4.《遠方的鼓聲》村上春樹 著
一直覺得遊記特別難寫(當然也難讀)。流水賬式的記錄再配無數套九宮格圖,勉強算是走心;若是像余秋雨先生那樣,每到一處,都要神色凝重地憑弔遺迹,發興亡之嘆,觀滄桑之變,又覺得抒情太多,咱普通人雞皮疙瘩不夠用。那麼立足於旅行故事呢?哎,咱又沒趕上世界大探險的年代,最大的戲劇衝突可能就是被多騙了幾百塊錢……
所以,讀到村上春樹的《遠方的鼓聲》有種撿到寶了的感覺。就不配圖、就不抒情,咱也不講究探不探險。
且隨村上先生坐在羅馬的公園草坪上,獃獃地看修女警察看美少女看熱氣球還有看人接吻;或者是在希臘島上,認真研究一番「為什麼這裡的貓一吵架就要互抓鼻樑」;又或者是在義大利跑步被狗追,決定動點真格地跟狗吵一架……在路上生活,在生活的各種麻煩和驚喜中切換,同時還要忙著研究人與人(還有貓貓狗狗)的關係為何如此複雜神秘。
哎,希望能讀到更多這樣有意思的遊記。
以上就是編輯們的推薦啦~
——————
除以上這些,知乎電子書還想給你推薦自家出版的《知乎周刊》(免費!!!)。近日亞馬遜發布的「2016 Kindle 免費中文電子書閱讀完成率榜」,選中了 10 本「被最多讀者讀完」的免費電子書,知乎電子書出版的八本《知乎周刊》入榜。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 8 本書,那就快來看看吧,說不定也會像其他讀者那樣,拿起來就想一口氣讀完啊 O(∩_∩)O
不裝逼書單來了,我的2016 top10 。
以下入選的是吸引人的書,令人著迷的書,不打瞌睡的書,可愛的書,不性冷淡的書。
甚至是,改變了對事物觀感和看法的一些書。
這幾年丟了不少書,也買了不少書。
能讀到心裡的,都是書與人的情分。
《最後的獵巫人》原作名: The Last Witchfinder
作者:詹姆斯·莫羅
出版社: 三輝圖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譯者: 楊晨光
出版年: 2015-10
豆瓣讀書評分:8.4
「女巫之釀的最後一味配料,山羊膽、毒芹根、惡狼齒、蜥蜴腿,在快要完工時奉上韃靼唇、猛虎肝腸…女巫從始至終都在哼唱『不憚辛勞不憚煩,釜中沸沫已成瀾。」在《麥克白》里,莎翁用陰翳的筆調捏塑了一個壞女人,這像是一個時代對女巫一詞的概念:站在上帝對立面的撒旦的情人。
但是懷著獵奇之心翻開這本小說的我,卻進入到了更黑暗的世界裡:少女詹妮特出身於式微的獵巫人之家,卻目睹身為科學家的姨媽被獵巫人父親以女巫罪名燒死後,漂洋過海到美洲的詹妮特在一場襲擊中家破人亡,被俘虜到部落、嫁給印第安人作妻子,直到發現失散多年的弟弟繼承了「女巫之錘」,詹妮特逃出部落,假扮成女巫站上被告席推翻女巫法案,當我默讀過半,才意識到,女巫並不存在。
作者莫羅是一個腦洞大開人,7歲發現自己擁有了從碎碎念中拼湊出科幻小說的神力。在這本小說里,莫羅用辛辣的筆觸獻上眼淚、骨血、烈火、鞭錘,接著一個愚昧殘酷的黑色時代被抽絲剝繭:在歐洲大陸理性之光出現前,獵巫曾經盛極一時,著名的薩勒姆殺巫案,幾名少女假裝「著魔」指控鄰居,用惡作劇殺死了27人,當老百姓發現只需提供含糊證詞就能將討厭的鄰居送上火刑台,這場審判就變成了一個逃殺遊戲。而毫無科學根據的「驗巫法」在法律面前將一百八十萬名「女巫」處死,即便是剛出世的嬰孩。
當我合上《哈利波特》,翻開手中的另一本書,重新拂去四百個冬日的塵埃,這個在人類河流中沉沒的時代,是一個更不被「麻瓜」接納的詭詐世界。在一片混沌之中,開普勒望向遙遠的星空,畫下星體轉移的軌跡,象徵智慧的蘋果,從《創世紀》的夏娃手中墜落,落入牛頓的懷中。牛頓勇敢地說出:女巫不存在於現實,只存在於人的思想里。比現實的魔法更令人墮落的,是人心的恐懼和妒恨。而莫羅說,理性,是對付這個世界的糟糕模式,但是其他模式比它更糟糕。
幸好,在這本小說里,你還能看到來自啟蒙運動的科學家們互相吐槽對方,壞脾氣的牛頓、多情的富蘭克林和優雅的孟德斯鳩。小說之配菜極好,還帶入了「少年pi奇幻之旅」式的冒險、美洲大陸的原始仙境、粉紅版的肖申克之救贖、即便我這般對數學無感的文科生,也想再細讀一遍。
《等鹿來》
作者: 約翰·繆爾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原作名: John Muir among the Animals
譯者: 張白樺
豆瓣評分:8.8
這本書,真的太可愛了。我常年尋找自然物種類的書籍,但這個蘊含詩意和劇情的故事,讓人喜愛。鹿無疑是受寵愛的,性情冷淡的北歐人痴迷鹿,男人打獵後把鹿首掛在客廳,女人則把麋鹿的素描裝裱起來裝飾房間,甚至有一種叫鹿角蕨的小植物,因為葉片形似鹿角,所以得到了許多熱情。但鹿卻不是像牛羊一樣養在奈良的邊隅的,它應極少出現在都市,而是在渺無人跡的深林,帶著一束晨光悄然、輕盈、靈巧地步入朦朧著薄霧的山澗里,像宮崎駿筆下的鹿神,行走的蹤跡都有青草和花的香氣。繆爾在書里說,鹿的一生一直優雅無匹,這種迷人的動物,是大自然的榮耀。
約翰·繆爾是一個可愛的博物學家,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建立自然國家公園的人,被稱為「美國荒野的守護神」,奇妙的巧合是,先民把鹿也奉為自然守護神。為了研究植物和貝類,他從印第安納走到佛羅里達,又搭船去古巴,最後站在加州壯美的山林面前,他的內心仿若電擊。1890年,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因他的議案得以建立。繆爾的一生幾乎都在山野度過,他放棄了社會地位和高薪水,去無人之境野遊,涉溪穿林,行走冰原,簞壺瓢飲。除了描寫塞拉山上的黑尾鹿、他還寫印第安人的馬、寫溫文爾雅的角蜥,寫表情尷尬的響尾蛇,他寫自然荒野的散文質樸優美,理性中不乏如詩的遣詞,「黑檀般的夜裡,他的眼睛像山一樣古老」。他寫生死,寫發現橡樹底下有一隻在冬眠中凍僵的地松鼠,就把它帶回家「解凍」,那般與草木萬物共生,那樣跳出人情之外的世情,實在動人。
我是帶著敬意閱讀,我想起母親說起童年,常常在河面偶遇巨蟒出遊,歸家山邊遇幼虎,總覺神秘,如今看來已如異世。這個星球之所以被創造,不是為人類而存在的。若是未來的孩子可以出生在一個有小熊爬進廚房偷吃蜂蜜,在雪地里偶遇狐狸的世界,是多美的平等。我不想追逐那隻美的生物,只願等它無聲地來,我與它,可以以一種很美的距離,不遠也不近,隔著你我共生的這個無限的世界,隔著一個萬物千年以來相守的默契,無聲對望,最後無聲道別。
《春琴抄》
作者: 谷崎潤一郎
出版社: 雅眾文化/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出版年: 2016-6
豆瓣評分:8.3
作為一個畢業論文以谷崎潤一郎為論題的骨灰級真愛粉,我當然不能少了谷崎大神的著作,而且這本比起他其他略有bt趣味的書來說,真的十分純真了。當然我建議大家閱讀他的《細雪》、《陰翳禮讚》。你會深深愛上他。
今年,一部日劇《賢者之愛》讓原型小說的作者谷崎潤一郎的名字重新被提起。這位與川端康成比肩,因病逝因而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的日本作家,從寫出妖異驚艷的《刺青》,到被譽為日本昭和時代美之極致的《細雪》,被世人寡知實為遺憾之事。
大學時的我曾經看過《春琴抄》的電影,苦於在國內找不到這本書的中文譯作,直到它出版了。電影中, 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將言而未盡的暗生情愫演的細膩豐滿,盲女怒而疾雨般撥撥動三味線,和春琴毀容後佐助以針刺眼跳至黑幕劇終的幾幀,有著安靜而強烈的美學官能感受。時隔青春重看原著,才恍然察覺,年少時眼中只意會愛情,而《春琴抄》的詩意之下,卻有拋開愛與性之外的廣袤存在。
《春琴抄》講述出身關西大族的富家小姐春琴,容顏艷麗,卻因疾病而雙目失明,從此寄情於琴弦,出身卑微的僕人佐助,因拜小姐為師學習三味線,開始了一段隱蔽的虐戀。極度自負的春琴脾氣暴躁,對佐助苛刻殘忍,甚至不願意承認他的情人關係,而佐助卻滿足於受虐的一方,願意在冰冷的冬夜,將春琴冰冷的雙足放入胸口溫熱。最後春琴被毀容,佐助也以針刺瞎了自己的雙眼,只為使春琴的優美姿容長留於心。一位僧人所言:「轉瞬之間切斷內外,化丑為美之禪機。」殘忍的深情與不可褻瀆的美在此達到極致。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美學的探索者,善寫施虐與受虐、在肉體和心理的反常中詮釋女性的另一面之美,而得名「惡魔主義者」。他曾以一書《陰翳禮讚》探索半明半昧中,由幽玄生出的日本美的精神。他塑造了永生活在黑夜中,美貌和才華兼具的春琴。她並不是一個瑪麗蘇式的女人,作者以大量篇幅描寫春琴生活起居之奢靡,衣飾之華美、甚至僱傭僕人侍奉名貴的黃鸝。在這華彩的豐筆之下,不乏日本舊世貴族生活的風情,以明亮反襯著了她因生理所至的嗜虐與殘酷性情,跳脫出了傳統意義上符號化的惡女形象。
對於谷崎潤一郎來說,美的方式是多變而非固化的,惡只是美的一種形式。他死後墓前惟立了青石兩隻,寫上「空」、「寂」二字,恍然如聽到幽玄和室里,春琴閉目彈琴的斷續之聲,落在四季更迭的荒蕪里,他所編織著意象或具象的言詞里,讓這奇異荒誕的美穿透空間與時間,落入今人的想像中。
《宵待草夜情》
作者:[日] 連城三紀彥
出版:新星出版社
豆瓣評分:8.6
日本作家特別喜愛的一種女人,日文叫惡女,中文叫綠茶婊。而《宵待草夜情》寫的就是五個綠茶婊的故事,能樂歌者篠,婦人杉子,賣笑女鈴子,名伶鴇子,酒館老闆葉子,五個女人錯位的愛情,五個女人隱瞞的秘密,熾熱、妖冶、黑暗。
連城三紀彥是日本唯美派名家,寫日本傳統美,字句綺麗堪比川端康成;寫推理,他PK東野圭吾贏得直木獎;寫女人心,針腳縝密如渡邊淳一;而寫虐戀,谷崎潤一郎都不夠他重口味。
女主人公篠,出生能樂師之家,雖有能樂造詣,卻苦為女兒身。為了延續能樂的血脈,她嫁給落魄能樂師作妾,直到夫君病逝,她獨自擔起年幼繼子貢的能樂訓練。多年的妒火、寂寞讓她對繼子貢產生複雜情愫。而繼子貢之性情如能樂面具一樣冰冷空洞,無悲無喜,仿若人偶,因多年前偶然在湖邊被繼母擲石,從而生出對肉體疼痛的狂熱慾望。篠與繼子的愛情,漸漸步入一條畸形的毀滅之路……
日本美學裡有一味名曰「物哀」。櫻花盛開不是最美,唯有凋落時才至情至美。美的毀滅讓人傷懷,美的變質讓人嘆息。作者塑造了蒲草一樣纖弱昳麗的女人,卻賦予她們為了愛而背負罪的命運。如同觀看一出日本能樂劇,優雅唯美的皮相之下藏裹茹毛飲血的情慾,她們慢烹細燉,將無知的你拆骨入腹。事件的真相讓看客啞口無言,而結尾總有意外的逆轉,讀罷五味雜陳。
「宵待草」又名月見草,這種花草卑微樸素,夜時盛放,晨曦枯凋,只開一宿,因此寓意等待月色的情人。少女把它贈予男子時,訴說的是一種沉默相待的溫柔愛意。而令我感到憂愁的是,文字之外,滾滾紅塵里,還有多少情深不壽的歡愛、無疾而終的等候,未曾寫入書中?
《毫無必要的熱情》
作者: 劉天昭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5-4
我這個人向來是不愛讀散文的。就像平日里吃慣炸雞甜甜圈的人,開始吃一棵蔬菜配涼白開。這年頭誰都能寫個散文,卻大多是套餐里的雞湯,一水的咸膩。但是能把散文寫得有味道,需要很高深的功力了。我先是被封面大片的森林吸引,然後又對這份「毫無必要的熱情」之書名頗感興趣。
賈平凹說,散文是寫給自己看的。散文更像是自言自語,也是生活瑣碎的照映。華麗如張愛玲的散文,炫目,饞人,有著世俗小資小樂。質樸如村上春樹的散文,有趣好讀,是腦洞之日常。可是初讀劉天昭,我卻有些不習慣。
嗯,怎麼會有人這樣寫字?像冬夜,像枯秋,又冷淡又優雅,李海鵬說這是「高級灰」,感覺是複雜難摸的,但她卻能捕捉到一片不曾開發的字眼,用清冷的筆調,疏淡幾筆勾勒出魂魄來。不寫實,乃是寫意,卻極準確的,若放在唐宋,那叫「鍊字」。如劉瑜說的,她給一個個貌似毫無意義的事物做人工呼吸,企圖喚起它們的心跳和溫度。劉天昭早年給《南都》寫社論,清華大學建築系出身,剋制冷靜的文字元合她的理科生屬性。談及回憶的書寫,她在書中這麼說的:「記憶是這樣輕柔的東西,非要點了滷水才能成形,從此也就毀了。」她偏不點那滷水,像意識流電影,沒有旁白解釋,沒有特效渲染,只是把那一幀一幀的故事剪碎、縫補、粘結。她寫故鄉、戀人、友人,並無直接的情緒,你卻懂她,平靜之下涌動的共鳴,像是隱藏的器官,隱隱作痛。
不放鹽的湯,原本卻也是好喝的。
——————————————
先去吃個晚飯,後補。?(? ???ω??? ?)?
教唆十三本中國歷史方向的書,以魏晉南北朝歷史為主。
1.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 (豆瓣)
這是史學大拿田餘慶先生的一本經典論文集,主要是田老八十年代的手筆,雖然年代並不新近,卻大抵是魏晉南北朝歷史進階不可不讀的具有學術里程碑意義的文章。每篇討論秦漢魏晉之際的某一專題,通過對每篇專題的把握,讀者盡可在對該時期歷史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加深若干認知。全書不乏醍醐灌頂之處,讀來甚是暢快。
2.閻步克:波峰與波谷 (豆瓣)
這是閻步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我個人很喜歡其書名中對於秦漢魏晉歷史發展趨勢的比喻。作者從官制與品位的變遷入手,考察了周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史流變,提供了一個基於古代中國史政治文化常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官僚政治)中的波峰波谷模型,對於讀者進一步了解上古史與中古史的流變大有裨益。
3.饒勝文:布局天下 (豆瓣)
一部提綱挈領、深入淺出描繪中國古代軍事地理的佳作,適合作為歷史地理學的入門讀物。四邊四角的棋盤比喻堪稱經典模型,全書結合山川形勢、具體戰例展開討論,方便讀者確立對於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維度)的基本框架,無論讀者是準備淺嘗輒止、亦或是細部深入,都是一部很棒的入門引路的書。
4.韓樹峰:南北朝時期淮漢迤北的邊境豪族 (豆瓣)
作者通過對南北朝邊境豪族的來源、南奔、北歸發展脈絡,以及對崔、裴、柳等代表性大族的個案分析,為讀者展現了一條理解南朝軍政興衰歷程的嶄新維度,對於南北朝史深入大有神奇補益。
5.羅新:黑氈上的北魏皇帝 (豆瓣)
作者從零星可見的北魏皇帝即位儀式入手,聯繫其他內亞政權的零星柴冊儀記錄,試圖將內亞視角引入北朝史維度。雖然此書的佐證並不充分,在論證上並不嚴謹,但好在作者系專業研究人士,腦補推論大體合理,倒不失為一本用全新視角理解北朝歷史的小冊子,饒有趣味。
6.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 (豆瓣)
一部細緻考證司馬氏代魏建晉以及司馬炎時期政治的專著,作者對舊有史料發賾探幽,屢以暢達洞明之新見刷新細化讀者對於三世紀後五十年魏晉政治的認知。讀來頗有田餘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的感覺,坐等仇大拿的下一部專著出爐。
7.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豆瓣)
一部融會貫通前輩思想史、政治史、制度史學人關於兩漢種種政治文化命題、並予以通貫的著作。作者以兩漢意識形態的屢次變動為軸線,發凡起例,為讀者還原了兩漢政治文化之流變,實乃研讀漢史,不可多得的晚近經典之作。
8.陳勇:漢趙史論稿 (豆瓣)
作者能夠在有限史料及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嚴謹地提出推論,雖是論文集的體例,卻能通過緒論提綱挈領、附錄補充說明、後記指出不足,使得原本零散重複的各篇論文之間能夠有機聯繫起來,閱讀體驗也得以提升,實屬奇妙。
9.楊立華:宋明理學十五講 (豆瓣)
講義體例的著作,主幹酣暢淋漓,讀來深入淺出,很是暢快。
另,楊氏黑陳寅恪大師真是處處黑到點子上,一黑勝十粉,每次讀到楊黑陳的段落,真整個人都很興奮。
10.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 (豆瓣)
一部文筆近人的北魏文化史著作,優在維度全面、史料充分,缺在多有重複、深度不足。不過以作者的文筆,倒不失為一部有深度的北魏史入門書。
11.許倬云:說中國 (豆瓣)
許老第三部梳理國史脈絡的新近之作,通過其梳理,展現「中國」共同體的古代鏡像,並試圖找尋現代中國共同體的內涵所在。是一部立足文化史、立足現代中國視角的優秀中國通史,蔚為大觀而又不失精簡,可以配合更偏社會史、經濟史的《萬古江河》閱讀。
12.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豆瓣)
一部八十年代的近代史作品,史料運用、史識展現、史筆行文均堪稱典範。雖然史觀主旋律了一些,但其文筆著實優良。此書不僅僅是一部中學生加深近代史課程知識認知的優良教輔書籍,更是任何一位近代史讀者絕不可繞過的經典論著。
柳春藩老先生在其八十年代著作基礎上,新近改寫而成的著作,算是一本比較中規中矩的三國歷史入門書,比近年來市場很火熱的呂思勉《三國史話》的寫成時間更加現代,也比易中天的《品三國》硬傷少得多,更適合三國歷史小白閱讀。
好奇心年度圖書——2016 年的圖書,繼續以人文、商業、科技和生活四個維度推薦。候選書目來自於:20 幾家專業出版機構的自薦和推薦;10 幾個學者和媒體人的推薦;《好奇心日報》編輯、記者的推薦。綜合所有意見之後,我們選擇了 26 本。《好奇心日報》的執筆者盡量讀完了這些書,「真誠地認為它們的確不錯」——這句話去年亦有提及。與去年一樣,這是我們推薦之前應盡的本分。相信我們、我們的讀者和所有生產了這些好書的知識工作者們,讓我們的共同體更強大了。
2016 年《好奇心日報》人文類好書:
《摩登時代》《未竟的往昔》《社會因何要異見》《二手時間》《古拉格氣象學家》《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驕傲之塔》《暴力》
當發現進步竟然不是天經地義,我們是有多悲傷,有多惶然。
2016 年結束的時候,我們可能比過去每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多一點悲觀。
強大的保守勢力、浮躁而混亂的價值體系、顢頇醜陋的話事者正在成為進步的敵人。
這是一件讓人惱火的事。
但可能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考驗我們信念之時:我們應該比以往更需要汲取知識,更堅定對人類知識共同體的信心。
那些點燃我們的智識與智慧,我們希望同樣作用於我們的讀者。
沒有什麼比堅持這個共同體的存在更讓人感到光明的存在。
單本詳評請見原文: http://m.qdaily.com/mobile/cards/36261.html?share_from=ap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2016 年《好奇心日報》生活類好書:
《像我們一樣瘋狂》《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旅》《有如走路的速度》《來份雜碎》《你的建築有多重?》
提起「生活美學」的時候,大家都在買買買,據說這件事叫做「消費升級」,還有一個理直氣壯的說法叫做「對自己好一點」。然而概念實在太廉價,我們隨即就看到了遍地皆是的「匠人」,層出不窮的「古早」以及各種勸你遠離喧囂、放空心靈的「民宿」。一批時髦人拋棄嶄新的批量製造,開始擁抱故意做舊的球鞋和夾克,就連喝茶的杯子,也要保留泥土的痕迹,並且千萬不能忘記它的「作家」尊姓大名。潮流越變越快,就連提倡「慢生活」的「生活美學」本身,也成了一種潮流。
這樣的「生活美學」,一點也不好玩。
不如真實一點,豐富一點,看一點也許不那麼治癒的東西,想一想也許沒那麼容易的問題。
這才是生活啊。
單本詳評請見原文: http://m.qdaily.com/mobile/cards/36261.html?share_from=ap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2016 年《好奇心日報》商業類好書:
《黃金時代》《爆款》《釣愚》《米塞斯大傳》《海盜共和國》《世界上最強大的思想》
「雖然創新者這名字總讓人有點逆反,誰會不喜歡這些人呢?我們可能只是不喜歡它被糟蹋成現在這個樣子吧。」
說起來,我們被眼前的種種不如意的事搞得太不舒服了,感覺哪裡都不太對。也包括中國這些年引以為自豪的發展。
不是每個發展中的市場都能抓住機會,但人口紅利也好,犧牲了資源而贏得了時間也好,那句經常被人提起的話可能還是一個重要原因:歐美主導的全球化對於很多發展中經濟體來說,是個警惕而且敬而遠之的存在,但只有中國熱情接納了它,並且藉此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在快速發展的 30 年時間裡,我們得到的除了外匯儲備和中產階級的增長,更重要的還有我們學到的一些本事:如何在全球經濟中贏得一席之地,如何在文明社會中生存。
我們被商業引導著走到今天。「世界上最強大的思想」,是由蒸汽機所帶來的。這個強大的思想,除了我們在接下來的文字中會介紹的重新塑造了整個世界。我們可能要特別留意而且感謝的是,實際上只有在這個「最強大的思想」出現以後,整個世界才不再是一個零和遊戲——在此之前,世界的財富增長如此緩慢,以至於大部分的財富重新分配,本質上都來自於繼承或者非偷即搶。
在此之後,財富增長大於人口增長,人類從此才不再擔憂馬爾薩斯的擔憂,不再慌亂於羅馬俱樂部的恐慌。因為就連龐大的中國,都讓自己過得好了那麼一點。
如果,我們現在不再在乎這個來自於普世價值觀的商業文明,那我們所羨慕而沒有的如貝爾實驗室可能永遠不會出現,我們以為我們有但未必真正擁有的「創新」,可能也會更加遠離我們。以中國這個經濟體的體量和所覆蓋的人口和影響所至,這真的會成為全世界的大悲劇。
文明的信仰者,所應該全力而為的,就是阻止這樣的大悲劇的發生。
單本詳評請見原文: http://m.qdaily.com/mobile/cards/36285.html?share_from=ap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2016 年《好奇心日報》科技類好書:
《貝爾實驗室與美國革新大時代》《創新者》《生命的躍升》《讓我們害怕的食物》《Against All Odds》《Future Crimes》
2016 年停滯的東西有很多,技術創新也是其中之一。
新技術推動前進曾經被當作理所應當的事,每一次出現瓶頸,總會有人做出新東西打破它。
當個人電腦變成無聊的辦公設備,互聯網創造了新的用法。當互聯網泡沫破滅,智能手機又讓互聯網變成 24/7,給它注入活力。
但現在距離 iPhone 發布已經快十年時間,智能手機帶來的增長停了下來,取代它的新東西也遙遙無期。
資本、渠道、流量這些詞取代技術成為「技術公司」的新口頭禪。曾經的創新似乎走到盡頭,而新的創新又都沒能留下來。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候,我們推薦的年度科技圖書是這麼三類:歷史上的成功創新、與增長危機的搏鬥、科學技術和偽裝成科學技術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帶來的值得恐懼的事。
單本詳評請見原文: http://m.qdaily.com/mobile/cards/36294.html?share_from=ap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今年沒時間看書,推薦幾本輕鬆的。
Speaking American
又是一本講美國各地方言與口音的,很淺,特色在於圖,很直觀好看:
最後這個三明治的五種叫法讓我這個南方人變老土了。
看了這書,第一個反應是,不知道國內有沒有類似的。一定會更好玩。
The Private Eye
第一次看 Brian Vaughan 的漫畫,感覺對得起大名。
非常喜歡這種構建一個新世界的設定,開場絕對是教科書級的:一點點地把這個世界的設定講出來,不生硬,也不能拖泥帶水。結果這書居然選擇了一段動作戲開場。
也非常喜歡書的里的很多小設定。
比如有很多讓老影迷覺得暖心的:
還有調侃當下的:
嗯,這故事的基本設定是,在不久的未來某年,雲端破了,所有人上傳的隱私全被泄露,於是 Internet 被封,保護隱私成為第一要務。(作者沒有說是誰幹的,但鑒於裡面出現了一張《Free Assange》的海報,……)
然後有一個邪惡的傢伙,要恢復 Internet,主角的任務就是要阻止這個邪惡計劃。
我承認笑倒了。因為在印刷本出來前,這是一部只能在網上購買閱讀的漫畫。
The Unofficial LEGO Technic Builder"s Guide (2nd ed.) (中文版《樂高科技系列搭建指南》可能是第一版)
最近在收拾 LEGO 零件,於是想略系統的看看 Technic 系列。這本書感覺正好,各種零件的特徵,典型用法,都分門別類講到了,例子也很牛:
唯一的缺點,就是例子都很正,不夠有趣。所以這裡也推薦
The LEGO Power Functions Idea Book(中文版應該叫《樂高動力組創意搭建指南》)
這兩卷延續了作者之前的風格,沒有字,全是圖,以 project 為中心,從簡單到複雜。比如之前的,這本最好的是,每個作品都附上了零件列表,在配圖上也更照顧愛好者的需要,角度更全,跳步更少: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看毛姆看得晚了點,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本書真是太喜歡了。
他其他的書也很好,大家提到的《刀鋒》、《面紗》、《人性的枷鎖》等等,以及他的短篇小說集,都可以看看。短篇小說里有一篇我格外喜歡,《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
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
朋友@姚璞 評價,說是中國的《百年孤獨》,認同。
因為這本書,我都開始捋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了。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不在文筆,主要是我偏愛外星種族的構建,這本書的設定我喜歡極了。而且對我啟發非常大,感謝。
1、關於唐代長安與絲路的幾本書(唐代外交)
《撒馬爾罕的金桃》(薛愛華)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榮新江)
《絲綢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榮新江)
2016年讀書多因工作需要。看這一系列書,就是因為當時要寫關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一篇文章。
《撒馬爾罕的金桃》
這本書在學術體系中受到的評價頗高,被認為是西方人認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和文化必讀的書。但是完全不像國內的著作寫得那麼難讀。
或許因為外國人寫絲綢之路,全戴著放大鏡看,很多我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也就變得十分有趣。
撒馬爾罕在今天的烏茲別克,唐代時是康國首都。康國是「昭武九姓」之一,「昭武九姓」被統稱為「粟特人」。粟特人以經商為業,是絲綢之路上的生力軍。
撒馬爾罕的金桃,也就代指又絲綢之路上運到長安城裡的外國稀罕玩意兒。
這本書是博物學體例,通過物件來寫歷史。
試舉幾例:
[香料]八世紀有一位王子有口中含香的嗜好。除非口中有沉香和麝香,否則不開口說話。這類人十之八九都要在香湯沐浴後,才去參加社交聚會。
(註:八世紀的一位王子,典型外國人寫法,其實就是王爺。薛愛華提到的這點很有意思,那時候男人很愛噴香,而且認為是有男人味的表現。什麼時候這個情況反過來了?中國男人噴香水老被認為「娘」。好在現在慢慢又「返古」了。)
[羽毛]利用柔和的金黃色羽毛製成的鳳雨金錦,是唐玄宗接受的貢物。唐玄宗宮裡許多飾物都用這種錦裝飾,到了晚上夢就會發出明晃晃的光。後宮嬪妃中,只有楊貴妃才有資格得到足夠的這種錦來製作衣物和帷帳,用它做成的衣物,看起來光明耀眼,就像太陽光一樣炫目。所以有《霓裳羽衣曲》,非羽衣不足以舞此曲。
(註:羽毛是舶來品。《霓裳羽衣曲》也是。這首曲子是唐玄宗改編了外國人的歌寫成的。可見當年「胡風」之重。領導人不懂國外的交響樂,怎麼泡楊貴妃?一朝天子一朝逼格啊。)
榮新江的兩本書
學術水平很高,然而對於非專業的讀者而言,比較難啃。
另外幫讀者掃個雷:《絲路新史》 (芮樂偉·韓森)
這本書我是在香港書展上買的,內地版本應為《絲綢之路新史》,取這個名字,大概是指用新發現的文獻和考古學成就來講故事。然而書中所提的許多材料,中國的考古學家早有更翔實的研究,此書可作為國外視角的補充。
另外書中有許多錯漏,所以必須要搭配中國人的書看,才能糾正。豆瓣現在評分8.1,實在是有點高。
2、《你一生的故事》
年初在朋友圈看到《降臨》的海報。於是買了這本書的電子書看。
特德·姜,華裔科幻大咖。《你一生的故事》包含了特德·姜的好幾個短篇故事,其中《你一生的故事》是第一篇。《降臨》即改編自此篇。
從整本小說來說,特德·姜的小說不僅僅是科幻小說,也是哲理小說,篇幅短小,主題深刻。
具體到《你一生的故事》這個短篇,故事對外星人的設定完全脫離了已有的所有模式(就不劇透了)。並因此引發對語言學這一領域的思考。整篇故事出乎意料並充滿溫情,十分動人。
3、《龍頭鳳尾》 馬家輝
因為最近和馬博士有個合作,所以突擊看了這本小說。以前,馬家輝的影評、隨筆看過很多,但覺得都沒有這本小說好。
馬家輝大概是把他對寫作的敬意,和對香港黑社會所熟知的各種八卦掌故都融進這本小說了。小說語言運用地也很好,獨特的港式風味。據說杜琪峰要拍這個電影,基本上,小說本身就是很好的劇本了。
另外,小說名「龍頭鳳尾」別有深意。
看完這本小說,我甚至一度懷疑他是不是gay。
4、伊坂幸太郎小說
貌似這兩年被新星出版社大量引進。
看了好幾本,敘事詭計掌握十分熟練,小說瀰漫著「聰明」感。
不過過於心靈雞湯,也過於套路。
還有挺多別的,暫時沒想起來,或不值一提。
2016年是我離開傳統金融IT業,加入互聯網公司騰訊的第一年,相信身邊也有不少和我一樣的互聯網行業新人,或者是從事3-5年希望進一步提升自己對於行業、技術趨勢理解的同學,從過往閱讀過的書中,分類給大家推薦一些有助於幫助大家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理解行業背景、最新趨勢、未來發展的好書。
PS:三節課報告中互聯網人2016面臨的最大問題,系統性的閱讀顯然是通往答案的道路之一
1.社交網路背後的網路科學和社會學:
-鏈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9971/,網路科學家 巴拉巴西對於社交網路的系統性研究,結合案例介紹了小世界現象、六度分隔、橋、社交網路節點權重等新媒體、運營同學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社會資本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288956/ ,社會科學家林南 從社會科學角度對人際社交行為的定性+定量研究,社會資本如何幫助個體在創業求職過程中獲得更多機會?社會資本不是現金,但是可以幫你成事。
-引爆點 https://book/http://douban.com/subject/3900987/,引爆點理論中的信息附著法則、個別人物法則、環境威力法則、這三點對於希望刷爆朋友圈的你,不可不讀。
2.互聯行業歷史趨勢與重要的互聯網巨頭
- 浪潮之巔 (豆瓣),解讀互聯網公司興衰背後的必然規律,幫助建立互聯網行業的全面思考框架。前Google、騰訊副總裁吳軍博士,對100多年美國IT、互聯網:ATT 公司、IBM 公司、蘋果公司、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的歷史興衰進行系統描述。
- 重新定義公司 (豆瓣),Google CEO 寫的管理方法論、基於OKR方式如何管理Creative Genius的方式,Google如何在工程師文化下、自動自發的解決問題
- 騰訊傳 (豆瓣),讀懂騰訊,讀懂中國互聯網。騰訊官方唯一授權的權威傳記,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寫成,不管你是不是在騰訊工作,對於理解中國互聯網很有必要。
3.創業者與leader必讀
-精益創業 (豆瓣) MVP、PMF這些你所熟悉的創業領域的重要概念都來自本書。
-黑客與畫家 本書是矽谷創業之父Paul Graham 的文集,主要討論黑客成長、黑客對世界的貢獻以及編程語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對計算機時代感興趣的人的一些話題。書中的內容不但有助於了解計算機編程的本質、互聯網行業的規則,
-聯盟 (豆瓣),矽谷人脈教父,Linkedin創始人對於互聯網業員工和公司之間新型協作關係的詮釋,如何基於一定期限的雙向合作,實現個人職業發展和公司目標實現之間的雙贏。
4.產品經理打怪升級
-從點子到產品 (豆瓣) ,朋友 點我達產品專家、前鎚子產品經理 @劉飛 寫的一本產品經理入門書,講述從粗略的點子到具體的方案,要經歷的步驟。如何落實方案,用戶研究、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落實產品方案的過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
-增長黑客 (豆瓣) ,朋友 @范冰XDash 寫作的第一本系統性介紹Growth Hacking方法、案例和工具的書,據編輯說至少賣了6-7萬本,相當暢銷。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豆瓣),阿里產品經理 蘇傑老師的大作,順帶帶火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一概念,可以從中看到阿里系同學對於產品方法論的思考。
-結網 (豆瓣),由知名社交產品 糗事百科創始人,前騰訊員工王堅寫作,馬化騰作序,也是騰訊的產品經理寫的第一本產品方法論有關的書籍。
5.程序員成長指南
-架構即未來:現代企業可擴展的Web架構、流程和組織(原書第2版) (豆瓣)
Ebay和Paybal兩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的CTO合寫的關於如何實現互聯網應用可擴展性的XYZ立方體模型,落地方式包括應用橫向分割、資料庫分表分庫等等。
-設計模式 (豆瓣) 面向對象編程經典讀物,被反覆使用、多數人知曉的、經過分類編目的、代碼設計經驗的總結,幫助程序員設計可復用、易維護的代碼。
-重構 (豆瓣) Thoughtworks首席科學家Martin Flower提出如何通過調整程序代碼改善軟體的質量、性能的一系列方法論,使其程序的設計模式和架構更趨合理,提高軟體的擴展性和維護性。
6.設計師的UI Redesign
-點石成金 (豆瓣) 對於不少互聯網行業的設計師們而言這是學慣用戶體驗設計的第一本書。剖析用戶的心理,在用戶使用的模式、為瀏覽進行設計、導航設計、主頁布局、可用性測試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觀點,並給出了大量簡單、易行的可用性設計的建議
-IDEO,設計改變一切 (豆瓣) ,發明過滑鼠、提出HCD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法論的知名設計諮詢公司IDEO,告訴你什麼是Design Thinking,以及如何把設計思維用於解決問題。
-簡約至上 (豆瓣) ,作者二十多年來潛心鑽研互動式設計與易用性,前英國易用性專家協會主席。他提出的簡約四策略:刪除、組織、隱藏、轉移,很好理解也很實用。
小結:
讀書的價值在於幫助大家建立理解行業、公司的全面框架;明確當前工作的方向該如何深入;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獲得前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希望能夠通過對以上經典書籍的系統性閱讀,幫助大家在新年裡重塑自己的思維方式,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是在已有的崗位上搞個大新聞。
http://weixin.qq.com/r/hXXk-BjESUU2rVyf9yCX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在經濟學、互聯網、政治.......各個領域只推薦一本書,我會推薦這些:
①
經濟學方面:「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今年經濟學方面我大概讀了這些書:
如果把這些分為好幾類,有一些書,比如「股票作手回憶錄」,是教你炒股的技術向書籍。炒股的技術,離純粹的經濟學,存在一定距離。如果你想學習經濟學,我認為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賺錢機器」之流被大多數人貶的很慘,但其實教給了讀者一兩個基本觀點,還是有意義的。但是我覺得他的信息密度不高,其信息量大概相當於知乎「什麼是富人思維」這個問題下的的一個高票回答。
「斯坦福極簡經濟學」大多數人評價比較高,但是我覺得單純講一個一個經濟學規則亦或是常識,缺乏一條線索把知識串起來。所學到的知識因為沒有理解更深層次的邏輯容易流於表面。
比起快餐,可能從經濟學史去學習經濟學,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經濟學的邏輯。
但是比起「國富論」這種經典,「凱恩斯大戰哈耶克」可讀性高得多。
經濟學史就是一部國家干預與自由放任的爭論史。如果說愛情是文字家最喜愛的話題,存在是哲學家永遠在思考的問題,那麼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預之爭就是經濟學家最喜愛的主題。
這本書以凱恩斯和哈耶克的爭論為中心,實際上包含了20世紀30年代後國家干預與自由放任這兩大經濟學思潮的爭論及其對政策的影響。要了解當代經濟學,本書應該是必讀書。
推薦搭配一部動畫觀看,「[ C ] THE MONEY OF SOUL AND POSSIBILITY CONTROL」,動畫把凱恩斯主義與哈耶克主義的分歧在哲學上上升為現在和未來誰更重要。事實上,我就是在這部動漫的彈幕中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的。看完動畫再看這本書,根本停不下來。
②
政治學方面:「獨裁者手冊」
今年政治學方面讀書並不多,相關的大概也就這三本。
對於政治學的書籍總覺興趣稀缺。但是「獨裁者手冊」是一本能讓我保持了閱讀興趣的書。
「人們有時可以支配他們自己的命運。要是我們受制於人,親愛的勃魯托斯,那錯處並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難道真如莎士比亞筆下的凱歇斯所言,錯處並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本書便是以獨裁者的這個小點切入,串聯了許多經典的問題。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一種思路來理解將眾多乃至絕大多數領導人特徵化的可悲行徑,無論他們是在政界還是商界。本書的目的是解釋好的和壞的行為,而不感情用事地下斷言。核心在於分析人民被統治與被組織化背後的機理和緣由。
長期以來,我們太習慣於接受歷史學家、記者、專家和詩人們的故事,未曾透過表面挖掘那些既不指向命運、又不指向我們自己的深層真相。政治的世界是受規則支配的。任何不按這些規則進行統治的統治者都會達到悲劇結局。在故事之外,我們也需要嚴肅的解釋。本書就是一個嚴肅的理性的分析和解釋。
讀這種書,對於年輕人的政治啟蒙意義頗深。
③
計算機、互聯網方面:「大型網站技術架構」
今年關於計算機、互聯網,讀了這些書:
互聯網太熱了,到處都在推薦互聯網的書。實則是把商業、技術、營銷,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混雜在了一起。
裡面有一些東西根本就是噱頭之作,有一些東西信息密度太低。
但是「大型網站技術架構」,是一本信息密度高,有例子,並且邏輯清晰的書。讀這本書的起源是因為我在某雲計算部門的工作,涉及到架構,找來這本書認認真真讀了好幾遍,覺得學到很多。
你說你懂互聯網,你到底懂什麼?就是那些IP經濟、O2O的之類的名詞嗎?那其實懂的人和不懂的人只隔一個百度的距離。
在騰訊實習期間,有一次小組內的分享,有位同事分享了一篇文章「當我們在 google 搜索欄輸入內容按下回車鍵之後,發生了什麼?」我當時覺得頗為新奇。回去查了一下最全的答案版本,簡直是通過一個小的切入點串聯了無數知識,讓人覺得打開了新世界。「大型網站技術架構」也是一本能給人這種感覺的書。
並且這本書並沒有什麼門檻,不需要畏懼。讀完可以試著畫一畫架構圖。相信你對很多問題的認識會提高很多。比如,12306為什麼那麼爛?為什麼京東網站會在購物節崩了?當我們設計大型網站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設計些什麼?等等。
我們,離商業模式還太遠,而且我不認為大多數互聯網預言家具備預言能力。倒不如靜下心來讀一讀信息密度高又知識含量大的書,可能對自己提高比較大。
對了,作者也在知乎上@李智慧
④
心理學方面: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把涉及智力的心理學理論深入淺出的串起來,並且思想性高,演繹嚴密。
有些書寫的東西真的不能叫心理學,那最多能叫世俗智慧。建議多讀一讀這種嚴肅的東西,才能保證自己的審美不被拉下去。
⑤
文學類:「天堂向左,深圳向右」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經常鼓吹慕容雪村,這是我對他的評價: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80296/answer/107263539?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他的「殘酷青春三部曲」裡面,「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在我看來是絕對的巔峰之作,讀起來也不至於跟「原諒我紅塵顛倒」那樣讓人反胃。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用羅曼羅蘭的一句話回答:「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這本書告訴你世界的殘酷,人心的易變,但是也同樣告訴你,為什麼儘管世界殘酷,人心易變,我們依然有希望。
以上五本,我都讀了不止一次。推薦給你,希望有幫助。
APP是微信閱讀。
1. 喬納森·海特《正義之心:為什麼人們總是堅持"我對你錯"》
人人都自認為正義,那麼製造出的往往是悲劇。
在圍觀網上撕逼吵架時,我總是驚訝於人們對自我正確的執著:為什麼自己就一定是對的,別人就一定是錯的呢?尤其在很多你並不熟悉的領域,你掌握的信息並不見得比別人多,見識並不見得比別人高,為什麼非得要爭出個我高你低,在低水平的掐架打滾中浪費時間和精力?
對於類似的現象,這本書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實證性偏見:因為人類總是直覺判斷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後,道德判斷後給出的種種理由,都是為了自我辯護的馬後炮。
由這一標準去審視,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有意思起來。
在這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還將道德剖析為六大基礎元素,由此解釋了左派與右派、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道德矩陣與行為,得出了很多很有價值的結論。
總之,這本書提供了一種觀察人類世界的新角度和新方法,非常值得一讀。
2.林欣浩《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在外賣APP依賴症形成前,我在外面吃飯時手機里總要有一些「下飯書」,這些書的選擇標準是內容輕鬆好看,能夠讓人心情愉悅,促進食慾,一般是小說或傳記。《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作為一本哲學類書籍,能夠成為我一段時間裡的下飯書,這充分說明了它的輕鬆有趣。
在我這麼多年讀過的普及類哲學讀物中,這本書是最深入淺出、脈絡清晰同時又幽默好玩的,大力推薦。
3.中華書局李天飛校注《西遊記》
在當前市面上的各種西遊記版本中,這本書質量應該是最好的,有很多考證和觀點發人所未見,如金箍棒的原型是船上用的碇石,如來收伏悟空後書里寫的其實是佛涅槃情景等等。作者李天飛在上半年時曾在博客連載100期大話西遊,也已結集出版。如果想對《西遊記》有進一步了解,這兩部書不可不讀。
4.《一個人的朝聖》
看起來像小清新的書,我一般是拒絕的,而《一個人的朝聖》中文版在宣傳上確實有點小清新,所以一直沒啥興趣。開通了kindle unlimited包月服務後,一天想找本小說看,《一個人的朝聖》正好在免費借閱前列,借來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其實有很嚴肅的內核,頗有直擊人靈魂深處的力度。
不多劇透,總之很值得一看。
5.何新《諸神的起源》
這本書其實十幾年前就知道了,只是因為對何新有個「神棍」印象,所以一直沒看。這幾年年齡大了點,對很多人和書都不想一棍子打死,一天想起何新還研究過遠古神話,於是就找了來看。一看之下,哈哈大笑,原來你才是神經考古學的奠基人嘛,很多天馬行空的解讀,完全可以當魔幻小說看了。讀完後又在知網搜了當年學界批判此書的文章,配合食用,風味更佳——也正由此,可以理解何新當年為什麼會轉變研究方向,考據與訓詁是要有大量積累和嚴肅推導過程的,想要由此路快速發家,結果只能被掃射成篩子,相比之下搞搞共濟會和大預言之類容易走紅多了。
總結:不帶成見只看想像力的話,這本書還是很精彩的,不像國內很多文科學者,強拉硬扯也扯的不好看。
6.李銀河《人間采蜜記》
這本書是李銀河的自傳,推薦給對王小波和李銀河有興趣的人,有不少八卦內容,比如李銀河與她同性伴侶的故事等等。如果是看kindle電子版的話,建議在移動或者PC客戶端上看圖,kindle上只有黑白圖,其它客戶端上是彩圖。
7.于謙《玩兒》
以郭德綱的脾性,于謙大爺能和他和平共處這麼久,憑的是什麼呢?這本書里也許有答案,那就是大智若愚、豁達開朗的「玩者」心態。謙大爺的人生,也許早已到了一種溫潤的境界,反正我看完後的感覺是:看看人家,這就叫活得有意思。
8.橋本忍《複眼的影像:我與黑澤明》
前面說過下飯書,這本書則是枕邊書,對往事娓娓道來,沒有特別的大喜大悲,有助於醞釀睡眠情緒。對於喜歡黑澤明電影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有價值,橋本忍作為《羅生門》、《生之欲》、《七武士》等影片的編劇,爆了很多一直不為人所知的料,可以讓人進一步理解黑澤明的影片與心路。
另,橋本忍生於1918年,但網上並沒有他去世的消息,算下來馬上就要100歲了,非常難得。
9.胡孚琛《丹道仙術入門》
在丹道研究方面,胡孚琛大概算當前國內最權威的學者之一了吧。這本書對修道的概念、流派、程序等脈絡梳理的比較清晰,是一本不錯的入門讀物。看完這本書後,又翻了翻胡孚琛別的書,發現重複的地方很多,他的書應該仔細看看主要的就行了,不用全看。
10.中國知網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最後我想推薦兩個網站:
中國知網(中國知網)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閱讀並不僅限於讀書,有價值的論文也會很有幫助,比如我在寫西遊記的時候,在期刊資料庫把《明清小說研究》創刊以來所有西遊記論文從頭擼了一遍,收穫非常之大。
如果對某方面想深入研究的話,推薦在這兩個網站系統搜集下相關的論文。知網下載論文收費,期刊資料庫免費,但內容不如知網全,請配合具體情況食用。
我來。
到聖誕節這天,2016年一共讀了339本書。最值得推薦的有(先寫十本):
1. 趙廣超《紫禁城100》
幾乎是完美的一本書,故宮很好,編輯很好,設計很好。趙廣超簡直偉大。
2. 蔡嘉佳《親愛的我》
台灣女孩的抑鬱症紀實,好多次讓人流淚。我已經買下這本書的簡體字版權,明年春天上市。
3. 磯達雄/宮澤洋《重新發現日本》
非常優秀的導覽類書,畫圖很好看。另外有打破牆的設置,會和讀者互動,很特別。
4. 慶山《月童度河》
喜歡安妮寶貝是件危險的事,但是這本書的確讓我感動。也許是因為女兒,也許是因為心境。
5. 莉迪亞·戴維斯《幾乎沒有記憶》
非常酷的小說!莉迪亞·戴維斯果然厲害!《福柯與鉛筆》這一篇尤其厲害
6. 略薩《公羊的節日》
偉大的拉丁美洲文學傳統,在字裡行間都可感可聞。想到《迷宮中的將軍》。
7. 卜正民(主編)《哈佛中國史》
巍巍學問!比劍橋系列更可讀,史學進展也都有體現。重要的是史觀,全部現代化了。
8. 徐梵澄《孔學古微》
厲害至極!我們的古學太過深廣,以至於從任何角度都可以挖掘出無上價值。
9. 李娟《離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很動人的故事,很漂亮的文筆,和遲子建很像,但是又沒有那麼成熟。這最可愛。
10.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2》
不輸前作!《巴黎評論》的網站有全部訪談,可以看。
另外,今年我製作了9本書上市,值得推薦的有:
毛姆《人性的枷鎖》:花了三十九年搜集材料的無上小說,誰都會感同身受
張岱《夜航船》:過去三千年你想知道的,可能都在這裡了
蔣夢麟《西潮》:民國北大校長傳奇自述,一個人身上的中國近代史
易中天《易中天中華史》:三千五百年來,我們的命運和選擇
讀了50本左右,從中挑選5本做分享:
1.《生存故事:50位農民工訪談錄》
知乎經常搞一些「年薪百萬什麼體驗」的話題,新來者誤以為平台上都是高收入用戶。不過看看公布的數據:知乎月收入8000元以下用戶佔比80.27%,月支出不到2000元的用戶高達50.47%,月支出不到5000元的用戶高達82.76%。所以絕大大部分是普通人,何不食肉糜的風氣可以剎剎了。
讀完《生存故事:50位農民工訪談錄》,你對農民工的生活會有了解。那才是中國最廣泛人群最真實的生活。而郭敬明電影、韓國偶像劇里是年輕人理想中的生活。現實和理想,差距萬八千里。
2.《經濟解釋:科學說需求》
真實世界中沒有需求曲線和供應曲線,這都是為解釋問題發明出來的概念。
從理論上升到事實。以往我們往往談總結實踐提煉出理論,好像理論才是追求,實踐就低一等。那是在以前的時代。當前的情況是,理論眾多而事實體驗很少,只知理論而不知實際。一眼望去,這樣的人太多。從理論上升到事實,研究具體的事實,紮根於生活經驗中研究問題。
很多人認為用上數學分析,經濟學就會更精確,這是不一定的。數據採樣、篩選可能使分析偏離事實。更難以覺察的是分析來分析去陷入套套邏輯:四足動物都有四隻腳,看起來很有道理對吧?其實是廢話。
波普爾提出的Falsifiability被譯為「可證偽性」。什麼是偽?這個詞語不太好理解。張五常在《經濟解釋》中用了一章來說明,被陳述為:「可能被事實推翻」。
一個科學的理論、假說,要做到「可能被事實推翻」,這說的很到位。理論不可能被證實,只能夠被推翻。但知乎上的講故事經常用的是以自己的經歷或偏見去證實提問假設,相當於拿「我見過一隻白天鵝」去證明「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判斷。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見過再多的白天鵝都不能證明「天鵝都是白色的」,但只需要一隻黑天鵝就足以推翻這一判斷。
3.《杜蘭特和斯通:通用汽車兩巨頭傳奇》
杜蘭特和斯通,一個通用創立者,一個發揚光大者。還有被神化的福特,其本人個性更像剛愎自用。那一代人,出身草根,四處融資,開創汽車行業。而當年成立的絕大多數汽車企業都已消失。
當前Uber、滴滴對計程車司機利益的搶奪,就像100年前的汽車對馬車。技術一直在變化,利益格局也一直在變,生活在溫水中的大多數人就像青蛙,很難覺察。不過,你把時間拉長到100年、200年,很容易看清。
4.《窮查理寶典》
逆向思考:要知道怎麼取得成功,先研究有多少種失敗方式;要知道在知乎怎麼獲得別人關注,先研究不能獲得關注的人有哪些特徵。
綜合各學科思維模型用於投資,還有思考。對專業主義的批判:如果你手裡只有鎚子,那麼所有問題都像釘子。而現實社會中,你作為木匠要解決問題,除了鎚子這項工具,還需要捲尺、斧子、鑽孔機、砂紙……只有鎚子這項工具是不夠的。
讀書,一輩子保持讀書。因為需要應對各種變化,需要使用各種思維工具用於投資,巴菲特看起來就像學習機器。
競爭性毀滅。類似物種集體滅絕、科技公司集體倒閉的現象。
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讀完這條思想,再看看上市公司的擴張,可以說很多人並沒有界定好能力邊界。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幹,最後以慘淡結果收尾。當然也包括谷歌、360這樣的大公司,沒有界定自己軟體和硬體的能力邊界。
複利效應。雖然很多人都在談,我也讀過多次,但真正深刻領會,還是在閱讀本書過程中。特意下載一張複利表,想著如何用於投資的公司、如何用於自己的人生。很有啟發。
市面上談巴菲特的書很多,這可能是最透徹的一本。雖然他談的是芒格,而巴菲特跟芒格是幾十年的合作夥伴,心意相通。紙質書也確實貴,不過物超所值,裡面的智慧價值十億美元。
5.《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50年難得一遇的神作,我都捨不得看完,最後幾頁一直留著保持未完成狀態。在這裡不透露個人想法,推薦具體閱讀。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瀉藥~印象最深的有兩本。
第一本是微博上朋友推薦的,《拯救瑞典國王的女孩》,作者是瑞典作家Jonas Jonasson,他的寫作信條是「如果你只知道說真話,沒人願意聽你~~」,他在天朝有還一部前段時間鬧得比較熱的書《爬出窗外消失的百歲老人》,也是本好書。腦洞奇大,小說寫的是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索韋托貧民窟出生的具有數學天賦的黑人女孩Nombeko匪夷所思的人生經歷,直至最後拯救了被綁架的瑞典現任國王和上任總理。小說其他主要人物還有:南非原子彈計劃什麼都不懂的總工程師,三個莫名其妙的華人姐妹,一對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的瑞典雙胞胎,中國前任主席,和一顆原子彈。這書因為有中國主要領導人出場(還不是打醬油),所以中文版大概沒戲了。大家找英文版看吧。難得這樣一部暢銷小說中居然出現了一整頁的數學公式。。。
第二本是《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作者鬼才般地將小說全盤打碎後胡扯,像在用現代化學術化的語言來描述真實的歷史,隨便翻一頁都能笑出聲來。。。
查了下豆瓣,2016年讀的書很少, 但還是有一些值得推薦的。這些書絕大多數不是2015年出版的,排名不分先後。
《喇嘛王國的覆滅》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289849/
作者梅·戈爾斯坦是藏學界的知名老司機。本書講的是1913年到1951年之間的西藏史,活佛、各大僧團、世俗貴族、新軍人這些內部力量和英屬印度、民國政府、地方軍閥這些外部力量,圍繞著西藏的前途和命運展開了鬥爭。拉薩城裡風雲變幻,今天的權臣明天可能就被流放遠方,成為市民們的歌謠嘲諷的對象。如果能記住藏語的人物姓名,讀起來就會非常有趣。
作者並沒有傾向於漢人或者藏人,只是以他自己的思考去分析「西藏在清帝國崩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間幹嘛去了」。因此一些西藏民族主義者不喜歡本書,但大陸版的出版商中國藏學出版社也明確表示不完全同意作者的史觀。
缺點是太細碎,最好對西藏史有一些宏觀認識再來讀。
這本書實際上是西藏現代史三卷的第一卷,網上能買到2015版。第二卷是《風暴前的寧靜(1951至1955年)》,第三卷是《動亂降臨(1955至1957年)》。第二卷有香港版,第三卷只有英文版,但我估計因為涉及當朝的事,再理客中也沒法引進,如果感興趣只能買原版書啦。
《大空頭》
大空頭 (豆瓣)
作者邁克爾·劉易斯是我最喜歡的活著的作家之一,但其實我更愛他寫體育的書。《大空頭》借電影改編的春風在中國出版,也算給中國讀者普及了一些金融知識吧。結合中國當下的房地產市場,看起來尤其有意思。
《繁花》
繁花 (豆瓣)
最大的特點是上海話,沉迷特師的我在閱讀過程中腦海里老是浮現李大毛徐徐擺動的雙前手,所以有點些微的齣戲……
話說回來,即使不考慮鮮活的方言,本書的文法也非常綿密,60年代和90年代也都是非常值得書寫的年代,故事線索多,然而不亂,非常漂亮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據說這本書有電影改編計劃。
《紅衫》
星際迷航-紅衫 (豆瓣)
如果你只是一部電視劇里無關緊要的小配角,你會怎麼做?約翰·斯卡爾齊的《紅衫》就問答了這個問題。時空旅行的經典設定加上對《星際迷航》的各種花式黑,看起來真是笑得拍桌子。唯一的不足是後半段略有點失控。
這是2013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得主。
《我的涼山兄弟》
我的涼山兄弟 (豆瓣)
在簡體中文互聯網世界裡,諾蘇人,也就是漢人所說的涼山彝族一直是被標籤化的。有人覺得他們可憐,於是捐錢、支教,另一些人覺得前面那批人是「白左」,覺得諾蘇人的劣根性是決定性因素。
看完這本書你也許會有一個更立體的觀感。
很有趣的是,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對大陸非漢族人群最好的觀察和寫作,好像大多出自台灣人之手。
無路可逃
無路可逃 (豆瓣)
馮驥才的文革回憶錄。鑒於知乎上為「前三十年」塗脂抹粉的人越來越多,必須強力推薦一下。作者關於文革的小說集《一百個人的十年》也值得一推。
未來的序曲
未來的序曲 (豆瓣)
新世紀以來國外的短篇科幻小說精選,很多作者都是星雲獎、雨果獎得主,比如中國讀者熟悉的劉宇昆以及前文提到的約翰·斯卡爾齊等人。由於單篇篇幅都很小,讀起來壓力不大,而且可以用於篩選自己喜歡的作家。
12月22日增加一本:
《雪人》
雪人 (豆瓣)
在這張推薦列表裡,這是唯一一本在我通常的閱讀經驗之外的書——推理小說,按日本的概念,大致應該算「社會派」?作者尤·奈斯博來自挪威,曾經是經濟學家、記者、搖滾樂手,最後當了作家,《雪人》實際上是哈利·霍爾系列的第七部,但如果沒看過前作基本也不影響理解。
鑒於是推理小說我就不劇透了,作者的文字水平不錯,懸疑感一直持續,即便聰明的讀者提前猜出了兇手的身份,也並不會削弱讀下去的動力。而且,看完之後我的真的很想去挪威玩!01《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作者:威廉厄姆
豆瓣評分:9.4
你若是因為它傻氣的書名和地攤書似的封面,就覺得這本書是騙小孩的玩意……那可真是錯過了一本絕世好書。「絕世」二字並沒有誇張,因為這本書已經絕版了。
這是一本學習心理學的集大成之作,只用了一百多頁,卻把學習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成果,用通俗的語言給說了一遍。
本書在豆瓣也是有9.4的高分,但這麼好的書,為什麼很少有人推薦呢?我個人覺得一個原因在於:這本書把學習方法里幾乎一切有啟發的結論都給總結了。
那些教學習方法的所謂導師、那些寫學習方法的暢銷書作者,要是推薦了這本書,呵,自己的東西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為什麼這本書放在第一本推薦呢?因為我希望大家在學習之前,先「學會學習」。
書中還提到一個「背景知識」的概念,舉個例子:
如果我上來就讀高等經濟學的書,必然看得一頭霧水……就是因為高等經濟學,是建構在初等和中等經濟學之上的,而我卻沒有後兩者的背景知識,當然看不懂啦!
而科學、哲學和數學,則是所有學科最底層的背景知識,也即「元知識」。關於科學和哲學,我下面推薦的3本書可以一讀。
02《對偽心理學說不》
作者:基思·斯坦諾維奇
豆瓣評分:9.2
書名里雖然有「心理學」三個字,但這本書其實很大程度上講的是科學方法。
看完本書,你就知道到底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偽科學?
比如弗洛伊德的理論是偽科學這一點,可能會讓你吃驚,因為他的理論是「不可證偽」的,這在科學領域裡是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為什麼作者以心理學展開話題呢?我想是因為那些騙人的偽心理學實在太多了……比如各種占卜、星座還有很多靈修書籍,玩玩可以,當真可就太沒大腦了。
03《哲學、科學、常識》
作者:陳嘉映
豆瓣評分:8.8
上一本書說的是科學的當前理論,而《哲學、科學、常識》則講的是思想史,即:今天的科學如何成長為今天的模樣?
要弄明白這一點,必須追溯科學發展史,而科學,實際上脫胎於古希臘哲學。
但是一般人很容易一看到「哲學」這兩個字,就以為是極其玄奧高深的東西,我原先也有這樣的看法。怪就怪作者陳嘉映的功力太深,把西方生硬的概念用符合中國人習慣的語言寫了出來。
你會發現,只要稍下功夫,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人的理論並不難理解。
總得來說,這是一本科學哲學史,第一章和最後一章內容稍難,其餘部分比較通俗,一些例子也很有趣,對於這類書而言算是很難得了。
04《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
作者:金觀濤
豆瓣評分:9.0
我猜不少人一看到這個書名就崩潰了……再加上這黃黃的書皮,一副死板教科書的即視感。恰恰相反,這本書極其有趣。
控制論大,大到整個生態系統
控制論小,小到你的傷風感冒。
控制論的思想甚至拓展到整個科學領域,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醫學、經濟學、社會學、計算機、軍事……沒錯,和它都是親戚。
雖然書名看起來很死板,但作者的敘述卻接地氣得很,如果由於書名和書皮而錯過這本書,可就太可惜了。
05《語言學的邀請》
作者:塞繆爾·早川
豆瓣評分:9.2
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語言交流,比如我用語言寫成這個回答,而你又用語言理解我傳達的意思。
可你是否想過,語言的本質是什麼?
按常理,大家會覺得語言學這種冷僻的學科和生活離得很遠,但本書絕對是個例外,《語言學的邀請》的原名是《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本書更倚重與講語言和思想、行動的關係,並且翻譯得很流暢,引用了很多中國人熟悉的例子,不甚有趣。
最後引用序言所說:
「我們既能讀又能寫,還要學說話嗎?我們一出生就牙牙學語,學到如今還不夠嗎?誰不會說話,還學它幹嗎?還要讀這本書?且慢,恐怕最需要讀這本書的人便是那些自以為早已會說話的人。」
06《社會學的邀請》
作者:喬恩·威特
豆瓣評分:8.8
我們常常說:現在的境況不好沒關係,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雖然這種話常用於給朋友或者給自己打氣,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本身的邏輯,是很成問題的,為什麼呢?
因為儘管個體的成就可以隨著選擇而改變,但個體能夠獲得的資源,可能碰上的障礙,卻是由他的社會地位決定的。比如說,兩位大學教授的女兒,就不太可能到肯德基做服務員。
一個個的人構築了社會,反過來社會也在影響人。
面對個人問題,一般人想到的是個人的解決辦法,由於視野的限制,站不到更大的圖景里去審視個人行為。如果你願意站到這個更大的圖景里,那麼就讀這本《社會學的邀請》吧,思路非常清楚的社會學科普。
07《經濟學原理》
作者:曼昆
豆瓣評分:9.4
《經濟學原理》是一本入門經濟學的最佳教材,儘管上下冊加起來有七八百頁,為什麼這麼厚呢?就是因為,作者把經濟學原理給你掰開揉碎了,講得通俗易懂,用譯者梁小民的話來說:
曼昆的東西讓你覺得,學經濟學原來也是一種享受。
08《人類簡史》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豆瓣評分:9.3
很難想像,一本人類學的書竟從2014年暢銷至今,只能說明這本書寫得太好了。
不僅是人類學,《人類簡史》還涵蓋了生物學、哲學、心理學、藝術、文學、倫理學等等學科。書里最讓我震撼的觀念是:
我們人類比猿猴高級的地方在於——只有人擁有創造虛構的能力。
我們所謂的國家、民族、公司、法律、道德等等,皆是虛構,就是是這些虛構的東西建構了人類文明。
個中韻味,還是要讀原書才體會的到~
09《如何打造超級IP》
作者:秋葉、秦陽
豆瓣評分:7.7
這幾年發展最快的行業是什麼?毫無疑問——互聯網。
而IP,是一個從15年火到現在的概念,一個正在顛覆整個互聯網商業格局的概念,一個幫助你打造個人品牌的概念……特別是對於互聯網時代的個人,該怎樣把握這個時代的機遇,去打造個人IP呢?說真的,這本書必須要看。
有乾貨、有趣、有故事,非常接地氣的一本書。
10《智能時代》
作者:吳軍
豆瓣評分:8.6
從AlphaGo戰勝李世石,到前段時間Master打敗頂尖圍棋高手贏得60連勝(谷歌已經承認了Master其實就是當年的AlphaGo),關於人工智慧的熱議一波又一波,很多人只是驚嘆幾句,就懶得再去了解了。
而我們知道,未來一定是智能時代,這一點毫無疑問,有爭議的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你覺得還早著呢,人工智慧不就是那些機器人乾的事嗎?那是真的該看一下《智能時代》這本書。
實際上,現在的人工智慧,早已涉足了商業、體育、農業、製造業、醫療等等行業。未來,人工智慧一定會越來越多地取代人的工作,甚至連記者、律師這樣的職位,都可能要被取代。
而這,並不遙遠。
推薦的書,分別是10個領域裡比較科普又有點智力挑戰的書,包括:
學習心理學、科學哲學、科學哲學史、控制論、語言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互聯網和人工智慧。
你可能會碰到一些阻礙。但是當你想辦法克服的時候,其實就突破了舒適區,突破原有知識、思維和視野的限制,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你敢應戰嗎?
相關閱讀:2016 年,你讀了哪些好書? - 靳小凡的回答 - 知乎
個人公眾號:小凡聊書
歡迎來撩~
2016年過去了,這一年只看了不到二十本書,書籍照片來自網路。
《南京大屠殺》
有一種書你看過一遍之後就不會想要再看第二遍。原因不外乎兩種:1,太爛了。2,太慘了。《南京大屠殺》對我來說就屬於第二種。作者張純如,一位女性,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戰士。以文字的形式還原一段真實的黑暗歷史。一面收集資料,一面和大屠殺倖存者面對面交談取證。歷時三年在1997年推出這本書。中途有幾次真的讀不下去,因為殘忍血腥。
人性的善惡真的是混沌不清的,日本人的暴行和外國友人搭救中國難民的善行放在一起看,人性的邪惡和光輝一目了然。我們不能忘卻日本人曾給我們民族帶來的苦難,更不能忘記這些在這場暴行中猶如在地獄中拯救眾生的天使。書中提到的拉貝先生在這場暴行中寫下的日記,1997年也公佈於世。名叫《拉貝日記》。其中穿插了真實的歷史照片並記錄了四百多件日軍暴行,燒殺搶掠QJ無惡不作。《拉貝日記》可以和《南京大屠殺》搭配閱讀。
誰都懂用時光緩釋傷痛,但有一種傷痛不論用多少錢多少歉意多久時間都不能緩釋,這種傷痛劇烈又深入骨髓。每次揭開這道傷疤,鮮血總是淋漓。
致敬張純如,致敬在這場暴行中曾像光一樣存在過的英雄們。
《夾邊溝記事》
夾邊溝是甘肅酒泉的一關押右P犯人的勞教農場,位於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從1957年10月開始,那裡羈押了近三千名右P,到1960年底的時候人數連一半都沒有了。作者楊顯惠歷時5年,採訪了一百多位當事人,終於使這段充滿苦難,飢餓,死亡,餓到人吃人肉的歷史真相大白於天下。一本非常震撼的紀實性書籍。僅僅是第一章的「上海女人」就給我們展示了一群餓到走路都站不起來的右p分子,甚至淪落到吃死屍肉的地步。而上海女人風塵僕僕來到明水鄉只為看丈夫一眼卻得到丈夫生生餓死的噩耗。最後只能背著丈夫的屍骨回到上海,她的堅毅和柔軟,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在這些右p分子的身上,會看到親手把兒子送去勞教的母親,看見矢志不渝愛情的模樣,看見親人的拋棄,看見面對飢餓的無助…
如果沒有楊顯惠的這本書,可能這段殘忍又無助的歷史不會有幾個人知道。曾經有那麼一群被錯劃成右p分子的人受到了如此大的精神折磨和靜候死亡的孤單無助。歷史並不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定西孤兒院紀事》
三年自然災害之後,餓殍遍野,產生了大量失去父母的孤兒,定西專區的縣鎮成立了很多兒童福利院,一共收容了大約五千左右的孤兒,作者楊顯惠用白描的手法,紀實性語言將飢餓與死亡一幕幕撕裂在我們面前。
和《夾邊溝記事》一樣,如果沒有楊顯惠,我們也不會了解到這段歷史。現在的時代以浪費奢侈為榮,以勤儉節約為恥,可當你看完《夾邊溝記事》和這本書,你真的還忍心浪費糧食嗎?
這本書的後記這樣寫到:這是一段並不遙遠的歷史,但是我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沒有戰亂和大旱大澇的年代竟然發生這樣的災難。我的眼睛充滿淚水,抑制不住心靈的震顫,我把收集來的大量素材進行加工、提煉和剪裁,寫成這部小說。我想告訴那些不了解歷史或者忘掉了這段歷史的讀者: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和進步,我們過上了前所未有的溫飽生活,為了這溫飽的生活,我們的前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無數人的生命和眼淚。我們不該忘記他們!
《魯迅全集》
我看的《魯迅全集》包括魯迅先生全部的著作和譯作。其中《社戲》《故鄉》《風箏》《阿Q正傳》這都曾是我們學過的課文,但當時看過的感覺和現在看過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每次重讀都有不同的感悟。
阮玲玉自殺後他寫《論人言可畏》抨擊小報記者,在《半夏小集》里他說「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在《娜拉走後怎樣》中他寫道「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先生的文字總是一針見血。魯迅先生,一位正直的文人。不畏強暴敢執筆對戰。其作品也是可以看一輩子的。
《明朝那些事兒》
以史實為基礎,用小說的手法把明朝十六帝和各路小人物的命運娓娓道來,通俗易懂,語言風趣,老少皆宜。
《人間失格》
2016年第一次看太宰治的作品。看了《人間失格》和《維庸之妻》,特別喜歡《人間失格》,很容易就有帶入感。主人公葉藏應該會折射出很多人。小時候就看透了成年人在社交場面上的虛偽。用搞笑討好別人,壓抑真實的自己。自身沒有安全感想要被了解被救贖卻又一次次墮入到地獄裡。最後變成一個「異類」喪失為人的資格。
透過葉藏會發現自身的問題。我和葉藏有一共通點:用搞笑討好別人,通過這一方式社交,自身的本性被壓抑。
只是這一點,就讓人非常痛苦了。在人前極盡搞怪之能,常常把人逗得大笑但自己內心毫無波瀾。在人後只和自己展現真實的一面,時常被壓抑到大哭。被人提起來的時候都會說「哦她呀,很開朗很搞笑的一個人。」這和葉藏被人說成是神一樣的好孩子一樣。誰都想做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可是仍舊害怕展示真實的自己。害怕被人發現的真實,好像那是自己最可恥的一面。可是又在期待被人了解被人安慰。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自己已然成為了搞笑達人,在和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在緊張局促的時候,在無聊沉默的時候。「搞笑」成了必備的「手段」,成為了可以隨時戴上摘下的面具。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但仍舊不知道如何和解。
《城南舊事》
2016年又重讀了一遍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本書真是常看常新,林海音的文字質樸有感染力。每篇故事背後都能看到漸漸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對人生的疑惑對好人與壞人的分辨和瞬間需要擔負起的成年人的責任。
《爸爸的花兒落了》曾經是中學課文,但當時看過的心境和現在的心境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對這本書有很大共鳴,因為林海音用簡單質樸的文字勾畫了很多殘忍的事實。在我們逐漸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所謂的好人壞人,但好壞之間有沒有分界線呢,什麼樣的人才是壞人?為了弟弟能上學念書貧窮的哥哥去偷盜他是壞人嗎?和蘭姨娘調情的爸爸他是壞人嗎?惠安館的「瘋子」是真的瘋了嗎?在爸爸的花兒落掉的那一瞬間,「我」從心理上成長為了一個「大人」,雖然「我」如此的不願長大,但生活有時候就是拔苗助長,硬生生的把你推進成年人的世界。站在那殘缺又不美好的世界裡我們向童年的自己,天真又幼稚的自己揮手道別。
《論語》與《孟子》
第一次通讀《論語》和《孟子》,之前都是看幾頁就放起來了,偶爾想起來的時候再看幾頁。我有一整套四書五經但2016年才有始有終的看完四書中其中兩部。看《論語》的期間夾雜著看了一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
《菜根譚》
明朝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善惡的語錄集。簡練易讀。在此摘錄幾句。
1.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 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
2.地之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3.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 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4.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常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痴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5.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6.為善不見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
和《菜根譚》一樣簡練易讀通俗易懂的是《增廣賢文》,《增廣賢文》多是民間諺語和格言。比如「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對於平常生活中為人處事,這兩本書都非常好。簡練又智慧。
《素書》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個故事:黃石公故意把鞋子弄到橋下,張良恭敬的為老人拾鞋穿鞋,後來老人又幾次考驗張良,張良終於通過了考驗,於是黃石公就把自己的一本書傳授給了張良。張良就靠此書為劉邦奪取了天下。這本書就是《素書》。和四書五經相比這本書不是很有名,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處世的根本,對於修身,處世,治國蘊含著大智慧。
《八萬四千問》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這本小書,花兩天的時間就能看完。我是在索達吉堪布的微博上看到他的推薦才去找來看的。也看過一些其他佛教大德寫的書,但這本《八萬四千問》我是真喜歡。關於教育,關於信仰,關於臨終關懷仁波切都做了簡單的開示。這本書沒有死氣沉沉的因果故事和教條,沒有特定的心靈雞湯語錄。仁波切讓我知道,原來他也有煩惱,原來他也有不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時候。我之前都認為佛教大德都是嚴格修持戒律,熄滅貪嗔痴慢疑從而近乎完美的,忽然也就理解了南懷瑾南師一直戒除不了香煙的原因。我們都是不完美小孩,在學佛過程中慢慢彌補著自己的不完美,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絕對完美圓滿的,做人是這樣,生活是這樣。
關於人生我們有很多疑問,而這些疑問又何止有八萬四千個。這本書不管有沒有佛教信仰的人都可以一讀。非常好。
號外:哪本書里的情話最感動你? - 番茄少女的回答 - 知乎
有什麼好看到讓人渾身顫抖、無法自拔、久久不忘的電影? - 番茄少女的回答 - 知乎
有哪些鏡頭讓你看了一遍就不會忘? - 番茄少女的回答 - 知乎
又到年末盤點時間,在豆瓣算了一下今年讀過的書,一共是80本。打了五星滿分的書,剛好是10本,可以湊個top 10。
從2007年到現在,今年是我閱讀量唯一沒有超過100本的一年。這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我覺得讀書好像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看一部電影,玩一作遊戲,聽一次講座,吃一頓好飯,所經歷的愉悅和學到的東西,和讀書相比也不一定更少。
當然,今年新入手的PS4和《昆特牌3》,還是要為此負上一定責任的。
不多說了,列書單吧(排名不分先後):
辻芳樹:日本料理,原來如此 (豆瓣)
今年的閱讀重點之一還是飲食類的書籍。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日本料理入門書。不過它沒有講拉麵和豬排飯,說的是最能代表日本料理美學的懷石、會席料理。作者是日本著名烹飪教學機構——辻調理師集團的負責人,書中對日料的食材、器具,如何表達季節感,還有一些冷知識都做出了較為全面的介紹。
石川啄木:事物的味道,我嘗得太早了 (豆瓣)
之前在日本買過石川啄木詩歌集的日文版,看得一知半解。幸好出了這本周作人的譯本得以參照。此人一生貧病潦倒,寫的詩歌也多是飽含抑鬱和脆弱的負面情緒,但卻總能戳中你內心的柔軟之處。「不知怎的想坐火車了,下了火車,卻沒有去處。」啊怎麼可以用簡單兩句話把詩寫得這麼好。
傑夫·波特:廚藝好好玩 (豆瓣)
從廚房用具到基礎味覺,從烹飪原理到實操技巧,對廚房裡的各種知識都做了一一介紹,而且講得一點也不枯燥。看完之後我都想買個真空烹調機來煎牛排了。
劉濤:走來走去 (豆瓣)
一名在合肥供水集團上班的抄表工的攝影集。他的作品大多取材於生活中的常見場景,但卻會讓你感覺到,誒?原來攝影也可以這麼有趣。作者劉濤說:「我不希望別人說因為你是一個抄表工,拍成這樣不容易。對於藝術來說,你必須處在一個很抵觸、抵抗的環境里,你才會做一些事情。」很喜歡人大新聞學院任悅老師給劉濤這本書寫的序的標題:「天空屬於所有人。」
魔獸世界:毀滅/The Shattering
利益相關:War3時期老玩家,搓爐石2年,然而並沒有玩過WOW。借著電影上映,順便把魔獸史全部補齊了一遍。其中最喜歡的是這本,原來安度因不臟啊,但還是不喜歡划水薩和腦殘吼……
邁克爾·布斯: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旅 (豆瓣)
近期讀過的最有趣又有知識點的遊記,教你如何對人見人愛的北歐各國狠狠地打一發地圖炮。此人還寫過一本介紹日本美食的書叫《Sushi and Beyond》,還被改編成立多集動畫《英國一家,吃在日本》(第17集的壽司說唱五星好評!),有點後悔在日本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沒有買下來了啊。
江振誠:初心 (豆瓣)
一名台灣廚師講述自己學廚和從業經歷的自傳。這種書呢,就不要指望文筆有多好了,但如果你是真正對美食有興趣的話,大概是會被這本書激發出共鳴的吧。一直想去江振誠在新加坡開的Andre餐廳,不知道被新加坡米其林指南評為二星之後,訂位會不會更難一些。
鷲田清一:京都人生 (豆瓣)
繼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之後,我最喜歡的一本關於京都的書。前者可當作散文,當作攻略來讀,而這本則只適合去過京都多次的讀者。書中寫的不是遊客感興趣的京都,不提寺廟,不談景點,甚至也不說京料理,談論的只是本地人眼中日常的京都,以及它作為一座千年古都面對時代變遷的妥協與稜角。
基思·斯坦諾維奇:這才是心理學 (豆瓣)
很有趣的一本心理學經典,而且居然還比較容易讀,我以前讀的大部分心理學讀物都是用來催眠的……
伊坂幸太郎:一首小夜曲 (豆瓣)
每年都會給一本伊坂的書打五星,今年讀了三本伊坂,最喜歡的是這一本。看完之後被深深地安利了伊坂最喜歡的歌手齊藤和義,還在東京表參道買了一張他的專輯《ARE YOU READY?》。書裡面的一首歌《空に星が綺麗》也在今年大熱的日劇《火花》中出現過呢。書的最後一章仍然是典型又有趣的伊坂風格啊。
好了說完了,我繼續去擼《如龍6》和《血源》了……
……沒腰。
本來沒打算在2016年答題了。但這個確實很吸引我,且今天有點零碎時間——可惜時間終歸有限,只能直接公布書單,就不簡介了。在手機里搜得出照片的會發圖片(已清點,共4張)。
一、2016年新識
1、《奧威爾散文集》奧威爾
比《1984》更令我折服。
2、法郎士《企鵝島》
一直想看,今年終於買到了。
3、布羅茨基《小於一》
4、毛姆《巨匠與傑作》
大概算是文評。有趣。我是看完這本再看奧威爾的。怎麼說呢?慶幸是這種順序吧……先看奧威爾散文再看這個對毛姆就有點殘忍了……
論小說,我覺得毛姆挺厲害的。我大膽揣測,自嘲為「二流劇作家,三流小說家」的毛姆,一直在探索市場與藝術的平衡。這是很了不起的。
5、阿城文集
某次我發表對道教的看法,有人問我:「誒,你看阿城嗎?」於是我立馬通過淘寶買了這套書。
哈哈哈哈哈哈,相見恨晚。
6、《古代希臘社會生活》萊斯莉.阿德金斯
不好意思,這麼專業的書籍,我當閑書看的。
全程腦補。尤其是看到「模擬鎧甲」時,我哈哈哈哈哈地對朋友說——設計出這個的人,一定是個喜歡美好肉體的基佬,吾輩福利啊……
看這個時,只要YY功力夠,便彷彿沉浸在愛琴海的藍色中……呃,對不起,又開始矯情了……【我控計不住我記幾啊~
其實這一年還雜七雜八看了很多新書,但考慮到並非自己認為特別值得看的,就不繼續獻醜了。
看書耗時。雖然我窮,時間不值錢,但偶爾竟產生一種「卧槽讀了這本後搬磚更有意義了」的錯覺,也算是加重病情且延誤了治療,可惡。
二、不斷重溫的摯愛
A、愛得深沉
永遠的魯迅先生,永遠的維特根斯坦,永遠的博爾赫斯,永遠的詩詞歌賦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那套)。百讀不厭,專治矯情。
講真,看到某些誇飾文字、尋章摘句的作品,我的直覺反應是——雕蟲小技,火候不夠。
對,就這麼武斷。
B、愛得一般深沉的【喂
1、韓少功《馬橋詞典》
誰說他仿了《哈扎爾辭典》,我跟誰急。
去把兩本書看完了再說話。勿跟風。
有時候,人為了自我標榜,會跟著「反潮流」,殊不知一窩蜂「反潮流」的時候,已經成了………哈哈哈~
2、房龍作品集
3、孔飛力《叫魂》
4、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5、比爾.布萊森《萬物簡史》《趣味生活簡史》
6、白壽彝編《中國通史》(22冊)
這個屬於心底喜歡但一年打不開幾回的……
打算等退休後再慢慢看【遠目~
……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年反而不怎麼看王小波了。
就這樣。
我喜歡公布書單,其實有點一廂情願的意思——有些熱門書籍吧,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希望能幫愛閱讀之人節省一點時間成本。
然而,閱讀這麼私人的事,誰又能指手畫腳呢?何況我見識鄙陋,野叟獻曝,止增笑耳。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表演型人格作祟啊……
謝謝閱讀。
如竟有用,萬分欣喜。
2016沒幾天了,真不答題了。2017再戰。
2016年,我開始認真地讀書。
今年的收穫不小,陸陸續續地看了一些書,經管社科類書籍居多。比起以前,現在看書我開始寫書評了,這個方法非常好。
我這大半年一共寫了52篇書評,對於這個小小的成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看過的書這麼多,有好有壞,我把自己認為很不錯的書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怎樣讀書最有效? - 戴蒙德的回答 - 知乎
注意書名的「有效」兩字,內容和另外一本差別還是挺大的。這本書沒有那些深奧難懂的理論知識,全是簡單的大白話。
作者把自己多年的看書、選書、記筆記的方法悉數奉上,對於常常遭遇買書難、讀書難的同學來說,簡直就是寶典般的存在。
2.《做出好決定》
美國的經管類書籍比較好,因為書中有大量的實驗統計數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倖存者偏差這類情況出現。
做出理性的決策能夠幫助我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所以請在意當下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最後得到的是一串珍珠還是一堆石頭,我們做的選擇很重要。
3.《富爸爸,提高你的財商》
《富爸爸》系列都不用我多說了,一直都是佔據理財類書單的榜首位置。年初時我看了《小狗錢錢》兩本書,對理財知識有了最基本的認識。
而後接觸的《富爸爸》系列書,使我對於金錢的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畢竟,擁有金錢思維,遠比擁有金錢要重要得多。
4.《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
老外寫的書喜歡引用大量實驗調查結果,大量實際案例作為輔助證明。作者丹尼爾-伯勒斯就是一位擁有遠見力的未來學家。他善於觀察分析,發現潛在的機遇,並且成功創辦經營了6家企業。
預測趨勢不是什麼歪門邪道。科學的運用自身才智,結合歷史和當下環境,找到下一個風口。實現自己的價值,做自己的主宰。
5.《從行動開始》
「要改變自己首先要讓自己變成意志堅定的人」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人天生就有惰性,若總是用嚴格的戒律來約束自己,只會自己痛苦。
意志不堅定又喜歡設定高目標的人,一旦遭遇失敗往往會自我否定「因為我沒毅力,所以做不到」,然後在聽到別人說「你也儘力了」時,又會認為自己付出了努力,就算沒有取得結果也還是值得肯定的。
沒什麼比行動更重要的!
6.《成功心理學》
有哪些心理學入門的書推薦? - 戴蒙德的回答 - 知乎
最出彩的一本書!
千萬不要被這土土的名字給騙了,大概是市面上的成功學書籍泛濫,所以在看到這本書時會本能的反感。其實大可不必,書中很多的自我分析題,職業規劃測試題,性格愛好測試,等等。
成功是屬於個人的,它不是由其他任何人所賦予的,也不會被其他任何人所剝奪。自然,成功也沒有辦法由別人教給你擁有。
7.《學會學習》
有沒有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 戴蒙德的回答 - 知乎日本教育學教授齋藤孝認為,要想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就要先從了解自己的個性下手。本書中一共有16個名人的讀書學習技巧精華的學習方法。
容易找借口的人就要學學斯蒂芬?金 的「外界隔絕學習法」;
煩惱自己無法堅持到底的人,就來學學村上春樹「為強健大腦而鍛煉身體」的學習法;
總而言之,不論你是任何性格、年齡、學歷,都能通過本書找到突破自我學習瓶頸的關鍵。
8.《橫向領導力》
第一本為普通員工定製的領導力課程。
這本書最有用的三點在於
1.改變關於領導和領導力的觀念;
2.提供一種從個人技能到團隊技能再到影響他人的領導力提升的實現路徑;
3.將五項工作要素分類,四象限分析圖便於個人和團隊工作改善。
9.《深閱讀》
長期碎片化閱讀會讓你的思維變得狹隘,難以進行複雜的思考。
作者齋藤孝,讀過很多的書也出版過讀書心得的書籍。他認為讀書能夠教會我們「深潛力」,在混亂的信息海洋中一直向下深潛,就能夠找到清流。
不讀書是無法培養個人的思考能力的,沒有思考能力就不會有進步。唯有向著深處潛入,找到一片混沌下的清澈。
10.《BBC世界史》
你認真讀過的一本信息量最大的書是什麼? - 戴蒙德的回答 - 知乎
我之前有過重點介紹的,這類紀實類書籍,最講究真實嚴謹,從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確實是耗費了很多心血才完成的。
11.《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羨林老先生用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樸實簡潔的文字表現出來,感覺就像家裡的長輩坐在對面給我敘說,很值反覆翻閱。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自古至今,一個百分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真正理解到這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12.《巨人的隕落》
這本小說在2016年火遍全球,真的太火啦!
故事背景設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出身貧苦的礦工少年和他的女管家姐姐、充滿抱負的美國總統的助手、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倆、家境優渥性格迥異的英格蘭伯爵兄妹、忠於愛情的德國特工。
因為戰爭,使得每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翻開書的每一頁都有故事發生。
13.《動物農場》
《動物農場》(《動物莊園》)這本書好在哪? - 戴蒙德的回答 - 知乎一提這本書的名字大家都知道,本來這本書在國外是人家中學時代的經典必讀書。
我知道的比較晚,不過現在讀也好,因為本書簡直顛覆我的認知,還好我不是處在逆反期的青少年,不然就徹底成為一個悲觀主義者。
14.《孤獨小說家》
是的,這是一本關於孤獨和夢想的書!
現在我在看的《校對女孩河野悅子》,裡面就有關於小說家的生活以及小說出版相關的事情。
河野悅子滿滿的正能量和這本書中作者人到中年窮困潦倒,但依然堅持夢想的生活態度,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15.《12個工作的基本》
「一開始請以漂流的方式行動,過段時間再切換成登山型。」這句話讓我眼前一亮,是由作者大久保幸夫提出的。
初入社會,沒有在一開始就確定自己職業發展的長期目標,可以在不斷摸索中發現自己喜歡的事業。就好比「漂流」一樣,不知道前面是什麼情況,先解決即將撞到石頭的問題再說吧。
等到具備能力以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經驗,找到真正喜歡的事業,然後像登山一樣直達頂峰。
16.《微習慣》
從2012年末開始,斯蒂芬?蓋斯每天至少做1個俯卧撐,這成了他培養的第一個微習慣。兩年後,他擁有了夢想中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
微習慣策略比 他用過的一切習慣策略都有效,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我覺得以大多數人的行動力之低,根本輪不到拼意志力的地步。
17.《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
又是一本名字沒取好,內容很好的書,囧。
作者是佐佐木圭一。日本頂級溝通專家、廣告鬼才、文案寫作大師,畢業於日本頂尖國際型大學上智大學的研究生院,後進入日本知名廣告公司博報堂工作。
情商這一詞,在微信文章里早就泛濫成災了,不過這本書的內容沒那麼腹黑,全是很萌很萌的。
18.《我們內心的衝突》
心理學優質的進階讀物,是國際著名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所寫。作者發現很多人口是心非,平時的語言行為不是真實內心所想,可能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人格鬥爭。
我們內心的矛盾衝突,讓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無比糾結,最後乾脆隨大流,看別人怎麼做就怎麼做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情感。
19.《宋詞背後的秘密》
書中對於宋詞發展以及歷史的整體介紹,比較有意思的是作者將宋代的詞人、詞作同今天的文青、流行歌作類比,以通俗易懂、輕鬆有趣的視角和語言。
講述宋詞不為大眾所知的各方面知識,既包括發展歷史、章法布局等學問,也包括金曲排行、詞人八卦等趣聞,可謂宋詞小百科。
20.《日本製造》
《日本製造》 作為索尼創始者之一盛田昭夫先生唯一一部自傳體商業戰略論。
將索尼公司與盛田昭夫的成功秘笈、經營管理戰略、創新思維方式及傑出的日本式企業如何在世界經濟浪潮中安身立命並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悉數...
索尼大法好~~~
===============================
2016年讀了很多好書,收穫很大。希望在2017年要更加認真地讀好書,收穫更多的知識。
推薦閱讀:
※在辭彙量並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閱讀原版書?
※人的寫作水平會隨著讀書數增加而有明顯提高嗎?
※擁有超過 1000 本個人藏書,是種怎樣的體驗?
※《紅樓夢》中有哪些說話、為人處事的技巧?
※有哪些經驗可以送給 Kindle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