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台灣網友這篇上海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文章?

在兩地生活遊玩的人如何評價這篇關於上海與台北對此的文章?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908/944416/

上海追上台北?他的文章被鄉民推爆

許多人會將台北與上海做比較,日前一名網友分享自己造訪上海的觀感,認為上海快跟台北一樣(發達),引起不少網友討論。而一名曾在中國崑山工作過,去過上海、蘇州的網友則在八卦板迴文認為,上海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他表示,上海不只是人文素養,而是很多人提到的「硬體」都令人難以忍受。像是中國駕駛鮮少會禮讓行人,不要說台灣常見的路權、讓行等禮儀,而是「他 X 的行人綠燈過斑馬線都得小心翼翼」。在中國紅燈可以右轉,於是一台接一台像是去趕投胎,連減速都沒有,如果寶可夢 GO 進軍中國,應該會天擇一部分。

在物價方面,原 PO 指出便利商店三明治配飲料的套餐要 10 塊人民幣(將近 50 台幣),速食店早就比台北貴不知道多久了,但是中國的薪資卻差很多,同樣價格提供的東西也差多了,自己都不明白中國人怎麼活下去的。自己公司的基層作業員,薪資在同行算有名的偏高,但工作 12 小時日夜班輪流、月休 6 天,正職薪水也不到 2 萬台幣。

硬體方面,上海火車站儘管高鐵禁菸,但中國人一出車廂馬上開始抽菸,菸蒂直接丟月台,火車站前的廣場充斥腐爛的垃圾味,地上都是不明污漬,街邊的椅子還擺著用餐後的容器跟空罐。而雖然繁華的外灘區塊雖然真的發展得很好,國際名牌、百貨公司、飯店林立,但巷弄都是垃圾的味道。垃圾子車不知道百多久,地上一攤攤臭水,與南京步行街僅一個小街區的地方,差距就是天南地北,許多店家看起來都是倒閉的狀態破敗荒廢,和另一邊欣欣向榮形成強烈對比。

原 PO 認為,不應該以遊客得到的體驗去和平時居民的經驗比較。雖然看起來上海有諸多仍舊有著進步空間的地方,但他也認為中國還是有值得讚揚的地方,像是第三方支付真的很強大,連轉蛋也可以掃 QR 後用微信支付。

不少網友看完原 PO 的經驗後,紛紛留言「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 1 我在北京居住過六個月」、「外觀看起來高級的大樓,近看施工品質有夠差」、「市區外商密集到不行 當地中國人都受不了這行情」、「中國缺乏的是對人的尊重 從各種軟硬體及人民思想中可驗証」、「太寫實」、「只有在那邊工作的人才能深刻體會」、「中國城市就是最愛吹硬體很好啊 也只有這能說嘴」、「推這篇事實」。

但也有持不同看法的網友認為「一直酸,也不能掩蓋自己城市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後退的事實」、「大部分認同,但中國還是有很多好人的」、「說真的每個城市角落都有骯髒的地方」、「台灣人也蠻愛亂丟垃圾的,並沒有比較高尚」、「感覺差不多,但是年輕人真的覺得素質高不少」。(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兩萬台幣(大約4000rmb)的工資,在上海還tmd的偏高!!!偏高!!高!

知道台企有多坑人了吧? 各位畢業生們,擦亮你們的雙眼,別瞎投簡歷!


這個世界對於窮人從來都是不友好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實。
文中所說的一切內容其實都不假,因為所屬的階層決定了他的視角。
PS:請注意上面這句話,不要腦補答主沒有說過的話,很奇怪的腦補。

文中說到:

自己公司的基層作業員,薪資在同行算有名的偏高,但工作12小時日夜班輪流、月休6天,正職薪水也不到2萬台幣。

基層員工,2W台幣(4K人民幣),又是輪班又是月休6天,他所處的階級連白領都不是,10塊錢的三明治套餐當然覺得貴。按這描述應該是在上海的台企上班。

而4K人民幣,除去必須的房租水電和日常飲食,他一個月又能看幾場電影?買幾次衣服?去幾次餐館?而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的Max(《破產姐妹》)她的生活又能有多好?她的tampon還是用餐廳的。她的圈子就是那些水平的人,不是嗎?可是她有整天抱怨這個紐約是多麼髒亂差嗎?她調侃生活,卻為生活奮鬥。

大都市總歸是冷漠的,人情總是淡漠的,異鄉永遠讓人感到不如自己的地方好。
這是人之常情。

而放眼世界,金碧輝煌,繁華如斯的迪拜,耀眼閃爍,那是上層人的樂園。

而生活在底層的迪拜工人,下面才是自己的生活圈子。所有的服務業,建築,體力活等等幾乎到處都是他們都身影,在迪拜這個全年三分之二的時間氣溫在35℃以上的天氣里,干著最累的活,拿著極其微薄的工資,一般勞工工資都在2000迪拉姆(人民幣3400)左右。

全世界都一樣,繁華的地區,它的舞台,從來都不是底層人民的
有多少人日夜工作,只求下一餐有著落
連自己居住的鄰里,都未曾悠閑地繞過一圈

每個地方都有髒亂差的地方,就算是發達的美國,紐約的地鐵還是一股股的尿騷味和破裂的地面。如果眼睛只盯著這些地方,當然無法感受到一座繁華的大城市的魅力。

而文中所描述的那些上海的缺點,在國際上的大都市多多少少一樣存在,因為社會的分層就是切實存在。這些城市在底層人眼中永遠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最後說明,本文不存在對底層人士的任何鄙夷,只是在說出這個現實而已。大陸的社會階層還沒有如同美國日本那樣固化,仍然值得我們努力奮鬥而不是抱怨這個城市的繁華對我不友好。

==========================分割線==========================
最後,分享下FB上關於《中國上海真的快跟台北一樣了嗎?》的評論,正常思維的灣灣還是不少的。少看PTT,保智商。


看來這個台灣人是沒有去過巴黎和法蘭克福啊


【多圖預警】
看完fb上的視頻,只想說,台媒心機。

媒體只給你看它想讓你看到的部分。


為了表現上海不如台北這個主題,TVBS小編向我們展示了:

這是上海

這是上海

這是上海

這是上海

最後得出結論

我特么差點就信了!!

一個遠景都不敢拉!只能把鏡頭角度無限壓低!怕一不小心漏出後面的高樓不符合主題啊喂!
一定要多拍農民工和小街巷!看看上海人穿的多破爛!緊扣主題!一百分!!


看完這個視頻,灣灣鬆了一口氣,果然大陸很破,可以安心的睡覺了呢~


我是魔都人。
先不說那位台灣人對上海的主觀形容,但是他提的問題上海不都是有的嗎?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此去說一個台灣人種種不是,我覺得沒有必要。
祝好
又及, 實際上上海人一般不太在乎別人怎麼說自己的城市的,至少我覺得。 大多數人認為只要自己的城市不斷規範化,有序運行,住的舒服就可以了。至於比別的城市是好是壞,也無所謂的。陸家嘴啊,南京東路啊都是給外地人看看的。 你看哪個上海人吃飽了撐著,跑到外灘說 哇,陸家嘴好漂亮好現代啊。 哈哈這樣的場景想想都把我自己弄笑了。


上海人交通再亂,也沒有台灣機車大軍亂。

看乾貨,兩岸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口數:
大陸 72387人(2015年)
台灣 3470人(2011年)
上海 619人(2015年)

交通事故死亡概率
台灣 6700人/1例因車禍死亡
大陸 19000人/1例因車禍死亡
上海 40000人/1例因車禍死亡

台灣人哪來的臉皮嘲笑上海交通?如果台灣交通真的完美無缺,交通事故死亡概率會是整個大陸的3倍,上海的6倍?

另外上海人均壽命83歲,台灣人均壽命79.8歲,一個短命島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對上海的食品醫療衛生品頭論足。


旁友,說實話,您要是在上海拿20000台幣的薪水(也就是4500RMB),那麼你在上海也只能過著敗絮一般的生活。。。

沒本事的巴子就在台北這種小城市待著,別亂溜達。


沒有人意識到從廁所沒門到金玉其外是多大差距?

從吃不起茶葉蛋,到2萬幣正薪是多大差距?


潛在關鍵詞,台企,薪資(含加班費)偏高,正職薪水(基本工資)偏低,我覺得已經能說明問題了;台企有多無良,富士康的十三跳大家不就都知道了么,然後還來用這點噴大陸,嘖嘖~~~


按這個標準,我想知道世界上有那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都市不「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我覺得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應該是平壤,所有人都服裝整潔彬彬有禮,路上人車行駛井井有條,大家收入水平都差不多


許多人會將上海與台北做比較,日前一名網友分享自己造訪台北的觀感,認為台北快跟上海一樣(發達),引起不少網友討論。而一名曾在台灣高雄工作過,去過台中、台南的網友則在天涯台版回貼認為,台北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他表示,台北不只是城市建設,而是很多人提到的「軟體」都令人難以忍受。

像是台北機車族鮮少會禮讓任何道路上的其他物體,不要說台灣常見的路權、讓行等禮儀,而是「他X的三寶,就TM知道鑽鑽鑽」。在台灣機車雖然有機車道,但很多機車族就知道往快車道里鑽,連減速都沒有,現在Pokomon GO登錄台灣,應該會一部分膝蓋中箭。(Gfycat GIFs GIF )

在物價方面,原樓主指出台北便利商店的價格雖然比超市貴,但是大家還是不能過沒有便利店的生活,但是台灣的薪資卻差很多,同樣價格提供的東西也差多了,自己都不明白台灣人怎麼活下去的。自己公司的基層作業員,薪資在同行算有名的偏高,但工作製為典型的996、一周只休1天,合同編製內員工月薪也才不到2萬人民幣。

而且台北,哦不,整個台灣都沒法離開便利店。因為其還承擔了垃圾桶,ATM機,乃至化妝室的職責。而忠孝敦化,信義區塊雖然真的發展得不錯,國際名牌、百貨公司、飯店林立,但也僅此而已。同樣市中心的萬華,大同,三重等地,只是路過後就彷彿讓你能回到3-40年代的上海。

原樓主認為,不應該以遊客得到的體驗去和平時居民的經驗比較。雖然看起來台北有諸多仍舊有著進步空間的地方,但他也認為台灣還是有值得讚揚的地方,像是悠遊卡真的很強大,幾乎啥都能用悠遊卡支付。

不少網友看完原樓主的經驗後,紛紛留言「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1 我在台中居住過六個月」、「外觀看起來高級的101,近看實際就那麼一幢所以才突出」、「市區外商密集到不行 當地台灣人都受不了」、「台灣缺乏的是對人的認知,明明實際沒有牆,非要心中豎道牆」、「只有在那邊工作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台灣城市就是最愛吹硬體很好啊 EXO ME?」。

但也有持不同看法的網友認為「一直酸,也不能掩蓋自己城市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後退的事實」、「大部分認同,但台灣還是有很多溫和派」、「說真的每個城市角落都有骯髒的地方」、「中國人也蠻愛亂闖紅燈的的,並沒有比較高尚」、「感覺差不多,但是老人家真的覺得素質高不少」。(實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眼睛要看別人的優點,已經可以認同我們是金玉其外了,這就很不容易。


作為一個上海人,看了這篇文章,我認為大部分事例都符合事實。相比較過去的30年,上海的進步很明顯,而這一趨勢,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困境而受影響。上海市民的整體文明素質還在持續進步,對此我很欣慰。

非常希望在未來20年內,上海的軟硬體都能更上一層樓,不僅在城市發展上成為全球城市,人文精神上也能夠煥發出更強烈的光彩。

希望上海越來越好。


我去過台灣很多次,一般只選擇落腳台北,台北有很多優點,我一開始也愛慕過,崇拜過,歡呼過。

台北所有的優點都建立在一個事實上:人少。我確實在台北被豪車禮讓過,我站著路口等他過去,他不過反而從車窗里揮手讓我過。我當時確實很感動,很感謝他,當時路上車子稀稀拉拉,他願意為我停留幾秒,不會太耽擱他的行程,而在魔都,我趕打賭讓一個人,就要連續,隨時讓無數人,看過馬路密密麻麻的人,利益相關:我沒有車

台北還有一個特點:蕭條,基本上只是本土市場的聚合地,而與台北人口差不多的香港,街頭人流密集,大家都行色匆匆,工商業密集的城市會產生大量的商務人流,台北就是守著台灣這塊小市場,一個邊陲之地。

魔都大部分問題都來自於人太多,海納百川是魔都的大氣,好地方大家都想來,台灣是島嶼,島有著封閉性,台北守著台灣這塊孤兒之地能吸引多少外來人口呢?


沒有問題。
在魔都兩萬台幣薪水,感受到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啥奇怪么?
10000rmb薪水都感到沒有希望的,一半收入沒覺得絕望就可以了。
而且魔都有缺點,還好多。
不要有個批評就先拒絕先質疑。有意思么?


如何客觀評價?

恩……這個很難,實際上現在精神病這一塊,很多方面還不能做到很統一很客觀。

這樣吧,叫這位患者來我院電擊一下,說不定就好了呢。


抖機靈的說:把上海換成紐約,毫無違和感......


作為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人,我承認這篇文章說的大部分情況是上海的實情。當然,他把薪資說得過於菲薄了。

拿學術論文打個比方吧:

有一篇論文,選題的立意和格局都很高,業已收集了豐富且有代表性的論據材料,而且使用的理論工具恰到好處。目前,文章初顯規模,框架、主旨和方向已定,只是,有些段落塗了草草幾筆,還沒來得及添注釋,有些段落詞句不通,留待後期潤色。

還有一篇論文,選題平庸,格局一般,理論工具略有牽強。由於動筆比較早,且立意平庸的文章容易寫,所以現在已經成文,段落完整、詞句流暢、注釋規範。

於是問題就來了,哪一篇論文是上海,哪一篇論文是台北?


仔細看了看,講的沒錯啊。


推薦閱讀:

台北有哪些非常值得推薦的咖啡館?

TAG:上海 | 台灣 | 國民素質 | 台北 | 台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