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少年後或者幾代後國民素質才能普遍提高?

一個人素質的高低絕大部分因素都是和家庭有關係的,那通過時代的變遷,幾代後中國人的素質會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因為最近勤坐公交車而想到的問題


這次飛休斯頓,航班上百分之八十多都是在這邊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從迎客開始就覺出這班飛的很順手。
不會覺得我幫忙放行李是理所應當,當我踮著腳吃力的幫忙歸置行李架以讓他們放他們行李時,他們會感覺到我的辛苦會跟我說謝謝辛苦你了。發餐之前的開餐廣播多數人都會認真聽主菜種類,我發餐的時候說句您好,對方就會直接報給我要鴨肉飯或牛肉飯,而不是像之前飛航班的時候到每個旅客面前都要先報一遍餐食種類。
收餐的時候,基本每個人的餐盤都很整潔,有的人的甚至吃完了像沒有吃一樣整潔。
洗手間基本不用打掃,用完之後基本都很乾凈。
當我巡艙的時候讓我幫忙收一下桌子上吃完的食品袋,會一個勁兒的跟我說謝謝麻煩你了。

反觀前兩天飛了一班紐約,去程多是中老年人,洗手間用完馬桶不沖,廁紙隨意丟到地上或者馬桶里。用完的衛生紙不知道放在清潔袋裡,直接放在小桌板上,然後按呼叫鈴擺臭臉說:給我收一下。滑行期間站起來拿行李,讓他們回座位坐好他們永遠裝聽不懂。

看,我們在一點點變好,這個時代在一點點變好。這些變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一點點的往前走,並且以後會越來越好。


過百贊補充:
作為一個小透明,沒想到這麼一個答案輕鬆過了百贊,也許混知乎的人是被沒公德這件事傷害太多了吧,所以感同身受。

但是我還是想說一句,我的主要觀點並不在於指責誰,而在於說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資源匱乏+信任缺失的烙印堪比思想鋼印,真心去不掉的。

大概5年前吧,我也是一個覺得被吐槽國民素質差不包括我自己,自視甚高的小清新。

直到有一年我去長灘島玩,下意識地在麥當勞佔了個座位,而周圍的人都是買好-坐下-吃完-收拾。客觀上我的佔座讓一個買好餐的人沒了座位。

這時候我才知道,任何國民素質指的都是每個人。被指責國民素質差我也是要負責的。

管不了別人,只能爭取讓自己和家人做一個沒那麼討人嫌的公民。

。。。。。。。。。。。。。。。。。。。。


補充一點,我不止一次看到類似的回答里,大家都把自己父母說成善良無比,很有公德的老人,把自己親人以外的老人說的比較惡劣。好像壞人都是別人家的。當然,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現在,我不得不殘忍一點說——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對待親人特別溫情的一面,而沒怎麼見過他們怎麼對待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人。

你領他們出國看看,新馬泰就行。
看看他們會不會對打掃衛生的阿姨微笑?會不會和餐廳的門童簡單地問好?

我觀察的幾乎所有的中老年人都是木著臉,對別人的熱情禮貌一臉戒備乃至厭煩,也從來不好好聽導遊說的旅遊安全須知,總而言之是不相信任何人。

這種不信任感,這種除了自家人是寶別人都是草的鬥爭感都埋在他們骨子裡了。

你能做的,只是慢慢讓他們不那麼戒備。

。。。。。。。。。。。。。。。。。。。。
30年左右吧。

wg以前出生的,現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不在了,作不動了,素質就會好很多。

我每次去大型農貿市場,都會遭遇老頭老太太的推搡,即使我大著肚子。
注意,是每次。

我每次去超市,都會看見老頭老太太插隊稱菜,還曾經一把把我的菜揮到地上,雄赳赳氣昂昂都把自己的菜放上去稱。

霸佔小區綠地種菜的,廣場舞擾民的,碰撞到別人從來不會道歉的,隨地吐痰大聲喧嘩一臉理所當然的。。。

因為他們的辭典里只有一個字——爭。

他們的眼裡沒有公德這個詞。

我能做的,只有洗腦自己家親戚朋友,爭取讓他們別做這種討人嫌的老人。


其實現在的老人為什麼很多沒有素質?是本性太壞?那他們的子女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又變好了呢?

想像一下自己出生在50年,國家鼓勵讀書,立志超英趕美,滿腔熱情的準備學成之後投入到新中國建設中去。結果剛上高中,高考交白卷的成為正面典型,知識越多越反動。學校停課,大家一起跳忠字舞,敢不跳不聽話的基本就可以去牛棚了,接著又是上山下鄉。找關係花錢走後門想盡辦法回來當工人了,沒幾年又下崗了……

那個時代規則不斷大幅度變動,更可怕的是很多規則非常坑,越遵守規則的人死得越慘,相反越能鑽規則漏洞的人過得越舒服。

當一個人整個前半生處於這樣的狀態時,能指望TA老的時候能遵守社會規則嗎?

無論醫鬧還是老人碰瓷等等,其實還是規則漏洞,比如群體事件的處理和老人小案不進看守所。

不鑽漏洞遵守規則會很慘,鑽漏洞的收益與付出的精力相差不大,鑽漏洞會損失自己的公共形象得到的收益甚至遠小於損失,這是三代人所處的環境。每一代人在「素質」上都會有巨大的進步。

除了「坑人」的規則越來越少讓人不必再費勁心機鑽漏洞以外,互聯網初步建立信用體系也是一方面。

每個人都有可能突然處於聚光燈下,尤其是當TA發出不當言行的時候。

飛機騷擾事件如果在二十年前,最多幾千賠償在花點錢找水軍帶一下節奏就過去了。而如今多少公司會為了避免自身形象受損而對其關閉大門呢?

對每一個人來講,鑽漏洞的收益越來越低,「沒素質」的成本越來越高,我相信這種情況下國民「素質」只會越來越高。


我就想問你們光感謝不點贊什麼套路啊


幾代人那麼久太誇張了。

本人80後,女兒10後。

我4歲的時候,我媽帶我坐公交,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逼人讓座這麼狠,但是在有人起身的時候,我媽一把給我推了過去(我離那個座位不太近)。旁邊的人沒看到我,差點坐我身上。

那個時候的家長,大部分都是這麼做的。

我女兒4歲的時候,我帶她在麥當勞之類的地方吃快餐,吃完之後我會把垃圾收拾到餐盤裡,桌子擦一擦,把餐盤倒進垃圾箱。

我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家長是不是大部分都像我這樣做。

但我知道,等我女兒有孩子的時候,整體素質會再提高好幾個台階。


80、90、00 是過渡的一輩,自己成長在自由發展的年代,但父母還處於上一個時代(50、60、70初)在成長的過程中要不斷面對與父母不可調節的矛盾,比如:

消費觀,婚戀觀(包括對同性戀,性別多樣性的態度),事業觀,文化審美等等。

從10後開始,不僅自己成長於正常時代,自己的父母也是在正常時代長大的。如果說8、9、0一輩人享受的是上一輩(5、6、7)創造的,由高速經濟成長帶來的硬體(物質)的完善,那麼10後一輩的成長過程中就會享受到由8、9、0這一輩人所帶來的軟體上的成熟(文化、設計、教育、審美)。

綜上,8、9、0這一輩人中的城市人群就已經具有比較高的素質,但要達到全面人口的高素質化還需要等到10後這一代長大。

10後將成為中國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並且,在21世紀,中國將開始產生大師,這些大師中最年長的,將從10后里誕生。

圖片之上為原答案,是一些基本的觀點,下面做一些補充。

人口素質主要受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兩方面的影響,前面說的和家庭教育有關,下面提一下公共教育。

如果僅僅是國民的基本素質,考慮基礎教育就足夠了。即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實際上到初中階段就差不多了)。

比如看看日本人,什麼垃圾分類,什麼交通秩序,公共衛生之類,這些基礎的公民教育是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進行的,一直貫穿到小學階段。我們的這些基本素質的教育沒有他們那麼完善,但也還算是有效力的。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過程,回想一下小時候的那些學校校規,小學生行為規範。忽略「熱愛祖國」等等這些「大」準則,我們肯定能想起「遵守交通規則,愛護公共財物,不隨地吐痰」等等要求。雖然大家沒有去背這些東西,但是耳濡目染,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就這麼實踐了。大家之所以去「遵守」,不是刻意地遵守,而是這些準則基本上融入了你的「道德」之中,破壞它使你感到不愉快。

素質的體現,不是公民有意識地遵守某些社會約定,而是這些社會約定從某種意義上成為了這些「被教化」的人的「本性」,違背規則會使得公民感到難過。

我國目前城市地區(姑且包含到前一半的地級市以及相對發達的縣級市)的基礎教育水平基本上可以滿足培養一個「素質」達標的現代公民。而基礎教育的發展與完善是從80年代這批人成長的時候開始的。

不是說在這之前中國沒有好的小學與幼兒園,只是相對整體人口來說,其數量還是十分稀少的。而從80年代開始的基礎教育的完善,與我國城市化進程關係巨大。

所以說,國民素質的成長也好,基礎教育的完善也好,其背後是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而中國的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人們一旦「進了城」,就不會再回到「鄉下」。中國人口素質的提升,實際上是「人口城市化」過程的一個自然產物。


有些朋友可能不同意上面這個觀點。且慢,下面我把「城市化」,「進城」這個說法在進一步闡釋一下。

城市化的本質,並非人口聚落形式的改變,實則是社會形式的變化。中國目前的「人口城市化」,或者說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演變,實際上是處於傳統農耕文明的人口,向現代工業文明人口的變化;是從傳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契約社會的轉變;是學習「怎麼樣與陌生人相處」的過程。


所以說「進城」不是指住到城裡,而是指一個人,一個家庭,從傳統的農耕時代走向現代工業社會。帶著這個觀點,我們來看如下兩個現象:

現象一: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問題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很多農民工很難融入到城市中去(越大的城市就越難),除了我國戶籍制度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與農民工本身有關。大部分務工人員沒有接受過工業文明體系里完整的公民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僅僅從事體力勞動或者簡單的技能勞動。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與原生的城市人口是有差異的。

然而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同於傳統的農民。在城市裡工作,生活的經歷多多少少給予他們在工業社會裡生活的感性體驗,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很小就出來打工,其思維方式多多少少具有了一些現代社會的規則意識,與完完全全的農業人口不同。

這一部分人誠然難以留在他們打工的地方(如果是大城市的話),然而這不意味著他們就會回到農村。他們可能會回到「縣城」,或者本地的地級市裡,在小城市裡買房,定居,然後他們的後代就會在「小城市」里長大。

《新聞調查》 20161210 豐山鎮的孩子們_新聞調查_視頻_央視網

上面這個視頻提到了留守兒童的問題。但我想強調的是片子33分出現的「小魏一家」。父親魏玉明從小離家在外闖蕩,是農民工的一員。多年的打拚之後在孝感買了房子,把兒子接過來住。從12歲開始,兒子小魏就成為了「孝感市民」。這種從農村到小城市的人口遷徙才是城市化中最現實,也最具有價值的。

中國的城市化不是所有人口都擠到北上廣深;小城市軟硬體的整體完善,城市群、城市帶體系的形成才是城市化的正經。


而這個過程,意味著農耕文明的工業化。當中國的小城市除了「規模」之外(比如小城市永遠不會有大城市的那種規模性帶來的繁華,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與大城市的軟硬體不具備太大差異時(良好的教育、醫療、文化娛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才算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現象二:歸鄉潮流

如果說現象一是「洪流」的話,現象二目前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

宅人食堂第二季 節氣物語_紀錄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這是深圳衛視目前的一檔半紀錄片式的節目。這一季的很多期里都透著十分濃厚的「歸鄉」氣息。上面鏈接這一集里,在大學任教的父親,於暑假裡,帶自己的女兒回到老家消夏。誠然,暑假結束之後,父親還是要帶著孩子回到城市,但是其透露出來的「城市人」對於鄉土的懷戀不失為當下一些城市人口的「情緒」。

【一條】逃離北上廣,看北大高材生怎麼美美地養活自己?_日常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而在這則視頻里,主人公從自己的老家走出,最後又回到自己的鄉土。看似是一個從農村到城市又回到農村的過程,但實際上,主人公在完成了一整套工業社會體系下的教育之後,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工業社會人。所以雖然物理上回到鄉村,但實則已經完成了由鄉到城的變化。可以說是「人在鄉村心已城」。

而這樣一個過程,正好是當今鄉建的一個核心過程,城市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一定要靠物理遷徙的形式完成。像這樣,成為「城市人」,再回到鄉村,然後完成鄉村的現代化,也同樣是十分可取的。

看完這兩個現象,然我們再回到人口素質的問題。目前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反映人口素質的議題,比如中國遊客素質等等,要麼是一些時代痕迹,要麼就是人口未「城市化」(工業文明化)的一個外在體現。那麼,相信在中國整體城市化的進程之中,我們人口的城市化(現代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素質也會越來越高。

最後,要稍微談一下代際劃分的一個問題。

我認為在使用「某零後」這樣一個說法的時候,只要謹慎使用邏輯量詞(quantifier)就可以減少歧義。比如避免出現「九零後都怎樣怎樣」,「所有八零後都如何如何」這類說法。多數情況下,「80、90、00」基本上指的是一個時間範圍內出生的人。比如說00後,基本上就指的是「00到09」年出生的人,誠然00年出生的人與09年出生的人之間確實存在相當大的差異,「09與10」年出生的人之間差異並不大。但只要沒有刻意去區分,我覺得說法本身是不具有太大問題的。

什麼叫刻意區分呢,比如說,若果我這樣說「80後與90後有很大區別」,那麼這個句子就有一定的歧義。首先,如果這裡的80後指的是80-89年生人,90後指的是90-99年生人的話,那麼就可以提出「89年和90年的差別大,還是與80的差別大」這種質疑。

然而,在最開始的回答中,並沒有做這樣的區分。我只做了兩個對比。把8、9、0看作一體,整體和5、6、7去對比,而且注意,我第一次提「7」的時候,還註明了是「70初」,就是為了拉開與80後之間的年代差距。

至於對於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代際劃分,我是有自己的一個劃分方式的(不同於「某零後」,比如我將87-95歸為一代),但是不管怎麼進行代際劃分,總會面臨代際連續分布這樣一個問題。即若要分代際,總得在兩個代際之間確定一個年份。年份是一個點,代際是一個線段,那就必定會產生分界點附近的年份之間實際上距離更近這樣一個問題(比如89和90相比於89和80)

任何一種代際劃分方式其實只是一個年代的大致說法,指的是一個平均的概念。比如說90後如何若何,其實更準確的意思是說93-97年的人更大程度的「如何如何」,98-99,90-92的也有一定程度地這樣,比00後以及89之前的人強一些,但相對93-97的要弱。而不是說90-99的人「都」怎樣怎樣。換句話說,「90」,「80」這種說法不是「80-89」全體,而是一個「分布」的概念。

所以原回答里說的「10後」長大可以理解為2019年的孩子長到25、6歲,也可以理解為平均來說(15年)長大成人,而那個時間並不是一個時間點,是一個時間範圍,大致在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

我們以2040年為例,那個時候最大的80後是60歲,最年輕的90後是41歲。社會資源基本上掌握在80、90手裡,中堅力量是95後和00後。而社會裡的新鮮血液,最前線的勞動力會是10後和最年長的20後。重要的是,所有這些人都是在和平穩定、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中的大部分受過基本的現代公民教育,其價值觀是相對統一的。

題主的這個問題好像是坐公交車的時候想到的。那麼試想一下,到那個時候,坐在公交車上的那群人,和你目前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的這群人,還會是同一個畫風嗎。


山東部分內陸地區的人還是普遍重男輕女,竟然還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思想迂腐,喜歡多生孩子,80後也是如此。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提高素質。


瀉藥,先放答案:不用問,也不用羨慕別人,我們這一代就可以。

我是九零後,出國之後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推開門之後會給後面的人,哪怕這個人離我還有五六米的距離撐門,對方都會看見我再給他留門之後急匆匆的趕過來然後很認真的說聲謝謝。

09年10年左右回國的時候我在國內這麼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卻是很狐疑的看著我,然後反倒不敢接近你。極少數人會像美國人那樣急匆匆的走過來,然後接過門,說聲謝謝,繼續為後面的人撐著門,直到一直最後沒有人為止。

但是今年16年回國開始,我再撐著門的時候大多數人,甚至老頭老太太都會急匆匆的趕過來,撐著門,謝謝我,然後為後面的人撐著門。

所以我覺得僅僅六年,這就是一個進步,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留學生給國內帶來了這樣的變化,但是我們中國人的素質確確實實在提高。

而且,隨著我們交流的逐漸增加,我們發現,外國也不是那麼好,很多事情就是因為他們曾經比我們富裕很多,而帶來的附加產物,比如所謂的素質高。我們和他們的距離正在迅速接近,我們的心態也在逐漸端正。不僅如此,我們這一代人,正在逐漸的,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祖國的建設和進步中去,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影響著周圍的人和我們的社會。

所以,不用問,也不用羨慕,就從我們這代人開始,我們的素質會超過外國人,這點,我堅信。


如果認為人口素質和教育程度成正比,那麼我們國家趕上發達國家現在(注意是現在,不是那時候)的水平需要53年+的時間。

下面看數據:

首先:2010年,我國25-64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僅為9.7%,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以經合組織國家為例,2009年經合組織國家25-64歲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所佔比重為30.0%,相當於我國的3倍多。

2010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年數)已達9.05年,比2000年的7.85年提高了1.20年。表明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從初中程度邁入高中程度。

2010年。25歲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美國為12.4年(相當於大學一年級水平),日本為11.6年(相當於高中三年級水平,我國為8.6年(初中三年級)水平,分別比我國高3.8年和3年。


下面看演算法: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徑,可以算出來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8.7%左右。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於2011年4月28日發布。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公告顯示中國總人口截至當時為1370536875)人。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19656445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58764003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根據歷年畢業生統計,2010-2016增加高校(含大專)3515萬人,所以目前,2016年5月,大專以上人口大概1.5478億,全國人口2015年數據13.7462億,佔總人口比例11.26%。

再看國外:
教育程度前十名。

第十位澳大利亞。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38.3﹪,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3.1﹪,教育開支占國產總值比例:6.1﹪。
第九位芬蘭。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39.3﹪,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1.7﹪,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6.5﹪。
第八位紐西蘭。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39.3,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2.9﹪,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7.3﹪。
第七位英國。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39.4﹪,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4.0﹪,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6.5﹪。
第六位韓國。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40.4﹪,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4.9﹪,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7.6﹪。
第五位美國。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42.5﹪,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1.4﹪,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7.3﹪。
第四位以色列。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46.4﹪,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不詳,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7.5﹪。
第三位日本。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46.4﹪,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3.0﹪,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5.1﹪。
第二位加拿大。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51.3﹪,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2.3﹪,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6.6﹪。
第一位俄羅斯。具專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53.5﹪,2000年至2011年增長率:不詳,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4.9﹪。

按照現在的人口基數和生產畢業生的水平,每年大專以上畢業生700w左右,按照最低水平澳大利亞算:(13.7462億*38.3-1.5478億)除以700萬=53.0999

不過高考報名人數從2012年起已經開始明顯下滑,而招生率已經擴大到74%,再擴大招生率,整體錄取人數也不會提高太多。可是人口應該繼續增長,至少應該按照1.6億算。此外,國內外的教育水平也有差異。所以這個數字實際上應該再繼續擴大。

高中以下文憑的人和大專以上人的主要區別:1 沒有受過技能教育,進入不了有專業要求的崗位 進入不了主流社會。也就是說別說律師記者醫生,就是當白領也基本沒戲。只能自己做生意和做勞動力型工作。2,數學(邏輯水平)語文(語言表達水平)英語(翻牆能力)常識(物理化學生物歷史)都處於偏低的水平。3 沒有受過法制教育(高校才有這門課),對法律的教育停留在高中政治水平以下,主要靠看電視自學和社會教育。

當然凡事都有概率,,但大致上人口素質和教育水平成正比的前提應該沒有大錯。

總之,恭喜你!親! ~53年後,你周圍的人口素質,從最樂觀的數字看,就趕得上世界第十名的國家目前的水平了!

=---------------------------/------------------------------------------------------------------------/----/-我是跑題的分界線————————————————————————————————


再說一下為什麼有人說本科生爛大街。這是和99年以前大學生錄取率極低,大學生及其金貴對比出來的。

下面分析為轉載:都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本科生是天之驕子,現在就從歷年高考錄取率分析中國本科學歷的含金量

1977年:錄取27萬,報名人數570萬,錄取率約4.8。

1978年:610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29.3萬人,後增加近11萬人,共錄取40.2萬人。錄取率約6.6。

1979年:錄取28.4萬,報考人468.5萬,錄取率約6.1。

1980年:錄取28萬人,報名人333萬,錄取率約8.4。

(預選制後,大約只有40的學生有資格參加高考報考本科院校,考生外語成績按30計入總分。考試成績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張貼公布。取消考生查閱試卷的規定。一些省、市、自治區擴大招收自費走讀生7000多人。)

1977-1980年間錄取率很低,是因為累積了很多文革期間的復讀生的緣故,而且當時的中學教學還出於不正常狀態,許多考生英語只懂c26個字母和少量的單詞,所以考試能力含金量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高,但許多考生經過了社會的磨鍊,特別勤奮吃苦,尤其是77-78級的,深受大學老師們的好評。

1981年:錄取28萬人,報名人數259萬,錄取率約10.8。

(理工農醫類加考生物,按30計入總分。)

1982年:錄取32萬人,報考人數187萬,錄取率約17.1。

1981-1982年間錄取率也較低,是因為高中學制延長同齡考生分為2次錄取,以及還有延續下來的小部分復讀生,可比錄取率大約是29。估算過程如下:基於83-84級的報考人數估計為170萬,85級為176萬,估計81-82級的合計可比報考人數為165萬。

據本人了解,81-82年的應屆生應該占錄取人數的80左右。那麼81-82年的可比錄取人數為(28 32)x80=48萬人。由此,81-82級的可比錄取率為48/165=29,與86級相當。

1983年:錄取39萬人,報考人數167萬,錄取率約23.4。

(這年全國統考時間調整為7月15—17日。)

1984年:錄取48萬人,報考人數164萬,錄取率約29.3。

(這年全國統一考試時間恢復為7月7—9日。)

1983-1984年間錄取率也較低,是因為初中學制延長同齡考生分為2次錄取,可比錄取率大約是40.91.估算過程如下:

基於85級的招生人數為176萬,86級為197萬,估計83-84級的合計可比招生人數為170萬,考慮到那段時間高中的在讀人數出於增長階段適當減一點。

初略了解了一個81級的同學,那時在讀的重點大學生中往屆生的比例不到20,因此估計83-84級的應屆生應該占錄取人數的80以上。

由此,83-84級1966年齡段的可比錄取率應該是:(39 48)x80/170=40.91

1985年:176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錄取率約35.2。

1986年:191萬人報考,共錄取57萬人,錄取率約29.8。

1987年:228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錄取率約27.2。

1988年:272萬人報考,共錄取67萬人,錄取率約24.6。

1987-1988年間,因為小學六年級學制改革的原因,兩年都是主要錄取同一年齡段的考生,相當於擴招了,可比錄取率應該算是43.86。估算過程如下:

基於86級的報考人數為191萬,89級為266萬,估計83-84級的合計可比報考人數為250萬(228和272的平均數。

到了87-88年,估計那時的應屆生應該占錄取人數的85以上,已經很少見到考了多年的往屆生了。那麼87-88年的可比錄取人數為(62 67)x85=109.65萬人。

由此,87-88級的可比錄取率為109.65/250=43.86

1989年4月國家教委推廣加分政策,增加了以權謀私的空間

1989年:266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64萬,實際招生約40萬,錄取率約15。但出現了許多計劃外的自費生。

1990年:錄取60萬人

1991年:錄取62萬人

1992年:錄取75萬人 開始擴招了

1993年:錄取92萬人

1994年:錄取90萬人

1995年:錄取93萬人

1996年:錄取97萬人

1997年:錄取100萬人

1998年:錄取108萬人

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始自1999年,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

2000年:錄取180萬人,

2001年:錄取260萬人,錄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錄取320萬人,報名人數527萬,錄取率約60.9。

2003年:錄取382萬人,報名人數613萬,錄取率約62.3。

2004年:錄取420萬人,報名人數723萬,錄取率約61.8。

2005年:錄取504萬人,報名人數867萬,錄取率約58.1。

2006年:錄取540萬人,報名人數950萬,錄取率約56.8。

2007年:錄取567萬人,報名人數1010萬,錄取率約56.1。

2008年:錄取599萬人,報名人數1050萬,錄取比例57.0。

2009年:錄取率629萬。報名人數1020萬,錄取率約64.2。

201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57(萬人),錄取人數657(萬人),錄取率69(%)。

201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33(萬人),錄取人數675(萬人),錄取率72.3(%)。

201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15(萬人),錄取人數686(萬人),錄取率75(%)。
創建於 2016-05-13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我其實不太理解你所謂的「非常高的水平」是什麼水平?
但是我認為,現在的中國年輕一代的素質水平已不低。
我將從以下角度對你的問題進行闡釋。
中國年輕一代與中國年老一代的素質進行對比。
中國年輕一代基本上能享受到正規的九年義務教育(注意我的用詞,是基本。),這有利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初步奠基。當然我也需要承認義務教育中的不足,但是這正面影響還是值得我們給予充分的肯定。
首先,中國年輕一代的學歷水平總體較高,更具有人文意識。據我觀察,現在橫穿大馬路隨地吐痰貨車倒了一擁而上去搶水果的人群中,基本是年老一代占相當大的數量。
其次,中國年輕一代在文化的衝擊影響下,其實更符合當前社會潮流。他們會更注重個人隱私,強調個人空間。但是年老一代對這個很不注重,就容易發展為「素質低下」。典型案例:廣場舞不分晝夜的大喇叭喝賣力跳動的大爺大媽們。在公眾綠地種菜佔小便宜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後,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前進的,新事物的產生總將伴隨舊事物的滅亡。我認為年輕一代的素質高是一個可觀現象。如果中國的年輕一代的素質日趨底下,真心細思極恐。

現在就其國內而言,我認為想達到題主說的變數值「非常高的水平」,應該有以下幾個客觀因素
1,教育。優秀的教育有利於個人身心,有利於眼界開闊,自然有利於培養較高素質(但是倖存者偏差也表明了會有衣冠禽獸這類存在者)。
2,經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古人誠不起吾也。在飯都吃不飽一群人爭著搶著挖觀音土的年代,拿什麼談素質?生存是最低需求,但是尚且不可得。
3,文化。國家文化和社會文化是對國民素質的重要影響力。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當一個國家開始重視軟實力,有硬氣,國民素質自然有大國風範。


80後,不吐痰,不闖紅燈,自覺排隊,公共場合不抽煙,垃圾分類,開車不加塞等等,對孩子教育,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共場合影響他人。我覺得我孫子做的會更好。


素質=經濟基礎+受教育水平
受教育水平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經濟基礎的實力。
所以。。。素質基本上可以說取決於經濟基礎。
所以中國什麼時候素質可以普遍提高呢?其實一直在提高。。。因為我們的經濟一直在提升。


霧霾治理完成時

之所以說霧霾治理完成時,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從現在的發達國家發展過程來看,工業革命的英國霧都,柯立芝繁榮的美國,戰後日本的嚴重污染。環境污染都是一個國家步入發達國家的陣痛。

而當環境污染能夠完全治理好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在事實上也是一定可以成為實打實的發達國家了。


一個三線城市的高鐵站,大家在無任何要求的月台上排隊等車


如果社會繼續以鬧分配,遷就低素質(或故意表現出低素質)的人,把遵守規則、溫和的人的利益給他們的話,那麼國民素質永遠不會普遍提高,甚至低素質的人比例會越來越大


醫院裡工作,難免有糾紛。
區別是衣著光鮮整齊有文化的,即使發生糾紛,大多也聽得進道理。
但穿著打扮……怎麼說呢,就是那種文化程度不太高的感覺的人,經常會蠻不講理,什麼不準下班呀,什麼操李奶奶啊,什麼我就不簽知情同意書但你還就得給我做治療啊,之類的。
我不是說全部,我只是說主觀估計的頻率,沒有大樣本數據,也沒有經過統計學檢驗。

不過人均gdp趕超盧森堡的時候,國民素質一定很高。


等那些老人都死了,我說的是哪些,大家明白。我惡毒我承認。
但要知道假如佔據大多資源及地位的人素質低下,群體還是沒有辦法有質的突破。
那一代人已經到了社會最頂層,年紀小的沒有辦法和他們對抗。別拿一些精英出來比較,精英成為精英必然有所不同


等00後起來基本沒問題了的


與其說公民素質是政治問題,是「老人們在文革那個時代的經歷反映在他們今天的行為上」的問題,是社會問題,是「很多人的情緒沒有地方釋放只能依靠佔小便宜為樂」的問題。更多的還是一個經濟問題。


如果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了,有車有房,吃飯穿衣有基本的財務自由,基本他就很難成為低素質人群了。

我接觸過的所有人,基本都被一條很明確的線,給分成了我所認為的「低素質人群」和「高素質人群」。

前者收入不一定很低,但是生活壓力往往很大,背負貸款,家裡一堆人嗷嗷待哺,在未來的生活中沒有太多自由;

後者收入不一定很高,但生活沒太多壓力,基本的需求被解決得很好,往往比較多的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的自由。


當社會上的大部分資源,對於大部分的公民來說都是稀缺資源的時候,你很難想像這些人不會為了爭奪這些資源打得頭破血流。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主觀感受里,相比北京,我覺得我在家(某三線小城)里所體會到的,由國民素質決定的社會體驗反而要更好。(當然,這跟我在兩地所處的社交小環境的差異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沒有太大的住房壓力,出門也不需要去擠公共交通,工作壓力一般,想吃想穿的都買得起,基本的物質需求被滿足之後,你很難想像他們不會通過規範自己的行為來尋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上面還有很多答案在談教育的問題。

教育對於國民素質的提高有兩部分作用,第一是受過更高教育的人在未來的社會中獲取更強勢物質基礎的可能性變高了,這個跟我前面所說的原因是一樣的。

第二個更重要的是,教育讓國民懂得在「物質需求」之上,還有「精神需求」的存在,讓國民能夠認識到,如果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範自己的行為,帶來的是惠及所有人的體驗的提升。


以上。


這個素質,是指在城市裡不要隨地大小便、狹窄空間里音量放低等等遵守高密度人群所需秩序的行為習慣,還是指知大局識大體、熱情助人、知錯就改、順利時積極樂觀又不忘警惕、逆勢時隱忍奮發又能秉持原則立足長遠等等心志素質?

是人就需要提高這兩類素質,只不過,大致以年齡分野的話,年紀輕的人更需要提高後一類素質,向他們的他們認為需要提高前一類素質的父輩祖輩學習。至於說從幼兒到壯年一直在城市化率不足10%的中國度過的我們的父輩祖輩,大家來說說看,他們應該怎麼提高他們的素質向自居高素質的中國人看齊?


其實有一個特別簡單的答案:
上過幼兒園就行。


推薦閱讀:

中國想和美國平分太平洋,但卻在太平洋一個島嶼也沒有,不像美國在太平洋有很多島嶼,如何和美國平分太平洋?
為什麼中國的無神論教育能夠取得成功?
中美在南海開戰的幾率大嗎?
中國為什麼在探索火星上落在印度後面?
在英文網站看到關於南海的評論,英文辯論不過那些菲律賓人怎麼辦?

TAG:教育 | 素質 | 家庭 | 家庭教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