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豆瓣上的評分,總感覺大家對書籍要比對電影的評價寬容得多?


先聲明我手頭沒有數據確認這個現象是真的,直覺上也不確定。但假設實際上確實是這樣的,下面給一個解釋。(這種方式應該是叫「猜想」。成立與否需要結果來驗證)。

先假設所有書的好壞分布和所有電影的好壞分布是類似的。要不然這個問題就沒意思了。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評分的樣本。對任何一個個人來說,實際在讀的書,在所有可以買到的書里占的比重非常小。多數人一年讀幾本到幾十本書,一年新書的種類在十萬量級,主流市場也以千、萬計。所以選擇非常非常多,可以從容選適合自己的或者質量高的。這樣讀到的書容易得到高分。烏央烏央的可能被打低分的爛書根本沒有機會被一個平均的讀者打分。相當於聽海選之後的超女,覺得平均水平還不錯。

一個人看的電影在所有可看到的電影里占的比重就大得多。多數人一年(各種渠道)看幾十部電影,一年主流市場里會有幾百部新片。選擇其實不多,而且經常是消費習慣導致看片,而不是選擇好片導致看片,這樣碰到爛片或個人不喜歡的幾率就大很多。這些都會被打分,平均的評分就沒那麼高。相當於和同事去卡拉okay, 肚子里覺得這都什麼呀。(當然豆瓣的同事例外。)

所以可能的核心原因是按打分人次得到的樣本和按所有新品得到的樣本有差異。書的差異大,電影的差異小。這個差異導致的恰恰是正面的bias, 這和「吐槽」樣本是負面bias是反過來的。

QED


可能書比較難看,真正看完的一般都是覺得還可以的。而沒看完的覺得自己只看了開頭,不敢發表評論。
電影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讀一本書與看一部電影相比是更加宏大的工程。看一本書時對它前期的考量顯然要比電影嚴格,所以你所讀的大部分都是你所喜好的書籍。另外,看一本書半途發現不適合自己的時候,你隨時可以選擇停止閱讀,但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即使你已經發現它很爛,由於它不會浪費你多少時間而這時你又恰好需要kill time,於是你會繼續看下去並且在看完之後各種吐槽。當你讀一本書時看到"他45度角深情凝視天空心中的悲傷逆流成河"的開頭時你就會心領神會地把它扔在一邊而不會去豆瓣給差評,可是當你買了電影票去看<建國大業>時你雖然忍不住把手中的爆米花丟向屏幕但因為心疼電影票和爆米花錢還是努力地鎮靜地看完了,回家之後怒不可遏地打了一星的差評,卻遺憾地發現<建國大業>的評價已經看不到了。


.
讀書人嘛,多少都要厚道一些……
.


為方便起見,我們只討論購買正版圖書和去電影院看正版電影的人群。因為豆瓣的基礎評分都是他們奠定的。後來那些看盜版書和槍版電影的人,通常不會對已有的評分有太大改變。

一,看書的成本低,看電影的成本略高。
三十塊錢,買本書能看半個月;而且可以反覆看;而且對沒幾本書的人來看,某些書看完以後還能擺在家裡,起到良好的裝逼效果。
但如果花三十塊錢看電影,兩個小時就完了;而且不太好裝逼,頂多只能在朋友圈裡晒晒票根;而且對男生來說,電影不是一個人看的,必須帶女生去,打車錢就不提了,起碼要吃點爆米花喝點可樂吧,算下來看場電影至少一百塊。
所以,即使某本書和某部電影是同樣的水平,大部分人也會對電影更苛刻一些。

二,評判一本書好不好,標準很簡單,散文看文筆,小說看故事,保健養生看講得有沒有道理,相當清楚。但電影號稱「第八藝術」,其中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戲劇、建築、雕塑七大藝術,堪稱博大精深。
借用木桶理論。一本書像一個竹筒,整個筒是一竿竹子,自然不會輕易漏水。但電影就像一個由七八片木板拼成的木桶,任何一片木板出現破洞,對整桶水來說都是災難。
所以,寫好一本書不太難,有一門精就行了,但要拍好一部電影可不容易,必須想辦法門門精。

三,圖書基本上都有固定的讀者群。喜歡看郭敬明的會一本接著一本地看《小時代》,而且不會失望;而喜歡許知遠的人,永遠不會去看《小時代》。所以,如果把圖書行業比作田徑比賽,那麼每個分類都有自己的跑道,而且跑道與跑道間隔著一道牆,讀者們並行不悖,都跑得很開心。
但電影不同,雖然每部電影同樣有跑道,但沒有牆,觀眾經常會跑錯道。因為電影通常都是雙人觀影,《小時代》的影廳里,大部分女生身邊都坐著一個男的,而實際上他們喜歡的可能是《速度與激情》或《穆赫蘭道》。一場電影看下來,評分可想而知。
換句話說,圖書的讀者互不干涉,涇渭分明;但電影的觀眾異常混雜,如同涇渭合流之後的黃河。

四,同樣一個故事,書籍帶給讀者以想像,電影試圖把他們的想像變成現實,可惜人類的落實能力永遠不是想像力的對手。而且,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林黛玉,再強大的落實能力也不可能兼顧眾生。所以,改編電影老是拼不過原著。

五,看書耗費的時間比較多,很多人拿起一本書看完幾章,覺得看不下去就扔了。沒看完,自然不會去評價。所以,在豆瓣里點評圖書的人,通常意味著他把整本書都看完了。在喧囂浮躁的當今時代,一本書能讓人堅持看完,就已經算是好書了。
電影通常只有兩個小時,很快就能看完。即使碰到爛片,大部分觀眾也會想,好不容易來一趟,堅持看完吧。當然,心裡肯定會憋屈,反映到網上就是吐槽和低分。

六,如阿北所說,因為書籍和電影的評分樣本不同。國內每年出版新書至少十萬本,基數如此大,歷經千挑萬選最終走進你手中的書,質量通常都不低。
電影方面,新片少,能上映的更少;即使是在上映的電影里,很多也是一日游;能在電影院里保持基本排片量的更是少之又少,每個月就那麼幾部。觀眾選片的空間太小,選到爛片的概率自然就高。

七,即使是面對一本你從未接觸過的書,簡單翻幾頁,你也能大致清楚它的水準如何。簡單瀏覽與全部閱讀的差距不會太大。當然,現在有些書店裡的新書都不拆塑料紙,但大部分書店裡的大部分架上圖書還是可以直接翻看的。網上書店也有試看,通常是章節選摘。
電影不同,片商不會讓你試看全片,只會給你看預告片和海報。眾所周知,預告片與全片的差距往往非常大,因為預告片與圖書的章節選摘完全不一樣,它會把電影打亂,重新剪輯。甚至,很多電影的預告片與正片幾乎沒什麼關係。所以如果只看預告片,觀眾很容易選到爛片。

八,中國的圖書業並不發達,很少有圖書能成為大眾關注的重點。電影不同,每隔幾天就會有一部電影成為社會焦點。一旦成為焦點,大家看待它的目光就變得挑剔起來。比如同樣是出軌,發生在明星身上比發生在普通人身上要受到更多的譴責,就因為他們是焦點。
當年的《無極》就是成為焦點的犧牲品。其實它算不上非常爛,頂多是普通爛而已。然而一旦引發全民吐槽的熱潮,口碑就徹底完蛋了。有些觀眾看完了,覺得其實還可以,但怕被人瞧不起,於是隨大流打低分。姑且稱之為潮流效應。當然也有反例,比如《讓子彈飛》剛上映的時候評分一直飆到9.3分,也是受潮流的影響。但國內影壇爛片所佔的比例遠遠高過佳片,每部大片上映幾乎都會引發《無極》式的瘋狂吐槽,而像《讓子彈飛》那樣的口碑爆棚式影片非常罕見。所以,只要一部電影成為焦點,幾乎就意味著立刻被吐糟包圍,自然會在低分的泥淖里不停地掙扎。


05年註冊豆瓣以來,一直看重社區的書影音推介功能(社交功能用得比較少)。我也因此倚仗評分系統,使得在相同檔期內,作出觀影選擇時顯得更加遊刃有餘;改變了我曾今的「網購不可知論」,變得很少再逛書店,依靠豆瓣猜發現引起閱讀欲的書,隨後直接戳亞馬遜鏈接,一系列動作毫無違和,連貫天成;我本來不懂音樂,豆瓣,或者說豆瓣上的這群人慢慢讓我大抵明白,自己會喜歡聽怎樣的風格,會喜歡什麼樣的樂隊和歌手,與此同時,抵制《最炫民族風》也開始變得空前重要。

但再好用的榔頭也有砸到手的時候。比如你會捧著本高評分的書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融入;或者一部6分剛出頭的爛片,看完後覺得也並非大家所描述得那般不堪。這一切本都無可指摘,審美習慣各有不同,對他人個性的指指戳戳顯然不對。

不過經過人類的漫長進化,在社會共性交集的那塊區域里,形成了一些「審美共識,「《泰坦尼克號》很好看」,「槍花的歌好聽極了」,「蘭博基尼的新車外形真贊」。大家都去稱讚一樣東西的時候,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它並非是書面的,卻會像某種標準一樣去束縛後來人。這也就是豆瓣評分大多一邊倒的前因。而後果,就是那些根據這種非良性的公眾行為導致的不實評分而誤入歧途的失足少男少女,享受完一段不大愉快的旅途後,在輪到他們作出評分時,心裡又是一番微妙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豆瓣,書和音樂的平均評分比電影高一些。這大概是因為在「審美共識」里,評判一個電影的好壞遠比書和音樂簡單得多,獨立發聲所需承擔的風險也小些。相比圖書,影像的消費壽命短得多,所以受眾也就多得多。曹雪芹的《紅樓夢》你可以讀十幾年,電視劇《紅樓夢》你趕快些十幾天就能看完了。受眾多了,容錯率也高些,你的聲音可能淹沒在別人的大喊大叫里,也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電影,至少是如今的電影,已經完全淪為快餐文化了。有幾個人不是沖著畫面、情節去看的?電影本身相比書籍,傳達細節和營造讀者自我感覺的手段都少了,雖然聲光帶來的直接感官刺激更震撼,但是在很難引起精神層次的共鳴,而書籍恰恰相反。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般肯去評論一部書的人,至少他是仔細看過了這部書,而且相當程度上應該認同這部書裡面的一些思想。即便反對的觀點也是一種認同;而看不下去的人,相信也不怎麼又興趣評論這部書。電影則不同,觀影的過程一般是線性的,電影的節奏也比較快,留給觀眾回味、咀嚼、品鑒的時間和機會不多,大多數人看完電影,能留下的映像不過是幾個畫面和一點故事情節,所以,竊以為電影在某些方面難以達到書能夠給人帶來的歡愉。自然就會被更多吐糟!


電影的推廣成本大約是總成本成本的一半,一個觀眾的實際感受與預期值差別較大的可能性很高,所以下手比較重。
哪本書的推廣成本佔了總成本的一半?
那它的分數,肯定也低到可憐。


同樣不確定這個問題是否真的存在,但是,理論上的來說這是一個成立的命題

樣本量會導致這種問題出現。

首先同阿北,假設電影與書籍好壞分布類似。

看書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遠高於看電影,直接結果就是電影評分採集到的樣本遠大於書籍評分(甚至是數量級上的大於)。

查了一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2012) 103071人評價 9.2
百年孤獨 27864人評價 9.3

如果將百年孤獨的27864人理解為前27864個評分者,那麼我想知道當Pi只有27864人評分時,是不是9.2分。按IMDB的規律來說,一定會高於9.2,因為看得越早的人對電影是有偏好的。

也就是說理論上,當Pi的評價人數在27864時,它至少還有9.3分;百年孤獨有103071人評價時,最多就是9.2。個人認為對電影的評分反倒更為寬鬆。


因為現代人讀書量遠遠及不上看電影的數量
如果你只看過100部左右的電影,或者不到這個數量時,對電影的寬容程度比現在高多了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之前有關注過。
在這個問題里有一點說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60220

有如下的問題:

1、評分只是豆瓣用戶覺得好壞的程度,並沒有確定的標準;
2、不同專業的書目,同樣的評分是否代表書的可讀性不同?
比如概率的書目與情報學書目。
3、打分人數的不同,同樣的評分是否代表書的可讀性不同?
按道理說,打分人數越多,評分越確定,
可是打分本來就是主觀的,強烈傾向的人如果占很大比例,打分人數少也可以決定一本書的好壞。
這將會是一個偏態的分布,也就是俗話里的長尾分布。
那麼這兒還有一個問題,至少有多少人打分才是有效的評分?

4、回答最初的問題。相信相比讀書,看電影的童鞋要更多一些。
那麼,讀書人更多考慮書提供給他們的價值,他們會以非常理性的態度對待;
至於電影,我想給他們的視覺衝擊和情感享受更多影響了評分。


看完一本書花的時間遠高於看一部電影.
沒那麼難理解才對


焦點更易受群體影響,群體決策。書太多,不容易成為焦點,除非莫言韓寒這類大紅作家。而電影一年就那麼幾部,很容易成為大家的焦點,茶餘飯後的話題。容易受群體影響。


相較兩者:

為了打發時間,我們更傾向於看一場電影,即使它索然無味,然而,沒有意思的書,我們卻很少能花費時間看下去,那些能看下去的書,多多少少都傾注了我們的心。


  • 的確能耐心看完的就已經是本好書了
  • 書是文學範疇,而電影是藝術範疇。有關包容與個性,喜歡文學的和喜歡藝術的你覺得哪個更難迎合些?
  • 看書時候根據每個人的大腦不同,針對書中描繪的事物,腦補的東西也是千差萬別的,可調節性非常強!而看電影的時候是固定的畫面、音響,結合觀影者自身的理解和背景來欣賞和消化。相比讀書來說會被動一些。這就是有些書籍翻拍成電影后大多會讓人覺得失敗的緣故吧,因為他們看過的原著自己腦子裡的景象和導演拍出的電影違和性太大。

電影的評論門檻比書低,讀書是求知,看電影是娛樂。


我個人習慣就是,對於書不會妄加評論,覺得好才評,對於自己認為不好的書,不會太在意。但是對於電影,不好的也給與評分。


僅說個人經驗。
首先,看書的時間成本比看電影高很多,這必然導致我在書目的前期選擇上比電影謹慎得多。
其次,看電影往往還是社交活動,在陪朋友看「他想看的電影」時,看到爛片的概率也直線上升。
但看書就沒有這種迎合他人的需要。


有一種說法是覺得很爛的書一般看不完就扔一邊了,更別說去網站打分寫評論了,能事後打分的一般都是對書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分會比較好看。而電影一般不管怎樣都會看完的,如果是爛片也會去打個低分吐個槽,這樣電影的分就低了。。。


電影有檔期,書籍無限期;電影的評論基本就是在上映的那一兩個月的當期出現高峰,有點類似是針砭時弊;2個小時一齣電影院,觀感就出來了,甭管好不好,都能說上一兩句;
書籍就不能按照這個邏輯來了,很難段時間把評論集中起來,且在某一時間段爆發;


推薦閱讀:

反映美國「爵士時代」的較為經典電影有哪些?
人們為什麼願意在豆瓣上寫影評?豆瓣怎麼會有那麼多優質的影評?

TAG:豆瓣電影 | 豆瓣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