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迅的病句就是不矛盾,錯別字就是通假字?

相關問題到底是魯迅的錯還是後人的錯?

如題,我初三,學習了很多魯迅的文章,魯迅經常有一些錯別字。。然後課文下面就有解釋,「同『X』字」,而我們寫錯別字就是被老師大罵一頓然後罰個幾百次。。 還有,魯迅也有很多病句,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 」明顯就是病句,前後矛盾。。然後我們那些練習題還經常問。。為什麼不矛盾。。然後長篇大論解釋。。再比如,《孔乙己》中最後一句,「 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這不是明顯又矛盾了嗎。。還是出個題問是否矛盾。。標準答案就不矛盾。。然後一大段解釋。。 我寫作文。。要是這樣前後矛盾。。老師就。。你懂的。。

有必要編輯補充下問題。。

大家都是在討論這個句子是否是個病句,並且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是這個句子不是病句。那麼我的問題就在於為什麼如果我寫這個一模一樣的句子,就會被老師認為是病句?


拋開魯迅的文學地位及語文教育的現狀,就事論事地談談魯迅作品中的「錯別字」和「病句」。

魯迅生活的年代,不少詞語尚缺乏標準寫法,或者當時的標準與現在不同。如果硬要用現在的標準去衡量,那就是錯別字,但在當時就是完全正常的。這種現象也並非只見於魯迅的作品中,同時代的其它作品也會有同樣的現象。古文中的「通假字」,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在作品創作的當時,那些字的確就是寫成「通假字」的樣子,只是後來標準有所改變。而現在我們有了比較完善的用字標準,自然應當按照標準來寫字。也許百年後用字標準有了改變,那時的人們看我們的作品,也會發現大量的「錯別字」。

至於「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兩個句子本身就不矛盾,是出題人牽強附會把它解釋成矛盾的了。這兩句話中的「確鑿」、「的確」,表示的是對印象或者傳聞的認同,而「似乎」、「大約」,表示這種認同不是100%有把握的。出題人硬是把前者理解為表示100%的把握,製造出了矛盾的假象。二者本就不矛盾,魯迅也沒有通過這兩個詞表達什麼深刻的思想。


唉。。。雖然是個以前的問題,很多人也給了解釋,但翻了下沒發現自己比較認可的答案,試著親自操刀一下(? ??_??)?
首先,大部分人給你解釋魯迅為什麼對是有道理的,而且"為什麼你寫就不算對"的答案就在其中。

我來解釋一下他們的答案
1."魯迅的那個年代白話初興,各種用法,寫法尚不規範"→但是你不是,你生活在白話文規矩已定,條框明晰的年代。=_=

換個人來,當時那個年代無論大師名流,或是販夫走卒,寫"記念""特誠""氣忿"都是沒問題的,因為這些在那個年代都是允許的,是正常的。
再換個人,現在,你看哪個作者再厲害敢這麼寫?寫出來就會被嘲笑小學教育不過關。為什麼?因為這個時代白話文才不會這麼用呢。╮(╯▽╰)╭

【你拿這個時代的標準衡量那個時代的人,又拿那個時代的標準問,我為什麼不能這樣。當然不能了。。除非你穿回去(?_?)】

2."魯迅的遣詞造句如何如何精妙"→同樣,你也不是啊,你做不到寫出迅哥兒一樣精妙的語句啊。(?_?) 像"大約的確"這個確實是違反常規語法的,凡是說這是規範語法的都有維護之嫌。可是這並不是魯迅寫錯了。
在文學裡,用違反常規的語句在特定的環境下可以營造出非同尋常的感覺。
(?????)っ請看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憂傷的側影"(余光中的 碧潭)

玻璃明明是個徹頭徹尾的名詞,如何用作動詞去了?然而在這裡多少動詞都比不過這個名詞別出心裁。
"大約的確"也是如此,單拿出來看似無理,放迴文章里,就知道天衣無縫,理由已有多人講過,此處略去不提。

好,回到問題中,為什麼你這麼寫就不行? 【因為你沒有設置好一個好的語境啊!!!】

你試試這麼說,"啊!秋高氣爽,這玻璃的天空!"→夠不夠傻?同樣是用玻璃做形容詞,何止遜了半點?!!

如果你也有那麼一個語境,你想說的事似乎已經坐穩了事實,大家都這麼傳言,但沒有證據,沒有理由,沒有目擊證人,道聽途說又言之鑿鑿,你想為之嘆息又心存希望,你大約就可以用了

3.最後,如果我沒記錯,在我讀書的時候,就是有這樣一個段子的。
那時候也忿忿不平,其實仔細想想很簡單,你不是魯迅,和他比什麼?別試圖要求和別人一樣平等,否則你很快就會發現這世界上有那麼多的不平等。

比如我現在還覺得先生的文字簡直不可跨越。(暴露了我是魯迅粉的事實(?????)っ)


「大約」和「的確」哪裡矛盾了……孔乙己不出現,而且根據「我」對他的了解,他肯定混不下去,因此「我」懷疑孔乙己已經死了,但是「我」又見不到他,沒啥證據,於是我覺得他大概確實死了。這裡「大概」和「確實」說的就不是一個東西,「大概」說的是「我」不確信,「確實」是因為「我」已經有一個孔乙己死了的猜想,當然不矛盾。

甚至,在這個語境下這麼說是最自然的。不一定是說魯迅寫這個的時候非要想這麼一大串再寫這幾個字,而是說他對自己的文章的主旨有著大把握,寫到這個地方此情此景自然會用上這幾個字。本來寫作和分析就是不同的事情。

這倆詞放在一起非要問是不是有矛盾,大概出題人真是腦子不好,似乎確實得看一看病了。

(edit)補充一點吧,雖然我覺得出題問這個有點坑,因為根本就沒必要這麼提問題,真要問就問清楚,大約是表示對什麼的揣測,的確是表示對什麼的確信就好了。

不過真要是問了這個問題,你答得離答案太遠肯定是你的問題啊。這句話里「大約」就表示「大約」的意思,「的確」就表示「的確」的意思,所以根本就不是主觀題,有唯一答案是很正常的。當然你答題不能就這麼答,你得說清楚大約是大約什麼,的確是的確什麼,這樣才不是答非所問。當然認識到這一點大概這題已經不會丟多少分了。


我們現在所說的正確的字,本質上就是現代漢語的規範字。魯迅不在這個時代,規範字系統還沒有被建立。且不說現在的規範字表也在不斷更新,且陸港台,甚至新馬日的漢字字型也完全不一樣。魯迅用的字不是錯的,只是跟此時此地的標準不一樣。

————————

另外孔乙己最後那句話,根本就不是病句。我知道很多老師會當成 「意味深長的病句」 分析,故意用一個表確定的詞加一個表可能的詞,表現了啥啥啥。這在我看來就是 bullshit。

「你可能是真的有病。」

「我估計他絕對不會去。」

「大概她確實不愛你了。」

這個結構說到底就是表推斷,表對於既有的推斷更加確信。

這句話前面,是小夥計在說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孔乙己了,因此他推斷,「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說明他之前已經懷疑過孔乙己死了,而 「到現在依然沒有見」 使得他對於之前的推斷更加確信,因此有了最後一句話。

類比一下:你女朋友離家出走已經兩天了還沒回來,你懷疑她是不是不愛你了。又等了一周,她還沒回來,於是你說:「她也許確實不愛我了。」這說明 「又等了一周她還沒回來」 這件事使得 「她不愛我」 的推斷更加可信,僅此而已。

這句話不是病句。要說它有什麼暗指,可能只是指出了小夥計之前已經推測過孔乙己死了。


針對題主補充的問題:
憑什麼古人在壁上隨便劃拉幾筆就叫「甲骨文」,我在牆上畫幾筆就是無意義的塗鴉要被城管追呢?

試想,你要是拿著現代英語語法去衡量莎士比亞或者喬叟的語句,能找出一大堆錯詞和語病,可是要沒有這兩個人,你現在學到的英語都不是這個樣子的。

並不是說魯迅對白話文發展的貢獻有莎翁那麼大(不過其實也不小了),而是想說:民國時還是白話文發展的早期,是絕對不能按照現在的語法去要求的,沒有那個時期也就沒有現在的語法和行文規範。

至於魯迅先生的措辭有時候即使是按照民國時的行文習慣,也還是顯得很詰屈聱牙,那隻能說:他就是故意的。智商+情商+學識+良知都高的人,說話不存在「誤傷」,他說話刺到你了,那一定是故意的。

魯迅沒有課本上說的那麼牛逼?胡(fang)說(pi),是課本把先生窄化了,思想水平世界頂級,文學水平中國頂級且全面,學術水平中國頂級(先生畢竟是個教授學者,搞文學只是副業啊)。

參考: 魯迅在國內是否被過譽? - 文學
魯迅作為民國時的「公知」,天天批判中國與中國人,為何擔得起「民族魂」的稱號? - 江無焱的回答


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咋就矛盾了?
我覺得題主真的錯了。是病句么?「覺得」表示「我」的推測,「真的」表示題主的錯不是虛構的。
同理「大約」是個人猜測,「的確」表示消息是真的,不是杜撰。
日常生活中這種用法非常常見,難道為了語法,話都不能好好說了?語法為語言服務還是語言為語法服務?不要培養這種本末倒置的官僚作風。


不是因為魯迅有名他就對,你是小學生你就錯,而是同一句話在魯迅的文章里合適,在你的文章里不合適。

如果你寫的是懷念幼兒園門房老爺爺,有「大概真的去世了吧」這麼一句話,就可以用來表達你對老爺爺的依戀;雖然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不願意承認他已經離去;人生第一次明白死亡和生命的意義等等意味。那麼老師不能認為這是錯的。可是如果老師讓你用「大概」造句,你寫這一句就不對了。


作者之前的問題大家的回答都很具體了,那我就來回答:「為什麼如果我寫這個一模一樣的句子,就會被老師認為是病句?」誰叫我是語文老師呢。╮(╯▽╰)╭
首先是語言大環境的問題。魯迅所處的時代是白話文還不成熟的時代,當時的書面語是文言文,白話文只是口頭語,魯迅等一大批革命導師致力於「我手寫我口」,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而你所處的時代,白話文已經很少被稱作白話文了,因為它就是我們正在運用的文字,而文言文也已衰弱到知乎有人直接問「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文言文」的地步。你對於白話文的運用,自然而然要比先輩們更熟練。你所運用的語言文字,也自然而然和前輩們的有所差別。
其次是身份的原因。在老師面前,你是一個學生。學生作文更大的意義在於學習如何作文,你的造句用詞主要講求的是規範。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寫出了很有深意的句子,但暫時並不為老師所理解,你也可以找老師商討,看看這句話到底是表達不夠清晰使人容易誤解,還是老師一目十行遺漏了真金。
再次是個人名譽的關係。魯迅是文學大家,他的文學造詣和文壇地位使得人們願意花時間去讀他、去讀懂他,即使他真的寫錯也有人願意去為他辯解。魯迅撐起了現當代文學的一片天,養活了一批學者。而你,目前你只是一個初三學生,從你的提問來看在語文學習上可能班級里都排不上前三,除了你爸媽、戀人還有我們這些好事的答題者,我想不大會有人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品讀你的每一句話。
世界就是這麼現實,非得逼人把真話說出來。╮(╯▽╰)╭


一個原因是,有些句法確實有深意。另一個原因,在白話文發展早期,語法和用字規範還是很不完善的。


通假字不多解釋,你學藝不精不是老師和出題人的錯。
單說第二條。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目前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我已經給學生上完了,大概可以說上幾句。
首先,這篇課文的大主題是成長,作者不過是敘述了自己童年在百草園的樂趣,以及年紀稍大被家人送入三味書屋之後、有苦有甜的書塾生活。
其次,「懷念過去的童年生活」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沒有內涵,沒有過度解讀,也沒有各位語文教學形式批判者心心念念的「望文生義」和「牽強附會」。
至於作者如何懷念過去的童年生活,四個字--「字裡行間」。寫鳴蟲,寫覆盆子,寫捕鳥,是童年;寫背書,寫宿儒,寫繡像,一樣是童年。你非要鑽牛角尖,問我具體到哪一句哪一段在表達作者的懷念,對不起,我沒有答案,也不會在考試中要求學生給出答案。
不要當老師和試卷的出題者是二百五,你不是世界的敵人,不是所有人都搶著和你作對。
至於你提到的「似乎」「大約」和「確鑿」的題目,下面給出我在高票答案下的評論。


我看了大概十本家課練習冊,沒有任何一本任何一版中間有關於「似乎」與「確鑿」矛盾的敘述,教學大綱中也沒有要求教師解釋或者考查這個東西,不知道題主從哪裡看來的要考這一題?
現在博眼球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天天潑語文教學、語文教師、語文試題的髒水,覺得罵兩句「過度理解」就能體現特立獨行,獨立思考了?
這一篇文章原本就是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可是「懷念」不是從這些細枝末節中體現,也沒人要求你非要每一句都嚼透,都砸莫點「內涵」出來。

無腦反語文教學的人和無腦反體制的人一樣噁心。

最後,我不僅是一個教師,也是一個寫作者。我也遇到過很多時候自己筆下的東西,被讀者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可是這種時候我只會高興,不會高喊「蠢貨們我只是隨便寫寫,你們亂理解個啥」,這是對讀者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和作品的不尊重。會這麼喊的人,除了博眼球想出名,我想不到別的什麼目的。

最後又最後,我姑且相信題主是個初三的學生,給個忠告:在沒有建立完整堅固的三觀時,不要期待從網路中學到什麼,我寧願你去玩一會兒遊戲,聽一會兒音樂。網路世界是一個比現實世界醜陋、艱難上百倍的地方,沒有一身銅皮鐵骨,抓不到真正的精髓。


文字的作用是為了要表達某種涵義。語言規則只是在文字的演變過程中約定俗成,逐漸演變成的統一規範。它存在的作用是讓人們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不會出現表意不明,詞不達意等等現象,而不是去限制人們。

如果你已經通過語言文字向對象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那麼所謂的語言規則遵守與否也無關緊要。

魯迅文章中的句子,用當今的語言規則作為評判標準可能是個病句。可是你會發現他總是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孔乙己》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卻準確無比。

首先「我」並沒有聽過孔乙己的死亡,甚至沒有聽聞他的葬禮。所以用「大約」來表示並不是絕對。其次孔乙己已經長期沒有出現在「我」的視線之中,所以又近乎可以肯定他的死亡。

結合上文的語境,用緬懷故人的悲涼語氣細讀起來,就能體會作者對不願去相信孔乙己死亡事實與對他死亡的惋惜。這就是魯迅文字的功底所在,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短短九個字就能解讀出大量的內容。

同樣的一句話,你用起來就會讓人覺得表意不明、詞不達意。你寫「隔壁老王大約已經死了」。那到底死沒死呢?這就是問題所在。


題主是忽略當時的環境了吧,那時候不正是文言文改白話文的時期嗎?這總需要一個摸索的時間吧。

對啦,還有很多句子是有意為之的。


幾十年的老問題了,說魯迅寫錯別字或病句的人,簡單一個道理為啥都想不到,魯迅的文章不是現在這種大夥在互聯網上發帖子,他是投稿到報社或出書,他的文章是有編輯進行是審稿的,偶爾一次混過去有可能,多次都不被編輯查到,這個可能性就是沒有的。那麼編輯為什麼放過去,因為當時的人都那麼寫,不認為是錯的。後來的人規範了文字和語法,按照規範後寫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明確的對錯標準,再看魯迅當年的文章就覺得是錯了。

有些是寫作在具體語境下的特殊寫法,例如窗外有兩顆樹的那個。


1、文字,語法都是與時俱進的,現在錯的不見得在過去也是錯的,過去對的,同樣不一定現在還對———君不見當下的地得都已經不分了嗎?
2、在不了解什麼是「語法」的前提下別那麼信誓旦旦的就說人寫的是病句,質疑權威是好習慣,但質疑前麻煩先儘力去收集能支持你的佐證,這還能顯得你的質疑是嚴謹的,有事實依據的,而不是空口白話瞎扯淡
3、魯迅的文章大多是罵人不吐髒字,你怎麼就肯定人家不是故意寫成「狗屁不通」的樣式來噁心那些「不憚以最大惡意來猜測周樹人」的人呢?


你沒搞明白,很多語境是複雜微妙的。所以在你看來是病句,但其實是你沒看懂。


我覺得,魯迅的文章要讀出來,才有感覺。

就像古文一樣,你在心裡默誦,背可能是能背得下來;但是讀出來,一字一詞一斷句,舉手投足都是不一樣的味道,唇齒開合都有不一樣的香氣。

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有什麼不明白?你讀一讀就懂了。魯迅的文章看起來奇怪,讀起來暢快淋漓,才發現是漂亮的生活語。

通假字,你不明白,只管去查資料。抑或你們老師上課連為什麼有通假字都不講?那也真是枉為人師。這或者是關於當時的文字規範,我就不贅述了;或者文字用到圓融如意,通假字倒更有趣味;也或者是寫文字的時候嫌某個字難寫,或一時忘了,就用個別字代替。為什麼你寫的叫錯別字,大師的就叫通假字?首先揣摩自己的功底。你若能先把對的字用對,才能把錯的字用好。要麼,你的思想行文、布局揮灑,足夠為你「省時」(多數時候,只怕是真的不會罷)而寫的別字買單么?

正因為沒什麼好處可挑,才要看你用字是否規範呀。

讀書,,書。

語文,絕對不是應試教育那麼簡單。你不要只把自己局限在應試教育的框裡面。你眼界高了,再稍作變通記憶,語文考試也就那麼回事。從我個人的考試經歷來看,語文的教育本身跟語文是不相悖的,可笑有些人硬要把它弄得死氣沉沉。題主,我還是希望你多自己思考文字的美,而不是去抓奇怪而無謂的點。

有的時候,替你說一句「老師水平不夠」也不難。但是不能「老師水平不夠」就萬事大吉。你自己的思考呢?沒有獨立的思考,那麼就是完蛋大吉。

如果發現老師是錯的,與他辯。他聽了,皆大歡喜;他不聽,且由他去。

就這麼簡單。

利益相關:高中語文考試滿分150,一般在130上。再相關一下:工科狗。不是對文字敏銳的文科人士,就是普普通通的工科狗……

=================================================================
另外補充一句,要是出這類奇葩題目,大可隨便編寫答案應付過去。大家考這麼多年試,編的答案海了去,心裡明白怎麼回事就行了。考試,尤其是語文考試,不較真不好,太較真也不妙。自掌握個度即可。


拿GB標準去判斷魯迅時代的「錯別字」也是挺有勇氣的,咋不說秦始皇推的小篆全都不合國標呢?咋不怪《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沒有使用牛頓這個國際標準單位呢?是不是胡夫還得把鼻子削了才對頭?


因為魯迅生的早,寫白話文寫的早,而不是因為他有名或者誰推崇他。
請自行百度普通話的定義。
話說你的語文老師居然連這麼個基礎的問題都沒給你講明白,真是不合格啊。
要知道這些小事都會有可能醞釀成厭學情緒啊。


建議你去看看中國近代史,了解一下新文化運動。
魯迅是當時社會文化變革左派文人的代表,我在這裡拋磚引玉,隨便談談。
中國在鴉片戰爭後社會改革從傳統的抵制到學器物,學科學、學制度到最後民國的學文化和思想。這時候舊的成文書寫方法包括儒家思想都受到了留學回來的進步文人和思想家們的質疑。很多人認為只有外國的文化和思想才是進步的,才能使中國實現現代化。因此一批文化界的名人開始倡導了新文化,使用白話文,而這時好多的成文都沒有借鑒,基本上都是靠這些作家們自創和從日語中引進(因為留日學生人數眾多,同時日語和漢語的相近)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難免和成熟的現代的漢語有些差異。但是這並不影響讀者從魯迅先生的文字中獲得力量!
而如果你寫出類似的「病句」有可能老師會覺得你在模仿魯迅,也有可能覺得你寫的狗屁不通。具體要看你的文字功底和表達的情感。


寫作不是要你去閉門造車,而是套用已有的語言形式。因為我們普通人遠遠沒有達到那個層次,可以創新和改寫語法。

舉個中國的例子,大家是不是覺得魯迅的文章也有很多病句呢?比如: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魯迅《秋夜》 要是咱們也這麼寫,保准被人認為是個重複累贅的病句。但是一流作家有能將病錯句變成名句的能力。因為魯迅是文學大家 ,他的文學造詣使得人們願意花時間去讀懂他。大家最終會得出結論: 以他的文字功底一般是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這樣寫肯定另有深意。正如魯迅先生的另一句名言: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流作家或優秀段子手等就是這樣一些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闖出路的人。他們是語言的創新者和改寫者,而我們只是語言的學習者和跟隨者。

再舉個例子,莎翁的名句「All that glisters is not gold. 」如果按照語法邏輯標準,這也是個病句。應改成「Not all that glisters is gold」。 但在英語中,不合於語法卻合於習慣用法的結構是普遍存在的。也許若干年後,語法邏輯會最終戰勝錯誤的慣用法。但也許只是個也許。

語言是在不斷地與時俱進的,但語言中永遠存在不合語法的特例。

目前中國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如牛毛且有眾多的門派之爭,但實際效果其實並不理想。重溫大師林語堂的經驗之談,對指導我們的英語學習很有好處。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這麼辛苦且效果極差?也許就是教與學不得法。

何時中國才能再出幾個林語堂?

林語堂名篇《英文學習法》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richard zou
來源:知乎

作者:richard zou
鏈接:如何自學英語,有什麼學習方法? - richard zou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四五歲的小孩子可以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了嗎,可以從哪些書開始?
中國大學應不應該禁止師生戀?
你想為大學創造什麼課程?你希望學生們在這門課上學到什麼?
6 歲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疑似多動症,有什麼改掉這個習慣的好方法?
怎樣學會製作獨立遊戲?

TAG:教育 | 文學 | 語文 | 魯迅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