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忘掉了裡面經典的話語,忘掉了故事的經過,忘掉了作者的感悟。收穫了讀書時的內心的滿足。那麼除此我還收穫什麼了呢?
相關問題: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看了很多電影,但是都忘掉了,看電影的意義在哪裡?
謝邀。
我初中的時候有個同桌很調皮,總是不喜歡學習。有一次她問老師「老師我每天都背單詞可是我第一天背下第二天就忘了,背單詞還有什麼用呢?」。當時老師的回答是「這就好像你用鉛筆在紙上寫了字,雖然你用橡皮把字跡擦掉了,可是紙上總還是有點痕迹的吧,至少上面有你用力的印子了。」
這句話我記到了今天。
我也記得我曾經問過我的父親,我從小到大就討厭數學,好不容易高考完學了外交就是為了不學數學結果尼瑪大學還要學高數,怎麼我一個學外交的就到北京來學高數了呢?難道一場談判的結局總是不可知的還需要現場算錢?我只要不把小數點點錯了不就行了。我父親跟我說,如果你學數學知識為了買菜那你大可不必學習這麼多複雜的定理學學心算就足夠,可是數學鍛煉的是你的邏輯思維能力,開發的是你的智力,就算你以後忘記了微積分學不會概率論連線性代數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可是你的思維還是受到了鍛煉,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還是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深以為然
然後高數考了61分
(好歹及格了吧==
(劃重點,高數!不是高考數學!我好歹是個高考狀元,高考數學山東卷132
小時候我住在父親學校的家屬院里,鄰居的阿姨在中文系執教,於是每個周末,我都要到她的家裡上半天課。每周課前,她都要檢查我背古文的情況,從論語到幼學瓊林龍文鞭影背了好多。有時候我想要偷懶,就會假裝不服氣故意問道 『』老師你讓我背這麼多東西,但是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我背它還有什麼用啊,寫作文又用不到。『』 阿姨總會說,『』你現在先不要管這麼多,你只要背下來就行了,意思你慢慢就知道了。『』 後來慢慢地,我確實理解了許多當時背過的很多古文,但是它的具體內容哪句下面是哪句,我怕是又忘卻了。我記得她給我講過許多寫作的手法立意的技巧,讓我背過許多大家的文章,還讓我一遍遍地模仿別人寫過的片斷,甚至限定我在一段時間裡只准用一種手法寫她布置的作文,或者必須用不同的方式描寫同一件事物。我曾經很不解,問她考作文難道還要考填空背誦不成,學校里老師才不管我的手法叫什麼名字呢。
但是現在,我卻是由衷地感激她的做法。誠然我已經忘記了她講過技巧和手法,也忘記了當時背過的許多文章,記不清曾經讀過的許多書目,但是這樣的積累卻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寫作風格,改變了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有時候甚至會脫口而出一些句子,細究下來能看出不少影子。
回到這個題目上,我想很多書如果只讀一遍的話,可能讀完了就會忘記書中的內容。但是讀書時的思考與感悟卻會留在腦海里,讀書時某段的韻律會深深刻在記憶里。
你看過的書,見過的人,經歷過的悲歡離合,最後都變成了你自己。
當然如果是考試的參考書的話,看一遍記不住就看兩遍啊!背一遍記不住就背兩遍啊!背兩遍記不住就單曲循環頭懸樑錐刺股啊!看書背書再看書再背書誰讓這是參考書呢!
不說了,我滾去背書了TAT
我看這書啊,我是背不完了TAT
四年前,上了一年的拉丁語後,第一次走進古希臘語課,學習一門無用的、死去已久的語言。老師布置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讓每一個人熟背William Johnson Cory對教育本質的定義。
這段話被許多研習古典語言的學者,視作學習古希臘語、拉丁語的理由:
At school you are engaged not so much in acquiring knowledge as in making mental efforts under criticism. A certain amount of knowledge you can indeed with average faculties acquire so as to retain; nor need you regret the hours you spent on much that is forgotten, for the shadow of lost knowledge at least protects you from many illusions. But you go to a great school not so much for knowledge as for arts and habits; for the habit of attention, for the art of expression, for the art of assuming at a moment"s notice a new intellectual position, for the art of entering quickly into another person"s thoughts, for the habit of submitting to censure and refutation, for the art of indicating assent or dissent in graduated terms, for the habit of regarding minute points of accuracy, for the art of working out what is possible in a given time, for taste, for discrimination, for mental courage, and for mental soberness
我現在還時時在腦海中響起這段話,尤其是這句
「 for the shadow of lost knowledge at least protects you from many illusions」
知識,哪怕是知識的幻影,也會成為你的鎧甲,保護你不被愚昧反噬。
知識存在的價值遠超過知識本身。
---
今天翻微博,翻到13年發的一條微博,那時候高二,剛剛開始學希臘語不久。
我小學五年級時的語文老師給我留下很深印象
年輕的女老師,高挑,扎著利落的高馬尾,性冷淡妝容,黑框眼鏡,那麼年輕好看的一張臉,卻不愛笑
開學第一節課,她站在講台上
乾脆利落的寫下自己的名字,
一手漂亮的粉筆字
「連宇」
字體開合之間飄逸而大氣,
毫無女兒家的羞澀
「心事浩茫連廣宇,
於無聲處聽驚雷。」
「這是我名字的來源。」
她看著我們說。
對於那個年紀的孩子而言,她實在是個令人敬畏的人,走路時眼神平視,脊背筆直,自有一種嚴謹。
但她是那麼有意思的一個人
我媽評價她說,一看就是讀了很多書
上課時給我們背開闢鴻蒙,誰為情種。
教我們寫作時怎麼去描述一片春天葉子的紋路
帶我們讀書,記得當時讀冰心的小桔燈。
她的聲音泠泠如冬水,在所有人講方言時,她普通話咬字清晰,聲調沉沉,就像安靜的說著自己的往事
她給我們授課時會談及很多人事,後來我喜愛讀書,既讀名著巨作,更偏愛雜書野志,很多受她影響
她愛讀紅樓,我年少時也愛看紅樓,尤其喜歡林妹妹
覺得她那般清醒明白的性子,怎麼捨得任由自己在塵世人情中碾轉
即使看了好些遍,也從沒背全過葬花詞女兒賦
那些個場景就像我的前世舊庭院,放的一出大戲,鑼鼓喧天,人走茶涼
湘雲得意洋洋半躺,羅裙凌亂帶著酒意的吟出,
寒塘渡鶴影
林妹妹卻回身看月,寂寥寥的回了句。
冷月葬花魂
讀的我明明年幼,卻有種對命運的悲意。
小時侯寒冬過年,家裡有個放雜貨的小閣樓,靠窗的位置放著一張舊床,堆著舊衣物
我吃飽喝足之後就會窩在裡面看小說,從拎著行李箱的哈利波特看到南北戰爭手裁窗帘的郝思嘉
外面是下的漫天漫地的大雪,白茫茫一片,被子里被我捂的很熱,
我還偷了奶奶廚房裡蒸好的一些肉丸春卷,一手吃,一手翻書,就像只快樂有糧的倉鼠
後來初中愛讀神怪誌異,起點紅袖,晉江韓流,躲在被窩裡用手電筒看了幾百本,都是一水的閱後即焚,每被我爸媽搜出一本就燒掉一本
能記住的少,也不能增加什麼博聞強識的撩妹技能,大多是看個開心,和損友們討論一下修真牛逼還是機甲逆天
還記得靜官有本獸血沸騰,堪稱神作
高中稍微成熟了些,有少年說愁的情懷
高三自習時的夜裡會讀余秋雨,看王爾德,當時愛簡媜的文風,覺得清雅又有哲意,這些都變成我飽受語文老師批評的寫作風格
山水迢迢,霧迷津渡
直到讀三毛的撒哈拉,讀她的荷西和父母,讀她的字字瀝血
感覺像是遇到人格中一個女性的她,領著我看割開身體看骨子裡潛伏的不安分和孤寂
那時覺得台灣人像是無足的鳥
後來對旅行有了執念,總愛一個人上路,我卻記不得三毛寫了些什麼偉大的句子,她只是領著我去觸碰一種人生態度
後來接觸到王小波史鐵生,如果說讀三毛如荊棘纏身,史鐵生卻是鈍刃,明明平淡如家常夜話,卻刀刀逼進心肺,心中千絲萬緒,待說出口卻是一聲嘆息
我在二十歲時讀四十歲的人生,能心生晚霜,處世如僧
待到我耄耋老人時,讀十八歲的情深義重,也滿心歡喜,宛如初見
但人生那麼短,寥寥不過三萬天
我能愛幾個人,記住幾句話,又能讀多少本書?
將那些個作者的言談刻在自己的腦海中,複製對方的思想,顯得自己頗有造詣,很有底蘊?
但明白了那麼多道理,記住了那麼多箴言,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有意思的句子很多
但有趣的人卻很少啊
讀書卻讓我認識很多靈魂,總有那麼幾個我覺得有趣
多年之後,若有人能燈下讀著我的文字,感同身受潸然落淚,會不會覺得我也是個有趣的人
最後,很想像老師那麼厲害
對了,閑來讀書可以抄雜記,字丑不要笑
有一種東西,叫做記憶的沉潛。
蘇轍曾說:「早歲讀書無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翻譯成現代口語,大致意思是:早年讀書似乎沒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晚年審察事物時卻發揮了奇特的功效。這便是記憶的沉潛。
八月長安曾在《橘生淮南》里說過:
「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孤獨的星球,很多的時候,讀書其實沒有什麼太大指導意義,不過就是發現,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比你倒霉或者出色的人有的是,不會覺得太孤單。
如果有時覺得困惑,有想不通的事情,不跟朋友交流怎麼辦?書裡面會有答案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過至少會讓你知道,從古到今跟你有同樣煩惱並且同樣在尋找答案的人有很多,你不孤單。而且,前人的經驗的確很多值得借鑒。
看書的好處就在於書中的道理比那些婆婆媽媽的傢伙講的道理深刻簡單得多。
其實很多時候讀到這樣讓你有共鳴的句子,往往在興奮的同時也覺得疲憊。你好不容易零零星星積聚到些微靈感,驀然抬頭,卻發覺前人早已將之發揚光大,做得好過千倍萬倍。
我們被日常生活瑣事逼迫出了一點生活智慧,這並不假。只是我們想盡辦法去闡釋和描繪的的東西,前人早就把它說的通透,沒有發揮的餘地了。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空前絕後。」
書看多了之後,你會發現,即使你記不住那些道理和內涵,但它也會在你的記憶和行為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
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這些書中所傳遞出來的思維,將會對你的一生都產生深刻的影響。
作為心理學的答主,我們來認真談一談,讀書對我們心理發展的意義,再順便說說,讀書真的能讓我們「活得更好」嗎?為什麼呢?
題主問,當我讀完書,除了收穫讀書時的內心的滿足,我還收穫什麼了呢?讀書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我想題主這裡指的讀書是一種「深度閱讀」——不同於如今鋪天蓋地的快餐式閱讀、碎片化閱讀,也不同於淺嘗輒止的獲取書評信息,或是僅僅咀嚼別人的熱評文章。
在談論讀書意義之前,我們要先來理清「深度閱讀」與「碎片化閱讀」之間最大的區別。「深度閱讀」,之所以「深度」,是因為它指的是當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時也對讀到的內容進行思考、反映與理解。比如,當我們去閱讀那些內容相對複雜的經典文本,就不得不進行「深度閱讀」:放慢閱讀速度,甚至反覆地閱讀自己還不甚理解的段落,來試圖搞清楚作者究竟想表達什麼。「深度閱讀」被認為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有專家認為:「如果沒有經歷過深度閱讀與理解文本的過程,一個人無法成為一個博雅、知性與擁有想像力的人。」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只是為了了解那些傑出思想,我能不能只是讀一些簡短的書評、引言呢?當然不。「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對經典的介紹並不能全面地表達經典著作本身的內涵。有時候,通過閱讀書評,我們會以為自己懂了這本經典,但當我們實際讀這本經典時,我們會發現它們的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Calvino, 1999, p. 5)。
當我們只是讀碎片化的書評介紹時,我們並沒有獨立思考,我們咀嚼的是他人已經咀嚼過的信息,我們接觸的是他人總結的內容,它不屬於我們,也容易被忘懷;而只有經過我們自己去提煉、歸納與理解,最終獲得的感悟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也只有經過這些複雜的認知過程,我們才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然,我們只會成為「儲藏庫」:能複述、搬運別人的想法,卻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一樣,你需要和經典書籍,展開只屬於你們之間的獨特交流。你是什麼樣的人,也決定了它會告訴你什麼樣的事。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世界上並沒有兩人,閱讀的會是同一本書。
現在,我們來聊聊深度閱讀,尤其是深度閱讀經典書籍與心理發展之間的關係。
除了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之外,深度閱讀經典也能幫助我們認識並接受世界的複雜性,有助於我們提升一種被稱為「非整合」的能力,即忍受認知、情緒的複雜性的能力。如果我們擁有較高的非整合能力,在面對不一致、矛盾與悖論時,我們依然能感到舒適,而並不會緊張。
較高的非整合能力,有助於我們在面對世界的複雜與多變時,保持心理舒適。當非整合能力高的人們面對與自己既有的價值觀、信念不符的事物時,他們無需通過強行操控自己的認知與情感,來解決內心的緊張與不適;也無需總是調整自己的內在邏輯,來解釋自己遇到的一切,也就降低了因為內在的緊張與衝突而產生的消耗。
這是因為,閱讀經典時,我們會接觸比快餐式閱讀更複雜的信息。快餐式閱讀的材料往往有一定目的性,像是說明某種道理、表明某個立場等等;而許多經典著作並不表達簡單、明確、單一的目的,有時它偏重於描述,試圖將更全面的圖景展現給讀者。正像Boris Pasternak(1958)所說的:「只有蹩腳書里的人才分為兩個陣營,互不往來。可在生活中,一切都交織在一起了。」我們經常能在經典作品中,發現一個角色身上同時包含著互相矛盾的特質,發現「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Maugham, 1919)
有人會問:「既然經典如此複雜,是不是小時候不適合讀經典,因為很難理解其中複雜的思想?」著有《為什麼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一書的義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則認為:年少時閱讀經典依然能帶來持續、積極的影響。青少年時期的閱讀會影響到人們性格的形成,因為經典能為人們提供應對事物的經驗、價值的衡量標準以及美的範例等等,這些可能會變成閱讀者內心的信念與標準,持續地影響著我們,哪怕我們差不多忘記、或完全忘記了我們年輕時讀過的經典。
快餐式閱讀的材料往往比較單薄和碎片化,很難經受人們的反覆挖掘;而「(經典作品)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經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素材庫,我們能反覆從中提取新材料。 卡爾維諾認為:「一個人的成年生活中,應該有一段時間用來重新發現我們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經典。」因為這些書籍中的內容並沒有發生改變,即使時代、歷史角度和我們自身人生閱歷發生了變化,我們重讀經典時,依然能像初讀一樣帶來新的發現。卡爾維諾這麼寫道:
「當我們成熟後重讀這本書,我們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恆定事物,儘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籽留在我們身上。」(Calvino, 1999, p.3)
閱讀經典文本,還可以提升我們的「情緒粒度」。「情緒粒度」指的是我們區分和表達具體情緒的能力。高情緒粒度有助於我們進行情緒管理。當出現負面的情緒時,情緒粒度較高的人能更快、更準確地識別出這種情緒,分辨不同情緒之間的細微差別,並能用語言順暢地表達情緒。相反,情緒粒度較低的人,由於不清楚自己經歷的情緒究竟是什麼,在面對情緒時,他們更容易感到自己「被情緒圍困」(Goleman, 2012)。
為什麼閱讀經典能提高我們的情緒粒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可以從經典文本中學會種種細膩地描述情緒的辭彙與語句,我們能用這些辭彙來標識自己的情緒,也能學會如何根據情境,來精準、合適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
此外,經典文本的讀者會更善於解讀一些「不流於表面」的情緒。因為,比起碎片化的讀物,經典文本會更多地用暗示的方式隱晦地交代人物感情,於是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讀者們需要用更複雜的認知方式才能體會其中情感,比如學會通過分析人物所在的場景、動作的細節甚至周圍環境的氣氛來考慮人物的心理狀態。久而久之,經典文本的讀者學會在交流過程中,通過更全面地收集信息來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重讀經典未必是讓我們去發現一些過去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會驚喜地發現:這本書說出一些「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感受,就像是得到了一種遙遠的肯定和保證。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深度閱讀對我們應對當下有什麼意義呢?
每個時代的人都會告訴我們:「這是最壞的時代。」80、90後中國年輕人,似乎到了一個空前焦慮、空前失落、以及空前急迫的時代里。一方面是階層向上流通的渠道日漸關閉。獲得負擔自己想要生活的經濟能力,變得更難了。房價、消費升級以後的生活方式,都要求更高的收入去支持。另一方面,價值、信仰,不斷被娛樂化的日常生活消解。沒有崇高的信仰指引瑣碎重複的生活,年輕人找不到精神的歸屬,找不到選擇的依據,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此外,「幸福」的定義變得更加消費化、更加單一。人們急切地追求成功,功利已經成為了一種優秀的素質,社會的洪流裹挾著年輕人,急切地想要抓住一切能快速帶領他們成功的東西。
而閱讀經典,卻有助於我們形成一種「歷史的眼光」。什麼是歷史的眼光?如果你能意識到,你所處的當下,也是一種歷史階段,你能用一種歷史距離感的眼光,去觀看當下這個時代,你就能保持對當下生活的反思:去明白如今一些現象與價值觀是從何而來, 理解它們背後的原因,從而更不容易被各種宣傳與「主流價值觀」所操控。我們需要學會閱讀,築起思維的堡壘來保護我們不被時代洪流裹挾。
另外,擁有「歷史的眼光」也能讓我們更樂觀地看待生活中的消極面。在讀完伏爾泰的《老實人》里記述的無盡苦難後,卡爾維諾感慨:「如果說我們想起這些接踵而至的災難仍能綻開微笑,那是因為……永遠有人自稱比我們更不幸。」 我們現在抗拒的「惡」,在過去也同樣發生,每個時代都有它黑色的一面;但也總有一些人性的光芒,會穿越這樣的黑暗始終閃爍如初。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衝動,去把那些「讀了但是都忘掉了的經典」翻出來呢?不過,卡爾維諾指出,只有你在與經典產生「火花」,並同裡面的傑出思想建立一種個人關係時,你才能從經典之中挖掘出你需要的指引。
他強調「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只有在非強制的閱讀中,你才會碰到將成為「你的」書的經典。
不要去懷疑「我讀書的意義會在哪裡」,去尋找你真正喜愛的經典吧。
以上。
原文發表於 讀太多公眾號,你的情緒成熟可能受到影響 | 導讀: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不煲雞湯,講一些個人的親身經歷,和大家分享讀書的意義:
1,
我小時候淘得沒邊兒,是有名的小魔頭,用我爺爺的話說:「我孫子能頂七個金剛葫蘆娃」。
老媽為了消除我的「魔性」,很早就開始教我識字和查字典,點著了我閱讀的小火苗。
結果,這世界少了一個大魔王,多了一小書蟲。
關於讀書的收穫,我最早的感受是來自於五歲時的一次偶然經歷。
那在姥姥家,有一次電視里播放全國初中生知識競賽。
其中有一道搶答題,問:「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首詩里的將軍是誰?
結果沒一個選手按搶答器。
而電視機前的我脫口而出:飛將軍李廣。
答案公布,一字不差。
從此以後,家裡親戚都管我叫「神童」,直到現在,還常親戚提起這事兒,每次我心裡都很美。
其實什麼神童,只不過是我讀過《上下五千年》里的《飛將軍李廣》而已。
但人自信心的建立,很多時候就來自於幼年時的誇獎和肯定。
這事,我會記一輩子,吹一輩子,吹給自己,也吹給我的下一代。
2,
老爸曾是軍人,入伍前,在農村是個小隊會計。
人長得帥,酷似老一代的影星趙丹和孫道臨。
聲音也很有穿透力,每到講故事時,總會讓我想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夏青。
其實老爸家很窮,選擇當兵,主要因為在部隊能吃三年飽飯,額外的收穫是在部隊里看了不少書。
老爸像一部百科全書,從戰鬥故事到飛機坦克大炮,從歷史地理到動物自然,無所不知。
有一次曾問過老爸為什麼知道那麼多?他說再等幾天你就知道了。
幾天之後,他帶回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花了半個多月的工資。
在單位,老爸是連續N年的勞模,現在住的房子就是公司獎勵的。
都是自己打傢具,在啃完一堆木工書籍之後,老爸第一個震撼性的作品是一酒櫃式書架。
上學時,老爸在學業上沒管過我,在工作上遇到問題,也通常只有一句:「有時間,多找幾本這方面的書看」。
去年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張老雜誌的封面,穿綠褲子的,很像老爸。
3,
老媽上小學時,是大隊長。
老媽上中學時,是班長。
姥姥家的成分是富農,老媽考不了高中。
後來,老媽進工廠當了一名電工,再後來,她和我爸在一個車間。
老媽的技術比老爸好,單位的同事都知道。
其實老媽看的書也比老爸多,這個秘密只有我知道。
她所有的證書都是自己考下來的。
她的慢性咽炎是當年廠里技術大比武時,練講解能力練的。
當年珠算等級考試,老媽排名本市第一,都是每天晚上照著厚厚的教材練出來的。
在我的回憶里,老媽就沒怎麼生過氣。
退休之後,在居委會做過幾天主任,遇到家務糾紛,別人勸不了,老媽常常幾句話就風平浪靜了。
居民常說主任有水平,總能說到點兒上,但只有我知道老媽枕邊常備著《居委會工作技巧》和記得密密麻麻的讀書筆記。
現在,老媽退休在家,開始用Kindle看書,她說,這東西不錯,能調字體大小,只是不能往上面寫字,所以沒IPAD好。
老媽的必殺技:你和你爸之所以很多事情看不明白,主要原因就是你們爺倆讀的書太少
偶買噶…… (⊙﹏⊙)
4,
「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的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講一個大家一定會覺得淺顯的小故事吧。這個簡單的故事叫我記了很久,每次和題主有一樣的疑惑時就會想到。
很久很久以前。一對爺孫在河邊聊天,孫子天真地歪著頭問爺爺:爺爺,我看你每天都讀那本厚厚的聖經,您記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記書中的內容,你為什麼還看? 爺爺慈愛地笑著說:乖孩子,去把裝煤的竹籃拿來。 孫子很疑惑,但還是拿來了髒兮兮滿是煤渣的竹籃。 爺爺又發話了:去拿這個籃子在河裡打點水上來。 孫子更加疑惑了,但還是照做了。 很明顯,竹籃是沒辦法裝水的。孫子氣惱地跑回來:爺爺,您到底要我幹什麼? 爺爺說:你再去試試。 就這樣反覆多次,孫子也沒能打來水。 爺爺這才笑著對惱怒的孫子說:孩子你再看看竹籃,還是之前的竹籃嗎? 孫子愣住了。之前滿是煤渣的竹籃,因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現在已經煥然一新。
爺爺這才說到:讀書的過程就像是用這個竹籃打水一樣。雖然清水都從縫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們什麼都沒得到, 但在不知不覺中,人的心靈就像這竹籃一樣已經被凈化得澄澈明亮。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我書讀的很少。但這麼多年以來,我看了忘,忘了看,甚至不去想這樣看究竟有多大的意義。都是因為這個小小故事給了我信念。
—————————————————這個回答從最開始的零贊到現在 我也有點意外。 這個故事我大概是初中的時候看到的吧 所以是全憑回憶複述的 講得不好 大家原諒。
有人評論說,以後讀書的時候會想到這個故事。我很開心,不管多少個人贊,只要有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動,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
我是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看到這個答案。 對的 這就是一篇雞湯 而且是由我一個強烈反雞湯的人答的…
想說的很多,很亂。我現在只能說,見仁見智吧。有人用科學的分析告訴我們,之所以你看了忘,是因為你大腦巴啦巴拉, 因為你看的不仔細……所以看書的意義絕不是為了忘卻。
我贊成這個答案,也不得不承認它是對的,可不太喜歡它。
因為它破壞了我心中對於閱讀的一種美感。
當我被斯內普的那句「看著我」感動到熱淚盈眶,當我被程心與雲天明錯過了「頭上一千八百萬年的歲月」刺痛到合上書不忍卒讀,當我深深地沉醉於金大班耳邊最浪漫的呢喃「一二三 一二三」
我讀他們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我要記住什麼,學到什麼,我只是沉迷於這一次次的感動。
也許跟我舉的例有關吧,專業書,單詞書等不在此列。
淺薄如我,絕不是一個合格的讀書人, 但我是一個幸福的讀書人。
說了一堆廢話,就為一個雞湯故事,人生第一次啊。大家就當沒看見,去那些真正有用的答案吧~
謝邀。一直有同樣的疑問,尤其是在讀歷史時,腦子裡記下一堆的年代、地名、人名、事件,除了裝點下門面、增加談資外,好像真的沒什麼用,而且這些很快就會忘掉,那麼讀歷史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看了【TEDx】呂世浩:學歷史的大用才豁然開朗,呂世浩對「圯上老人」這個典故別開生面的解讀,徹底顛覆我的歷史觀和讀書觀!
圯上老人這個典故我們都很熟悉,講的是張良幫黃石公撿鞋子的故事,這個典故究竟在講什麼?「要尊敬老人,約會不能遲到」?這樣淺顯的道理真的能流傳千古嗎?先來看看典故原文,然後跟隨呂世浩一起走進這個歷史現場!《圯上老人》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這句話平平無奇,可歷史學看待事物有時間的縱深,需要聯繫當時的事件背景。張良在從容散步之前做了什麼事情?他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張良乃韓國宰相名門之後,秦國在滅亡韓國後,張良為了報仇,散盡家財求取刺客,刺殺失敗他被全天下通緝,在這一刻他逃到下邳,按常人的做法應該躲躲藏藏、草木皆兵,但張良從容散步在下邳的橋上,從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張良膽氣過人!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註解:有一位老翁,穿著粗布衣,走到張良的跟前,故意把自己的一隻鞋扔到橋下,回頭對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取來!】按照讀歷史的方法,如果你是張良,碰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張良的反應未超出我們正常邏輯期待: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這時候老人似乎出乎正常反應:父曰:「履我!如果你是張良,碰到這樣得寸進尺的老人怎麼辦?肯定是不慣毛病,但張良不愧是張良: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張良為什麼「長跪履之」?因為他明白老人要教他的第一個道理:人生要麼就不忍,要麼就一忍到底,非凡之人做事,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必要做到乾淨漂亮!忍就不要忍個半吊子,既然已經幫人撿鞋子,也決定幫人穿上,何不索性長跪履之,這就是老父告訴張良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忍!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張良為什麼會大驚?高手之間無聲交鋒,老父讓張良幫他撿鞋子,是老父欲驚張良,張良不驚且「長跪履之」,這是張良欲驚老父,而老父不驚,笑而去,良殊大驚。所以短短時間內雙方交手三次,結果是老父大獲全勝,張良一敗塗地!老父為什麼要驚張良?張良在當時天資聰穎,受的是精英教育,他過去的人生中,只有他壓著別人,老父驚他是為了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年輕人有勇很好,但不能忍就不能有謀,所以忍是第一要義!
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復早來。」讀書必須要抓關鍵字,這段的關鍵字就是先、後,老父要傳授張良兵法,兵法講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制人和制於人天壤之別,這兩次碰面,張良失先機制於人,還是被老父壓著打。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關鍵是夜未半往,張良第四天晚上就到了約會地點,在這一刻,張良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因為老父就算比他早到,也不能說張良遲到,因為他們約的是第五天!張良明白老父教給他的第二個道理就是爭先,什麼叫「先」?比別人早嗎?這只是相對的先,兵法是要爭絕對的先,出乎對方意料之外就是絕對的先!那怎麼才能出乎對方的意料之外呢?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上面的解釋都是無用的廢話,答案就在老父教的第一個道理,就是一忍到底,讓對方沒有防備,然後才能爭這個絕對的先!
忍和先,在《孫子兵法》中講的最透徹,裝的就像柔弱的少女,等對方失去警惕打開大門,在開門的那一瞬間動如脫兔,讓敵人來不及把門關上,這就是忍和先!張良是這樣理解的,也是這樣做的:劉邦為什麼能取得天下?因為他先入咸陽取得大義名分,但劉邦在進入關中時,通往秦都咸陽的咽喉要塞有重兵把守,劉邦想率部強攻,張良勸諫道:秦軍強大不可輕動,守將愛錢可以拿財寶賄賂他,劉邦依計行事,守將果然答應和劉邦合作,劉邦大喜,但張良卻認為不可,他冷靜地分析道:守將雖然收了錢,但他屬下都是秦國人,他們未必會同意守將的做法,但守將現在收了錢全無防備,我們立刻偷襲必可一戰而勝,劉半就是因為聽了張良的話,所以先入咸陽消滅秦朝,奠定大漢四百年的帝業!
至此,圯上老人典故介紹完畢,是不是大吃一驚: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原來歷史居然是這樣學!!據呂世浩介紹,他讀歷史方法來自他的兩個恩師,一位是愛新覺羅毓鋆,幼時曾入皇宮伴讀,接受過正統的帝王教育,提倡國學的經世致用,另一位是台灣國立大學的阮芝生教授,畢生研究《史記》,研究帝王精英的處世哲學。呂世浩讀歷史的方法,正是古代帝王之學的精華!
在古代,帝王和精英們都要學習歷史,而且都覺得學歷史非常有用,在現代,所有人從小就開始學習歷史,但都不知道學歷史到底有什麼用!古今這麼大差別,根本原因是古今學歷史的方法根本不一樣!古人學歷史,是設身處地的體會歷史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所為,用古人的經驗去磨礪自己的智慧,而現代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工匠為目標的教育,是誕生在工業革命以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填補工業革命產生的大量技術人力的空缺,所以這種教育重視的是知識和技術的傳授,對於人之為人的道理、對於如何解決人生難題是不關心的,這種教育方法決定我們學習歷史就是大量的記憶,卻從來不告訴你這和你的人生到底有什麼關係!
古代要培養帝王精英,所以用思辨來學習歷史,今天要培養各種工匠,所以用背誦來學習歷史!目的不一樣,方法當然不一樣!推而廣之到題主的問題還有我的疑惑: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其實不是讀書忘了沒有意義,而是現代教育已經塑造了我們淺薄的閱讀習慣,我們用工匠思維閱讀,閱讀的主要收穫就在記憶,忘了自然也就沒有意義了!
那麼古代帝王精英如何看待讀書?還是引述下呂世浩對讀歷史的精闢觀點:究竟該如何學歷史?學歷史的目的是為了理解人性,啟發智慧,用古人的經驗和智慧啟發我的智慧,將古人的人生作為磨刀石,去磨礪我們腦子中名為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切東西,只有刀才能切東西,必須要從歷史中學到智慧,而背誦那些東西是沒有用的!
時代雖在發展,但讀書方法卻越來越原始,社會需要匠人,但我們絕不能僅僅滿足做一個匠人,些許改變就從讀書開始吧。
PS:台大教授呂世浩用「思辨」方法系統講過《史記》和《秦始皇》兩門課,《圯上老人》僅是其中一個章節,這兩年零零碎碎終於把視頻集齊,有興趣請關注公眾號「高太爺」,回復「呂世浩」看完整視頻。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這很可能是你讀書方法有問題。
曾經有段時間,我逼著自己讀了很多書,規定一年一定要讀完100本。然後真的就拚命地去讀,哪怕晚上很晚了,也一定要讀一小時再去睡。
幾年過後,我確實讀過了很多書,但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長進,很多書讀完就忘了,根本沒起到一點作用。
我不禁開始懷疑,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後來,我跟一位朋友聊到這個困惑,他就問我,你平常是怎麼看書的?
我說,就是從頭看到尾啊,看到有觸動的地方畫個線。
他搖了搖頭,說,你讀書的方法,太初級了。問題不是書,而是你的讀法。
他是個超級學霸,讀過的書經常能隨口說出來,堪稱過目不忘。而且不是死讀書的那種人,非常善於思考和總結,所以我有問題經常會向他請教,他總是能切中要害。
所以,他說我讀書方法太初級,我是很信服的。之後,他就跟我詳細講了下他的讀書方法,我聽了之後大受啟發,此後讀書的效果也好了很多,再也不會有「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的這種情況發生。
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方法,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1,
簡單的閱讀和摘抄,只是去死記硬背那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都是孤立的,我們的大腦並不擅長。
而真正適合我們大腦記憶的,是新的信息與我們過去的經驗相聯繫。
曾經有人做過相關的實驗,讓測試者看一些名人的照片,然後記錄他們大腦中神經細胞產生的刺激。
然後再拿同一個人在不同地點的照片給他看,結果發現,產生刺激的是同一個地方的神經細胞。
經過反覆試驗,最終科學家得出了結論,大腦在看到新的照片時,沒有單獨開闢新的空間,而是調用以前的記憶,形成一個新的記憶。
所以,最適合我們大腦的記憶方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
目前有一種非常出名的記憶方法,叫做「記憶宮殿法」。
這是一種將需要記憶的東西與我們熟悉的場景進行聯繫的一種方法。
比如,讓你計一串數字,1011。
直接背的話,也許幾天之後就會忘了,但如果你將它形象化,「10」里的「1」看成棒球棍,「0」看成棒球。後面的「11」,看成是一雙筷子。將它理解為,打完棒球去用筷子吃飯。
我保證你一輩子都忘不了了。
當然,讀書並不是簡單的去死記硬背,這樣也沒有意義。大腦的這種特性,更關鍵的是,可以幫助我們搭建和完善我們的知識網路。
遇到了新的知識點,我們需要去思考它,驗證它,然後再去與我們已有的知識網路進行聯繫,最後加入到我們的知識網路中。這樣,才是真正的學到了知識,也不會忘卻。
很多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閱讀,記錄,整合,但卻從不思考,這種看書方式,哪怕看再多的書,也是沒用的,純屬浪費時間。
2,
現在的人,讀書很功利。經常會看到有些人說,我一年讀了一百本,兩百本,然後沾沾自喜。
我就非常納悶,平均兩三天讀一本書,這種書到底值不值得看?不會是漫畫書吧?
其實讀書並不是越多越好,關鍵是你能理解多少,轉化多少。
而真正記住的那些知識,在你以後讀到新的知識時,還能幫助你檢驗和理解,可以說是越讀書,就越容易讀書,越能讀出更深的東西來。
但是,具體應該讀什麼書,也是需要好好挑選的,並不是說什麼書都應該得去讀。
打個比方,如果你想通過看英文小說來學習英語,你會挑哪種書呢?
有三種難度:
第一種是所有單詞你全部認識,讀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第二種是略有難度,有一些單詞和用法你不懂,但你可以勉強讀懂。
第三種是難度非常大,你幾乎一直處於查字典的狀態,甚至單詞全部都認識,也不懂在說什麼。
你覺得,哪種書才最適合你讀,最能讓你得到提高呢?
答案是第二種。
讀書也是一樣,如果一本書,你能讀懂,又有新的知識,那它就是適合你的好書。而一本書如果你很難讀下去,或者讀的沒有什麼有啟發的東西,那哪怕它的評價再高,也不適合現在的你。也許是你的水平高於了它,又或許是你的水平未到。當然,還有可能你根本就不需要這種知識。
只有讀對的書,才能學到東西,否則,都是浪費時間。
3,
我認識一個朋友,是大學講師。
有一次他跟我聊到,他曾經帶過一門課,之前從來沒接觸過,於是就硬著頭皮去看,去做課件。後來,講完一學期之後,他發現自己對這門課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甚至還有企業請他去做培訓。
我自己也有類似經歷,有一次需要寫一篇關於護髮知識的文章,但此前我對此一竅不通。硬著頭皮查資料,然後寫作。寫完後我就沒怎麼當回事,後來有一天,朋友讓我推薦洗髮水,我直接就從成分表談起,給她做了個科普,並洋洋得意。
我就發現,知識如果得到了輸出,這個過程將大大強化你對它的理解和記憶。
輸出的方式有很多,講給別人聽是一種,自己去寫作也是一種。輸出的過程,會讓你對知識反覆思考,並且和自己已有的知識做聯繫,對比,我們的大腦自動就進入了一種快速理解和記憶的模式,這也就是為什麼輸出會讓我們讀書的效率更高。
所以,我這裡建議大家,在讀完一本書之後,嘗試去用自己的話說一遍,來知乎寫答案可以,也可以講給別人聽,比如做一個小型的讀書分享會。
上面就是我總結的三種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我覺得,讀書並不是一件需要去攀比的事,你不用去貪多,這對我們學習知識來說,並沒有任何幫助。
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通過讀書來更好的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如果僅僅是機械式的讀書,不去思考,那就等於是白白的浪費時間。
這個道理幾千年前的孔子都知道:
學而不思則罔。
當然,後半句是,思而不學則殆。楊絳也有類似的話,「你的問題就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最後,希望大家能勤思勤學,日日精進。
--
關於讀書寫作,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歡迎閱讀:
哪些事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 - 尾田榮二郎的回答 - 知乎
PS:最近沒讀幾本書,但讀書心得卻寫了一大筐,計劃都將發布在知乎上,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胃口,不妨點個關注,我們交個朋友,聊聊讀書。
---------------------------此次修改將評論區一些觀點擺上桌面,不復更--------------------------
大家好,欣欣今年22歲,在讀大四。
才2天就獲贊上千,看來我的初衷(呼籲大家重視【思考】)已經達到成效。
這篇文章原本是發表於豆瓣的日記,@鼴鼠的土豆 姐姐看了後,說準備送我書~
給一知乎鏈接說貼到這兒上。
我當時急著去洗澡,連題目都沒來得及細想就複製粘貼,然後打算安靜地等收快遞……
沒想到這麼多評論……
評論區里,許多閱讀愛好者分享了他們寶貴的經驗,有心人可以耐心翻一翻,會有收穫的。
我挑五點作補充。
1、讀書,之於我,應如平地開闢新視野。這篇文章是討論「如何開闢」。
2、閱讀,像一種思考的力量在知識海洋穿梭,當你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有力量、有方向,你會穿梭得更暢快。四通八達,沒有交警。
不過有時候,看書又像爬山,思想層次不夠,看不到高一層的意思。
3、有些人不喜歡寫讀書筆記,其實欣欣本人也並不看重讀書筆記。有時候我們要誠實點,穿過迷霧捉光源。讀書筆記重要,但不是核心。獨一無二的應是你的思想。假設將你所有筆記資料銷毀,你也要有不亂的氣魄。因為你在,思想在,筆記可以再寫。你真正學到的,是你合上書本仍記得住的知識。讀書筆記不重在全,也不是一項必須實踐的任務。有些強人的讀書筆記只有幾個關鍵詞,就憑這幾個關鍵詞他能隨時開展一場即興有序的演講。如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並且能清晰表達出來,我覺得任何一個詞語/一句話,都可以是一本「書」。
4、我們之所以記得書中的內容,其實是因為我們記得自己的見解。很多人看完書就忘了看什麼,應該是沒有產生自己的看法。書易忘,自己的想法卻不易忘。捉著這個記憶特點去閱讀。
5、保持熱度地連續提問是謂思考。看一段,評一段,思考的速度要跟得上眼力。
看得快慢,皆是境界。所見所聞,都是學問。大方點~
--------------------------以下正文--------------------------
大部分人都認同:」讀書能夠拓展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然而,對於這句話,我想從【程度】的角度添加三點附註:
讀多少書?怎麼擴展?什麼樣的精神世界?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我閱讀了一部分尼採的《權力意志》後,我的三觀發展出現了停滯現象。
▲這種停滯現象,是今天才感受到的,而在當時,我認為三觀發展到最高峰了。
尼采提出的【意志】,被我用【時間發展】的角度,類比成——
」每一秒的自己都被下一秒自己的意志打敗。「
我以為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已經趨向完善,《權力意志》補了缺口。
接下來,我的閱讀量逐漸減少。
因為我覺得,自己思考得已經夠全面了,不需要在書中找答案了。
我的現實生活原本緊隨著我的精神世界,隨著我的精神世界的封閉,現實生活也開始極速狹窄。
但我並沒有意識三觀衰弱的重要性,依然得過且過,忙著投簡歷找工作。
精神世界,一敗塗地。
2016年1月7日下午,我翻開了羅納德·阿德勒撰寫的387頁的《溝通的藝術》,
9號晚上已經看完並抄評(抄摘+點評)29頁讀書筆記。
《溝通的藝術》第一遍閱讀,29頁筆記
然後我根據這29頁筆記,概括出一張線索圖和一張詳細的解釋線索圖
讀書筆記詳細圖
最後,根據這兩張精華頁提煉出三個詞說明了溝通的要領:
「正向情緒」、「好好說話」、「解決問題為重」。
第二遍閱讀的線索圖
這本書啟發了我很多思考,接下來我想介紹一些自己的閱讀經驗,歡迎交流——
如何完善思考模式、如何寫讀書筆記
1、思考模式
我認為,有閱讀慾望的人很容易犯以下兩種錯誤:
A.通讀全篇,卻道不出幾點亮眼的點評;
B.讀書且有思考成果,卻沒有總結歸納自己的思考模式。
大家都知道,儘管答案不是唯一的,答題卻是有模式的。
「熟能生巧」是因為在反覆練習中,補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
而對思考模式的完善,有助於我們在思考分析的過程中考慮得更全面。
很多人可能沒怎麼注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怎麼思考的?」
思考,似乎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人們看到了行為,產生了疑問並進行分辨,然後得出結果。
但我覺得,人們思考模式有一個共點(或者說源頭):分類。
分類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於是我知道了為什麼「明辨是非」如此重要。
在我們思考的前期,一般會判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是分類。
男友問我:」排序不屬於分類吧?「嗯,排序應該是屬於分類的,因為排序的上一個思考步驟,如果按時間順序來分「開始-結束」或者按做事先後來排序,都存在」先—後「這樣一種區分,所以也能追溯到【分類】的功能。
接下來我要引入一個概念:【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欣欣的本專業是會計,於是,會計基礎是大一就開展的課程。我接觸到」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簡陋的思考模式
這是一個很簡陋的思考模式。譬如當我接觸到一種思想,我會將它橫向對比,也會縱向對比。
後來,我接觸到【宇宙】這個概念,終於發現我的思考模式缺少了哪些要素。
宇宙,是所有的物件、事件、時間、空間、質量的總合。
如果要將【宇宙】代入新建一種思考模式,那麼——
物件=概念、事件=行為、時間=縱軸、空間=環境、質量=程度。
《溝通的藝術》第二章 認同:自我塑造與展現 中,說明了描述性格用詞感情趨向的重要性。
也就是說,很多人被問及自我評價時,很容易說出:」我是個善良的/暴躁……的人。「
但這種描述性格的用詞均不準確,準確的描述是:」三分暴躁、五分仗義「,應該加入【程度】。
於是,我學會了評價,除了」是什麼「,還有」幾分是A,幾分是B「。
再後來,我閱讀了楊小凱的一本回憶錄——
過去我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這個世界應該怎樣?「今天我問的卻是:」這個世界會怎樣發展?「最壞的事,最黑暗的歷史也許就發生在我們一生的時間內,因此關於好壞是非的主觀判斷沒有任何意義,如何適應環境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於是,我想到了,【宇宙】觀點中的時間,不應該是「過去+未來」,應該是「歷史+發展」。
我們思考問題關注的重點應該由「定義+程度」(歷史觀)變成「應該如何發展」(發展觀)。
並不是說就此忽視歷史,而是要「站在歷史的肩膀上規劃發展」。
結合【歷史+發展觀】思考模式
有了這種發展觀的認識,我們便可以理解到,「溝通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行動才是。」
在此我不開展對《溝通的藝術》的書評,我要說的是,閱讀過程中思考的要點——
譬如,當我們接觸到【溝通】這個概念,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如何溝通」?
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讀者,我們要思考的問題要多得多而且要有深度很多:
A.縱軸上追溯:「為什麼要溝通?」
——「因為善於溝通的人,容易辦成事。」
——「因為可以治療抑鬱症。」
……
很多人提問到這兒,就停了。
但其實可以一直提問:「為什麼會這樣想?」
——「因為自利。」
▲當提問一直問到涉及人性的答案,就算是問到底了。(我這兒就不進一步評判人性了)
B.橫軸擴展:從「人與人的溝通」——「人與自然的溝通」——「政府與人民」……
其實,閱讀,也是讀者通過書籍這一媒介與作者遠程溝通,不是嗎?
C.程度軸延伸:溝通過程中,忍讓多少,進幾步?如何掌握恰好的溝通節奏?
D.從【發展】的角度,我們很容易跳出「誰對誰錯」的惡性循環,直擊「如何解決」這個關鍵。
2、「如何能記住自己看過的書呢?」——讀書筆記
我發現我經常陷入以下的循環:
想看書——找書單——打開書看三分之一
過了好久,再重新打開書,不太記得以前的情節——重溫前面的三分之一併加把勁看完三分之二,再看完剩下的。我大概能複述一些內容,但說到自己究竟能因此有什麼收穫的話……額,我說不出來。
我把這種閱讀循環稱為「低級閱讀」(閱讀質量低)。
「低級閱讀」vs「高級閱讀」
很多人,好不容易看完一本書,過半年就忘了,又要重新看一遍。這樣不僅低效率而且還沒質量。所以,就算寫讀書筆記很麻煩,而且帶有明顯的目的(很多人把閱讀視為一種消遣放鬆的方式,我不評議這種閱讀目的好壞,只是喔,如果你是以消遣的角度去看待閱讀,不要過了半年看到這本書說:「哎呀,我忘了這本書說什麼了,為什麼我看過的書講什麼都忘了呢[鬱悶]」),我們也應該堅持思考、點評、記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閱讀方式,自然撰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也各有不同了,欣欣只是介紹我最近研發出的一種——簡潔又實用的筆記模板。
讀書筆記參考模板
左邊的【頁碼】,有助於我們快速對照書本與讀書筆記
右下角的【分頁/總頁碼】,有助於我們整理讀書筆記
注意:每一章結束,都要歸納章節總結。章節總結以畫線索圖為主,盡量減少文字記錄
第一遍閱讀完,我們會有十多二十頁左右的【摘抄+點評】。
接下來,第二個步驟,需要將這些材料二次加工成2頁紙。
一張是全文線索圖,一般是一條公式/一個循環/一個有始有終的關係
一張是給這條線索圖增加備註,也就是翻看材料頁,挑重點的寫在線索圖上。
第三個步驟,提煉關鍵詞。
你的面前,左邊是一疊【閱讀筆記】,右邊是2張【精華線索】
你要從2張【精華頁】中,提煉出這本書的關鍵詞,也就是說——規律。
因為很多時候,在實際生活中,你很難馬上意識到能夠運用那二十頁【閱讀筆記】或者意識到屬於【精華線索】中的聯繫鏈,所以你需要第三次鑽研這些閱讀筆記,提煉出幾個詞語,可以概括這種聯繫的規律。
至此,你已經基本完成了整個「寫好讀書筆記」的流程。如果你意猶未盡,可以根據你的努力成果寫一篇條理有序的書評。
記得將所有資料裝訂保存好,貼便利貼能幫助你下次更快地找到這份資料。
我曾經也想過,要不要將這些閱讀心得電子化,但一來增加了工作量,二來更顯得多此一舉(電子化的優點是快速搜索和永久保存,如果我提煉的關鍵詞夠精簡易記,便不需要用到快速搜索的功能;如果我能保存好手寫資料,也不需要網路保存)。
我知道,我的觀點肯定有不完善,甚至錯誤的地方,但求大家在交流的時候,語氣輕點兒~~~~
阿里嘎多!
分享幾個瞬間:
1、前段時間和朋友X去日本關西玩。
在奈良,微雨的天氣,路上行人很少,
我們撐著傘一路漫無目的地逛到了春日大社。
入了門,是很長一段路,像是郊遊的感覺。
一路看著獻燈,紅色的神殿,
著白色衣衫的巫女,到處亂飛的烏鴉。
突然就想起了曾子的理想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淅淅瀝瀝的雨里,
中文系出身的我倆,
對著「春日大社」的名字,
一人接一句的邊走邊念了起來: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
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接完之後,相視一笑。
2、
跨行求職,實習後答辯,
最後一關失利,被副總裁以非專業為由拒掉。
想起多日來的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好不容易得到領導同事的喜愛和認可,
卻功敗垂成。
挫敗感、沮喪感、自我質疑。
晚上兩個同事請我喝酒,
在琶洲露天酒吧,吹著黏膩的風。
三個人天南海北吐露心聲,
求職 不易,職場的艱難,
人生的經歷和追求,
倒是要走的時候反而感覺如此坦誠,貼近。
突然仰頭,
同事H:今天的月亮真美
同事Z:怎麼以前沒有發現這裡這麼美?
我念了一句: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三人者耳。
頓時三人漠然不語,心有戚戚。
忽然想起,剛過中秋。
3、
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
背了很多詩,但是都模糊了。
小時候生拉硬拽背進去的詩詞,
就算背了翻譯,也沒多大觸動,
貧瘠地勾勒不出畫面。
但讀書的意義大概是,
有一天當我面對書中讀到的美物,
有一天我有作者同樣的境遇,
第一反應不是哎呀我去真tm…
而是回想起模模糊糊讀過的意境,
百無一用是書生,
畢業後發現,這些東西一文不值,
但也因為這些東西,
在平凡紛雜的生活里有了一丁點的樂趣。
大概,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吧。
.
什麼「春風化雨」,什麼「潛移默化」,什麼「似曾相識」,當把飄忽的比喻修辭都剝除掉之後,最後的最後,歸根到底,還是記憶。
區別在於,有人是系統的、全面的記憶,有人是鬆散的、模糊的、零星的記憶,也許已經忘記了這些記憶來自於這本書,甚至忘記了自己還記得這些,最後的最後,歸根到底,還是記憶。
我們做筆記,畫腦圖,寫摘要,發書評,也是作為記憶的外延。換句話說,是更廣義的「記憶」,它並不局限於這條信息是保存在大腦、紙張、硬碟還是雲伺服器上,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迅速調出,這才是目的。
記住並不是意義所在,但是它是一切意義的基礎,記憶越多未必收穫越多,但全部遺忘註定一無所獲。
當然,如果你只是喜歡,只是覺得好玩,那想怎麼讀,就怎麼讀,不要顧及什麼「意義」、「用途」、「收穫」,我就是這樣。
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恰恰是意義、用途、收穫,而有隻想「隨便讀讀」,那對不起,這就像天天睡覺還夢想睡出六塊腹肌一樣,絕無可能。
感謝邀請。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讀書方法論。
.
首先批評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你對自己說,「老師教的微積分在生活中又用不到,學了有什麼用?」實際上,這是一種叫「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機制。因為,在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的時候,往往會讓我們感覺很吃不消,顯得有些愚蠢,也會產生對自己的一些厭惡。而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會被激活,避免讓我們受到太多的負面情緒的困擾。
(「酸葡萄」合理化)
同樣的,有這種疑惑——「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本質上也是在做心理防禦。因為,絕大多數人都肯定讀書有意義,而且也有一部分是忘不掉的,對我們的影響很長遠。
那麼,讀書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 1.形成思考自動化
我們如何思考以及思考什麼,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們閱讀所產生的見解和聯想。
足夠的知識能夠讓我們有更多精力去思考,而不是單純的記憶。葡萄牙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對文盲和識字組的實驗,當他們在面對同樣的辭彙時,文盲組運用的大腦區域是大腦額葉,而識字組運用的大腦區域是顳葉中的語言區。而大腦顳葉更多負責記憶,額葉更多負責組織與邏輯。
也就是說,知識量少的人在面對陌生的知識時,更多精力花在如何記住這個內容而不是判斷是否正確。那麼,他們更容易被虛假信息所欺騙。所以,朋友圈裡刷頻偽科學文章的大多數是對這方面知識極度匱乏的人,他們都缺乏對這些知識足夠的了解,較難上升到利用額葉去更好地判斷真假的層面,更容易被欺騙。
大腦在運行過程中,基本遵守三個原則:
在舊的神經結構中建立新的聯結。
形成功能高度專門化的各個區域,以辨別信息中的不同模式。
學會從這些區域中自動提取信息。
而這三個原則,也決定了大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反應的選擇性。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會利用可塑性塑造一個新的「反應迴路」。並且,只要通過足夠多的訓練,那麼這條迴路會變得更為複雜但高效,延伸對應產生推理,類比以及思維等能力。
另外,隨著我們閱讀量的增加,我們大腦負責處理這些信息會產生對應的專門化區域,進而提高自己的信息處理效率。當我們遇到相似場景時,它們會被自動提取運用,簡化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進而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足夠的處事模版,讓自己不至於被瑣事所淹沒。
- 2.形成穩定的行為傾向
當一個人手裡拿著鎚子的時候,那麼很大程度上他眼裡都是釘子。
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專業偏差的,但是也同樣適合於描述閱讀和學習對我們的影響——形成我們的行為傾向。
正如我們常聽到的「工科思維」和「文科思維」一般,當我們提及「上帝是否存在時」,有「工科思維」的人往往是去證明,而有「文科思維」的人是去感受。不同的知識體系,對他們行為產生很強的指導性,也就是所謂的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指導其社會生產。
弗洛伊德做過對「行為迴路」類似於下面的假設:
我們的生活和知識經驗激發我們的大腦細胞(神經元),並且釋放出生化信息,促使這些神經元在數量上不斷增長,也在連接度上不斷緊密化。
正如《思維導圖》開篇就說道,當你每次產生一個想法時,帶有這個想法的神經通路中的生化電磁阻力就會減少,就像在叢林之中清出一條小路來一樣。第一次得費一點勁,但是隨著你經過這條路的次數增加,那麼,這條路開闢地越徹底,你所遇到的阻力 就會越來越小。到最後,這條小路會平坦寬闊。
換句話說,你所學習的知識和你所傾向的思維都在為你的行為開闢一條「行為通路」,每次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基本是在這條路徑上,即使不完全在這條路上,但是很多也會在這條路的方向上去延伸小路。就像,1000個讀者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正是他們在之前的知識和閱讀塑造了他們的想法。
- 3.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為什麼別人打哈欠的時候,我們總是不由自足的打哈欠?為什麼別人大笑的時候,我們總是被感染?答案在於我們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它能夠反映別人的行為,能夠感知到別人的情緒。
腦成像實驗證明,當我們經歷某種情緒或者看到別人情緒的時候,我們腦島中的鏡像神經元會被激活。換句話說,在某一種情緒環境下,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會經歷同樣的神經生理反應。
而鏡像神經元的培養可以通過足夠的生活體驗,也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實現。當我們閱讀那些文字中那些生動的細節描寫時,我們大腦的鏡像神經元會被激活。通過足夠多的文學類閱讀,我們能夠培養較強的共情能力,也就是更懂得換位思考。
一些人讀書很多,但是卻沒有很強的情緒感知能力,實際上是因為在學習中投入過多精力,缺乏足夠的生活體驗,沒有培養起能夠自動化反應的鏡像神經元,又因為閱讀的書籍更多是推理,不涉及太多的情緒背景,雙重原因導致換位思考能力的缺失。
提高情商的最好辦法是盡情去體驗生活,也可以去閱讀足夠的書籍。而對於一些沒辦法獲得足夠的生活體驗的人,閱讀本身的意義不僅僅是閱讀行為本身,而是成為提高我們情緒感知能力的最好工具。
最後,做個總結。正如魯迅在《故鄉》所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於是就變成了路。」同樣的,我們的大腦也需要這樣形成通路的過程,需要我們去開發。當這條路被徹底開發了,那麼即使後面沒有人走了(學的知識忘光了),但這條路還會一直在,我們還是可以很快從文本知識中學會推理和類比,以及能夠感受別人的情緒,為別人著想。
讀書到最後都忘了但還要讀,是因為我們想成為一個有趣,更有愛的人!共勉。
有收穫也順手點個贊吧,認真答題需要些鼓勵,謝謝。
相關回答:
所謂的「乾貨」真的有用嗎? - 衛藍的回答 - 知乎
如何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 - 衛藍的回答 - 知乎
你有哪些獨特的識人技巧值得分享? - 衛藍的回答 - 知乎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預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不知為何,這個問題曾經出現在我的timeline中,一直念念不忘。
今天看了芥川龍之介的短篇《舞會》,女主明子手捧菊花說起年輕時在鹿鳴館舞會上的際遇,火車上一位先前不曾謀面過的青年小說家脫口而出說她便是《菊子夫人》的原型。對相識,對際遇的最好封存方式就是記錄,無論文字、歌曲、繪畫都是如此。
閱讀的很美妙的一個地方,在於,可以感受這麼多的美好際遇。
在我的觀念中,除了專業類書籍,很多書其實真正有用的就是幾句話,幾句激蕩起內心漣漪的話。讀罷或令您在迷惘時得以深思,或在喧騰時得以靜默,或在孤單時得以歡愉,或在自滿時得以自省;或在局限時得以驚嘆,或在浮躁時得以平靜,或在遺忘時得以悔恨等等,這些情愫會潛移默化地形成您的世界觀價值觀愛情觀金錢觀,這應該就是讀書所應獲取的精華了。
而對於專業類的書籍,學以致用一直是最高原則。如果記住了而不應用,其實跟遺忘沒有差別;如果學到了立刻去實踐,並形成自己的觀點結論,並最終形成自己的顧問團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那麼細枝末節的環節即便遺忘掉也無傷大雅。
寥寥數語見笑了。
希望有所幫助。
Lonely Planet (Lonely Planet).
2016年11月19日
微信公眾號:最近商業洞察
意義在哪裡啊,意義在哪裡,意義在那無聊人的杜撰里。私以為,用「有什麼意義」來評價讀書或者其它日常,太過於初級了。
還沒結婚的你,談過的戀愛都將成為前任,為一個陌生男人畫眉,在喧鬧的喜宴上跟他一起手忙腳亂地敬酒。你們曾經的花前月下有什麼意義呢?
無非是回憶和經歷。
成年人每天吃半斤米,還有蔬果魚肉,累計起來難以數目。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花鴨雛雞子鵝咸鴨醬雞松花小肚兒。吃下去,經過腸胃三堂會審,最後都成了屎。
造糞顯然非君意,該吸收的也吸收了不少。
有句話說,你讀什麼書,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很有道理,但是未免說得太四捨五入。我來講句相對全乎的:
你讀什麼書,看過什麼電影,聽過什麼音樂,出生在什麼家庭,受過什麼樣的教育,走過什麼地方,住過什麼城市,上過什麼大學,工作過什麼單位,有什麼樣的朋友和同事,和什麼人談過戀愛,經歷過什麼事情,生過什麼病,吃過什麼苦,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你看,說了半天等於沒說。
看了那些書都忘了,正常,大家都一樣。過目不忘的和轉頭成空的,畢竟都是少數。書留給你的東西,不是記憶里可以尋摸全的,那些真善美假惡丑在你的腦子裡潛滋暗長,紮根發酵,長成了你的言行和模樣,你自己都不知道。
我讀過的書不算少,也是忘性大,大到什麼程度呢,有時候我看到一本書,左看右看哎咋這麼面熟呢?半晌一拍腦袋,看過的。
你說得忘了多少。
記得的只有碎片。前些天和領導一起吃飯,電視里有個女記者叫什麼探驪,領導發問了,這名字奇怪,不知道什麼意思。
我說這是藏半句。探驪得珠現在的意思是文章主旨抓得好,原意是冒險得大利,「驪」是黑龍的意思,「珠」經常用來代指姑娘。估計父母生這女孩的時候有些波折,猶如從黑龍脖頸下取珠般不容易,故有此名。
在眾人仰望的目光中,我用這一點微小的、隱約記得的知識,就裝了個彌天大逼。
有一年和愛人在古鎮玩,吃完飯穿過鎮子回賓館,路遠天冷,備感無聊。街邊店裡放抗日劇,她來了句:打仗這麼衝鋒,對面機關槍要打死多少人啊。我說仗不是這麼打的。
然後我就和她聊,基本上我在吹,她在聽。從散兵線、「三三制」聊到方陣、燧發槍、加特林,從拿破崙聊到上甘嶺。多少年代、地點、數目我都記不清了,就瞎聊,到了賓館她還搬個凳子坐下來聽我吹。我說你對軍事這麼感興趣嗎?她搖搖頭說,我就喜歡看你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
這些都是面子上的,內里的就不好說了。你記不住「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出自何處,但會這般處理問題,那便足夠了;你忘了「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什麼意思,但能坦然面對人生起落,那就很了不起。書里的東西拿出來顯擺是一種趣味,但畢竟不是讀書的本意,要忘掉的,隨它去罷。
我寫文章的時候,擱筆整理思路,有時刮腸滌胃,也撈不出塵封的知識,有時隻言片語沉渣泛起,霎時文筆如瀉。有句話說得好:創作就是把我們閱讀的遺忘和回憶融為一體。
來自於我的最愛作家——村上春樹。
。。。。。。
nonono不好意思拿錯信封了,我的最愛作家是啵兒喝死,謝謝。
欽此。說說我自己的感悟,讀書有個吸收效率問題,20%的吸收效率也是進步,但和80%的吸收效率相比,就太低了。
這裡面的差距還不止20%VS80%,這裡面還有個複利的積累問題,還有個量變質變的突破問題,效率太低,問題是很大的。同樣是讀書,有些人可以步步為營、踏石留印、進步紮實而有效率,有些人卻浮光掠影、過後即忘,這裡面,是有差別的。
前些日子在開腦洞,設想到一個情景,如果現在自己可以回到高一,我要如何學習?
當時第一時間我就想到了四條:
準備一個資料收集本;
準備一個錯題收集本;
準備一個感悟收集本;
每個月至少把三個收集本過一遍。
資料收集,錯題收集,感悟收集,每月定時複習。
這四件事,是我認為最需要做的。
--------------------------------------------------------------------------
在我看來,這四件事的意義在於:
如果把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認為是一個可以變動的量,這個量的提升,既有數的增減,也有質的升降。
資料收集本,主要用於收集從他人處獲得的有價值的文字、經典的題型、好的表達方式等等,側重於存量的擴大。
錯題收集本,主要用於收集自己已經做過但是做錯的、沒有做出來的題,通過學會做這些題,可以彌補自己知識點和解題技巧的空白,側重於增量的擴大。
感悟收集本,主要用於收集自己的理解、感悟,一般是更加有高度、深度、系統性的感悟或者實用的技巧,強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側重於質量的提升。
每月定期複習,主要意義在於變短時記憶為長時記憶,讓自己不要忘記最重要的東西。
-------------------------------------------------------------------------
之所以要收集,是因為我們的人腦很容易遺忘,要收集起來、記錄下來,才能時時複習,確保不忘記。
遺忘是個很大的問題,它不僅意味著對過去的浪費,更意味著無法站在過去的基礎上把握現在和走向未來。讀書的當時很努力,付出了很多,可是卻不做收集和記錄工作,導致自己的資料庫無法擴大和優化;犯過的錯誤得不到反思和理解,從而可能重複犯錯;即便有時候看到了好的感悟,自己也在當時實現了理解,有了很好的火花,可是因為沒有記錄下來,最終還是忘掉了。
過去本來應該是一個慢慢墊高的平台,卻因為遺忘,而永遠無法成為走向未來的跳板。
收集和複習可以克服遺忘的問題。那麼收集什麼呢?就是優質的資料、對犯過的錯誤和缺失的反思、自己(學習後)的體會和感悟。
分類收集,定期複習,很有意義。
比如現在我讀一本心理學的書,覺得非常好,那麼我會做兩件事。
一是把這本書讀完之後,打開第一頁,重新讀一遍,這一次讀的快,但要把最觸動的自己的文字摘錄下來。一般一本好書可以摘錄出100句到200句,大概1萬字的資料。這很考驗耐心,但我自己的感覺,只有這樣做了,這本書自己才覺得真的可以放下了。
二是平時有什麼感悟和心得,就要轉化為文字的東西,記錄下來,成熟的就寫成文章,不成熟的也要把思路寫下來,寫成草稿。(這一步其實是把錯題收集和感悟收集結合起來了)
經過這兩步,我感覺自己的進步是比較快的,而且隨時可以複習和回顧,從中再次獲得養分。
分類收集,定期複習,提高讀書的吸收效率——包括現在寫這一篇,其實也是一種感悟的收集和記錄。
無記錄,不讀書。
僅供參考。不請自來
以下回答的內容僅是我對文學類書籍的一點看法,如果答非所問,就當作離題處理吧。
讀書的意義在哪裡?這曾經同樣困擾著我。
似乎讀完書,並不像網上所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走在人多的地方,還是精氣神更容易讓別人多看你一眼。也沒有所謂的黃金屋,只是在讀到某個感觸頗深的段落後才窺見其一閃而過的光芒。終究,書在讀完之後,它便悄悄地走了,只留下自己腦子裡還塞滿東西的時候,兀自就書的內容感悟一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感悟濃縮了,最後化作了一個符號,卻忘了具體的內容。這好似走到了一處現代版的桃花源,卻忘了帶相機,走後,也只能帶走念想了。
我不知道題主在讀完書後是否產生過類似的感受,發覺這是一種摸不到也抓不住的東西,我想不止是題主,大多數人都有過這種體會。有時候不禁懷疑,這桃花源太美了,卻美得不真實,最後當感悟化作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思緒時,更是懷疑自己只是做了一場夢。既然只是夢一場,那麼它的意義在哪裡?曾經我也自問,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後來就這個問題我換了個思路,以作者的角度出發,反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憑什麼作者寫出來的作品,你就要帶走點什麼,那麼作者寫作的意義在哪裡?其實我想說的是前半句,至於後半句的意義我無權作答,只是覺得,一個問題有時會引發另一個問題,順帶提了下。
題主說了,你讀書後忘了很多東西,但是收穫了內心的滿足,如果除此之外還覺得欲求不滿,我想說,你至少找到了一條通往桃花源的途徑。這麼細想不無道理,因為它一直都在那裡。當你對一本書有所感悟的時候,其實作者就已經給了你路線的地圖,而這之後,你肯不肯故地重遊,就已經不是作者的事了。所謂一回生二回熟,景還是當時的景,但你再度欣賞景的時候可能就是另一番解讀了,而這於我而言,就是一個讀書的意義。
再回到那前半句:憑什麼你就要帶走點什麼。對於一本好書,它所包含的精華是作者的心血,是他的沉澱,這沉澱不僅是指作者常年累月的積習和思考,更是夾雜著作者基於三觀上的人生智慧。那麼,你已經從中收穫了滿足,難道還不夠嗎。桃花源中的勝景繁多,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可那都不是你的,從一開始就不是。因為那是別人的故事。你窺見到了美,就想著就地打包,這無異於在旅途中為了拍照而拍照,卻忘了最重要的,莫過於當下的感觀刺激,以及內心湧起的波瀾。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 @張佳瑋 張公子回答的一個問題:
在那之前,這也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或者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類似於:為什麼我所如數家珍的文學作品,在有些不看文學作品的人眼中竟視之如敝屣。進而也開始擺不定自己對待文學的態度,不敢與人說愛好文學。
在看到張公子這個觀點後,我頓時醒悟,原來是自己太著重於後半句,而蒙蔽了對文學最真實的看法,實在慚愧。如其所言,我在領略了文學之後,考慮的問題已經少了一些實用或功利色彩,這在現實生活中似乎算是某種缺失,並且我到現在依然還有些認同。但我更認同的是,文學已經為我敞開了一扇門,給了我考慮問題的另一種方式,而這種方式一直在與我那搖擺不定的自我相契合,並且試著穩往它,這對於我來說應該算是最好的治療吧。慢慢的,我發覺,這也成了我的一個讀書的意義。
所以,讀書之於我所存在的意義,大致如上。寫了這麼多,算是個分享。而至於題主想知道讀書的意義在哪裡,我想說,這終究是要一個人獨自去摸索的過程。但也不要被意義這兩個字給綁架了,世上本沒有那麼多所謂的意義,更多的是水到渠成心自明罷了。就像我上述的幾點意義,本也只是潛伏在我內心很久的東西,不知什麼時候就胎成破水了,真是個隱蔽的過程啊。可如果將這兩個字高懸於頭上,最終免不了受其反噬,背離了原委。
最後,送上一句:「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你下一次再重讀舊書的時候迎刃而解了也未可知。小時候我也為這個問題困擾過。後來才發現,其實,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給出答案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
那我們應該如何把讀書和思考結合在一起呢?在本答案中,我將分享自己總結的簡單易用的讀書思考三步法,相信可以幫助大家提升讀書的成效,減少因「讀書無用」的錯覺而產生的認知失調。
第一步:建立正確的讀書觀
曾經的我在讀書時和讀書後是不愛思考的。雖然讀而不思是壞習慣,但我會這麼說服自己:「我都已經放棄娛樂,靜心讀書了。而且,還讀完了。還想怎樣?」 之後,我就能繼續心安理得,愉快地逃避思考了。畢竟,思考還要燒卡路里,也挺累的。
久而久之,這個壞習慣讓我越來越痛苦和迷茫。我常常羞愧地發現,明明是一個月前才讀過的書,我居然已經把書的主要內容忘光了。這種痛苦和迷茫持續了很久,使我的自我效能直線下降,直到我看到了下面這句讓我如獲至寶的話:
「為讀書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很多時候,我們看似遺忘了所讀過的內容,但那些內容並未消失,而是成為了我們個人素質的一部分。」
「噢!原來是這樣。我就說呢,讀書怎麼可能會沒用呢?看來我這幾年,個人素質一定狂飆了!」我對自己說。
不過,個人素質是一個很玄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因此,也很難減輕因「讀書低效」而產生的困惑和痛苦。於是,我終於開始認真思考這個讀書的元問題:如果讀完就要忘記,那我為什麼要讀書呢?等等!或者說,是我讀書的方法不對?
有了這個頓悟後,我便開始研究高效的讀書法。諸如《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樣的經典,我看了大概五本。看完後我發現,其實這些書講的道理都大同小異,都在強調思考和實踐思考內容。於是,我開始建立一個新習慣:
花1小時看書,就要花至少2小時用于思考和實踐。
在養成這個習慣後,我發現,思考和實踐思考內容,於我不再無聊和麻煩,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我也真正意識到,只讀書不思考和實踐,只能感動自己,並不會有太大的成效。
第二步:有針對地思考
讀書時和讀書後的思考,是與作者的對話。當我們開始與作者對話,我們便不再是孤獨的讀者,我們便能享受到智力上的交流所產生的價值。
當然,思考需要一定的方向,需要有所針對,因為建立一個思考框架會讓我們在思考時事半功倍。於我,思考框架由一系列問題組成。以下就是我經常在讀書時和讀書後思考的問題。在此,我會結合今天剛讀的一本書,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金出武雄的《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來詳解這些問題:
問題1:我真的理解作者在講什麼嗎?
案例文本:如果抱有「雖然不了解原理,但結果一定很好,所以才進行這項研究」的含糊想法,就很讓人為難。特別是在大學裡,我們拿著國民的稅金進行研究,即使有不確定的因素,也有責任清楚地提出研究的前景。所以說,不確定與含糊的概念是不同的。
我的對策:在第一遍讀這部分內容時,我並沒有讀懂最後一句話,雖然裡面每一個字我都認識。此時,我的做法是,重新集中精神,結合上文,解讀這段文本。理解後,再用自己的語言再表述一遍,鞏固記憶。
運用這個方法,我在第二次閱讀時理解了這句話,並用自己的語言重述了一遍:
含糊,指的是我不知道會怎麼樣。不確定,指的是我覺得會怎麼樣,但不確定會不會一定這樣。
問題2:我真的有必要讀這部分內容嗎?
案例文本: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是微型計算機(簡稱 PC)的時代。最初的 PC 是沒有操作系統的,即使有也是相當簡陋的,根本不像今天這樣強大,而它最大的長處就是輕便。PC 的內存僅有 32KB,這在今天簡直無法想像。更無法想像的是像分配內存這種工作需要用戶自己來完成,也就是設定控制地址 (Control Address )。
我的對策:我跳過了這部分內容以及之後的許多段,因為作者在這幾段中講的都是與我閱讀重點無關的計算機史。如果我們閱讀某一本書的目的只是獲取其核心內容,而非享受閱讀的過程,那自然就不需要過多關注其支線內容。
問題3:這部分內容真的正確嗎?
案例文本:「如果能給問題下個定義,就已經解決了60%。」 這是我在京都大學研究生時期的指導教師坂井利之教授的話。對於博士論文,決定問題的構思範圍之後,就只剩下實行的工作了。
我的對策:咦,這個60%,坂井利之教授是如何量化得出的?有什麼根據嗎?在做研究時真的下了定義就能解決問題的一大半嗎?如果只是該教授隨口說的數值,該數值會不會給研究新手錯誤的信心?
在讀書時,即使作者或作者提到的人物是比我們資深許多的權威,我們也應當對他們所說的話保持警惕,隨時做好挑戰權威的準備,而非人云亦云。
問題4:為什麼會發生這部分內容所說的事情?
案例文本:我覺得羽生先生所說的下棋時候的「漂亮的棋局」的感覺,正是這種預見的能力。我認為科學和工學都是門藝術。平日,我經常對學生講:「磨鍊你們對事情的審美感。」 人們經常以為現實世界的現象和事實沒有什麼構造可言。但是,在別人都認為沒有的地方看到構造,這就是創意。
我的對策:創意通常是很難實現的。作者把「在別人都認為沒有的地方看到構造」這件事與創意等同起來,說明作者認為這件事很難實現。於是我開始想,為什麼這件事很難實現呢?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現實世界的許多現象和事實往往都很繁雜,甚至無序,人的腦容量有限,因此往往很難有效地處理大量的信息,更別提從混沌中找出秩序了。
當然了,我這個結論也有待考證,但最重要的不是我這個結論是否正確,而是思考「為什麼」的過程。
問題5:這部分內容與我現有的知識儲備是否有關聯?
範例文本:像有些不太好的小說,因為作者的構想力有欠缺,忘了最初寫的情節,寫到一半就常常與前邊產生衝突。「這個出場人物的性格不是這樣的類型嗎?他絕對不應該做出這種事情啊。」像這樣的人物,卻行兇殺人。碰到像這樣的故事情節,就會脫口而出:「這也太巧了吧?一開始就應該對此給出一點暗示啊。」
我的對策:在看這段文本時,我突然想起之前學過的一個電影術語「機械降神」 (Deus ex machina) 。機械降神指的是意料外的、突然的、牽強的解圍角色、手段或事件,在虛構作品內,突然引入來為緊張情節或場面解圍。發生機械降神的原因,通常是編劇功力不足,或是是作品需強制完結不得不快速收尾。
雖然範例文本中的例子,不完全屬於機械降神的範疇,但背後的道理和給觀眾的感受是相似的。總的來說,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與現有內容進行思考,很有助於加深我們對現有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問題6:我從這部分內容中學到了什麼?
範例文本:我前面提過開始思考關於虛擬現實是在 1992 年。1993 年,開始研究的時候,先是使用 6 台攝像機做立體系統,到 1994 年得使用 50 台攝像機才能做出直徑為 3m 的三維穹頂畫面系統。 雖然攝像機價格已經有所下降,但是這個系統造價還是太貴了,以致受到批判:「使用這麼多的攝像機不現實啊。只有像金出(本書的作者)這樣可以使用很多研究資金的人才能有這種做法。」 但我想,攝像機很快就會變得更小更便宜,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使用了。
我的對策:讀完這個例子後,我更加明白了,科技產品在開發周期的最初(prototyping階段),通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賣相粗糙,比如體積笨重,比如成本驚人,但這些問題不一定會妨礙某些科技產品最終成為傑作。因為開發產品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應該因為在開發初期遇到問題,就放棄努力。
這部分內容還讓我想起電影《火星救援》中的一段經典台詞:You have to solve one problem, and then solve the next problem, and then solve the next problem, and if you solve enough problems, you get to go home.
第三步:向思考要成果
向思考要成果指的是去實踐我們的思考內容,其目的是鞏固我們所學的內容。實踐的方法有很多。我最常用的就是寫作,比如,在知乎上寫作。我認為,寫作的本質是在一個全新的場景下應用我們所學到的內容。這種跨場景的應用,通常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是,為了實現最好的學習效果,再難的挑戰我們也必須應對。
想想看,光看教科書的例題,自己不解題能學會數學嗎?光看視頻教程的分析,自己不寫代碼能學會編程嗎?答案是NO and NO!
不過,我們也有一個好消息,挑戰越大,我們能得到的升華也就越大。或許,這種升華,正是讀書的意義。
祝大家 Happy reading! 請記住,We are what (how) we read.
推薦一個我近期寫的關於閱讀方法的答案:如何獲得更有效的閱讀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 米洛的回答
轉載規則:本答案中我創作的部分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來自知乎,來自米洛。自媒體及其他盈利性媒體在轉載前私信我以獲知轉載方式(免費)。十分感謝。但如果只是轉載到自己的朋友圈或非盈利的個人微博,則無需告知。再次感謝所有支持此答案的知友。
情侶吵架,過不了多久就忘了當初吵架的具體原因,但吵架在心裡留下的那種feel,一直存在。吵得多了,感情就淡了,說白了就是那種feel的積累,到了某一個時刻,你望著那個人,竟說不出他/她具體做了什麼錯事,只是疲倦地說出:不愛了。
吵架時激烈的衝突,猙獰的面孔,惡毒的言語和撕心裂肺的吼叫,就是對心靈巨大的衝擊,在腦海里深深烙下這種情緒的印記,也就是所謂的feel。時間會洗刷掉細節,但洗刷不掉烙印。
學習知識,要經歷痛苦的鑽研,理解,思考,頓悟。這些過程就是在折磨你的靈魂,炙烤你的腦細胞,鞭笞你的心性。這同樣是對心靈巨大的衝擊,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烙印。時間會洗刷掉知識的細節,但洗刷不掉feel。
學習帶給你的這種feel,可以翻譯成學習方法,知識結構,思考方式,思維廣度甚至僅僅是一種直覺。
真正學識豐富的人,不是死記硬背了多少答案,在《一站到底》或《最強大腦》上過關斬將、一路通關,而是在需要運用某個知識點的時候,能夠快速明確研究方向,制訂攻關策略並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而相比之下那些沒讀過什麼書的人,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就只能像沒頭蒼蠅一樣原地打轉。
總而言之,讀書帶給一個人的這種feel,就是讓一個人在面對挑戰時知道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而不是像個文盲一樣不停地問:這他媽是啥?這他媽又是啥?竹籃打水,至少籃子變乾淨了
推薦閱讀:
※你的每日私人成長暗器是什麼?
※你最懷念小時候的什麼?
※童年缺愛長大缺乏安全感存在感總想取悅別人怎麼辦?
※真的能做到每天讀一本書嗎?
※什麼樣的女生算是心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