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歲的小孩子可以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了嗎,可以從哪些書開始?
謝邀。
很久沒有回答讀書的問題了,今天再跟大家聊一聊。
我認識一家人,父母工作忙碌,但是對孩子要求很高,管教十分嚴厲。
孩子放學回家,剛吃完飯,父母就催促他去寫作業,寫完作業就去背英語,睡前還要讀半小時《胡適文選》。到了周六周日,不是練鋼琴,就是學美術。父母都是粗人,不知道他彈得畫得怎麼樣,所以他們就卡死數字,鋼琴要練兩小時,素描要畫六張紙,少一分一秒一張一頁都不行。本來這個孩子對學習挺有興趣的,可是慢慢就變得厭學了。你要是跟他理論兩句,他比你還氣憤:「……你們上班累,我上學還累呢!你們回家了一個鬥地主,一個看《非誠勿擾》,我還要練琴畫畫。憑什麼?」
現在我們回來繼續討論問題。
四、五歲的孩子,特點是什麼?
一是好動,二是模仿能力強。
這個年紀,你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要他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那比殺了他都難受,說不定以後還會厭惡讀書。
你能做的,就是給他一個良好的模仿對象。你若想讓他讀書,自己就要先讀書,尤其是在他面前讀書。讓他覺得讀書就像是男人的酒,女人的高跟鞋,帶有一種象徵性。他就會迫切地想去嘗試。
孩子的讀書習慣不能靠刻意培養,而要提供給他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
我以前說過:
中國家庭教育之悲哀,在於長輩慣於言語說教,少有身體力行的示範。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四五歲甚至十四五歲都不算晚,四五個月也不算早,也可以說,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從你和他說的第一句話開始的
閱讀≠讀書,閱讀包括閱世間萬物,讀一切所見,所以,閱讀≠讀書,閱讀包括讀書。其實,在寶寶還沒有接觸過書的時候,在你剛剛和他交流,在你和他說第一句話的時候,你已經在影響和培養他的閱讀習慣了。
我覺得做到這四點的話,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比較有幫助:
1引領觀察
在這方面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我兒子現在三歲,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特別喜歡讀書和思考,在他九個月的時候,我才給他看第一本正式的繪本——《我爸爸》,在這之前,我和我的家人做的事情,便是帶他玩,和他交流,引導他觀察一些東西,無論是花草樹木還是普通物品,到他八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我發現他趴在窗台上,特別有興趣的看外面飛來飛去的鴿子,偶爾還會笑出來。那時候就可以確定,他已經有了觀察的習慣。
咱們都是帶過孩子的媽媽,知道當你看著他的眼睛和他認真交流的時候,他懂你的話的,記得那時候他的床頭掛著小掛飾,有小蘋果小草莓和小蘑菇,我分別編了幾個關於他們的兒歌,每次讀給他聽,他都會很高興,會笑出聲來,當時我只覺得這是我們之間很有意思的遊戲,而沒有想到,在九個月大的時候我給他第一次讀書,他便可以靜靜的和我一起看,一整本書都沒有走神。是我的意外之喜,也讓我更加知道,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真的真的是很早就開始了,早到你和他說的第一句話,你和他的第一個眼神交流。你的態度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他。
2家有藏書
要說的是,閱讀是人的天性,而你的寶寶有沒有發展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很大程度上在於,你是否給他提供了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里,他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書,很容易就可以拿到書,尤其是拿到符合他的閱讀程度的書,就像他餓了就可以拿到食物那麼自然。王小波小時候在家裡就可以找到茨威格小說了,顧城小時候他爸爸經常一邊勞作,一邊和他一起看唐詩三百首。前些天我看到一個數據,說家有五百本以上藏書的家庭的孩子,受教育年限要多於平均年限的2-3年,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大家的平均學歷是碩士,家有藏書五百冊以上的寶寶,將來可能會讀到博士。所以,家長們還猶豫什麼呢,購進一些適合的書籍吧。
3父母悅讀
孩子的天性是模仿,有一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孩子從來不會聽你怎麼說,但孩子絕對會看你怎麼做」,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只是對孩子說「你要讀書啊」是沒有用的,首先要父母喜歡讀書。厚媽屈指可數的優點裡面有一項就是愛讀書,厚哥很小的時候,如果他自己玩,或者有人哄他玩的時候,厚媽可能就會偷空看點書,有時候厚厚就會過來把書搶走仔細翻一翻,似乎很好奇這東西有什麼好看的呢,為什麼媽媽要看它呢。前一段時間,我看書時候他又過來搶走,我說「這是媽媽看的書,都是字,你不認識」,然後他把書拿過去一頁一頁的讀頁碼,也是夠了。還有一次,家裡有一本《蟲蟲打工記》,本來我覺得這該屬於小學生水平的科普了,就沒有給他看過,有一天我看的時候,他又來搶走,然後竟然看進去了,雖然問題多到讓人崩潰吧,但是還是很開心他對書這麼感興趣的。
4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一定不要忘了「親子」,讀書固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家長的陪伴對於小寶寶來說,才是最最重要的。關於讀書和陪伴,厚媽的方式就是,把讀書和陪伴建立一種聯繫。把寶寶抱在懷裡,然後繪聲繪色的給他講手裡的繪本,或許一開始寶寶只是喜歡這種親密的感覺,但是要知道,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是父母幫他建立起來的和外界事物的聯繫,包括書,當寶寶把這種親密感和閱讀聯繫到一起的時候,閱讀帶給他的就不只是閱讀了,還有愉悅和安全感。當寶寶漸漸大了,對陪伴和閱讀的要求要高一些,不過總結起來也不難,陪寶寶閱讀的要點就是媽媽要「愛閱讀,愛寶寶,有點二」,前兩點很好理解了,有點二翻譯過來就是有童心,能和寶寶一起嗨起來,成為笑點接近的小夥伴。
「一些繪本推薦」
好繪本真的是非常非常多,並且哪本書好,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簡單推薦幾個作者吧,大家可以找他們的書來看看。
艾瑞卡爾
艾瑞卡爾的特點是色彩鮮艷,圖案大而簡潔,適合剛剛接觸繪本的小孩子,此外他的語言是那種重複遞進式的,非常適合用來語言啟蒙,推薦《從頭動到腳》《袋鼠也有媽媽嗎》,孩子再大些可以買《棕色的熊》,再大的話《爸爸我要月亮》《海馬先生》《畫了一匹藍馬的畫家》等。
安東尼布朗
有人說他像一位哲人,他的繪本有的看似簡單,但是細節幽默,溫馨有愛,《我爸爸》《我媽媽》適合比較小的寶寶,語言也是重複的,反覆在說「我的爸爸真的很棒……」他的書內容涵蓋又很豐富,總是有讓人意想不到卻忍俊不禁的畫面,非常值得挖掘,所以帶寶寶看安東尼布朗的書,家長要多用心哦。
大衛香農
大衛香農非常值得推薦給小孩子,他的《大衛不可以》《大衛上學去》《大衛惹麻煩》畫面誇張,充滿童趣和想像力,非常貼近小孩子,大衛的最寶貴之處就在於,彷彿他從沒有忘記自己的童年,無論是童年的事件還是童年的情感,所以他的繪本,每一筆都是為寶寶畫的,寶寶大點之後,可以看《鴨子騎車記》《糟糕身上長條紋了》《千萬別去當海盜》。
麥克格雷涅茨
他的書也非常值得一看,《九隻小貓呼呼呼》可以當做寶寶的數學啟蒙,《月亮的味道》非常溫馨,非常富有想像力,相信每一位寶寶都會喜歡的。
五味太郎
五味太郎的書有一種稚拙的可愛,沒有線條感,畫面像是顏料殷上去的(美術我太外行了),但是非常幽默,比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簡直太有趣了,即便是成年人,每次看了也會還嗨皮。並且他的數學啟蒙繪本比如《一起數數123》《數字在哪裡》《三頂帽子幾個人》都非常不錯。
宮西達也
宮西達也簡直是個意外,但是非常棒的意外,他的畫非常粗獷,好幾個朋友看第一眼的時候反應有點丑,但是也是這好幾個朋友,看了愛不釋手,霸王龍系列非常贊,溫馨,愛,責任,友情,善良,各種情感涵蓋其中,讓人看了心裡暖暖的酸酸的。
佐佐木洋子
一歲多的孩子面臨習慣養成,可以買一套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可以說,包括以上所有的作者,這套書可能更接近於一些人印象里的「童書」,畫面和線條非常可愛,小河馬小老鼠小豬都非常可愛,像每一個小孩子一樣,學習刷牙,洗澡,拉粑粑,買東西,游泳,乘公共汽車等等,還要禮貌的打招呼。
以上這些作者的書比較有代表性,都比較適合小一點的孩子,大一點的,還可以考慮李歐李奧尼的,他是一位天才,四屆凱迪克大獎獲得者,《紐約時報》曾不惜溢美之詞給予他這樣的評價 "如果繪本是我們這個時代一種新的視覺藝術,李歐·李奧尼則是這種風格的大家。"代表作《一寸蟲》《小黑魚》《田鼠阿佛》《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
此外,我覺得媽媽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並注意回答孩子問題的方式和態度。
在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家長的態度也決定了孩子對待知識的態度。現在的媽媽幾乎不會有那種回答了「你問題怎麼那麼多?」「別問那些沒用的」等。
孩子問問題,可以回答上來的,我們當然要耐心解答,回答不上來的也不用緊張,孩子早晚會知道爸爸媽媽也不是萬能的。咱們只要說「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道呀,咱們一起查一查吧」然後查書還是上網查就看個人喜好了,別忘了誇獎寶寶愛思考和會提問題呀。
有的媽媽或許會問,既然現在網路那麼發達,什麼都可以查到,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己當好小百科呢。你知道人的大腦和百度百科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嗎?是人可以發散和聯想啊,比如孩子問你「馬來貘」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中國傳說中也有「貘」這種動物,是吃夢的。
孩子問你海豚有多聰明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併講講章魚也是海洋里很聰明的動物,比如孩子問你「龍城飛將」是誰的時候,你告訴他是李廣的時候,便可以順帶給他講講李廣的故事,講講「林暗草驚風」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孩子問「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的時候,你可以給他講講「洛陽城裡見秋風」,講講張翰,講講辛棄疾的「季鷹歸未」,而這種發散是網路搜索所不能做到的。但是這種知識的發散和聯想,對於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太重要了。
在文章的最後,隆重介紹兩本科普吧,因為我一直覺得,科普的知識性固然重要,但是書中體現出的思維和邏輯更加重要,這些直接影響著寶寶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好的歸納分類發散,才是科普書的靈魂(我最近掉科普坑裡了,逢人便說科普,見諒)
這兩本書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示範有助於孩子模仿。
【第一階段】多始於半歲後,孩子手指相對靈活,可以獨立坐以後(避免書砸臉),關於閱讀我們做的一切,都是讓孩子產生興趣。
布書【可疊加「尋找」「不同觸覺體驗」】
翻翻書【可疊加簡單教育如刷牙,自己吃飯,說你好】
洞洞書【可疊加開放式問題】
優秀的風格多樣的繪本
幫助孩子把書當成朋友,把書當成玩具的一種。判斷依據:書在一堆玩具中,孩子偶爾也會拿起書翻幾頁。
要點:順其自然,多鼓勵,可以問發散性問題:大衛在幹什麼啊?孩子怎麼回答都行,沒有標準答案。
孩子喜歡讀某一本就一直讀某一本,不要嫌煩,不要逼孩子必須把整套書都看完,不要逼孩子看你自己(別人)覺得好但是孩子暫時不喜歡的書。不要一直問孩子具體問題:這蘋果是什麼顏色?
【第二階段】(因個體差異家庭差異,始於1.5歲-3歲),家長可以開始點讀(從大字,字少的繪本開始,可以與之前的書重複)。可以開始英文原文繪本。
貼紙書
塗色書
剪貼書
以及各種優美的風格多樣的繪本【建立審美】,不要粗製濫造。包括但不限於:卡梅拉系列。斯凱瑞系列。幼兒畫報(接地氣)。
要點:
講解技巧:活潑生動,雞鴨狗叫,上串下跳。
堅持讀。請你一定堅持堅持再堅持。最好能堅持每周五次,每次一刻鐘。至少也要堅持每周一次親子閱讀。
【第三階段】(因個體差多始於4-6歲):親子閱讀+獨立閱讀(先繪本,後文字)。
推薦:噹噹排行榜出版時間5年以上。
要點:
更加豐富的圖書。
如果孩子興緻好,可以拜託孩子讀比較喜歡熟悉的書給你聽【朗讀】。家長可以開始嘗試純文字讀故事。開始嘗試有句子的英文書。
堅持讀。請你一定堅持堅持再堅持。最好能堅持每周五次,每次半小時。至少也要堅持每周一次親子閱讀。
識字是大量閱讀的結果,不是閱讀的目的。
竭盡所能使用各種方法培養孩子對書和閱讀的興趣。不要因為任何事情打斷,干擾,破壞孩子閱讀的興趣。
且讀且珍惜。
推薦一些繪本:
《讓路給小鴨子》
《七隻瞎老鼠》
《不一樣的卡梅拉》(全套11冊)
《蚯蚓的日記》
《好髒的哈利》
大衛·威斯納:
《夢幻大飛行》(1988)
《瘋狂星期二》(1991)
《7號夢工廠》(1999)
《三隻小豬》(2001)
《海底的秘密》(2006)
《藝術大魔法》(2010)
西姆斯·塔貝克:
《有個老婆婆吞了一隻蒼蠅》
《約瑟夫有件舊外套》
☆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讀。
我當時為了輔導一個流動兒童,在這方面了解了一些信息。在六一給孩子買了幾本書(窮學生買不起繪本,要是有錢會把上面的都買了):《夏洛的網》《小王子》《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七隻瞎老鼠》,還把下文列印出來給他父母。
你把孩子抱在左邊的膝蓋,和他一起開始讀一本圖畫書。你的心臟在左邊,孩子貼在身上能感覺到你的心跳。一個故事永遠是故事本身,母親和父親的語言對孩子的刺激和影響永遠比故事本身重要的多。
圖畫書本質上不是讓孩子用來認字的,也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圖畫書就是親子溝通的一個橋樑。孩子們就是看著這個圖畫一頁頁翻過,耳朵里聽著父親或母親的聲音,小時候看到的情景和畫面,成年之後都不會忘記。
讀圖也並不比讀文字簡單,比如《七隻瞎老鼠》這本書,第一頁為什麼用黑色呢?是模仿盲人的那種感覺。為什麼不直接畫老鼠,只是畫尾巴?為了增加懸疑的氣氛。很多圖畫書大人覺得不值得買,就是因為怎麼只有這幾個字,但是價格不菲。可是,帶給孩子這種畫面的觀察能力,整體審美能力的提高,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衡量的。我們給孩子讀書,語氣應該就按照成人說話的樣子來,不要像小孩那樣用疊詞,不要故意地模仿小孩子,我們強調漢語最純正的表達方式,用成人的正常語言去表達。孩子學語言的過程中,應該反對「上街街」這樣錯誤的疊詞,這給孩子傳遞的不是正常的語言。
日本有個作家柳田邦男,他談到一個人一生中應該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第二次是當父母了,應該和孩子一起讀;第三次,一個人七八十歲退休後還應該讀圖畫書,因為這個時候看到的圖畫書獲得的道理,悟到的情感可能是小時候沒有體會到的,能夠增加很多樂趣。這個日本作者碰到一個很不幸的事件,他的兒子20多歲的時候自殺,他覺得特別沮喪,就覺得教育本身出了問題。心情非常壓抑,有一天在街上逛,看到書店裡有孩子小時候讀的圖畫書,他拿出來翻,然後意識到——如果我跟孩子多拿出時間讀圖畫書,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柳田邦男在日本到處作演講,講圖畫書的意義。
柳田邦男生於1936年。曾任NHK新聞記者,之後轉行寫作,透過追蹤重大事故、災害、醫療等與生死相關之議題,《繪本之力》一書是由河合隼雄(臨床心理學者)、松居直(兒童文學家)和柳田邦男三位名家合作而成。松居直再三指出,繪本是「大人念給小孩的書」;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書。大人將文字部分講給孩子聽,而孩子是經由「聽」故事和書中的插圖,進入繪本的世界,所以插圖的功能,是在於表現不可言說的部分,而非重現可見的事物。
原來清華大學出過一本《令人驚悚的格林童話》,格林童話大多是來自民間,拿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話來說,反映人類對生存的一些很隱秘的心理狀態,可能是父子互相仇殺,還有各種各樣離奇的情節。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作品不適合孩子來讀。格林和安徒生童話肯定是值得孩子們來讀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我們對孩子閱讀內容的選擇,有時候是「故意的幼稚化」。非得貓貓狗狗,安徒生從來不會這樣去講故事,他從來是給大人講故事的那種狀態,孩子們會聽得很有興趣。他自己也說,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讀我的故事,會有不同的啟發。去讀安徒生的故事,你心裡會有疑惑,裡面有很多詳細地描寫,景物描寫多,好像節奏緩慢。我們對孩子審美和閱讀心理的揣摩有時候是有問題的,好像孩子需要讀節奏很快的。
有些讀物的語言非常舒緩,但孩子一樣會讀得很認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小時候我讀《海的女兒》,到現在我都還清楚地記得描寫海底宮殿的句子。我覺得其實我們要抱著敬畏之心,不要覺得自己很了解孩子。圖畫也是這樣。對於圖畫,我們認為孩子喜歡鮮艷的,色彩對比強烈的。另外就是,喜歡畫得很像很準確的東西。可是對孩子視覺的豐富程度而言,其實恰好不是這樣的。孩子原初的讀畫能力,有時候會比成年人強。
_這是我採訪一個兒童文學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的錄音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學前教育專業大三學生狗,根據專業所學和見習經驗,說一點目前比較受推崇的,關於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觀點。
培養閱讀習慣,可以從剛出生就開始。四五歲更是黃金年齡。
建議這個階段的孩子閱讀圖畫書,或者說是繪本。同時,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而挑選孩子喜愛的書。
孩子在閱讀時,家長應儘可能陪伴,指讀文字(指讀文字能幫助幼兒認字)。成人的朗讀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孩子認字量少,需要成人的幫助。另一方面,語言的韻律感可以促進孩子的閱讀興趣。
另外,父母良好的閱讀習慣能給孩子起到正面示範作用。四五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如果父母親能作為榜樣,孩子自然會愛上閱讀。
推薦成人閱讀《朗讀手冊》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有詳盡的建議和方法。一切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行為都應是自然而然不留痕迹的。家長的目的性表露得非常明顯,孩子容易產生反感,從而放棄閱讀。因此,正確科學的方法是關鍵,如若不然很可能弄巧成拙。兒子不到兩歲,放些他很喜歡的書。其實很多書是我的書,但是他很喜歡看。
這本,動物很真實,小孩子很喜歡。基本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
挺有意思的一本書,特別是big and small那本,做的很有特色。
這是一套書,做的挺好,每本都挺用心的,簡單小故事。一歲半的時候帶他出去旅行,就是拿了本大灰狼在路上講,很喜歡聽。
這個也是一套書,很多人推薦過,確實值得買。做的很精美。
這些繪本比較簡單,適合剛接觸繪本的小朋友們。但是國外繪本各有所好,每個小孩子的喜好不同。具體喜歡什麼,得試。自己家小孩子不喜歡的就拿去送朋友,再從朋友那拿點他們家不喜歡的回來看,換著試。
這種立體書有幾本,都是我的,但是孩子也很喜歡看。看之前會同他講好,不可以撕才有的看,他就會點頭同意,並且不撕,上去摸老虎也是輕輕的。
電影畫冊,也是我的書,這本他也很喜歡看。
這是一套書,也是我的,主要講了各國的國家公園。裡面風景,動物圖片很多,小孩子也可以看。
培生幼兒英語,這套書都配有漫畫,而且句式簡單,可以給小孩子做英語啟蒙。看書,沒有一定的書單,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去找自己小孩子喜好的那類開始看,逐步培養習慣。不喜歡的就先放一旁,不要勉強。
小孩子是有自己的喜好的,喜歡的書會自己抱過來找你給他講,不喜歡的會丟一旁。我兒子最誇張的是,我買給他的一本書裡面的小動物有一張是在哭泣,他看到那裡跟著哭,然後就把那本新書扔垃圾桶去了(ー_ー)!!
總之,看什麼書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你陪他看的時候怎麼給他講。朋友家的小孩子還不到兩歲,已經有會背唐詩,有會背詩經的了。我覺得有點太早了。
但是到四五歲的時候,這些可以拿到檯面上了,還有些歷史上的小故事,世說新語里的那些八卦軼事都可以拿出來講了。
我家孩子,九個月時候開始讀第一套繪本,粗略估計,她的書上千本了。
每天由她自己選擇要看的書,一般是三本。她住的每個地方都放一些她的書,到哪裡想看都能看。
內容嘛,一般知名繪本,套書都可以,個人覺得開卷有益,要真說哪些書的話太多太多了,基本這個回答里的書,大多數都有。而且還給她在三個繪本館辦過年卡。。。
讀書的好處,不像上個特長班,幾天就見效,但時間久了,差距就出來了。至今孩子馬上六歲了。邏輯思維很強,喜歡用連接詞轉折詞。百科知識很豐富,天文地理人體動物科學化學物理,基本方方面面都涉及。耐心安靜,她覺得書中就是個世界,這兩天看山海經繪本,沉迷進去了,總是拿著看。有人來就把她覺得最神奇的介紹給別人。識字量,在我沒教的情況下,比同齡人多些,她喜歡連蒙帶猜的讀,而且,她的書,多數是沒有拼音注音的。
最近因為玩王者榮耀,喜歡讓我講裡邊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故事,我正在給她做畫冊。就是用王者榮耀裡邊的圖,配上百度百科及其它地方的資料,列印出來塑封了。一個人物一張。她想要誰就讀誰的故事。我反觀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父母的影子,而他們在養育我和妹妹的過程中,也成為了新的自己。我媽媽跟我爸爸結婚以後,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成為了家庭婦女,但是她始終保持了閱讀的習慣,看《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關於親密關係的章節時,有個案例是媽媽跟女兒談論什麼,決定了孩子的興趣愛好方向。在《完美母女關係的秘密》也明確提出「與他人的交流問題、缺乏自信、不斷重複同樣的失敗、選擇戀人的難題、婚姻生活的困難等,究其根本,她們所擔負的各式各樣的人生煩惱都與母女關係有關。」
我想我家孩子在閱讀上比同齡人要更有熱情,更能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跟媽媽的閱讀習慣,以及她習慣讓我們分享自己閱讀方面的收穫有著很大關係。有次我分享工具書書單,就有人說這些書是多麼的無聊,看下去是需要多大的意志力。我才驚覺,如果不是母親讓我在幼年的時候就領略到閱讀的快樂,讓我們即使是面對工具書,也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可能也會覺得這些書很無聊。
引導孩子閱讀的過程同樣需要技巧,我曾經寫過《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六個技巧》引起廣泛的共鳴,在這裡補充幾點。
閱讀也是有方法的,很多孩子為什麼不愛閱讀,因為家長就「不會」閱讀,我做過很多次閱讀課,都發現這個問題,很多人覺得我大學都畢業,難道還不會閱讀嗎?聽完課發現自己還真不會!如果沒有時間參加閱讀培訓,可以看看《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這本書的第12章 增進閱讀速度,第13章 提高閱讀效率,學會裡面的閱讀方法,練習熟練後教給孩子。
除了方法,選書也很重要在孩子閱讀的初期,盡量選擇圖文並茂,能引起孩子興趣的書,比如著名的兒童科普書《長長小百科》系列、立體書《神秘日誌》系列、《DK生物大百科》都是兒童閱讀啟蒙的佳品。很多家長急於求成,有的家長剛開始閱讀啟蒙就讓孩子讀世界名著,四大名著,孩子沒有興趣,他們來諮詢我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我當時就回復,這些書你恐怕自己都沒興趣吧!4、5歲可以培養,我是從6個月開始培養的,到3歲時效果就很明顯。
至於說從什麼書開始,我覺得不同小孩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父母有各自擅長的講書領域,這個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最好的方法是實驗,各種類型的書都買點,然後觀察小朋友喜好哪一種。或者直接帶小朋友去書店讓小朋友自己選也行。
以下是我上周發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的一篇文章《兒子3歲起每天自發看書1小時,只因奶爸我做對了3件事》,講了培養小孩閱讀的3個重要方法,供參考!
================
我兒子現在4歲了,很愛看書。從3歲開始他每天在家都會自發地看書1小時,不需要大人督促。實際上,我因為擔心他把眼睛看壞了,會限制他每天看書總時間不超過1小時。
他到底有多愛呢?來幾張圖說明一下:
幼兒園放學一回家,顧不上脫鞋就找個位置看起來:
去醫院候診,發現醫院有書,就自己拿一本找個位置看起來:
出去旅遊得帶書到酒店看:
飛機上看到任何有文字的都認為是書,必須讓大人講一遍:
在一本書上看到別的書上也有的內容,會高興地找出兩本書來對比:
午睡時,看著書睡著更是家常便飯:
和其他同齡小朋友相比,我認為兒子最大的不同是,他真切地表現出對書籍的強烈興趣,具備內在的自我驅動能力。
很多朋友問我是如何做到的?小朋友是不是天生如此?
奶爸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我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小朋友進行了這方面的培養。從6個月開始,到3歲時表現出明顯成效,培養過程現在依然還在進行。培養方法總結起來並不複雜,只有3條而已,效果很好!推薦大家試一試。
1 身教
奶爸我本身是愛看書的人,同時我也相信父母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
從兒子6個月能坐開始,我就有意識地讓他看見我在看書。我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他有時候能自己玩一會兒時,我就在旁邊坐著拿本書看,相當於我一邊看書,一邊看孩子。是真看啊,不是裝樣子。
過一會兒,兒子發現我在看書,他會認為我手裡拿著的是什麼好玩的東西,就會爬過來將我的書搶走,把玩一通。
下圖是他7個月時,從我手中搶走書之後仔細端詳的照片。因為我怕他把我的書撕壞,所以在他小的時候,我有意識地選擇了雜誌,撕不壞。
書被搶走之後,就是趁熱打鐵的時機。我會給兒子講,這是書,裡面有字有圖,很有意思,但是大人看的書字多圖少,小朋友看的書字少圖多。緊接著,我會拿出一本提前買好的小朋友的書,換回我的書。隨後,小朋友就會對自己的書探索起來。
這個方法主要是為了培養小朋友對書籍的興趣和好感,但注意此方法並非只用一時,而是要用一世。即使現在我兒子已經很愛看書了,我依然經常坐在他身邊看我自己的。
下圖是兒子快4歲時的照片,也是我家經常發生的場景:
在本文所述的3種方法中,我以為這條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長期保持的。
我猜想一些爸爸媽媽可能工作繁忙平時看書不多,但如果你認同看書是好事,有必要培養小朋友的話,那麼自己也應當把這件好事做起來。
好在這條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因為我本身確實愛看書,有孩子之後這幾年每年還能保持30本以上的閱讀量,所以要做到這一條不需刻意演戲。今後我還會一直這樣保持下去。
2 言傳
小朋友對書籍有了初步感受之後,就需要父母進行更深入地引導,簡單來說就是講書。
「講書」這件事的目的是引導小朋友從書本內容中獲得樂趣,培養小朋友主動發現樂趣的能力。
先隨便放幾張圖:
具體怎麼講一本書,我覺得因人而異,沒有成規,但切記不要原封不動照著書念,那就像是沒有感情投入地完成任務,自身遊離在內容之外,自然就很難感染他人。應該在講述過程中加入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這也是強迫自己投入真心給孩子講書的好方法。
比如最近我在給他講很火爆的《寶寶的物理學ABC》,其中一頁是講引力的。
如果照著書念:「引力是物體之間相互吸引的一種力,如地球和月亮之間的相互吸引力。」這對小朋友來說有什麼意義呢?虛無縹緲。
我翻到這頁時,首先是提問,鼻涕向哪個方向流?兒子答,向下。我再問,為什麼向下呢?他答,因為鼻孔是向下長的。我說,那咱們試試讓鼻孔向上,看鼻涕能向上流么?兒子很高興地仰起頭,試了一下,發現鼻涕不會向上流。
這時,我才開始解釋,鼻涕向下流是因為地球和鼻涕之間有吸引力,相對於鼻涕來說,這個力太大,所以會把鼻涕拉到地面上。月亮和地球之間也有吸引力,和鼻涕與地球的吸引力類似。
兒子問,那為什麼月亮沒有吸到地球上?我答,因為月亮和地球的距離剛剛好,如果再遠一點會吸不住,月亮就飛走了,如果再近一點月亮就會被吸過來撞到地球上。
以上這個過程是先從生活中有切身體會的事情開始,然後做實驗驗證,再引申到抽象概念上,引導小朋友思考,把這些現象聯繫起來。最後,獲得一種掌握事物內在規律的樂趣。
看書時,樂趣可以有多種來源,可能是一個幽默的情節,可能是一幅有趣的圖畫,可能是一道難題被解決後的成就感,可能是獲得新知識的滿足……
不同的書中有不同的樂趣,而這千變萬化正是書籍的最大魅力!
3 選擇權
看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小朋友一開始未必能體會到。這時,需要父母給予一些外力輔助。其中很有效的一條就是,給孩子相當程度的選擇權。
如果你給孩子3本書,有可能他全都不喜歡;如果你給孩子30本書,他總能從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對一個小孩子來說,能逐漸主導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而自己選的書,總是會饒有興緻地看下去。
我兒子有幾百本各式書籍,都放在客廳。他會自己選擇想看哪本,然後自己取閱,不想看的一年不看,我也不會幹涉。
所以家裡經常是這種畫風:
弄多亂都沒關係,看完了我陪他一起收拾。
套裝書可以單買的話,我會先買一本。兒子看完問他感覺如何?如果他覺得好看,會提出來要買其餘的,於是我就會去買全。
而有的書儘管我認為內容不大好,但如果他喜歡看,我也不會阻止他。比如去年我寫過一篇繪本點評的文章《有哪些好的兒童繪本? - 霍雍的回答》,引起了讀者不小的爭議。其中最差那一檔有一本,我兒子實際挺愛看的,那我並不會因為我不喜歡而阻止他。
說句題外話,那篇文章中,垃圾那一檔除了一本之外,我兒子其實都非常不愛看,幾乎從來不自己取閱,所以我認為既然我倆都認為一本書很差,評成垃圾沒什麼問題。
4歲之後,我給他買了一個小書櫃,經過與他商議,將他最喜歡並且經常看的書放在上面架子上,比較喜歡的放下面抽屜里,不太喜歡的收起來放我的大書櫃中。整理書籍的過程中,每一本屬於哪一類都由他自己決定。
4 總結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一定程度上同意看書有其功利的一面,但我強烈反對把這功利的一面作為看書的主要驅動力。無論對大人,還是孩子,皆是如此!
我以為看書這件事能一生保持下去,最重要的內在驅動力在於能真的認識到這件事有無窮的樂趣。即使一個人的年紀不斷增長,喜好發生變化,也總能找到匹配自己興趣點的書籍。
我們作為父母,有必要引導小朋友領悟到看書這件事的樂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從心底愛上這件事情。
至於說看書會不會帶來其他收益?一輩子都能很容易地找到樂子,這收益還不夠大嗎?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女兒現在5周歲,1歲起到現在買了400本左右的繪本,每天睡覺前在床上自己選1-3本,我念字,她看圖,一直堅持到現在。
起因:
是我表姐小時是認字牛人,就是因為她爸每天給她講故事。我想這招不錯啊,就想效仿,沒想後來才聽說她那時候只有一本安徒生童話(還是格林童話),完全無圖,我姐只能邊聽邊看書,這才練就了好身手。我買的都是繪本,有的書根本沒字,幾年下來完全沒有獲得識字的技能。但是現在大班,有時老師或者家裡教認字她學習很快,繪本上字很少,能出現的都是常用字,多年下來就算瞟到一眼也很眼熟了,潛移默化的功效顯著。
繪本的選擇:
1.按照歷年獲獎名單買,這裡可以看到主要的幾個獎項--&>國際繪本大獎_百度百科,買書的時候直接搜索「凱迪克獎」就會跳出相關書目。
2. 買完獲獎作品,就買獲獎作者的其他作品。
3. 買書的時候看描述,這本書或者作者得過什麼其他沒賣過獎項,然後再去收集這個獎的全部獎單。
4. 選好放進購物車,打折的時候買,一年買4次,一次20本。
5. 要是以上都買完了?讀了這麼多書之後,你應該知道再買些啥了。
孩子的偏好就是,全部都喜歡:
優秀的繪本內容都特別搞怪,神奇,意想不到,作者的畫風都高辨識度,孩子能知道這個畫小房子的也畫了另外幾本。買了這麼多,只有以下幾類我的女兒不是很感冒:靈修類(尼古拉的三個問題,讀過7、8次)、故事背景太古老又沒啥情節(蘇和的白馬,讀過4次),戰爭背景悲傷類(爺爺的牆,1次),離異家庭類(誰來我家,1次),以上舉例的都是大獎作品,所以爸媽不要怕,按前面的規則隨便買。
什麼年紀讀什麼書?我覺得這點不重要:
當然年紀小的時候喜歡簡單的嘻嘻哈哈的,講人生道理的不能了解聽不懂,孩子大了內容太簡單的書滿足不了,而不是不喜歡。女兒2歲就很喜歡看卡梅拉,3歲神奇校車(和一般的繪本比起來真是念到想死),有半年每周都反覆讀。講故事的人昏昏欲睡,念得不耐煩,聽故事的人哪裡會喜歡呢。但是考慮到爸媽上班一天累了,避免講故事的時候講到中間自己睡著,孩子小的時候買點字特別少的書順便混混吧。萬一不小心買到字多的,藏到藏不了的時候再拿出來讀吧。
幫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自己看著好欣慰的:
前兩年沒有別人念,女兒是不會自己去讀書的,時間長了,她自己沒事會拿書翻翻,晚上不玩別的遊戲了就自己拿幾本書看看,真的挺好的。
背詩背詞,不是我的路線:
覺得簡單的五言可以,朗朗上口,意思一讀就懂,帶出去玩的時候,看到美麗的風景還會隨口來一句,挺不錯。太長的詞背了不明白啥意思,大多只有帶孩子到眾人前背一下炫耀一番的功能。生在中國,還怕以後沒時間背書嗎。
So, 馬上開始吧。
————————————
女兒現在已經8歲二年級了。普通公立學校,語文沒有報輔導班,不加課外作業。老師要求每天半小時閱讀,推薦的1、2年級書單,大多是繪本,她在小學前已經都讀完,這兩年看3-5年級的書目,多不是繪本。
基本功寫字詞不能保證正確率;
讀課本時難保證逐字讀準確,經常看到一個字自己推想是什麼詞就順口念出來了。
所以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得的能力和應試教育的要求點在短期內稍有不符,家長可以權衡。
1.最重要不是讓孩子讀了多少書,讀了什麼書,而是培養孩子閱讀的樂趣。如何培養?家長能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孩子才可能愛上閱讀。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力量太強大。如果家長自己不喜歡,很難真正培養孩子的興趣,而家長自己喜歡的領域,常常不用刻意培養孩子就很感興趣。
2.如果去強迫,或提供不適合孩子的書,反而可能破壞了孩子閱讀的興趣,可能效果還不如不去管。孩子沒有滿足的好奇心,可能會讓他將來更自主獨立的時候自己開始閱讀之旅。
3.小孩子的讀物,強烈推薦英文原版讀物, 北美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閱讀能力的培養 。從一歲開始的繪本,只有圖沒有文字,到文字越來越多,到最後全文字的章節書,有非常豐富的資源,非常有營養,大人看著都覺得很美很有意思。孩子帶著興趣去感受書本世界的美好,還順便學習英語。
4.閱讀多大開始都不晚,四五歲的孩子自然是沒有問題。
5.我自己的實踐,我的寶寶一歲兩個月,我給他聽了很多英文原版音頻,兒歌、童謠、故事、繪本音頻,當背景音。我還自己跟著學,跟讀/唱或自己讀/唱給他聽,然後錄下自己的音頻給他聽。很明顯,寶寶對我的聲音興趣要大得多,聽得全神貫注。講一下我小時候的經歷:
我當時也是四五歲的時候,還不識字,我爸爸就拿出一本原始人的故事給我講,半坡人的故事,當時打開了我想像的世界。在一個沒有科技,生活簡陋的時代,一群有趣的原始人在進行生存的挑戰,把一些發明創造的起源也編了進去。使我從小就對書有很大的熱情慾望。
雖然我爸爸沒有堅持給我讀書,我也嫌他每次都讀太少,不過癮,我自己就學著慢慢看,一開始就從看三毛流浪記和機器貓的小漫畫書開始。在學會查字典之後,基本上識字的速度比學校快得多。之後,讀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童話故事,可惜童年那個時代還沒引進什麼好書讓我繼續深入探索書的世界。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大多是在那個時候所培育出來的。我爸爸在睡前為我講故事是一件影響我終生的事情。
最後推薦看看這本書:為愛朗讀 裡面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對父女互相承諾1000夜的睡前朗讀是怎麼影響他們的生活,關係和未來。謝邀。
可以。
看些漫畫,或色彩明麗的畫冊。
如果孩子肯識字,那給他/她找些句子短,韻律強的文體來讀讀。
為什麼古人從小念《三字經》而不是宋詞?三個字三個字好念,節奏也整齊。
孩子未必懂是什麼意思,也沒必要強求懂——說難聽點,真懂的有幾個呢?但比如《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比如《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都不一定要懂,讀著嘴也舒服啊。
看些好畫冊,讀些有節奏感的短句子,總比每天聽些罵人話和垃圾肥皂劇里那些毫無節奏感的劣質句子要好吧?四五歲的時候,孩子會開始有主動去閱讀的意識。但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閱讀不算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繪本故事,主要以圖畫為主,讓孩子克服識字困難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以及色彩感悟力,我覺得,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參與閱讀,可以給孩子閱讀一個快樂的起點。
同時,在說說一些陪伴孩子閱讀的好方法:把書里的故事變成故事腳本,和孩子一起來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吸引孩子的興趣。閱讀不一定要正經的坐在書桌前,可以到公園的草坪中,望著藍天白雲而閱讀,再比如,超市的圖書貨架,兒童繪本館,席地而坐,與愛書的小夥伴們一起閱讀。
除了世界經典的《猜猜我有多愛你》《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逃家小兔》
之外,我更推薦4-5歲孩子讀一些系列的繪本書:《11隻貓》《14隻老鼠》《100層的房子》《不一樣的卡梅拉》《自然圖鑑》等等。
我在菲律賓某私立幼兒園教書兩年,學校基本是美式教學,結合自己經驗說說那邊的情況。
四五歲的孩子的閱讀和成人不同她們對視覺聽覺和觸覺更加敏感,
視覺來說,閱讀的書籍當然不是白紙黑字啦,要有很多的顏色和圖畫來補充,這點書店裡面很多繪本都是,孩子對顏色是很感興趣的,也有助於開發智力,我記得我工作的那間幼兒園孩子每天必備的是蠟筆,當地的小朋友很喜歡恐龍,家裡一般都有恐龍的故事書,然後又好多小朋友居然可以畫出各種不同種類的恐龍,而且畫的比我這中文老師還好,,,然後跟我津津樂道那些恐龍有什麼習性,
就聽覺來說,不能放任孩子天天一個人對著故事書,父母的閱讀是很重要的,樓上有個妹子說從小背書什麼的,有一點我很贊同,就是中國古文很多押韻的對幼兒的聽力有很大幫助,我記得小時候我爹叫我背夢遊天姥吟留別,印象非常深刻,,雖然到了高中我才知道,,是「腳著謝公屐」不是「腳著謝公雞」,因為小時候背過的東西真的可以記一輩子,所以後來的上課有有讓菲律賓的孩子試著跟我念一念五言絕句,,幾遍後jiu
父母沒空的時候給孩子看漫畫。
父母有空的時候帶著孩子讀書,我那時候選擇的是百科全書,題主可以選擇中國大百科全書之類的系列,或者帶著讀名著。
具體應該如何進行?父母要表現出對閱讀的熱情,討論書里內容的時候要平等的和孩子談,在不影響孩子心情的情況下教孩子認難認的字。
如果誰成功了 注意預防近視
言傳身教什麼的其他人已經說得很透了 贊同
現身說法。
當然要培養。看書的習慣就是從那個時候培養起來的。
我在上小學前已經看完了西遊記原著。(當然,跳過了所有的詩歌以及自己不願意看的描寫部分)
在此之前,我看的主要是各種童話和兒童雜誌。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還有《兒童文學》。
我讀書的動力就是:「我想看故事」。
所以我永遠挑情節性最強的書來看。看書時碰到不認識的字,就皺著眉頭畫出來半蒙半猜地繼續往下看。沒錯,很不爽,就像我們現在讀英語閱讀時看到不認識的生詞一樣難受,但是只要故事有趣,我還是會接下去看。
看我專欄文章轉帖的新聞: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科醫生向家長提倡早期閱讀。簡單說,就是從出生就可以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了。一開始要家長帶著小孩子讀,以後慢慢小朋友自己讀,要養成習慣。
至於讀什麼書,讀小孩子最喜歡的幼兒圖畫故事書和有漂亮圖畫的科普博物類書就可以了。別搞什麼四書五經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孩子太小搞這些東西純屬偽科學,信這套東西和信中醫差不多。
最上面幾個回答胡扯。(0~12歲超全書單,流量預警!!!)
我心中常常默念,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博爾赫斯)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家中藏書500本以上的孩子,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家庭藏書只有10本的孩子,要高出6.6年。藏書,是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投資。
我終於為家裡堆不下的書找到了他們存在的理由(偷笑)。
可是,並不是什麼書都值得買,經常有朋友問:
「到底該買什麼書?哪個年齡的孩子看哪些書呢?」
「售書的網站促銷打折的時候,我不小心湊單買了幾本不好看的書,可是那會兒都不知道該買哪本,現在書簡直太多了。」
「光看評價和打分,有時候買回來的書也不一定適合。」
所以,我收集了幾個權威書單跟大家分享下。
一、從爸爸媽媽們讀的書開始(想看孩子們書單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為了營造好的閱讀環境,正確引導孩子閱讀,爸爸媽媽可以先讀一讀下面這幾本書:
1、說來聽聽(讓孩子明白閱讀的意義)
幾個研究兒童閱讀的教授都把這本書作為第一推薦,書的作者是英國廣受歡迎的童書作家艾登·錢伯斯,這本書獲得了2000年的國際安徒生獎。
《說來聽聽》主要告訴爸爸媽媽們怎樣和孩子分享一本書:如何讓「閱讀」產生意義,怎麼「讀書」、怎麼「與他人討論」所讀的書,以幫助兒童恰如其分地談論自己閱讀過的書以及聽明白別人的發言。
2、打造兒童閱讀環境(讓孩子自發的閱讀)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自主閱讀,但是孩子的閱讀離不開有能力的成人閱讀者的引導,也就是說,我們自己要熱愛閱讀,並且為孩子提供各種協助,與孩子分享閱讀經驗。
這本書同樣是錢伯斯的作品,它幫助爸爸媽媽規劃、建立一個讓孩子能快速進入狀態的閱讀環境,它教我們選書的方法、向孩子推薦書的方法、甚至是書如何陳列才會讓孩子喜歡等細節,非常實用。
3、給孩子100本最棒的書(看專家如何給孩子選書)
作者是美國資深作家安妮塔·西爾維。這本書不光是目錄式的推薦,還把書的內容、書的特點、作家的故事、創作背後的故事一一介紹,既深具專業性又有可讀性。
手把手教家長選擇適合的童書,看了這個,就不會迷茫該給孩子選什麼書了。
4、朗讀手冊(給孩子朗讀的大學問)
這本書,更側重於朗讀的理論和方法。作者是被國際閱讀組織評為20世紀80年代對閱讀推廣最有貢獻的8人之一的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被美國數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教材,主要從閱讀指導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出發,詳盡地論述了朗讀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吉姆·崔利斯在書中所談到的兒童閱讀能力和閱讀量不足、家庭閱讀和朗讀氣氛不濃等問題,在中國更為普遍和嚴重,因此也更需要扭轉和有所改變。
二、給孩子的書單
相信讀了上面的幾本書,爸爸媽媽們都能較好地選書和指導孩子閱讀了。下面先根據年齡,分享幾個書單給大家:
3-7歲幼兒閱讀書目基礎閱讀書目(必讀40本)
3-7歲幼兒閱讀書目推薦閱讀書目(選讀60本)
三、小學生閱讀書目
由朱永新創辦的公益研究機構「新閱讀研究所」組織推薦的閱讀書目,包含30本基礎閱讀書目和70種推薦閱讀書目,按小學低、中、高學段,分別精選出文學、科學、人文類各若干本。這個書目科學的地方在於,它不光推薦文學作品,還推薦了科學和人文類的。
我們以前也說過,閱讀不光是語文學科的事,是各個學科都應該有的。
小學生閱讀書目基礎閱讀書目(必讀):
推薦閱讀書目(推薦選讀):
怎麼樣?現在選書不迷茫了吧?快行動起來吧!
最重要的是,書買回來不能堆放在那裡,要身體力行跟孩子一起讀起來哦。
關注八卦心理研究所微信號:cheermood365
每日接收心理學育兒知識
推薦閱讀:
※中國大學應不應該禁止師生戀?
※你想為大學創造什麼課程?你希望學生們在這門課上學到什麼?
※6 歲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疑似多動症,有什麼改掉這個習慣的好方法?
※怎樣學會製作獨立遊戲?
※高溫天氣軍訓是否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