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當地讀書有什麼害處?
這裡的害處,指的是不恰當的讀書方式對人的影響,並不否認抽象意義上閱讀這個行為對人所起的積極作用。
年底在深圳、廣州的讀庫活動現場,我向大家彙報自己所理解的關於閱讀的「決定性瞬間」,建議家長不宜過分強調讀書這件事兒:一是不對孩子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跟小孩說你必須要讀多少書,讀書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你不讀就對不起誰誰誰;二是不對周圍的環境強調我的小孩是多麼愛書,能讀多麼高深或高級的書,今年讀了多少多少本書。
我覺得,這樣的強調,會把閱讀的功利心、裝飾性凸顯出來。
回到北京,一位老師和我繼續聊到這個話題。對讀書的強調,會讓孩子覺得這件事兒可以讓他獲得赦免權,因為在讀書,就可以不去做家務,不去做別的應該做的事情,甚至真正修身養性的自我管理也可以不管不顧。
想一下,我們的習慣性做法中,還真的是這樣。「只要你好好念書,其他事兒都不用管」;「去寫作業吧,其他的事兒我來干」;「天大的事兒,也不能耽誤孩子讀書」;「只要你讀書,我受多大苦都值得」——這樣的台詞在各種作品和生活中作為含辛茹苦、感人至深的正面教育典型,比比皆是。
如此情景,讓孩子可以直接從「讀書」這樣的行為中獲利。讀書的最大好處,已經不是閱讀的真正目的,而成為一種擋箭牌、保護傘。
無需真正用心讀書,只要擺出一副在讀書的樣子,就可以逃避許多苦差事,視責任感如無物。
這種「作讀書狀」的表演和裝飾,很容易培養出一種自私。
張愛玲老師評說京劇《紅鬃烈馬》,「無微不至地描寫了男性的自私」。是的,曆數史上的負心漢、白眼狼,都是用「寒窗苦讀」做借口,兩耳不聞窗外事,柴米油鹽皆無關,四體不勤,一屋不掃,將自己的家人、親人盤剝殆盡,且那麼理直氣壯又冠冕堂皇。而飛黃騰達之後,聖賢書中的那些道理全都拋在腦後,因為他一開始就沒有認真在讀,只是躲進書中,擺出一副在讀書、愛讀書的樣子而已。
讀庫微信號:dukubook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做每件事都在追求一種所謂的意義。讀每本書,看每部電影,甚至聽每首歌,都希望能夠從中索取,給自己一種「做這件事是有價值的,我沒有虛度光陰」的感覺。並且,因為精力相當有限,不可能像學霸一樣連續七八個小時高效學習,我不得不將原本應該投入主業的有限的精力放在閱讀上,於是自己理所當然地變得疲憊,倦怠以及焦慮。
如果說犧牲用於主業的時間和精力,能夠換取自己愛好上的所得,那也是一樁划算的買賣。然而實際上,不論我多麼用力閱讀,甚至逐句思考,逐字揣摩,讀完一本書後所能記住的,也僅僅只有故事框架和主人公特點這類寬泛的東西。細節,鋪墊和伏筆之類更微小的內容完全記不清楚,甚至,如果是幾十萬字的大長篇的話,有時連情節的先後都不是很清晰了。
我本以為原因在於自己記憶能力比較差,但是後來發現,如果僅僅出很少的力氣閱讀,不追求每字每句的意義,更快地通讀一本書,故事框架同樣可以理解。而且,因為閱讀時間縮短,前後情節甚至更加清晰了。也就是說,我從努力閱讀中所獲得的堪稱營養的東西,並不比以閱讀為消遣時得到的多。我所追求的意義實際是一種錯覺,一種自我安慰。投入大量精力,做出極高預期,所得卻並未因此而增加,反而白白耗費精力。
艾德勒和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描述了閱讀的四個層次:
基礎閱讀:能夠讀懂最淺顯的句義。如果能讀懂知乎答案里的句子就已經掌握基礎閱讀了
檢視閱讀: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一本書的重點,了解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了解一本書的整體框架
分析閱讀:就是精讀,完整的閱讀,能夠理解全書的細節——「讀到這本書成為你自己為止」
主題閱讀:根據一個主題系統地閱讀許多本書,主動地比較每一本書。寫論文時用的
我列舉這四種閱讀層次並不是說要絕對地按照這本書的方法讀書,只是這個閱讀層次理論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如果只將書讀一遍,無論如何只能達到檢視閱讀的水平,不可能實現分析閱讀。對一本書的理解程度只有少部分取決於讀第一遍時的努力程度,更大一部分取決於閱讀的次數。
我的受邀請列表裡,有很多類似於「《XXXX》里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XXX所說的這句話?」、「《XXX》里的這一章起什麼作用?」、「《XXX》里的XX代表了什麼?」的問題。於是我猜我的情況應該是個普遍現象:閱讀時非常用功,一句一句地啃,然而卻只讀一遍,本以為努力讀一遍可以節省時間不用再讀,殊不知浪費了精力又沒能收穫更多。
我現在在嘗試改變自己讀書的習慣,讀第一遍時情緒放鬆,遇到晦澀的部分略讀過去,用很短的時間通讀全文。如果覺得沒必要再讀,就棄之不顧。如果覺得有再學習的必要,就再讀一遍,這時候你會發現,即使第二遍依然輕鬆地通讀,仍能記住相當多的細節,並且更容易注意到作者為後文所做的鋪墊(因為已經了解情節發展了)。第一遍撐起骨骼框架,第二遍填充血肉就順手的多了。
個人見解,與各位共勉。對還沒親身體驗過的東西形成固定思維看法,影響判斷。
近視
不恰當的讀書方式,就是把自己固有的價值觀強行帶入閱讀材料中,在理解作者的內容和論證之前就,開始對作者做出批判。
我本人讀的是一所IB學校,高一起提供哲學課作為選修課程之一。作為入門,我接觸並學習的第一本哲學作品是高一時讀的柏拉圖的《理想國》。
這本書里,柏拉圖認為真理應該是不變的,但世界是動態的,所以真理並不存在於我們生活的世界,而是有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一個純概念性的世界。
對於一個高一且完全沒有哲學背景的學生來說,聽到這個論證的時候反應就是震驚,認為這麼簡潔這麼易懂卻這麼有創造性的想法,根本就是無懈可擊的。
後來又閱讀了笛卡爾的《第一沉思》,我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一名唯心主義者。我開始質疑感官,質疑科學,認為這一切雖然不一定是錯的,但一定是沒有意義的。
帶著以上的價值觀,我開始學習休謨。作為一名經驗主義者,休謨認為人類的思想只有感官印象和對於它們的抽象化處理。休謨或許是英國哲學史上最重要,也是思維最發達的哲學家。
但是,我是一名唯心主義者啊。
我甚至在閱讀之前,就對休謨有一種輕蔑的態度。
「經驗主義者連普遍性的真理都證明不了,還認為因果關係只是經驗,水平太低,邏輯怎麼能是經驗呢?」
像不像「連民主自由都沒有,中國藥丸。」這個可笑的邏輯?
帶著這種偏見,我恨不得把休謨的每一個論點都拉出來批判一頓。
但是休謨是什麼人啊?他也是一個高中生能拿出來吊打的?
休謨的絕大部分內容,都分析得有理有據,邏輯嚴密不遜笛卡爾,框架之大不下於柏拉圖。打個比方,對於「設計論」這一個證明神的方式,他一共提出五大質疑,每一大質疑之下又將「設計論」的幾條命題一條一條拿出來,每條分別吊打四五次。一個簡單的三段論他用了半本書來通篇否認,其邏輯之嚴密完全足以證明他是哲學史上的一座大山頭。
後來,因為之前的偏見過於濃重,我對於休謨的看法從對於文章的批判變成了對於作者的批判,因為一個高二學生根本沒有能力去批判休謨的文章。我當時常常抱怨,「哎呀寫的這麼冗長無聊,這人是不是需要補補語文啊」;「哎呦連歸納法都不認同,那你要不要試試跳樓啊(我曾經對於休謨最大的誤解)」等等。
我直到大學再次拿起休謨,才真正得對他的思想有了一個全面的理解,當然之間經歷了尼采,薩特,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等人的洗禮,才從另一條路上褪去了對於唯心主義(或者說理性主義)的宗教式崇拜(這個詞用得不是很好,但是比較好理解)。
現在回想起來,我那時真的沒有能力讀懂休謨嗎?未必。但是我的心裡已經形成了一種對於經驗主義哲學的抗拒,本能上就開始輕視它們,當他的論證我無法反駁時,輕視就轉化成了厭惡,從「呵呵」變成「你好煩」。
伽達默爾或許在這個問題上很有洞見。師承海德格爾,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有他既定的視野範圍的,人不可能在一瞬間拋棄他的價值觀,以一張空白的紙一樣讓別人的思想肆意發揮。抵觸會存在,不解也會存在。但是理解本身不是一個線性的事件,而是一個自我重複的過程。也就是說,帶著自己的價值觀的同時,嘗試去閱讀他人的思想,然後通過他人的思想,來挑戰自己的思想。這是一個有機的,循環性的過程,而最終的理解建立在兩個思想達成了一個「共識」的基礎上。
打個比方,用理性主義反駁經驗主義,再用經驗主義反駁理性主義,不要設立一條「對錯」的標杆,而是從二者之間慢慢提取合理的地方,剔除值得質疑的地方,最後得到一張更大的藍圖:啟蒙時期哲學的真面目1、入情過深,把現實抽象成故事,自己當起主角或者容易變得情緒;
2、空談知識,滿腹抖擻,到處掉書呆;
3、目中無人,感覺他人太膚淺,變得難以入群;
4、曲解其意,影響人生方向;
5、容易偏執;
6、大道理都懂,還是沒過好。
在知乎寫又臭又長的裹腳布
食之無味
還抄別人的裹腳布
(我為什麼要吃裹腳布...
永遠不要逼迫自己去看完一本自己沒興趣的書。
高一時,為了裝逼,硬著頭皮把盧梭的懺悔錄、川端康成作品集看完了,看完了等於沒看,就記住美少女脫衣、盧梭狄德羅撕逼了!(╯‵□′)╯︵┻━┻
我見《雪國》幾無聊,料《雪國》見我應如是。謝@gogo邀,是個好問題
1 牛人不一定有文字傳世,只讀書是學不到這些美味的,隱蔽的世界和隱性的知識有時只能通過長期模仿才能領悟。
2 有著耀眼光環的高人寫的書容易讓人盲從,迷信,相信其半真半假未經證實的私貨。破解之法:類似主題多來幾本觀點迥異的書對比著讀,很有看武打片的感覺。當然還可以做實驗去實踐檢驗之。
3 經典和非經典的能級相差太懸殊,好梨吃一個勝過爛梨啃一筐。人生苦短,培養精品意識是必修課。
4 只願當讀者便只能是看熱鬧的人,試試站在作者的角度構思一下為什麼這麼寫?先當個票友,沒準哪天也會紅。
5 特討厭速讀什麼玩意的,把本來要細細品味的佳肴變成肯德基快餐,還沾沾自喜一年讀了多少本書… 長了一坨無用的脂肪肚而已!
6 只是一味讀讀讀,為什麼不寫寫寫?寫旁註,寫書摘,寫書評,寫感想,開始行動吧!一本書看完了,上面還乾乾淨淨的,這是一種自欺欺人。
7 沒有融匯貫通舉一反三,沒有活學活用知行合一,沒有采百花釀蜜糖,這樣的讀書還不如去鍛煉身體更有趣。
8 讀書傷眼傷頸椎傷身體,可以用用喜馬拉雅app聽書 ^_^什麼叫做不恰當的讀書?所謂不恰當的讀書分為兩類:
1、讀錯了書以及搞不清哪本書該精讀哪本書該泛讀,這是戰略錯誤。
2、讀對了書,但是讀的技巧不對,這是戰術錯誤或技術錯誤。(譬如說,一堆人去背GRE單詞,看的單詞書差不多而且都是精讀,但讀的具體技巧有高有低,GRE論壇上很多人討論過)
——————————————————————————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戰略錯誤。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當工程師,那你就至少要在參加工作前的兩三年苦讀、精讀專業性書籍,而不是學習某些文科專業一年買一百本人文社科類書籍泛讀而放棄苦讀、精讀專業性書籍。
犯戰略錯誤是走大彎路,犯戰術錯誤是走小彎路。只要一個人在讀書方面不犯或少犯戰略錯誤,戰術錯誤犯了也不要緊。反之,若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根本彌補不回來。學而不思則罔,讀而不習則弱
這裡的習指的是學習,實習,實踐
事實上想要自我提高成長,最好的手段就是學習,而閱讀只是學習的一個小環節,遠不是全部,而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包括設定目標,搜集資料,閱讀輸入,請教良師,動手實踐,反思總結,提高改進等等,在這過程中閱讀只佔了極小的比重
很多人都會疑問為什麼我讀了這麼多書沒有進步,或者一直討論閱讀到底有好處還是有壞處,核心關鍵就在於他們用一個極小的環節代替了整體,以為閱讀就是自我成長提高的一切和唯一手段,除此以外再不用關注其它
這種意識,可能是閱讀最大的害處,真的可能使人短淺而孱弱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覺得自己比那些讀書少的人厲害得多 不接受別人的建議
當你處於中間位置時,可以說讀書是有害的,因為讀書讓你看到了很多的痛苦,覺得生活的不幸福。(原問題已修改,此答案有點跑題了O(∩_∩)O~)
說下我以前曾犯過的毛病吧。高中時年少無知,信了快速閱讀的邪,刻意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逼著自己快速看完每一本小說,囫圇吞棗,剛看完一本書還沒消化看,就開始看下一本了。這樣的做法,致使我閱讀更多的是沉迷在一種對追讀小說情節的快感中,卻不去思考隱藏在情節背後更深沉的內涵,所以並沒有無效的沉澱積累,只是一种放松式的娛樂快餐閱讀,並沒有給我帶來實質性幫助,甚至快給我培養出了一種看書懶于思考的惡習,這它喵的簡直是對不少好書的糟蹋啊(#?Д?)
好在我終於醒悟過來,明白閱讀速度並不是最關鍵的。對於不同的書,要採取不同的速度和方式,一味追求快並不可取。對於好書,應該要深讀,力求讀得透,讀得懂,真正有所悟,有所得。
嘗試站在批判者的角度,去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表達思想,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用了哪些手法;
抑或是站在創作者的角度,代入作者的視角,去思考文章的道與術,看哪些東西可為自己所用,注重連詞和修辭的運用,總結作品的結構和邏輯,嘗試內化到自己的寫作中。
ps:個人見解,若有謬誤,歡迎指點。@張悟本
@胡萬林
@李洪志
@郎咸平
優越感
不想找不喜歡書的對象。
排除掉好多人。
在書店原價買書,被說土豪。擦,真是沒法處了,只是沒忍住而已啊。一盒盒飯錢就可能有驚喜,買書不是超划算的事嗎?不要再說你買那多看完了嗎。看不完可以裝屁啊,昏暗燈光下把書放腿上拍一張月朦朧鳥朦朧的:最喜歡安靜的閱讀時光,發完朋友圈愉快的上網坐等點贊。。。。
這是唯一想到的讀書害處,不對是買書的害處,就是覺得質疑我買書的,花你錢了啊。
最近跑步,天兒好也跑,刮大風也跑,跑出去凍臉也顛兒顛兒出門,越來越明白了傻逼自有傻逼的歡樂。
就理解了打遊戲的,冬泳的,半夜打球的,各種發燒的
世界大和諧。
我想理解千種人生,你連為毛要看書這種行為都不理解。我覺得看不慣我買書不看,看了也沒長本事的人一定會看不慣很多事,太狹隘,不能一起玩耍。
"讀書多"可能被當作掩蓋實踐能力差的借口
帶有批評的讀書是最一流的讀書方式
這不是我說的
好像也不是原話
是一個叫李敖的說的。
現在這個是時代
做點什麼事
都得靠吸引眼球
比如說在知乎寫個答案
到處抖機靈
看的時候不帶點腦子
就很容易陷入誤區了。
小的時候看韓寒
當時我還是個好學生
不光是人好成績也好
但是人也很慫
不過有好多小姑娘對我崇拜不已
經常偷偷送筆芯給我
偶然的看到三重門
加上又處在青春期
一瞬間的叛逆感就被激發出來了
對自己所學的一切都感到無比的鄙夷
尤其是自己還是一個好學生更加的覺得無恥
一本書下來
整個人都變了
上課再也不喜歡回答問題
還經常喜歡思考問題
全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也會覺得自己傻逼。
有時候覺得教育那麼的不堪
我竟然把這一切的責任都歸結給了老師
於是經常慢蹭蹭的走路
上課經常遲到
遲到也不打報告
和老師頂嘴
叫去談話還翹二郎腿
成績也不當回事
過了不長時間
成績沒了
老師不關心了
小姑娘也不送筆芯了
沉默如我
在這時又開始寫起了小說
最開始和一姑娘寫信
現在看來
寫的算是屁
也和老師寫信
和校長也寫過
拿著愛因斯坦的一篇教育論文找他去了
然而一切並沒有什麼改變
我所作的一切
都讓自己越來越消沉了
我一直認為自己有過一段時間輕度抑鬱
經常神經兮兮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還好我及時反思
慢慢的自己調整過來了
雖然上課是喜歡不起來了
但是對自己確實越發的喜歡了
然而我想說的是
這和人家韓寒事沒有辦點關係的
我現在還是他的鐵杆粉絲回過頭看他的東西
反而又覺得是一種鼓勵
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已
如果不是正兒八經的學術,技術問題
你拿一個生活問題去問
都不知道有多少抖機靈的
就算贊再高
也不值得你按他的方法去做
因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處境
只能聆聽一點
去除一點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你長這麼大了
做事情也該自己考慮了。
你懂得越來越多,懂你的越來越少
推薦閱讀:
※同樣是熟讀書籍,為什麼有的人就能迅速應用於實戰,而有的人卻只能停留於紙面上?
※讀完一千本以上網路小說是什麼體驗?
※什麼作品讓你看完產生了某種發自心底的(對生活的)樂觀?
※明朝時《西遊記》是禁書嗎?
※如何評價《秘密花園》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