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的行為?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閱讀 50 問,更多「文學」「閱讀」討論歡迎關注。
最近剛買了kindle,在知乎看了很多關於kindle的問題。其中一個回答記憶尤深:「一次只看三本書,看完再添加。」想了想覺得有道理。可是不知不覺已經屯了十幾本了!網上的免費資源太多了!想看的書太多了!每次看著待看的書單,總有一種煩躁的感覺。正在看的三本書也看不下去了。讀書明明是件快樂的事,現在卻成了我的負擔了。又想想之前的那個回答,裡面的道理我都知道,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看到一本有趣的書,就隨手點了推送了。不一會就出現在kindle,成為新的負擔。如何擺脫這種惡性循環?
豆瓣有一個小組叫「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有一陣子我在那個組裡待過一段時間,後來受不了那個風氣,退掉了。
那個風氣是怎樣的呢,大概就是,組裡邊的人永遠都在討論哪個電商又做活動了,什麼某東滿400-150啊,某遜200-50啊之類的。然後另外一部分人是曬單的,那種幾千塊的單隨處可見。我加這個組的時候以為是一個讀書小組,加進去之後心裡在想。卧槽,這tama的難道不是一個買書版的什麼值得買?
退的時候我發了個貼,我說這個組裡邊大多數人都需要豆瓣在讀書這裡開發一個「我有」的標籤。我原以為這種諷刺會招致一堆人來噴我。沒想到下邊幾十條回復全是贊同我的。對於這些人而言,買書是一種生活狀態。和買衣服褲子鞋一樣,能夠帶來快感。只不過這種商品是書而已。他們可能不一定需要讀多少書,但是必須要買。這本質而言無非就是一種消費主義罷了。這種人其實是佔了少部分,畢竟沒有多少人會整天以買書為樂。
另一種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更接近於這樣一種狀態,大概就是的確是有讀書的需求,然而在買書時又往往會高估自己近期的閱讀量。我說的近期是指大概兩三個月。事實上在長期來看,我買的書幾乎都已經讀完的差不多了。
這種行為和下載了一大堆的電影等著看沒什麼區別。說到底是害怕陷入一種無書可讀的狀態。事實上以我自己為例,我的書架上永遠會保持七八本沒有讀過的書。手頭有一本正在讀的書。因為我沒辦法保證哪天我讀書的快感來了,一整天坐在那裡讀完了整本書,然後陷入一種無書可讀的焦慮之中。而且,我的kindle上邊應該會買上六七本我感興趣但是沒有讀的書。然後我的豆瓣閱讀帳號裡邊也有兩三本。
大多數人會高估自己的閱讀量,買書的時候總覺得,這本應該會讀,這本能買。買了十幾本回來,等剛讀了兩三本,又覺得這本能買,這本在將來能用得著。然後就會累計的越來越多。書少的時候也焦慮,書多的時候也焦慮。
我可以把這種焦慮形容成一種叫做「填充自己的焦慮」。也就是我們永遠都會覺得,自己是還需要填充的。比如多讀一本書,多看一部電影,多學一節公開課。長此以往,讀書,看電影,學公開課這種行為本身好像已經不是太重要了。重要的是買書,下載公開課與電影的這個過程。
後來我就想明白了。只要不是太冷門的書,往往不會出版一次就再不出版,以後買也來得及。現在先讀,不如讓書放在商店裡好好的誘惑我。或者自己真想想讀的時候,去書店裡翻翻看。翻完之後再決定買不買。
還有另一個原因,的確是最近這些年,買書越來越方便,書價相比於其他的物價和工資也是越來越低。中國的書價實在是太便宜了。碰上電商做活動時,隨隨便便下一大堆單只需要一百多。這個價格不說放在其他國家了,就是放在香港台灣也只是一本書的價格。
其實這種習慣不一定是一個壞習慣,如我前邊所說的。長遠來看,如果真正的有良好的讀書習慣的話。那麼這些東西無非就是一些存貨而已,就像是家裡邊存糧一樣簡單。對於一些人而言,讀書這件事情和吃飯睡覺一樣是每天都必須有的。你會讓家裡一點乾糧不剩,哪天要吃飯的時候再去開鍋么?所以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雖然我自己愛買書,這兩年網購便利後,光是實體書應該有兩百多本。但是長期我基本上都讀的差不多了。那些真正衝動而買回來不喜歡讀的,最後轉了二手或者是送了人就是。
讀書是一個行為,它和吃飯睡覺走路一樣都是一個行為。沒有必要貶低它也沒有必要神話它,更沒有必要被這種行為本身所引申出的買書行為所捆綁起來。這個時代消費主義盛行,人們都陷入了一種買買買的癲狂狀態。而事實上,對於一個真正喜好讀書的人而言,不管你處於怎樣的階層上,以怎樣的方式讀書都是可以的(我指的是正版)。
不過我還是支持買書,因為能養活的起作者。我上個月才知道,《芬尼根的守夜》已經有譯本了,讀了三行,摩挲再四,放了回去,我不可能讀它,恐怕十頁都難。這是我第二次動念買這書,第一次竟然還是原文的,那時候上學呢,也不知道區新華書店乃(哪)根筋搭錯了,外語教輔書里有一本,粗劣的平裝版,只要十三塊錢,我拼出書名和作者,大為得意,讀不下來三行,所以只摩挲再四就放了回去。兩次動念想買,最單一的理由是:想和這個書名發生點兒關聯。
我看新聞,貝克漢姆在酒店睡過的被窩,專門有變態姑娘競價買下,進去滾上一滾——「變態」這詞好像用得嚴厲了,但是買「原味內衣」的男人是變態的話,則鑽這種原味被窩的女孩兒實在也是,這才叫性別平等。買了書,只為了沾染點兒這名字,根本不打算讀,意思也差不多。這種變態其實是常情,人渴望沾染一下自己配不上的東西。
知識的載體,不就是書么,就是啊,買明星同款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都是為這個么?買本《淵海子平》或《邵子神數》,雖然你其實更信星座,但都說這是中華傳統文化里最精深的東西,一旦通了,雖然要瞎那麼一到兩隻眼睛,但是前後五百年的事情就都知道了,想想有這個可能,還是挺興奮的。
何況還不貴。如果房子也不太貴的話,買個一千本不過兩三萬,要是讓那位叫康夏的採購,可能都不用上三千。
這種行為很正常:《了不起的蓋茨比》里,舞會來客誇獎蓋茨比雖然弄了一屋子的書,但是沒有做作到真逐本裁開假裝讀過,還算得上老實人。福賽爾埋汰美國上流社會,說房子的得分要想上去,一定弄幾架子書。確實有用,《無間道2》里,倪家人主要在書房裡聚會,鏡頭一搖,書架上趁手的地方有《金瓶梅》,頓覺這是家儒盜。後來搞家裝的人補充說:應該是硬背精裝書,平裝書是掉價的,至於內容,誰在乎。
這種行為不傷害任何人,也不惹人不順眼,出版社和作者都非常歡迎。所以你看,總而言之,這個做法,沒問題。如果真是堅定地不打算讀,並不是尚存一點兒有天會翻開的妄念的話,不妨買最艱深難讀的書,也算支持一下作者和譯者這一對痴人。來來來,先來本《芬尼根的守夜》吧少年。
一位正在學寫作的朋友問我:你是如何做到堅持閱讀的?我現在半個月只讀一本書都覺得很吃力。我沒有多說,果斷約她:改天你和我一起去趟圖書館吧!
我們相約在省圖的外借部。我先向她介紹了一些找書的心得、手把手教她找出五本書。書借回去第三天,她跑來找我反饋:「你給我推薦的書太好看了,我周末兩天就看完兩本。」
五本書她借回去沒多久就看完了,之後她學會了自己找書,彷彿打通了她閱讀的任督二脈一般,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隔三差五奔向圖書館開始屬於她的閱讀之旅。
而我之所以能夠幫到她的原因,是因為她是我熟悉的朋友。我對她的閱讀能力、喜好、需求、三觀,有客觀的評估,才能做出準確的推薦。這也是我在網上不輕易開書單的原因,開書單如同開藥方,對於不了解的人,我所做的推薦可能是無效的。
即使我這樣閱讀趣味既廣又雜的閱讀者,面對網上列的書單,上面至少有一半的書我無法get到。很多公認的好書、好作者,我仍會覺得不喜歡、不好看、看不下去。
所以被很多人熱薦的書,你看不下去是很正常的。你不用因此懷疑你品味,誤會自己不喜歡閱讀,只不過是你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書,不適合的書會影響你對閱讀的興趣,敗壞你對閱讀的胃口,令你視讀書如畏途。
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你需要學會,為自己開藥方。
1、 按作者選書優於按書單選書
我看到知乎上有人認為:因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不應該去看一個作者所有的書,太浪費時間 ,應該按書單看每個作者最優秀的作品。我對這個觀點不認同,其實一個作者水準、文風、敘述方式在不同的書里變化幅度不會太大,如果你很喜歡他一本書,你有80%以上機會喜歡他的其它書。如果按書單找書,你要在不同風格、敘述手法中跳躍式轉換,你選錯書概率會很大。
按作者找書,就像在你喜歡的同一個品牌店買衣服。按書單找書,就像你在一百人推薦的一百種品牌店裡買衣服。你以為你就能消受得了每家店最好的產品?千萬不要太貪心了。
所以我選書第一條方法是按作者。我看過數十位作家所有的書,偶爾也會遇到不喜歡的書,但大部分時候沒選錯。如果你發現了一個自己喜歡,又非常高產的作家,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2、 去看你喜歡的作家喜歡的作家
我看書的過程常常發現一個秘密,我喜歡的作家之間,有很多人是互相欣賞的。我喜歡的亦舒喜歡我喜歡的魯迅。我喜歡的張愛玲喜歡我喜歡的菲茨傑拉德……慢慢的我就發現,我喜歡的作家所喜歡的作家,與他們本人的寫作在風文上、在技巧上、在三觀上、在文學喜好上、在一些微妙之處,有某種程度的接近和類似。
因此,與書單相比我信任我更喜歡的作家推薦的書和作家。這和書的質量無關,和風格偏好有關。而我現在看的作家,很多是以前喜歡的作家在書里提起或推薦的,如最近看的蔣曉雲、向田邦子,她們會有一點像張愛玲。
3、 有些書你覺得不好,是因為讀法不對
不同的書也是有不同讀法,有些書適合在等待電腦開機的間隙打發時間,因為它不需要連貫閱讀,讀一句有一句的曼妙。我的電腦前一定有一本這樣的書。有些書適合在排隊和等待上菜的時間閱讀,因為它的文字入口即化,不被嘈雜的環境所干擾。我的包里常備這樣的書。有些書卻需要很安靜,否則你會一個字都看不進去。我會把它放在床頭,陪伴我睡不著的夜晚。
4、 有些書需要背下來
早已脫離校園,我仍然經常背書, 背我喜歡和相信的一切。這種方法簡單粗暴,卻是最有學習力度的閱讀方式。
什麼書需要背下來?我認為至少有三種。第一種是詩歌,我小時候背過泰戈爾的《飛鳥集》,雨果的《頌詩集》之類的。有的作家會每天背《唐詩三百首》。背詩對生活沒有用,就像跳舞會提升一個人形體氣質,詩歌會提升一個人的語言氣質。我從前背過的詩,幾近全部忘記了,但我從來沒有失去它,它早已融入我文字的骨骼,讓我在遣詞造句時能帶一點優美的痕迹。
第二種需要背才會有用的書是成功學。我知道,很多人對成功學嗤之以鼻。事實上不是成功學沒有用,是你只看了一遍根本記不住,是你的執行力度根本不夠。就算你讀的是天下第一的《葵花寶典》,你也不會因為只看一遍,就對你的功力有所增進。我見過成功學產生作用的人,他把他相信的道理背下來,每天早上頌經一般念一遍,且認真堅定地去執行。
然而,成功學的質量良萎不齊,太容易對人們產生誤導。至少卡耐基還是值得一讀的,一個成功的人寫的成功學具有說服力。
第三種需要背的書是你的弱項。有位網友,他問我:我該如何培養幽默感?我給他的建議是:去背下一千條你覺得幽默的段子。我讓他去背大量段子,最終目地不是為了讓他成為背誦很多段子的高手。而是讓他在別人的段子里,找到幽默與幽默之間邏輯性、規律性,get到幽默的點在哪,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從而達到自然而即性的幽默感。
不料他又問:我該到哪裡找1000條段子啊?對這樣的同學,我也非常無能為力。當百度能解決的問題,也要問別人時候,說明他暫時還不具備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
本文來自公眾號:魯西西 《你不愛閱讀的原因,是你沒遇對書》
掃我微信公眾號關註:
http://weixin.qq.com/r/UkOCmqnEqPTXre359xZA (二維碼自動識別)
看到這道題我笑了,因為這TM的就是活脫脫的我啊!
這是我的亞馬遜最近買的書,基本上都是有彩插的書,所以我不考慮用kindle看。
這是我半年來屯的kindle書,上面的數字顯示我屯了159本書,我的習慣是看完一本就刪一本,除非是那種寫的非常好非常好,以後值得復讀的書,比如我就留了《人類簡史》和《殺死一隻知更鳥》。
對於「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這個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壞習慣,相反,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行為。
1、買書這種事,怎麼開心怎麼來,不要醜化它也不要神話它;
2、三層學習階段:絕對不要被自我良好的「虛無努力感」所感動,自己幾斤幾兩心裡要有數。
對於一個書痴來說,可能逛書店是最好的放鬆方式
我住的地方出門走十分鐘就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全的書店,我把這個地方當成是我的根據地,基本周末不加班沒工作的時候,我從健身房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順路走去這家書店,翻翻最近都有什麼暢銷書。
這是他家擺在社科書目下面的推薦書,是亨廷頓的政治學書,在我看來這家店還是非常有品味的。
然後我要麼當場買下來,要麼就是掃描進一個書籍管理app裡面,把這本書記下來日後再買來讀。
其實不管是我逛書店也好,在亞馬遜上找最新的或者最暢銷的圖書也好,我都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我相信很多書痴都跟我一樣,只要一跟書在一起,就會感受到諾大的安全感和滿足感,而這個時候不管是買書也好,還是把書收進收藏夾也好,只不過是對這種滿足感的進一步深化和固定,也能順便提醒自己在日後再買這些書,不至於碰上「書荒時期」。
人啊,本來活著就已經夠難了,見自己深愛的人、買自己想看的書、剁自己多餘的爪子,開心就好,如果僅僅是買書就能給你的生活帶來諾大的樂趣,那麼就放心買吧,開心就好,對吧。
反正我是覺得我逛書店的消遣方式,比我整天蹲在家裡打電玩要健康得多、開心得多。
三層學習階段:你可以讀得慢,但是一定要讀
我相信有很多人,報名了一場知乎live後基本都沒聽過;
買了一本電子書幾乎沒看過;
收藏到文件夾里的文章也從此落灰、沉眠。
在我的理解中,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可以由淺入深地,像馬斯洛需求金字塔那樣、拆分成三個層次:信息層面、學習層面、精通層面。
學習的信息層面是最低級的層面,就是囫圇吞棗、淺嘗則止、只接收最表層的信息、忽略內容的細節和事例,便自以為自己獲得了全套的知識,給自己帶來自欺欺人的滿足感。這種情況都會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我們買過了一場live自以為會學習到很多乾貨,結果買過後我們也不會聽就這麼晾著;我們閱讀文章都只會看黑體字和標題,一篇看完了還洋洋得意以為自己又漲姿勢;我們一邊打王者一邊看網易公開課,以為隨著課程的結束,我們也徹底理解了課程內容……
以上,都是我們在給自己製造出勤奮努力的幻想。我們看上去很努力,但其實我們什麼都沒做成,我們什麼都沒學到。
檢驗你是不是真的處於信息層面的學習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試著去複述和回憶你剛剛的學習內容。這個內容都講了什麼?有哪些讓我印象深刻?有哪些是我可以借鑒的。如果你複述不出來,恭喜你,你還是啥都沒學到。
千萬別落入「偽裝學習」的陷阱中,這樣無論你花費了多大的力氣,最終換來的不是收穫和成長,而是龐大的虛空和無盡的勞累。
第二個層面就是學習層面,這種層面多發生於學霸身上。
學習層面之所以比信息層面高級就在於它是對信息層面的延伸和深化,處於學習層面的人會潛心耐心閱讀完所要學習的內容,並進行刻意的練習和大量的記憶。想想各位在考托福、考司法考試、考研的時候,是不是會刻意記錄一些知識點,而不僅僅是一掃而過?
學習層面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所能達到的、也是應該達到的最好層面。因為精通層面實在是對我們的要求太高了。
精通層面是學習層面上對知識的重建和內化,只有專業領域的人士和專家才能做到這一步,他們會對知識進行非常深刻的鑽研,甚至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全新的思路。博士、博士後、教授等都是這種學科精通層面的群體。
我想通過這個觀點向大家表達一點:千萬不要落入信息層面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而是要實打實的,真的把我們的需要學習的知識落到實處,把信息層面上升到學習層面。
我絕對不反對大量買書,畢竟我之前也說了,對書痴來說,買書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但是千萬不要把「買書」這個行為轉化為「偽裝努力」的麻醉劑,只是一味地買書,而一點書都不讀,到最後你的書全部擺上你的裝B書架。
我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我一個朋友的父親跟我爹是世交,跟我們家關係很好。我去他家的時候,經常坐在他家的書房裡看書。他家的書架非常豪華,一本又一本的珍藏版和英文原版書,甚至還有幾本寫在羊皮紙上的書,聽說是從紐約的街角書店掏到的,然後書架上是各種精美的藝術品、花瓶。
有一次他的父親走進來看到我在看書,就跟我講他這些書都是去哪裡買的,多少錢。我就跟著看,然後看到了加繆,然後就很驚喜,說,叔叔您也喜歡讀加繆啊?
他很茫然,什麼?加繆?
我就抽出那本厚重的《加繆全集》,敲著封面,再一次強調,加繆啊。
他說,嗯,這個人不是叫加廖么?
我:……加繆,就是繆斯女神的那個繆字。
他:繆斯女神???
我找了找,然後一堆英文書里抽出了一本非常大的、全彩插圖,封皮燙金的古希臘神話,說,就是古希臘神話裡面的文藝女神啊。您沒看過?
他揮了揮手,唉……這些書我不怎麼看的,擺著很好看嘛,當裝飾也很不錯。
我當時在心裡為手中的古希臘神話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輕輕地撫摸著精緻的封面。
買書如山倒沒什麼好指責的,開心就好、也是尊重作者的版權、說不定還能為現在沒落的紙質書行業做貢獻,看書如抽絲也沒什麼可指責的,每個人的閱讀速度不同,而且有些書確實只能抽絲的速度去讀,比如《存在與虛無》等古典哲學。
但是千萬別讓買書的行為麻醉了自己,讓自己產生「偽裝努力」的幻覺。看的慢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看都沒看。
買的時候有點貪,看的時候有點癱。
說真的,有一句話,一直指導著我的瘋狂地買書生涯——
姑娘,如果你跟一個男人回家,而他家裡沒有書的話,不要和他上床。「在好的學校,大家都在進步。就像在人流中,即便你懶了不想往前走,也會被夾帶著往前走的很遠。反之,在差的環境中,大家都在駐足或者往後退,你要殺開一條血路才能再往前走。」
——之前在知乎上讀到的一個答案,反映出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基本上和我觀察到的世界一致。
以下正式答題。
————————————————
一、書首先是區分:
1.容易有趣的;2.艱澀但有用的。
前者主要是消遣類的小說雜誌,是被動注意,門檻低;後者主要是一些專業性的書籍,乾貨較多,對主動注意要求高。
二、普通人如何讀艱澀但有用的書籍
只有極少數天才會無緣無故地、為好奇心而去閱讀艱澀的內容。關於那些極少數天才,應該不是題主想問的內容。
幾乎所有普通人,都源於一個現實中的激勵而去閱讀。比如工作需要,賺錢需要,課程需要。
這個激勵呢,一般來說不能是想像出來的。想像出來的目的,自己給自己畫大餅,無法產生足夠的激勵。比如,簡單地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會計,並不能直接讓自己放棄讀小說看電視,去學習會計學考CPA。
唯有現實中的、直接的激勵才能起作用。比如,已經應聘了基礎的會計職位,希望升職,要賺錢還房貸;考不過CPA就不能畢業,等等。普通人需要這樣直接而迫切的激勵,才能產生多巴胺和腎上腺素。
所以我的一個基本建議就是,放棄幻想,放棄讓自己成為一個主動用功的人的幻想。主動地把自己置於一個被迫學習的境地,走現實主義路線。實用,有效。
P.S.
我身邊絕大多數北大清華在讀的同學,包括他們畢業工作以後,能學到手的乾貨基本上還都是「不得不學」,或在其它很直接的現實刺激中去學習掌握的。
——————————————
誠尋論文合著者。企業創新戰略、 新興產業政策、國企改革政策等領域。
我有很好的idea和學術思維訓練,但寫作能力受限於ADHD癥狀。
希望找到踏實、寫作能力強的合作者,一起發表好的論文。
私信聯繫,謝謝!
題主的問題「網上的免費資源太多了!想看的書太多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我倒覺得另一句知乎看來的名言很適合你:「如果你猶豫買不買某樣東西,其中買的原因之一是便宜,那就別買。」便宜到底就是免費。
非Kindle用戶,習慣看實體書,偶爾用ipad看書。不過這是個閱讀習慣問題而不是電子紙質哪家強,稍微說點自己體驗。
買書無關數量,買你需要看的/認為自己可能想看的。
去買書時目的很明確,一種是我立刻就要看的(學習姿勢etc),一種是我認為我會喜歡看的。總數量無關價格,只取決於有多少我感興趣的書以及自己的負重上限(不超過10)。出門時常備一本正在看/還沒看的書,不是說一定要在路上看,我也可以選擇看雜誌或玩ipad,只是說我想看書的時候要有東西看。
這批消化完了,買下一批。但我覺得這和題主提到的「一次只看三本書,看完再添加」的概念真不太一樣。
買書這件事除了佔有,主要消費意義是「我能基本隨時隨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不太習慣看電子,或許以後會改)閱讀喜歡的東西」,後面有多少書排隊等著看有個啥關係啊,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搞科研。
而且能有十幾本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等著看難道不是件好事么?如果數量這麼令你焦慮,那容我惡意,所謂」閱讀的快樂「可能逐漸偏移成了「我看過了XX本書「的快樂。假設情況是這樣,那就只能雞湯一下了:題主得儘快找回閱讀的樂趣才是。這道題放著我來!
要說「買書如山倒」,形容我最合適不過了。
不信,要問何以見得?
那我只好放點乾貨,把我寢室里那些書的照片擺上來了(以下多圖預警)
————————————(我是曬書的分割線)————————————
圖片有點糊,手機像素比較渣,請見諒。
雖然從圖裡看不清楚每本書的名字,但要是做人文社科的同學肯定還是能大體分辨出這些花花綠綠的書都是什麼系列的。
從下面開始說起吧,最底下一排靠右邊灰色的一堆是廣西師大出版社從台灣引進的《韋伯作品集》,一共十本,都已集齊。靠左邊的那些是商務印書館著名的「漢譯名著」系列,黃色的是歷史相關的,上邊一排綠色的是社科(政治學、社會學等等),再上面紅色的一排是哲學。前幾周的時候恰好有一次機會去商務印書館參觀,聽負責接待的人說,漢譯名著系列現在大約已經有了七八百本,今後的目標將會是兩千本(也可能是三千本,記不太清了)。現在已出的書目里,手中大概藏有十分之一吧,看來還要努力加把勁啊(誤)==
在紅色上面兩排白色的是「經典與解釋」系列。這套書不做政治思想史這塊領域的同學估計未必熟悉,且即便在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學研究的圈子內部,這套書似乎也有一定的爭議。一方面是因為這個系列的書有一小部分質量未必很高,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這套書有比較強的施派色彩,而許多人並不太喜歡施派的路子。「經典與解釋」系列收了這麼多不是因為我屬於施派,而是這套書里確實有許多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而且正如 @姜源 老師以前有提到的那樣,許多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領域的學習者正是因為讀到了這套書,才初入學問的門徑的(參考為什麼施特勞斯學派(Leo Strauss and the Straussians)在中國這麼火?下面姜源老師的回答),其價值不容低估。
最上面那排沒啥好說的,大多是英文書的複印版。
這兩張里的書就比較雜了,不過也還基本都是學術方面的書,包括劍橋政治思想史系列裡的幾本影印本(前一張圖最上面那堆藍色的),還有「人文與社會譯叢」里的一些(前一張圖下排右側那些白色的)。
這是放在書桌上的一些書,平時沒怎麼理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擱在上面,顯得比較亂。
這張圖裡黃色的那幾本是中文版的《馬基雅維利全集》,這兩天剛剛趁著某東618打折的機會收下的,比原價便宜了不少(買完之後仔細算了算,差不多相當於打了三七折,確實很給力)。這套書一共八本,現在到了六本,剩下的兩本還在路上。
這兩張圖裡的書就不只是學術類的了,間或有一些文學作品,比如蘇軾全集、《冰火》的全集、Norton版的莎翁全集。蘇軾全集(綠色的那一堆)並不是我的,而是同學的(不過是我墊的錢==)。值得一提的是那本超厚的Norton版莎翁全集,這書超貴,亞馬遜上賣到八百多,之前一直想入,但看了看自己的生活費就理性地剋制住了慾望2333 直到這學期參加學校哲學系辦的徵文比賽,獲獎之後恰好送了一套,才如願以償。
除了放在照片里的這些,還有個別的一些書擱在了柜子里,因為平時幾乎不太會用到且佔地方,就不專門放上來了。現在寢室里的書林林總總大概有五百多本,大多都是上了大學之後三年不到的時間裡從某東、某馬遜、某當以及學校裡邊的博雅堂和野草書店買的,這樣算下來大概平均每兩天就買一本書。之前聽到過新聞說,有個大學生在學校的寢室里收藏了八千多冊書籍,幾乎已經建成了一個小型的私人圖書館,與之相比我在寢室的藏書雖沒有那麼多,但也已經很可觀了。由於我寢有一位室友常年住在留學生公寓,他的書架就被我不厚道地挪為己用了,幸好室友們都很關照,並沒有計較。即便如此,這五百多本書依然不夠放,於是就到某寶上買來一個五層高的書架(就是第一張圖裡的那個),才勉強歸置得下。
這些都是寢室的藏書,至於要問家裡的書,那自然只會比這些遠遠更多。原先家長就有不少的藏書,後來我又陸陸續續買了許多,一共大概兩三千本是有的,放了三四個大書架。不過因為手頭沒有現成的照片,就不往這裡貼了。
好啦,曬書完畢,接下來就該談談「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事兒啦。
若論讀書,一個人一年能讀多少書?有的可能十多本,有的或許是三四十本,但即便讀書速度再快、用力再勤,一年讀一百本左右就已經極為難得了。尤其是比較學術性、專業性的書,不像是小說,一目十行掃過去基本沒什麼意義,肯定讀起來很慢。更不用說那些紅色的、綠色的和黃色的漢譯名著系列,如果要想真的從裡面讀出點什麼東西來,恐怕甚至光光讀一遍還不夠,得反覆讀、反覆琢磨。這樣下來,大學四年能讀多少書?具體的數字或許說不上來,但現在的這五百本書肯定是讀不完的。於是問題就來了,既然讀不完,那又買來做什麼?
最直接的用處當然是用來裝逼2333 比如說平時有同學(甚至是師兄師姐)來我寢串門,總免不了感嘆一句,哇,你的書真多!這時候肯定是心裡充滿了滿足感的。又比如說,來知乎上寫這個帖子,雖然比我藏書更多的知友多了去了(這裡有必要艾特知乎中世紀哲學方面的專家歸博士 @歸伶昌 ,歸博士的答案里曬的書比我高端很多了,而且重點是這些書都是每本價值至少好幾十歐的外文書啊啊啊),但自己難免會覺得逼格上了一個台階(誤)。甚至藏書豐富了之後,就會有同學來問你借書,比如前不久就有同學問我借波考克的《馬基雅維里時刻》,這書是劍橋學派的扛鼎之作,自然極為重要也很值得參考,但偏偏不太容易找到。學校圖書館確實有這書,但已經被人借走了,自己手邊又沒有,要看紙質版的話便只有英文版可讀。可是英文版讀起來太累,ddl又催得緊,顯然是來不及。這時候同學就跑來問我有沒有這書,我當然二話不說就把書借了出去。
不過這都是戲言啦。買書、藏書不可能是為了裝逼,平時看書、寫論文難免要用到許多書,如果圖書館一時沒有,又不願意看網上下載的清晰度極為堪憂的電子版的話,就非得買來看了。一來二去,就積累了許多。等到某東、某馬遜打折促銷的時候,看到喜歡的書也會忍不住下手:誰知道之後會不會用到這本呢?於是就買了。比如說之前提到的《馬基雅維利全集》,雖然未必馬上就會用到,但做政治思想史相關的內容(尤其是早期近代)的話,馬基雅維利肯定是繞不開的。既然以後的某個時候肯定要涉及,為什麼不幹脆一起買來呢?有備無患,總比之後四處尋覓而不得要好。何況這種學術性的書籍往往印數不會太多,幾千冊已經了不得了,一時之間也不太可能再版,沒過幾年就沒有了。此時不入,以後恐怕想入而不得。比如說李猛老師的《自然社會》,印象里一共印了5000冊,現在才兩年時間便已經不易再買到。又如吳飛老師譯的《蘇格拉底的申辯》,初版是在07年,中學的時候不知怎的陰差陽錯買下了這書,到大一要再用時市面上早已沒有了。有學弟去年年底的時候去孔網上淘舊書,淘來之後向我炫耀說,這書竟花了他整整兩百大洋,真是來之不易啊!我才不會告訴他,早在中學時代我就讀過這書,而且打完折只花了不到20元,於是只在底下偷著樂。當然,買來之後沒幾天他就相當後悔,因為很快便傳出消息說,吳飛老師的這個譯本將在17年1月重印、出修訂版哈哈哈哈哈哈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時候買書也不只是為了買書。好幾個月前傳來消息說,北大物美地下超市那塊要裝修,超市外面的博雅堂書店和野草書店租的地方也要重新招標,北大的同學大概都對這事有些了解。重新招標意味著需要競標,換句話說就是租金要猛漲。這兩家書店挑的書很有品位,折扣也很多,但畢竟規模不算太大(尤其是野草),和外面大的連鎖書店相比,在財力上顯然難以抗衡。為了減輕招標之後搬運的負擔,兩家書店就加大了折扣力度清倉甩賣。在那之後,我和同學一起去了那邊有好多回,買下手的書少說也有三十來本。好書店不可多得,北大校內和附近聽說原來有不少品位不錯的書店,但這幾年陸陸續續大多都已被迫關停,比如早先的風入松(這家在我入學前就已經關門了,只是聽說而已),還有不久前被封店的豆瓣書店。博雅堂和野草要是競標失敗的話,大概就只剩下成府路上的萬聖書園還堅挺著。北大周圍品位高、值得一去的書店竟幾乎絕跡,也是很無奈的事。以後假如有同學或朋友要我領著逛校園,若要問我北大裡面有什麼書店可去,恐怕我就得犯難,因為我大概只能領著他們去專賣教材的新華書店了。趁著現在的這兩家還沒有關門(其實也就只剩下幾天了),趕緊去買些書回來,也算是紀念吧。
扯得有些遠了,趕緊回正題。且不管之前說的這些,其實「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據我所知大概是愛讀書的人里的常態。固然是「讀書如抽絲」,但能發出這感慨的人,大概也是常在讀書、甚至嗜書如命的人。說這話的人非但不是不讀書,反而人家讀的書肯定比一般人要多許多,這幾乎是毫無疑問的事。因而,若是愛買書的人,大可用這話來自嘲,而如果是不買書、也不讀書的人反將這話拿來以做嘲諷,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這難免太不解風情了些。就像人家如果說自己才疏學淺,那當然是自謙之語,不代表著他真就沒什麼學問。倘若把這話當真,還真以為別人淺陋,甚或拿著人家的自謙之詞當把柄、對人評頭論足一番,恐怕就會遭人白眼。所以說,假如以後真聽見有人一本正經地用「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之類的話來評論人,那就大可一笑了之了。
評價:這種事情不是什麼壞事。
--------------------------------------------------------------------------------------------
買了很多書的後果就是拓展了你的書庫,方便了你隨時閱讀。我經常是突然想看某本書,然後就抽出來看了,你要是沒有一定數量的書籍是不能這樣隨時想看就有的。而且,一般買來不及時看的多是閑書,看閑書是一種興趣、愛好,不是一種任務、負擔,所以並不必有什麼心理負擔,認為買了很多書沒有及時看就是有問題。
其實吧,拓展你的書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你的家人朋友也有書可以挑選看看。說個實例,我買了一本拿破崙傳,我自己才看了兩章,我媽就看完了。另一個實例,我買了一套暮光之城,看了兩章,我姐看完了。再一個實例,我姐以前買了幾本痞子蔡的書,後來擱著被我看完了。再再一個實例,我買了一本人性的弱點,我自己挑了點看了看,我同學後來借走也看完了(不過我並不喜歡借給同學朋友看,因為經常白皮書出去黑皮書回來)。
總的來說,慢慢看總會看完的。畢竟,看書只是一種興趣,而且每個人看書的熱情和看書的速度並不相同,所以,不要讓看書成為負擔,好好享受看書的樂趣,就不會認為「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有什麼不妥了。
----------------------------------------------------------------------------------------------
如果你壓根就不是個看書的人,那麼屯書不看就有點浮誇了。
----------------------------------------------------------------------------------------------
點個讚唄˙?˙˙?˙˙?˙嘻
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我一邊撫摸著上海譯文出版的全套三島由紀夫全集,一不邊暗自感嘆自己真是個逼格巨高無比的騷年。
是的我有全套,但只看過三本。
我剛才撫摸著一冊冊黑硬的書籍,手指沾染上了點點灰塵,猶如少年溝口腦中溢出的三千煩惱,亦如松枝少爺那絕美的嘴唇呼出的霧氣。我打心底感到愉悅。
大學有一段時期因為女友到台灣做交換生而慣例分手,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便整天攤在圖書館自我放逐。
圖書館的館長老李看我無所事事,便安排我到圖書館的儲藏室整理破舊書籍,我在一堆破損的書籍和斷紙殘頁中發現了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翻開泛黃的扉頁。上面寫著「日本反動作家三島由紀夫」。
從早上到夜晚十點閉館,我一口氣全部讀完,頭腦混沌又清晰。混沌是因為沉迷於三島的迷幻,同時又是憤怒中二地意識到,我所失去的作為「美」的女友與溝口心目中的金閣寺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來源於存在卻又超越存在,永恆近乎抽象的「美」才是吾輩追求的極致。期間鼓起勇氣用189郵箱登入Gmail聯繫了身在台灣的女友,幾番交談下來內心毫無波瀾,似乎只是在處理一張斷腿的椅子,畢竟女人只是短暫的美轉瞬即逝,並伴隨著亘古的脆弱與悲劇性的茫然的存在。
再後來購買了整套三島全集,總價超過500元,打算一口氣讀完,卻到現在過了一年有餘,才勉強讀完《春雪》和《禁色》,便再也沒有拿起過第三本,對我而言,購買全套三島只是一種象徵意義,作為我從被甩的悲痛中醒來到不在乎的一座紀念品,偶爾翻動都會因自己能夠安然度過感到欣喜。
喜歡買書,無論看與不看,都不能看作是惡性循環,而是一種良好的獲得愉悅的方式。我們購買了這本書,其實是自身與書產生了共鳴,我們在關心和苦惱的事情與書中所寫作者所思剛好一致。買了又不想看了,很可能只是所思所惱已經獲得解決或妥協,總之是不在乎了,在回顧所買之書,那只是一枚小小的我們戰勝困難後所得的獎章。
這裡告訴你一個辦法,看到想買的書,先壓幾天,上網查閱資料看看內容是否稱自己心意。而幾天後實在茶飯不思,再賣也不遲。而且買書不會造成購物狂般的病態,購物狂是胡亂買,我們是思考過了再胡亂買。
買了之後,愛看就看,能夠解決憂思最好,不看便放到一邊,我們需要煩惱的事情如絲般繁繞,這幾本書能夠在期待與購買的短暫時刻讓我們感到逾越,便已足夠。
謝邀。
我個人的讀書狀態,有點像我看豆瓣Top250的那些老電影。偶爾專門留一段空閑時間,想著看一部好電影吧。可看五分鐘覺得有點悶,忍著再看十分鐘有點煩,乾脆關了去看美劇了。
可隔段時間不經意再打開,看的如夢似幻,怎麼能這麼棒!印象最深刻就是看《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第一次打開發現好老好無趣解析度也低,看幾分鐘就不想看了。可後來一次無所事事電腦里翻出來,爽得肝兒顫,越看越喜歡。
這種體驗很多,從大學開始看豆瓣Top250那個影單,到現在也還沒看完,但總是隔一段時間被驚艷一次。
房間書架上碼著《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史記》、《戰國策》(買書如山倒),肯定沒機會也沒能力直接通讀一遍,沒耐心。但經常翻一翻,有時候下雨人很喪什麼都不想乾的時候,抽一冊,讀兩篇,很契合心境(讀書如抽絲)。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我認為是沒發現自己的讀書興趣,沒買到自己喜歡的書罷了。
讀書跟打遊戲是一樣的,有射擊類就有養成類、有經營遊戲自然還有卡片遊戲,有人愛讀小說,有人看讀歷史,愛小說的還分短篇、中篇、長篇,還有懸疑、愛情等各種題材。
一個玩王者榮耀入迷的手遊玩家,玩手機里下載QQ鬥地主、麻將、軍棋,都只是浪費空間。一個只愛看雜文的閱讀者,買N本小說也只是浪費錢。
不過讀書也分情況,一選提升自己,那麼功名利祿相關,讀書是學業一樣,發奮在前,積累在中,放棄則功虧一簣,需要讀多少書就要讀完,讀透。
另外選項,培養情操,打發時間,無聊消遣,最好是跟興趣作伴,或者培養興趣。
買書如山倒,發願在前了,起碼感興趣,想讀;讀書如抽絲,興趣錯過了,讀書方法有問題,這是技術問題,可逐步提高。
把讀書看得太高,高山仰止,就永遠不可親近。把讀書當成一件小事,跟玩手游一樣的,自然情趣盎然了。
我前段時間買了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我也擔心看不懂。可讀了發現,很易讀的,外國人讀也離不開注釋。就像中國人讀《詩經》,你覺得中文到什麼階段了才能讀《詩經》?
如果按漢儒拿它當經的高要求對待,恐怕一輩子都不敢讀了。可若真拿它當古人田間民歌對待,初中生,只要有注釋跟詞典,都可以讀的,只要感興趣。
我英語水平四級不到,但我願意查詞典跟注釋,King of Lear我就能讀的很順暢了,因為感興趣嘛。
我以前不喜歡王小波,但湊單買過他的《黃金時代》,最近天氣不好,拿著翻翻,只讀了第一篇,《黃金時代》,只差給自己兩耳刮子以前有眼無珠。要不是買書如山倒,就失去這種隨意能翻出興趣的機會了。
公眾號:sparetime2017
每每有朋友來家做客,總會環顧我家的書房兼客廳,遲疑地問上一句:
「這麼多書呀,讀完了嗎?」
而我總是理直氣壯、毫無愧色地回答說:
「當然沒有啦!」
買來的書,全都讀完了——這在我的邏輯里,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這說明讀書的人也太把書當回事了,不是書圍著Ta轉,而是Ta圍著書轉。每讀完一本書,Ta就畫上一個勾,彷彿是在進行績效考核。在我看來,這不過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被書牽著鼻子走,不足效法。
讀書的目的,由易到難,無非就是三種:一是為了獲得娛樂,滿足趣味;二是為了獲取信息,增加知識;三是為了發展認知,增長智慧。
無論是為了哪一種目的,書都是為人服務的,讀書都是以人為中心的。讀書人可以根據自身興趣的發展和思想的深入,選取最適合此時此刻讀的那本書。
這也是為什麼我贊成「買書如山倒」——只是為了保證:當你最想讀那本書的時候,它恰巧就在你的手邊。(假若延宕幾日,也許你的興趣就轉移到別處去了。)
書和書之間是有聯繫的。
譬如,我最近買了一本奈保爾的小說集《米格爾街》。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評價這本書說,它具有契訶夫式的幽默。那麼,我讀完它之後,很可能就會接著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集》。而我手裡恰好就有這麼一本,而且是汝龍先生的譯本——過去一直沒有機緣打開,而《米格爾街》就給了我這個機緣。
讀契訶夫的時候,我又會自然而然聯想到一向喜歡的短篇小說家茨威格,把他們二人再做一個比較。這又增添了一重讀書的樂趣。
不僅書是相互關聯的,寫作者和寫作者之間,也是有師承的。
比如,你讀王小波的雜文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發現他把杜拉斯的小說《情人》誇到天上去了,尤其是王道乾先生的譯本。他這麼說:
「到了將近四十歲時,我讀到了王道乾先生譯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說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文字境界。」
「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譯筆也好,無限滄桑盡在其中。」
聽了這樣的評語,你難免會對這本小說動心。而假如你手裡就有一本王道乾譯的《情人》,那是再妙不過了。你可以自己品評一番,看一看王小波是不是誇大其詞了。
又如,你讀奧威爾的《動物農場》,深深為這個政治寓言所震撼。那麼,想要接著讀讀奧威爾的另一本小說《1984》,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而讀完了《1984》,為「反烏托邦三書」的名號所吸引,你很可能會接著讀扎米亞京的《我們》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而讀完了《美麗新世界》,如果你手頭剛巧有一本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那你就能對現代社會的泛娛樂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了。
當然,你也可能發展出完全不同的興趣路線。
比如,你讀完了《動物農場》,看一看書評,發現有人用哈耶克的話來評價這個寓言故事:
「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鋪成的。」
「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那麼,你很可能就轉而去啃哈耶克的名作《通往奴役之路》了。
而讀完這本書,你讚歎於哈耶克對計劃經濟的吸引力和危險性的深刻洞察,折服於他對後來歷史走向的驚人預言。更進一步地,如果你偏向理論,你可能會接著讀羅斯巴德、弗里德曼等人;而如果你關心現實,你可能會更關注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歷程。
由此可見,每個人的閱讀路徑都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完全隨機地讀書,或者按照「必讀100本」之類的書單讀書,前一本書和後一本書是不相關聯的,那麼,你得來的知識就是零散的,思想也是不連貫的。
如果按照你自身的興趣和認知發展來讀書,由一本書引出第二本書,再引出第三本書……那麼,你得來的知識就是成網狀的,思想也是成體系的。
要知道,讀任何書,不是因為那本書本身有多麼了不起,而是因為它有助於你自己的知識網路和思想體系的形成。
所以,手裡有一些精挑細選卻還沒來及讀的書,是再好不過的事了。這相當於為你的認知發展,預留了一些空間。
它們在書櫃里靜靜躺著,等待著一個機緣——當你的興趣轉移到此處,當你的認知發展到相應的水平,你就會打開它們。
在發展認知、形成思想體系的過程中,你不斷把這些書由「未讀」變成「已讀」。而隨著認知發展,你接觸到了更多未知世界,又會購進一些新書,為自己預留新的增長空間。
因此,一個終生閱讀、持續拓展精神疆土的人,不可能讀完Ta所擁有的全部的書。
在Ta臨死的時候,Ta讀過的書也只是Ta所擁有的書的一部分。而這正是Ta個人精神世界的寫照:Ta已知的不少,但Ta未知的更多,只可惜沒有更多時間留給Ta探求了。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不再為自己「買書如山倒」的行為感到愧疚了?
但我這裡所說的,僅指好書。假若你「買書如山倒」,就是把暢銷書「Top100」全都買一遍,那可不在此列。
市場規律告訴我們,越是好東西,想要的人就越多。然而,不幸的是,知識和思想的市場卻往往不符合這個規律。
同樣是讀《論語》,楊伯峻的譯註是好本子,可是,讀的人寥寥。南懷瑾的「別裁」曲解原意,抒發個人體悟,卻應者雲集。而于丹的堆砌辭藻、舌燦蓮花、言之無物,則更是火爆異常。
所以說,遇到好的書、好的本子,可以早些買回來。因為越是好書,門檻就越高,受眾就越小。它們通常是不暢銷的,也是不常有的。
所以說,買書可以如山倒。
更多文章,請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我和你一樣,也是kindle用戶,也經常是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會聊起很多書。尤其是和一些年齡長你好多歲的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他們會推薦給你好多他們認為 「必讀」 「巨經典」 的書。所以我的kindle裡面也是有很多書。而且有些真的是打都沒打開過。
不過這個真的沒關係。我的kindle裡面有一本論語,有一本聖經。在你心裡毛躁的時候,打開來看一看,但是我從來就沒看完過這兩本。
我不覺得這個和自律有什麼關係。你的執著不是在讀書,而是在希望「多讀書」 我想你可能也沒有把讀書當成你真正的習慣。我不想說的太裝逼,但是這些真的是事實:有些時候我就是想安安靜靜的給自己一個時間,把手機靜音,讓誰也找不到我,能讓我自己享受著沒人打擾的一小時。閱讀就像和一個智者聊天一樣。我很享受這個過程。而逐漸的,我也意識到了,智者太多了。每次我刷知乎的時候我都會看到張佳瑋的答案,哎,他怎麼讀了那麼多書。每次我和辦公室的一個伊朗妹子聊天的時候,我也會感慨,哎,怎麼她看了這麼多文學巨作。但是我知道,我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愛好也不一樣。你給我更多的時間,我也會去看那些我感興趣的東西。但是我真的也想某天和別的妹子吹牛逼的時候說起來莎士比亞。所以,我慢慢也就釋然了。沒看過就沒看過吧。能怎麼樣呢。畢竟每個人想看的世界不一樣。我有我的世界,我看我愛的風景。而我所閱讀的集合也終將會把我變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我出去吃午飯的時候也會拿著我的kindle,如果在餐廳里看不到熟人,我就可以坐下來看看書。前陣子我在讀英文版的一些原著。說真的,我對這本書真是沒什麼太大的興趣。只是耐著性子一點一點的啃。所以在中午的時候,我就不想看這本書了。(我的10點半到11點半是讀書時間)所以我就會隨便翻翻Kindle裡面的列表,就像刷知乎一樣,這本書掃兩眼,那本書讀幾章。所以,這時候這些書也就發揮了作用。
而那些實體書,我都是想買來珍藏的。比如我是金庸迷,金庸的書伴隨著我走過了失戀,走過了低迷。所以,我希望我的書櫃里有精包裝的金庸全集。不是為了看,買回來,我碰都不想碰,怕弄髒了。我就是想把他們買回來,放在我的書櫃里,看著他們我就幸福。當然了,這個根本達不到你說的 」買書如山倒「
而有的書,我就是為了純粹的支持作者。我覺得作者這麼用心的寫了這些書,我所做甚微,只能買下來,算是對作者的支持吧。
而有的書,本身就是個故事。我對村上春樹沒什麼感冒的,但是我想把那個喜歡 「村長」 的女孩兒永遠的記在心裡。當我看到書架的時候,我也許會在這本書上停留一會兒。 「她送他一本淘來的舊書,作者叫村上春樹。他送她一瓶廉價的香水,他知道這香水沒毒」沒什麼好指責的,這就是一種隱性的收藏癖。
收藏行為,也是一種欣賞行為。
有人喜歡名表,有人喜歡名車,喜歡電子產品,其實用到的並沒有那麼多。
都是「買它如山倒,用它如抽絲」的情況。
我們買書不看,收藏的是什麼呢?
是一種不存在的但很有效的自我安慰。
不過仔細想想所有的收藏都是在自我安慰。
簡稱自慰。
儘管買,不要緊張。但是唯一有一件事要想一下,那就是買書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的回答是「讀」,那麼這個理由就很好也很充分,儘管可能暫時沒有時間。沒關係,總會有時間的,人非聖賢,總要給自己放空留一點時間嘛!
而如果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其他,那就要當心了。湯姆·拉伯在《嗜書癮君子》裡面描述過一種買書人,他以買書本身為目的,拉伯將之喻為「書蟲」,他們只是通過看著滿屋的書而產生興奮,讀書實則並非目的。
醫學上管類似行為叫戀物癖,有些人會病態到一本書要買十幾個版本,這多半是腦子不正常的一種表現了,我就碰到過這樣一個所謂的藏書名家,當年在微博上恁他,管你泰斗還是漏斗,因為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句名言,我記到現在,「買書就像找女人,看到漂亮總想佔為己有…」
去他娘的。至少在我們醫學界,對於偷了了幾千條內褲和胸罩的傢伙,雖然明知是病(「戀物癖」),但依然不妨礙我們稱他為變態。
買書不為讀,就是變態,所謂名家言語已證。我個人覺得只要為了讀而買,根本無需自責,我一年花2萬多買書(同時每年捐書),知乎上超過我的不會多於100個,題主不可能買書超過我,抓緊看先(我一年大約精讀20本,略過100本,肯定是看不完買的書的)來西安的火車卧鋪上,一晚上看完了《樓下的房客》和老婆推薦的《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曾用一個月閑置時間看完了一萬頁(字體調的小)的《侯衛東官場筆記》,感覺自己還是適合擁有並使用kindle的,這是最近的閱歷(個人喜歡國產的多看界面)。
讀書這件事還是需要靜下心來,個人不太推薦用什麼每次只放三本書來難為自己,
讀書如此快樂的事情,何必呢
相信每一個人一擲千金買書的時候,都抱著「老子一定能看完」的決心。去取來噹噹隔天就到的快遞箱子,一本一本的拆去他們的塑封,爽的就跟解開自己喜歡姑娘的胸罩一樣。聞一下它們清新的油墨,就好似香奈兒永恆的NO.5,把它們一本一本擺在書架上(和你之前買來留著落灰的書一起),它們彷彿在整齊的對你問好。你滿足的吐了一口氣。然後拿出一本,看了五分鐘,微信蹦來一條消息。
「王者峽谷開車來不來?」
「來來來!我諸葛亮賊6!」
一局酣暢淋漓的排位過後,贏了還想再贏,輸了就想翻盤。剛被你翻牌子寵幸的那本書在你的案子上無聲的哭泣。
「嚶嚶嚶,人家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著個。」
終於,你從王者峽谷出來了,卻也提不起興趣看剛才的那本書了。
你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2015.1.1至今 已經看完96本書
我感覺到了「買書如山倒」
真的沒感覺「看書如抽絲」
對於我而言,我感覺看書更像是我坐在迴轉壽司的轉檯旁邊。
卧槽!三文魚的!卧槽!金槍魚沙拉!卧槽!牛油果芒果的!拿拿拿!
因為我每一盤都想吃啊。
然後我就一盤一盤的拿了很多,然後瞅著一堆盤子才警覺??emmmma,我好像吃不完啊。
那我能怎麼辦啊,拿了就得吃啊。
然後我就一盤一盤的吃。總能吃完的。
可是新的壽司又轉過來了。
於是就造成了一個現象。我手邊永遠有好幾盤還沒吃的壽司。
那些壽司就像是一本一本好看的書。促使我拿它們的原因,一是他們是好看的書,我想買來讀。二是因為,噹噹亞馬遜他們兩個賤人老給我發簡訊!
「大爺~我們噹噹xxx節日~滿200-100~快來玩呀~都是新鮮的妹子(shu)~」
我作為一個苦逼的學生黨,吃面加個蛋都要合計合計的,怎能禁得起這種誘惑!買!買!買!
然後就會導致我一段時間內書堆得看不完。
那我能怎麼辦啊,買了就得看啊。
找一個沒課或者是馬原課(滑稽)的下午,拿上一本書,一屁股坐定,把水準備好,一口氣看他個二三百頁。快哉快哉!
買書,不怕如山倒,就算如山倒也不是有愚公移山嗎?買來不看,囤著資源也不看,恕我直言,就是買書如鴻毛。改落灰還是落灰。
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不管好不好,對不對,至少具有可行性;反過來,抽絲地買書,山倒地看書,似乎不太具有可操作性吧。——總之,作為一個重度購書狂,我覺得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因為更真實的情況,並非是買書如山倒,而是排山倒海地刷朋友圈,百忙之中撥冗看書。
放屁,我買機器貓的時候都是買書如抽絲,看書如山倒
倒是現在看av有下載如山倒,看av如抽絲的情況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英文閱讀水平?
※文学作品里有哪些经典开场白?
※有哪些發人深省、引人深思的書?
※如何用一句話使恐怖故事恐怖不起來?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