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一般不會喜歡上自己的兄弟姐妹?
為什麼堂表兄弟姐妹或者在一個家裡長大的兄弟姐妹很少互相產生愛情呢?和人的生理構造有原因么?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網
作者:非言語
芬蘭人類學家韋斯特馬克(E. Westermarck)認為幼年同居的經歷會被人們用作識別親人的線索:年幼的孩子會把童年時期跟自己共同生活的同伴作為自己的親人,從而啟動親緣識別裝置,因此他們在成年以後的生活中會避免跟這樣的異性同伴發生性關係。邁阿密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利伯曼(D. Lieberman)通過多年研究支持並擴展了韋斯特馬克的這一假設。
通過對186名學生的調查,利伯曼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中指出,童年期人們跟兄弟姐妹同居時間的長短能夠預測親緣關係的遠近。簡單地說,跟我們同居時間越長的人,越有可能跟我們之間存在更強烈的血緣關係。而且,同居時間還影響到人們對假想情境中兄妹亂倫事件的譴責:小時候跟自己兄弟姐妹同居時間越長的人,越是對兄弟姐妹之間的亂倫持有強烈的道德譴責,即使跟自己同居的兄弟姐妹是收養來的,這一結論依然成立。
這可能意味著同居時間越長,越會形成對異性兄弟姐妹的性厭惡。因此,在問及對待兄弟姐妹亂倫事件的態度時,會表現出更強烈的譴責和反對。2004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人類學家費斯勒(D. M. T. Fessler)和納瓦雷特(C. D. Navarrete)發現了相似的結果:有同居經歷的孩子會對兄弟姐妹之間的亂倫表現出更強烈的厭惡和譴責,即使同居的孩子跟他們沒有血緣關係。
2012年,利伯曼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心理學家羅貝爾(T. Lobel)合作,對基布茨公社(編者按:基布茨公社是以色列的一種集體農莊,所有財產均為公有,成員可享受子女免費受教育,水電免費等福利)的49名成員進行調查,發現公社成員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彼此之間性厭惡的程度越強烈。
在同居經歷之外,利伯曼等人2007年還提出了一個新的親緣識別線索,即年長的孩子會把母親照料的嬰兒作為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
在2007年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里,利伯曼跟2位合作者——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進化心理學家圖比 (J. Tooby)和考斯米茲(L. Cosmides)——對600多人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在年長的人之中,目睹母親照料嬰兒的經歷似乎比同居時間更能有效地預測他們對兄弟姐妹亂倫的厭惡和譴責。利伯曼說:「不管人們跟年幼的異性同伴共同生活了3年還是15年,想像跟對方發生性關係導致的性厭惡強度都是最高的。」目睹母親餵養年幼嬰兒的效果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對於年幼兒童來說,他們需要跟異性同伴共同生活14-15年才能達到跟年長兒童同樣的性厭惡水平。
利伯曼提出的兩條親緣線索的理論幫了人類學家伍爾夫(A. P. Wolf)一個大忙。伍爾夫曾經在20世紀60-90年代研究過台灣地區的童婚現象,發現童婚女性的生育率比普通女性低25%。然而當他20世紀末再去台灣收集童婚現象的數據時,卻發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若女孩進入夫家的年齡小於她丈夫(這一年齡越小,意味著她們跟異性夥伴的同居時間越長),可以預測她們成年後生育能力普遍欠佳;但若女孩年齡大於丈夫,就無法根據同居時間來預測她們成年以後的生育能力。
這意味著,親緣識別的線索不只一種,同居時間的長短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因此,根據利伯曼的理論,大齡女孩啟動的親緣識別線索很可能不是幼年時期同居時間的長短,而是目睹養母哺育一個小男孩的場景。
利伯曼認為,人類跟其他動物一樣,具有與生俱來的親緣識別裝置,同居經歷或者目睹母親照料嬰兒都會無意識地啟動這一裝置,進而影響隨後的行為選擇:一方面,親人受到更多的友善對待,得到更多的合作信任;另一方面,親人在擇偶方面則遭受「歧視」,個體很難對他們產生性趣,常常對跟他們發生性關係深感厭惡。
2010年,兩位心理學家——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心理學系助教弗萊利(R. C. Fraley)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馬科斯(M. J. Marks)——聲稱他們通過實驗發現了人們具有亂倫的自然傾向,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不過 2011年利伯曼等人就撰文批評弗萊利和馬科斯錯誤地「翻譯」了自己的研究結果。
比如,弗萊利和馬科斯發現,當明確告訴人們「我們在研究亂倫現象,想知道人們是否認為跟自己面孔相似的異性很性感?」時,會導致人們給跟自己面孔相似的異性更低的性感得分,於是他們推測人們在沒有被告知研究目的之前,無意識中是認為「親人」更性感的,亂倫因此被證明是一種自然傾向。
利伯曼等人針鋒相對地反駁了弗萊利的詭異邏輯和不合理的實驗思路。舉例來說,進化心理學家發現男人在乎女性的年輕和成熟,因此娃娃臉的女人會受歡迎。但有人把這一結論過度演繹,就變成男人只在乎女人年輕,喜歡成熟只是因為文化禁忌(他們不能喜歡不成熟的女人)。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明確告訴被試「我們正在研究戀童癖,想知道男人對娃娃臉女人是否更有好感?」,結果發現說了這樣的話會導致男人對娃娃臉女人的好感降低。可這樣的實驗能證明是文化因素導致了人們對娃娃臉女人的惡感嗎?顯然不能。因為實驗者的話裡帶有明顯的指向性,無論是「亂倫」還是「戀童癖」都不是什麼好詞,因此任何一個正常的參與者聽了這樣露骨的實驗說明之後,理所當然就會選擇表明他們不是「亂倫分子」或者「戀童癖」的做法。
2008年,英國阿伯丁大學心理學院的德布琳(L. M. Debruine)等人撰文指出,面部相似性的確影響人們的兩類行為:利他與擇偶。一方面,人們對面部相似的他人做出了更多的利他行為;但另一方面,面部相似在擇偶領域的積極效應要少得多。這一點在她2005年的文章《可信,但不可欲》(Trustworthy but not lust-worthy)中得到了詳盡闡述:通過軟體改變某個異性跟自己面部的相似性,結果發現相似性越高,人們越認為對方可信。不過,是否選擇對方作為長期伴侶則跟相似性無關;而在選擇短期性夥伴問題上,相似性越高甚至越難以得到人們的青睞。德布琳的研究再次證明:我們的確喜歡和善待可能跟自己有親緣關係的人,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也想跟他們上床,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目前來看,更多證據表明親緣識別機制的確存在。與俄狄浦斯情結的描述恰恰相反,亂倫禁忌是人類的天性,而不是文化的發明。我們會無意識地運用一些線索判斷跟其他個體的親緣關係:早年跟自己共同生活的人,以及母親照料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也因此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性的慾望,相反更多的是性冷淡和性厭惡。這些線索不是完美無缺的,因為即使對方跟自己沒有任何親緣關係,共同生活的經歷還是會讓彼此感覺更像親人。
希臘神話中的悲劇人物俄狄浦斯早年就被自己的父母拋棄,因此也許恰恰是親子之間共同生活的匱乏導致了親緣識別的錯亂,他才會無意之中娶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因而釀成亂倫的悲劇。所以正如本文指出的那樣,親子之間的共同生活,也許不只是天倫之樂,還是一種防禦亂倫的保護機制。
PS: 看來看去,兄弟姐妹間亂倫禁忌的根源,大概就是太熟了不好意思下手吧…… 當然,蘭尼斯特家那兩位和坦格利安家族的眾兄妹對此表示笑而不語……
首先先要明確一點:
我們一般人不會喜歡兄弟姐妹
不是因為太熟悉、太熟不好下手
熟悉度是異性之間產生吸引力的不二法門
所以青梅竹馬和兄弟姐妹之間都會產生所謂的性衝動
這是生理性的╮(╯▽╰)╭
但是我們為什麼會不喜歡兄弟姐妹呢
因為道德厭惡感
曾經人們認為近血緣的人之間的後代更有生存優勢
但事實證明是錯誤的
我們就人為的混雜了自然選擇和後天道德教化?(? ? ??)
舉個例子解釋
很多人都會害怕蛇,因為蛇在進化過程中對人類產生了威脅,這是先天性的Σ(っ °Д °;)っ
很多人都覺得上完廁所不洗手很噁心,這個就是後天培養的
你看到這種所謂的亂倫和同性戀行為時,不會想到,啊,對傳播後代不利
而是先想到,呃,噁心,產生厭惡感,這是自然選擇和後天道德教化的雙重作用
但是,如果你看到異性兄弟姐妹的裸體,恰好他還長得不錯
該產生衝動還是會產生的?(? ???ω??? ?)?
其實這些學者沒看透人類思維的本質,永遠也無法正確解答這個問題
人類大腦思維圖景,有兩種直接輸入的信息。一種是身體內的感受,例如緊張,興奮,疼痛,愉悅等。一種是外部信息的直接輸入,例如視覺,聽覺。而這些外部輸入的信息,也可以被思維模擬。
思維模擬的信息和直接輸入的信息爭奪有限的思維資源,因而是趨向一致的。所以當人要想像一個畫面或音樂時,他要閉上眼。而周圍過於嘈雜,他會難以思考。
另一方面,通過思維的橋樑,外部信息也能和內部信息互相影響。例如看到聽到音樂時感到愉悅,或抑鬱時想聽憂傷的音樂。
我們認識任何一個事物,都可能同時產生兩種高度相干的輸入信息。例如看起來紅色的蘋果,吃起來甜。兩種信息共同構建了人類對蘋果的認識。
而人類對事物的認識,也因此存在主體和客體。當認識的行為發生了,主體是人類自身的思維和感受,而客體是事物提供的外部信息
當人認識的事物就是人時,就有趣了。在這裡同時存在兩個主體與兩個客體。因此在一個人的認識活動中,有可能存在四種向度。他怎麼看待我,他怎麼看待自己,我怎麼看待他,我怎麼看待自己
而人類因為想像力強,能想像出對方作為主體,看待自己作為客體的思維圖景。這就兩個人相互之間存在十六種可能的認識。
人對人的性慾,是依賴于思維圖景的。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男人對美女的性慾。在男人的思維中,客體信息主要是美女提供的聲,光,觸覺,溫度等,而主體信息主要是自己的性慾。
簡單來說,男人在把女性物化時,或專註於自己慾望時,這樣的思維構圖最利於激活純粹的性慾。反而,男人若高度在意女性的感受時,或總意識到自己外形欠佳時,反而容易表現失敗。
女性性慾對思維圖景的依賴,與男性沒有區別。然而女性情慾的一面在男權社會的文化中更常見。所謂情慾,主體往往是男人的慾望,而客體又是自己。對一部分文化人而言,情慾等於通過對方來愛自己。
性愛因此在幾種關係圖景中才是正反饋。例如一種是攻受關係,攻把受物化而且自戀,受也把自己物化而且自虐,雙方的感受都得到滿足。這是右旋的正反饋。另一種男方特別尊重愛慕女方,女方也特別尊重愛慕男方,雙方又都尊重自己,也能在關係中得到滿足。
基於這個理論,很容易分析出更多反面現象。例如青年男女朋友,男性過度在意女性感受,讓女性覺得男性軟弱而滋生矛盾。
又比如普通男性反感太主動的女性,因為自覺被對方當成了客體,主觀感受被忽視。
夏洛特煩惱里的關係模型就是如此。最終夏洛意識到馬麗不是把自己物化,而是高度尊重自己的感受。而夏洛對自己的評價也從客體化的成功,變成了主體化的實現真我。因此夏洛才從兩方面接受了這個關係
那回到題主的問題中。人類的親人關係建立在長期共同生活中,首先是一種強烈的主體關係。大部分人很少能物化自己的親人,所謂兒不嫌母醜。包括讀到這個回答的朋友,可能都很少意識到父母身體的衰老。
純粹的主體化認識構成了我們對親人的認識。這個認識要突然物化,則是翻天覆地的改變,人的神經迴路經歷這種改變會釋放出強烈的焦慮,引發噁心暈眩等不適。
同樣的現象還會出現在人們看到事故後親屬慘烈的遺體時。熟悉的主體突然變成純粹的客體,也會痛苦萬分。
所以青梅竹馬特別熟悉的一對朋友,在邁向下一步時也有很大困難。許多青春戲就有男生把女生當哥們,卻毫無情愫。
然而隨著生理慾望的變強,人會越來越傾向於物化異性,包括親人。這時雙方都會體會到厭惡感。久而久之,厭惡感也會被慾望克服,重構思維。
在有活動自由時,親屬會因厭惡主動排斥。不僅人類如此,所有高等動物都會如此。這是生理現象,然後才是文化現象。環境封閉的情況下也終不亂倫,就是文化現象了。我有個大我七歲的姐姐,從小我就跟我姐睡,從我記事開始就一直有人在追她。呵呵 你問我怎麼知道,老是有人給我買零食啊買好玩的 雖然我不認識,但從小機智的我就已經知道 這些人想當我姐夫
四歲的時候我要求分床,畢竟不是三歲小孩了。
嗯,我覺得供我好吃好玩的這些人都瞎了眼。後來一想 管他呢,有好吃好喝就行。直到我姐上了高中 有個男的追她被她拒絕N次之後
跳樓了,
樓了,
了,
,
這是何等的卧槽! 我就不明白這丑逼咋就這麼招人喜歡呢 我睡了三年也沒啥感覺啊。
沒感覺就是沒感覺 以前沒有 現在也沒有 將來也不會有
我看到一個女孩,我愛她,我想把她變成我的家人。
我看到一個女孩,我愛她,哈哈哈哈太好了她從出生就是我的家人。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因為喜歡兄弟姐妹並付諸行動的人大部分都被自然選擇淘汰了
胡說,我沒把他揍死已經是很喜歡了
自然選擇。
喜歡上的都被打斷了腿,以前又沒有德國骨科,打斷腿後多半會死掉的。
我覺得真正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時間久了不互相憎恨簡直就是奇蹟。
(原本在睡夢中想到了針對這句話更好的表達方式,但是醒來就恢復了廢話派作家文風了。)
大學時候室友有個很漂亮的青梅竹馬,兩人人關係非常好。然後再追第三個妹子失敗後大家好奇問現成青梅竹馬不要還追啥其他人,然後人家的回答就是太熟了根本沒法有談的感覺,裝B每次都能被對方拆穿還能抖出當年大把醜事,一個動作對方就差不多能猜到要說什麼,然後最重要的是對方能輕鬆找到他自己都想不起藏的壓歲錢。
在歐洲的最西部的愛爾蘭的最西部的高威的最西部的一個小村莊是歐洲的最西部。這裡,親兄妹姐弟是可以結婚的。當地人相貌普遍相似,個頭很矮。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我哥從小就欺負我,大我三歲,搶我的零食,搶我的玩具。經常打我,小時候我殺他的心都有了。喜歡個屁
德國難民已經很多了,不要再給人家添麻煩了
@天樞真人 @天璇真人@德國骨科
不是喜不喜歡上,是不能上啊大兄弟!
可能長得丑
因為從小被灌輸的思想就是近親不能成為戀人,還有來自外界的議論。活在當今這個時代,人的潛意識裡早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這樣的絕對意識,不要問為什麼,又不是天真三四歲小孩啥都不懂否則不會完全不知道亂倫是一件不為世人贊可的事甚至後代也會覺得可恥的事。
對於你的愛人,相處了一二十年或更久,那種愛會從男女之間的情愛轉為親人之間的親愛。同理,對於你的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相處很久後,小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情愛,長大後基本都變成了親人間的親愛了。
其實,有兄弟姐妹是件很幸福的事,小時候也許他會和你平分父母的愛,但有沒有想過,當你們都長大了,你會收到一份來自他的愛,當父母老了,他會和你一起照顧他們,當父母不在了,他會成為你的精神依靠。
推薦閱讀:
※約炮,走心,然後腳踏兩隻船怎麼辦?
※想愛又不敢愛,想在一起卻再沒了勇氣,是怎樣的一種心理?
※男朋友比較粘人怎麼辦?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為什麼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似乎真的是有點壞壞的男人特招女人喜歡,老實的卻無人問津,有解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