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漢語是如何統一到全國的?

經常看到:「吳語,粵語,普通話,閩南語等這些語言有共同的來源,那就是中古漢語」 這樣的論斷,同時能夠舉出很多例子說出其中的相似之處。
給人的感覺是當時全國人民講話是一模一樣的,到後來因為神馬地域分割什麼兵荒馬亂什麼胡化中文云云導致的如今語音不同。
按理講,古代的方言/語言應該更多,當時交通不便,交流不頻,應該不存在什麼語音的大統一這樣的大活動。
為什麼古代的語音貌似統一?隨著交通便捷和交流頻繁,漢語語音卻呈現分化的態勢?
在歷史上發生了什麼?


樓主所說的「全國人民說話是一模一樣的」大概可以有兩種理解:
一是全國人民的方言都是屬於一個音位聚合系統,但是具體哪個聲母、韻母里有哪些字,各個方言有差別。日常用語各個方言也會有差別。但這種差別極小,完全不妨礙對話,大致就相當於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的差別;二是全國人民的方言「真」是一模一樣的,就好比自己和自己的對話,連單個字的歸屬都一模一樣。如此的言語社會。
其實歷史上古漢語的各個方言從沒有像第二種情況這樣存在過,中古時期至多是第一種情況。

另一個問題是中古漢語何時分化成若干種不能通話的語言。
我認為分化時期大致在唐安史之亂以後,到五代十國時期今天漢語方言的面貌基本定型。這個分化定義是從一個音位系統的方言分化為多個不同音位系統的方言。這一段時期,一方面藩鎮割據阻礙了各方言區的交流,各方言逐步分化為獨立特徵;另一方面,由於戰亂頻繁,南方移民逐步增多,由於南方山地多、河流密集,不像北方地區交流頻繁,能夠形成語言分化。
樓主提到的吳語、粵語、閩南語(文讀層),如果用歷史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其主流層次大致在「中唐-五代」,其中晚唐層次的方言最多。在某一歷史層次中,音位系統不同的方言越多則說明該年代語言變化較為劇烈;如果某一具體歷史層次的方言音位系統相對統一,則說明該段時間基本未出現什麼語言分化。這也是我們判斷方言分化時間的一個主要依據。


1:「吳語,粵語,普通話,閩南語等這些語言有共同的來源,那就是中古漢語」這句話本身是有問題的。來源應該是高本漢(高本漢在漢語音韻上的影響非常大),但是高本漢的原話是除了閩南語,現代漢語方言來自切韻。現在看來不但閩語有更古老的成分,吳語、粵語等東南方言都有更古老成分,甚至官話也有更古老成分。

2:通語。古代不但在國家統一的時候有通語(古代普通話),在分裂時也有通語。在通語存在的前提下,還有各地方言的差別。具體中古音,是繼承自南北朝。南北方語音已經有差別了,但是作為士族階層他們的讀音還是很相近的(這一時期南北各地很多人都著有韻書,但是都大同小異)。顏之推評價當時語言是:作為士族,南方士族語音更正確 ,但是作為普通人北方人比南方人語音更正確。

3:如何知道當時的讀音情況。主要靠當時的韻文。中古時期,前期主要靠古詩,後期靠詞。近體詩的用韻是反映韻書(切韻、廣韻、平水韻)的。


古人的語言不是統一的,中古漢語音系指的僅僅是官話音系,就是當時的普通話,一般是指洛陽話。


謝謝邀請。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個漢語言歷史發展的問題,也是我的本專業。我會如實按照我的現有水平、知識掌握程度和理解層次進行回答。是否正確,則不太敢說,我相信知乎有很多大牛在學術方面的建樹肯定比我強大得多。

中古漢語的來源源自於口語,而更多地來自固化了的書面語言,我個人將其歸類於「漢語的書寫體」(只是個人的自定義,並非學術專有名詞)。沒有文字之前,語言靠的是口口相傳和圖畫,而口口相傳、圖畫的基本內容則是具體事物,這就是後來象形文字以及漢文字形成的來源。當口口相傳和圖畫的「一一對應」關係最終形成準確、清晰、堅固的「指義」之後,文字由此產生。這是最初的信息載體。

樓上的問題有一個錯誤,那就是其實「當時全國人民講話完全是不一樣的」。由於地域、生理進化、社會發展和生產力的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不同地方的人對語言的發音不一樣,但是「指義」則是完全一樣的,因此這是地方方言的源起。發展到了西周時代,漢文字已經高度象形化,甚至開始因為實際需要而脫離「象形」,萌芽出「派生」作用。請注意,春秋前各個諸侯國出土的器皿上,殘留文字幾乎是大同小異,而不管這兩個國家處於什麼地域。這是當時國家法定統一的文字——西周大篆。但在東周時期,直到戰國,漢文字開始分化。下面是引用百度百科的部分材料進行簡單說明。
傳送門:http://baike.baidu.com/view...
自周朝東遷洛邑後,歷五百餘年諸侯兼并和七國爭霸。到了秦統一的時候,在意識形態領域,已如《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所言,各國「田疇異,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當時的種種漢文字的寫法,出於階級統治需要的成分極少,更多的是適用於地域和民情。在春秋戰國時期,漢子的表意和指向性,遠遠比其文化特性要強得多。一個「馬」字寫法多達30種(而且還不一定讀作「ma」),來自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諸侯國,都是為了表意需要。加上在那個時代,只有特定階級才能用上文字,所以為了準確地表意,漢文字的地方化實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了秦代,小篆(這是統一之前秦國自己的文字)和隸書的使用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執行,而最終統一成小篆(隸書字體的簡單解釋,傳送門在這裡: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在讀音上進行了強制推廣,這是中國漢文字的第一次統一,也是中古漢語的基本體系正式形成。而上層階級對語言的使用,開始因為文字的統一而固定下來。當無論哪種讀音,都要遵循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具有準確指義的文字的時候,中古漢語的字型檔和語義結構也就開始固化。

最大的歷史事件其實和中國語言文字的發展是同步的,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在統治期內,「書同文、車同軌」,是中國語言和文字的一次重大改變。當然,是進步還是倒退,這個是見仁見智的問題,站在當時統治階級和社會制度的變革需要上看,我個人同意是一大進步。

這裡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從周朝到秦代,儘管經過了1000多年的演變,但漢字的數量依然很少,這和當時使用文字的人數、階層以及生產力水平有關。不識字的平民階層,只用到語言(即「語音」字),在他們的認識當中,文字只是一個音符化和意識化的虛擬存在;上層階級同時使用語言和文字。在這種情況下,語言內容的豐富、初期語法概念的產生和漢字字數的限制,催生了漢字的「通假」、「使動」、「意動」用法。「生死而肉骨」就是典型例子。「讓死者復活,讓骨頭長肉」的翻譯當中,「讓」、「復活」、「長」在當時或者沒有這個辭彙和語法,或者就是專字專用,而無法表達出相應的語態,因此才會出現古漢語的語法。

回到我最初的觀點:在秦代,中國漢文字統一以後,字體形成了書法。而語言則根據文字的指義和文化發展的需要繼續演化。儘管有了統一的文字,但不同地區之間的語言發音依然不同,只不過發音的意義和文字形成了準確的對應關係。在漢文字的繁衍過程中,不斷因為需要而產生出新文字,也因為需要而派生出新的字面意思,這還不足以形成完全的中國古漢語。以上說到過,由於地域不同,地方語言也各不相同,但各個地域都有上層階級,他們將詩、歌等文體用統一的文字表現出來,包括他們自創的詩、詞、歌、賦,等於是在文化創造的過程中,為語言的音符賦予了符合階層內溝通和使用標準的字面形式。在教學和文化擴展的過程中,這樣的行為不斷擴大,又推動著方言的語言結構和語義的發展。

到中國古漢語的成熟時期,個人認為應該是唐朝。那時漢文字的字型檔容量已經足夠承載語言的信息,而語言的發音也和書寫體、口語音符高度一致。這個時候如何規範發音,反而成為了大家頭疼的事情。一篇文章寫出來,也許閩南語就非常好聽,但南粵的讀音就很不符合標準,這樣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由於沒有時光機,所以無法回到過去,聽聽當時唐朝的官方語言到底是不是和粵語大同小異。

個人只是由於粵語是母語,普通話和粵語的發音都不差,加上學這個專業,以及對大量詩詞歌賦的讀音對比,因此覺得粵語在讀音的指義、文字的結構、語義的承載等方面最接近於中國古漢語。

題外話:其實心裡不太有底的是,唐朝最出名的兩個牛人,李白和杜甫,都是在唐都城長安呆過N多年的,而且他們相當一部分著作,都是在長安為官時期創作的。難道必須要用西安地方方言來朗讀才能知道當時古漢語的主流發音究竟是「從陝」還是「從粵」?

其實在方言當中,最「猛」的不是粵語,也不是閩南、客家等方言,而是溫州話等「吳儂軟語」(此處說法有誤,根據評論者意見,溫州話應當獨立出去,應虛心接受)。我高中三個同班同學是溫州人,曾經現身說法。同一個漢字,在溫州話里的意思完全不同。因此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所有的通訊兵都是溫州或者通曉溫州話的浙江籍,明碼發電,完全不用加密,因為越南人根本無法理解這樣的文字組合到底是什麼意思,和《風語者》完全有一拼了。

一點陋見,求方家指證。


嬰兒都是一樣的,越成長,差別越大。字的成長應該也是類似的情況。一開始一樣,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越來越分化了


舉個類似的例子,古典拉丁語最初僅僅做為羅馬今義大利的拉齊奧區的一地方言,隨著羅馬帝國的興起其做為中心語言向四周擴散。通過對早期義大利遺留文獻的研究,可以證實除拉丁語之外其他多個義大利語族分支的存在,之後這些分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逐步被拉丁語同化。拉丁語的親屬語言包括法利斯克語、奧斯坎語和翁布里亞語等,這些語言今天都早已經完全消失,而今天的拉丁語及其後代羅曼斯諸語(如法西葡意語)是義大利語族(Italic Languages)中僅存的一支。

另外想起史科,唐代在佔領越南後,大量的建立教育或者其它文化傳播機構將中國文化連同漢字(中古音)也大量湧入越南(史科來源記不太清),越南引入了整套系統的中古音漢字讀音,並變成自己的漢越音。可以想像在中國其它地方的發生的事情。

總的說來就是國力的強盛,文化的擴張,代表性的語言隨著教育和其它帝國的工具快速擴散。


1.漢字不是表音文字。這樣就排除了像拉丁文那樣在帝國滅亡後各地的方言滲透入書寫系統而變成互相越來越不相同的語言。

2.秦滅六國統一了漢字書寫系統。反例是簡體字的出現有分開兩岸三地的漢語的危險。


簡單地說,如果漢文字沒有形旁只有聲旁,即像拉丁文一樣,那麼今天的中國可能已經像歐洲一樣。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商周時代的華夏各民族逐漸融合,民族共同語正在形成,方言的差異普遍存在。《孟子·滕文公》說:"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這說明齊方言與楚方言存在著差異,其他各地方言也大致如此。但是方言的差異並不影響人們的書面交際,這就是漢字具有超越語音差異的表意功能所致。漢字超越語音差異的表意功能是漢語沒有因為方言的差異而分化成多種不同語言的根本所在。不管你操何種方言,也不管語音有多大差異,人們都可以通過統一的漢字所記錄的雅言進行交流,這樣,就抑制了方言的無節制的發展。漢字的這種作用的充分發揮,必須有統一的字形,文字異形是發揮漢字這種作用的障礙,所以,書同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立即著手統一文字,是一項非常英明的決策。這項政策以秦國特有的風格迅速推廣到全國,全國有了統一規範的字體,這樣中央政府的各項政令法規才能得以順利施行,從而促進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以後近兩千年的時間裡,漢字一直發揮著這種作用,即使非漢族居於統治地位的時候,漢字也一直起著主導作用。現在漢字仍然發揮著抑制方言離異,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
至於簡體字,竊以為單憑繁簡中文就分開兩岸三地是誇張了。兩岸的國人其實是可以互相認識其文字的,字體的壁壘並沒有那麼高,加之,在如今的時代,輸入法的繁簡切換也很方便。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兩岸說話方式:第一,大陸的正式文件統一用白話文,而港澳台則不同,中學生的學生手冊、大學裡的中文郵件,都是很正式的文言;第二,部分用詞和語法不同,很像是英語美語的不同。關於生活中的用詞差異,網上例子很多不再詳述;還有計算機/手機系統的用詞差異:選擇語言的時候,總有English(USA), English(UK)balabala,也有中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新馬簡體)不同語言中相較於字體的差異,用詞的差異才是更危險的;第三,廣東話寫出來是和普通話寫出來不一樣的。在這三點上,漢字超語音的表意功能就被大大削弱了。
Reference: New Page 2


古代語言並非統一,你所看到的切韻音系也只是某個特定時期的洛陽音。各地方言的差別有逐漸擴大的,也有逐漸縮小的。
逐漸擴大的一般是官話方言,在傳播過程中發生了訛變。
逐漸縮小的一般是南方方言,這些方言的底層可能是原住民(如越人)的語言,可參考對《越人歌》的研究,隨著北方漢人南下逐步被洗成了現在這樣。
當然上面說的也並非絕對,例如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語言也會發生變化,差距會越來越大。


賈雷德?戴蒙德在他的1998年普利策獎獲獎作品《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參見 第十六章:「中國是怎樣成為中國人的中國的」)
摘要一下:地理環境的四通八達帶來了政治統一,統一政體帶來了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的綜合優勢,從來加速了語言文字的同化過程。
東南亞群島的語言大多起源於台灣,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和過程所導致的。


推薦閱讀:

同時會說普通話和方言是怎樣的體驗?

TAG: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中古漢語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