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到博士到底有什麼用?

你好,我現在也很迷茫,看見好多人都考取了很好大學的博士,卻出來還是拿著卑微的薪水,忙碌的身影,真的不知道學習的用處在哪裡?博士按理說是從小被老師家長所宣說的最優秀的位置,可是為什麼拿了博士,卻還沒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那讀書到底用處在哪裡?真的不知道,看著演藝圈裡面的那些人,學歷不高,素質也參差不齊,卻拿著博士十幾倍的薪水,那麼光鮮亮麗,真的很困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意外地收到了這麼多的祝福,真的非常感謝大家,感謝!
---------------------------------------------------------------------------------------------------------------------------

都這麼多回答了,可能沒人會看到吧。
母親得了重症肌無力,是一種人自身免疫系統的疾病,理論上沒有完全治癒的可能,只能自己調養,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五一期間她的病情突然嚴重了,從眼肌型轉化為全身型,當時我剛回到北京,只能打電話安慰她,我爸也急得亂了分寸。
當時聽說上海華山醫院的神經內科治療重症肌無力特別有經驗,神經內科排名全國第二,還有兩個醫生也很有名。當時在挂號網受了好幾晚,每晚12點放號,可是就在那一剎那看到的還是號源已滿,根本掛不上號。
度娘了一整個上午都沒有在任何地方找到醫生的聯繫方式,突然想到既然醫生有發表文獻,如果她是通訊作者,就必然會留下通訊郵箱,於是在web of science搜醫生名,找到的幾百篇文章一篇篇排查,終於找到了她的郵箱,懷著忐忑的心發了封條理清晰、情真意切的郵件,奇蹟般收到了回復通知可以破例加個號。
這是我讀了十幾年書,到現在讀博士天天讀文獻以來,第一次覺得知識改變命運。
以上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博士教育的目標很明確:培養你成為一名研究者。作為一名合格的博士,你應該有能力在某個領域為人類創造新知識。

不過,現在的博士培養體制面臨著一個問題:社會沒有提供足夠的位置來消化這麼多研究型人才。大學的教職趨於飽和,業界的機會也有待開發。

一名博士,如果不能從事研究性的工作,那麼ta的訓練就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費了;對於學術世界之外生存的技能,又缺乏足夠的訓練。即使成功在學術界生存下去,從純粹經濟的角度講,回報和付出也是不成正比的,需要更多情懷的支撐。這就是現在很多博士生心理健康狀況堪憂、感覺前途一片暗淡的原因,也是許多人呼籲「fix the PhD」的原因。

任何人在讀博士前一定要把這些事想清楚:念出來到底能幹什麼,職業發展路徑如何,學術界生存的真實樣貌是什麼樣子,你的情懷餘額是否足夠。你的選擇應該基於充分了解信息之上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抽象的「優秀」,或是對於學術生涯的浪漫想像。


男朋友在讀博士。

每次他給我講他的科研或者學到的新知識的時候,眼睛裡閃著光,嘴角上帶著笑,聽不懂的我就會想,"有沒有用"怎會比這種感受智力創造幸福的過程更重要?

至於光鮮生活什麼的...反正我不適合科研於是選擇了"光鮮"的工作,工資養男朋友應該綽綽有餘(男朋友除了吃幾乎不怎麼花錢),problem solved。


博士階段和其他階段的本質區別,是必須從輸入知識變為輸出知識。

凡把「讀博士」單純理解為「讀」的人,大概連博士的邊都沒摸到。


來打個(自己的)臉吧。

上面很多答案提到對知識和科研的熱愛,這肯定是一部分博士(暫時的)的動力。對我來說,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無窮延伸:熱愛知識有什麼意義?做教授有什麼意義?獲得諾貝爾獎有什麼意義?等等。對其他的領域這個延伸也適用:演戲有什麼意義?掙錢有什麼意義?

當我們為了意義而糾結時,其實原因只有一個:想放下,卻放不下,所以想給自己來一針不放下的雞血。

但是,一定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最後放下還是沒放下,為了意義去做任何事,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想這世上大多數成事的人,在做事的時候根本不會先給自己打一針雞血,說我這研究多麼有意義,我要為了人類的福祉努力奮鬥啊!當然,他們自己不打,但可能會經常給手下打,因為管用啊!但恰恰又是這些人,都能把事做出(別人眼中評價的)意義。

徐霞客同志,專註旅遊一輩子,結果名流千古。從來不會有人在他拽著藤蔓爬山的時候採訪一下問,小徐啊,你對旅遊的心得是啥?而現在的我們更想像不了,他一輩子背了多少罵名和嘲笑。

牛頓同志,在三十歲前完成了奠定人類發展三百年的理論基礎,扭頭去研究鍊金術了,後面的人生除了罵除了他以外的同行都是傻x外,留下幾箱子沒有任何科研價值的的廢紙。很多後世的歷史學家捶胸頓足,認為他浪費了他的絕代才華。也許對歷史來說,那是浪費才華,但對牛頓自己來說,那真的是浪費嗎?

如果我們有機會,在牛頓和徐霞客閉眼之前,問問他們這輩子做的事有什麼意義,他們會怎麼說?

我想,也許他們會如同王陽明那樣,連評價都懶得做: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意義這東西,永遠都是別人事成(或者事敗)之後加的標籤,對於當下做事的人,真的沒有意義。因此,意義的雞血作用,本質上就是在意淫:我做的事別人會怎麼怎麼評價,我會被怎麼怎麼評價。它也許能帶來暫時的快感,但長遠看,一定會讓你陷入階段性,周期性的迷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家階段性,周期性地給手下打雞血)。直到老了,淫不動了,也沒有雞血可打了(也已經產生了強大的抗藥性),才會有種感覺:活了一輩子,道理聽了這麼多,咋還是沒過好?

對於意義的思考,是沒有終點的徒勞,很多時候更是阻礙前行的障礙。這世上除了不道德的事,其實每件事做的深入了都會有「別人眼中的」意義。但有些事的意義回報周期太長了,比如徐霞客那樣,要等幾百年才能展露出來。因此,與其想著意義,想著給自己找放下的理由,或者放不下的雞血,不如換一下角度,把它看成一種選擇。博士這個選擇,並不比其他的選擇更好,也不必其他的選擇更差,它的回報周期取決於你自己的內在水平,和外在條件。拋開高上大的對於知識的熱愛,對於道德的捍衛,對於人類的奉獻,重新掂量一下自己,也許會更加理性一些。

但如果還是想著意義,那麼我就奉獻一針汪老師的經典雞血: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就好,
既然選擇了風雨兼程,便只顧遠方就好。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因為走的多了,你的足跡就是別人腳下的風雨兼程。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因為走的多了,你的背影就是別人眼中的遠方美景。


博士學位證里有一段拉丁文,
譯文是如下:

「恭喜你為人類知識做出的創新,因此授予你這個學位。」


謝邀。
題主如果拿CS行業和科研圈對比收入那也就算了,可是拿演藝圈來比。。你知道學音樂學表演前期成本投入有多大么?不妨去看看錶演藝術類學校學費有多貴,可不是每年5000那麼便宜;再加上中學時期作為特長生的教育投入,小算一下也得是小康以上家庭才能負擔得起的吧。更不要說顏值這種靠錢都不太好彌補的先天因素了。。

按照題主這種無視倖存者偏差的邏輯,讀博士想賺錢很簡單啊,去美國讀個MD JD出來分分鐘賺大錢啊,別把醫學法律的博士不當博士啊(當然學費嘛肯定是有點貴的啦)。就算不濟,去讀個工程類的PhD,在美國畢業出來去業界找工作,工作幾年拿身份買house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啊,這種例子我可是見得太多太多了。不過如果你又要賺大錢,又要讀什麼純數啊,理論物理啊,某些生物啊,某些化學啊的PhD,是不是覺得有點。。精分呢。。

當然這一切的大前提都是你有資格讀的上博士,讀不上你討論這些有的沒的東西有什麼意義。。我可從來沒說讀博的門檻不高。


有些事情 光是知道 就很開心


讀到博士,明白了和傻逼講道理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太高,於是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節約下來時間精力相當於多活了幾年。

有人會說某某讀博讀傻了
那是因為,TA沒有必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智商,也不需要取悅任何人顯示自己情商在線。
畢竟能讓老闆心甘情願發工資養自己幾年做愛做的事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短時間收到大家的秒贊受寵若驚,那我再補充解答一下題主關於「演藝圈裡面的那些人,學歷不高,素質也參差不齊,卻拿著博士十幾倍的薪水」的疑惑吧。
我是學藝術的,16-23歲都是在演藝圈混,還沒來得及出小名,就已過氣。
首先,演藝圈最好吃的是青春飯,如果這個時期過了還沒有煉出過人的能力,很容易被新人取代。我身邊轉行的優秀藝人不在少數。
其次,犧牲很大。導演深夜叫你去他房間談劇本,你去不去?經紀人叫你陪投資人喝到不醉不歸,你喝不喝?主辦方讓你簽合同生老病死都必須按計划上台演出否則賠錢,你簽不簽?就不一一列舉了。
再次,銀幕上耀眼的藝人屈指可數,可你算過往演藝圈擠的頭破血流的人有多少么?讀完博士也可以拿到豐厚收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不過同理,能做到的人鳳毛麟角,而希望靠讀書改變命運的人前仆後繼。兩者門檻都很高。

所以話又說回來,不管未來發展如何,我相信讀博的人都有這個感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感覺,真好。


拿到博士學位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


我們學院新來的理論類碩士和博士的第一門課,是由學院的distinguished professor教的。
是一門科學哲學的課。
當時那位教授就告訴我們,如果有人問你,你做的這些研究有什麼用,你就告訴他:沒有用,因為做研究的目的就不是拿來用。自然科學向自然提問,社會科學向社會提問,尋求答案才是目的。理論研究的結論一定有用,但是科學家不一定知道該怎麼用。難道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的時候,還考慮了一下這個東西是能拿來造火箭呢,還是造飛船呢。真拿去用的人,很大情況下可能是engineer,不是researcher。
因為不能直接拿來用,所以很可能就換不成錢。這事不但在中國這樣,在美國這樣,可能在火星上都這樣。但是,有些東西就是會心心念念的放不下。比如我也不是沒有機會轉行到業界,賺的至少是以後做助理教授的兩倍,但是想到以後就不能做自己心愛的研究方向了,就怎麼也捨不得。


知乎er情懷真高啊!
可能你們都是清北復交,美帝Top100吧。
我這二線城市985基礎學科,身邊一半以上的博士讀博就是因為:
1.本碩畢業找不到工作;2.本碩畢業工作不滿意。

至於題主問的有什麼用,我來客觀回答一下在普通985/基礎實驗學科/非大牛課題組讀博的作用:
1. 「本科出身」一般的。
a. 洗刷掉非211的「本科出身」,找更好的工作。本院除了幾個牛組以外,一半以上的博士生源是來自本科時聽都沒聽過的五湖四海的地級市師範學院。對於這些人,花5-6年時間弄一個還算是名校的title絕對值得,找工作的時候很有幫助。對於他們,讀博的作用很大
b. 有科研情懷,希望實現自己價值的。對於他們,由於本科學校不夠好,出國難度大,所以來國內名校讀博對於實現他們的科研夢,作用也很大

2. 對於「本科出身」好,基礎紮實的同學,選擇留在本校讀博主要是因為:
a.熟悉本院系的方向,對特定領域有興趣。比如這位武大「學霸」3年發表23篇SCI論文 可博士畢業30次。
對於這類人,讀博的用處就在於實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專長,學並快樂著。
b.沒什麼主見,家境又殷實,成績也過得去,於是隨大流走一程。博士學位在長輩眼中還是很金貴的,而且確實還算稀缺。不差錢,進取心不強的學生讀一個,自覺不虧。
對於這類人,讀博的用處就在於順勢而為,物質上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精神上獲得一段人生經歷。
c.本科畢業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保研或者考研的名額又只允許直博。
對於這類人,讀博的用處同b,但過程往往更艱辛,整日怨天尤人的博士基本就是這類


有一群人,一起在往山上爬。
其中兩個人就在路上聊起天來。一個問另一個說:你也是要爬上去看山鷹的嗎?另一個回答說:不是啊,我想看海豚。
山很陡,路很窄,爬起來十分艱難。兩個人都累得氣喘吁吁。
山上很黑,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路,需要不斷地披荊斬棘,兩個人都走了不少冤枉路。
山很高很高,一天,兩天,好多好多天都還沒爬到頭,兩個人都不放棄,咬牙堅持著。
終於爬到了山頂。當然,山鷹在高空中盤旋。當然,沒有海豚。
第一個人很開心,他覺得自己付出的所有辛苦,所有周折,所有時間,都得到了回報。
第二個人很沮喪,他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辛苦,那麼多周折,那麼多時間,全都白費了。
---------------故事到這裡完了嗎?-------------------
還沒有。
第一個人開心之後開始不滿足,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山鷹,盤旋在上方的山鷹離他還是太遠太遠了。他收拾好行囊,指著前面另一座更高的山峰說:我要繼續走下去。我要離山鷹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第二個人沮喪之後開始憤怒,他發現自己其實能遠遠地看見海豚,在遠方群山盡處的大海邊,隱隱約約,模模糊糊,有海豚跳出海面的影像,太遠了,只有一個小點。更讓他憤怒的是,有人從船上給他打來電話:」嘿,我們看到海豚了!太清楚了!漂亮極了!「 他已經出離憤怒了。明明出發的時候,他比他們的準備更充分,裝備更精良,體力更強健的!明明他這一路上竭盡全力,一點都沒有偷懶,委屈了自己這麼多!明明他們出海根本什麼努力都沒有做,連預料中的巨浪和大風都沒有出現!為什麼?憑什麼?我這麼辛苦的爬山到底有什麼用?
如果你要看的是海豚,你說你爬山有什麼用?


1.最準確的回答應該是:博士學位現在是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入門要求基礎准入標準。博士學位使人有資格以獨立研究者的身份進入當前的學術共同體。這裡說的獨立是說在學術觀點和承擔科研項目上可以有獨立的身份,不再需要完全依附導師。

2.知識掌握與博士學位之間的關係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掌握知識是獲得博士學位的必要要求,但是並非只有通過讀博這一途徑才能獲得知識。事實上,如果不在乎進入學術共同體,不在乎進入高等教育體系,則大可不需要讀博士,只要能夠自己通過自己的方式學習、提高,最終的結果未必會輸給博士。

3.從功能上看,博士學位實際上與各種從業資格的本質是一樣的。但是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且一致持續未中斷的「從業准入資格」形式,其制度化程度之高、其社會聲望之隆都遠遠超過其他的職業准入體系。比如,高級廚師資格與博士相比,考取的難度與程序化、制度化程度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人們對高級廚師的尊敬和敬畏相比博士而言常常是很低的,最後,對高級廚師和對博士的期待也完全不同,往往會覺得博士應該更高級、層次更高、收入也更高,如果博士達不到反而會顯得是一個問題、是異常

4.有一種觀點認為學士、碩士與博士這樣的「學位」是對一個人學力的判斷,換言之,是對一個人學業成就的衡量。這種說法常常與沒有進過大學的家人對博士的誤解相對應:許多人覺得博士在學校應該上很多課、讀書、背書之類。實際上,博士的生活是在以學徒身份從事科研活動:國家或私人科研基金設立科研任務與目標,向廣大科研工作者招標,導師投標並中標之後,指導、監督博士具體開展科研活動。所以,說學位反映了一個人對科研這一社會活動中涉及的諸項工種的熟練程度,更為準確。一般的自然科學各學科中,科研涉及的工種可能包括:文獻綜述、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團隊建設、學術交流等。

5.目前,部分學科博士產出過剩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國內國外都是如此。勞動者的工資與待遇取決於社會需求與從業人員人數之間的關係,而一個社會對於尖端科研的需求往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一個科研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機遇也是有限的。勞動力的過剩導致博士待遇的下降,也導致科研領域嚴重的內卷化(involution):大量的人力投入與越來越吹毛求疵的精耕細作,換來越來越微薄、瑣碎的科研產出。另外,社會對科研的需求直接反映在科研經費與授予科研人員的社會職位上,兩者都非常有限,以至於相當一部分科研人員都無法直接獲得基金贊助,需要掛靠到有資源的科研團隊中去。有限的資源以及日益龐大的博士群體,導致科研人員中的社會分層日益嚴重。其後果之一便是科研資源的分配與成果、利益分配(經濟利益與名望等)中的不公平現象會緩慢而持續地加劇

(另外提一下:目前的博士與科研崗位的不對稱性是在科研領域中的局部踐行市場經濟模式的產物,好像通過讓一部分不適合科研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經濟原因的考慮而主動退出,能夠更好地起到人員篩選的作用;同時,通過維持大量科研後備軍,能夠持續壓低科研人員待遇。這樣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但是正如波蘭尼的《巨變》一書的觀點,市場經濟的一個局限性在於個體的生命周期不能夠像市場變化那樣迅速地轉換——科研這一工種所需的培養時間非常漫長,涉及的技能具有較高獨特性,以至於一旦科研領域需求衰退,大批科研人員將無處可去,無法轉職。蘇聯解體後大批科研人員的悲慘境遇便是如此——科研能力之強如蘇聯專家都是這樣,可見譴責科研人員因待遇不佳訴苦的板子實在不能一味打在科研人員的能力、是否有「出去闖的勇氣」與是否具備「甘坐冷板凳」等道德問題上)

6.有許多人提到博士生涯對自己帶來很多個人成長。這固然是事實,但在考慮宏觀的問題時,這種非常個人化的經驗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博士生涯對個人的鍛煉未必有多麼獨特,以至於不讀博就完全沒有辦法從其他的地方獲得。

7.最後總結:我個人的觀點是,博士的主要作用是一種職業准入資格,證明一個人具備從事科研活動的能力並已足夠熟練。一個近似的類比是中世紀手工業的學徒獲得了出師證明,表明該行業的行會同意這個人加入這一個行業,成為同行以及競爭者。讀博之後,就可以去高校爭取獲得教職,去科研院所爭取獲得研究崗位啦


利益相關:博士已經畢業,現在博士後。

首先,什麼是成本?你放棄了原本「可以做的事情」中最高價值的那個才是成本。你放棄做博士,你就成大明星了?就能當總統?就能創立「非死不可」了?醒一醒好不好!你不要說得你自己可以選任何職業一樣。演員是有多天生的和後天的條件,博士也一樣。如果你不具備那些條件強行去讀意義不大。 反過來,如果你具備了做演員或者做學者的條件,你又不去做,那也是一種浪費。很多人其實這兩個都選不了,職業門檻在那裡,不以你的個人意志為轉移。很多人一生其實什麼都成為不了。

然後,你拿著「身邊「的失敗」博士「和演員裡面最成功的那一批做比較。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我也懶得去挖什麼深度的數據,下面這個文章說明問題,看個title就可以了:

A PhD does pay off – at 40

也就說,長遠地看,讀博士是不虧的。想來錢短平快,呵呵,那種工作大家都懂是什麼。反過來說,演藝圈裡失敗的比比皆是,你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別提他們的私生活了。 那些做外圍的人,他們的職業欄上寫什麼?

最後,你對「價值」的判斷單一化。「有什麼用」不能簡單的用錢來看待,博士真正的意義是「創造知識」:

One of the less tangible, though very important, aspects of getting a PhD consists in the ideal of creating knowledge. PhD work requires original research that contributes new information to the field of study. Peopl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PhD should love their studies and be excited by the prospect of meaningful contribution.

「新知識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說是現在和未來最有價值的東西之一。 這個社會需要這樣一批經過專業化訓練的人來發展和創造知識,對於這批人來說,博士只是一個訓練過程而已。


心態的磨礪。

價值觀修正和升級。

從迷茫焦慮到平和自處,學會合適的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以及處理自己與世界關係。

什麼學歷,什麼知識儲備,放眼一生這個長時間維度來說都沒這個重要。

補充:再加一點,規範研究範式的養成。


全身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不用操心溫飽,除了讀博,真的很少這樣的機會。

還可以收穫專業的學術訓練,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一個人被授予博士學位意味著,Ta不僅完全掌握了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也為其擴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博士群體有一套自己的語言,就好像魔法師的咒語一樣,只有魔法師才能聽得懂。這套語言就是 Publication。

點開一個人的 CV,可以迅速判斷對方的魔法水平。

剛剛沖我點頭微笑的那個人,居然是發表了3篇 Econometrica 的大神!

想想就覺得酷斃了。

至於這有什麼用——僅僅只是賺錢謀生當然用不著讀博。但如果要從事研究工作,讀博就是必須的啦。

一個碩士寫的研究報告簡直不堪入眼好嘛!

讀博的體驗是非常昂貴的,還是有市無價的那種。

每當別人提醒我這其中的機會成本時,或者,如果不讀博,五年之後,你也可以做到中層管理者blabla,我想說,So what?

案牘勞形,非我願也!

我一點也不擔心賺錢的事。我也不認為教我賺錢是學校的責任,那是需要自己挖掘的本領。

主動探索未知領域,不怨天尤人,這大概就是讀博帶給我的好習慣吧!


後記:
如果你與我的想法不同,比如,你覺得追求財務自由非常迫切,我也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理由,去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事實上,我曾在其他答案里提到,二十幾歲是一個格外艱難的時期,我也一樣。於我而言,並沒什麼保障可以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但我相信憑藉自己的知識,以後賺錢不是一件難事。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很少想起那些「後顧之憂」。或許,是讀博給了自己一種很富有的錯覺呢。


謝邀@秋海棠(用@查看,出現三個秋海棠!!)加州大學某個分校讀了5年的博士,畢業後找到了AP的教職,期間順利拿到Tenure,目前又面臨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對於「讀書讀到博士到底有什麼用」,我想是有發言權的但是又比較心虛。

心虛的原因是,和很多立志於科研的人不一樣,我在申請美國讀博之前,我壓根沒想過這輩子要讀博士(這或許也是自己為啥做不成學術大咖的原因)。總覺得我一個女生,讀完博士不就是第三類人了,不就是滅絕師太了嗎,耽誤了婚姻大事怎麼辦,耽誤了生娃怎麼辦?

後來,因為某個人,我還是選擇了讀博士。

我是個沒有明確的長遠目標的人,但是有個優點,任何事情一旦做起來就會使出洪荒之力,所以即使成不了大事,但是也不會做的太差。

博士5年下來,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恩,長了10磅再也沒有甩得掉)。主要是很喜歡那種拼盡全力的過程,喜歡和比我牛掰的人瞎侃,喜歡那種知道了我不知道的豁然開朗。總之,就是喜歡那種每天都在成長的感覺吧!

後來工作之後回頭看,博士5年的嚴格訓練,更多是訓練了一種成長型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不輕信、不盲從、而且相信自己生命的寬度和廣度可以不斷被擴展。

在這種心態下,時常會做出一些朋友們認為的「瘋狂之舉」。最近剛結束的知乎live課程( 參加知乎 Live 是怎樣一種體驗?),花了我超多的時間和精力,算是廣度擴展的一種嘗試吧,雖然這種嘗試可能和我日後的生活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起碼參與其中方知其味嘛。老來老去,回憶過往,總會少些遺憾多些色彩。

抱著凡事要有用的心態去做事,會經常患得患失,反而越發無用了。

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即使「無用」,也會留痕。


名片上印Dr.
不是Mr.


我來補充個浮淺粗陋的用處吧:讀到博士,使你更有可能進入一個小夥伴們都比較有趣的圈子。尤其像我這種本科一時糊塗進入三流大學的人來說。

什麼是有趣?這兒的定義是「有時間、精力、心情和金錢經常去做一些不是為賺錢、而純粹是為樂子為提升生活品質而做的事。」

要滿足這個條件,一是要有較高的賺錢能力(包括理財能力),二是要有較高的消費能力(不是有錢就有消費能力的,要有足夠的閑暇時間和理念),三是家裡老人或親戚基本不構成負擔,甚至老人本身吸金能力就不錯。這三條只是必要條件還不是充分條件。

個人經驗,從大學到博士,周圍親密關係里這類人的比例幾乎是直線上升。


推薦閱讀:

會計學的博士是研究什麼的?
如何評價王天旭博士事件和南京《東升工作室》欄目的報導,真相如何?
博士應該採取什麼策略讀文獻?
非行業內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畢業去航空航天系統有沒有前景?(或者說有沒有限制)?
在北美名校讀數學博士是怎樣的體驗?

TAG:教育 | 人生 | 博士 | 學歷 | 演藝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