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DNA的分子,DNA,染色體,細胞核. 能形容它們相對尺寸么?
如圖:
來自:Tonna S, El-Osta A, Cooper ME, Tikellis C. Metabolic memory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potential role for epigenetic mechanisms. Nat Rev Nephrol. 2010 Jun;6(6):332-41.
最上面是DNA,最下面是染色體。最後的細胞大小只是示意圖,一般來說,哺乳動物細胞核直徑平均6μm,占細胞大小的1/10。
對最常見的B-DNA來說,其構成單位核苷酸長度約為0.34nm。
直觀感受可以看這個,效果很贊:The Scale of the Universe 2
- DNA m
- Y染色體 m
- X染色體 m
- 細胞核 m
如果細胞核是籃球大小的話,DNA相當於絲線粗細。
這張圖顯示了真核生物中,從 DNA 到核小體到更大染色質再到整個染色體的圖。
生物體中最常見的 DNA 構象是 B-DNA,直徑 2.2-2.6nm,鹼基對間距 370pm。下圖顯示了三種常見的 DNA 構象:A-DNA,B-DNA 和 Z-DNA:
在染色質中 DNA 會纏繞在由 8 個組蛋白(H2A、H2B、H3 和 H4 四種,每種各兩個)構成的複合體外,形成核小體。核小體可以有效壓縮 DNA 的尺寸規模(因為把它纏在了一起)。
核小體單體的結構如圖所示,每個核小體大概含 147bp,直徑大約是 10nm。
核小體外面可以連接一個 H1 組蛋白,此時核小體的「串珠繩」結構便會更加緊密地繞成 30nm 染色質纖維。有關這種纖維的具體結構仍未解析出來。下面是一些可能的結構
在更大的尺度上,這種 30nm 纖維仍然會反覆摺疊纏繞,最終構成細胞內的染色質。在細胞間期,染色質就是反覆摺疊的 30nm 纖維。細胞分裂時會形成染色體,在此種情況下,染色質會形成所謂「四級結構」:他們會把長度再壓縮 20 倍,同時更緊密地纏繞,這樣馬達蛋白(著絲點上的)在牽拉染色體的時候就不會扯壞了。
補充找到圖片
推薦閱讀:
※觀察水中微生物的細胞壁應挑選哪種顯微鏡?
※染色質纖維纏繞成染色體時為何不會相互打結?
※細胞分化源於基因選擇性表達,那細胞怎麼知道它要選擇性表達那些基因?
※如何將DNA進行絕對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