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研究領域,有哪些開了掛一樣年輕有為的學術新星?

類似陶哲軒這樣的。求詳細介紹他們的成就


看到高票答案有說邢立達的,我想起這樣一件事:

今年泰晤士報發表了一份亞洲大學排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排到了中國大陸第12名、亞洲第72名的位置。
即使是本校校友,也都對這個排名感到不可思議,不解北地何德何能,竟然排到這個位置上。作為一所專業型211,比多數綜合類985排名還高。

後來大家才發現排名突增的一大原因是:邢立達博士在2016年畢業並留校。


北美材料屆那些都聽過的什麼 崔屹,鮑哲南之類的華人就不說了。

這次的主角是一個韓國人,算是我師叔,Dae-Hyeong Kim,UIUC PhD,一般說PhD期間能發一篇一作Nature或者Science就很爆炸了。

這哥們...讀博期間發了八篇NS(一作或者共同一作),總共一作文章16篇,從柔性硅集成電路到表皮電子再到bioelectronics,全部是工程類,文章我看過,他的會議報告我也聽過,確實是厲害。現在當教授沒兩年組內就各種nature science了。

到底有什麼用吧?舉個例子,他做了一個類似創口貼一樣的東西,可以通過其中的柔性電子器件感應人體身體情況(各項指標),可控釋放治療帕金森綜合症的藥物,全過程使用手機app監控,屬於高端的可穿戴醫療電子設備,目前已經商業化。

沒事的時候看看這哥們的主頁,看看山外的山

課題組入口Flextronics


感覺有的回答沒有緊扣題目:年輕有為的學術新星,說好的年輕呢?

大概是太牛逼,可以忽略年齡咯


說一個能源材料領域,正宗的年輕有為的學術新星

清華大學,彭翃傑(清華本碩博,2018年博士畢業,清華研究生特獎、學術新秀)

第一作者身份(含共同一作)發表SCI論文16篇,ESI高被引論文9篇,ESI熱點論文1篇,總引用超2600次。連續三年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5年獲得美國材料研究學會研究生獎。(感覺都夠8個博士畢業了,評個青年千人so easy


他有一個逆天的操作:收集文獻(100G內存,2400個文件夾)

從大四到現在,他每天都要把當天主流期刊上的所有文獻瀏覽一遍。覺得話題相關或者有意思的,當即花一兩分鐘看看核心內容像是標題、作者、單位、論文配圖,然後下載下來,根據內容分門別類整理好。

特別感興趣的文章會集中管理起來,抽時間詳細讀一遍。有時他按照研究方向分類,有時也會按照作者分類。在看文章時對一個作者的相關研究產生興趣,就會把這個作者在一段時間內的相關文章全部找出來加以閱讀,去分析整體的研究思路和歷程。

「讀文獻現在對我來說,就像讀散文或作文。」在大量的文獻閱讀積累中,彭翃傑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審美觀,這儼然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雷打不動的習慣。即使是大年三十,也要完成了這項工作再吃年夜飯。

到如今,容量達到100個G,數量超過2400的文獻管理文件夾已經成為彭翃傑引以為豪的人生積累,他不需要專門的文件管理軟體,用他的話說這些專註過的東西都會停留在自己的腦中。「軟體還有響應時間,沒有腦子轉得快。而且經常用用腦,也能鞏固加深印象。」

他的腦袋裡好像有一棵文獻之樹,他清晰地記得樹的枝幹和紋絡。有多了解呢?哪個大學哪個人呆在哪篇樹葉上,每片樹葉從哪一支出來他都如數家珍。

簡單算起來,四年大概1000個工作日,彭翃傑下了將近42000篇文獻,平均每天40篇以上。這還只是下載的,瀏覽過的平均一個工作日可達兩三百篇。

學術新秀彭翃傑:年輪斗轉,「數」說科研大神的清華歲月

來了!清華研究生特獎公示!你想知道的這裡通通都有!!


是不是膝蓋已經碎了(笑~)

那再介紹一下他導師吧,也是正宗的年輕有為的學術新星

清華大學,張強(25歲博士畢業-2009年,27歲在清華任副教授-2011年,現在33歲左右)

簡介

引用


沒有人提到NLP領域的李紀為(Jiwei Li)博士嗎?

最近,斯坦福大學的一名博士畢業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七月初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通過後,他成為第一位僅用三年時間就獲得了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CS)博士學位的人。不僅如此,在近日由劍橋大學研究員 Marek Rei 發布的一項統計中,李紀為博士在最近三年世界所有人工智慧研究者中,以第一作者發表的頂級會議文章數量高居第一位。

李紀為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分支——自然語言處理(NLP),在三年的博士生涯中,他的多篇論文被各類頂級會議接收。在四月底結束的 ICLR 2017 上,李紀為有三篇論文被大會接收,其中兩篇為第一作者;而在即將於 9 月份舉行的 EMNLP 2017 上,他有兩篇論文被大會接收,均為第一作者。

不得不提的是,李博士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某基礎科學專業,大四做畢業設計的時候才開始接觸計算機科學和自然語言處理。真正能力強的人,即使不是科班出身,也能彎道超車。

詳細介紹可以看機器之心的訪談文:獨家專訪李紀為博士


林歡,文學碩士,中國古代史博士。碩士期間(23歲)的研究資料彙編出版了《宋代古器物學筆記材料輯錄》,博士論文《晚商地理論綱》寫得非常出彩,參與大型社科專題項目《商周史》第十卷《商代地理方國》的撰寫,自98年起發表相關論文多篇,參與項目數個不贅述,古文字學、金石學、考古學、文獻學均有相當的功力,酒豪。可惜去世時年僅28歲,一代女史就此過早隕落。


一位1986年出生的師叔,辦公室就在我們對面,直線距離不過10米。

15年青千,回清華。今年4月份至今的半年多時間,3次上清華主頁。這個頻率除了校領導和顏寧大大之外應該也沒誰了。

第一次是4月份,在nature子刊上發表了封面文章:

第二次是兩個月後,製備出可適應複雜人體使用需求的三維多模塊電子器件系統,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

又過了4個月,獲獎

開始對這個獎的分量不是很了解,後來仔細一看就嚇尿了

圖中幾位獲獎人,前三個沒查到,後四個中國出生的美國工程院院士都是業內耳熟能詳的大牛了。

此前在去年, 麻省理工學院(MIT)主辦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張老師上榜,同樣也是上了清華主頁。

(會不會給人一種清華主頁想上就上很水的感覺。。。。)

張一慧:SCI論文60餘篇,《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MPS》等國際期刊上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30餘篇論文。這些研究成果被《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PNAS》、《Nano Today》等期刊在Research Highlights、Perspectives或News Views/Opinions專欄中焦點報道,同時得到ASME News、Chemistry Views、IOP Physics World、Materials Views、MIT Technology Review、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等專業機構追蹤,還多次受到BBC、Discovery、Fox、Wall Street Journal、參考消息、新華網、人民網等國內外重要媒體報道。

1986年出生的啊同志們。


祁曉亮,83,清華土博,現在斯坦福甜妞。
他要是早點兒碰到張首晟,估計開掛的會更早...

本來想加上傅亮,記得比祁曉亮還小了兩歲,中科大少年班(祁曉亮也是16歲高考狀元進的清華),賓大博,現在MIT甜妞,但是同一個領域的話,還是祁曉亮更牛逼,因為感覺傅亮之前的資源比祁曉亮要好,可能活動能力也更強。這倆人真的是說明了英雄不問出處,沒別的意思,看跟誰比.......倆人當年的工作現在養活了一個領域的人,這才是所謂真正的重大影響。後面的發展,誰能更上一層樓要看運氣和其它綜合能力了吧……

P.S. 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提名的人越來越水了,希望小朋友們還是要開拓視野,有一些青千傑青長江國內一抓一把,錯過諾獎離諾獎最近之類的那種強加的標籤看的人犯尷尬症,本人看到都會embarrassed 的。


理論物理界像陶哲軒這樣開掛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Juan Maldacena

PhD畢業後1年posdoc直接拿到Harvard associate professor,兩年以後full professor,再兩年被挖到理論物理最頂級(沒有之一)的IAS。

Maldacena 29歲時在論文[hep-th/9711200] The Large N Limit of Superconformal Field Theories and Supergravity中提出AdS/CFT correspondence,該文現在已經被引16000次,是所有理論物理被引最高的文章AdS/CFT直接養活了高能理論除pheno外一半以上的人,外加部分凝聚態和量子信息研究者。

拜他所賜,今年冬天要去他在阿根廷Patagonia的母校開會,深感激動(當然主要是因為可以順便去神往已久莫雷諾冰川和Fitz Roy)。


段路明,本碩博都是在中科大讀的,讀博期間獨立做出量子信息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把自己的導師培養成了院士」,後來被密歇根挖走了,現在是該校的費米講席教授。

說他是改開以來國際地位最高的本土培養的物理博士之一毫無爭議吧,就不知道需不需要加「之一」了。


群智感知領域,劉雲浩。

現在是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經評論區提醒,前不久卸任了),ACM中國理事會主席。

相比其他答案里在某一個領域開掛的人生,劉雲浩是屬於多個領域處處開掛的那種神一樣的存在。

他1971年出生,身高193cm,90年代在清華自動化系讀的本科。

本科期間除了讀書他還做了以下四件事:

成為排球國家級運動員,北京代表隊隊員,代表北京獲得全國比賽亞軍;

開了一家創業公司,1994年一年的流水過千萬;

出版了一部歷史學專著《無頭案雍正暴亡之謎》;

出版了一些翻譯作品比如《穿藍色長袍的國度》《胡迪尼傳奇》等等。

本科畢業後放棄本系保研,因為「覺得外交官酷」選擇報考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學習同聲傳譯,獲文學碩士學位。

北外畢業後選擇從政,在郵電公文考試中獲得第一名,不到30歲就成為當時國家郵電部最年輕的處長,擔任了全國郵政電子匯兌系統技術總負責人。

而立之年選擇出國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留學,僅三年多就拿下計算機碩士和博士,成為該系歷史上畢業第二快的博士。

在美國期間代表密歇根州立大學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並獲得第九名,成為該校建校以後唯一的中國籍和博士男排隊員。

2004年,33歲,博士畢業,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數年。

2011年,40歲,回到清華大學,入選首批全國青千。

2011年,40歲,入選國家傑青。

2012年,41歲,入選長江學者。

2013年,42歲,獲得ACM主席獎,是該獎1985年設立以來首位獲獎華人。

2014年,43歲,入選IEEE Fellow。

2015年,44歲,入選ACM Fellow,這是什麼概念呢?大陸高校僅有的其他幾位ACM Fellow分別是姚期智、高文、鄧小鐵、周志華。

此外,他還是全中國最早正式定義物聯網的學者,出版了教材《物聯網導論》,是物聯網領域的開篇專著,他的谷歌引用數達到18000多次,獲得過2014年MobiCom唯一最佳論文獎等等等等。

怎麼說呢,絕大多數普通人努力一輩子都爭取不到的榮譽對劉雲浩來說就跟刷著玩兒一樣。。。

關鍵是,還換著領域變著花樣刷著玩兒。。。

更關鍵的是,還長得賊帥。。。

補一張大佬照片:

相關鏈接:

1. 劉雲浩_百度百科

2. 一箭三雕,一年拿下青千、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的劉雲浩,到底有多牛?

3. 男神養成指南:不是所有的男神都叫劉雲浩_清華大學研究生會_新浪博客

4. 無頭案雍正暴亡之謎 (豆瓣)

5. 穿藍色長袍的國度 (豆瓣)

6. 物聯網導論 (豆瓣)

7. ACM Fellow_百度百科

8.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hon00PIAAAAJ

9. 清華教授浩哥的十個段子:不要再提神(男神)那個事了_清華大學研究生會_新浪博客


一千一百贊了……
再更幾張圖吧

盜用一位老師朋友圈的圖
前幾天邢老師和大劉見面了
送了他一張傳說中的「劉慈欣龍」的照片
大劉很開心

照片最右邊沒收進鏡頭的人是劉宇昆
科幻圈大名鼎鼎的小劉
二劉印龍(二泉映月?)

最後再來一張劉慈欣卡利爾足跡的圖 圖源水印
emmmmmm老師們應該不知道我玩知乎 隨時侵刪
————————分割線————————
卧槽雖然不知道為啥這個回答能1k贊
但是很激動
更新一張圖吧

學校宣傳欄里的
邢大佬現在已有113篇SCI並得到Science報道
——————————以下原答案————————
地質學圈子裡
那當然是我校著名的邢立達大佬
傳言他博士未畢業時就有86篇SCI
他做古生物的
這人已經成了一個神話,發SCI如同吃飯喝水拉家常,有人說他開會茶歇間隙隨便劃拉幾個字,過半年就能白紙黑字印成paper
不光是科研,邢大佬做科普也很厲害,有興趣可以上微博搜搜他
以下是傳說,真假有待考證:
邢大佬是古生物教研室的,他以前有一次去我們地院找一位教授辦點事,那天那個教授辦公室里有兩三個過來閑聊的年輕老師,關心下一代嘛,辦事的間隙年輕老師就跟邢大佬閑聊:"還是學生?""嗯,博士。""博士辛苦啊,努努力多做些成果,發些有分量的paper,早日畢業。現在有幾篇文章啦?"
邢大佬一臉真誠看著他們:"七八十篇吧。""哈,不錯,七八……蛤???七八十???博士生???"
想必當時那幾個年輕老師一定像看到了外星人
他們驚魂稍定,接著問:「有SCI嗎?」
邢大佬:「我說的就是SCI……」
言外之意,非SCI的他都沒算上
我估摸著那一屋子老師發過的paper加起來未必有邢大佬發的SCI多
科研不是比拼論文數量,論文也有灌水貨,但若是能發近百篇SCI,這個人無論如何都夠得上「學術新星」和「開掛」這兩條。
幾句題外話,他去年還是前年發現了一種新足跡化石,命名為"劉慈欣龍",邢大佬還是個科幻迷
再借個東南大學學醫的朋友的圖
祝各位博士大佬都年年發文章天天有數據順利畢業

附上 @居士說 的回答,邢大佬畢業留校以一己之力提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排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003115/answer/25611078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singlemessage


這次介紹的和我不是一個專業,我有一次偶然間翻到他的個人主頁,被驚呆了……

粗略算了一下,有27篇NatureScience以及Nature Phys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這種大子刊的論文。順帶海量PRL,Nano letter,nature comm這一類的「小」文章。

就我熟知的材(guan)料(shui)領域,比如華人中排名第一的楊培東,納米巨星崔屹等,一年能發2~3篇這類論文已經算是高產年了。(可能崔屹最近兩年一年有四五篇吧,沒具體統計)。

以前參加的學術會議,很深的印象就是別的老師都在講NC(小),AM,Angew,JACS級別的論文,而崔大boss只講他發的Nature Nanotechnology,逼格立馬顯露無疑…...

這是個人簡介,華盛頓大學PI:Xiaodong Xu。97年中科大的本科,密歇根大學博士,康奈爾的博後。今年最多37-38歲吧,不到40。

然後直接上論文,只截取他的「Important」論文。

這是2012年以前的。

2013年的:

2014年的:

2015年的:

2016年的:

2017年的:

剛才跟隔壁做二維材料的師姐聊了一下Xiaodong Xu,原來在他們領域這個人確實是非常pioneer的一個人,自己在二維領域獨成一派,三十齣頭就挖了一個坑。(在我印象中一般只有年過半百的大牛才有機會成為一個「挖坑」人)

這是他的課題組主頁鏈接:

http://depts.washington.edu/xulab/publications/

感覺人家發Nature比我們發RSC Advances還容易


更新內容和修改一些勘誤,感謝大家 ( ╯□╰ )


看了不少答主們的描述,大牛們的年齡和學術周期 學術成果,

私以為周志華符合條件,開掛人生。

73年11月生,今年剛過44歲,南京大學畢業,本碩博,留校任教。

時間軸:

1996年6月,周志華從 南京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完成本科學業,並留本校讀碩

1998年6月,獲南京大學碩士學位,用時2年

2000年12月,獲南京大學博士學位,用時2.5年

2002年3月,28歲升為南京大學副教授。

2003年,29歲當選「傑青」,同年升教授。

2004年,獲 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同年升博導。

2005年,獲 教育部 -自然科學一等獎(共兩次,與2011年的第二次 均為評分排名第一)

2006年,33歲即當選「長江學者(特聘)」,同年享國務院特殊津貼

-同年, 獲 Microsoft青年教授獎

2007年,創建 LAMDA

2010年,任 南京大學「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同年,當選 IET/ IEE Fellow

2012年,當選 IEEE Fellow

-同年,當選 IAPR Fellow

2013年,當選 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ACM傑出科學家,內地高校界首位)

-同年,當選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士

-同年,獲 IEEE 傑出青年成就獎

2014年,獲13年度 國家三大獎 -自然科學二等獎(評分排名第一)

2016年,再度開掛爆發,

當選 AAAI Fellow,全內地首位,華人第三位,唯一國內土博當選。

也是去年增選AAAI Fellow里,唯一非歐美圈的亞洲科學家

-同年10月,獲 IEEE 數據挖掘傑出服務獎

-同年11月,當選 AAAS Fellow

-同年12月,當選 ACM Fellow,也是唯一土博當選

至此,人工智慧相關的重要學會,所有Fellow完成大滿貫,華人唯一。

-同年,當選 IEEE 數據挖掘大會(ICDM)程序委員會主席,內地首位。

2017年2月,當選 人工智慧的頂級會議 AAAI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

自AAAI在1980年創辦以來的首位華人主席!

-同年8月,當選 國際人工智慧的頂級會議 IJCAI 2021 程序委員會主席,內地首位!

-同年9月,周志華老師當選 歐洲科學院 外籍院士!!

從成果來看,H-index,計算機領域,世界百強靠前,華人第六。

先後共任16種 SCI (E) 期刊的主編、編委或顧問。

主持攻克國內多項97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項目。

「亞洲機器學習會議」的創辦人。

國際頂級會議和一線期刊發文200多篇,開掛刷怪一般的產出。

共15次在各國際會議/期刊,獲論文/競賽/報告獎

40多次被邀在各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特邀報告

連續兩年擔任含金量極高的會議 IJCAI 顧問委員會委員,所有國際會議任委員 共計50餘次


而且周志華老師能讓學生心悅誠服的喊出老師二字,不僅因為他才高八斗,

更因為他會教學生,願教學生,年紀輕輕的周boss說桃李滿天下也不為過,

LAMDA在周的手裡,一步步發展為國內ML第一小組的有力競爭者。

不僅他本人牛,手下的人也得益匪淺,一個人穩健地帶一個團隊飛。

不客氣地說,南京大學雖然實力強大,但是像周志華這種耀眼的天才,已經完全超越了百年南大的牌子,這種同具 學術實力、教育傳承能力 和 品德底線 的不可多得的人才,無論放在哪個985大學或企業,都應該享受最優秀的科研硬體和足夠的敬重。

表達景仰之情~

(附照一張)


復旦大學 仇鹿鳴

也一定會是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標杆性學者。

仇鹿鳴,1981年生於上海,2000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獲得提前攻讀碩士資格,2005年轉入博士階段學習,2008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曾先後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國學研究》、《唐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中古中國的國家與社會、士族政治、石刻文獻等領域。2017年10月,榮獲首屆「普隱人文學術獎」。


說一個我們領域(計算神經科學)的吧。

Samuel Gershman, 13年Princeton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的PhD,然後在MIT做了一年博後之後就去Harvard開始AP;雖然我本身對只按照文章和引用數論英雄的做法不是太贊同,但是人家這個Publication Record不得不服(基本是指數增長):

當然其實這裡還有一些更加personal的原因:我自己一直是非常喜歡從AI(比如Bayesian Inference, 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角度出發去解釋行為和神經系統的模型,而他在PhD期間一直都是做的這樣非常漂亮的,可以說是推動整個領域的理論工作,比如

1) 證實了mesostriatal dopamine system 的 reward prediction error(RPE) 信號同時受到基於模型控制(model-based control) 的影響 [1],進一步加強了multiple learning system這樣一個理論。

2) 試圖用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框架,用prediction和control的角度去統一理解memory(episodic, semantic, procedural) 的功能 [2],比如successor representation 的理論以及對應的對於海馬體的理解。這個工作DeepMind也有參與: The hippocampus as a "predictive map"。

3) approximate Bayesian inference,例如MCMC,對於一些perceptual和cognitive的行為的解釋 [3]。

4) 一些更加認識論和關於整個領域的Philosophy的討論,比如

Computational rationality: A converging paradigm for intelligence in brains, minds, and machines 和 Building machines that learn and think like people。

其實說這麼多,一是因為和這樣的工作有一些共鳴(所謂 "AI and Neuroscience: A virtuous circle" ); 也是更多的希望自己也能向這個方向多努力,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做出自己覺得滿意的好的工作吧 :)

[1] Daw, N. D., Gershman, S. J., Seymour, B., Dayan, P., Dolan, R. J. (2011). Model-based influences on humans" choices and striatal prediction errors. Neuron, 69(6), 1204-1215.

[2] Gershman, S. J., Daw, N. D. (2017).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episodic memory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8, 101-128.

[3] Gershman, Samuel J., Edward Vul, and Joshua B. Tenenbaum. "Multistability and perceptual inference." Neural computation 24.1 (2012): 1-24.


最近幾年的理論物理,Douglas Stanford啊,14年的PhD畢業,合作者包括 Witten,Maldacena, Polchinski, Susskind, Shenker......引用數好像在指數增長......

Stanford, Douglas


來個生物界的大牛。

張鋒,男,1982年出生於河北石家莊。在中國出生,11歲時隨家庭移民到美國愛荷華州,在此長大。2004年,在哈佛大學取得化學及物理學士。2009年,在斯坦福大學取得化學及生物工程博士。2013年,他的實驗室發展出CRISPR/Cas系統,可以用來編輯DNA,敲除指定的基因。張鋒是當今最為人所關注的華人生物學家之一。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飾技術CRISPR-Cas9的發展和應用,率先獲得了美國專利,並被視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2016年9月21日,入選引文桂冠獎化學領域的獲獎名單。2017年34歲的張鋒晉陞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打破了錢學森的記錄(35歲)。2017年8月15日,張鋒獲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二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學者。2017年10月份連發兩篇文章,分別是Nature的「RNA targeting with CRISPR–Cas13」和Science的「RNA editing with CRISPR-Cas13」,這兩篇論文聚焦的都是CRISPR的另外一大技術應用:RNA靶向編輯。

CRISPR是目前用於基因編輯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由於其實用性特徵,在過去的幾年裡,基因編輯神器CRISPR被認為是遺傳研究領域的革命性技術,科學家用它來編輯農作物、家畜甚至是人類胚胎。一些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開發基於CRISPR的基因療法。


Margaret E. Roberts, 目前是UCSD政治系的助理教授。14年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是美國政治學會主席Gary King的弟子。09年在斯坦佛大學國際關係與經濟專業拿到本科學位,同年還拿到斯坦佛的統計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有兩個,一個是方法類的,開發了結構主題模型Structural topic modeling,給廣大社科領域的研究者帶來了福音;另一個是關於中文社交媒體和審查機制的,研究內容非常勁爆。

她的發表集中於三個期刊,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和Political Analysis,都是政治科學領域的頂級期刊。目前總共發表了10來篇論文,可以說是非常高產的一個政治科學研究者了。

此外,她還在Science上發表過研究論文,用逆向工程的方法探索中國社交媒體的審查機制。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家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RESEARCH ARTICLE),簡直酷的要死。當然,這篇文章的內容更酷,在14年發表時引起了國內的熱議。

她的第一篇論文,2013年發表在APSR上,題目是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翻譯成中文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的審查機制允許對政府的批評,但不許引發群體事件」。研究的問題讓我覺得真是有品位,而且用的都是非常嚴謹的定量研究方法,非常有說服力。唯一遺憾的是,時隔4年,審查機制又有了轉變。

最重要的是,她非常美。我個人覺得很像Emma Watson,甚至更好看一些。

本人是她的鐵杆粉絲。


說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Sumit Gulwani 從程序分析,程序驗證到程序生成,各種基礎的技術和應用玩了一遍,最後成為近年程序生成熱潮的一大推動力。。

Stephanie Weirich 函數式編程,程序驗證,程序設計語言理論(嗯)。。


我就說幾個真的很年輕的吧

1. Yin Tat Lee, MIT applied math的畢業生,師從Jon Kelner(也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大牛),由於提高了很多優化演算法的理論速度而衛冕了FOCS"14和"15的best student paper award,順便還拿了一個FOCS best paper award,FOCS是理論計算機科學最好的會議(還有一個是STOC)。不過不管是什麼會議,貌似我都沒見過有人能衛冕best (student) paper award的。相比之下,他SODA的best paper award好像就沒什麼好提的了。Yin Tat將於Fall 2017在UWashington開始做AP。

2. Sebastien Bubeck,曾經的Princeton ORFE AP,現在在MSR做Researcher,光是那麼帥就已經開掛了。包括我以前advisor在內的很多人評價他為online learning/multi-armed bandit第一人,Bubeck寫的survey以及blog教育了很多人。他的工作對於不熟悉OL/MAB的人不好用三言兩語解釋,但是MIT2016年邀請他來開講座的時候打趣的介紹到:Microsoft even closed the silicon valley campus since Sebastien joined the one in Redmond.

3. Tengyu Ma,這是一個對於很多中國學生,尤其是數學競賽愛好者來說很熟悉的名字。我並不認識Tengyu,也沒有讀過他哪怕任何一篇paper,只在NIPS的時候看到過他掛在那兒的poster(而他人也不在)。但是這不妨礙我知道他開了掛,因為他獲得了NIPS2016的best paper,在job market上拿到了MIT LIDS和Stanford CS的offer。然後,嗯,去了Staford,心疼小技校一下。


推薦閱讀:

廣東考生報考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自製小型探空火箭?
有哪些適合理工科學生的遊戲?
如何向非物理專業的同學解釋重整化群?

TAG:社會科學 | 科研 | 理科 | 工科 | 學術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