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6 年 4 月 8 日 SpaceX 成功發射並在海上回收 Falcon9 一級火箭?

降落:
CRS-8 | First Stage Landing on Droneship(4K)
Onboard view of landing in high winds

CRS-8 Dragon Hosted Webcast
CRS-8 Dragon Technical Webcast

視頻看哭了,這簡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啊。


謝謝各位邀請,「我來晚了」。瀏覽了一下答案,欣慰地發現沒有那種貼一大堆不相干的圖解說卻不在點子上的答案,是說大家對這個話題已經足夠了解了么:-)
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有心了解這一成功的前因後果的,可以去回顧SpaceX在開發復用火箭上的歷程,從「蚱蜢」驗證機的漸進式試驗,到F9 V1.1的屢敗屢戰,到F9 FT的三次回收嘗試成功兩次,SpaceX展現給世人的是一個清晰的脈絡。雖然其中有些做法我個人並不認同,比如每次失敗後急匆匆宣布可能原因的態度。
從火箭設計上講,F9經過若干次的迭代,已經成為一型性能非常出色的火箭,最新的FT(=full thrust)型在海上回收一級的情況下GTO運力已經達到5300+kg(參見SES-9任務的衛星質量),幾乎和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相當,這還是兩級火箭。5000kg級是大型通信衛星最常見的重量,如果F9 FT能夠在復用的情況下達到這一運力,發射成本會有可觀的降低。參見我這個回答:SpaceX 獵鷹九號火箭選擇 陸地 或者 海上平台 著陸的考慮是什麼?成本問題?技術問題? - 航天

對於高速度增量的發射如GTO軌道的發射,一二級分離時的速度非常高(&>6000km/h, = 1.67km/s = ~5Mach),速度矢量的水平分量也非常可觀,這時候物理上已經不可能(「not physically possible」)克服水平速度並飛回發射場;而對於海上回收就沒有這個問題,分離速度可以達到9000km/h = 2.5km/s = 8Mach。海上回收需要的燃料也少一些,但這並不是首要考慮,畢竟燃料比起火箭本身來便宜多了。SpaceX抓住各種機會來試驗海上回收,因為商業發射中GTO軌道的合同是大頭。(補充:ISS商業補給和之後的商業載人業務也算是大頭了)

當然「成功實現第一次海上降落」與「使用復用火箭進行商業發射」之間還有很遠的一段路,不知道這一次回收回來的一級損傷情況如何,把回收回來的火箭再次打上天風險自然是倍增,商業模式也有待探索。但SpaceX的運轉節奏是很快的,F9首飛是2010年,2013年第一次嘗試一級回收,2016年就做到了陸地、海上都有成功紀錄,誰知道再過個三年,使用「二手」火箭發射衛星會不會就是一種慣常的商業模式了,而其它競爭對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SpaceX拿商業訂單拿到手軟?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視頻中F9的一級看起來是斜著落下來,因為在設計上F9不會在最後一段豎直著落下來,防止在降落過程中發動機失效直接砸到駁船上(之前的試驗中,發動機沒失效也沒少砸人家-.-) Jin H.的回答里有一張圖說明了這個問題。這樣對控制系統就帶來了更多的要求。技術上一些分析可以參見我之前的回答:SpaceX 的「獵鷹 9 號」(Falcon 9) 可回收火箭突破了哪些技術難點?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做了一些更新)

那相比常規火箭而言,這個「可回收」的技術難點突破有哪些?

  • 姿態控制問題:芯一級在分離後會用冷氣裝置調整姿態;而在低速的情況下,冷氣裝置的能力不夠,要上柵格翼。要讓這麼長的一級在有氣動干擾的情況下不翻滾起來很難。
  • 高超聲速條件下的點火與反推問題,NASA都沒真刀真槍試驗過(風洞里倒是吹過的)。反推時發動機的噴流要和前進方向上的激波相互作用。
  • 高精度的軌跡控制。想像一下,從一百公里之外把一個標槍扎到一個那麼小的駁船上,過程中受大氣影響很大,還要滿足姿態上的約束,需要很高的GNC水平。
  • 雖然這枚火箭用的是成熟工業技術製造出來的,箭上的單個技術也沒有過於創新的,但把技術組合起來這麼使用,走到了無人曾涉足過的禁地。

我不知道國內的運載火箭從業人員怎麼看待這次成功,從某幾個官方運營的微信發的文章來看,我有種不太好的感覺,語氣很像是在說「我現在沒你成績好沒關係,一努力肯定能趕上去」,聽起來很熟悉有沒有。只能希望我們不要再被落下一代就好了。


作為提問者,看完這個視頻久久不能平息,忍不住來答一下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看的是直播或是完整版的視頻,就會注意到幾個主持人在火箭回收之前反覆強調這次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龍飛船給國際空間站送補給,海上回收只是「bonus point」 (額外加分),而且還開玩笑說即使回收過程中火箭爆炸成了渣,它傳回來的數據也是非常非常寶貴,可以用於幫助改進設計等等。

可見在經歷了那麼多次失敗後,大家對海上成功回收的信心並沒有那麼足,主持人都提前打好圓場了。

然而只能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海上回收終於成功了!

這是回收視頻的截圖,畫面剛剛從太空中的二級火箭切到海上回收平台,這時候你才會直觀地認識到:「卧槽!這個火箭剛從那麼高的地方掉下來,要落到這麼廣袤的大海里的這麼一個小平台上啊!!!」

接下來有幾秒沒動靜,心裡非常焦急:「這火箭稍微偏一點就進不了鏡頭了啊啊啊啊。」

然後火箭就入鏡了:

以往我們都是看火箭起飛,看火箭降落著實新鮮,就像在倒帶看錄像一樣。

可以看到火箭在離著陸點——啊不,著船點——距離很近的時候還不是豎直狀態,簡直心都懸起來了。

然後——就成功了!!

當時幾乎是捶著鍵盤狂喊:「卧槽!!這TM也行!!!這TM也行!!!這TM也行!!!」

很多人不理解火箭著陸的難度,和飛機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1. 火箭沒有機翼(有很小的柵格),也就意味著其更容易失去平衡,直觀感受一下就是:走鋼絲的人都會端著一根非常長的平衡桿,想像一下沒有這根平衡桿會怎麼樣? 2. 火箭的降落方向是垂直於地面,而飛機是平行於地面著陸,飛機還可以通過機翼調節升力實現平緩的著陸,而火箭發動機是直接和引力對抗的! 不僅要控制豎直方向的力,還要負責修正水平方向的影響。 3. 飛機著陸需要多大面積?得一個航母吧?這個回收船面積又多大? 火箭又有多大?幾乎就是不允許一點誤差啊,偏一點就掉海里了。4. 這個火箭的第一級大約有50米——十幾層樓高,幾十噸重!(感謝評論指正)我們都知道質量越大的物體慣性越大,就越難控制,想像一下你把十幾層樓發射到太空然後再精準地放回來得有多難? !

學過控制理論的同學們,你們想必更是深有體會吧?

所以說海上回收,真的是一件比百步穿楊難得多的事兒,然而SpaceX還是做到了! 我甚至都無法想像背後有多少engineering efforts,可以說這是一個工程奇蹟也絕不為過。所以我特別理解當火箭回收成功後控制中心裡的人都像瘋了一樣的慶祝——真的太不容易了!

想起了前些天去NASA參觀時候,NASA向我們不遺餘力地展示的他們宏偉的火星計劃。SpaceX這次回收成功,標誌著我們離這個計劃的完成又近了一步——無論多偉大的計劃,都是這樣一小步一小步走出來的啊。想想有生之年也許能看到人類登上火星,心中還真的有點小激動。

Kudos to SpaceX!


牆內看這個視頻:http://m.v.qq.com/page/j/0/r/j00205rbg9r.html

場面非常震撼。一個火箭從高空落下,然後停在一個並不大的海上夾板上(船)。最後穩穩停住。火箭的第一節得意成功回收。

SpaceX從幾年前就開始試驗可回收火箭原型(草蜢)到現在最終將正式執行發射任務的火箭回收,實在是經歷一段極為不易的旅程。去年第一季的時候,第一節火箭的回收就差點成功,只為最後著落速度太快,沒站穩。當時是2014年一月,遙想我還在杭州的一個創業公司,還在知乎專欄里發了space x那次落地嘗試的文章。一轉眼,想不到一年多過去了,space x也最終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對了,幾個月前,space x的一級火箭已經在陸地上成功著陸,這多少也給了大眾一些預期調整,覺得它實現海上著落只是時間問題。

這件事的意義就在於 之前火箭的最大頭成本就來自於研製和測試第一級火箭,而傳統的火箭每次發射完了之後就簡單粗暴地直接丟棄第一級火箭,導致每次火箭發射的總成本居高不下。而火箭回收的成功, elon musk 宣稱可以將傳統的火箭發射費用縮減90%,大大增加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頻次和可能性,也為space x後續的火星殖民計劃打下堅定的基礎。你不要笑,elon musk成立space x的初衷就是運送人類去火星,最終實現人類在火星上生存。而且據elon musk宣稱和wait but why上的文章介紹,這在三十年內就可以實現。

了不起的里程碑,特別是經歷了數年上百次的失敗。(未完待續)


來看兩張圖就知道了

這是去年年底的時候blue origin和spacex的對比
然後現在的spacex(falcon 9)是這樣的

當然兩家都實現了火箭回收 而且spacex這是首次的海上火箭回收 所以兩家的產物相較之下立馬見分曉

但是blue origin所做的是要把遊客發射到近地空間,所以基本就是太空旅遊, 而spacex除了之前的產物 這個還是真真切切給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
想NASA已經沒有太空梭可用, 這段時間基本就是靠借俄羅斯的火箭發射,這下SpaceX就是NASA的真兄弟了.

致敬Elon Musk和SpaceX的所有團隊成員.


最近幾天略忙。。。現在才有時間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海上回收,有第一次了,就一定會有第二次。
從視頻裡頭看,當時靶船(笑)還是在火箭發動機噴射氣體的作用下,一晃一晃的。
然而就這麼成功了。
然而就這麼成功了!
芯一級的海上成功回收,帶來的可能不只是成本的降低。
把這麼一根「筷子」成功的回收,需要解決的控制問題太多太多了(正如第一名的回答一樣)

那麼如果連這麼一根筷子都能控制好,那麼這可能也就意味著,我們也能做好別的方面:
1.精準著陸。雖然芯一級的彈道是可以預測的,但是在一大片可能的落區中尋找到這麼一小片地方,也是很不容易的。
2.大質量載荷的登陸。獵鷹的芯一級空重可能也就20噸左右,在地球上(一個G)尚且都能控制好,那麼未來使用LMO達到50T的SLS(參考Saturn V),一次性投放如此大質量的載荷登陸月球(1/6個G),也是可能的

以上兩點,意味著未來的可能的月球基地的建造,會更加簡單。
//如果不能接受的話,就認為我是姑妄言之吧

當然,我也不能否認,這次的成功需要一定的天時地利——如果再偏一點,船的震蕩再劇烈一點,可能又要反艦成功了吧(笑)
衷心希望SpaceX公司能在下一個任務中實現同樣的成果
也希望回收的芯一級能再次使用並回收成功,第三次投入使用


今天有幸近距離見證了這枚歷史性的火箭升空。

背景:本人與SpaceX 無關,純屬遊客。之前查新聞知道今天有火箭發射,發現是下午4點多。這個時間挺好,不用起早貪黑(之前陸上回收的那次因為是晚上發射懶得去看,錯過了),於是決定去看看。查了新聞知道這次是spacex的火箭,計劃在海上回收,心裡還在嘀咕搞不好這次就成了。

為了能夠觀測到全程發射,我選擇的觀測地點與發射場隔海灣相望,使我能夠看到發射台上的火箭。距離發射台15mi(24km)。因為發射中心位於一個海角上,發射之前整個海角都會被封鎖,我選擇的這個位置是不多地能夠直接看到發射台的地方。

上圖是我跟發射點的相對位置。

從觀測點肉眼看發射場,能夠看到發射台上的火箭,非常小。

然後就在蚊子和烈日的摧殘下聽著直播,祈禱著不要推遲發射。


直到直播裡面的最後倒數著:" T minus 15 seconds...10,9,8.......3,2,1...lift off!"

只見遠處騰起煙,然後看見一個「小火柴」 噴著火焰慢慢悠悠地升起來,越來越高,最後消失在高空。不啰嗦,上圖。

因為距離比較遠,火箭的聲音直到第五張圖的時候才傳過來。即使這樣仍然很吵,震天撼地。聽朋友說,如果在近距離觀測(8km),聲音會非常大。

直到火箭消失了也沒看到第二級點火以及第一級再點火,當然更不可能看到海上著陸。

啰嗦這麼多就是想分享下看發射的體驗。 手機碼字,答非所問,請多包涵。


二更→_→
不好意思,一更完全跑題了。。。完全扯到海基發射了。。。。大家當看個笑話吧
如bigxiang,景行止所說,陸基發射海基回收,主要也是為了節省燃料從而節省成本。的。謝謝二位!

一更
降低緯度發射火箭的意義是很重大的。物理知識告訴我們緯度越低,地球半徑越大,火箭發射初速越大,別小看這點初速度,為了這點初速火箭燃料要增加,重量要增加,甚至最後必須更改結構或者更換火箭,成本差距可以用倍來計算。另外為了進入低緯軌道,從高緯發射的火箭要多次機動,可能進入太空的載荷也需要更多機動才能進入預訂軌道,這影響的是載荷的壽命。相關知識可以谷歌一下。至於火箭落點大多在海上什麼的。。。對於可回收火箭來說,只要燃料夠控制可靠,想飛哪就飛哪想落哪就落哪,個人覺得選擇海基的主要原因一是成本,二是載荷重量與燃料限制。

看了幾篇回答感覺沒有太多說到點上,所以略表拙見。
回收一級火箭的意義就不多說了,在spacex第一次成功陸基回收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回答解釋其意義了。而且這也不是回答這個問題的重點。
在spacex第一次陸基回收成功後,緊接著就進行了海基回收實驗並且失敗,直到此次成功。所以,重點應該是為什麼spacex執著于海基回收,海基回收成功有什麼意義。
通過對比海基發射與陸基發射,就可以知道為什麼spacex執著于海基回收了。陸基發射基地我們都見過,國內著名的四大發射中心有很多照片。僅從照片就可以發現發射基地佔地面積很大,並且還在基地附近造了一座城市(如酒泉(感謝知友提醒,實際應該是東方航天城,以前叫酒泉發射中心,離酒泉210公里,位於甘肅內蒙交界沙漠處。當初為了保密等原因將地址和郵編等均取了酒泉的,所以習慣性說酒泉了。常駐人口數千,流動人口非常多,所以算是另造一座城吧)),一座專門造給發射基地工作人員的城市。可見
首先,陸基發射不僅要求大面積的發射場地,還要求了配套的設施(尤其是為工作人員配備的基礎設施),相對來說,海基對發射駁船的要求很高,但是對配套設施的要求非常低。
其次,陸基選址要求比較高。海拔較高,緯度較低(原因請各位自行思考),地形平坦,地質結構堅固,水源充足穩定,能夠避開地質災害地帶,位置相對偏遠隱蔽,但是交通必須便利,不能阻礙通訊,最好在工業中心附近,還要在預設彈道在地面投影的幾千公里上都能有監測站……相比之下,海基只要有可靠的駁船,只要在海上,發射地點尤其緯度基本隨心所欲,提高火箭發射初速,減少火箭機動動作,可以大幅提高火箭效率,載荷質量與壽命,並大幅節約發射成本。
然後,陸基發射要考慮安全區與殘骸降落區的問題,盡量在國內,在無人區,如果不幸掉到國外要考慮的問題就多了。海基發射則基本不用考慮這些問題,反正最後都魂歸大海了(當然現在能返回到駁船了)。
最後,陸基發射很多工序需要在發射場完成,也就是說從各地運來的火箭部分要在發射場經過檢驗,組裝,裝填燃料等工序後才能發射(因為在工廠做完這些也運不到發射場),發射周期長,效率較低,對此固體火箭還好一點(如快舟),但是液體火箭(長征系列),從確定發射到發射周期大概要半個月以上,如果碰上天工不作美則又要擇日發射。海基的話,上述工序可以在工廠內完成,然後上駁船找地方發射就行了,周期縮短效率提高的非常明顯。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可對比的地方,比如對生態的影響等。
對比完了就可以發現,海基相比陸基是有很大優勢的(當然劣勢也有,比如對技術的要求對駁船的要求對天氣要求更高等等,不過咱在說為什麼要執著于海基發射,所以暫時不說這些),尤其是發射成本發射手續和後續問題的優勢,這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因此spacex十分執著于海基,以至於海基回收失敗了這麼多次還是不屈不撓的試驗。
海基回收成功,尤其看到視頻里,火箭在比較大的海風中穩穩的降落,在臨落下前的很短時間內調整姿態使其幾乎筆直的降落在駁船上,可見spacex對火箭姿態控制技術已經到了何種境界。能夠成功在不穩定的海基平台降落,那陸基的降落成功率應該非常非常高了。可能目前在不考慮火箭壽命和重複利用次數來說,spacex已經具備了可回收火箭商業化使用的能力。

嗯手機碼字就說這麼多,也希望我國航天事業能夠更進一步。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經歷了數次海上回收失敗,火箭和船體劇烈撞擊爆炸之後,這次回收船的名字叫:當然,我依然愛你(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就這樣一個名字,把SpaceX工程師們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恥地想起了我的前女友……

===================================
注釋:感謝下面 @張嘯 同學於2016年4月9日20點34的留言(他說「一直叫這個名字,還有一艘船叫「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這兩個名字來自一部小說」)。我查了一下,的確如此,SpaceX有兩艘回收船,分別叫 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 和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船名來源於Iain M. Banks 的科幻小說 The Player of Games 中的兩艘星艦的名字(小說中並未明確解釋兩艘星艦為什麼這樣命名,但根據推測主要是為了諷刺與幽默)。接下來讓我們梳理一下SpaceX回收船命名的時間軸:2015年1月10日SpaceX首次海上回收失敗,同年1月23日Elon Musk在推特上發文將其兩艘回收船命名,其中已建成一艘命名為 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在建的一艘命名為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雖然Musk只是說之所以這樣命名是為了向 Iain M. Banks 致敬,除此之外並沒有給出更多解釋(參見 Elon Musk Names SpaceX Drone Ships in Honor of Iain M. Banks),但也許,我是說也許,這兩個名字就是要表達回收船想對回歸火箭說的話也未可知。當然,我這樣可能依然是自作多情的過度解讀,也許這個在正確時間出現在正確地點的正確名字只是一個美麗的巧合。繼續懷念前女友……


不得不說的是,美帝的這個科技,當年的一部電影就有描寫了,不過不是美國電影,而是1959年,前蘇聯的一部電影,叫做&

人類的夢想,總是有實現的可能。

原貼視頻:微博視頻

原貼:感謝科普君: @科普君XueShu為我們帶來的鏈接和信息。

為了防止有些人,像質疑SPACE-X就不可能是回放這類白痴的想法,我也用截圖的方法,把電影的時間都截取下來。

可以從視頻裡面找到不少紅領巾呢,還能看到我們那些在學校牆壁的那種勵志小畫像。


好多人都沒答到點子上吧。
雖然說SpaceX之前已經成功的在陸基成功的回收了一級火箭,但是還是執著的進行著海基回收的實驗。因為海基回收的意義遠大於路基。
海基回收與路基回收的難易程度就不用說了,@窩工苦逼狗 的回答已經很細緻了;重要的是海基回收能大大降低火箭發射的成本。
陸基回收就註定了回收時火箭只能落在一個固定點,並且回收點的選取也及其有限。海基回收就不同了,相比路基,一是範圍大,廣闊的大海的任意一點都可以成為回收點,二是回收點可以移動。這就確保了海基回收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設計最優的回收點,從而大大節省燃料(節省燃料的好處並不是省燃料錢那麼簡單,回收時多要一份燃料,發射時就得多帶N份)。

如圖所示,路基回收時(黃色線),火箭要返回發射點,很明顯他所需要的姿態調整更多;海基回收時,二級火箭分離後,一級火箭可以利用慣性飛行,根據計算好的軌跡確定回收點即可。
還有一點是,海基回收比路基回收影響更小。一是對環境的影響,二是就算回收失敗,火箭直接掉下來,也不會造成災害。
最後吐槽一下的是,SpaceX的logo跟我朝的某運動品牌的logo太相似了,我還以為是他贊助的!


期待 $35,000 的火箭!


對於spaceX的評價,我已經寫過好幾篇回答。
這次看了視頻,很激動。

為老馬和SpaceX勇於冒險的精神喝彩!!!
老馬是太空時代的騎士,傳統的航天體制,無論中國、美國、俄羅斯,幾十年發展下來,都趨於保守,不再敢於冒險。但是航天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不敢冒險,進步就必然慢。NASA扶持spaceX就是希望能夠打破舊有體制的束縛,推動技術進步,降低成本。

關於此事,我會寫一篇專欄文章,敬請關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欄文章已發布,請移步:
http://zhuanlan.zhihu.com/p/20740146


了不起的成就!遠比推出的各色新手機等東西值得關注。


在這裡也跟大家探討一下關於新技術和未來。中國的航天技術確在飛速追趕,但是追趕的是什麼,似乎很多人都很迷茫。三五十年趕超大國這種話,都是建立在追趕的基礎上。在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追並不是大問題,前人已經把錯誤的路線都試過了,給你留下了一條正確的路線,更何況還有次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以買。所以才會出現十年走過別人三十年走的路。一直是這種思路,就永遠無法理解自己在做什麼。等你追上了別人的上一步,發現別人又比當初前進了好多,你不得不繼續追趕。
而超越這種話,是建立在你的發展速度比別人快很多的情況下才發生的。假如別人比你快,還談什麼超越?努力趕把,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中美兩國的差距不在gdp上,而在產業結構上。低端沒技術,中端沒優勢,高端只有國家主導,沒市場沒人才沒土壤,連從事航天工作的人都需要被比慘比辛苦比工資低來凸顯忠誠和偉大,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價值回報,所以只有百度外賣沒有谷歌外賣,只有北汽新能源沒有北汽特斯拉,只有CNSA沒有CSpaceX。一個產業的頂尖區域在哪個國家,頂尖人才在哪幾個公司,市場在哪裡,這個產業的未來才會在哪裡。
科技改變未來,但是至少現在,科技還不能改變我們這個國家,和我們。
2016年。


比較乾脆爽的美國夢生動寫照,讓人又愛又恨吧。
還是感慨,真的做到的,真的不是異想天開。


Musk想要做的不是下一個十年的喬布斯,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愛迪生。

馬斯克應該是我最常用的SAT寫作例子了吧,這三年來他自己的一步步突破和發展一直令人驚喜。

他有野心,更有實力。


在優酷看發射回放時,優酷廣告是人人車,雖然有些矯情,但還是想說,美國的互聯網公司發展這麼多年,誕生了spacex,tesla,超級高鐵,blue origin,無人駕駛汽車等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做大了之後推出的卻是各種圈地圈錢的玩意。

雖然這話有些以偏概全,雖然美國也只出了一個馬斯克,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花一點點時間回想一下我們曾經的夢想,曾幾何時,我們想要的是星辰大海,但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卻是無論搜索什麼關鍵詞出來的都是廣告。

falcon 9運用的技術固然非常先進,從幾百公里遠,近百公里高的初始位置降落到那麼小的海上平台上,這也固然是高到普通人難以想像的精度,但是這一切都是架構在近乎完美的計算和設計之上的,單就技術本身並沒有高不可攀。他們真正把我們遠遠甩在身後的,卻是想像力和不放棄夢想的那種執著。

重複使用運載器各國也已經搞了好幾十年了,很多原型機也都飛行過了,這些飛行器所用的技術是比falcon9高很多的,但是spacex恰恰選擇了把讓火箭自己回來這一表面上不是很靠譜的方案,而由於陸地回收不那麼方便,他們更不靠譜地選擇了海上平台。歷經幾次失敗後,他們成功了一次,雖然以後失敗的幾率還不會太小,但是他們運用高超的技術讓這個其他人都不敢想的方案變成了現實。

不過中國也已經有民營航天的公司開始運營,這是個好的開始,只希望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能出現一些堅持夢想,擁有想像力,並具有堅實的技術儲備將其變成現實的公司,想來,這會比只會抄襲和圈地的公司有點意思吧。


SpaceX的下一波融資穩了。


人類的希望


這是通往星空的又一步!----------埃隆馬斯克
向全人類的英雄們敬禮!


推薦閱讀:

機器學習,神經網路在控制科學中的前景和應用大嗎?為什麼?

TAG:伊隆·馬斯克ElonMusk | SpaceX | 自動控制 | 航空航天 | 獵鷹火箭FalconRock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