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場內市場的交易量很小,大多的債券都在場外市場交易?

為什麼場內市場的交易量很小,大多的債券都在場外市場交易?


只說國內的話,交易所場內市場,規模遠沒有銀行間交易商市場大。

2013 年,中國債券市場共發行人民幣債券 9.0 萬億元,同比增加 12.5%。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人民幣債券 8.2 萬億元,同比增加 9.9%。截至 2013 年末,債券市場債券託管總額達 29.6
萬億元,同比增加 13.0%。其中,銀行間市場債券託管餘額為 27.7萬億元,同比增加 10.7%。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

作為對比,2013年,上交所債券交易量62.58萬億元(其中現券1.53萬億元),同比增加65%;截至2013年末,上交所債券託管餘額為1.72萬億元,同比增加62%。

數據來源:上交所

可其實銀行間市場也實行聯網交易、集中清算,便利性並不比交易所差,但是不對個人投資者開放。而且由於參與者主要是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部分)、大型集團企業財務公司等金主,發行規模與交易規模一般也都大於交易所市場,也更容易發行成功。私以為,同等的交易便利性,銀行間的優勢正是規模大。


我的理解是題主想問「為什麼債券場外市場的託管量和交易量都遠大於場內市場」

場外市場中,櫃檯市場份額很小,就只說銀行間市場。銀行間市場的份額能高達80-90%以上,不僅僅因為其他答案提到的場內市場參與者是個人和非銀機構、場外市場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事實上,銀行間市場中債登託管的46萬億債券(2017年9月數據)中有13.1萬億屬於非銀機構,如果場內市場更有優勢的話,他們當初完全可以配置交易所的債券,交易所債如果當初的需求更高的話也會有更多的發行人選擇交易所發債,銀行間市場佔據的比例就不至於那麼高。

非銀機構們更願意選擇銀行間市場,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這個市場有銀行、流動性更好,資金也是有聚集效應的;債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受眾是所有的金融機構,而在交易所發行,就只有非銀機構可以買。債券的特性與場外市場的交易方式也比較匹配:

1 債券的收益主要來自於票息,雖然也能通過價格的高賣低買獲取資本利得,但票息收益絕對是大頭,所以很多投資債券的機構都是配置為主,一般一級投標買進來就持有到期,因此除了少數活躍券以外,大部分債券流動性是極差的,換手率低;流動性差的標的,流動性溢價通常都比較高,並不適合場內市場競價交易的特點,一共買賣盤就沒有幾個,掛上去的單子通常買賣盤價格差距比較大,然後買賣盤又不能溝通對話,就只能幹看著多少天都成交不了。這種時候,一對一詢價就比較適合了:雙方可以討價還價,將買賣價差縮小一些,然後需求比較急的那一方就可以作出讓步,比如急著建倉的可能在賣盤價格調低了一些到達目標價位就直接拿下

2 債券的單筆交易量通常比較大而且量整;這也是上一個特性流動性差所決定的。比如一個10億的賬戶並不算大,每個債配200萬,那一共要買500隻債。這個數量可以說非常巨大了,每天發行的信用債多則幾十隻少則十幾隻,其中期限、評級、資質等滿足要求的可能就不到5隻,還得投中標;就算加上二級市場也買債也需要很久。建倉有時候還得配合下利率的變動,擇個時什麼的,就要更久了。終於建好了,過了一段時間想要調倉,或者是一兩年後需要清盤了,發現500隻債沃日怎麼賣?!所以一隻債1-5千萬,一共20-100隻債,無論建倉、調整還是清盤都比較方便,也不至於太集中有風險。久而久之大家的持倉都是一千萬起,而且是整量,方便嘛。可以想像下如果這樣的大宗交易在場內會有多尷尬:掛上去賣4000萬債券,被某個散戶買了2W,剩3998萬。。。想賣給其他機構估計還得補貼點價格

當然機智的交易所們也推出了固收平台/大宗交易平台什麼的,方便機構之間自己詢好價在平台上直接成交,跟銀行間市場通常的交易方式也差不多了。不過銀行間市場有做市商,能一定程度上增進流動性,雖然目前的效果並不算非常好。

結論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場外市場有銀行這個至關重要的參與者。


其實一開始,債券交易的主力在場內。後來因為大量銀行資金通過交易所債券回購流入股票市場,所以被監管機構禁了,詳見銀髮1997(240號)文,成立專門的銀行間市場。


看看市場的參與者就知道了。場內市場的參與者H主要是非銀行機構和個人。而場外市場參與者主要是各類機構投資者。國內大部分錢都集中在證券,保險,信託,銀行這些機構上。當然場外市場交易量要比個人成交的多。並且場內要保證大眾利益。審查相對嚴格。公司要是可以選擇也回去場外市場發債。這樣一來場外市場肯定要活躍一些。


推薦閱讀:

TAG:債券 | 金融 | 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