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作為儲能介質有哪些缺點?
電容充電速度快,可循環使用次數高,法拉級電容的功率密度也很棒,用它作為儲能介質有哪些缺點?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當做儲能介質使用?
做過一些項目和超級電容相關,所以對此略知一些。不完全同意匿名用戶和@Fan關於電容無法穩定放電的說法。
電容的儲電量確實和電壓平方成正比,。所以均衡功率輸出的時候,放電曲線會是這樣子。前一階段電壓下降比較慢,後面逐漸加速越來越快,直到降低到某個不可用的電壓之下。這個曲線確實沒有電池放電曲線平緩
不過非常成熟的DC-DC電路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這個TI的晶元BQ25504 Battery Management Products,在輸入電壓為80mV到3V之間的時候,能產生3V恆定的直流輸出。這種晶元大量購買只有1美元左右——技術完全不是問題。
電容特別是超級電容沒有能廣泛地替代電池作為儲能工具,前面答題的各位知友提到一些能量密度和價格,但是還有很多更重要的原因在 「儲能」之外。我在這裡總結一下:
前面知友提到的:- 電容的能量密度太小,一般電解質電容只有每公斤不到1Wh,即使是超級電容每公斤也只能存儲最多10Wh,而鋰電池可以達到前者的幾百倍,後者的10~30倍。單位體積的儲能也有類似的比例——顯然電容不適合需要輕便小巧電源的應用。
- 成本太高,每千瓦時需要2000~5000美元,相比之下鋰電池的成本只有500~1000美元。即使是不在乎體積和重量的應用,初期在超級電容上的投資也是相當大的負擔。
還有沒有提到的:
- 超級電容的最高電壓太低,雖然超級電容能量密度比較高,但是最高充電電壓非常低,通常只有2.5V左右。這就意味著有的應用如果需要高達100V的電壓(比如電動汽車),需要相當多這樣的電容串聯起來。給10個同型號串聯電容加上25V電壓,由於個體差異每個電容上的電壓都會略高或略低於3V。那些高於2.5V的電容會更早失效,降低整個供電系統的壽命。可以改進的是對每個電容單獨做充放電電路,但這會顯著增加整個系統的成本。
- 自放電太快,電容通常在一兩小時到半個月內會通過自放電漏光50%電能,所以作為長時間儲能的應用電容是不合適的。
- 安全性不高,電容由於內阻非常低,在短路時候會產生非常強的放電電流,甚至引起強烈爆炸。大量對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的應用無法考慮大電容。比如有防爆安全認證的設備通常都需要改造電路中過大的電容。
雖然超級電容有這麼多缺點,仍然有許多合適的應用領域廣泛使用了超級電容,特別是超級電容和電池的結合。目前除了大量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替代電解質電容(更小更輕),其他最大的市場在下面幾個領域:
- 交通:比如這個電動公交車,車頂的超級電容能夠在加速時快速放電,在剎車時回收能量。這樣即使頻繁加速、剎車也不會影響電池壽命。
- 新能源:大部分綠色能源如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等等都有劇烈變化的特點。不僅一天之內各個時間段差別巨大,而且前一分鐘和後一分鐘也差別巨大。由於這種變化太過頻繁(如下圖),用一般的充電電池做儲能設備幾天就報廢了,而超級電容則可以通過暫時存儲幾分鐘的能量,讓整個曲線變得非常平滑。
- 除此以外在工業上也有廣泛的用途,主要用來平滑短暫的功耗波動,比如用於啟動大功率電機。
所有這些應用都不是我們日常能看到的,所以會給人印象超級電容好像很少用於能量存儲。實際上上述領域的應用規模比消費電子要大得多。
特別要指出的是,電池技術進步的速度遠遠比超級電容要慢,一個3000F的超級電容,從2000年的5000美元已經降低到現在的50美元,降低了100倍;而同樣時間內的相同容量的電池價格只降低5~6倍。所以隨著技術的進步,超級電容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下圖是IDTech給出的市場預測,單位是十億美元。
所有技術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發明一樣新技術當然是創新,但是要讓一個新技術成長成熟,需要首先要找到那些合適的應用,並用合適的商業模式開始掙錢。超級電容走的路,其實和電動汽車一樣(私貨:中國是否適合發展純電動汽車),先在小眾應用中尋求突破,再逐漸擴展到大眾市場。
拋拋磚。
1.放電不平穩,電壓下降太快。用在便攜數碼設備上這是致命缺陷。
2.儲能成本過高。參觀也確有見到十幾萬法拉的超級電容,但是那成本實在不敢猜度。除開成本不提,用體積趕上大哥大的電容作移動設備電源的話,產品恐怕不忍直視。
算是一種物理儲能,能量密度比鋰電低很多,放電時間短,鋰電是化學電源
超級電容是可以作為儲能介質的,並且已經有商業化的應用,如用在電車、功率武器、能量回收裝置、電動汽車、叉車、手電筒鑽等各種大型到小型設備上。
存在的缺點如上面各位答主所說,如能量密度、成本、充放電控制、循環壽命、安全等問題。
實際工程應用上超級電容的循環壽命並沒有體現出優勢,沒多久就掛了,成本還高。
基於BaTiO3的超級電容性能比較好且能量密度很高,美國麥克斯韋有大量的研究並已經在小汽車上用起來,但是製備技術和成本都非常高,和鋰電比還沒有成本優勢。
電容是直接儲存電荷,目前的電容儲能密度有限,而且放電迅速;不過開發超級電容,如碳納米管結構等,非常有潛力,而且理論上沒有障礙,僅僅是製造工藝的問題。曾經設想將超級電容與化學電池結合,利用超級電容的快速充電效應進行充電,而且與化學電池連接進行供電,將化學電池作為一個緩衝,前提是超級電容成本得降低到商業化程度。
原來在台灣學校的導師就是研究超級電容的。他不止一次跟我提及,超級電容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如何控制穩定放電,超級電容技術上考量目前最適合代替電瓶車的電池。
發現評論已經很齊全了,但是我還是做一些補充吧。超級電容也是有一些廠家在推動,但是並沒有見到大規模的利用,之前一個回答說可以作為風電和太陽能的輸出平滑,其實這個回報並不是很理想,還是因為超級電容的投資太大了,跟收益比,不太划算。由於我主要關心電池,包括鉛酸和鋰電,所以多吹一吹電池。鋰電裡邊有一種鈦酸鋰電池,可以實現大功率充放電(10C完全沒問題),同時循環壽命在20000次以上;目前可以完成新能源接入的平滑功能,收益率還不錯。
超級電容在北京其實已經有應用,5號線地鐵就有西門子的4台超級電容能量回收裝置,但是完全沒有收益可言。具體數據就不透露了,有文獻可查。
高壓貼片電容你有用過嗎
電壓高,易擊穿,易電離傷人,容量小,生活中還真沒見過幾法的大電容!
大學畢業的時候做的論文就是類似超級電容器的一個東東,是一種大深寬比硅基電容,利用體硅工藝可以在小體積硅上實現面積超大的深槽狀電容,記得介質用的是氧化鉿,不過最終側重結構設計,其他方面考慮較少。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有夏令時?
※可燃冰技術進展如何,哪些國家領先,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多遠?
※為什麼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為目前城市的垃圾解決方案會經常遭到反對?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現有化石能源發電矛盾嗎?
※中國的運載火箭技術與日本相比真的很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