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消費主義的反思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反消費主義思潮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又經過了哪些學者的深入研究呢?
上日報了,我就先吐槽一下,這篇又不是為了雙十二寫的。
------------雙十二特別更新
消費主義在今天顯然不只包括中產階級,因為消費者的群體早已擴大到了幾乎所有人:人們年年換iphone,這就是一種消費主義,因為他們並不真的需要新的iphone的功能,他們可能也不知道新的iphone和舊的iphone有什麼區別,他們可能只是打個電話,但是他們就是要買個新的iphone,這可能是因為廣告,可能是因為朋友影響,可能是因為人家就是土豪,不管因為什麼,這種消費其實並不真的需要的東西的行為就是一種消費主義。
那麼什麼是真的需要呢?Etizoni說了,人的需求是分等級的,根據「馬洛斯需求」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用消費滿足生理和安全需求,是正常的消費。試圖通過消費,去滿足後三種需求,即是過度消費,即是消費主義。
----------- 原文
對這個話題比較了解,先隨便說兩句,如果感興趣的人多就仔細寫寫。
消費者,consumer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在這個時候consumer是一個貶義的詞,中性的客戶一般用customer來表達。後來隨著工業革命,大規模生產,consumer逐漸沒有了貶義,而是泛指購買產品的消費者。
大概19世紀末,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對消費主義的批評就開始了;因為在此之前的無產階級是基本沒有閑錢去消費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東西,而對於資本家來說,錢又不是問題;而中產階級不同,中產階級有閑錢,但又不夠多,所以他們會被賺閑錢的慾望驅使,而折損了生活質量,這就是消費主義批評者的一個著眼之處。
另外,西方早期有一個共識,即現代化摧毀了社區,現代化使得社會不盡人情,消費使得人只在乎利益和物質享受。這也是早期對消費主義的批評。不過後來有人提出,brand community的說法,品牌社區,試圖證明消費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新型的社區關係。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賺閑錢的慾望是早期美國商業巨頭培養出來的。說一個不知真假的例子,據說美國的城市規劃成如今這種沒車寸步難行的樣子,就是因為當時的幾大汽車巨頭有意為之。
另外比較靠譜的是,當時的工廠開始給工人漲工資,降低工作時間,就是為了讓他們有精力去消費,其實也就是培養中產階級。
總之,中產階級的崛起,生產者通過廣告,品牌,以及政策上的影響力不斷的為這些中產階級創造本來不存在的需求,使他們消費,就是消費主義的問題的顯露,也就是反思的開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消費主義這個詞「consumerism」,在之後的時間裡,被賦予了很多互相衝突的不同含義,不過他們面臨的問題基本上都是一個問題,即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衝突,
要說哪些學者的深入研究,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就是free to choose的作者 Friedman。 近代的,就比如『No Logo』的作者 Klein, 支持政府干涉市場的Schor, 以及最近剛發過文章的溫和派Etizoni.-------------------
Amitai Etzioni: The Crisis of American Consumerism
這是篇可以讀讀的文章,對consumerism有個大概的了解。。。
我更新可能比較慢。。見諒
好問題!
我國對於反消費主義思潮的討論,最初肇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讀書》雜誌關於人文精神的探討,辯論的背景在於,市場經濟入憲,也由此在經濟領域內催生出市場原教旨為訴求表達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興起,知識分子階層在這一意識形態下建構的「市場社會」中,從八十年代啟蒙階層向技術官僚、專家、下海商人分化的焦慮和自我對話,以及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有關社會正義的批評興起。這一討論,最早由上海的青年學者發起,多名學者——記憶中有如李陀、甘陽、張頤武、梁治平、韓少功等老師——參與,意圖對八十年代激進主義與啟蒙思潮的反思,討論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人文主義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回應西方現代性思潮與經濟領域內「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合法性問題。
相關論述,國外著作可以參見《巨變 (豆瓣)》,卡爾波蘭尼所論辯的,是因哈氏著作《通向奴役堵道路》已經成為定勢的「市場是自發形成」之觀念,以及將政治、社會保障領域均由市場壟斷統治的「市場社會」主義思潮的憂慮,國內新左派學者著述甚多,如汪暉老師的《去政治化的政治 (豆瓣)》以及訪談集《別求新聲 (豆瓣)》都有探討這一問題。關於人文精神討論,則散見於《讀書》雜誌的精選集《現代的悖論 (豆瓣)》。此外,朱蘇力老師,則從歡迎經濟學帝國主義及實用主義的維度撰文《社會科學研究需要人文底蘊嗎?》表達不同的意見,著作見於《也許正在發生 (豆瓣)》。可資參考。直接說,1970年代法國和美國開始反思,不過我想談談,現在是不是中國開始反思的時候。
你曾經有過停下來,思考,買買買能給自己帶來多久的快樂么?我從前段時間的的斷舍離風潮中,開始階段性習得整理小技巧,並感受到整理帶來的美感,效率,以及淡定和充實之後,幾乎很少再刷各種電商來滿足閑暇時的空虛。
是的,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來回徘徊。當慾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便無聊。所以,宗教會教導人,看開,人生是來經歷苦難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只有把自己交給更高的神明,放棄自主權,追求更高的理由,博愛,你才終會感受到幸福。
大部分人,放棄自控意識,的確能得到幸福,集體無意識,是個輕鬆的辭彙。可是媒體人,生而為自由意識而歌唱。回過頭來看標題提到的兩個詞兒:消費主義和時尚無主義,它們同時在2017年初夏的北京被我聽到和讀到。有關「消費主義」的探討,來源於 荔枝fm 得意忘形(主持人 張瀟雨)欄目的 第五期,《消費主義(下)泛談社會思潮、LV品牌史與廣告幻覺》,和第十三期,《買買買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么》。分別邀請到了時裝產業評論人唐霜,以及前《紐約時報》副主編、玲瓏app創始人於困困的探討。後者「時尚無主義」來源於2017年5月22日的三聯生活周刊的封面報道《社交網路時代的風格表演 時尚無主義》。
這是一股媒體思潮。於困困說,為什麼現在的媒體環境充斥著導購和營銷信息?其實是和傳統媒體失聲,公共話題缺失相關聯的,比如時政報道單一、上市公司的財報、突發新聞事件,這部分需要公共媒體來報道,因為它需要足夠多的專業知識和事實調查。自媒體很難負擔起公共領域話題的報道,而它們更關注私人領域的話題,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消費和決策相關。廣告、電商、遊戲,又是變現最快的盈利渠道。因此注意力經濟下的,自媒體內容營銷,一片繁榮。
有一個專門形容這種現象的詞,叫社交購物模式。你的購買決策,並不來源你的必需品,而是來源於社交網路下。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今日發布《中國大陸主要城市消費觀念與行為調查研究報告》。這次調查委託國際市場調查機構在中國大陸14個一、二線城巿抽樣訪問了年齡在20到45歲共1800人。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購物過剩現象突出,「社交購物模式」是重要的推動因素之一。"社交購物模式」成為新常態,社交網路和電商平台結合是主要因素。82%的受訪者表示看到別人穿好看的衣服也想買一件,72%的受訪者表示看到社交網路上的穿搭文會引發購買的慾望。49%的受訪者表示會因為偶像代言產品而衝動購買一些不需要或不合適的東西,這一比例明顯高於香港、台灣、德國、義大利。
我想,敏捷如三聯,肯定也是感受到了這一股新的時尚趨勢,來探討《網紅經濟下,到底帶來的是時尚的民主,還是另一種集權?》。之前的時尚,是遙不可及的,能到現場的人數寥寥無幾,而當下的時裝秀,不論在巴黎還是在倫敦,頻頻邀請中國的「鮮肉」明星、和各種時尚評論自媒體人。時裝秀,再也不是神壇上,供業內人品味的私密派對,而是各個品牌藉助網紅,策劃的品牌或者新品的營銷事件。
時尚真的是一場平權運動么?當把民主變成生意,網紅從社會現象變成了經濟現象,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這樣一場消費盛宴中。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消費主義的誕生,來探索下自己,在這場狂歡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18世紀的經濟學家鼻祖亞當斯密認為,追求慾望是美德,消費成就資本主義。消費主義誘人之處是它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中釋放出來,通過購買你能實現自由,並且追求慾望所釋放的人類創意和能力,可以驅動社會的前進。人們容易從消費中構建自我。21世紀從社交平台上成長起來的年輕人,買東西幾乎不可能不受到營銷的影響,營銷創造品牌,品牌確定必需品之外的溢價,讓人們可以把喜歡的標籤貼在自己的身上。廣告學中一個經典理論exposure effect,曝光效應,你多曝光,久了我就相信你,不論之前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因此,口紅和香水,從奢侈品女神附身下來,成為人人都能消費的其的符號,讓人感受到平等的快樂。
消費社會曾經被反思過么?1970年代,世界範圍興起反消費主義的浪潮,這邊廂法國的社會學家鮑德里亞,著有《消費社會》,解密到,消費通過某種編碼來讓人們進入遊戲規則,這樣,消費才能隻身取代一切意識形態,並同時隻身負擔起使整個社會一體化的重任,就像原始社會的等級或宗教禮儀所做到的那樣。那邊廂美國的嬉皮士運動,典型行為是不追求財富而是釋放/放縱自我抽大麻、做愛和全世界窮游。然而,80年代,嬉皮士被雅痞士取代。曾經的嬉皮士喬布斯成為成功學推崇的雅痞士,Apple公司創始人。人人追求成為雅痞,其實是消費主義的一次反撲,你的個性和品味是靠你身上的物品鎖展現。可能是,政治體系熱愛雅痞社會,因為無疑追求物質消費追求成為精英的大眾更容易管理。
http://www.ptext.cn/home4.php?id=5889 (二維碼自動識別)
真正的審美如何培養? 困困說,作為研究過買買買的人,消費好的方面,可以促進美學和哲學的發展。川久保玲曾說過,教堂衰落的時候大家去博物館,當博物館衰落的時候,大家去時裝店。女性因為在社會上,沒有被成功學綁架,因此她可以被賦予研究生活之美的閑暇時間。可是現在呢,
就像川久保玲曾說的那樣:「在時尚界商業是不是比創意更重要?是的,事實的確如此。但這會削弱創意的力量,那也是最糟糕的情況」為《W》雜誌拍攝秀場外的時尚名流形象的攝影師亞當·卡茲·辛丁說他越發明顯地感覺到如今的街頭時尚就是展現流行風向以及「重點人物」穿著「重點品牌」的風采,這有點乏味。於捷記得美國雜誌《Last shot》有個欄目會採訪當下最主流的攝影大師,並登一張最影響他們的照片。被採訪者包括安妮·萊博維茨、布魯斯·韋伯等大腕,而他們當中十個人有四個會選黛安娜·阿巴斯。藝評家希爾頓·奎瑪)曾評述道:「巴斯的鏡頭裡,沒有什麼是即興或僅是『捕捉,到的,主題人物有興趣而耐心地面對著相機,他們完全意識!到拍照的過程,而且合作。這種參與感構成了攝影與對象之間的交談,使照片表達出一份尊嚴」 。當下的街拍不高級,就是因為它沒有這些繼承,淡化了攝影本身的審美」於捷說。在他看來,不應該批判時尚攝影有多商業,應該批評這個市場 為什麼不能多留一些風格。
而更in的城市人在哪裡?三聯談到,在日本,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的風格很鮮明!比如有崇尚歐美風的,有極簡的,有二次元的。大家都很自信,在各自的風格里自得其樂。不會像們這樣容易被影響,變來變去。之所以有那麼多爆款出現,因為大家都沒有關於『這個東西適不適合我的思考」閻森說道「審美觀不成熟導致的盲目跟風:讓大部分人覺得只要和明星穿得差不多就時髦了。
但是如果整個輿論只剩下消費主義的話,個人意志的自由將會消失。人生而尋找意義,而唯有輸出和創造,而不是消費東西,才能多體會到快樂。做任何形式的創造,都比買買買帶來的快樂。
反消費主義的辦法是什麼?一方面,是重視彼此連接的力量。比如建立互助社區,底特律嘗試在城市裡種菜,並自己供給給自己。人們又重回流水線固化每個人的工種之前,每個人需要發揮創造力和興趣。另一方面,是否可以問自己,是的,買買買可以解憂,可是過度消費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不一味受營銷的影響,有更多自主權和選擇能力的人,他們可能外表柔軟,但內心堅定,不經意間有難以阻擋的吸引力。他們知道去往哪裡,幸福的鑰匙,不在他人嘴上,而是自己手裡。
最後,9年後第二次看Wall.E,完全是皮克斯版本的美麗新世界。如果只生存在追求安逸的消費社會,人工智慧AI的確可能讓我們墮化幸福統一。可是,要想離開冷漠擁抱熱情,離開一致擁抱豐富,就需要離開慣性擁抱勇氣和堅信。前人總以為留給後人更好的未來,殊不知每一代都需要經歷反叛才能得到更好的世界。
1976年 讓.波德里亞 寫了《消費社會》
對我自己來說,是這幾年開始的吧 。
覺得自己被消費主義包圍了,快要窒息。身體里有個小小的我很想要逃離,可卻往往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由自主打開淘寶,京東,各種海淘app,買了一件一件不必要或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朋友說自己的衣服多得家裡快放不下了,我看看自己的衣櫥,有些衣服根本不知道當時出於什麼心理買的,每年扔了一批,第二年又能仍一批,還有永遠來不及用完的口紅,眼影,護膚品,網購把買東西這件事變成了躺床上動動手指就能辦到的事,卻讓我們失去本該清爽的空間,信用卡透支。
微博上大家都在說哪個口紅色號是斬男色,和朋友聚會討論的是怎麼穿衣服顯身材好,怎麼拍照顯瘦。細想起來,女性自己也在不停物化自己。男的買表買車都是證明自己的身份,而女人卻是為了成為男性眼裡那個有吸引力的自己,呸!
我想要穿讓我自己舒服的衣服,它們不一定貴,不一定款式新鮮,卻是最可以代表我的性格和審美的,衣著里也有人生態度。
家裡的空間被物品佔滿,人被物品奴役,環境污染就在我們身邊,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可我們卻選擇麻木,似乎這根神經只能被買買買牽動。
我想保持清醒,卻一次次陷入消費的漩渦里。
每當物價越來越高工資難以為繼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反思消費主義了。
馬克思?
商品拜物教?
消費注意有利有弊,利處有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科技,服務,生活理念和創新的發展。弊處有對環境資源造成破壞,不正確的認識會使一個人的價值觀扭曲。
石油危機吧
嬉皮們的解決方案是:我們不用石油不就就沒危機了。。。
在我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的確經歷過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跑哪兒去旅遊就去哪兒旅遊的階段。這樣聲色犬馬的生活,被盛讚為瀟洒,過了不多久,發現自己好空虛好無聊。於是開始反思消費主義之流,覺得一頭扎進形而上學才能讓我快樂起來。
搏擊俱樂部
是啊,這是可怕的「美麗新世界」了。所以,民眾必須成為公民才行,要有成為公民的意願與能力。如果每一個個體都有反省與批評的意願與能力,極權就沒有持久的可能性。不過,極權統治在特定的環境與歷史條件下是否是需要的,這是另一個問題。
可以去看一本叫《消費社會》的書。不過原版是法文,而中譯本又爛成了渣渣……(不是小錯誤,是壓根看不懂寫得什麼意思…)
Early criticism of consumerism was in the works of Thorstein Veblen in 1899, which examined the middle class emerging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which came to fruition by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對消費主義的早期批判始於美國經濟學家凡勃侖,1899年,他所發表的《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研究了新興的中產階級在20世紀變革之期、全球化進程中的演變。(來自維基百科,Consumerism - Wikipedia)
Since consumerism began, various individuals and groups have consciously sought an alternative lifestyle. These movements range on a spectrum from moderate "simple living",[27] "eco-conscious shopping",[28] and "localvore"/"buying local",[29] to Freeganism on the extreme end. Building on these movements, ecological economics is a discipline which addresses the macro-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a primarily consumer-driven economy.
In many critical contexts, consumerism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tendency of people to identify strongly with products or services they consume, especially those with commercial brand names and perceived status-symbolism appeal, e.g. a luxury car, designer clothing, or expensive jewelry. Consumerism can take extreme forms such that consumers sacrifice significant time and income not only to purchase but also to actively support a certain firm or brand.[30]
Opponents of consumerism argue that many luxuries and unnecessary consumer products may act as a social mechanism allowing people to identify like-minded individuals through the display of similar products, again utilizing aspects of status-symbolism to judg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me people believe relationships with a product or brand name are substitutes for healthy human relationships lacking in societies, and along with consumerism, create a cultural hegemony, and are part of a general process of social control[31] in modern society. Critics of consumerism often point out that consumerist societies are more prone to damage the environment, contribute to global warming and use up resources at a higher rate than other societies.[32] Dr. Jorge Majfud says that "Trying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thout reducing consumerism is like combatting drug trafficking without reducing the drug addiction."[33]
In 1955, economist Victor Lebow stated:
「Our enormously productive economy demands that we make consumption our way of life, that we convert the buying and use of goods into rituals, that we seek our spiritual satisfaction and our ego satisfaction in consumption. We need things consumed, burned up, worn out, replaced and discarded at an ever-increasing rate.[34]」
Critics of consumerism include Pope Emeritus Benedict XVI,[35] German historian Oswald Spengler (who said, "Life in America is exclusively economic in structure and lacks depth"[36]), and French writer Georges Duhamel, who held "American materialism up as a beacon of mediocrity that threatened to eclipse French civilization".[36]
In an opinion segment of New Scientist magazine published in August 2009, reporter Andy Coghlan cited William R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epidemiologist Warren Hern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saying that human beings, despite considering themselves civilized thinkers, are "subconsciously still driven by an impulse for survival, domination and expansion ... an impulse which now finds expression in the idea that inexorable economic growth is the answer to everything, and, given time, will redress all the world"s existing inequalities."[37] According to figures presented by Rees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human society is in a "global overshoot", consuming 30% more material than is sustainable from the world"s resources. Rees went on to state that at present, 85 countries are exceeding their domestic "bio-capacities", and compensate for their lack of local material by depleting the stocks of other countries, which have a material surplus due to their lower consumption.[37]
Furthermore, some theorist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place commodity takes in the definition of one"s self. Media theorists Straut Ewen coined the term "commodity self" to describe an identity built by the goods we consume.[38] For example, people often identify as PC or Mac users, or define themselves as a Coke drinker rather than Pepsi. The ability to choose one product out an apparent mass of others allows a person to build a sense "unique" individuality, despite the prevalence of Mac users or the nearly identical tastes of Coke and Pepsi.[38] By owning a product from a certain brand, one"s ownership becomes a vehicle of presenting an identity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ttitude of the brand. The idea of individual choice is exploited by corporations that claim to sell "uniqueness" and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n identity.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modity self is a driving force of consumerist societies, preying upon the deep human need to build a sense of self.
Not all anti-consumerists oppose consumption in itself, but they argue against increasing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beyond what i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Jonathan Porritt writes that consumers are often unaware of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roducing many modern goods and services, and that the extensive advertising industry only serves to reinforce increasing consumption.[39] Likewise, other ecological economists such as Herman Daly and Tim Jackson recognize the inherent conflict between consumer-driven consumption and planet-wid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並不存在反消費主義思潮。
你打開自來水龍頭,會把它叫做一股潮流?
推薦閱讀:
※有些女性為何會追求價格遠超使用價值的奢侈品,從中能得到什麼好處,是出於什麼心理?
※為什麼消費主義容易給女生洗腦而對男生影響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