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保險行業的盈利?

記得一次日曆上看到太平洋保險宣傳自己收益之多,這是否說明保險公司收的保費完全高過了投保的風險溢價?其是否和國有銀行的壟斷如出一轍?想要讓保險成為公民真正的保障需要從哪裡突破?


一、保險公司盈利的兩個輪子
籠統的說,保險公司的盈利包括兩個部分: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即業內常說的保險要靠兩個輪子走路。
前者由死差、費差、退保金和準備金釋放組成,可以理解為與公司經營相關的收益,後者主要是利差,三差解釋可以參考@王家泰 的說明。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在投資收益水平一定情況下,長期傳統保險的利差最大,例如終身壽險等,因為產品在費率上有監管上限束縛,而長期期繳可平滑公司管理及費用支出,所以這塊業務對保險公司當期利潤的貢獻程度較大。這就是為何保險公司在談轉型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提到傳統險期交業務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保險公司經營的長期性
上面說的的退保收益不是保險公司的追求目標,雖然退保能夠產生利潤,但是由於現金流提前流出企業,因此,沒有保險公司把退保率提升當成喜事。
準備金的釋放與保險公司到期保單有關,隨著保單停售,且最後承諾的保單到期時,盈利才會真正完全從準備金中釋放出來。這是@jimmy 談到的時間維度的一個表現,尤其是壽險公司的經營更是一個極為長期的過程。在業務高速增長期,公司每年收的保費和保單一年多過一年,但釋放出來的利潤,很可能被同年高速增長的保單帶來的新的「首年虧損」沖銷一部分(首年承保費用沒有做攤銷,因此會造成每年實際盈利被推遲至日後實現)。
因此,在壽險公司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由於盈利被低估,加上每年分配紅利的影響,會造成賬面上凈資產累積的低估,從而有可能出現監管上的償付能力不足。在90年代末出現高息固定回報的「利差損」問題(壽險產品的保費同銀行儲蓄一樣具有負債性。因而,如果收取的保費不能及時、有效的運用,或者資金運用的收益率低於保單的預定利率水平,則保費收入越多,虧損就越大,現在各大壽險公司還在用每年的利潤填補90年代數百億利差損形成的窟窿)後,2003年保監會一成立,其監管的核心便在於償付能力,並且將其作為一項剛性指標。當償付能力不足時,會面臨追加資本金、停止新業務、限制分支機構、限制高管人員薪酬,甚至由其他保險公司接管等措施。
當壽險業務一直處於高增長時,對於「盈餘損耗」問題的處理方法,要麼需要重新調整準備金比例,或者需要融資以增大實足資本,同時減少分紅支出;要麼加大再保險業務,將該部分保單轉嫁出去,從而不需要積累如此多的準備金;再或者,就乾脆就換個保單名稱(這就是為何市場上一些公司會推出各種「拉皮」產品),將盈利釋放出來。
談上面這些,是想說明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的經營十分複雜,三五年的盈利未必多麼有價值,這任領導取得的成績,或許只是上上任領導打下的基礎。而再出現一次90年代的利差損事件,國家或許已經沒有能力兜底了,不僅會倒閉很多保險公司,保戶利益也會受損,社會穩定或許都會受影響。

三、雙輪驅動才是健康的盈利模式
當然,現在有偉大的保監會了,這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比較小。因為國內生命表的統一和穩定以及行業競爭主體的不斷增多,保險公司在死差和費差收益上,突破空間相對較小,而利差在國內費率監管以及主推理財類保單的情況下,對各公司投資收益能力的挑戰卻越來越大。
總體而言,目前國內保險公司盈利的兩個輪子發展並不均衡,過於依賴投資收益,因而對資本市場的依賴也越發嚴重。正因為這樣,才會出現去年股市債市雙殺導致各大上市壽險公司利潤暴跌,經營慘淡的現象,如何破解?看看原中國人壽總裁楊超2009年的一段文章吧:

81、82年我在英國學習,當時驚奇的發現英國市場大部分的保險公司承保大部分都是虧損的。而我們國內當時主要是靠的承保利潤。當然後起步的中國保險業經歷了同樣的過程,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中國保險資金渠道的不斷拓寬,尤其06、07年資本市場爆髮式的增長,許多保險公司獲得巨大的投資收益,加上市場競爭
的日趨激烈,現金流承保的理念開始盛行,有承保業務和其資金依靠投資收益占其利潤的盈利模式得到業界不少公司的認同。力求實現低保險費和高投資之間的良性循環更是成為不少管理人員推崇的盈利模式。保險業漸漸由過去較多依靠承保利潤發展為投資收益,尤其是產險和再保險。
這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引發了我們對投資收益保險盈利模式重新思考。去
年由金融危機引發的資本市場深度下挫,使各公司投資收益銳減,甚至出現全行業盈利大幅度的下降。我們體會比較深,07年資本市場好的時候我們上市公司是
300多億利潤,集團也有80多億的利潤。但是到了08年雖然上市公司還有100億利潤集團有40億利潤,但是同比我們下跌了60%。甚至有些公司還虧損。
所以這些事實證明這種單純的追求投資收益的利潤模式造成了保險業效益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是不穩健不可持續的。
深刻教訓使保險業重新審視,普遍開始結構調整,在繼續重視投資收益同時,努力實現承保盈利,從依靠承保利潤到投資收益,再到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的雙實現。那麼這一盈利轉化過程當然是曲折的,但他標誌著中國保險業上了新的台階,在進一步走向理性和成熟。

最後倆問題:
1、保險行業和銀行比,開放性高的不是一星半點兒,壟斷談不太上,畢竟監管是必要的;
2、突破就在於各家保險公司以及監管機構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但前提是國家政策真正以人民為中心了。


恩,保險公司的盈利跟一般的企業有些許不一樣...
一般企業賣出了產品即立馬得到了確定性的收益,比如一個產品成本4元,定價4.5,賣出去了就得到了0.5元的收益;但對於保險公司而言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一個保險產品其成本(風險成本+費率成本)假設為4元,附加0.5元的利潤,賣出去了這0.5元的收益不是馬上能到手的,得等到這份賣出去的保險到期後才能最終確定能否得到這0.5的收益。對於產險來說一般保險期限就是一年,但壽險來說保險期限達到3、40年也很常見。這是一個利潤釋放的過程。
在保險期限內,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對準備金的計提來調整利潤釋放的速度,所以監管機構對於準備金計提的規定對保險公司利潤影響非常大,準備金計提多了保險公司收益就必然少了。但是最終利潤是必然要都釋放出來的。如果在保險期間內所有的事情都跟保險公司預計的一樣,那麼利潤總額就是保險公司預計的0.5元,如果發生了上面筒子說的死差、費差和利差,那麼利潤總額就不會是0.5元了。
這點清楚之後,就會明白保險公司盈利會有一個周期性的過程。對於產險來說,一般是3年左右;對於壽險會達到7、8年,所以回到第一個問題:不能光看這一年的利潤表,需要同時回顧前幾年的利潤表來判斷保險公司的盈利情況。
對於第二個問題:保險業和銀行業的情況。這個我個人覺得二者可比性不大。單就工商銀行一年的利潤而言,其可以抵上國內所有中資外資保險公司的利潤。
對於第三個問題,我覺得大家對保險的誤解挺大。
很多人認為我交了保費但是沒有發生事故,得不到賠償那不就白交保費了嘛!!!這個是很多人心中有的一個想法。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保險產品只是一個實實在在摸得到的東西,你買保險更多的是享受到了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管理服務。保險是一個轉移風險的工具,你買保險就是一個風險管理的過程,保險公司就是一個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的機構。不管你買不買,其實保險一直都是公民的真正保障,但要認識到這一點可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保險給人的壞印象還真不是一時半會能改過來


任何時候看保險的事情,都要加上時間這個維度,請切記。


收到這些贊同,收到許多感謝,感到很愧疚。我把之前答案刪除了。
對不起,時隔將近一年我再回顧我這個答案,很不滿意,似乎既沒有回答全提問者的問題 也認識得非常淺薄。
挖坑好了,我會過段時間填的 最近考試 實在沒有時間。


---------------------------------2014.09.09 update---------------------

簡短表述:
保險公司一般保費收取不會過高,但是高於風險溢價是一定的,保險行業不是一個暴利行業,並非依靠壟斷贏取暴利。收益高多來自於投資收益,並非來自過高的保費。
下面我會講一下保險公司如何盈利,為什麼不是主要依靠高收保費盈利,為什麼不是壟斷,為什麼現在保險沒有成為牢靠的保障工具。

保險公司如何盈利?
死差益、利差益、費差益。
什麼是死差益?
死差益只在壽險里有。保險公司根據每年人口數據(多少人出生,多少人死亡,人口總量是多少)編製出生命表。生命表詳細統計出每年的死亡率:

這不是一張嚴格意義的生命表。但是可以看出,根據統計出的死亡概率,1000個個體中的死亡分布。但是統計意義上的死亡率和真實的死亡率一定一致嗎?顯然不一定。
用粗俗的話講:今年死的人多,保險公司倒霉(死差損),今年人死的少,保險公司賺錢(死差益)。
(如果嫌麻煩,這一段可以省略不看:比如我保險公司根據以往的標準,發現50歲死亡的概率為10%,那麼也就是說100個人投保,10個人50歲會死。那麼如果客戶投保死亡保險:50歲的時候死亡就賠償1000塊,那麼保險公司收取多少才算公平?為了平衡盈虧:100*10%*1000/100=10%*1000=100. 死亡率乘以賠償金額就好了,那麼如果實際上我每個人收取了100塊,拿著10000塊,結果不是10個人去世了,20個人去世了,我收取的保費不夠賠的,保險公司怎麼辦?自己墊錢。沒錯,那就是虧損。那如果只有5個人去世了呢?除了我支付了5000塊,自己還凈賺5000塊。那就是死差益。)

利差益
那麼,保險公司現在知道了,10個人可能死掉,我要準備10000塊錢才行,這10000塊就叫做責任準備金,顧名思義,為你可能發生的損害賠償責任作準備。
那麼我放著10000塊在我的公司保險箱裡面等到50歲好不好?懂得一點金融知識的都知道,金錢有時間價值,我不拿去生利息,放著越放越不值錢,拿去銀行存款都有利息呀。銀行利息低,那保險公司自己就拿去投資。
投資的回報率是5%,我投資了20年,計算著差不多到期了久可以支付那些預計去世的人的賠付金了。可是市場有風險,突然出現大牛市,市場平均利率都到達了7%,我5%的利率投資了10000塊,期末只有500塊,別人都拿700,那麼我損失200(利差損);或者,市場一陣動蕩,利率跌倒3%,那麼我鎖定了5%,多拿200塊(利差益)。

費差益
今天有人來下單,要投保。這個是業務員apple帶來的,業務員拉來一個人,要付給他展業費(傭金)。我還有各種行政人員,我要處理文件,租賃辦公室,才能開展業務。這些,就是我的運營費用。
但是我的管理流程高效,省錢,我的運營費用可能比預計的低好多,省出來的就是費差益。反之就是費差損。

———————————————————————————————————————————

好了,那為什麼保費收取一定高於風險溢價?
(提問者既然提到風險溢價,肯定有所了解,但是我猜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風險溢價代表什麼)
-如果你可以100%獲得50塊,或者50%的可能獲得200,50%可能沒有錢拿,你選擇哪個?
-我要確定的50塊。(那麼恭喜你,你和大多數一樣,都是風險厭惡型。我們討厭不確定的因素,希望一切都是100%的肯定)
-如果你可以100%獲得40塊,或者50%的可能獲得200,50%可能沒有錢拿,你選擇哪個?
-我還是要確定的40塊。(那麼可以告訴你,你願意為確定性支付的溢價為10塊)


現在你該了解了,我願意多出10塊錢。保險公司就賺那10塊錢,換給你確定性。但是只多收10塊嗎?
不,你要加上保險公司的運營費用。所以收取你的保費,一定大於公平保費(按照概率計算的期望值),除去費用,還取決於你願意為額外的確定性支付多少。


———————————————————————————————————————————

保險行業不壟斷。它是一個帶有國家控制性的行業,但是不壟斷。
這些話題可以講很多。如果有可能,可以另外開題我再找時間好好寫。
保險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你知道有多少小保險公司嗎,你知道保險公司牌照獲取審核需要多久好,你知道要嚴格核查保險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嗎?國家確定會控制外資保險公司的涉入,所以很多大牌的國外的保險公司在國內非常少見。
為什麼呢?
因為保險行業關係國計民生。
你試想,如果某個保險公司倒閉了,有多少中國居民遭受牽連,尤其是壽險產品,動輒十幾萬,存了幾十年,到了需要的時候,告訴你,保險公司破產了,沒法賠償給你了。整個社會會多不安定?
這個話題要談實在要寫太多了,我就到這裡打住吧。

———————————————————————————————————————————

保險要如何保障我們呢?

你有沒有被低素質的保險推銷員完全打翻胃口?有沒有討厭他們糾纏不休?有沒有發覺按照那個利率即使銀行存款都比較划算?有沒有被那些產品弄得眼花繚亂?有沒有擔心上當受騙,不知道該買不該買?

保險產品是跟隨社會經濟發展而發展出來的產品。我們需要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社會共同保險團體的出現,一個村子50戶人家,每個人家出100塊,萬一誰家遭受不幸的災禍,將這個提前籌好的款子給他渡過難關。平日,錢由專人打理,投資點小買賣,還可以錢生錢。
把那個打理錢的人抽離出來,賦予他專業性估計風險的能力,投資的能力,不就是保險公司嗎?
我們曾經有過,又失去過(咦,好噁心的文風)。
建國時期,保險公司被一度勒令停止,那段保險荒蕪的時期,不能說多致命地打擊到這個行業,但是肯定有所傷害。
然後,是一片混亂的市場。保險公司不講業務員納入正式員工,不用出五險一金,只要通過保險資格證考試就可以上街賣保險,沒有人在乎你怎麼拉來的顧客,保險理論里要求的誠信的原則對他們來說可能也只是背書時的一個知識要點,根本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含義。
他們都是銷售,懂得保險產品嗎,理解保險產品嗎,能做好的是鳳毛麟角,我真的欽佩你們(不是貶義)。

行業的治理,肯定不是我這個初出茅廬的人能夠一窺究竟的。我還在思考。

與你們共勉。

———————————————————————————————————————————

2014年9月9日於新加坡


保險公司的盈利可以概括為三點

1、死差,即保險條款預期的賠付額與實際的賠付額之間的差額;

所謂死差可以這樣理解,以一年期的消費型保險為例,10個人交了3000的保費,總計保費是30000,這一年有一個人出險,保險公司賠付了1萬,那麼剩餘的兩萬塊就是所謂的死差益。


2、利差,即保險條款預定的利率與保險公司實際投資收益之間的差額;

保險產品定價時,預定利率越高,保費越低;預定利率越低,保費越高。

目前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在保險產品定價時預定利率不低於2.5%。一般保險公司在定價時利率相對比較保守,預定利率通常在2.5%到3.5%之間。

當宏觀經濟形勢處於繁榮時,市場利率往往較高,此時保險公司可獲得的投資收益較高,當投資收益率高於預定利率時可為保險公司創造更多利潤來源。


(在2013年定價利率改革,但改革限於普通型人身保險,即保單簽發時保險費和保單利益確定的人身保險,比如重疾險、意外險、定期壽險等。而分紅險預定利率、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仍不得高於2.5%,它們佔據了壽險業務的90%以上。)


這裡再以萬能險為例說明一下,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介紹的預期利率是3.5%-4.4%之間,(這樣的利率其實已經很不錯了,遠遠高出銀行存款),但當年市場大環境好,保險公司用保費投資實現了5%的收益,那麼兩者之間的差額也會成為保險公司的利潤。


3、費差,即保險條款預定的費用和保險公司實際發生的費用之間的差額。

裡面可能包括運營、管理等,如果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成熟、工作效率高,是可以減少這一部分的成本支出的,那麼節省的這一部分也是保險公司盈利的來源。


另,保險公司宣揚收益多,這說明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和投資上的專業能力較強,與題主所說的高出投保的風險溢價並無直接關聯。


至於題主說的保險是否與國有銀行的壟斷如出一轍,偏見色彩有些濃,銀行是理財機構,但保險是商業機構,是以降低風險和損失為主要業務的。雖然有理財險,但保險的本質依然是保障。


讓保險成為公民真正的保障需要,這是一個行業難題,需要政策指引、行業規範及從業人員整體職業素養的提升。

恩,這回答有點國考試題的標準模式了,還是改說人話,即所有人都能聽懂的話。

其實最最關鍵的是要從人們的需求出發,讓人們手裡每一份保險都能有所用。


一名曾在國內排名前三保險公司工作過的精算師,善於分析保險/理財產品。了解保險、理財知識,關注我的個人主頁:北斗星 - 知乎


我的個人公眾號已經開通,更多保險知識了解可關注我的公眾號

公眾號搜索:智能保險師


現在一些保險公司管神馬盈利啊,把客戶的錢收上來,買點大股東的資產、信託產品。大股東再增資(用的就是客戶的錢),再開更多分支機構,再收更多的錢。至於客戶的保障?公司的盈利?長期險產品,幾十年以後的事,管他娘的呢


保險行業的盈利主要來自於三大塊:死差益、費差益、利差益。

死差益:實際的死亡率小於預定死亡率而產生的利益。

費差益:實際的營業費小於預定營業費而產生的利益。

利差益:實際的投資收益率大於預定投資收益率而產生的利益。

舉兩個例子:財產險公司的保險大部分是一年一續,比如車險佔大頭。財險公司要想盈利,就得祈禱天無大災、所有車主出門平平安安不出事故。假設每個人每年都交5000元的車險,有的車主一年下來不候車不理賠,有的車主刮蹭一下到保險報案賠了3000,有的車主出了大事故連人帶車要賠50萬,都有可能。最終一年下來,盤算一下收了多少保費、賠出去多少錢,這中間的差值就是利益的主要來源。要是趕上大的天災人禍,財險公司一般都會倒霉。比如汶川地震、721北京大雨、央視配樓著火等,保險公司都得支付巨額理賠款。

再舉個壽險例子:某公司有多種壽險產品,比如意外卡、壽險、健康險、分紅險等,其保費收入有一年期的、3年期的、10年期等。每年都有巨額的保費收入,包括當年的新單,也包括過去老保單的續收保費。

這些保費收進公司以後,除了一部分要提為賠款準備金留存以外,其餘的保費大部分交給投資公司進行資產運作,按《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規定,保險資金運用限於下列形式:(一)銀行存款;(二)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三)投資不動產;(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可以看出國家對保險資金的使用有相當嚴格的管控,因此可以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險資金的收益性。這一塊投資結果,直接決定了保險公司的「利差益」。因為現在壽險保單的預定利率大部分在2.5%-3.5%之間,而投資收益率在10%以下,所以分紅水平不太高。

費差益則是各保險公司內部管理成本的體現,差距不大,可以忽略。

死差益則是各保險公司產品費率的體現,客戶投保後發生意外、疾病、身故等保險事故均會理賠,都會使用保險資金。

以上三者之和,就是保險公司的收益來源。


太平洋保險宣傳自己收益多,目的是宣傳它投資收益多,收益主要來自利差這部分,是靠保險公司的投資部分創造的。設計保費時生命表和費率上限保監會都定的很死,沒啥自由發揮空間。所以其實保費沒多收。至於那四大保險公司,頂多只能算經濟學裡壟斷競爭的情況吧。


有些保險很有意思,比如養老險,只要算一下就知道,返還的錢,還不夠銀行利息。自己存銀行都比這個好,就別說通脹了,買這種險,你就是活一千年都賺不回來。


整個問題的分析有點走味了
【日曆上看到太平洋保險宣傳自己收益之多】
這往往是保險公司為了塑造自己資管或者壽險產品做的宣傳
針對宣傳口號來認真地分析
有點過分較真


說說財險,壽險的話精算角度已經可以分析得很透徹了,三差和投資收益(當然首年不可遞延成本會攤薄真實利潤,變相遞延股東稅負)
財險公司也差不多,利潤分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一般對外公布兩者之和(會計準則規定)、對內考核前者(萬惡的資本家)。投資收益一般靠保險資管的大牛們操盤,具體內幕不清楚,下文只講承保利潤。
其實在國內,每家財險公司應該說都在分為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統一價格下的競爭(車險)、一種是自由競爭(所有非車險)。
先說車險的承保利潤:理論上監管在制定統一的價格時,是預留了一定的利潤空間給保險公司的,但是這個條款和費率已經太久太久沒變動過了,想想看這幾年來的物價變化水平,可以說按照最初假設車險全行業早就賠穿了,同時主機廠每年提升配件價格(想想零整比吧),但是為什麼還會有盈利呢?
主要是出險頻度的降低,自從出險次數掛鉤折扣以後,為了來年保費打折,很多司機已經習慣小磕小碰不報案了;其次查醉駕以及去年的交規調整,路上的馬路殺手也逐年減少。這些因素在大的環境下降低了物價水平(比如公司固定費用、人力成本等)對利潤的攤薄。
那為什麼還是有的財險公司盈利有些虧損呢,這個與業務結構有關。本質上財險是做風險管理的,對標的的篩選是有違保險的初始設定的,但是公司要盈利,自然對風險就有了篩選,不是好的壞的標的我都要,不過從另一個側面來說,對於好的標的而言更有利(價格不被壞標的拉高)。而在風險識別、篩選以及對標的的吸引力來說,老仨家(人平太)和其他公司不在一個檔次上,這也就導致全行業在車險承保上盈利的也就這仨上市公司。
再來說非車險,除了農業保險和房屋保險以外,絕大部分的保險標的實際上並不符合大數法則(風險等級差距很大),因此對於單個標的的看法決定了其風險對價。尤其是中大型標的,例如地鐵隧道等工程保險,就和鑒寶差不多,每個公司心中都有一個風險對價,且肯定差異巨大。如果有足夠經驗的核保人來掌眼,就會減少打眼的概率。
當然,一個財險公司的利潤情況與其再保水平、人力成本、渠道掌控能力包括品牌影響力都有關係,但是關係最大依然是:風險識別與篩選能力、運氣、業務獲取成本(排名分先後)

其實財險對於社會的穩定作用是遠高於壽險的,但是財險公司出於盈利的考量需要對標的進行篩選,那麼對於風險過高的標的,也就失去了被管理的機會(有些小財險公司作死的除外)。
如果想更好的發揮財險對於整個的保障作用,實際上應該由政府牽頭對於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風險制定強制保險(例如交強險),財險公司出於開發客戶其他保險需求的目的,哪怕強制險種是虧損的,也會願意來做(當然,行業費率能做到盈虧平衡最好,公司會更有動力)


保險就是一門拿錢來賭博的生意,什麼真正保障。


保險行業對很多金融從業人員來講確實有著幾分神秘的色彩。那麼保費交進保險公司後都被投資於哪些渠道呢?下面星空帶著親們一起走進神秘的保險公司後台:

  • 大額協議存款。遠遠高於個人存款利率,你有億萬級以上資金,銀行才能和你商量利率,因為這是大戶啊,可以幫銀行解決攬儲壓力。目前仍是國內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渠道,70%以上的資金都在大額協議存款的企業債。但問題也就來了,趕上降息保險公司產品的收益就會受影響,所以才會放開渠道,進行多元化投資。

  • 權益類投資(國債、企業債)。國債大家都懂,企業債相對小眾一些,其實目前而言收益高過10%的特別多,你看以看看你自己的股票交易賬戶,每個人都可以買,而且起點金額有的幾千就可以。但這部分越大的保險公司就越有優勢,因為可以直接參与比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大型基建項目的企業債,期限長,收益高。除此之外,可轉化債、次債保險公司也會適當的參與;

  • 國家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存款和企業債這些個人還是可以參與的,只是收益不如土豪保險公司。但是對於國家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個人是沒辦法參與的,但是保險公司可以。比如「京滬高鐵」國家直接允許保險公司參股100多個億(個人根本不讓玩,你自己搞個公司也不一定有舉牌資格,你能舉牌,國家也不帶你玩);

  • 股票和基金。雖然保險資金以安全為主,但是國家規定保險公司可以少量參與股票和基金的運作,而且都是在一級市場選擇,而不是象散戶一樣在二級市場買些垃圾股。(有錢就是任性,即使掃貨都能掃到便宜的)所以一般保險公司出的理財產品相對市場的一些投資產品來說比較穩定;

  • 房地產。以前保險公司的房地產投資主要是底商和辦公樓的投資,現在都開始買地搞養老養生基地了。幾個主要的大保險公司紛紛直接買地,比如中國人壽、平安、泰康等都在緊鑼密鼓的參與養老產業,因為這樣可以趕上下一波的競爭,買保險的後續養老服務是個絕對朝陽的行業;

  • 新的其他渠道。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渠道是保險公司不能參與的了,券商、銀行幹不了的事,保險公司都能玩玩,只是為了控制風險,投資比例的問題。保險公司入股銀行,自己開銀行,成立基金公司,投PE,開信託公司,投非標業務等都有保險公司參與。券商搞混業經營很難,但壽險業做混業經營很容易,原因在於保險產品吸收的資金具有長期性

別看保險業務員不招人待見,但保險公司確實在資本市場上是名副其實的土豪。因為,中國資本市場上太缺乏長期資金了。你趕個工程,即使地方債最長時間也就3年,資金還是跟不上,只能循環借,或是借新的還舊的,這樣企業的融資成本就無形中被抬升了。但保險資金可以提供長期的融資,這一點正是今天中國資本市場上銀行、證券、信託做不到的優勢。

最後我要提示大家以下幾點:

  • 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不代表保險產品的收益。而且正規的壽險公司不同產品所對應的資金池是不一樣的。這個意思就是保險公司的產品之間收益水平是有差別的。

  • 此外,保險公司投資越多元化,避險保證回報率是越靠譜的,而且長期看,中國保險產品會不斷的降價(由於投資水平的提升)。

  • 有人問我,那麼我等保險公司到20年之後成熟了再買保險不就合適了嗎?答案是,買保險真心等不了,這個金融產品和被保險人年齡掛鉤。你越拖,你就越貴。

  • 買保險本身也是不為了投資收益,你還是趁早買的好。最好孩子一出生就不斷的完善保險計劃。反正,這個類似存錢,沒有人一輩子就存一回錢。壽險方案也會不斷的隨年齡、收入水平變化修改、完善。


俺男人在保險業,且胡扯一下他平日跟我說的吧。。。
第一個回答不了。。只知道,財險是很賺的,保費收入分地方,企業多的省,富的省,自然多,比如浙江,江蘇。。。不過賺的是公司,而不是個人。。至少俺男人錢太少了。。

其是否和國有銀行的壟斷如出一轍?
只能說,離銀行的錢,差遠了!!!
我整天笑話男人,你們也叫金融機構?

想要讓保險成為公民真正的保障需要從哪裡突破?
1 推銷員的素質!素質!素質!!!
2 民眾觀念!觀念!觀念! !!


買保險MMMMMM


別的不了解,就分紅型保險、養老保險而言,簡直就是智商稅。
有的是欺負人不會買國債,很多的是欺負人不會五年定期,甚至還有低於三年定期的。


身在財險公司,僅分析一下財險,壽險比較複雜。一張保單的的保費大致應該是由四部分構成:賠款、結算給中介的手續費、運營成本和利潤(很多人認為除掉賠款剩下的都是利潤,如果真是這樣,這尼瑪保險公司賺錢也太容易了)。
規模夠大、投保率足夠高的險種,比方說車險, 價格基本就是透明的,跟保費相比,利潤不算很大,各家公司(尤其是人保、平安、太保)比拼的就是精細化經營。有些小規模的險種,利潤可能就很高,比方說旅遊意外險、家庭財產險,這些在國外都是規模很大的險種,但國內市場對這些的認識度還是不夠高,所以定價上自由度更大些,利潤也就更大些。


長期來看 保險永遠賺的都是其中的附加保費 保費=純保費(損失的期望 不懂自己看看數學書)+附加保費 你們就只看到保險盈利的時候 你又知道911事件給全球保險業帶來的崩盤么 從此美國才出了 面對這種恐怖襲擊 保險公司不用陪那麼多 具體比例忘記了 還有中國的2次民航事故 你們根本就不了解這些巨災風險給保險業帶來的損失 幾十年的保費 說不定一瞬間就賠出去了 樓上那些什麼保險是賭博的更是扯淡 只是中國保險市場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但是保險的產生是有它歷史的必要性的 不然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富豪買了越來越多的保險 你以為人家都傻 還不如去拉斯維加斯賭一把 是吧? 手機打字不容易 只能簡述到這裡了 千言萬語說不盡


今年7月1日起,保險從業人員必須要有大專學歷,這是客觀上促進保險行業朝高素質隊伍發展!
現在的保險從業人員,說到底就是一個銷售員,他們沒有專業的知識,他們沒有良好的服務精神,在他們眼裡,你是什麼? 錢而已!
一個產品他們自己都搞不懂,每天早上的晨會,就是洗腦會,絲毫不涉及產品的知識,全部講的是是對什麼人用什麼辦法賺取最多的利潤,什麼泰國游,日本游,杭州游,什麼爭取完成多少業績獲得總部參訓資格,哎!


保險保費的定價很多時候不掌握在保險公司手中,比如樓主提到的車險。


推薦閱讀:

貨幣符號是如何設計出來的?比如美元「$」英鎊「£」,他們的設計有什麼原則?
銀行業務中的同業拆放、同業借款(借出)和存放同業有什麼區別?
清華紫光欲收購美光的 230 億美元資金都是從何處而來?是如何融資的?
婚姻和併購 (M&A) 有何異同?
集合信託和單一信託中的合同中沒有規定原狀分配條款,是否能根據某個法律規定進行原狀分配?

TAG:經濟學 | 保險 | 金融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