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否有副作用?
現在太多的商家打著中醫的幌子產葯,害了人,也害了中醫,有人說那是偽中醫。那麼真正的中醫是否有副作用?現在市場上有副作用的中醫是否就是偽中醫?
中藥過去一直講偏性、毒性,歷史上最早的中藥學專著之一《神農本草經》,便依據按照毒性的大小或者按照補虛和祛邪,把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無論是副作用也好,毒性作用也好,基本上:
1. 中藥治療就是利用藥的偏性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2. 拋開用藥對象和用藥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若對嬰兒餵食過量人蔘湯,人蔘都都可以殺人哪(詳見下文的舉例);
3. 中藥藥方分單方(只用一味葯)、復方(使用多味葯),若使用復方時,葯的偏性又發生了變化;所以才有配伍禁忌,即前人歸納了哪些藥物不能在一起使用,否則本身沒有毒性或毒性較低,但組合使用後就會有較大毒性;
4. 若因為中藥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及毒性、或者使用不當而完全否定中藥及其應用,那完全是因噎廢食;
……怎麼正確對待中藥的毒性?現在有的人有這種說法,因為中藥是天然的葯,(所以)中藥是無毒的,這個還非常盛行,尤其我們在一些藥品的廣告當中,經常看到有「純中藥製品沒有毒性」(的說法)。這個呢,實際上是一個商業性的宣傳,不符合客觀實際。
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在中藥(學)裡面都強調中藥作為一個藥物它是有毒性的,而且還強調這個毒性的廣義性。凡是藥物都有偏性,都有毒性,這個和現代的觀點也是一樣的,現代的這個《普通毒理學導論》,有這樣一本書,《普通毒理學導論》,就提出藥物如果說用於健康的人體,和非適應症的患者,那都是有毒性的,任何一個藥物,它是講的西藥,我想這個對中藥也應該適用。就是一種藥物,它用於健康的人體,他本身沒有病,因為葯本身有偏性的,它造成了新的偏性,這個就是廣義的毒性。用於非適應症的病人,這個病人他不適合於用這種葯,你用了很容易產生毒性反應,對中藥也是如此。所以針對這個中藥是天然葯,而且中藥不完全是天然葯,我們在講第一節或者講過了,也有化學合成品,尤其是礦物葯,礦物葯的化學合成品,多數是有毒的,而且有的毒性還很大。那麼就天然的這一部分而言,它也是有毒性的。
所以我們要充分的注意,這個說法作為商業性的宣傳,那麼它是它的宣傳,我們學了中醫、中藥,我們要有正確的看法,所以這個中藥的毒性是存在的,有的還很嚴重,近年來這個藥物中毒的報道,經常都有發生,所以我們要注意,就包括一些補虛的葯。在70年代就是剛才講的這個人參,好象我有一次看這個《新中醫》,廣東的這個雜誌,好象在那一年以內,報道了,就是當地有一個習慣,新生兒降生了以後就喂一點人蔘水,主要是紅參,因為喂多了,愛之愈切,害之愈深,那麼就產生了中毒,結果兩例死亡,一例搶救了很長的時間。那麼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平常我們認為很安全的葯,有的很多作為食品的。比如說火麻仁,火麻仁可以作為食品,有的高山,把火麻的油脂作為植物油作為食用的植物油,那麼用量大了,有一個工礦裡面就用火麻油來炸油條,早餐吃了油條,職工裡面很多、幾十個職工中毒,就是因為量太大了,本身就是食品,葯食兩用的,它也有這種中毒的情況。
所以我們第一要不同意這個中藥沒有毒性,天然葯沒有毒性這個說法,要正確地對待,中藥是有毒性的。
第二種觀點呢,就是既然它是個毒藥,為什麼還要用它,乾脆把這些葯取締了。
那麼針對這種觀點,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態度呢,就是在中藥狹義的毒藥當中,有很多有比較強的醫療作用,而且有的這種醫療作用還是不可代替的,其它沒有什麼葯
好代替,在中醫的臨床上非常重要,比如我們今後要學附子,附子就是一個有毒的葯,而且毒性還比較大,但是附子回陽救逆,在中藥當中可能沒有另外的一個葯能
夠取代它,所以在傳統的臨床治療這個亡陽證,往往以附子為第一要葯,為君葯,而且用量還比較大,么能夠收到很好的臨床療效,這個不可取代……就說這些中藥的很多的毒藥,這個有它的利用價值,有特殊的療效,所以還不能完全把它淘汰掉,所以這是針對既然是毒藥為什麼還要用的這個觀點,我們應該這樣子對待,這是第二點。那麼第三點呢,是目前最普遍的一個不良傾向,這個最重要,目前最普遍的一個不良傾向。現在就是凡是這個狹義的毒藥,在書上或者藥典上註明了有毒的,用量越來越小,醫生都膽小,為了安全,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小到了這個有效劑量以下,成了一個無效的量了,
沒有用…只注意安全,忽略
了有效性,那麼這個也有違用藥的目的。另外一個傾向性呢,就是對於沒有標明毒性的藥物,用量越來越大,大到了超過了常用劑量的很多倍,達到了這個中毒劑
量。所以我剛才講的這個劑量的時候談到了一百一十多種藥物的中毒的臨床報道當中,很多是文獻上沒有註明毒性的。比如說人蔘用四十克,那怎麼不中毒,新生兒
剛生下來,耐受性很小,你人蔘水喂多了,那肯定嚴重的中毒,所以這個傾向性一定要把握記住。那麼要正確地對待這個狹義的毒藥,和這個沒有註明毒性的,就是
我們書上說的,要有這麼的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有毒觀念,無毒用藥」,就是第三段,正確對待中藥毒性的第三段第一行有那麼一句話,「有毒觀念,無毒用藥」,我
們在使用藥,要開處方的時候,不管是狹義的、或者廣義的,我們都要牢牢地想到藥物可能是有毒性的,可能會造成中毒反應,尤其是狹義的毒藥,要高度的重視,
但是對於這些藥物,不能因為可能會有潛在的中毒的危險,我們就不用它,在用的時候,我們要無毒使用,要確保用藥的安全,要把它控制在中毒以下的這個用量范
圍內,兩者兼顧,既要確保有效性,也要保證安全性,那麼這個才是使用藥物的正確的觀點,也是正確對待中藥毒性的最重要的一個態度,這是第三。那麼
要正確對待這個毒藥,用藥的時候呢,我們就要非常小心,所以從《神農本草經》開始就提出了對毒藥,「先起如黍粟」,就是小米,那麼一點點,「病去即止」,
好了就算了。如果「不去倍之」,再增加一點。「不去十之,取去為度」,慢慢地增加,遞增的方法。《內經》也說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
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我們在這個服用的量上,由小到大,那麼使用毒性越大的葯,臨床用的時候,越不要過量,也不要過
長,這個對於確保毒藥用量的安全,這個古人的告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種給葯的方式,慢慢地積累,不要過量的這種要求,也是我們現在臨床上應該遵循的一個
原則,這(也)是正確對待中藥毒性的第三點。那麼第四點呢,就是在文獻當中,記載的狹義的毒藥,絕大多數是可靠的,但是也有不準確的地方,所以我們對中藥的毒藥,不能完全以文獻為準,我們還應該結合現代的臨床和現代的科研進行認真的研究,
比如說很多葯,在古代的文獻上沒有認為它毒性,比如象細辛、剛才的關木通,實際上它有毒性,不能因為文獻沒有記載就認為它無毒。我在講《本草綱目》和《本
草綱目拾遺》的時候,說本草上就認為鉛丹是沒有毒性的,馬錢子沒有毒性的,那麼實際上鉛丹和馬錢子都是毒性很強的。在《神農本草經》把丹砂放在上品的第一
位,認為是無毒,可以久服的,可以補虛的,可以養生的,但是這個硫化汞其實也是有明顯毒性的,所以古代文獻記載的有些沒有毒的藥物,可能是有毒性的,這個
我們尤其要注意,但另一方面呢,古代文獻上記載的有些藥物一直認為它有毒,但其實它沒有明顯的毒性,或者它毒性非常小……那麼我在下面呢,就補充一點關於這個中藥不良反應方面的一些常識,這個是供
參考,這個教材上沒有,什麼叫作不良反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藥物的不良反應,是指藥物在常用劑量下,在常用劑量下這個很重要,它應該就用這麼多的
量,常用劑量下,用於預防、診斷或治療人類的疾病或用於調整人體生理功能時,產生的非預期反應,它的核心就是藥物在常用的劑量下,產生的非預期反應,這個
用來可以用於人類的預防、診斷、治療或者調整生理功能,不管作什麼用,意思就是只要是作為醫療用,所以超過了常用量,本身就是中毒量,這象人蔘用40克,這個它本身就不屬於不良反應範疇了,本身就是亂用藥,所以要把這個定義鑒定清楚,是在常用量的情況下出現的,才屬於這個不良反應的範疇,不是任何劑量亂用都這樣子對待,我們要把它區別開來,這是關於定義。那麼這個不良反應,有哪些類型呢?就是不良反應的分類,第一個不良反應主就是副作用。一種藥物往往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況下,伴隨其治療作用的同時,另一些作用可能引起一些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不良反應,這個稱為副作用。
就是一個葯有多個作用,在用其中的一種作用的時候來治病,另外的作用,它也顯現出來了,發生的與醫療無關的這種反應,就叫作不良反應。比如我上次也是舉過
大黃有瀉下的作用,如果我們大黃用來調經,婦女的月經不調,大黃就能活血調經,那麼同時它產生了腹痛、腹瀉,這個腹痛、腹瀉,就是大黃的不良反應。這個副
作用,不良反應當中的副作用,它本身有這個作用,但是對於這個個體來說,它不需要,當然對於便秘的患者,產生了瀉下,或者需要通過瀉下來排出了邪氣,它就
不是副作用,所以副作用和治療作用,是相對的。需用發汗的,那麼用麻黃髮汗,它就是個治療作用;不需要它發汗,引起汗出過多就是個副作用。比如中藥裡面有
一個葯,洋金花,這在止咳平喘葯裡面,那麼洋金花用量大了,就能引起患者昏睡,如果說要把它作為麻醉使用,在手術的時候,那麼就是要病人不知知覺,這個時
候引起了病人這種昏睡它就不是副作用,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它就是一種副作用。所以第一個是副作用,第二個是毒性作用,那麼根據這個世界衛
生組織這個界定,藥物引起人體生理、生化的異常變化,或器官、組織結構的病理改變的危害作用,稱為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應。藥物引起人體生理、生化的異常
變化,或器官、組織結構的病理改變,這種危害作用把它稱為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應,那麼這個我們前面講了,因為這個超過了它的常用量,是中毒量馬上引起
的,這個叫急性中毒。小劑量,緩慢的積蓄、慢慢形成的,導致的叫慢性中毒,這個就不再說了。
首先,什麼叫真中醫?什麼叫偽中醫?我告訴你,沒有區別。所有的「偽中醫」都是出了事之後才被打上偽中醫的帽子的,但中醫的真偽沒有任何一種事先的區分。只要(號稱)依據中醫醫理看病的,都是中醫。
其次,中藥有沒有副作用?很多現代醫學(就是很多人所說的「西醫)研究表明,被用在中藥方子中的很多種藥物都有劇烈的毒性,而且這些毒性不易被中和,即使這些毒性成分含量很低也可以造成可觀的傷害。但是呢,中醫們號稱配伍、炮製可以減毒(現代醫學並不認同),而且在我大天朝,中藥的上市不需要做安全檢驗。所以說明書上都說「尚不明確」。
這個問題問的稍微有點問題,就好像你問「今天的天氣有沒有太陽」一樣,可能你是想問今天天氣是不是晴朗,但是太陽是不在天氣里的。所以,有必要先把幾個概念說說清楚。
- 藥物的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這是西醫藥理學的一個概念。我們知道,用藥是為了治病,就是說用藥都有它的治療目的,而用了葯之後,不符合它的治療目的,給患者帶來不適或者危害的反應,就是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很多種類,這裡主要說一下副作用和毒性反應。
- 副作用(side reaction):是指藥物在治療劑量時引起的不良反應,就是說雖然是治療劑量,但是卻和藥物的治療目的無關,反而給患者帶來了不適和痛苦,一般情況下,副反應的不適感是輕微的。為什麼治療劑量下的藥物會有治療目的以外的作用呢?這跟藥物的選擇性有關。講藥物副作用的時候,給我最直觀認識的就是阿托品。人體內有一種膽鹼受體,廣泛存在於體內很多臟器,阿托品這種藥物可以阻斷膽鹼受體,所以阻斷膽鹼受體就是阿托品的藥理作用。我們在用藥的時候,就是要利用藥物的藥理作用。比方說有人胃腸道痙攣絞痛,這種平滑肌的痙攣就是膽鹼受體的作用,於是我們利用阿托品阻斷膽鹼受體的原理,來緩解痙攣,解除疼痛,這時候,緩解平滑肌痙攣就是阿托品的治療作用。但是前面提到了,全身很多臟器都有膽鹼受體,阿托品並不只是單純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心肌上也有,那麼心肌的膽鹼受體也被阻斷掉了,於是就會出現心動過速,這時候心動過速就成了副作用。所以,副作用是藥物選擇性作用差引起的,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而關於副作用被提到比較多的,還有一種叫做枸櫞酸西地那非的葯,研製之初是打算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但是治療作用並不理想,而副作用卻相對明顯,很多男人出現勃起,於是它乾脆調轉槍口專攻下三路順利上市,這個葯俗稱「偉哥」。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9360/answer/13580171
- 毒性反應(toxic reaction):一般是用量過大或者用藥時間過長所造成的嚴重不良反應,也有些人可能因為機體對藥物過於敏感,劑量不大也可能出現毒性反應。比方說,大多數的化療藥物本身都有致癌作用,而且大多有肝腎毒性等等。
這樣介紹過以後就可以理解,藥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應其實是兩碼事兒。
中醫是一種醫學體系,而副作用是一個藥理學的概念,所以沒法說中醫有沒有副作用,而應該考察中藥。
因為中西醫思路的不同,中醫強調的是辯證,發現機體陰陽平衡的紊亂,所以,本身在診斷上就強調了個體化。而用藥是為了歸經調理,所以,根據君臣佐使配出來的藥方,都是分別針對每個個體化病人的,就不存在選擇性差的問題了,所以理論上不存在副作用。而中成藥就不一樣了,成藥不是針對個體的,就存在了選擇性的問題,所以中成藥有副作用。
但是要強調的是,中藥是有毒性作用的。中醫本身也認為所有的葯都是毒藥,所以要經過適當的炮製配伍、規範劑量等等手段來克製藥物的毒性。
我想lz提這個問題,問中醫而不是中藥的副作用,大概是想了解,如果我選擇中醫治療疾病,會不會出現我治療目的以外的問題,給我的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那麼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醫學發展有它的局限性,不管中西醫,對於疾病的認識都遠遠不夠,都只能在一定範圍內解決一部分問題,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帶來不良影響,那簡直是一定的。
用是葯三分毒解釋中醫副作用只能說是套話,就說幾個我知道的中醫副作用。
比如中藥里常用藥大黃,功能是通腹泄熱,也就是俗話說的降火藥,中成藥里三黃片里的主要成份。
大黃有的人吃了就肚子疼,拉肚子,這算是副作用吧?
中藥木通、防已是利水通淋的藥物,可是吃多了尿血尿閉,還水腫,直接傷害腎功能。
另外就是人蔘、鹿茸等大補之葯,若是吃的不對症,也會眼紅目赤、口舌生瘡,這算不算副作用?
以上隨便舉的幾個例子還是常用藥呢, 中醫裡面有十八反,十九畏,簡單地就是屬於中醫的配伍禁忌,一旦組合在一起,就有可能發生比較嚴重的副作用,給身體帶來危害。
另外,很多藥物是經過肝臟代謝的,但由於輕度肝損傷沒有明顯的癥狀,就以為沒有副作用,這顯然不科學。
所以,別說中藥沒有副作用。中藥是有副作用的。如果非要說中藥副作用小,那只是因為中藥用的是天然植物或動物葯,沒有進行提純,因此副作用就沒有提純的西藥副作用大。有,而且很多還非常大。
不過因為規定上說不用寫,所以沒人寫罷了。
自己做動物實驗害死不要太多(而且也不是經常做),不過只要死的不足以強大到馬上死就行,中國人沒有屍檢傳統,很快就燒了,所以也沒多大關係。
至於致癌,重金屬殘留,長期後遺症都不在考慮範圍內。
結論先行:中藥當然有副作用
下面具體談談原因、原理和應對的方法:
1. 人們為什麼會有中藥沒有副作用的概念?
- 中藥,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用於預防、治療各種疾病的藥品。古人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只知道效果好不好,並不知道自己的方子有副作用; 藥廠在生產藥品的時候,不希望人們說自己的藥品不好,也不會在說明書中寫自己的藥品有副作用,因此在人們心目中就有了中藥沒有副作用這說。
- 中藥處方是由多種藥材組成,含有的成分非常複雜,即便是單味藥材,裡面含有的成分也有數十種甚至更多,有些醫生為了保護自己的處方不會外傳,會把處方寫的很複雜,比如大活絡丸,是由數十種藥材組成,就是為了防止別人知道真正的有效組方是什麼;他們認為根據藥品的六氣五味,陰陽平衡,方子的副作用已經被化解了;
- 當時的技術所限,古人根本無從知曉藥品裡面的成分是什麼,自然也不知道會有哪些副作用,而藥廠生產藥品也大多數是由古方而來,生產者認為這些民間處方或者醫書中記載的處方在民間已經用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些處方是沒有副作用的,否則也不會存在這多年;沒有人收集藥品的副作用,自然說明書中也不會記載藥品的副作用,因此人們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也就是很自然了。
2. 有什麼證據說明中藥有副作用?
最早引起人們對中藥副作用的報道來自於日本小柴胡湯的報道:
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順天堂製成了小柴胡湯顆粒製劑,同時有地滋教授發表了「津村小柴胡湯顆粒對慢性肝炎有治療效果」的報告,剎時間在日本引起不同凡響。小柴胡湯成了暢銷葯,輿論認為日本漢方走向現代化。短短的幾年裡,津村順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製藥企業,財富積累走向巔頂。但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不斷爆出小柴胡湯有副作用的新聞,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醫師、藥劑師下達了要注意小柴胡湯導致間質性肺炎的通告。1994年1月~1999年12月報道了因小柴胡湯顆粒的副作用發生了188例間質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結果津村順天堂1997年破產,2000年津村順天堂社長津村昭被判刑3年。
一個藥方可使一個企業興旺,又可使其滅亡,這是值得人們深思的。但當時國內並不認為是小柴胡湯的副作用導致的這些病人的死亡,只是認為是日本人不懂辯證施治用藥不當,而不是中藥的副作用所致。
而比利時發生的馬兜鈴酸事件再次證實中藥副作用非常嚴重:
龍膽瀉肝丸事件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在比利時,1990~1992年有100多人服用同一家診所開出的減肥藥。在服藥1年後,數十名減肥者被查出腎臟受到損傷,研究認為是減肥藥中關木通所含馬兜鈴酸所導致。當時國外有媒體以「馬兜鈴酸腎病」為題進行了報道。1998年,英國報告兩例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引起腎衰,於是1999年7月禁止銷售和使用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和補充劑。2002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也宣布禁售70多種含馬兜鈴酸的龍膽瀉肝丸等中成藥。隨後,部分國家也對相關的中藥採取了限制措施。
2003年以後國內才開始將引起對中藥副作用的重視,將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從中國藥典中刪除,同時用木通替代了關木通。
3. 副作用是如何發生的:
- 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發揮作用的都是其化學成分,既然有治療作用就一定會有副作用,西藥是由已知結構的化學成分構成的,作用機理相對清楚,如阿司匹林(對乙醯水楊酸)具有很好的抗小板凝聚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通過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氧酶,達到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但前列腺素對於維護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已證明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黏膜上皮脫落增加並超過更新速度,造成消化道的潰瘍,因此阿司匹林作用機制就會導致消化道潰瘍的副作用。因此阿司匹林的藥品說明書中就會將這個副作用註明,同時告訴患者應用阿司匹林時最好飯後服用或與抗酸葯同服,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服藥時使用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藥物,對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有特效。
- 中藥出現副作用同樣是由其化學性質所造成的, 任何藥物起作用都源於化學成分,由於中藥是由很多種成分組成的,由於缺少深入的研究,我們不知道哪些成分是有效的,哪些成分是有害的。比如魚腥草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口服效果很好,人們將魚腥草製成了注射劑,在臨床大量使用,2006年發生的魚腥草事件,2006年4月8日,湖北省漢陽一3歲小孩在靜脈滴注魚腥草注射液後死亡。是武漢市一年來發生的第4例由魚腥草注射液導致的死亡病例。2006年6月1日,國家葯監局停止魚腥草注射液、新魚腥草素鈉氯化鈉注射液、新魚腥草素鈉注射液、注射用新魚腥草素鈉、復方蒲公英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魚金注射液等7類含魚腥草或新魚腥草素鈉注射液的使用,研究發現魚腥草注射液中含有48種成分,到停止使用之日,從來沒有人做過相關的研究。有些有害的成分口服不會造成傷害,但注射到人體後就會發生嚴重的後果。
- 有些中藥成分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性質,如麻黃中的麻黃鹼,它本身具有收縮血管的作用,用它作為滴鼻時,可收縮血管使鼻道通氣治療鼻塞;但麻黃鹼也可以使鼻粘膜收縮,長期使用會造成鼻粘膜萎縮。
4. 如何預防或減少中藥副作用的發生
-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陰陽五行;因此用藥時要根據疾病的性質來用藥,如六味地黃丸和金匱腎氣丸都是治療腎虛,但六味地黃丸治療的是腎陰虛,金匱腎氣丸治療的是腎陽虛,曾有一個咳嗽病人,由於他平時將六味地黃丸作為保健品吃,造成陰虛,使咳嗽久治癒。
- 要對藥物有一種敬畏感,任何葯都是葯,不能隨便吃,清代名醫徐大椿說:「雖甘草人蔘,誤用致害,比毒藥也。」不管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都應該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 當用藥的時候發生的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停葯,找醫生、藥師諮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有。中藥有副作用,水果也有,蔬菜也有,肉也有,蛋也有,奶也有,海鮮副作用最多了,糧食也有副作用,其實水也有,氧氣也有。。。不好意思,我剛剛有沒有說過中藥有?
會,《神農本草經》就是按藥物毒性分類的,把生葯按毒性強度分成了上、中、下三品,下品裡面的葯都有很大毒性。「生葯成藥是葯三分毒」,自然很多中藥都存在毒性會有副作用。
題主認為商家打著中醫的幌子產藥害了中醫中藥,那麼你只是看到了第一層關係而已。
藥物都有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卻不是評價中醫真偽的標準。而且毒副作用不一定都是壞的,某些葯是在研究毒副作用的過程中發現新療效的,比如赫赫有名的萬艾可。
為什麼我們把贏得奧運金牌視為光榮?
為什麼金牌得主可以代言廣告名利雙收?
因為奧運比賽是在公開環境下,以可獲得最大公平的方式進行的競爭性質的比賽,and冠軍只有一名,所以奧運金牌值這個價值。
如果奧運規則改變一下,人人均可開掛,可以和裁判拉關係,每一項冠軍都給300個名額,贏得奧運金牌還會那麼光榮嗎?
奧運金牌得主比汪汪都多的時候,金牌得主還能名利雙收嗎?
現在再看中醫中藥,你就明白了,越寬鬆的法律責任體系,越低的門檻,越寬鬆的監督和評價體系
只會讓中醫的人數越來越多,中醫水平越來越低。
中藥種類越來越多,中藥療效越來越差。
招搖撞騙的騙子神棍越來越多,努力研究醫術的人越來越少。
偽中醫越來越多,真中醫越來越少。
你自己想一想
如果輕輕鬆鬆的混日子就可以獲得大學文憑,那麼誰還願意刻苦學習?
如果買彩票放高利貸都可以致富,誰還願意老實巴交的種糧食搞生產?
如果找兩本古書抄幾遍古文就允許出去給人治病,那麼誰還願意研究新的醫術和藥品?沒有,不信你可以嘗嘗什麼硃砂啊,升葯啊,輕粉啊什麼的
你國人民自古以來上吃龍下吃虎中間吃空氣,什麼大樹上的蜂蜜,河裡的跳跳魚,看到的看不到的都抓來吃個遍了,拚死命都要吃新鮮的東西,就這麼吃到了二十一世紀,那些能吃的東西都被叫做食物,剩下那些實在不能吃的東西都被叫做中藥。
中藥要是沒有副作用早特么被舌尖上的你國人民拿來天天當蔬菜吃了好嗎。葯怎麼可能沒有副作用,西藥可能沒有副作用么?老祖宗說,是葯三分毒,是有道理的。
未明確
這是標準答案!中成藥的包裝上全部都是這個.是葯三分毒,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
有「毒」,但是「毒」可以治病,那麼這個「毒」就是這個病的葯。
有病才吃藥,沒病別亂吃藥。
中藥的特殊性是其中一些可以作為食材。臨床上的中藥大部分是經過炮製後使用的,比如鹽制、醋制、酒制、切片、炒熟、炒焦,炮製的目的是增效減毒,比如姜半夏;當然也有可以直接吃掉的,比如大棗、山楂、生薑。
山楂吃多了也會胃酸,這是中藥的副作用。但是沒有量的積累,不用擔心副作用的。
實習是在省中醫,看到老師使用電子系統下醫囑,對於藥物的劑量,電子系統會有監控提示,用到一定量,會有彈窗提示。中藥的使用是受監督的,你開多少量,醫師確認簽字,藥房確認核實,並且對患者告知用法用量。去找個靠譜的地方求醫問葯,對自己負責。
在我看來,這都不是一個問題,不能成為一個問題。副作用是一個存在,一個等同於太陽月亮的存在的存在。
在中醫上,副作用降至低點一直被當做治療時一個重要的指標性方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肯定是不可取的(西醫上的癌症治療,咳咳)。條件許可,艾灸針灸這些都是在病理上的層面上操作,(艾灸也不是誰都能做的,陰虛不可做),病理上的層面上操作就是在為副作用減至最低而實現的治療方向。你如果說西醫沒副作用,那是他們沒找到,沒找到能等於沒存在嗎?沒找到代表什麼呢?
這問題不太誠懇,明顯就是來挑撥的,為了宣傳公眾號,我必須怒答一波
用藥不合理,副作用就大。看醫生的水平。
作為一個農藥技術人員,我可以告訴你,中草藥中大多有農藥殘留。信不信?
現在的中草藥已經不是以前的傳統中草藥了,都是葯農種植的,為了增加效益就要增產,就要使用各種農藥化肥把草藥的產量給催起來。一切中藥都有副作用,沒有副作用就沒有藥用作用了。不但中藥如此,就是普通食物也有副作用,如人人都熟知的雞蛋,都有副作用,腎、肝、胃的病人就不宜吃,如吃之則痛症加劇,尿毒症者吃之則癥狀加重,肝病者吃之則加速肝硬化,胃病者吃之永不康復,就是健康的人,吃多了雞蛋,也會使腹部有脹飽感而難受,但對常易患感冒、咳嗽、流清涕、肩周炎頸椎增生的瘦人,又是極好的食療物。
人蔘,對腎、肝、胃的病人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對心肺、頭部疾病,如中風、發燒、肩周炎、頸椎增生、青青光眼、腦血栓、喉痛牙痛、中耳炎等,有著不可估量的破壞力。亞洲人臉色多黃帶點青,極宜吃參,故人蔘銷路不絕,西方人臉色白紅,最忌人蔘,吃之多致中風癱瘓腦血栓,故人蔘在西方沒銷路。
中醫治療手段分中藥和針灸兩種。
針灸調經絡,見效快,沒有副作用。中藥有溫涼寒熱四種藥性,通過不同的藥性來平衡內部系統,因為葯有偏性,所以有副作用。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古代天文學不像中醫那樣在當代中國有較高的普及率並且受到大眾擁護?
※如何評價相信有外星人和相信中醫的這兩類人?
※天王星、海王星的存在是否破壞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體系?
※「太空養心丸」 是真的嗎?請詳述作用機理?
※全面否定中醫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