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使用的農曆這套曆法有多牛逼?有哪些神奇之處?


優點說的很多了,

補充一些缺點吧。


(這倆標題是我編的)

1,理論缺陷

以日月紀天雖定名,然月行二十九日有奇復與日會,歲十二會而尚有餘日;積三十二月復餘一會,氣與朔漸相遠,中氣不在本月,名實相乖;加一月謂之閏,閏生於不得已,猶構舍之用橝楔也。自此氣朔交爭,歲年錯亂,四時失位,算數繁猥。凡積月以為時,四時以成歲,陰陽消長,萬物生殺,變化之節,皆主於氣而已,但記月之盈虧,都不系歲事之舒。——《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二》


曆法依靠日月天文的實測現象而定,但是月亮朔望29天有零頭,一年的天數十二個月有零頭。零頭疊加,中氣就會和月名漸漸偏離。然後通過加閏月來協調,閏就是零頭的意思。

此法一行,太陽的節氣和月亮的朔望關係愈發錯亂。春夏秋冬四時與名不符。而且計算數值愈發零碎,難以明辨。

比如某年正月,可能實際上是前一年的冬,而二三四月實際是春季。這樣正月何以為正月?

實際上,一年的氣候都是有節氣所決定的,月亮的朔望,和耕作毫無關係。

所以沈括主張不計月相,單以節氣定月定歲,不置閏。


「今此歷論,尤當取怪怒攻罵,然異時必有用予之說者。」——沈括

2,實際缺陷

我國曆法要是真的符合天象當然好。

但是實際上古代信息傳遞緩慢,到底也是通過天文曆法工作者觀測計算建立日月五星運行模型來預測未來x年的運行,並且按照這個設置曆法。


這過程起初,也許是準確的,但是長期來看

通常是不準的。


所以大部分曆法更迭,都是因為實在不準了。。。

這不準主要體現在七曜上。

所謂七曜,就是日月,金木水火土。


最大的矛盾就是賴以為靠的日月。

月相失准體現在當朔不朔。比如幾年前頒布的曆書,說今天是初一,結果月相是不是朔。

這樣的事情是很常見的。差五六天的情況都有——當然,差足一個月,嘿嘿,就又准了。

所以說看月亮知初幾的,未必靠譜。

(相似的例子在現代還是有的,比如現在民間流傳的清末民初的曆書就和天文台新發布的曆書有差別。沒那麼大錯漏就是了。)


太陽的問題是對於日食的預測。這點和月亮運行同時有關。事實上,失朔本身就肯定會造成日食預測失敗。因為日食應是朔日。


所以問題在於,哦擦曆法很多時候不是符合天象的。

自《太初》至《麟德》,歷有二十三家,與天雖近而未密也。——《新唐書》

新唐書說,以前曆法雖然相近,但是都不精密吻合。當然他是為了後面說《大衍曆》精密吻合。。。自誇。。。

失准到大家都忍不了的時候,就要更換曆法——這還得看大家有多能忍:宋16更歷,明則知道曆法不準但忍了很久。

所以你說怎麼辦?!

這對後世推算歷史事件時間造成很大困擾。。。而且。。。參加過奧數之類的吧,計算日期星期時間相關的題算是送分題——感謝公曆。


既然你問農曆有什麼牛逼的,那我就只說牛逼的地方吧……
農曆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複雜的曆法之一,雖然次於瑪雅的已經失傳的神奇曆法。
農曆這麼複雜,原因就是它是一種陰陽曆,也就是同時兼顧太陽和月亮的運動。與之對照,普遍使用的公曆,格里曆,是一種太陽曆,只考慮太陽的運動,我們可以看到公曆月跟月亮沒有對應關係。
農曆的月,是嚴格跟月球的盈虧變化對應的,月球與太陽相合那天就是初一,而月圓基本在十五或十六。月相變化一周,一個朔望月,大約是29.5天,所以農曆月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是根據觀測或者觀測數據預測來的,而不是事先定死的,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農曆根本沒有誤差。而格里曆,小學我們就學過,規則定死了,根本不考慮天體怎麼運行,誤差雖小,但幾千年後還是能看出來的。
(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農曆沒有「通項公式」,只能推算,所以問一萬年後格里曆是哪一天是能知道的,但是農曆基本就算不出來了,因為農曆機遇月球的運動,而月球公轉還受到太陽和其他行星的擾動根本算不準)
然後就是我覺得農曆最牛逼的地方了,那就是農曆怎麼調和朔望月和回歸年的。12和農曆月大概是354天,跟回歸年差的不少,沒幾年就冬夏顛倒了。為了維持同步,農曆會有閏月。(而不能閏日,閏日會破壞月跟月球運動的同步。)
先說節氣。農曆的日期跟太陽運動並不簡單對應,為了指導農業生產,有另一套完全基於太陽運動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中每隔一個就有一個叫做中氣,中氣一共十二個,這就相當於把一個回歸年等分為十二分。而閏月的規則就是,如果一個月沒有中氣,那這個月就稱為閏月,在前一個月前加一個閏字,比如今年是九月,然後閏九月 ,然後十月。這樣就可以保證月不至於跑的越來越快。
這種神奇的置閏方法明白了沒?我想了很久才明白為什麼不會導致誤差。就像兩個齒距不同的齒輪相互咬合,當差距逐漸積累,達到一個月的長度時,就會多加一個月來補償。
所以我覺得,農曆比較牛逼的地方有兩點,一個是基於觀測,沒有理論的誤差;另一個是調和月球和太陽,並且方法很妙。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制定曆法的目的。曆法的目的,是為了協調日、月、年三者之間的關係。日,標誌地球自轉(註:嚴格來說是太陽日,關於太陽日和恆星日的區別可自行百度),月(最初)標誌月亮公轉(註:月亮自轉和公轉是一回事;在公曆中,「月」已經不再和月亮運動聯繫起來,只是完全人為的分割),年,標誌地球公轉(註:具體來說,是回歸年,因為回歸年才聯繫了太陽直射等和季節、農作物生長相關的因素,關於回歸年和恆星年的區別可自行百度)。日、月、年代表的是三種不同的周期運動,而這三種運動的周期並沒有簡單的比例關係,從大到小分別是:年、月、日,一回歸年等於365日5小時48分46秒,一月等於29天半,制定曆法,就是把一個整年分割成若干個月,一個整月分割成若干個日,從而仍然保持住某種周期性。
粗略來說,曆法出於著重點不同,可以劃為太陽曆和太陰曆(太陰即月亮)兩大類。太陽曆協調的是年和日之間的關係,有利於明確季節和農業生產,今天我們用的公曆就是典型的太陽曆,為了湊出來那5小時48分46秒,費盡心思搞出來「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規則;太陰曆協調的是月和日之間的關係,優點是晚上抬頭就能通過月亮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典型的太陰曆是伊斯蘭教曆。中國農曆雖然俗稱「陰曆」,但實際上是兼顧太陽曆和太陰曆的,優點是既不違農時(伊斯蘭教曆的歲首是有可能出現在任何季節的),又可以根據月相明晰。缺點是計算繁複。


農曆是相對公曆來說的。
公曆是我們的翻譯,對岸稱之為西曆。
我們叫冬至聖誕,人家叫耶誕。
農曆包含了兩部分,1,太陽曆,2太陰曆(月亮的大名兒)
從老黃曆到太平天曆有115種
我貼下
——————————————————————————
1、黃帝歷 2、顓頊歷 3、夏曆 4、殷歷 5、周曆 6、魯歷 7、歷術甲子歷 8、太初曆 9、三統曆 10、四分曆 11、七曜術 12、乾象曆 13、黃初歷 14、太和歷 15、景初歷 16、泰始歷 17、劉智歷 18、乾度歷 19、通曆 20、永和歷 21、三紀甲子歷 22、玄始歷 23、永初歷 24、三宣元歷 25、既往七曜歷 26、元嘉歷 27、建元歷 28、大明曆 29、景明歷 30、神龜歷 31、正光歷 32、興和歷 33、大同歷 34、九宮行答歷 35、七曜律歷 36、天保歷 37、北周曆 38、靈憲歷39、天和歷40、劉孝孫歷41、甲寅元歷42、孟賓歷43、大象歷 44、開皇曆 45、七曜新術 46、張胄玄歷 47、皇極曆 48、大業歷 49、戊寅元歷 50、符天曆 51、麟德歷 52、經緯歷 53、光宅歷 54、神龍歷 55、九執歷 56、大衍曆 57、千歲歷 58、七曜歷 59、至德歷 60、五紀曆 61、正元歷 62、觀象歷 63、宣明歷 64、崇元歷 65、萬分歷 66、永昌歷 67、正象歷 68、調元歷 69、中正歷 70、齊政歷 71、明元歷 72、欽天曆 73、應天曆 74、乾元歷 75、至道歷 76、遼大明曆 77、儀天曆78、乾興歷79、崇天曆 80、明天曆81、奉元歷82、十二氣歷83、觀天曆84、占天曆85、紀元歷86、大明曆87、大明曆88、統元歷89、乾道歷90、淳熙歷91、知微歷92、乙未元歷93、五星再聚歷94、會元歷95、統天曆96、開禧歷97、西征戊午元歷98、淳祐歷99、會天曆100、萬元歷101、成天曆102、本天曆103、授時歷104、寶鑒歷105、回回曆106、大統歷107、聖壽萬年曆108、黃鐘歷109、西域歷110、新法歷111、曉庵歷112、順治歷113、時憲歷114、癸卯元歷115、天曆
————————————————————————————————————
現在與時俱進了,反正也看不到星星月亮,太陽都快看不到了,也就不走邪路了。

ps部分
剛才仔細看了一下早些回答的知友,Lee的回答中提到「殺頭」一節,竊以為不妥
把「曆法」和「殺頭」的倆關鍵字放在一起用谷歌搜,李兄的排名相對靠前,事實上,截至乙未年春分剛過來看,谷歌認為這個信息的源頭在李兄您。
這個信息令在下不安的是,它傳達了一種皇家害怕別人知道什麼東西就能造反的不自信感,焦慮感,從而泯滅了對真的追求——這裡「真」當然是說曆法。
固然,歷史上確實有一些王八蛋皇帝,干過這些事兒,但別一竿子全給打翻了。
115部曆法未必都是在求「真」,但,你造他們有多努力嗎?
日穿月梭,易者周也,日積月累,明者白也。


看這個農曆 就就能感覺農曆有多好了
http://ys.zhaoqipengbo.com/qinli.html


網易另一面: 當代農曆「山寨」自西歐,並非弘揚中國傳統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習慣過農曆生日?

TAG:民俗 | 傳統文化 | 曆法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