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有一篇著名的文章,題目就叫作《為什麼要探索宇宙》。作為航空的專業人士,人家的回答比我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相信題主看過之後必然就明白了。
事情的起因是, 1970年,尚比亞修女 Mary Jucunda 給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寫了一封信,他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創性研究,成為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Marshall 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宇航員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 NASA 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
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盡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還有小孩子快餓死了,好吧,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孩子們都吃上飯再說。」事實上,早在人類的技術水平可以暢想火星之旅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項目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里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這十分令人欽佩,因為中世紀時窮人很多,而且那時經常爆發席捲全國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台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里,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為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為那個閑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我會儘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時期其他人的努力)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
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2000億美元,這些錢將用於醫療、教育、福利、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運輸、海外援助、國防、環保、科技、農業以及其他多項國內外的工程。今年,預算中的1.6%將用於探索宇宙,這些花銷將用於阿波羅以計劃、其他一些涵蓋了天體物理學、深空天文學、空間生物學、行星探測工程、地球資源工程的小項目以及空間工程技術。為擔負這些太空項目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30美元給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則可用於一般生活開支、休閑娛樂、儲蓄、別的稅項等花銷。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從納稅人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情形。政府由幾個部門(如內政部、司法部、衛生部與公眾福利部、教育部、運輸部、國防部等)和幾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組成,這些部門和機構根據自己的職能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並嚴格執行以應對國務委員會的監督,同時還要應付來自預算部門和總統對於其經濟效益的壓力。當資金最終由國會撥出後,將嚴格用於經預算批准的計劃中的項目。
顯然,NASA的預算中所包含的項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關的。未經國會批准的預算項目,是不會得到資金支持的,自然也不會被課稅,除非有其他部門的預算涵蓋了該項目,藉此花掉沒有分配給太空項目的資金。由這段簡短的說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飢餓的兒童,或在美國已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上增加援助金額,需要首先由相關部門提出預算,然後由國會批准才行。
要問是否同意政府實施類似的政策,我個人的意見是絕對贊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我相信我的朋友們也會持相同的態度。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相對的,我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太空項目,來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高效高產,而在有的地區則產量嚴重不足。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的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及收割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信息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感測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
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會感到很困擾,他們害怕伴隨著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我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為例。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為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信。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設備,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設備,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心臟病患者造出遠程體征監測設備呢。答案很簡單: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像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若希望人類生活得越來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術,我們還需要基礎科學不斷有新的進展。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別是醫學,用來照看人類的健康,應對飢餓、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來,我們需要給予那些投身科研事業的有天分的科學家更多的幫助。隨時要有富於挑戰的研究項目,同時要保證對項目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項目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為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和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為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
由美國政府控制並提供資金支持的所有活動中,太空項目無疑最引人矚目也最容易引起爭議,儘管其僅佔全部預算的1.6%,不到全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三。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項目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聰慧的勝利者將滿懷希望,失敗者也不用飽嘗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種子,不再帶來複仇的戰爭。
儘管我們開展的太空項目研究的東西離地球很遙遠,已經將人類的視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陽、至星球、直至那遙遠的星辰,但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超過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項目帶來的不僅有那些新技術所提供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無論在此之前人們對地球的了解是多麼的有限,對於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的認識是多麼的不充分。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們突然表示出對自身問題的關注,不能說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些初期太空探索項目,以及它所帶來的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無關。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
恩斯特·史都林格
科學副總監
我以前也比較嚴肅地思考過宇宙學有啥(能說服我自己的)意義,因為畢竟是有關職業、研究方向選擇的人生大事。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入坑了。
我說服自己的理由是:當前的宇宙學是建立在觀測事實上的正統的自然科學,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觀測技術的提高,呼喚著物理宇宙學的誕生。就像從第谷對太陽系天體運行軌道的觀測數據中誕生了開普勒三定律、牛頓運動定律那樣。
比起「人類能不能真正認識(那麼大那麼遠以至於對常人來說虛無縹緲的)宇宙」,更讓人安心的問題是「人類如何利用物理學解釋宇觀尺度的觀測數據?如果理論的報導出了偏差,是否意味著新的物理內容?」
目前人類已知最早的人類是露西,是個非洲女性。被稱之為人類的母親。
露西的後代子女,沒有 SUV,沒有手槍,在危險的世界中,往東走,往南走,往西走,往北後。
幾十萬年後,從北極圈到赤道,從幾千米海拔的青藏高原到平原沼澤。這個世界上每一處都有人類的足跡。
人類基本是靠著自己的雙腳,在沒有地圖,沒有科技 ,隨時可能被自然災害、危險動物幹掉的情況下,探索了地圖上每一個可能到達的地方。沒有獎勵,沒有贊助,到了任何地方也沒有照片可以發朋友 圈炫耀。但人類就是探索了整個世界。
如果沒有這種探索,人類可能無法發展延續到現在。可能也沒有你。
因為人類縮在一個小地方,可能早就滅亡了。
對於人類而言,我認為探索宇宙是文明存在的意義。
對我個人而言,這是我目前人生的意義啊。有時候我想,我要是跟我很多同學一樣去做cs或者金融,那當我三十四歲的時候,我應該很有錢了。但是然後呢,然後我要幹嘛?假設到時候我有了孩子了,難道我接下來幾十年的人生就看著他/她成長嗎,然後期待他/她長大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那我為什麼不用我自己的一生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人的一生應該迅速變現還是放長線釣大魚?我選擇後者,當然我也做好了釣不到魚的準備。我們都是星星的孩子,我們即是繁星。
對於自身存在來源的好奇,這是我們生命的本能。
Every atom in your body came from a star that exploded. And, the atoms in your left hand probably came from a different star than your right hand. It really is the most poetic thing I know about physics: You are all stardust.
——Lawrence M. Krauss
我們身上聚合了來自不同時空的數兆億的因素,種種因緣種種波動種種頻率,一念的後面是無數心念的共振,我們以人類之軀殼束縛了無限的神識。
每一個神識都來自於生命物質本源的分裂,我們的色身由星塵組成,今生用人類的角度去探索發現進展,過去未來之世又會以其他色身探索創造,因為這是宇宙本源的規律,直至我們回歸本源。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願對大家有所啟示:宇宙中有哪些超出常人想像的現象?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239964/answer/112210374?utm_source=com.smartisan.notesutm_medium=social
政治家:尋找宇宙中可用的資源財富
中國政治家:尋找宇宙中可用的資源財富,我們錯過了大航海時代,不想再錯過大航天時代
將軍:要把握制宙權
正常科學家:探索世界,完善理論,滿足人類的好奇心
中二科學家:要向外星人宣示我們的存在,讓他們乖乖地給我們送上他們的文明成果
一些宗教人士:要向外星人傳教從教義出發,基督徒有義務向外星人傳福音么,怎麼傳? - 基督教 - 知乎
因為它就在那。
謝邀
滿足人類的好奇心?
回答心中的為什麼?(為什麼宇宙是這個樣子,為什麼地球是這個樣子,為什麼人類會生活在地球上。)
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服務?(宇宙中才有極端物理條件,具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規律,這是地球上環境,人類實驗條件所不具備的。宇宙才是最大的物理實驗室。)
提供一些職業崗位?(養活一些人?)
不知道這些夠不夠?人類探索宇宙。並不是為了什麼生存,什麼強大繁盛,什麼文明。而只是尋找一個答案,追尋著真理的腳步
指不定宇宙里有什麼好吃的呢~
突然想到了這篇文章,以前看到過,百度找出來了,可能有點偏差。
早在1970年,尚比亞修女Mary Jucunda曾致信美國航空航天局Ernst Stuhlinger博士,問了同樣的問題。
她很快收到一封真摯的解答和一張曼妙的地球照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封40多年前的回信。
親愛的Mary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無數信件,但您的來信令我最為動容。因為它出自不斷探索的心靈,源於充滿慈悲的胸懷。我將傾盡所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您以及您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始終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人類同胞。
您在來信中問我,今日地球上仍有很多兒童因飢餓而夭折,為何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飛向火星。我明白,您一定不希望得到這樣的回答:「哦,我之前不知道這一情況,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人類擺脫了貧困與飢餓。」
事實上,在第一次知道人類可以登上火星之前,我已經知曉人類所面臨的飢餓問題。然而,與我的朋友們一樣,我相信人類奔向月球、火星,以及未來飛向其他星球的嘗試是偉大的征途,應當立刻行動起來。相比於那些常年爭論不休、不斷妥協、行動遲緩的潛在援助計劃,我堅信,從長遠來看,太空項目將會為人類擺脫這些困境作出更多貢獻。
在詳細解說之前,我想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大約400年前,德意志地區有一位善良的伯爵,他將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捐給窮人。在長期遭受貧窮和瘟疫困擾的中世紀,伯爵的慷慨受到廣泛的愛戴。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有趣的人,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裝進筒里,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迷住了,邀請他搬進城堡,作為門客,專心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鎮子上的人們認為伯爵是在為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但伯爵態度堅定:「我會儘可能地接濟大家,但我仍會資助他,因為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沒錯!這個受到伯爵資助的項目與其他類似的項目一起,最終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顯微鏡誕生了。顯微鏡的貢獻眾所周知,人類戰勝瘟疫由此成為可能。通過支持這項研究,伯爵做出了遠比單純接濟受災居民更卓越的貢獻,幫助整個人類從苦難中得到解脫。
如果你問我是否支持政府實施兒童救助項目,我個人是絕對贊成的。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我確信我的朋友們也持有相同的態度。然而,我們不能為實現這一目標而簡單粗暴地取消飛向火星的計劃。正相反,我認為通過太空項目,我可以為緩解乃至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
飢餓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食物的生產。在一些地區農業活動非常高效,而在其他地區則產量較低。通過灌溉管理、肥料使用、天氣預報等手段,大片土地的生產效率可以得到顯著提高。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提高產量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短時間內觀測大片區域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據估算,一台專業人造衛星系統,每年能夠帶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農作物產量提升。
我當然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正在促使這一問題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在這裡,我還非常想介紹太空項目對科技進步的重要意義。
登月飛船各部件所需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是人類工程史中前所未有的。開發這些系統時,我們面臨著嚴苛的挑戰,但也收穫了獨有的機遇。這些挑戰驅使我們不斷地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新技術、新流程,延長設備壽命,甚至發現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項目。每年大約有一千個從太空項目中產生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廚具、農具、縫紉機、收音機、輪船、飛機、天氣預報……乃至你我身邊的各種小玩意兒。這些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要先設計出登月宇航員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患者研發診療設備。
答案很簡單:重大技術的突破往往並非出自對既定目標的摸索,而是源於對更高目標的挑戰。人類對自身極限的不斷挑戰將激發起巨大的創新熱情,點燃人類的想像力和創作激情,釋放出巨大的潛能。
毫無疑問,太空旅行正是這樣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飛向火星當然不能直接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將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可能。僅這些「副產品」就將創造出數倍於投資的巨大收益。
我要重申,太空項目可以為諸多學科的重大研究提供了絕佳的實踐機會。太空項目可以被視作一種近乎理想的催化劑,使得進行科學工作的動力、觀察宇宙奧秘的機遇和開展研究所需的物質支持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儘管太空項目看上去將帶著我們離開地球奔向星辰,但我相信,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遠超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項目將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地球。因為這一項目不僅帶來了新技術和新知識、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更促使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不斷深化。
▲1968年聖誕節,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來源:NASA)
隨信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在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
它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最為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是我們在荒蕪太空中唯一的安身之所。在此之前,從未有如此多人認識到我們的地球是多麼的有限,破壞生態平衡的後果多麼嚴重。
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呼籲正視這些問題的呼聲越發強烈: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在第一次細細端詳我們生活的星球後,人們才開始關注人類自身的諸多問題,這絕非一次偶然。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為我們提供了技術、挑戰、進取精神,以及直面嚴峻現實問題的樂觀和自信。我相信,人類從太空項目中所學到的,充分印證了阿爾貝特·施韋澤(譯者註:AlbertSchweitzer,195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因為太陽會死,我們必須出去
按美國人的人均消耗水平,養活所有中國人需要三個地球,所以我們必須要探索宇宙,找到剩下的兩個。
因為想回家。
我泱泱中華 地大物博,為何還要開海啊?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啊!
探索宇宙的動機有很多種,很多層面。
對於個人,探索新問題就像一次自駕游,去看別人從來沒看過的風景。人類從來沒見過黑洞,而把一個黑洞放到眼前,也無法從視覺上看到黑洞內部。然而研究黑洞的人卻能看穿視界,知曉各種各樣的黑洞內部有內外視界,有奇異環,無限紅移面。他們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看到、進入過黑洞,並且活下來的人。
對於社會,探索宇宙帶來的是潛在的技術和生存發展方案。
對於人類整個文明,這是除了生存發展以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朝聞道,夕死可矣。
考慮兩種可能性:一、有外星人,二、沒有外星人。
一、有外星人。
我們可以不去探索宇宙,等著外星人來地球。然後讓外星人選擇:善待地球人或者幹掉地球人。
我們也可以去探索宇宙,發現外星人的星球。然後讓地球人選擇:善待外星人或者幹掉外星人。
二、沒有外星人。
我們可以留在地球上,不發展科技,等待某個自然災難滅絕地球人;或者發展高科技,戰勝自然災難,卻被某個戰爭狂滅絕。我們也可以佔領很多顆星球,讓任何都災難只能滅掉一部分地球人。
各種答案,什麼文明啊好奇啊真理啊人類本能啊,
哪有這麼複雜,就是為了活下去,太陽再過一小會爆炸了,你不得提前去其他地方鑒定一下房地產啊?之後仙女星系再過一小會撞銀河系了,你不得趕緊研究一下搞定劇烈擾動的恆星團的方法啊?之後再過不久恆星熄滅了,你不得研究從漫天滿地的黑洞里搞點新能源啊?之後再過不久大撕裂了,你不得趕緊找個辦法跳到另外一個宇宙去啊?之後再過一會熱寂了,你不得想法重啟一下大爆炸啊?
要做的事這麼多這麼急,擔心飛出去的太慢還來不及,生存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我們只有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推薦閱讀:
※Sheldon(大爆炸里的幾個主角)看完《三體》之後會有什麼反應(引發什麼討論)?
※怎樣可以穿越時空?
※你如何看待約翰·提托(聲稱來自2036年時空穿越者)?
※火星上發現嚙齒動物可能嗎?
※如何觀測水星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