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三兄弟的現實喜劇風格在香港喜劇發展中佔到什麼地位?算是承前啟後,還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喜劇表達角度?

我喜歡半斤八兩類似的喜劇風格,想了解類似的喜劇


謝邀自扯

題目有點大,我只能簡單的答一些,可能會有些話嘮,不愛看的直接跳到黑體字的結論部分

香港電影的源頭始於上海,49年前後因為一些「你懂得」的原因,一批內地導演湧入香港,開始逐漸摸索一條有香港特色的喜劇片之路。
由於當時的喜劇片還沒有成立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吸引觀眾,導演們大多採用粵劇花旦和大老倌擔任,比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丑生王「」梁醒波等,談及創始人必然繞不開他們三個。
當時這些演員也是真的十分了得,在導演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只是先做出一個綱要似的劇本的情況下,能夠做到,導演就大概和演員說一下這個場景想怎麼拍,到了真拍起戲來的時候,兩個演員如相聲捧逗一般,你說的詞我都能接,我回的詞你都能續,最後早就跑出導演當初告訴他們的套路,但又精彩無比,連導演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喊「cut」了。如果回想一下袁八爺說自己在當《功夫之王》的武術指導時,拍到成龍和李連杰對打的那場戲……這兩個大爺還要人導呀?什麼長橋短打招式套路拆招喂招閉著眼睛都能做到,就是一路打下去根本停不下來。
順便一說,由於當時一方面找的多是粵劇演員,一方面又受到了黃梅派的影響,所以很多電影一直有著邊唱邊演演中夾唱的套路,及至日後許多電影如《東成西就》也一直保留著這方面的傳統,也可以說是懷舊。

到了60年代,喜劇片數量大概占粵語片數量的20%,而隨著時代的推進,觀眾開始用腳投票,越來越願意接受那些和自己生活更貼近的喜劇片,這個習慣其實一直保留到日後,即使之後的喜劇片不再以工廠市集為背景,但仍然不忘加入一些貼近生活的片段,比如之前在如何評價許冠文對香港喜劇電影的貢獻?中寫到的

以他自導自演的《鬼馬雙星》為例,先是在片中有著一組長鏡頭,許冠傑獨自街在夜市之中,小販排檔林立,然後許冠傑走向電話亭打開厚厚的黃頁電話本開始蘸著口水一頁頁的翻找電話,接上了地氣之後故事立馬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一樣。

當時的粵語喜劇片已經開始逐漸發展,有了如十分出名的1960年的《難兄難弟》。主演之一是謝霆鋒他爹,這個大家很熟了,不多做介紹,另外一個主演是胡楓,其實同樣面善,現在經常能看到他在TVB里客串些老爸爺爺之類的角色,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很多演員的乾爹,比如張學友、黎明、張家輝等等,也是德高望重了。

(修哥——胡楓)

同時當時香港喜劇片中另有一路國語喜劇片,相對於更草根的粵語喜劇片,國語片定位更高,代表人物有如人稱喜劇聖手的演員陳厚,面向的則是白領階層的觀眾了。說起陳厚也是天王級別的演員了,他基本能夠在看完劇本以後到導演面前以十餘種不同的表情神態語氣演繹同樣一段劇本,然後任憑導演挑選。由於國語片的受眾面原因,它們的製作相較粵語片更加精良,地位之上,粵語反而遠低於國語片,粵語喜劇片也開始逐漸沒落。

今天我們都知道,粵語片的地位如何,其中的轉機是和邵氏電影分不開關係的。
在我看來,邵氏雖然不是最早在香港成立的電影公司,但一路發展至今,各類脈絡延伸擴展到整個香港電影市場。如果把香港電影比作一個武林世界,那麼邵氏應是當之無愧的少林派。

邵氏稱霸始於60年代中期,而在之前香港電影雙雄挺立,一是邵氏,另外一個就是電懋了。1956年和1957年,陸運濤和邵逸夫分別成立電影懋業和邵氏兄弟,開始大規模製片,形成雙雄對峙的局面。結果1964年6月20日,第11屆亞洲影展邀請了陸、邵二人出席,邵逸夫有事未能成行。當日下午,飛機從台中起飛5分鐘後爆炸墜毀,機上包括陸運濤夫婦、行政人員等電懋高層和台灣不少電影業大員在內的57人全部罹難,自此,電懋一蹶不振而邵氏則一家獨大,世事難料。
此後,1967年邵逸夫又同利孝和創辦了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知道的TVB。邵氏的風向也開始從電影向電視轉變,這一個轉變促成的許多格局的變動,頭一條就是培養了一大批粵語片演員,比如沈殿霞、鄭少秋等人就是頭一批活躍在電視上的演員,1971年無線與邵氏合辦的藝員培訓班所培養的人才幾乎說是遍布全港影視界。
而粵語片的沉寂直到1973年,才被楚原導演的《七十二房租客》所改變。該片屬於邵氏與TVB合拍的成果,當年大賣,電視與電影演員同台共演,形成雙贏局面,片中不少演員來自於《歡樂今宵》。至於許冠文1974年入了嘉禾導了《鬼馬雙星》也是脫胎於自己的1971年電視節目《雙星報喜》,日後成了冷麵笑匠喜劇之王之類卻都是在此之後的事情了,所以為什麼說談及粵語片復興必說到楚原就是這樣一個原因。
至於許冠文為什麼從邵氏去了嘉禾,其實他是李翰祥一手發掘的笑星,因為邵逸夫否定了他的劇本《鬼馬雙星》,並且拒絕了許冠文票房分紅的要求,他才怒而投奔了嘉禾。

(楚原,早些年的TVB他還是經常出來客串的)

————————————————————————————
(其實本來這一段想到了周星馳的《功夫》一節再搬出來嘮,想想放在這裡也是合適的。《功夫》之中又不少即是向《七十二房租客》借橋)
————————————————————————————

如上所述,許冠文從1968年開始在無線任職,主持過包括《歡樂今宵》在內的許多節目,1971年開始主持《雙星報喜》,這是一個喜劇類的綜合節目,也是借鑒了國外的許多經驗同時自己加以變通總結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電影電視相結合的系統化的喜劇套路。
什麼叫有自己特色呢?電視節目是必須貼近生活的接地氣的;電視喜劇是必須短促有力的不同於早年的梁醒波一般類似於慢火熬制的起步就是一部完整電影的東西;什麼叫短促有力?隨便開一部許氏兄弟的電影,找出一個段落看起來就會有笑料有深刻幾句對話幾個動作就能讓你發笑的效果就是短促有力。
正如我在如何評價許冠文對香港喜劇電影的貢獻?中提到的

許冠文的整套理論脫胎自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又明顯受到了班尼希爾和伍迪艾倫的影響,而經過許冠文自己的深化之後,把這套理論用在電影上,而且將他的身段放的盡量低,接的上地氣。

許冠文的這種形式有別於此前的喜劇片,或者說形式仍然類似,但是力度做了很大的強化,在默片動作階段可以看出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的影子,前者大家很熟悉,後者則是美國當年出名的冷麵笑匠,有自己的一套stoneface表演法。這個名詞如字面意思一般,就是在喜劇中做出面無表情的表演風格;而在其他方面,又明顯受到了班尼希爾和伍迪艾倫的影響。
而在典型性許氏風格中的搭配組合上,一般就是許冠文負責演尖酸刻薄的並且舵手般掌握方向,冠傑專招女孩子喜愛,冠英長得寒磣專門演被整的那種人。這一套模式其實可以有許多的變化,但從許冠文處開始,幾大喜劇高峰都是「三角進攻」的路數——新藝城前期就是石天主演,黃百鳴編劇,麥嘉導演;到了後新藝城時代找來了許冠傑,他的作用仍然如之前一般,但是麥嘉就擔任起原來被整加推動的舵手角色;到了周星馳時代,角色做了調換,模式還是一樣,周星馳接下許冠傑的作用和部分推動,無所不能的吳孟達做被整和另外一部分推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之前說吳孟達當紅時期片酬就是50萬,但是和周星馳同台的時候片酬就是100萬,而且大家都覺得公道的原因,也就是化學反應。之前在帝都面基, @為夢而生 為夢爺提到徐崢+黃渤的效果高於兩個個體分立的效果之和,其中所謂的化學反應亦是同理。

絮絮叨叨扯了一些,如果您無聊的把上面的一大堆廢話看完,大概就能理清楚頭緒

香港喜劇源起大陸,早先時候國、粵雙語各領風騷,後來粵語逐漸沒落直到無線電視的推動,才重燃生機,及至許冠文時代及各家之大成,創出一套適應於香港粵語喜劇片的套路並且有不同時代的人們紛紛將之發揚光大。
說到題目的話,許冠文雖非第一個演香港喜劇片的,但承前啟後是絕對配得上的,其所創立的適用於粵語喜劇片的套路更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喜劇表達形態。

回答完畢,謝謝觀賞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足夠寫一本書了。限於時間和篇幅,我針對問題核心簡要說一下

許氏三兄弟的鬼馬喜劇,在電影領域不算是首創,例如美國喜劇泰斗卓別林,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包括著名的憨豆先生希金斯走的都是這個路線。但許氏三兄弟的鬼馬喜劇,在香港電影歷史上是有里程碑地位的,因為他們首先向投資方證明了,不拍血腥打鬥,不拍古裝宮廷,不拍情色禁忌,僅僅是拍反應香港人自己的市井悲歡,也是可以獲得高票房的。另一方面,從內容上來說,許氏三兄弟的喜劇通常以底層小人物為主角,通過他們的視角反應中下階層的喜怒哀樂,客觀上滿足了大眾流行需求,這與之前香港電影的黃梅調、國語片有很大差異。如果說之前的香港電影還是49之後上海電影人南遷帶來的思潮延續,那麼許氏三兄弟成功的建立起了香港電影內里的本土意識。所謂的港片,特色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形成的。

另外,這種香港鬼馬喜劇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激發了香港電影人對於自身,對於本土,對於底層草民的觀察和思考,某種程度上來說,類似於《偷自行車的人》對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意義。而且由於生活習慣和語言的原因,許氏三兄弟的喜劇在東南亞、歐美都有比較大的影響,連帶著香港電影在海外也獲得很大歡迎,開啟了一個黃金時代。


我覺得他們的電影讓普通人甚至小人物看到枯燥的生活也能充滿笑聲,而且他們的快樂完全可以複製。
從觀眾感受到來自電影的關懷算不上承前啟後;不十分了解「前」,從劇情來說可以算得上啟後。從初期的完全從日常生活找笑點,到加入科幻元素,再到後期加入女警察角色,可以算是洪金寶、成龍系列電影的啟蒙老師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比較有趣的外星生物形象設定?
《甄嬛傳》有哪些劇情或史實上的不足或硬傷?
如何評價相關部門最近對境外劇限播及對熱門日本動漫的下架行為?
看完《漢尼拔》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如何評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TAG:影視 | 香港電影 | 喜劇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