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運作慈善公益事件可行嗎?

我希望未來中國有一種專門的策劃運營機構,按商業模式運作慈善公益事件(比如救助一個特定的個體或者群體,希望工程,綠化工程等等),資金全部來源於有廣告預算的商家。在整個活動中,民眾只提供關注力(或者說注意力,不捐錢什麼的)
和監督資金動向 ,策劃機構運營事件並獲得收入(比如百分之十),商家投入資金並獲得廣告效果(這和投入資金給影視明星沒區別),剩下的90%的資金用於實質的公益慈善活動。
這個模式和現有的慈善公益活動的一個顯著的區別是,民眾不捐錢,只捐注意力,資金來自企業,還有就是以此類活動為業務的盈利性機構(這個機構要設計足夠好的機制,讓民眾相信資金的流向,把其做為持續的表達善願的地方,而且讓民眾接受其通過此活動盈利的模式,即認可他是一個商業機構)
一個商業的活動,並不代表其不能為公益活動出力。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商家承諾每一個有效的轉發微薄,向某某活動捐錢一元錢,先捐五十萬,上限是一百萬。微薄內容中帶有公益活動的詳情,以及商家想傳播的廣告。
互聯網是做此類活動的最好場所,尤其是網上支付和微薄興起後。


問題有點大,先總結回答下:

LZ構想的整體叫做公益行為的運行模式,不能稱作【商業化運作慈善公益事件】,因為商業和公益搭上邊的前提有很多。再者LZ的設想其實是新媒體廣告的運行方法,和公益領域的關係很不大,如果非要扯上,只能說LZ在尋求一條精神信仰的套路。


下面分條說一下

1,LZ設想的靠廣告解決捐款的問題事實上已經有廣告、營銷公司在做,但做的人很少,因為在公益領域投的廣告價碼低,比起商業廣告的收入幾乎不在一個層次,很多廣告公司將這項業務作為可有可無的一塊。

【民眾只提供關注力(或者說注意力,不捐錢什麼的)資金全部來源於有廣告預算的商家】這個想法可行的前提是有這樣的廣告預算商家,但會有嗎?

從商業角度講,廣告主所考量的無非是公益項目關注度所帶來的變現率,但前提是公益項目要與廣告主的項目有匹配性,但很多廣告與公益的關聯很小。比如說同樣是救助傷殘兒童的項目,廣告主是工業領域還是化妝領域的並沒有太大關係。
此外,傳統廣告是單一的定向傳播,一個廣告在一個時刻是吸引受眾的主要注意力(你看廣告就不會看別的)。但公益事件附加廣告的主題還是公益事件,而不是廣告。而且廣告與公益事件的聯繫如果不夠緊密(比如廣告主有一款專門治療跌打損傷的藥品治療癱瘓兒童,會比較好),那麼廣告的變現還是一個很難的過程。

所以你需要找更有力的理由去打動廣告主。

2,如何確定捐款者(或者說關注者)相信資金流向?目前公益最大的BUG是捐款監督問題。而依據LZ的設想,捐款本身不是關注者出的,所以被捐款對象只需要像捐款者負責而不需要對關注者負責。(這本身在法律上是一個漏洞,因為定向捐款是可以不用公開的)但反過來如果不公開,群眾怎麼能相信你捐款的真實性呢?(或者說你公開了誰又會關心呢?)

3,民政部對社會組織和NGO的管理條例顯示,NGO是不可以進行商業化運作,換言之他不能像公司一樣接受廣告單子,也不能直接通過廣告商的投放拿到錢,他只可以通過一個公募基金會替其接受這筆錢。所以你的合作下游應該不是NGO,而是基金會或者捐款平台,

4,LZ所設想的運行模式並非一個公司可以做起來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一個平台。
在2012年微博就推出了微公益平台,其主要作用是將個人發起的求助信息通過微博轉化為被基金會認領的公益項目。具體做法是加V等帳號可以通過微公益平台發起項目,在真實性審核通過後,會有公募基金會前來認領項目,之後就可以捐款。估計這與樓主設想的模式很相近。

在公益廣告這方面,有鷹眼益雲這樣的公益廣告聯盟存在(比如拿到出錯頁的廣告位置),

5,最後最重要一點,在中國,公益領域的商業運行模式都不夠吸引人,1是因為政策限制,2道德綁架,群眾觀念轉化過慢。

本人目睹了很多在」公益「領域創業的朋友,綜合來看,至今還在堅持的要麼有很高的精神信仰,要麼嚮往公益自由的生活狀態——因為持有這類才華的人在商業領域可以更出色,得到更多的報酬。

所以在做之前建議先想清楚你做的事情是為了什麼。

最後祝樓主創業成功


這位酷似愛因斯坦的猶太老爺爺用的是最噁心的商人的手段,卻行了菩薩之事,救人無數。修羅手段,菩薩心腸~轉自熱門微博~100多年前,他把早產兒放在遊樂園像動物一樣供人買票參觀,背負了無數罵名...然而就是這個被千夫所指的做法,卻在當時拯救了近6500個嬰兒,也改變了醫學界對早產兒看法..~100多年前,他把早產兒放在遊樂園像動物一... 來自英國那些事兒


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在知乎平台上分享個人的「創業計劃」呢? 我的知乎答案。
想法真的類似,我的想法比較多了。但是,條件,時間,能力,都不成熟。
我的切入角度是兒童的社會化教育。
一個不成熟的網站概念演示:
開動-開始行動吧!
最近的發現:豆瓣同城,計劃fm,和我的概念有一定的重疊。呵呵


信仰是要改變人的思維方式,總想產出大於投入,這是錯的,最大的產出,漂浮在空氣里的那些機緣因子是人看不到,把握不清的。唯獨思維方式的改變能把控住。有的人做慈善做很多,到頭來自身的一點考驗卻過不去,是錯把慈善等同了消除個人的業障的捷徑。頂多就是給你輕一點的考驗罷了,真不要太執著。


商業化運作公益事件,在大學就有這樣的組織。他叫做創行,英文名叫做enactus,以前叫賽扶(sife).
成立於1975年,是一個由近40個國家超過2000所高校在校大學生和學術界人士以及來自全球近500家企業的商界領袖組成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為全球三大國際大學生組織之一。
Enactus學生利用他們課堂所學的知識、指導老師的專業技能以及學校的資源來開展項目,從而幫助他人改善生活。他們幫助創業者獲得成功、教給失業人群求職所需的技能,告訴家庭如何保持財務穩定,幫助處於困境中的社區獲得經濟發展等。
大學生和知名企業架起職業橋樑。與Enactus合作的贊助商企業會給Enactus提供種類繁多的全職和實習職位,通過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商業實踐,能磨練和培養出他們所需的具有高求知慾、學習能力、責任感和遠大抱負的優秀畢業生!此外,Enactus還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職業培訓,助其提高自身的領導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和項目管理的能力等。
優秀的項目有廈門大學的「蠣海蠣民」項目。「蠣海蠣民」項目旨在解決東南沿海貝殼推擠污染問題。廈門大學Enactus團隊通過引導福州漳州大梧村委招商引資,在大陸率先引進殼粉加工技術,將海蠣殼加工成為家禽飼料、制磚原料、化肥添加劑等,開發海蠣殼的多種用途,以此開發商業價值,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
通過媒體引入、學術合作和市場開拓等多方面努力,成功轉變了村委會單純治理污染的觀念,並開創性地出台了海蠣殼堆放管理獎懲制度。不僅解決了牡蠣殼的堆放問題,還使得近海水質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在國外已建立起不少已商業化運作公益的成功案例,(Venture Philanthropy) -慈善創投-以風險投資的管理模式投資慈善基金,來孵化和幫助公益企業(也稱社會)企業,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必須將公益(慈善)精神與商業精神有效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影響i力,這是影響力投資的發啟源頭


讓企業來為公益買單,看起來就是問題里理解的商業化運作慈善公益。

這個說法不當。

商業化運作,它指的是以生產某種產品為手段,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這個問題問的有些業餘,簡單說,樓主的問題有個詞可以解釋,公民企業家,就是純粹以公益為目的的商業行為,相關細節可以問度娘。
至於有關的策劃機構也有,有專業的,半專業的和業餘的。做什麼公益活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什麼平台來做。比如新浪微博,純粹靠某一個公益行為打動社會的,寥寥無幾,這幾年比較知名的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微博打拐,另一個是免費午餐。
LZ的問題再專業一下,我們稱為公益營銷。公益營銷在企業來講有兩種操作模式,基於不同目的的。第一是產品和企業的傳播為目的,我要為企業做宣傳,那麼好,我去策劃一個公益活動,一般會找公關公司策劃,找NGO執行,企業自己做傳播。另一種模式的基礎叫CSR,就是企業社會責任,這在跨國公司和大型國企里都設有專門的部門。他們每年有一定的經費,專門有人負責一些公司慈善活動,並且不是以產品的賣點訴求為目的。前一類的執行者是企業的市場部,後一類是企業的CSR部。雖然做一樣事情,但目的不同,手法也有差別。
LZ如果想做相關的活動,先得有組織。可以先去一家基金會,做一年以上純粹的公益活動,員工也好,志願者也罷,再去想商業的事情,會更有方向感。


捐步做公益


參考德國的福利機構消耗的納稅,以及議員席位,以及龐大的享受福利人群。


可以做慈善;見過一例,給全國的護林員進行攝影培訓,拿出幾個名額對外付費開放,慈善+商業化運作~~


慈善的事情商業化運作,商業的事情慈善化的推廣

我目前在深圳發起的一個公益基金項目就是以企業、基金會、受捐贈群體或場地為集合體的一種模式,結合科技、資金、互聯運營、智慧城市、安全需求等方面來運作,歡迎認識討論,也希望能找到有興趣有想法的兄弟一起參與!nx-sky微信


商業化募捐在中國已經有成功案例——免費午餐公益基金就是一個典型。通過在微博和天貓公益店與商家合作,在顯要位置投放商家廣告,同時商家為免費午餐捐出約定的錢款。至於民眾只捐助注意力而不參與捐款,個人認為已經背離了公益的本質。公益,「public welfare」,本就應該是人人參與的幾乎不設門檻的公眾參與的慈善事業。一句話,支持你狂放的想法,不完全贊同你設想的模式。


你到底是要想為商業機構做廣告,還是為公益機構籌款?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再做做看吧


我正在做這樣的事,請加我微信sofoolsocool


瀉藥。第一次受邀 蠻激動的。其實吧 我並非專業人士 鑒於你說討論下,我還是發表下個人的看法吧 大牛們你們快來……
——————————————————————————————————————————
8.29日
1 ,我非常欽佩你有如此大膽的想法 從創意這個點上 很不錯 很大膽 很創新 ;目前為止並沒有專業的知名機構做這個的,差不多大公司都是自己打理自己的;
2,這種模式其實就是微博營銷 在裡邊加入了隱性廣告。從這個點上 不能說不行 至少我感覺阻力挺大。從我個人的感覺微博的廣告明顯獲得轉發一般不高;廣告不明顯的又起不到廣告效應,商家就沒有積極性了;
3,微博文大轉發的戲謔系 搞笑系 箴言系 生活系……總之 有一個點能打動人 而且是細微處著手。這無疑對策劃機構的創新性巨大的挑戰。就是我說的你越是認真策劃 可能轉發不多;偶爾無意的一句可能激發一部分人的同感 從而轉發量大。
4,這種模式的理想的模式是用戶主動轉發,產生的效果才大,當然這就又到了博文的設計;就即便是你說你的一次轉發xx企業將會捐1元,可能也不會有多少人的。
5,此外還有一個模式就是利用大用戶優勢,比如十萬級粉絲的,這種有明星、搞營銷的個人(杜子健)、草根微博(冷笑話精選集)當然他們估計不願意合作;要麼你就單獨運營一個賬號,但從10w做到100w估計你只要發一個廣告,粉絲就會掉幾k的。
……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歸根到底,我認為兩個前提a粉絲量大 b優秀博文設計 否則太困難了。企業這塊問題到不大,主要還是你能獲得多少宣傳展示效果的。


推薦閱讀:

TAG:商業模式 | 公益 | 互聯網商業模式 | 活動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