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真的能預測嗎?

在看布雷利的公司理財一書中提到,股票的價格走勢是無法預測的。它說1.從技術面分析,股價的變化模式無法是一致的,相繼周期之間價格沒有相關性,股票看起來是服從隨機遊走的。2.從基本面分析,所有關於公司的信息會瞬間,準確的反應在股價上,遠比人們做出的反應快。
而且,在一次大學講座的,某老師說道股價更大程度是作布朗運動。
那麼,如果股價真的是無法預測的話,那麼所謂的投資不就是投機?那些日本蠟燭圖,rsi各種指標又如何風靡?如果是的話我的世界就凌亂了= =


謝邀。提供一個我的視角。其中不可避免有很多英文的素材,我盡量不使用公式,用圖表闡明觀點。相關文獻太多,我只選擇一個切入點。

首先說,預測股價,跟預測股票的收益率是等價的,因為今天的價格是已知的。理解了這一點以後我想說,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是:

收益率是可以預測的。這跟有效市場假說不矛盾。同時大家都知道這種預測對於投資來說沒有多大卵用。

怎麼預測收益率?是不是應該先定義什麼叫預測?事實上,任何跟收益率相關係數不為零的變數都可以預測收益率。有效市場假說成立等價於股價已經完全反映了所有已知信息,那麼任何會影響價格的信息都可以預測股票的收益率。

來我給你上點證據。

上表中使用股息率(Dividend/Price ratio)來對股價收益率進行預測。其中第一行,使用當年的股息率預測接下來一年的收益率,第二行使用當年的股息率預測接下來五年的累計收益率。注意這麼兩點

  1. R^2(綠框)隨著預測周期的增加而顯著上升,股息率對於預測長期收益率有用。
  2. 預期收益率的波動率(紅框)同樣隨著預測周期的增加而增加。

先說第一點,用一張圖來闡明這個觀點更直觀。看下圖,其中藍線為CRSP股票市值加權指數的股息率,而紅線為同一指數的接下來7年的累計收益。看出來兩條曲線的相關度有多高了嗎?

你可能會說:「我看上去相關係數不是很高啊。」學術界裡面具有這種預測功能的變數,我還可以找出一堆,再看下面這張圖。其中綠線仍然是股息率,它雖然跟實際收益率(紅線)的相關係數高但是未免太過平滑,不算一個好的變數。現在在股息率的基礎上再加上宏觀上的消費/財富比率(consumpiton wealth ratio)得到藍線。看出來藍線跟紅線的相關係數更高了吧?不僅如此,藍線還常常比紅線先變化,這算是一個好的預測變數了吧?

到目前為止,我只做了一些任何接受過基礎統計訓練的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我還沒有上任何高級的模型,但這已經足夠為收益預測的可能性進行佐證了。
好了,在你感嘆收益率/股價可以預測的同時,讓我們回到第二點,預期收益率的波動率也隨著預測周期的增大而增大。 換言之,你如果預測錯誤需要付出的代價也上升了。如果你預測明天的股價收益率,在我大A股你最多吃一個跌停板,但是如果你預測下周的收益率,你預測錯了,你可以吃好幾個跌停板,就這麼簡單。

如果你覺得我舉得這個例子太極端,那麼我邀請你跟我思考下面這樣一個問題。

從1926年1月開始,如果你把1美元一直利滾利投資到美國的國債券里,那麼到了2009年12月你將會把1美元變成20美元。同期內,如果你把你的股票一直投資到 SP 500指數里的話,那麼到期你將會獲得3126美元。一個合理的預測是,長期內股票的累計收益率將遠遠高於國債或是存款,那麼為什麼大家不都把錢都投資到股票里去呢?

如果這能夠引發你的思考的話,那麼再看下面這張時間序列圖。其中綠線為CRSP股票指數的年收益率,藍線是美國國債券的收益率。股票的長期收益率雖然遠高於國債,但是波動也同時遠遠高於國債,而且你可能一連好幾年都是負收益,這些損失需要很多年才能挽回。

這讓我足以拋出我的兩個核心觀點

  1. 收益率/股價預測本身並不構成一個完整的投資/交易決策
  2. 不能把收益率當作衡量投資/交易質量的唯一標準

1. 收益率/股價預測本身並不構成一個完整的投資/交易決策
光有對收益的預測本身是不夠的,至少還需要對風險的評估和相應的風控手段。這點我曾經在我的專欄中咕噥過兩句知乎專欄 。就拿股票和國債的例子來講吧,雖然你知道長期來看股票的收益率是高於債券的,但是你不知道你入場的時機是對是錯,你也不知道這個長期到底是多少年。2008年那波站在山崗上的人現在還沒解套呢。同樣,你也可以說:「我大A股雖然2016年熊了一年,但是相比2013年底還是漲了50個百分點的。」 再好的預測也一定有失靈的時候,如果你不能承受錯誤的代價,那麼你就不能執行這個策略。

2. 不能把收益率當作衡量投資/交易質量的唯一標準
獲得一萬塊錢的喜悅可能抵消不了丟掉一萬塊錢的痛苦吧?人類對風險是有厭惡的,對預期是有折現的,對現金/流動性是有需求的。套在高點上的人,為什麼很多不願意站崗,寧願割肉?衡量投資/交易的質量,需要同時考慮你能不能承受相對應的風險,不要只考慮如果你做對了能賺多少錢,也許你過了十年你證明了你當初的一場豪賭是正確的,但是這十年間你可能一直套牢沒錢花,這最後的正確相比你十年的等待到底值得不值得?我想每個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吧?那麼請不要把收益率當作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就足以避免很多豪賭行為。

我想Andrew Ang的書開頭第一句話可以概括我的觀點。

The two most important words in investing are bad times .

投資中最重要的是想想身後身,而不是只看眼前路。如果你能夠體會,那麼關於股價到底能否預測這個問題,答案其實並不重要。

相關文獻

  1. Ang, Andrew. Asset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factor invest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 Cochrane, J.H., 2011. Presidential address: Discount rat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6(4), pp.1047-1108.
  3. Fama, E.F. and French, K.R., 1988. Dividend yields and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2(1), pp.3-25.
  4. Lettau, M. and Ludvigson, S., 2001. Consumption, aggregate wealth, and expected stock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6(3), pp.815-849.
  5. Shiller, R.J., 1980. 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s in dividends?.

彼得.林奇說過:「股票投資不過是不斷提高勝率的賭博而已」。股票價格當然可以預測,而且需要進行預測,但是問題是,你預測的準確度怎麼樣呢?

很多時候,我覺得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很多人的都會有一個通病,就是希望可以擁有一個簡單制勝的絕招,一招制敵,一招制勝,一招準確預測股價,但是,很遺憾,這個真沒有。投資是科學、藝術和人性的綜合,沒有簡單的捷徑可走。我MBA畢業那會兒,有一個同學沒去找工作,他要專心在家,苦練投資心法,苦心孤詣,準備找到一個股票投資的制勝法寶。兩年後,我接到他的電話,我問他投資寶典如何,他回答我說:「別扯啦,有沒有什麼靠譜的工作,幫我介紹一個……」

股票投資是一個大眾選美的過程,除非你能左右大眾的思想,或者你真的有什麼內部消息,否則,你想準確預測股票的價格,這個確實非常困難。但是投資重要的不是預測股票價格,而是要盈利,也就是說,你雖然不能準確說出價格會出現在什麼地方,但是,你可以預測價格會朝哪個方向走,在這一點上,你可以做很多事情,這也是投資的真諦所在。

投資成功,就像成佛,有很多不同的法門,適合不同的人。數學家James.Simons用數量分析的方法成為了模型先生,索羅斯採用反身性理論(Reflexcity)開發了金融鍊金術,彼得.林奇用實地調研加邏輯思維實現了成功投資,塞斯.卡拉曼堅守「安全邊際」獲得斐然業績,那你是用什麼方法進行投資呢?

所以,巴菲特在《聰明的投資者》的序言里,就一針見血的指出:「要想在一生中獲得投資成功,並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或者內幕消息,而是需要一個穩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基礎,並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體系造成傷害。」 股票價格是不是一個不可預知的布朗運動,這並不重要,你用什麼方法看待它才是最為重要的。

當然,股票投資沒有全勝將軍,當有人興緻勃勃的大講特講自己的成功案例的時候,請保持足夠的警惕,因為即使偉大如巴菲特,也常常會有投資失敗,在2008年給投資者的信裡面,他專門提到了自己失敗的投資,還不忘自嘲一把說:「我決不會和一個醜女人上床,但當我醒來時,身邊總還是有好幾個」


預測的關鍵不在於面面俱到而在於一擊斃命。

股市裡3000多隻股票,你只需要準確預測幾隻股票的行情也足夠了,畢竟你沒有錢多到必須不購買。

一年200多個交易日,你也不需要每天都去預測,只需要抓住幾次極端行情,準確預測個幾天的行情就很足夠了。

大部分人對股市的預測無效主要是源於兩點:

1、他對股市的理解還處於幼兒園水平,就妄圖預測股市,這種人群包括但不限於:看了兩本書就來炒股、沒文化又不懂如何研究股票的老頭老太太、上著班拿手機買著股票下班也不研究的人。

2、他確實懂一些股票,也下了功夫,但是他習慣了每天每時每刻都去預測每一隻股票的走勢。

並不是說你不需要每天盯盤、研究,而是在你每天努力的過程中,只需要把握住成功率最高的那次機會,以這個方向去努力也許你也能找到預測股市的方法。


如果答案是能,那麼全球最傑出的股票基金肯定不止賺這麼點兒。


具體的股票價格自然是不能預測的,任何說可以精準預測的人,如果你們真有這個能力,我想也沒有閒情逸緻來知乎答題了。原因不難解釋:這個市場當中有太多的參與方,每個參與方在每個固定的時刻所產生的情緒都是不確定的,所得到的信息量也是時刻在變化的,這樣的有限理性註定了市場的合力也是時刻在變化的。儘管現實當中有著無數種估值的方式,但事實上它們也都只能給出一個不甚精確的結果,因為估值當中,往往要牽扯到太多主觀的判斷。即使是股神巴菲特最喜歡的DCF(未來現金流折現),所選貼現率的細小差別也會使得一個公司十年後的估值大相徑庭。

但這是否就像題主所說,意味著投資就等於投機?當然不是。事實上在我看來,在股市上鼓吹精確的價格預測更像投機行為。

因為:精確地計算回報並不是投資的必要條件,而具體的價格不能預測,也不意味著不能確定一個合理的區間。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曾經說過: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而那些最好的交易機會,都是「一眼胖瘦」的。道理說來很簡其實單:當你看到奧尼爾的時候,你不需要知道他的具體體重,就能知道這是個胖子;當你看到何炅的時候,你也不需要知道他的具體體重,就能知道這是個瘦子。

(………)

假設這個時候有一個天平,左邊準備放上何炅,右邊準備放上奧尼爾,你不需要精確地預測他們的體重,也知道天平會往哪邊傾斜。在這裡,我們不妨認為左邊的何炅就是股票的價格,右邊的奧尼爾就是股票的價值。那麼這樣的機會,就是一個有著高安全邊際的交易機會。

講理論太抽象,舉個實例吧。最近我在讀一本叫做Dear Chairman的小書(感謝@豆撲 哥的推薦),講的是shareholder activism,開篇就講到了Northern Pipeline這家公司。

1911年,為了打破洛克菲勒集團的壟斷,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其必須解散為數十個互相競爭的公司,Northern Pipeline就是分裂出來的8家石油管道公司中的一家。當時這些公司提供給投資者的報表僅是寥寥數言,但提交給美國州際商務委員會(ICC)的報表卻長達20頁,其中涵蓋了員工工資、資本支出、所持有證券等詳細的信息。格雷厄姆在設法看到這份報表後發現,公司持有大量的政府、鐵路債券,僅這些證券的價值就高達90美元/股,而當時這家公司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也不過是65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這家公司將持有的證券變現,股東不但能夠以65美元一股的價格得到90美元一股的紅利,而且還能白白地繼續擁有公司的主營業務。

儘管公司的管理層在股東會上連續拒絕了格雷厄姆的請求,不過,格雷厄姆和他的律師通過聯繫了眾多中小股東並取得了支持後,最終還是成功獲得兩個董事會席位並向管理層試壓,得到了他所想要的紅利。而這個消息公布後,投資者們也對這家公司趨之若鶩,格雷厄姆又額外地通過公司股價的上漲賺到了另一筆利潤。

之後,格雷厄姆以同樣的方式從別的許多公司里「擠」出了不少隱藏資產,並且得到了華爾街之狼的稱號……(咳咳,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可以看到,其實要合理地評估一筆投資,我們並不需要有能力對股票的價格進行預測。格雷厄姆知道,Northern Pipeline的內在價值最低最低也值90美元,遠遠高於現在的股價65美元,所以他不需要預測未來公司的股價會怎麼變化。事實上,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價格只是表象,對其內在價值的評估才是核心。

自然,比起ben gram所處的那個金礦遍地的時代,信息高度透明、流動迅速的今天,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但這並不代表沒有。類似的例子還有港股市場上很多賬上凈現金高於市值的公司(net-net),這意味著如果能整個買入並清償債務,就能夠白白獲取一筆利潤。

不過也要注意,和格雷厄姆取得董事會席位並成功迫使管理層發放紅利相比,普通股民的買入並沒有這樣的影響力,所以一般都會採取分散一攬子買入的方式。並且,在實際操作當中也要考慮主營業務是否有前景、是否會遇到做假賬等等很多問題,但我這裡只是提供一種簡單的分析思路。

———————————————————————————————————————

20170326更新:評論區有朋友問說中小股民如何發現這樣的機會,其實現在信息高度透明化,投資依靠公開信息分析就可以了。關鍵是做個有心人,閱讀大量的年報、研報。

我這裡再舉個例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港股朗生醫藥持有的A股司太立的股票市值就已經超過了它本身的市值。當然,股票和政府債券不同,波動性極大,所以我們可以給這部分股權打個折,比如說5折後為X。那麼當朗生醫藥的市值低於X時,你買入它的股票就相當於白送它的主營業務。


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不能。所有告訴你能的,尤其還在知乎上來告訴你能的,你讓他預測一個試試?


價格本可以預測,預測的人多了,也就不能預測了。


價格不能預測,但是價格趨勢可以。

說白了就是這樣


明天股票走勢是不能預測的。如果股票能預測,那無疑發明了經濟永動機。


預測股票和預測明天彩票的中獎號碼是一樣的,只是概率不同。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預測,那麼預測彩票的收益率明顯高於股票,這人也必定是世界首富。如果世界首富不是預測彩票的,那麼世界上也就不可能有人能預測彩票。難道有人不想當世界首富的位置,而自沒民間為生計發愁?

如果股票能預測,每天增長1%,一年240個交易日,增長非常驚人,8年可以增長1.9億倍,1萬元是1.9萬億,10年富可以抵全世界。從數學公式推算來看,巴菲特只能是也只會是內幕交易者,不可能是真股神,否則其財富早就超過了美國,不要被其傳記所洗腦。不是我語不驚人誓不休,而是相信事實的人很少,英雄和狗熊只在一音之差。

python下 複利計算代碼

fl = lambda x,y:x**y

map(fl,[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240,240*2,240*3,240*4,240*5,240*5,240*6,240*7,240*8])

結果

[10.892553653873623, 118.64772510251562, 1292.3767115891999, 14077.282672002117, 153337.5568055285, 153337.5568055285, 1670237.5646581138, 18193152.28775372, 198169887.42745104]

我們真的需要看到問題的本質,不要被表象所迷。

所有的物理定理都是能預測的,只要條件一樣結果必然相同。但股票不是,股票大幅上漲必然形成macd金叉,而macd金叉不會導致必然股票上漲。當使用macd金叉來炒股時理論上比macd死叉買入上漲的概率要高,但任何東西只要汲及到概率,那怕有99%的準確度,逆向看是1%的中獎概率的彩票,這個可是很高的中獎概率,只要你中獎了,你一樣賺不到錢要虧損。概率不到最後是不可能知道真相花落誰家,否則這不是概率,是確定性定理。

目前概率最高的是內幕交易,徐x從來不看什麼技術指標,原因是內幕交易比技術概率高得多。爸非特本質上也是內幕交易,只是遊走在考查這個灰色地帶,需要有足夠影響力。

如果想依賴概率賺錢,你在一個策略上需要連續下注n次,堅持n年,才能最終讓概率趨向穩定,但很多追求穩定的聰明人,是無法長期忍受這個概率遊戲的長期煎熬而產生賭的心態,最終久賭必輸,交了賭場費。


量化交易,全自動交易,對解決概率遊戲中心理壓力問題有很大幫助,但只要有回撤就有心理壓力,無論使用什麼工具。


我小時候一直在家種田十多年,平時只要維護一下田裡的稻子,就可以坐等看天的收成,現在直接包給別人,別人也是靠天長收成,年終拿租金就好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民都知道用自動化的生物生長原理來掙錢。


汗牛充棟的炒股理論沒有半毛錢的用處,看得再多也都只是撞概率,都是自欺欺人。在股市中所有留qq,留微信讓你加的薦股人都是騙子。所有的經濟學家更是和騙子住一條街,再多的數學公式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問題,只是用來解釋合理性的馬後炮,心裡安慰劑。在股市中越是聰明的人越賺不到錢,他們總是從一個策略切換到另一個策略,尋找最優化解,在策略之間遊走的策略不會趨向概率穩定,我不需要任何數學公式修飾的心靈雞湯。我只需要知道每年結果,不需要每天盯著看大單凈量紅綠柱,沒事的時候種種菜,看看花紅柳綠的春,對眼睛更好。

現在想,有沒有一種全自動化的工具,給這個程序錢,改掉伺服器密碼和帳戶密碼只讓程序知道,第三方錦囊保管,年終再看總收入,平時忘掉股市的一切。基金是這樣的,但基金不可能會給你很高收益,也不會給你很高的收益,因為有老鼠倉,而長期看買基金不如買指數。這需要全年全自動無人干預量化交易程序,這樣對穩定性要求很高。使用高風險高收益量化策略,不斷運行下去,要不全部虧光,要不賺很多,我真的不需要第三種結果,我可以開n個這樣的程序來平衡,來組合,正在編程中。


有效市場假說講股價已經完全反映了所有已知信息,就是講任何能幫助你預測股價的信息都已經用盡了,所以是預測不了的,跟實際中能預測不矛盾,而且還某種角度上互相支持。

  1. 信息傳遞不夠快。一個幫助你預測股價的信息出現,就算各種措施力求其同一時間披露,但難免有人先知道,有人後知道,這就會導致股價出現可預測的趨勢。比如,坐莊者、內幕交易者這種極端情況,消息是他們最先知道的,自然就能預測。
  2. 信息被用終究要有個過程,交易者預測股價從而導致股價難以預測。股價會變是因為有人用與之前不同的價格交易,這交易過程反應著新的信息,從而使股價才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而這個過程是靠眾多在預測股價交易者推動的。所以有效市場假說是理論上會對,正是因為實際中股價能預測。

而且可以這麼講,隨著金融工具的發展,市場效率越來越高,預測股價會越來越難,原本百十年前可能會畫K線、會用一兩個技術指標就能很好地預測股價,到現在這類老方法大多失效了,取而代之的是複雜的模型、新的理論、更快的交易機器。

所以,何不到我們網站學學量化交易:)

JoinQuant聚寬量化交易平台


我就說這破問題有一天能邀到我,我看@李丞丞哥 也關注了。 這個這個問題我剛來知乎的時候也因為堅持不能預測而被人罵了。現在已經算是有些理解了,就當作自己P天賦的一個答卷吧(好久沒切P了):

以下答案角度奇葩,不喜歡迎拉黑:

我本人是極端反感「預測"這兩個字的,且不說裡面帶著今天踩中妖股明天就板這種投機心理,功利點就算了,關鍵是狹義的」預測「這個行為本身就和金融的內在邏輯向左。是的,你們以為我是從逼格上鄙視(前者),實際上我是從邏輯上,內在上徹底的鄙視「預測」這兩個字,而且能給你「鄙視」到各個方面去。


時間序列方面:
時間序列這個話題是容易出「預測」思想的重災區

一階信息(價格),是最功利的,最直觀的(直接掛鉤PnL),但是確是最毛躁不堪的序列。黑貓看過不少學計量的同學:學了序列就想「預測」,「預測」了就想去試,用我家 @長生 的話說就是不長腦子還想賺錢。不過這也正常,很多學時序時的小躁動我才曾經PQ混修未定型的時候也經歷過:

「躁而功利的黑貓P形態(平行世界裡的黑貓)學了認真刻苦時間序列之後急急匆匆的想用各種手段(ARIMA)和判別方法(Pesudo R^2, BIC)去「預測」一發股價S,然後發現結果是扯淡的,黑貓P賠了一大把錢
原因是我們既不知道S是否平穩,也不知道S是否為單元根(其實在小尺度上,基本基本趨近於隨機),而且時間只是參數之一,太多不可確定因素在影響S

黑貓P繼續學習了時間序列,發現做一階差分(也就是收益)的效果會好一點,然後繼續急功近利地來了一發r的序列,發現結果還是扯淡,因為單元根現象還是很明顯

然後黑貓P學了一點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和二階矩的時間序列,發現:比起去「預測」r和S這種方向不好確定的序列(不知漲跌),我去預「測漲」跌的幅度(GRACH及其變種),雖然不能賺錢,但是沒有那麼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還能管理好風險(VaR的倉位管理)所以黑貓P終於不急功近利了,開始認真學習市場風險的管理;

隨著黑貓P讀的書越來越多,視角也越來越廣,他發現不一定非要「預測」。我們可以引入更多的因子加入序列,來檢測因子的效應;可以引入更多的階矩 ( @陳斯 提到的),加入偏度高斯分布(cornish-fisher)查看收益狀況,加入鋒度(kurtosis)查看尾部肥瘦,加入相關性序列(DCC)來做動態組合優化,甚至開始搞copula了(處理多邊緣分布)。同時黑貓P意識到,利用這麼多的統計知識,我不用「預測」也能做很多事啊」

上面的核心思想是,當擾動性太大的時候,我們也許必須放棄自由度,尋求高階信息來追求穩定性,哪怕高階信息信息量少,解釋性差(相對)。

ps:題外話,最近有人做資產組合優化做到五階矩(偏鋒度)去了,看來放棄自由度還是有些實際意義的。


二次變差:
那麼我們假設,有個知曉一切信息,一切擾動項(連誰什麼時候成交,哪個庄幾點要打多少錢,他都知道),開了上帝視角,但是只有秒級手速的人他做的最傳統意義上的到追漲殺跌么?

不能!

所謂「預測」問題,得藉助一下這個實變函數里的二次變差這個小概念:
<W>_t= lim_{||pi||<br />
ightarrow 0}{sum_{i}^{}{(W_{t_{i+1}}-W_{t_i}})^2 }
啥意思,就是函數在 在兩個時間段內有個「尖點 」,也就是不可導。

不可導,意味著什麼?就是意為不可「預測」啊,因為所謂「預測」,「趨勢」都是藉助導數來說明的啊,比如黑一下某相:
抑制房價增長(一階導)
抑制房價增長的速度(二階導)
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的勢頭(三階導)
……

而大家常見的股票是什麼樣子?

三個月的會「可導」一點嗎:

……那一個月總該「可導」一點咯

……我們看五天的

還用不用我再放每日的?

這個狀態有個術語叫:增量(偽)無限可分,且幾乎處處不可導

啥意思,就是一年看,一月看,一天看,一秒看,他都是處處是上面說的「尖點」,而且這些尖點任意時間區間里都有巨多個(離散數據不至於無窮,但是一秒里可以說有幾個成交就有幾個)。導致,就算你知道全部的信息所有操作,在你有限的手速內,他方向都變化了無數次(即使你全知道你也做不到),形成一個偽隨機。 就是說他並不是隨機,但是對你而言他跟隨機的沒有差別。

更何況我們知道的信息是那麼的少。

啥你說高頻交易?人家知道的信息確實多,手速也上天;但是人家那個手速那個信息,早就不屑的玩兒什麼預測了,做市套利這倆哪個來錢都比「預測」快,簡單和安全。


金融邏輯方面:
說了上面兩個操作上的「不可能」,再說說金融邏輯上的」不現實「。

這話我家 @長生 和尼瑪 @冼尼瑪 San LeiMa 兄都提過:投資的核心是演繹而不是歸(yu)納(ce)

什麼意思?意思是,我可以有假設,有推演,甚至有擬設,條件是可以多變的,但是中間必須有一條邏輯鏈導致一個固定的結果。但是過去你看到的任和條件,任何任何結果,都和現在不在一個信息集上,你是獲得不出任何信息的。

(數學系的朋友們我給你們翻譯一下上面這段話,知道[X_{t-1}|F_{t-1}]後對他對 [X_t |F_t]的所有影響都是有預設的. 而有些人總想直接用[X_{t-1}|F_{t-1}]來代替[X_t |F_t]

也就是說,以「預測」為導向的所有思想,在即使在金融本身的邏輯下,也是不可取的。
一個合理的邏輯,總是有他的推演過程而不是結果上的直接映射。。

所以不是黑貓拽名詞,而是傳統意義的所謂「預測」都是歸納,因此上面的「預測「全加了引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個合理的演繹需要經過一些觀察,推理,驗證。驗證可能通不過,但是那也是「正確的錯誤」,因為你知道你錯哪了。來幾個成功推演的的已有案例:

比如某公司發出利好股票暴漲,但是我判斷人們過度反應了,可能藉助一些量化手段檢測人們過度了「多少」,然後早撤;

再比如我觀測市場上的隱含波動率,判斷人們對市場有多「恐懼」,然後選擇是否要加入槓桿。

不用數學也行,我外公這個神人。專買看工業股,每季都看季報順便加入一些經濟判斷,穩的一筆:

84歲,在證券公司,一份報紙一支筆,基本面我只服這老頭!

不說案例,來幾個公認有邏輯的流派:
基本面選股:找到市場錯估(也就是所謂的優質股)然後買入賺取alpha;
投資組合優化:給定一個既定約束條件(比如風險最小,夏普最大),選找權重的最優解;
協整套利:找到一對能形成穩定線性關係的組合,然後在相關性出現差異的時候套利;
降噪:剔除市場上過於頻繁的成交信息(一般作為趨勢交易的輔助工具);
行為金融:我們能觀測到投資者的做法,然後找到方法把他們做歸因;

一些傻逼流派:
因為今天的價格走出了「仙人指路」形態,所以明天一定會@#¥%……U*I;
歷史上,這個點位突破了XXX次,所以一定會@#¥%……×;

所以說「預測」和演繹的區別,就是濫賭和統計+推演的區別


我們能做什麼:
1.乖乖承認自己就是賭博者但是萬萬不能濫賭,不濫賭起碼還有凱利公式幫助你不賠光;
2.既然是賭博者,就去找統計上勝率高的遊戲;
3.既然我們知道賭博是有風險的,所以運用一切能運用的科學手段把風險降至最低
4.或者乾脆別賭了,實在想做老老實實進或者爭取進機構當套利者吧(比如我,還在爭取進的狀狀態);
5.土豪都不跟咱們玩兒,人家直接投資行業(是的說的就是你們口中的「股神」巴菲特)……

送大家個降噪加靜態裝死的回測:

最後,這個答案P形態的算答卷吧,投資的問題以後少邀貓,貓是做Q的……現在兩個天賦的裝備的裝備等級差距已經有隨機本和25人英雄(現在好像叫史詩)這麼大了……


當然可以預測了,但是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可以預測。


又不真的是神,預測只能是跳大神。
再說了,預測有什麼用,丟個硬幣也有50%的幾率方向正確。
投機的事業和預測無關,一切不過是概率。


股價是不可以預測的,可以預測的話就不得了。但是...


首先清楚作為short-term trader,有三個認識是必須有的

  1. 趨勢為王,說白了就是要跟著其他的資金一起流動才有飯吃,不要人家做空你去接飛刀,人家做多你去賣空。
  2. 現代交易很多時候依靠電腦代勞,一旦滿足條件,電腦只要一眨眼的功夫就能自動幫你完成交易,俗稱的「電腦單」。
  3. 所謂交易指的是通過差價來獲利。

好了,在我看來,股票分析技術和各種indicator更像是一種約定俗成以達到行動一致的暗號,當看到一個買進的信號,大量資金一起買入,導致股價暫時上漲,同樣的一個賣出信號,大家一起賣出,股價就自然回落,賺的就是中間的波動的差額。你要是問那錢是從哪裡來的,總不可能大家一起賺錢,錢憑空就產生了吧?錢是從那些沒看懂這些暗號的人手上拿來的,新手往往會在買盤最旺的時候忍不住進場導致套牢,一是因為沒看清楚信號的意思,二是受不住上漲的誘惑而去接成熟交易員的盤。
以上是技術分析對於我的意義之一,一種暗號,因為大家都相信它,所以他有作用。就像是紙幣,當大家都不相信它的價值的時候,它也就是廢紙一張。對於技術分析是同樣的原理。

下面說說電腦單,人們通常會設置一些buy limit或者sell stop等等的order來減低他們盯盤和操作的時間、精神成本,而人們設置這些條件的時候往往用的就是technical analysis,把這些order的觸發價位放在一些關鍵的點位上,所以當股價運行到這些固定點位時,大量的電腦單被觸發,導致下跌的股價反彈或者是上升的股價受阻。

對於day trading或swing trading而言,公司的基本面不可能有很大的改變,除非是ER day或者是有突發新聞。即便如此,也是有交易員能抓住股價的短期波動獲利也是靠的是技術分析,對於他們而言,買賣不是對於這間公司而言,而是賺差價,只要有差價就可以獲利。

最後說說我不太懂的期權方面的原因。每一次在期權行權日(每月第三個周的周五),股票市場會比較奇怪。有時會有大資金搏鬥,企圖使得某些價位的期權變得ITM(我猜的)。

Case Study
FREE是幹嘛,我現在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航運公司,這都無所謂。

首先這股票有三個下降平台了,必然要反抽一下,對於day trading,這一下就夠了
其次均線纏繞,實在不如我想像那樣,就在跌破均線止損交點學費走人.
再次這屬於旗形突破,但究竟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沒有人知道,所以也是那個原則,跌破三角形下沿止損走人。
因為前一天已經走到了三角形的尖尖,第二天會有一個大動作(這就是我說的第一點,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沒人知道方向)。
結果那天是反抽15%,我是在到11%的時候平倉的。沒有人能吃到全部漲幅,吃了大半已經是個gift了

第二個例子是一個swing trading(FUEL,OCT 4,2013)

從這裡面的分析來看,大家就應該知道,技術分析不是一門預測股價的神奇技術,而是一步步的分析來決定哪裡該買哪裡該賣,所有的信號都要等到確認才能進行操作。這樣才能攻守有度,不至於自亂陣腳。

技術分析也有他的弱點,在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戀戰,馬上撤退,離場觀望。
看下一個例子

看清楚了,在第二天fib 50%的確獲得支撐,股價立刻就往回漲,在那時判斷買入本來是沒犯錯誤的。但是在那以後的幾天里,市場的行為都不在我的掌握範圍當中,當時我是慌了,也沒仔細看清到底該在哪裡退出還是只是錯殺該繼續拿著?這些字都是我後來總結寫的,當時可沒有如此清晰的思路,總是一廂情願地覺得他會往回走,才會忽略如此多的警告信號繼續持有,這就是犯了我講的第一點:別人做空你做多,逆勢而為是沒有好下場的。以上都是我的個人見解,歡迎討論


這個問題說有趣也還算有趣,多多少少有些東西可以拿出來講。說無趣呢,股票價格要是能夠大概率準確預測,可比開印鈔機直接印錢實惠多了,畢竟財富在個體間轉移不導致系統性通脹,這夢做得不要太美。朋友你要是真打算買票最好還是先動動腦子仔細想想。

股票價格形成的機制落到最基本的點上,無非就是市場上供求關係直接確定價格,買賣雙方基於對持有期間股票價格變動方向和幅度的預期,選擇符合預期的可盈利的建倉方向、價格和倉位,通過系統報價和匹配交易,形成了市場價格。整個過程的核心在於對價格走勢的預期判斷,預期本身基於很多不同的因素,歷史價格、行業形勢、發展前景、技術革新、企業盈利狀況、上下游原材料和產品價格,還有制度變革、監管要求、貨幣政策、國家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等等,甚至媒體吹風新聞、網路動作視頻都可以成為對價格的解釋變數。先上張圖鎮樓。

有人講這是A股特色,其實一方面原因是市場參與者確實有不成熟的判斷和行為,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凡是被市場參與主體在一定程度上認可的變數,都能夠影響市場價格走勢,改變價格預期。因為價格由市場決定,市場參與者的判斷和博弈產生價格,而參與者本身的判斷被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參與者氛圍影響,這形成了複雜而微妙的博弈關係,這種博弈關係才是股票價格形成和變動的關鍵,無論基本面方法還是技術面手段都只是這種博弈關係的表現形式,也都只是片面地反映了這種博弈關係的一個側面。

正如前面所講的,價格的解釋變數十分龐雜,而且相應的權重隨著市場具體情況不斷變化。現階段試圖解釋和預測的模型受限於有限數量的解釋變數和依據歷史數據歸納出的相對固定的權重,不能準確模擬出市場狀態,想要持續性完美預測是不可能的。在市場氛圍波動的時候,偏離預設模型一定程度將會減低模型的適用性和解釋預測能力,就需要對模型進行調整或者推倒重來。

那麼既然股價不能準確預測,實際操作中怎樣穩定盈利獲得超額回報呢?

哪個告訴你買票需要準確預測價格才能賺錢的?基本面做長線可以靠市場普遍認可的業績推動啊,大資金可以直接設套引導市場預期啊,散戶可以靠著四千牛初的大趨勢躺著賺錢我會說?我不是老司機,具體手法和技術就不講了,只是提個非常概括的思路,希望能叫醒幾個寄希望於買票事業的有志青年。在十分複雜的群體性博弈中,想要佔便宜,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智商,完善一下基本的對市場的了解。


首先,股價不是隨機的,不但能精確預測而且能精確操控。不需要太多的錢,就可以在一個有漲跌停板的市場里使一支小盤股讓它漲停它漲停,讓它跌停它跌停,所以可以輕易預測第二天的走勢,憑心情即可。這也是某些模擬盤大牛的秘籍--實盤操控通過模擬盤來出名。這裡解釋下,它在模擬盤中以某價格買入,不會導致股票的漲跌,它實盤拉個板或幾個板,在模擬盤賣出時,也是默認可以一次全部成交的,這樣就會使它的模擬盤操作的非常漂亮,而實盤它卻未必能盈利因為股價拉的再高,賣給誰呀?
那麼好,這位能夠憑心情操縱漲跌的人,股價對它來說不是任何問題,對手盤才是。
但他為啥又要玩模擬盤呢?就是為了出名呀。為了讓你們相信他,覺得他是股神,覺著跟著他就能賺錢,然後他就能把已經拉高的股票賣給你們,這不就解決了對手盤問題?

當然這裡只是那麼一說,我主要並不想說這個問題。

我想說的是,其實你只要知道次日每個人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價格買股票,你就能精準知道股價和對手盤。

但是,別人的行為你沒法預知啊。

可是人類有個有趣的地方,一個人的行為不可測,一群人的行為卻有非常一致的規律。這有點像流體力學裡的拉格朗日法和歐拉法,懂得人自然懂。

拋磚引玉到這裡就行了。


鑒於有的股友提出這個回答可能會誤導一些人,在此做一下說明:

1、大家都是成年人,連辨別是非的能力都沒有,我不認為是我的錯;

2、大家都是成年人,不先驗證就一味盲從導致不好的後果,我不認為是我的錯;

3、大家都是成年人,如果連股市沒有穩賺不賠的秘訣這個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我不認為是我的錯。

另外說明:下面的方法是有前提條件的:

1、必須是新上市的一字板新股;

2、做比價效應只是估算買進後可能的盈利率,不代表一定能盈利;

3、沒有達到平均值開了板,是否我買進後能到平均值?這是有可能的,但是用心看過答案的知友會懂得,這個所謂平均值也是動態的。關於新股開板時我是否應該買進,有另外的數據統計,在次不細說了。

+++++++++++++++++++++++++

股價真的可以預測嗎?

先來看一組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這是5月11日的復盤作業。在5月12日當天按照此方法進行委託買入,500股以上的委託單全部以33.37元成交。現在來看一下天鵝的價位

以5月12日成交,39個交易日漲到60.59元,利潤高達82%。比我們預測的平均價格高出4元。至於可以漲到多少我們無法預測到。但是我們數據分析預測它肯定會達到56.72元。

有人會問了,你是通過什麼方法預測的?也有人會說了,你這不是馬後炮嗎?

那麼好,同樣的方法我們來說一直未開板的新股,看看是不是馬後炮,有心得人也可以學會方法自己去統計分析。用事實說話。

第一步首先我們確認我們關注的股票。

首先確認流通盤3705萬,現在的流通市值8.83億。

如何預測它未來的價格,首先我們得了解現在市場上與它相似的商品現在的平均價格,就是這隻股票將來的價格,這叫回歸。

我們把它的相似點定為流通盤,把流通盤相近的股票放到一個自選股裡面。

統計要求:新宏泰流通市值3705,條件設為比它大500萬和小500萬流通盤的個股。大約為3200萬流通盤—4200萬流通盤個股。時間選擇距離現在時間最近的,以30支股票以上為基礎最好。

由於流通盤3200萬—4200萬個股標本較少,股把流通盤增加到3100萬—4300萬個股為標本。共篩選出39支。

我們需要刪掉除新宏泰以外的一字板,目前停牌的股票,以及時間過早的股票。

刪掉以後我們共保留35隻股票,很理想。

基礎數據有了我們來看平均數值是多少?

統計結果流通盤很接近,新宏泰現價為23.84元,56.93元是包括新宏泰在內的35支股票的目前平均價格。平均流通市值為20億左右。新宏泰目前流通市值8.8億左右。

新宏泰現價23.84元據平均值56.93元,還有近139%的利潤。這就是比價效應分析。現在可以得到這樣的斷定雖然平均值是變動的,但是如果新宏泰在10億流通市值以下開板一把拿下,一年之內翻倍的概率很大。新宏泰在一年內達到56.93元的概率很大。

這就是數據分析,從來沒有百分之百。讓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


說說以前做過蘭石重裝的發行價,假設在以前可能發行就是20塊錢左右,我給你做一個比喻吧,把它比作一個賓士,這個賓士市場上差不多就是20萬左右的這個型號的,它的發行價也差不多這個樣子,但是由於它是新品,有時候會開到22塊錢,有時開到18錢,以當日的開盤價不受限制,漲跌幅不受限,大家可以是盡情的買賣的,它會讓你的能量儘可能的全部市場來調節,達到一個平衡,現在對不起,蘭石重裝發行價1.68元,那麼這樣一個方法,就是開盤價不許超過你的發行價的百分之二十。

那麼接下來當然是這個車,假設蘭石重裝這個車相當於20萬的賓士,現在市場價也是20萬的話,那麼現在撲通一下一開盤是2.02萬,這都是能算出來的,發行價乘以1.2就完事了,那麼當然一開盤一秒鐘就漲停了,這個車在市場上20萬,現在是兩萬,當然就漲停了。好了,注意,在盤中要停盤一小時,然後才能在開盤,因為漲百分之十,這是規定,然後當然人為的壓低了它這樣的的發行價,造成了這樣奇特的景象,就是連續秒停,終於有一天,它會打開的,打開的時候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天天念叨求求你了大盤能跌一下吧,求求你了,跌一下吧,所以才有每一次暴跌都是狂喜,這樣的說法

就是這天開盤之前9點15分之前填漲停價進行委拖買進,然後在9點15分就會準時由你所在的這個交易所把你的買賣單報到滬深交易所的總機進行集合競價自由的來撮合,我知道的700股可以買到,也就是說明只要大於700股的全部都能買到。


說明:這個回答是在上周二,也就是7月12號在office做好了的,一直太忙沒顧上傳知乎。這個數據是刷新到7月12號的數據。


其他回答請參考:

求知乎交易老手教我如何解套? - Vivian 的回答

你是如何從兩千多隻股票中選出心儀的股票的? - Vivian 的回答

股票的買點和賣點應該如何選擇和操作? - Vivian 的回答


我自己也全職幾個月做過外匯、炒過股票,我覺得金融市場的波動既有隨機性和又有規律性,就像哲學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誰也不能扳倒誰,但是價格運動的趨勢是隨機性越來越強,規律性越來越弱,因為市場在不斷變異,任何一個規律被大量使用的時候,也就是他的效果越來越弱的時候,在投機市場我是一個失敗者,個人意見,隨便說說而已,不喜輕噴!


a股可以預測啊
不都是大資金在操縱股價么
跟上就好


你知道你家馬桶哪天會漏水么?


推薦閱讀:

為何中國科學家憑藉對猜拳的研究獲得國際大獎,卻遭到國人的諷刺?
怎麼從零開始系統學習經濟學方面的知識?
國內實行周一閉館的博物館在周一當天都會做些什麼?
燒掉百億級的現金,會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郎咸平的學說和觀點可信嗎?

TAG:金融學 | 股票 | 股票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