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的學習有超前的說法嗎?

比如前幾年就看完了老師推薦的各種書,大約200本,當然看書要思考了,寫寫讀書筆記什麼的,然後把以後要設計的各種作業都積累了素材,想好了方案,這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感覺沒有,看了柯布西耶的自感測覺就是慚愧,他17歲就建造自己的第一棟房子,然後一直都在努力的學習建築,自己設計了很多方案,甲方有要求時,就很容易拿出設計了。


肯定是有的。

每次和別人聊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我都會用鋼鐵俠的盔甲打比方。托尼並不是到了現場才想盔甲需要這種那種新功能的,他會不停地設想自己可能遇到的情況,開發出應對各種不同作戰環境的盔甲。比如在婦聯二中的反浩克機甲,那可是在奧創之前和班納博士一起開發的。有了靈感就立刻去做出來,這才有了鋼鐵俠三中的家庭大聚會。

======================================

先說說類型學鋪墊一下,談到類型學經常會用到這張圖:

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資料搜集策略(應評論補充說明,這裡不是在解釋類型學,類型學是比較深奧的理論,這裡提的是一種積累資料的手法),在這個例子中,把廣場的形態因素單獨抽取出來,然後進行枚舉,每個單獨的類型都成為一種可行的操作手法,類型的集合可以從整體上給予人理解廣場這種空間的一個角度。
這件事情是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去積累的。類型學的設計手法中會經常看到對古典形式的抽象,就和這種分析方式有關。歸類關注的是形態,那麼設計就有能力在形態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資料搜集者不僅可以從形態的角度出發,還能夠從各種別的角度出發。甚至連這些角度都是可以歸類的。

【搜集】資料是不夠的,要加以【整理】;整理的方法非常重要,其中會蘊含著也創造著你的個人風格和特徵。

==================================

然後是關於超前的設計。

BIG的策略是形式角度方面一個很好的例子,陳曦寫的《在BIG實習的日子》里有提到,BIG的很多原型都是反覆運用的。在一個項目裡面投標不成,這個原型不會被拋棄, 它會作為BIG庫存的一部分,改進或者和其他原型雜交產生新的原型。在這種工作方法下,可以說每一個項目都能夠利用之前所有的設計或者靈感。在每一個課程設計中產生的眾多不能用的靈感,你有沒有想過要全部記錄下來留著以後用呢。採用這樣的方式,同樣的一個課程設計,有些人能夠產生比別人深厚的多的積累。

沒有無緣無故的贏,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輸,在BIG,Bjarke一直推崇著一種所謂「演進」的工作方式,具體說來就是各種失敗方案的循環利用和雜交衍生。如他在新書《是即是多(Yes is More)》里所寫的:「與革命相比,我們對演進更感興趣。就像達爾文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建議社會力量、每個人擁有多種興趣,去決定我們哪個想法可以生存,哪個會滅亡。」於是,這樣一套類似自我學習和遺傳演算法的機制,在BIG的內部由各種層次的設計人員以各樣的方式執行著。例如我現在在做的一個台北的項目,是從去年在黎巴嫩貝魯特的一個競賽中失敗的方案原型出發的。根據不同的場地條件、功能需要,把建築整體縮放了2倍,然後微調而已。某天正和同事調侃這樣的所謂進化論,同事突然提到,貝魯特的方案是從兩年前做世博會丹麥館的若干概念模型之一發展出來的……如此說來,幾乎是一樣的原型,在這次項目中,已經是第3版了。令人頗為驚嘆。


當然,敢抄自己總是需要一定的儲備。Bjarke要求所有項目中探討基本原型的概念草模都必須保留下來,存放在檔案庫里,以備未來不時之需。而公司,甚至一直在僱用學哲學或者建築批評的碩士生來做箱子,整理模型。雖說最近剛剛有一個學生因為不堪如此荒謬無趣的工作,憤然離開,但足可見公司對於思想庫的百般重視。


而在做項目時,Bjarke會為了突出原型的清晰而不惜採取過分直白的方式。記得在做

KU.BE競賽的時候,若干次面臨對於最終形式的掙扎,我們全組的人都認為選擇1比較建築,比較有品位。而Bjarke最終選擇了那個看起來更具象更直白更像圖解的方案2。因此還沒有得知失敗的時候,B同志信心滿滿,深為有了一種新的原型而興奮不已。而這種興奮,完全也沒有因為失敗而被摧毀,因為他知道他還有的是時間去開發這個原型的第2版、第3版……

抄襲的最高境界是抄自己,還得能每次抄出新的東西來。在BIG遇見的最強大的一個可供進化的原型,是在Bjarke的辦公室里看到的一個模型。斜坡狀堆積的居住單元直接產生了「山」系列,「8」字形的仿莫比烏斯環狀行路貫穿建築,直接影響了後來的8住宅和世博會系列。後來聽說,這是Bjarke的畢業設計。於是終於明白這麼多年來BIG所不斷衍生出來的各種原型為什麼總是圍繞著這樣幾個招式…


然而,我一直在問自己:如此自我抄襲,算是一種懶惰還是執著?如果說回收物品是一種可持續的態度,那麼「回收」設計也是可持續的么?


Bjarke的新書中一直談到的一個詞是:「YES」。他的理論是,那些通過反對前人而樹立自己的建築師,不過是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模仿著先人。而他要嘗試的是一個不斷同意自己的系統,在外界環境的異同與選擇中自我進化。

這張達爾文進化論的示意圖被Bjarke用在他的TED講座演示里。TED演講集:奇觀建築

===================================

朱競翔的例子是建造角度的。產品建築還不是一個熱點話題,不過我一直對這個新領域很關注。在朱競翔的設計實踐當中,轉換設計是一個專門的課題。

研究團隊除了項目設計工作之外,還會進行設計信息儲備和資料庫建設。在項目壓力較小的時期,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得以開展,即轉換性質的設計。它指的是使用團隊研發的輕型建築系統進行針對假想客戶的虛擬設計,所使用的功能平面來自於現有民居、類型案例或者由其它設計師提供的平面。

比如他們會去調研農村的傳統民居,得到它的功能安排,然後嘗試用新芽系統實現同樣面積的房屋。同樣的研究工作也被用在廣西鄉村的住宅和美國的小住宅上等。與BIG類似,他們也有自己的產品庫。

這些轉換工作與項目設計相比耗時相對長些,它們一方面訓練年輕助理,另一方面產生方案儲備或設計參考,並最終用來充實輕型結構系統的產品庫。目前已經建立的產品庫根據形態與功能分類,體量從1 層到3層,屋頂從平頂、單坡到雙坡,功能上則分為居住類( 住宅和小型旅館)、公共類( 學校和醫療),以及生產類( 作坊和辦公)。

從建造的角度去進行儲備設計的不同之處在於,問題的考慮會非常細緻深入。例如特殊形狀的房屋的交接處的防水問題,很可能在轉換設計的階段出現,團隊就可以對此提前進行思考解決,以備在之後的實際工作中遇到類似的問題。

====================================

關於開頭打的鋼鐵俠的比方,很多人會說不恰當,因為建築是立地生根的,要契合場地。確實建築對場地的密切回應是很多其他設計行業不具備的特徵。但是如果多了解了一些可移動建築或者建造系統方面的例子,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等到有了實際的場地才能夠開始去解決。一個建築設計,整體上來說也許會非常精確地契合場地,放到別的任何地方都違和。但是分解開的話,一些很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可以通用的,可以在多處都出現的。因此超前進行設計是完全可以的,是能夠起到作用的。


佔個位置,交完這套圖以後回來答


古語說「功夫在詩外」。

你就先學點詩外的「本領」--比如:

色彩學、立體構成(辛華泉的)、辯證邏輯、少林羅漢18式、陳式太極、磁子禪......

································
中小學就應具備的知識素養:
色彩修養、
美學生活、
設計審美、
磁子蟬翼。


當然沒有…
這不是初中高中一樣可以學高一級的東西於是就變得所謂的「超前」學習…建築這門學科永遠沒有止境啊…
就算你一進大學就會做設計又如何?第一個項目就名聲大噪又如何…你學的越多看的越多就發現自己懂的越少…
而且關鍵是我認為建築裡面沒有「前」和「後」之分,是覺得3D列印就「超前」木建築就「落後」?還是覺得設計方法和設計工具上「超前」和「落後」?是理論上博古通今還是一竅不通?
建築和建築師永遠都是時代創造的,當年的柯布密斯是,現在的大師們也是…
一定要改變應試教育的思維,不然以後圈子裡怎麼混…


積累。細心觀察。


推薦閱讀:

建築師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是怎樣安排的?

TAG:建築師 | 建築 | 自學 | 建築學 | 建築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