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崇禎不讓太子和二王南下南京?
晉有琅琊王活著逃到了南方;宋有康王活著逃到了南方;為何崇禎死心眼不讓太子或者永王、定王隨便哪一個去南方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南京在當時的地位。
南京在經濟、文化上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說是高於北京的。
南京地處江南腹地,北憑長江、蘇北平原沃地,南接蘇南魚米之鄉,南京周邊地區自明代以來直到現在,一直是中國的經濟的龍頭。暢通的水陸交通、發達的商品經濟帶來了豐厚的資本積累;倉廩實而知禮節,富庶的江南地區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全國教育和文化的領軍地區,不僅在明朝,一直到今天,江南人士及祖籍江南的人士始終活躍在中國經濟、文化領域當中,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明一朝,江浙人士入朝為官者芸芸,位及內閣者更如過江之鯽,足以見得江南經濟與文化之繁盛。江南幾乎貢獻了全國所有稅負和絕大部分的政治及經濟從業者,毫無疑問,如果崇禎讓三個兒子南渡金陵,大明國名正言順地延續幾十年甚至如南宋一樣苟延上百年根本沒有問題。
然而,即便如上種種,問題中所論之太子及二王南奔一事,卻是一個政治問題。
明太祖立國金陵,歷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前後共五十三年。永樂十九年成祖遷都燕京,降南京為『留都』,南京的全套政治機構仍然保留並仍然正常運作直至崇禎年間。然而,儘管南京『五臟俱全』,但事實上對於國家政治而言,這『五臟』僅僅是個擺設而已,並無太大實權;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與北京中樞機關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成祖之所以放棄父皇在金陵的基業而遷都燕京,一則是因為他在燕地就藩數十年,人脈廣、根基厚,燕薊之地是他的立身之本;二則,是因為明朝最大的外患——蒙古至今餘孽未消,遷都燕薊有利於鞏固邊防。北京地處永定河沖積扇,核心城區是一片平原,周圍也都是良田,地處華北平原南來北往的中心要地,不僅適宜建立大城市,作為首都,影響力也足以通過古而有之的通衢輻射向四面八方;更重要的是,北京離宣大薊邊防前線很近,僅僅數百里地,一旦出現險情,從北京日夜兼程一兩日便可到達前線。
由此看來,『天子守國門』的基調,其實從成祖之時就已經定下了。
成祖將首都定在邊防門戶之後,與綿延蒙古高原南緣的邊防國門僅隔燕山、軍都、西山這三扇天然『影壁』;很顯然,成祖的這個決定,使皇帝親自成為了自己國度的『門房』。成祖親征漠北、英宗北狩土木堡、武宗北巡應州,無不是『天子守國門』的典範。假如坐在金陵禁城裡,北寇相隔數千里,遙遠得只不過是一紙奏文而已,下令出兵無關痛癢;而當天子站在北京紫禁城奉天殿前的時候,距離前線不過兩百里的路程,這時候外虜就不再是一紙抽象的描繪了,而是隨時可能打到門前的真真切切存在的外敵,事關自己的屁股問題,邊防自然成為國務的重中之重。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為何崇禎不讓太子、二王南下南京呢?
答案就很明了了:
因為他們得守國門。
這是一個道德制高點。因為這是祖宗定下的調子,你不遵守,你就是王八蛋,永遠別想進祠堂了。
南渡一事,崇禎未嘗沒有想過。崇禎十七年,即1644年正月剛過,崇禎單獨召群臣論政,東宮左中允李明睿告訴崇禎,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唯有南遷可行。崇禎一時間非常激動,告訴李明睿,此事朕欲行已久,奈何外面朝臣不從。這事朕想做,但你先別往外說,你敢說出去就殺你頭。
李明睿的後台是當時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是當時崇禎的一個肱股之臣,也是一個忠烈之士。南遷一事是李邦華想出來,讓李明睿去探探口風的。既然皇上想做這事,那麼就要儘快準備行事了,畢竟當時農民軍已經打下了山西,且投來牒文說三月十日到京,留給崇禎的時間不多了。
但是這事不是說干就能幹的。前面的答案已經提到了,崇禎在1644年早就已經把能幫助他的人都得罪完了,剩下的不是投機分子就是得過且過之人,像李邦華這樣還願意為他賣命的人著實不多。南遷一事如果內閣不點頭,誰都走不了。李邦華一邊準備著,崇禎另一邊就找來內閣首輔陳演說了自己想南遷,想讓他在朝上發個話表個態,甚至不用他明確同意,只要不說反對就行。然而陳演面對崇禎的懇求,只說了兩個字:
「呵呵。」
很明顯,內閣對於崇禎南遷與否並不關心,他們只想撈個好名聲而已;很顯然,相比南遷苟延,崇禎死國更利於他們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早就看出來大明國要完,即使南遷,也躲避不了最終被農民軍或清軍消滅的命運;而自己位高權重,在外人看來應當是與大明國一心同體的,一旦崇禎南遷他們必須跟著一起去。然而跟著去南京毫無疑問是很艱苦的,做樣子也好,真心的也好,必須不停北伐嘗試收復失地。而歷史上無論是諸葛孔明還是岳鵬舉,北伐的結果都並不好。更何況蜀漢與南宋至少人心還是齊的,而大明國早就人心散亂了。他們只是一群文化人,換了誰做老大都是做,而跟著農民軍或者滿清可能還生活得比現在好點。有便宜不佔王八蛋啊,而只要崇禎活著一天,他們占這個便宜就不能名正言順;而只有崇禎死了,他們才能「順其自然」地去改換門庭。
這就是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而崇禎就是那個牌坊的基石。崇禎越早死,大明國就越早完,他們的牌坊就越早立起來,就能越早吃香喝辣。
所以,三月初一崇禎再次召集論政的時候,為了最大限度地保住明廷,李邦華公開的說法變成了「使東宮南遷監國,擇忠愛之臣輔之」,而讓崇禎留在北京。言下之意就是,你們不是想讓皇上死嗎,行,皇上你們不讓走,好歹讓太子先走,你們愛跟著不跟著,不強求你們跟著去南京。
可是李邦華這一招其實與讓崇禎親自南遷沒什麼區別,因為太子是皇帝的法定繼承人,一旦皇帝死了,太子自動升級成皇帝,大明國還是沒完。大明國不完,咱們怎麼去改換門庭啊?
所以,陳演雖然自己沒說話,但是槍早已準備好了。一個叫做光時亨的兵科給事中跳了出來,駁斥李邦華是歪理邪說,擾亂國本。李明睿自然要站出來維護自己的老師,就說咱們要為國想想啊,要不幹脆讓皇上親自南遷,為大明國續命。結果,光時亨愈發來勁了,破口大罵說這時候了你竟然想忽悠皇上逃跑?你是想搞一出唐肅宗的故事嗎?
崇禎好面子,一氣之下,把鍋甩給李明睿和李邦華,說你們凈說些什麼歪風邪氣,本來國君就是要死社稷的,朕怎麼可能跑?你們平日一套一套的,關鍵時刻沒人頂事。就這樣吧,你們都滾吧。
所以,朱由檢並非不想送太子及永王、定王南渡金陵,奈何為自己之前作的死以及祖宗給自己下的套困死在北京了。
十八日以後,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找來自己的妹夫,駙馬都尉鞏永固,讓鞏永固帶著家丁,送太子和永王、定王南渡金陵,延續國祚。但是此時已經為時已晚,鞏永固已無力送三人出京,只得把三人送去國舅周奎,也就是三兄弟的外祖父家。而崇禎也知道三個兒子一定是逃不出北京城的而自己又一定會死,又寫了御詔把太子託付給姐夫,京營指揮使朱純臣。結果朱純臣這位老兄死守朝陽門,誰來都不開,連崇禎來叫門都不開。
三月十九日,太監曹化淳、王相堯開城門迎賊入京,農民軍進城,崇禎在逼死后妃、殺死女兒之後自縊而亡,是為甲申之變。鞏永固自焚,朱純臣被殺。李邦華在家中自盡殉國;李明睿被農民軍所俘,後降清,拜禮部侍郎,為崇禎定謚號「端」。陳演欲以二萬兩銀子為狀降農民軍,被劉宗敏發現家中存貨遠不止這二萬兩,施以酷刑後在滿清軍隊入京前斬首處死。光時亨先是投了李自成,得以留任兵科給事中;後見滿清入京便南奔金陵,想投奔弘光皇帝,被馬士英以「力阻南遷,大逆之尤」為由所劾,最終被斬首棄市。
太子朱慈烺在甲申之變時失蹤,後來有許多人冒充太子去找李自成談條件;但都被識破:太子曾患有牛皮癬,而且蛀牙嚴重,那些自稱的太子沒有一個符合這些特點。
而永王和定王在外祖周奎家裡得以避難;三月二十日李自成入紫禁城,周奎進獻自己的外孫永王、定王給李自成以求善待。李自成自然殺死了這兩名「前朝餘孽」,由是朱由檢血脈蕩然無存,朱由崧在南京的繼位也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周奎不僅在李自成手下很好過,後來多爾袞也沒有把他怎麼著。
朱由檢一家,在甲申之變後唯一活下來的是十五歲的長公主朱媺娖。朱由檢本想殺她,但她命大,只是被砍斷一條手臂並在臉上留下三道疤痕。因為她是女流,沒有什麼危脅,便被當作了展示農民軍,後來是滿清軍仁慈心腸的道具。她被周奎領回家裡休養,後來多爾袞又給她賜婚,這個命硬的姑娘竟又拖了兩年才死,並且死時懷有五個月身孕。
南遷一事,道理太簡單了;從上到下,不可能不懂。政治終究是人心與利益的博弈,崇禎在這場博弈中沒能贏過這些見風使舵的精明政客,只得和一家老小一道被拋棄在北京這座囚籠當中,慢慢困死。
手機碼字,難免有錯,萬望見諒。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一本正經答題,如果有幸得到三五個贊,我會試圖進一步改善閱讀體驗,遵從我們知乎傳統,賣的一手好萌,講的一曲好故事,抖的一床真機靈....
先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基本觀點,然後再做詳盡闡述。
崇禎不能使得太子南下的原因一則緣由中晚明政治生態使然,明末在面對內憂外患的危機情況下,本有多次可以挽救江山社稷的良機,但都讓機會從手中溜走。但在這些「脈脈溫情」之下,則更有明朝帝室一貫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的銅豌豆「性格有極大關係。我將其稱之為「明朝帝室性格」,或者稱之為「明代歷史慣性」。
好了,待我將故事娓娓道來.....
大家知道,明是繼宋之後恢復中華政權的,在元末農民起義中,紅巾軍是打著恢復宋家天下的旗號來驅除韃虜的,劉福通更是建立了後宋龍鳳政權,定都開封,而當時朱元璋也正是託庇於後宋的一地方勢力。明室是認為自己恢復了自漢唐宋以來的漢家天下,尤其是宋,因此也特別吸收宋兩亡於異族的教訓經驗,也會如我們今人一樣在讀到兩宋與遼、金、蒙古交涉中一味屈膝投降、逢戰必敗,稱臣納貢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猜想一種畫面,那便是朱元璋老教授在自己的皇宮內廷對朱家子孫不斷灌輸兩宋之屈辱,懦弱,為兒孫強調民族氣節和敢於鬥爭,「泱泱華夏,何所畏懼?豈能如建炎帝趙構那般為金人千里驅逐,狼狽不堪?」(南宋高宗趙構長期執行」逃跑主義「政策,騎著馬兒一個勁兒往南,俗稱」趙跑跑「,也許是騎馬奪路狂奔,長期壓迫JJ,以致最後喪失生育能力)
明初,朱家第三代帝王朱棣先生有氣魄的將國都遷往北京,開了「天子守國門」的偉大,五次御駕親征主動出擊蒙古(漢武帝雖武功極盛,但其是派將軍北擊匈奴,不如朱棣這般馬上天子)。朱棣克敵歸來曾不無自豪的說過:「我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可以說,明室在於外族戰和的交往中,一開始便奠定了「雄赳赳氣昂昂挺直腰桿坐天下」的鬥士姿態。
「土木堡之變」中堂堂大明天子為蒙古太師也先軍隊俘虜,也先多次試圖利用英宗對明朝進行政治訛詐,但英宗雖為北狩天子,依然氣節剛強,誓死不從。也先大軍壓境,處於北方邊境的明帝國的首都北京完全暴露在侵略者的鐵蹄之下,此時朝中眾臣多建議南遷,大家知道明雖北遷北京,但是故都南京名分仍在,稱為「南直隸」,這裡也同樣保留有一套中央行政機構,六部健全。攝政的景泰帝此時也陷入躊躇,我大膽猜想此時朱家老祖宗那一套說辭肯定在他腦海一遍遍的單曲循環,兩宋的屈辱,趙構的狼狽逃竄,國格的屢遭踐踏........,他不敢繼續再想下去,老祖宗的教導,加之此時抗戰派于謙的力挺,景泰帝做出了「誓與北京共存亡」的抉擇........嘉靖年間,蒙古俺答汗也曾千里驅馳抵與北京城下,嘉靖皇帝居危不亂,也不會考慮什麼避禍南京,同樣做出了與敵毫無妥協,堅決鬥爭的抉擇。
時光穿梭來到了崇禎末年,山海關外清軍雖盛,但相對於關內農民起義,只能稱為「肌膚之患」,明之疾在腠理。兵部尚書楊嗣源提出了正確的時務策「安內必先攘外」。但這一政策並未得到有效執行,究其一大原因便是當時的崇禎帝面臨這樣一種窘境:a、倘先與關外清軍議和,集中優勢兵力擊潰農民軍,此時言官們定上書言「豈可卑躬屈漆以事外賊」,任何承擔與清軍議和的大臣最終都會被言官們冠以「賣國賊」的惡名而狠狠批鬥。b、倘先與農民軍議和,而集中力量消滅關外清軍,則又為此時農民軍所不許,更重要的是李自成已經通過假投降以積聚力量欺騙過一次崇禎,再如此做實非崇禎所願。這樣的話,明朝便勇敢的伸出兩個拳頭,驕傲的,無畏的,不妥協的與敵人鬥爭。明朝的帝室性格也塑造著他們的朝代性格,他們永遠高昂著頭,「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國格,為氣節而鬥爭!」就這樣,農民軍與關外清軍客觀上形成了一種配合作戰,導致夾在中間的大明王朝顧此失彼,徘徊在安內與攘外的兩難選擇,一面與清軍一味鬥爭,坐使中原防禦空虛,才使李自成這隻本來勢力並不強大的流寇一路可以高歌猛進,在行軍途中不斷發展壯大,老祖宗們的多次不屈與堅守已經教科書般培育了明朝帝室性格,朱家優秀子孫崇禎此刻當然也不會選擇退卻(南遷南京),就這樣,北京城被再一次包圍,而這一次,故事的結局是北京城破,崇禎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他做出了中國兩千年帝制歷史上極少有皇帝可以做出的行為—以身殉國,「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這是崇禎血書於黃袍內的絕筆。何其英勇!何其悲壯!我們要知道大唐王朝皇帝曾兩次在敵人進逼下棄長安百姓於不顧奔蜀。清朝皇帝也曾面臨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趨近兩次逃離京城,無視百姓存亡,自己避難熱河和西安,任由外賊屠戮京城百姓。更有南宋高宗趙構,金軍離其尚有百千里,便聞風喪膽,「泥馬渡康王」,一路顛簸,嚇得喪失生育能力,至於乘船渡海,逃離中土。朱家皇帝的英勇和壯烈真是在狠狠Pa他們的臉!
明之亡與其朝代性格是密切相關的,重操守,講氣節,明雖亡但亡的壯烈,明的士人也是中國封建朝代中極有氣節的一股,東林士人左光斗,楊漣等被閹黨(心理變態)「土囊壓身,鐵釘貫耳」嚴刑拷打的體無完膚,亦不願向閹黨低頭伏罪,骨頭極硬,最後魏忠賢令獄卒以他們屍體割而飼狗!
確實,明室無論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而是努力做一粒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的銅豌豆,也許明室出身草莽,政權中一直流著一股接地氣的血液,血性王朝,豪邁壯烈!但是的但是,豪邁者死,苟安者生,得掌聲而不得人生呢!到了最後,我又一次想起了那句話「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掩卷長息吧.....
好了,原本到這裡我的故事要告一段落了,但忍不住的又要大開腦洞,因為300年前的明末和後來的300年的某個時代太!像!了!
我知道蔣中正先生也是熟讀明史的,對明一朝史事瞭然,我大膽猜想蔣先生當年在讀明史時也一樣樣的有和我近似的感受,況且的況且,蔣介石是承孫中山先生之衣缽,孫先生呢,在成立同盟會抗清的時候,革命口號正是完全借用了當年朱元璋抗元的戰鬥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定都也按照中華正統選擇了朱元璋先生曾經欽定的南京城,還有的還有,便是後來的蔣介石統一中國後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旗幟便是「青天白日旗」,這也是脫胎於大明王朝的「日月旗」。我大膽猜想蔣介石對於明朝是有一種極複雜,極親切的感情。我們再來看看三百年後蔣介石面臨的華夏大地吧,當時在中國大地上演的簡直就是明末崇禎面臨境況的300年後的再版:盤踞山海關外的日軍對於華北虎視眈眈(300年前清軍也同樣如今這般盤踞山海關外),割據陝北的共產黨亦在發展壯大(300年前的李自成正是在陝北發家,並攻佔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蔣介石此刻的政策選擇也完全借用了300年前楊嗣源的「攘外必先安內」,怎奈時過境遷,形式多有不同,蔣同樣無法避免內亂與外患相互配合滅亡自己的命運,最後,敗退台灣,我們又知道,300年前,明朝的後繼力量南明鄭成功也是敗退台灣,不得不感嘆,歷史何其相似乃爾!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猶豫了,然後等下定決心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崇禎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推卸責任,讓群臣背黑鍋。到了後來那些大臣都學精了,個個能打馬虎眼就打馬虎眼,一個比一個不作為。
所以雖然崇禎想做點什麼,又抹不開面子,想讓眾臣提出來然後借坡下驢的時候,大家早已看穿一切並開始裝死了。然後拖著拖著李自成就打進來了......
皇帝的權利不是因為有一頂帽子,
而是有利益集團願意追隨,有限制約束手下的能力,
明末,這兩種力量都已經被消耗幹了,
權利不是被從外部打碎,而是內部塌陷,已經空了,
農民起義,清軍,只是幫忙扯下了偽裝而已,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什麼策略啊,都是用最高的成本解決問題,,你特么的是一個國家啊!看看崇禎是什麼人就知道了,雖然有那麼一點骨氣!
因為他想自己去,但畢竟不能自己提出來,所以想讓大臣提出,但崇禎刻薄寡恩,想留好名聲,之前給他辦黑事的人下場都不好,他又把大臣得罪遍了,沒人願意給他辦黑事。況且當時李自成在山西打的艱難,李自成自己都想退回陝西了,崇禎還有吳三桂可用,後來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也提出過崇禎讓他在陝西稱王自己就退兵,崇禎還有很多路可以走。讓太子去南京形成權力兩極,這是任何皇帝都不樂意的。只是後面山西的守軍不爭氣,多不戰而降,崇禎太好面子,不願李自成割據,大臣和宮裡宦官不爭氣,開城投降,不過這一切都是崇禎刻薄寡恩造成的。
崇禎一家,最後被鎖在了紫禁城裡,被士大夫、反賊、大地主、列祖列宗、大明兩百年國祚、所謂的骨氣這些身外之物給死死壓在奉天殿不得動彈。出去了又如何,到了南京又如何,江南各階層已經不聽王命,到了也只是傀儡收不得一錢一糧,征不到一兵一卒。也許是崇禎想通了,也是是拉不下臉,總之他覺得能在紫禁城中上吊也許是對人生交出最好的答卷了
不是崇禎不想,而是朝臣不同意。崇禎原本考慮過遷都南京,但遭到大臣圍攻。結果崇禎自己不堅決,不敢替主張南遷的大臣撐腰。這讓皇帝威信全無,被官僚體系架空了。官僚體系已經迂腐到了極點,害怕遷都之後影響自己的權力。為私利害了國家。
請參考崇禎遺言的諸臣誤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大臣反對派人去南方。參考第一個南明政權,可能題主說的那幾個人都不是這幫東林黨願意接受的,可能他們想要的不是力挽狂瀾的皇帝,而是一個傀儡
1.老皇帝沒死,太子先逃跑了,這叫什麼事?於公,老皇帝位子可能不保;於私,誰也不想留下來等死。于少保的確成功的守住了北京,然而並不能改變他的結局,大臣們也不傻,所以這樣做非常不妥。
2.崇禎的確夠勤政,但是能力值得懷疑。上台就搞死魏忠賢,讓東林黨一家獨大,類似華主席上台打掉四人幫一樣,在自己根基未穩之際動手,造成一家獨大。先殺袁督師,後面又昏招連連,連求和的可能性都留不下來。
3.明朝的朝廷和普通人 官員關係之惡劣,前所未有。昔日漢獻帝被逼禪讓,尚有大臣守節。西晉如此腐朽,也有劉琨、祖狄等忠心大臣。皇帝徵用銀兩做軍餉,不僅大臣不願意拿出來,連皇族藩王都不拿錢,這得讓人絕望到什麼地步?《五人墓碑記》發生的事,擱現在,妥妥的非暴力不合作。晉商(非地域黑)給後金販賣物資,明明是資敵,朝廷卻彷彿瞎了眼。
他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 還在乎親情淡漠的兩個兒子的命?
崇禎缺乏擔當,不願承擔責任,皇太極多次向明朝提出議和,崇禎也想議和卻不願承擔議和的責任,議和都是偷偷摸摸的進行,事情敗露了卻完全推給執行命令的大臣。楊嗣昌願意給他背黑鍋可惜死了,陳新甲不願意背黑鍋就被殺了。皇帝不願擔當責任,還能指望有能擔當的大臣?
立牌坊這個事 鍋指望別人背什麼的 他真隨他那位祖宗下南京逼死的那位大侄子。
天道好輪迴。
一句話:崇禎和東林黨一系列的作死行為使得他們不得不在公開場合服從政治正確行事,而非關注事態本身,同時招安議和南遷往往意味著整個朝廷國是的重大轉向,不清空大半個朝廷是不可能進行決策的。
文官誤國,楊嗣昌要談和,文官不允。崇禎真要南遷,那幫之乎者也的文人還是不會同意的。但是真的滿清進了城,文人跪的比誰都快。
其實朝里的大臣是提議太子去南京。
但崇禎是自己想去南京。
當時朝中兩派,一派想撤去南京,一派要死守(每個危難的時候都會有的兩派)。本來當時的情況就是更應該選擇南撤,但東林黨人為了打壓政治對手,就說想南撤的是想逃跑,不顧國家,只顧自己。
好死不死,明的歷史上出過一個于謙,在更危險的時候守住過北京。於是東林黨堅持不讓崇禎南下,只是提議太子南下。
問題是崇禎大爺想自己南下呀,但又沒人敢在朝堂上提議(崇禎是個有黑鍋只會讓手下背,自己永遠光榮偉大正確的人。)即使他私下找了個大臣提議,結果那人都不敢說。他自己去不了,不爽了,也不想別人爽,於是駁回了太子南下的提議。
崇禎是勤快,但水平也就現在一個縣的某局局長水平。
還好太子沒南下,這個垃圾朝代很快滅亡了。對了,滿清我也很討厭!但也比明好一點。張獻忠曾經打到南京並挖了朱元璋的墓,這個應該也是未及讓太子南下的原因之一。可能當時會想,四處皆敵,不如堅守北京孤注一擲。
南京比北京好,那請問朱棣是怎麼打贏朱允文的?正牌皇帝怎麼被人趕下帝位的?
北京被圍前崇禎讓史可法帶著太子和兩位皇子去南京的,但是李自成農民軍進展神速,四人突圍失敗被起義軍俘獲,後來起義軍戰敗,朱三太子成功逃脫,一直活到康熙年間才被抓獲處死,太子據傳後來逃到南京城下,但被南明唐王手下以冒充騙城為由殘酷射殺。如果太子能成功南渡,先於南明諸王克承大統,整合南明力量,也許歷史會改寫吧,說不定還真能大大延長明朝壽數,產生資本主義呢。
可惜,可恨,可嘆
沒有政治家的眼光和決斷
老抱有僥倖心理
推薦閱讀:
※朱元璋的軍事水平怎麼樣?
※有沒有描述明朝入朝抗日的遊戲?
※為什麼明朝有這麼嚴厲的刑罰整飭貪官,但貪風卻是越來越嚴重?
※《女醫·明妃傳》,歷史中確有其人嗎?
※嘉靖隆慶萬曆三個皇帝,和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比較如何?注意,不是單個對比,是三朝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