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拋開歷史因素,單看數碼時代相機的性能,哈蘇和徠卡還值那麼多錢嗎?

我來補充一下我提此問題時的想法。作為一個攝影小白,看到徠卡賣這麼貴就很好奇。在百科看到的介紹多是說他歷史上的成就,我就懷疑他這麼貴是因為歷史附加價值。當時不懂什麼是好焦外、好虛化等,所以我說的性能就是成相質量這一類淺顯的性能(當時也沒想到鏡頭和機身)。現在我贊同付小貝同志的答案,徠卡的那些「特性」也是重要的性能。「相機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五毛錢二分貨,一塊錢三分貨」,值不值就看個人追求了。猛禽同志說的有道理。謝謝各位的回答,學到了很多。(又把哈蘇無視了-_-||)


我覺得這個問題太個人化,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回答另一個問題:如果拋開歷史因素,單看數碼時代相機的性能,你還願意為leica哈蘇花這麼多錢嘛?
答案是不願意,因為數碼和膠片有很大的不同,我有次看資料,廠商回答鏡頭要專門為CMOS做設計,因為CMOS和膠片的光學性有許多不同,比如CMOS對於接近垂直入射的光線非常敏感,而對斜線光線不敏感,這以膠片有很大區別。所以現在一些鏡頭在設計上會立求在最後與CMOS交接時的光線盡量垂直化一些。而再好的鏡頭,在CMOS面前也只能隔靴搔癢。
談到Leica,我一個專業攝影師朋友跟我說,即使是膠片機,他也已經放棄了Leica,因為在實際使用中對他缺乏意義。因為Leica拍出來是不是比佳能好,是好。但是你拿到手上,放到電腦里,已經沒有區別。最大的區別發生在哪裡?用幻燈機把膠片打牆上,一看就知道,完全不同。等你數碼化一遍,就算是電分,就已經損失一次,電腦屏幕再損失一次。而那些印在雜誌上的,再損失一次。

實事就是,應是吾輩追求之事,從個人的角度,我覺得從畫質上的因素上考慮,我是不願意花這麼多錢買單的。在CMOS技術超越膠片那一天,也許Leica和哈蘇祿來還能讓我重新有購買慾。但為了情結,手感,復古,裝B等目的想買的人,其實你根本不需要看任何回答。


謝妖?
——— 新增補充說明,我發現很多知友對我的回答有異議是因為認知角度的原因,我自己又回爐讀了了一下發現貌似我沒有明確地表明清晰的立場。因此補充如下:「單說Leica,如果您關心得是機身的——像素數、高感、追焦性能、防水防塵、視頻拍攝、操控性。鏡頭的——可擴展性、對焦速度、亮騷能力等等等等,以及配件體系等等,那我明確地告訴您,遠離Leica,不值得投入。 但如果您認為相機還應改注重質感、操控手感、獨特的色彩、稀缺性和其他方面的屬性,那可以考慮Leica,價格有虛高,但可接受。至於哈蘇,中畫幅系統與135系統不具備橫向對比性。單在中畫幅數碼相機領域,哈蘇值得起這個價格。PS:Leica因狗血母公司LVMH在偏離原來的軌道,對其持觀望不樂觀預期。
任何商品的價格與真實價值都存在差異。決定最終價格的原因除了商品本身還有很多因素,例如大雪天高速公路上50塊一碗的速食麵,其實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價值提升。
Leica和哈蘇兩個牌子價格高的原因還不太一樣。分開回答。
先說Leica
在我看來,Leica不僅僅是個相機品牌。
羅永浩最近爆炒「工匠心」的概念,不說老羅做得怎麼樣,看下面這個視頻,你可以看出Leica是個真正用「工匠心」做事情的廠商。
視頻封面徠卡(Leica)鏡頭製造過程視頻

你可以看到Leica鏡頭的生產中有大量的手工製作步驟。這些老師傅都是國寶級的光學製作和鑒定大師。算算他們的薪水和產能,就知道貴在哪裡了。
本題中第一位回答的"匿名用戶"說的東西我覺得很經典---手感,這也是無數Leica愛好者津津樂道的東西。好手感的來源是獨具匠心的設計和精益求精的製造工藝產生的結果。

相機品牌是一個體系,單說性能得話,日系品牌很多同焦段同光圈鏡頭的MTF曲線比Leica的好看多了。如果拿M9出來跟單反廠商的產品拼防水防塵,拼連拍速度和高感。那都不需要D4/1DX這類旗艦級出馬。D800 A99 之類的就秒了它。Leica M系鏡頭連自動對焦都沒有,如果搞個評測,這一項直接零分。但是你看到Leica相機拍攝出的照片,你會被那種質感和迷人的色彩深深吸引。

Leica多年累積在鏡頭光學設計、鏡片加工和特殊玻璃的運用方面的經驗就是他的本錢。在135相機體系里Leica製造了無數經典銘鏡比如NOCTILUX-M 50mm F1.2,這隻鏡頭歷史上只生產過500隻,使用了兩片純手工研磨的ASPH非球面鏡片,個體差異大,良品率低等因素造成了它的稀缺性,價格自然高高在上。他的後一代產品NOCTILUX-M 50mm F1.0採用折射率大於1.9的超高折射率玻璃來修正彗星像差。前端時間Flickr上大熱的日本攝影師Moaan就常用M9 蔡司Ikon等機器拍攝。這種夢幻的色彩和魚鱗狀焦焦外以及「奶油融化」般的虛化,不是冷冰冰的性能參數能夠表達的。上圖

相機就是為拍照而生,這種色彩和效果也算是性能吧,這樣說來,你說Leica性能好不好?
另外Leica 除了在135領域的M系機型,還有中畫幅的S系機型,NC等家至少目前還沒有可以拿來做對手的機器。不過隨著D800這類機型的發布和蔡司Distagon 55 f1.4這類鏡頭的出現,可以看出135相機體系有上探的慾望。
最後吐槽一下,現在Leica的股東正在把一些奢侈品行業的爛毛病和下作的營銷手段帶進Leica品牌里。比如把松下LX系列卡片機拿過來換個殼起名為Lux相機然後價格翻個三倍騙錢,一個破皮套賣1400。再比如推出一大堆的鴕鳥皮、鱷魚皮、蛇皮這種傷天害理的限量版,然後是各種白金、鈦金限量版,然後是各種XX配色紀念版。價格上當然不會手軟。這已經徹底沒有了「工匠心」,而是完完全全的奸商嘴臉。我是不希望看到Leica放棄以前精益求精的工業藝術精神,而轉向一個「時尚品牌」,這無疑是最可怕的事情。
=====再說哈蘇=====
哈蘇的貴與Leica有所不同,因為哈蘇的主要目標客戶是商業攝影師群體,以中畫幅為主,價格上自然高出135系統一截。
哈蘇系統里的很多鏡頭都是卡爾蔡司的產品。哈蘇自己也有完善的鏡頭生產與設計能力。中畫幅和大畫幅相機的鏡頭像場比135系統大得多,相應的製造難度也高。這類似於全畫幅鏡頭和APS畫幅鏡頭之間的差別一樣,自然價格就高了很多。實際上能夠設計和生產大中畫幅鏡頭的廠家全世界也沒多少。
若是說性能,我簡單舉幾個栗子。就說經典的H4D-60,接近一台車的價格,但是你想拿它去高速連拍啥的根本就別想,一張照片動輒上百MB,存儲都是問題。機身液晶屏才23W像素,現在隨便一個入門機也有92W像素的液晶屏了吧,但是人家一般都是輸出到大屏上查看的,機身液晶根本不重要。
以汽車品牌打個比方,如果說索尼、佳能這類相機是大眾、豐田。那他們的高端型號就是賓士、寶馬。而Leica是就是邁巴赫、賓利。至於哈蘇、仙娜、ALPA,不好意思,人家是賣遊艇的。=======更正=======
莫名發現自己記錯了個很扯的東西。特來更正,並向各位知友道歉!今後一定嚴加核實自己的知識體系,考證一些之前不太確定的記憶
Leica在2002年左右被Hermes控股31.5%,又有增持。2006年年底,奧地利的私人股權公司ACM收購了Hermes手中36.2%的股份,使自己手中共持有Leica 93%的股權,成為絕對大股東。而在2011年10月,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又從ACM手中收購了Leica44%的股份。所以目前Leica第一大股東是ACM,第二大股東是黑石。與LVMH無關!再次向各位道歉。感謝@黃禾立同學的評論,讓我去重新考證了一下Leica的股權構成。才發現這個低級錯誤。謝謝!


基本贊同付小貝的黑字補充部分。

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點是對性能的定義。每個人對性能的關注方面是不一樣的。比如體育攝影師要的是長焦,對焦,連拍,這些方面Leica Hasselblad完敗。但如果你不是以攝影為業,而是把攝影這事當作一種人生享受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正如那個遊艇的比喻……作為交通工具,遊艇速度沒有飛機快,開在海上也沒有大船平穩,還不能像汽車一樣在陸地上跑,比所謂的性能那真是完敗。但是人有了錢就會想去體驗一下。

至於所謂的歷史因素……還真沒多大影響。尼康佳能做相機的歷史也不短,博士倫在一百多年前還是做相機鏡頭的大廠呢,歷史跟蔡司差不多久遠。還有柯達做相機的歷史也很久遠。

根本差別就是瑞士機械錶與日本電子錶的差別。前者是登峰造極的人類機械工藝結晶,後者是準確方便便宜的實用產品。

最後來說價格。在這個知乎問題里《哪些經濟學規律和概念,是普通百姓應該知曉的?》排第二的答案我覺得很重要:

價格不是由成本決定的

同樣也不是由「性能」決定的,而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


實話實說,如果只是看相機的性能,現代技術下的產物那自然是完勝老傢伙。徠卡相機之所以曾經拍賣出1700萬人民幣的天價,正在於其歷史價值,從1914年奧斯卡·巴納克發明第一架徠卡相機(Ur-Leica)至今,歷史上經典的鏡頭大多都是由Leica記錄的,他不僅是相機,更是近100年人類歷史的忠實記錄者。撇除這種價值的攝影設備,對真正的發燒友來說可能反而是不可思議的。

在這兒,還是單純用老照片回顧一下徠卡相機記錄過的珍貴歷史好啦~最後再奉上那部拍賣了1700多萬的全球最貴相機真容……


1914年,紐約—恩斯特·徠茲二世。

在一戰爆發的幾個月前,徠卡公司的老闆恩斯特·徠茲二世帶著研究主任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製成的兩部徠卡相機(Ur-Leica)原型機中的一部,完成了愜意的赴美行攝之旅。在奧斯卡·巴納克將35mm電影膠片引入徠卡相機之前,主流相機還停留在需要腳架支撐的「木箱子」階段。


1920年,威茲勒的洪水—奧斯卡·巴納克。

這座位於德國中西部、名叫威茲勒(Wetzlar)的小鎮,正是徠卡公司的所在地,也是德國精密光學儀器的重要基地。上個世紀初,這裡雲集了全世界最優秀的光學和精密儀器巨頭「徠茲」和「蔡司」。二戰時盟軍美國轟炸德國時,這裡是唯一被美軍指定保留的地方。


1931年,和徠卡在一起的自拍像—伊爾塞賓。

美籍德裔女攝影家伊爾塞賓(Ilse Bing)這幅和徠卡相機在一起的著名自拍像,是她最為重要的圖像之一,而她也被譽為「徠卡女王」。


1934年,在工作室里的奧斯卡·巴納克–尤里烏斯·惠斯更。

或許你猜不到,徠卡的發明是因為巴納克的哮喘。巴納克曾是卡爾蔡司的工程師,也是業餘攝影愛好者。在Ur-Leica誕生20年前,患有哮喘的他每周日背著笨重的相機穿梭在圖林根森林裡時,一個想法就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難道這一切不能有所改觀嗎?之後巴納克受邀去了競爭對手恩斯特·萊茲的光學器材公司工作,1913到1914年間,他研製出了徠卡相機,一個可以放進上衣口袋的相機。


1934年,拿著徠卡相機的女孩–亞歷山大·羅德琴科。

亞歷山大·羅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是蘇聯攝影大師,結構主義的創始人,也是最早一批狂熱的徠卡信徒。他相信「唯有相機能反映時代生活」,他衝鋒陷陣,滑下屋頂,爬上台階,擠進人群,拿著他的徠卡顛覆世界。這張照片中女主人公優雅地坐在長椅上,毫無表情地凝望著,整個場景布滿了窗戶欄杆投下的網狀陰影,長椅令人不快地貫穿了畫面,這是違背傳統的戰時現代主義幾何構圖。她腿上被她拽在手裡的物體,正是與拍下這張照片一樣的徠卡相機。


1936年,LZ 129興登堡飛船停泊於萊茵-緬因基地–保羅·沃爾夫和阿爾弗雷德·特里希勒。

1937年去往新澤西的興登堡號飛艇著火時,美國攝影師布魯斯·大衛森(Bruce Davidson)的徠卡M2相機就在艙內。這位美國攝影師在民權運動中拍下了許多非常寶貴的作品。


1936年,西班牙國家戰士之死–羅伯特·卡帕。

西班牙內戰的戰爭新聞採訪,令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永遠難忘,在一次戰鬥中,當一個士兵爬出戰壕,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頭部,幾乎同時,羅伯特·卡帕舉起了他的徠卡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這張照片後來成了人與戰爭的象徵,成為不朽之作。

1938年,馬爾內河岸邊野餐–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幾乎是徠卡的代言人,布列松、徠卡、「決定性瞬間」已經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被問及對徠卡的看法時,布列松感覺「猶如一個溫暖的深吻,一發左輪手槍的射擊,一張心理醫師的躺椅」。這樣看來,花五千美元買個徠卡相機倒像是撿了大便宜。


1945年,勝利的旗幟–葉甫蓋尼·哈爾岱

這張照片是葉甫蓋尼·哈爾岱(Yevgeny Khaldei)1945年2月在蘇軍攻克柏林後用徠卡相機拍攝的,記錄了蘇聯士兵爬上德國國會大廈屋頂揮動蘇聯國旗的一幕。這張照片也是二戰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之一。


1945年,勝利之吻–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1945年「勝利日」時代廣場上那個輕柔的瞬間,還是徠卡——一位水手摟著一位護士,使她向後彎著腰,護士的手半推半就地抵在他胸前。相機後面的人正是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他回憶道:「當時我正一邊拿著我的徠卡相機跑在前面,一邊側過我的肩膀往回看。突然就在那一瞬間,我看見什麼白色的東西被抓住了。我回過頭,按下快門。」他連拍了四張,其中就有那張。「就是在幾秒鐘里完成的。」他說。關於徠卡你需要了解的一切全都展現在那些「幾秒鐘」里了。


1950年,公民警衛隊–尤金·史密斯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被認為是新聞攝影的大師。他創作的戰爭史上最讓人震動的照片,以及對社會不公平的寫照,深深地影響了美國民眾。當他剛剛成為《新聞周刊》的一員時,竟因為堅持使用6×6小型照相機照片,被這個刊物開除了。那些大雜誌都採用大型照相機,講究照片的精美以迎合讀者,而史密斯認為使用小型照相機有更大的探索自由,他不滿足於那種「景深極大,感情深度不足」的作品,寧肯失業也要進行「自由攝影」。

1952年,自拍像–UMBO(AKA OTTO UMBEHR)

UMBO把這張和徠卡一起的自拍照印在了他自己的名片上,而今天,這幅自拍像成為了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1953年,埃菲爾鐵塔上的油漆工–馬克·呂布

作為布列松的忠實門徒,馬克·呂布(Marc Riboud)依靠徠卡M系列來完成「決定性瞬間」。


1953年,倫敦–英格·莫拉斯

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夫人,也是馬格南圖片社的重要成員之一,她喜歡把徠卡的相機帶繞在手腕上。

1956-1957年,維也納哈維卡咖啡館裡的客人–弗蘭茲·休布曼

我們無法知曉鏡頭裡的人是誰,但是弗蘭茲·休布曼(Franz Hubmann)使用徠卡相機完美地抓拍住了這個瞬間,一位老者如此紳士地端起咖啡杯,用指尖捏著把手,仔細地品味。無需閃光燈,沒有多餘的動作,甚至連快門的聲音都難以覺察,這是徠卡能做到的一切。


1960年,博杜安國王被偷走的劍–羅伯特·勒貝克

羅伯特·勒貝克(Robert Lebeck)15歲應招加入納粹國防軍,並前往東部前線,1945年被俘虜。遣返後,在蘇黎世和紐約學習人類種族學。他自學成為攝影師,並在1952年成為攝影記者,1960年,因為攝影報道「非洲零年」而名聲大噪:在剛果慶祝獨立的儀式上,一個年輕的非洲男子,偷走了博杜安國王的劍,這張由徠卡相機抓拍的照片成為他的代表作。


1960年,切·格瓦拉–阿爾貝托·柯達

即便你並不關心攝影,你的腦海中依然會充滿徠卡相機的攝影作品。這張著名的切·格瓦拉頭像,出現在數百萬表達抗議的文化衫和學生宣傳牆上,用的就是徠卡M2相機。


1966年,拳王阿里–托馬斯·霍普克

托馬斯·霍普克(Thomas Hoepker)在倫敦為年輕的拳王阿里拍攝的這張相片,同樣是全球最著名的攝影作品之一。


1972年,越南的汽油炸彈攻擊–黃功吾

越南攝影師黃功吾(Nick út)用徠卡拍下的戰爭恐怖慘象。圖片拍攝於1972年6月8號。


1977年,英格蘭–詹尼·貝倫格·加丁

義大利攝影師加丁(Gianni Berengo Gardin)帶給我們的攝影,具有一種歷史淵源深厚的創意美,就像是面對遺迹,失而復得,又行將消失。他在24歲時用徠卡相機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即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1981年,滑鐵盧戰役紀念儀式–哈利·格魯亞特

哈利·格魯亞特(Harry Gruyaert),比利時攝影家,瑪格南圖片社成員。哈利·格魯亞特喜歡用徠卡拍攝彩色照片,1980年代中後期,他在北非,尤其是摩洛哥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攝影語言,陽光與陰影,濃烈的色彩,厚重的明暗對比,形成強烈的戲劇效果。


1994年,完美和平–凱·韋登霍芬

這幅照片出現在凱·韋登霍芬(Kai Wiedenh?fer)的第一本書里,那是1994年加沙的海灘,在戰爭間隙,一個男孩在瞬間露出無憂無慮的笑容,讓攝影師看到了未來那完美和平的可能。


2006年,好萊塢海灘–康斯坦丁·馬諾斯。

康斯坦丁·馬諾斯(Constantine Manos)很多時候都喜歡使用徠卡相機在白天戶外的硬光下拍攝,畫面塊面構成強烈,很多開放式構圖讓畫面意猶未盡,同時有意減曝,使色彩濃郁,明度對比強烈,氛圍營造很強烈。


世界上最貴的徠卡相機

一台35mm老式膠片徠卡相機是目前全球最貴的相機,約合人民幣1747.6萬元;這台天價老式膠片徠卡相機具體型號是徠卡Null,又稱0系列,在1923年僅僅生產25台用於測試,現存僅僅只有12台。

來自:尚品人生 摘自:Enjoy雅趣 老照片告訴你徠卡為何值千萬_Enjoy·雅趣頻道)


放自己照片的人麻煩不要再放了...自信都哪來的,照得跟小學生似的,這又不是蜂鳥無忌Flickr你的個人博客微博instagram。

題目問的很清楚了:單看數碼性能。

作為行業從業者,答案很明確:不值,根本不值。

我有哈蘇嗎?有徠卡嗎?都有,還有祿來,還有騎士,還有阿爾帕。

他們好玩嗎?好!他們值錢嗎?值!我會拿他們幹活嗎?不會,我只會用飛思,索尼和尼康幹活。

有人說徠卡能幹的活佳能幹不了,可能佳能確實幹不了吧,但我沒遇到任何徠卡能幹而索尼幹不了的活。索尼在任何,任何一個角度上,對徠卡都是完勝:

畫質方面:至少在微噴輸出和激光印刷上,只要後期校色水平到位,不存在M9、M240能達到而A7R ii達不到的效果。有人說徠卡的鏡頭有「徠卡味」。對於性能評判來講,一個牌子的所有產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不叫功能也不叫性能,這叫偏差這叫染色,後期是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消除的,何苦呢。你想像一下,如果具良治的菜刀,所有菜肴任何菜肴用具良治切過以後都會帶有一股具良治菜刀的味道,Noma還會用嗎?你家都不會用何況Noma了。

所以最好的情況是沒有特點?也不是,「偏差」和「特點」還是有區別的,蔡司的特點是中正的鮮亮與銳利,不然索尼為什麼和蔡司合作做鏡頭呢。

「功能」方面:體積優勢?check。靜音優勢?check。盲拍優勢?check。徠卡傳統上被人認為一切優於全畫幅DSLR的優勢又全部被索尼超越過去了。

所以徠卡還剩什麼?只剩臉了。雖然你問我這張臉值不值這個錢?值!絕對值。

尼康相比索尼也是有性能優勢或者說性能區別的,單畫質講索尼還沒能完全替代尼康(雖然是自家感測器),並且索尼其實也是有自家的「偏差」的,這點上尼康做的比索尼好,連富士做的都比索尼好,但瑕不掩瑜,並且這個偏差很好修正。

功能就不說了,DSLR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至於哈蘇和飛思,如果哈蘇的性能還和飛思齊平的話,全世界的商業攝影師們他們似不似撒?

當然不是說哈蘇H的性能不好,它也夠好了,足夠干大部分的商業活了,只是沒有飛思那麼好。

加幾句:

玩攝影也好,玩器材也好。終點根本不是什麼哈蘇徠卡,也不是什麼毒德大學。就好比八旗子弟京城頑主,有人覺得無所事事蜜蠟手串已經是有閑階級已經不能拿實用主義的眼光去度量了,搞笑呢?Christie『s和Sotherby"s 賣那玩意?打開自己的雙眼,不要被膚淺的國內論壇和品牌市場部蒙蔽了它。

玩器材很好玩,也很簡單。先去上海星光,看看「器材」都有什麼可玩的,入個門。Contax T3、Mamiya 7、Hasselblad 205FCC、Makina 67。玩器材玩得是個特點,獨特,多元化,不一定便宜不一定貴,關鍵在好玩。量產新機不好玩?Nikon F6也還是很好玩的嘛!

玩攝影?請把它當做一種藝術形式,嚴肅的。Robert Frank在26歲那年已經被紐約MoMA展了,你呢?


光學鏡頭的品質決定了——值。
現代數碼機身弱在幾個地方:1,畫幅不夠大;2,感測器的感光範圍不如傳統膠捲,數碼鏡頭需要改良設計才能配合數字感測器發揮較好表現,期間必定有對畫質的妥協;3,繁瑣、採用過時技術的手工藝品更容易能成為奢侈品和高端貨,主流智能的產品卻不能。


機身的價值較低,鏡頭的光學質量頂級。


是徠卡不是萊卡,萊卡是汗衫襯褲!

如果拋開歷史因素,單看包包的性能,LV肯定沒我的CODURA尼龍制的買菜包結實耐磨,承重能力強。

這種問題你站在一個第一次來地球的外星人角度來看,就一目了然了,所有所謂奢侈品其實都是不值那些錢的——但是不幸的是,我們都是地球人來的。


以我個人的經驗,就拿上面很多人提到的M9來說,他像素低,高感差,像我這樣靠攝影工作吃飯的人,幹活兒肯定要用觀音/鞋廠的數碼相機,因為他們操作方便,精確,高感信噪比極其出色(當然了,棚拍可以不怎麼考慮高感),而且輸出的照片像素高,最直觀的好處是可以放的很大很大,即使不需要很大的尺寸,也受益於其高像素使得常規尺寸的成像質量得到提升(照片放到100%時很多細節是不夠看的,因為它赤裸裸考驗著每個成像單元的能力,可如果同樣尺寸是更高像素壓縮下來,就好很多了,眾像素拾柴火焰高)。這樣高像素的照片在後期就有無限的可能性,更容易滿足客戶。

但那只是商業用途。商業攝影雖然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請牢記攝影只是一個黑盒子光線打進去留下斑點的遊戲。

————————————————————————————

從本體論來說,攝影本身並不是一個掙錢工具,他只是一種記錄,記錄的動機不同,我們賦予攝影的意義也就不同。有的人用攝影謀生,吃飯娶媳婦養孩子,他就說尼康佳能是王道,這一點問題沒有;有的人衣食無憂,或者職業是其他工作,業餘愛好為攝影,他只在乎攝影帶給他的快樂感受,這就變成了主觀問題,他如果是工薪階層老百姓,就會說入門單反足夠用啦別扯那些沒用的我拍娃就是看臉數毛數清楚了就行!他如果是有錢任性的愛好者,就有能力拋開性價比體驗那些徠卡哈蘇祿來的獨特魅力——我就喜歡德味兒空氣感雖然你問我怎麼算德味兒什麼叫空氣感我也說不出來但他們就是和佳能尼康不一樣你奈我何?這也一點問題沒有。動機不同,過程不同,結論不同。這是很普世的原理。

所以徠卡等於有錢人追求形而上的精神享受的裝逼利器了嗎?錯。

首先有錢人也不見得欣賞徠卡。

其次,以M9為例,他是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的一個機器,即使他的後代M240看起來屌爆了。

他的sensor是CCD,和cmos比,CCD好在哪呢?請自行百度,long story,太多人討論這些了,實際拍照的體驗就是,在光線好的時候(低感)M9配合徠卡鏡頭(這麼說是怕有人非要轉接個狗頭然後告訴我成像質量xnmbyy)出片的畫質美的無法言喻。這在99%的人用cmos機的時代是很難找到知音的,只有用過才懂。

當然cmos近年大踏步的前進有目共睹,未來也會是他的天下。

目前M9這樣的獨特風味還很難找到替代品。這不是主觀上的矯情,人家就是有可取之處,雖然貴。

所以我說M9是用來享受生命的,花幾萬塊錢就圖它那點極致,和手感。就像樓上有人說的遊艇,這就是享受,你說什麼都行,都不影響我享受它。

有人問手感有那麼重要嗎?這太裝逼了吧?知乎上可能沒法回答這種問題。這就類似於,有的老北京頑主八旗子弟什麼都不會,每天衚衕里遛鳥吹比盤點兒松石菩提蜜蠟,「廢物」的一塌糊塗;有的人天天上知乎看大盤觀天下大事懂歷史聊電影精英的一B,每天擠地鐵玩命奮鬥終其一生為了過上中產生活。這兩種人在觀念上就不可能有太多共識。我不反智。只能說每個人生來不一樣,這種上層建築的觀念,別用自己的想法度別人。

————————————————————————

我一直用無敵兔好多年了,現在依然能應付絕大多數場合;我喜歡索尼大法,a7是這個時代的王者;祿來2.8f是中畫幅德味兒世界的盡頭,人生中必須擁有一台,還不能是當代的。

這些觀點不矛盾,生活的選擇超越邏輯。


如果拋開歷史因素,單看數碼時代相機的性能,哈蘇和萊卡還值那麼多錢嗎?
我感覺各位都跑題了,人家問相機呢,怎麼都扯到去鏡頭呢?鏡頭sony 微單都可以用啊

我覺得,必然不值。
徠卡優點
便攜
快門震動小,聲音小
可以用頂級鏡頭
體驗特殊的對焦方式
好吧,我想不到了,裝逼也算的話可以加上

徠卡弱點
性能低下,相對同樣是便攜全畫幅的rx1
沒有自動對焦
m9以下包括m9沒有錄像「M有錄像,都是沒有追焦功能」
m9以下包括m9高感弱的一渣渣
M9以下包括M9,缺少長焦鏡頭

單單看相機的性能和功能,徠卡不值。

這個問題的確太個人化,每個人都會提到徠卡的色彩,敢問,我隨便找幾張照片和我朋友徠卡M9的照片對比,誰能分出這「徠卡色彩」?而徠卡色彩是否在客觀層面上比其他好?
想拋開歷史因素總是很難,人們都不經意的被這神聖的光環所影響,所謂的手感,色彩,的確是比一般好還是個人口味?就算這手感的確比其他好,這一點點的提升值得數千rmb的投入嗎?畢竟這手感難以說得上是主要功能。
徠卡在這麼多年的經營,如今的成功是靠性能的優越還是獨特的旁軸對焦,還是這歷史品牌效應?相信各位心知肚明。

排第一的提出徠卡某一個鏡頭虛化奇妙,那麼我覺得折返鏡頭的虛化比較好看。


如果單說性能,徠卡早就被日系廠商甩了N條街。

但是問題就在於,對於奢侈品,你是永遠不能用使用價值去衡量的。對於今天的徠卡來說,畫質和操控性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摸過 Leica M 鏡再去摸摸 Canon L 鏡,手感會告訴你區別。


從前的徠卡哈蘇腦殘粉表示,以前值,甚至五年前還值,但現在不值了。
最寶貴的工匠心他們現在已經失掉了,已基本淪為只賣給中國人的東西了。


如果拋開歷史因素的話,徠卡和哈蘇兩個都有各自的技術建樹,徠卡體現在旁軸相機領域,哈蘇體現在中畫幅領域,如果說相對不貴的相機就是指日本相機的話,雖然這兩者電子性能的確偏弱一些。

徠卡的旁軸結構複雜而且成本高,就為了追求攝影時的樂趣,鏡頭研磨技術比較強,主打小體積鏡頭。

哈蘇的中畫幅相機,感測器成本本身就更高,感測器尺寸增大所帶來的附加成本也更多,雖然鏡頭研磨技術沒有多提,但是有資料顯示HX 系列鏡頭均能滿足1億像素的需求,可見也是不簡單。


徠卡是用來把玩的,不是用來幹活的。徠卡適合那些有錢、想玩攝影、想燒錢、不想走大眾路線、不想玩中大畫幅得影友(大部分喜歡徠卡的人都會喜歡rolleiflex,兩者都屬於亮騷回頭率高不走尋常路的相機;玩大畫幅的也有,但不多,基本都是m3配linhof45)個人認為徠卡還是適合全機械玩膠片,數碼化的徠卡價格比原來便宜了很多,新機器也很贊,但價格還是偏貴。


5dii能幹的活,萊卡幹不了。

萊卡幹得活,5Dii幹得不如它好。


相機小白,碰巧徠卡哈蘇祿萊佳能Sony富士都碰過,徠卡用的是大M和MM,Sony是a7r2,徠卡拍出來的相片和佳能Sony完全不是一個感覺,不恰當地比喻一個是油畫質感,另一個是水粉畫兒,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大M,成像效果和那些糖水片兒不是一路的,建議實際試試,選擇自己喜歡的入手。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斗轉星移
徠卡早就從一個頂級工具大廠轉身為頂級玩具大廠
哈蘇到還是一直兢兢業業推出一些職業攝影師中意的產品


這就好像問LV和PRADA值不值那麼多錢一樣吧,主要是品牌價值決定的價格。


對要出作品的人來說

哈蘇我沒經驗。
萊卡成像風格太明顯,攝影師用它太犧牲自己特點。

對百姓而言
他們都是用來玩遊戲看優酷視頻的pc, 貼什麼牌子?
重要嗎?
不重要嗎?
重要嗎?
不重要嗎?


蔡司頭都有獨特的「蔡味」 不照一下不能體會


推薦閱讀:

一個攝影初學者有哪些容易觸碰的誤區?
拍照的時候怎麼讓表情自然?
這種半橢圓的散景是用什麼鏡頭拍攝的?
天文照片里燦爛的星雲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還是相機拍攝的效果?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數碼相機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