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地圖的路況功能是怎麼實現的?
是通過什麼途徑實時判斷車流大小的呢?
這個我之前專門找過資料。
Google的一位工程師在Google Map論壇里詳細介紹過Google 地圖實時路況的實現原理。
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
1、Google通過帶GPS功能的手機以及其他移動設備匿名收集信息,當你允許Google Maps獲取你的地址時,手機會上傳你移動的速度到伺服器,通過大量數據得到某些路段的交通情況。
2、預測交通流量不依賴於當時實時的交通狀況,而是根據歷史數據判斷出某天某時段該路段汽車的行駛速度。判斷rush hour(交通擁擠時間)也不是根據具體時間點來的,因為各地擁堵的時間點不一樣,比如:有的是下午5點,有的是6點。通過觀察一個月內某地段擁堵時的行車最慢速度,統計出該路段的擁堵時間。
3、交通流量的預測排除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的影響。
應該是跟交通部門的道路實時監控數據聯網的。
1、如果沒記錯的話,google的路況信息應該是由世紀高通提供的吧(最早得到的消息是這樣的,並且官方網站合作夥伴有google的圖標和連接,最新情況未考證)?地圖雖然使用高德,但路況不是,並且google用了他們的數據,但如何整合的連世紀高通的人都不知道。(當然,有可能只用道路顯示,不參與計算,所以無妨)
2、國家都要和google對著干,交通委竟然敢和google合作?若說世紀高通使用了交通委的數據,那還說得過去,但不至於說:我們為google提供了數據。因為:世紀高通的數據絕對不只靠交通委獲得,更多的是靠他們同計程車等公司合作採集的所謂浮動車數據。
好吧,扯遠了。附上兩篇文字,一篇是四年多前我對TMC的理解,另一篇是參加了三年前世紀高通RTIC論壇的記錄,從這些內容中希望能對我的回答有所佐證,當然如有誤也歡迎指正,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三四年前了。地址就不貼了。
我來說說TMC(信息採集、系統展示、導航作用等雜談)
TMC(Traffic Message Channel,交通信息頻道)就是我們常說的實時交通路況,如果從狹義的來看,可能就是歐洲的RDS-TMC,一種基於FM廣播的實時交通路況發送和接收系統,廣義的理解已經完全超出了歐洲標準的限制,數據傳輸不僅僅可以使用FM發射,也可以使用GPRS或者DAB等方式進行傳輸,並且TMC已經不僅僅是交通路況信息,甚至可以傳輸天氣信息,而最終的發展演變可能可以傳送停車場車位、電影院入座、餐館就餐等許多即時資訊,儼然是一個LBS的系統了。那麼現階段TMC的作用是什麼呢?從提供的信息來看,就是告知駕駛員道路擁堵程度、突發交通事件、交通管制等交通信息,和交通廣播台主持人不斷播報即時路況信息類似,只不過電台是人工的語音的方式罷了。而TMC最最重要的功能是不僅僅告知用戶交通信息,而是在GPS導航設備中提供導航建議,合理避開擁堵管制等交通路段,以讓用戶最快時間到達目的地。TMC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下面就細說一下個人對TMC的理解吧。
至今為止我依然不明白TMC是如何獲得交通信息的,對於交警部門可能有交警值崗所以很容易得到交通信息,當然,我認為這麼多的交通探頭也是幫助交警獲得交通信息的重要途徑,而對於交通管制信息來說本身就是他們發起的自然是首先知道的,所以對於交警部門可能獲得交通信息的方式非常多,但電子化的技術相對較少,可能更多需要人為判斷(可能這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而對於TMC的公司來說,當然不可能直接從交警部門獲得信息(當然也有可能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交通部門的交通信息),那麼有可能和交通部門一樣,採用路況信息員的方式,定點定人完成實時路況信息的收集,交通廣播台就是通過各個地方的司機朋友不斷的向電台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告知他們所遇到的路況,也算是比較有效的方式。而據說TMC公司最多的可能是採用浮動車的形式,方式也許是這樣,比如與某計程車公司合作,在車上安裝一個獲得當前速度並不斷將信息返回公司的裝置,通過實時獲得各個路段的車速(當然是多輛車權值後的車速)來判斷道路的擁堵程度,對於交通路況來說車速就是最重要的道路擁堵與否的標準。當然在此情況下的弊端也是非常的明顯,如果浮動車數量不夠多,或者浮動車分布不均勻等都是影響數據質量的問題。我就在想,每個路段安裝一定數量的雷達或者紅外車速等,是否同樣也可以達到路況監測的目的呢,不過這樣的工作可能只能交通部門來做吧,一般人或公司可能做不了。
說完了數據的收集,下面就是處理,數據的處理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數據的解算演算法同樣會影響最終數據,畢竟這麼多筆數據並發反饋給服務端,如何計算如何權值都是一套科學的演算法,不過個人不理解此部分,所以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另外,對於網路傳輸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地方,最快的速度獲得數據並以最快的速度發送到客戶端,此點也很關鍵,如果網路慢、解算慢,最後發送的數據是半個多小時前的數據,那還算是實時路況嗎,準確性也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公司對實時路況的響應時間間隔同樣也是實力的體現。
信息採集並解算完成後則需要將此信息發布,發布的是電子信號,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非圖形非語音信號對於用戶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那麼如何表現?其實方法很多,比如電台播音員的告知、撥打10086語音諮詢、環路上的道路擁堵信息指示牌等等都是表現形式,只是比較簡單的表現。而最多的應該是發布在WEB端或者手機端的實時路況信息,如何實現?
在此之前先說一下簡單的TMC表現,一般以線性表示為主,紅色表示擁堵,黃色表示緩慢,綠色表示暢通,一般是這三種情況,而對於交通事故等,除了影響到線的顏色意外,嚴重的需要在此位置用一交通事故的符號表示出來,其實也就是一個Point罷了。說完表現我們可以講實現方法了:
1,最簡單的辦法:即時的繪製出線段的顏色和標示出交通事故點位。快速路上的道路信息擁堵指示牌就是一個最簡單的繪製,已經固定的線型(LCD燈已經根據道路形態固定好形狀了),發出不同的顏色表示擁堵信息,仍然是紅色黃色和綠色,最最簡單的方式了。而如果基於WEB來做的話,甚至可以用SVG或者VML來繪製,而基於手機端的話,只需要帶有圖形引擎的繪製軟體就可以了。實時路況的更新就是不斷刷新圖形的繪製。但這些都是比較初級的形態,但也是非常有效的形態。
2,基於WebMap的方法(個人思路):在現有WebMap之上再繪製一層線或者點,只是WebMap自帶的底圖算是基礎數據了。可以使用比如MapBar的引擎,或者Google Maps API,個人比較推薦Gmap API,因為如果你在瀏覽器上繪製非常多的Line和Point,除了內存消耗大以外,引擎也需要有這樣的承受能力,比較Google的優化應該做的不錯的,引擎承受能力也可以吧。而且最最重要的一點,Gmap API支持kml,你甚至只需要不斷的更新你的kml數據就能表現出實時路況的效果,感覺非常的方便,但我也沒有做過這樣的測試,更不用說對於WebMap引擎的壓力測試了。不過這種方法也是比較糟糕的,因為在大數據量的情況下,瀏覽器奔潰的幾率較大(個人愚見)。
3,在WebMap之上疊加圖片:WebMap作為底圖基礎數據,TMC數據作為一個圖層疊加於WebMap之上,不使用畫線畫點的方式,而是採用疊加圖片的方式,Gmap API不是已經支持overlay了嗎,所以只需要生成實時路況圖片疊加就可以了。至於如何生成圖片,方法很簡單了,就是WMS,用GeoServer或者ArcIMS等應該都可以。其實上面的第一種方法也可以直接用WMS來實現。我們僅僅需要更新後台資料庫或者地圖文件,WMS不斷刷新輸出新的路況圖片,這樣就可以實現動態路況了。方法也是比較簡單,大多數公司的TMC的實現都採用此法吧。(如果判斷錯誤歡迎指正。個人認為Google Map上疊加的wikipedia地圖,用的也應該是overlay WMS圖片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marker)
以上是對於TMC展示的個人思路,我所能想到也大概就是這些了。那麼如何作用於導航的呢,此點最為關鍵,我們還是說原理。其實剛剛上面有一點沒有說到的是,什麼地方用紅色line表示,哪些用綠色的line,如何由堵車紅色變成暢通的綠色等,這些如何做到的?所有的實時路況其實都和路有關,而即使每一條路都有長有短,也並不是一堵車就整條路堵車的,其實很簡單,將所有的路都打斷,段越多原則上表現的越細膩或者實際,一般來說在路和路的交叉口打斷是比較合理的,如果還有必要則可以進一步的打斷,而每一個段就是一條記錄,速度信息最終會賦值到這些道路上,堵車與否的信息也就算是賦值到這些道路上了,繪圖也就知道著色信息了。說的再白話簡單一些,一個地區的所有路段(不是道路)都記錄於資料庫中,一個路段就是一條記錄,而每個路段都是包含坐標信息的,這些坐標信息用於繪製Line形狀,而對於每個路段的實時路況只有可能是三種情況中的一種,要麼暢通要麼擁堵要麼緩慢,根據這三種情況對Line使用紅黃綠分別著色,實時路況信息就一目了然的顯示了。此點算是對上面三種表現方式的總結概括吧,但對於導航來說此點也是非常重要。
在導航電子地圖中,所有的道路都是以路段的形式來表現的,每個路段就是一條記錄,有形態、等級、速度、名稱、單行信息等,當然更有唯一的ID標記,不然上面所說的著色也是無從談起。理解了這些的話我們就可以將整個實現思路串起來了,也就可以理解明白TMC公司和數據公司以及導航軟體公司是如何來合作的了。首先,TMC公司按照自己的方法對道路進行分段,以助於將路況信息發布到每一個路段,然後,和數據公司合作,數據公司將TMC公司提供的路況信號路段ID對應到導航電子地圖中的道路路段ID,TMC公司甚至不需要考慮坐標信息,因為數據公司的電子地圖中就包含了道路形態的坐標信息。而這兩張ID對應表是至關重要的表,一旦對應錯誤則整個TMC系統表現混亂,而導航來說更是無法使用了,因為TMC發布的東路發生堵車結果地圖對應到西路上堵車,那還能了得。這兩張表格,術語上來講,TMC公司提供的算是Location Table,而數據公司提供的算是Matching Table,也很容易理解,TMC公司發基於位置的路況信息表格,而數據公司就是做道路路段對應表格。對於導航公司來說,如何使用TMC信息呢,其實對於導航來說,航線規劃需要考慮道路等級、道路速度、道路單行限制等信息,而TMC信息則成為影響航線規劃的另一條參考信息,根據TMC提供的路況信息,將道路路段假想成等級降低、速度降低或者將道路設置成限制進入,可以說TMC信息是動態的改變道路的屬性來影響整個的航線規劃,當然,TMC信息的加入導致的情況是,航線規劃也需要根據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改變航線,讓航線更加趨於合理,不可能是以前的從一個起點規划到終點中間一成不變的航線了。舉例來說:某路段發生交通事故,整個路段很快由暢通變成緩慢,如果事故嚴重甚至會變成擁堵,而TMC即時捕捉到該信息,並解算成功,通過網路(FM/GPRS/DAB等都可以)廣播發送,在GPS導航設備端已經有接收裝置,接收到事故信息,原本規劃通過該事故路段的航線則需要重新計算,繞過該事故路段繼續行走於較暢通的路段,以免在事故路段進入堵車狀態。由此可見,TMC的信息是非常有用的。
TMC技術展望。嚴格來說TMC技術應該算是LBS技術的一個分支,並且TMC技術是最有可能演變成LBS技術的,現階段為什麼那麼多公司做TMC,並且投入大量資金,個人擔心如同現在的導航電子地圖行業,因為現階段導航電子地圖都很燒錢,能夠贏利的為數不多,雖然十多家公司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但真正製作導航電子地圖數據的沒有幾家,有些是因為自己的地圖能夠搭載自己的軟體賣個價錢,有些就根本沒有發布過導航電子地圖。TMC難道也要如此發展?不得而知,看態勢可能如此,業內做的最好的應該算是世紀高通公司了,加上被四維圖新公司併購,前景也許不錯,但暫時應該是沒有贏利的,因為真正使用他們TMC上市的為數少之又少,所以我很不解。至於前景,如文章開頭所言,重要之處首先打通這一通路,從數據採集技術到發布到客戶的成熟應用,一路暢通的話對於後期來說是值得期待的,因為TMC本身就屬於增值服務,而增值服務可以有很多內容,下次就不僅僅是TMC了,可能是天氣預報、停車位信息等等等等。而對於下遊行業來說,可以是導航市場,可以是10086這樣的服務市場,WebMap也算是一個部分,甚至可以是ITS研究部門等。如同早年的物流,誰掌握了通路誰就控制了市場(想不起來具體句子了,但意思大概如此)。誰掌握了TMC通路技術,誰就掌握了上下游市場,不知道這樣說是否片面,但至少對於上下游還是有影響的。讓我們期待TMC更迅速的發展吧。
本來應該寫成至少兩篇文章的(一篇是基於WebMap的TMC展示,一篇是TMC如何作用於導航系統),最後一氣哈成了一篇,所以也就只能說是雜談了,個人只是接觸過一點TMC,而對TMC技術層面也不懂,雜談的也只能算是個人對於TMC的理解吧,正確與否,還望拍磚。
2011RTIC論壇回顧
一年一度的由世紀高通公司組織的RTIC論壇於11月23日在昆明世紀金源大酒店舉行。RTIC論壇精神在於組織討論和分享RTIC技術在國內以及國際上的應用,以拓展大家對RTIC的認識,切磋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和心得體會。論壇邀請到了車廠、互聯網、導航軟體等廠商,當然還有政府部門,其中車廠居多,主要包括了上海汽車、大眾、豐田、本田、日產等,當然也包括了較多汽車零部件廠商,以日係為主,比如電裝、先鋒、阿爾派、三洋等,還有像歌樂、哈曼、偉世通、博世等。除了車廠以及汽車零件廠商外,也有導航軟體廠商和互聯網企業,比如美行科技、新科、搜狗地圖、騰瑞萬里(導航犬)、泰為、百度、Google、中國電信等企業。當然,還有部分企業和研究機構,如北京交通信息中心等。
論壇主要由幾個簡單演講組成,一起來分享一下這幾個演講吧。
一、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統發展
這個演講由北京交通信息中心提供,算是政府部門對於數據的披露。
1、北京的智能交通系統整體建設已經基本完畢,公交卡系統已經覆蓋全市範圍,此部分也可以在以後為交通流量分析提供依據。
2、對東直門等大型交通樞紐已經使用視頻等方式進行交通流量採樣。
3、北京共21000多個公交車,已經形成了彙報從車隊到分公司再到總公司的流程。現在,北京共13000量公交車已經安裝了GPS,涉及到九個分公司,537條線路,3條BRT線路。
4、在電子收費方面,已經形成了公交、軌交、計程車一體的一卡通系統,現有4000萬交通卡用戶,其中活躍用戶在1278萬,日軍使用在1400萬次,其中軌交有221萬次。
5、在高速公路方面,共有365條ETC車道,實現了100%的高速覆蓋。共有超過40萬輛車使用ETC系統。(註:個人搜索了一下北京的汽車量,09年大概在400萬左右)
6、在計程車方面,共有6.67萬輛車全部裝上了GPS(北京的計程車總數就是6.67萬),共有5個GPS監控中心,2家計程車公司實現了電話調度,日均叫車(電招)量在1.2萬次左右。
7、在省際客運方面,共11個客運站,70多個代售點,1000多輛車安裝了GPS。
8、在貨運方面,共有7175輛車撞有GPS,共兩個監控平台。
9、在停車方面,已經建立了電子地圖系統,部分區域建立了停車誘導系統,涉及7000多個停車位(註:7000多這個數字待確認。這裡應該是少些了一個0,應該在7萬,這個數據是根據最後一個演講推斷而出)。
10、 在公路管理方面,已經設立了監測設備,平均1.2公里就有一個監控設備。
11、 已經建立了運輸樞紐信息服務平台,共安裝了280多個視頻採集點和30多個客流採集點。
12、 在信息資源整合方面,正在加強調度中心的建設。
13、 北京市智能交通發展成果:建立了掌上交通信息指南,其中通過12580系統使用該功能的就超過了呼叫量的60%(待驗證)。在車載導航儀方面也有超過3萬的用戶。
14、 在公眾服務模式上,提供了網站服務和服務商合作兩種模式。
15、 最後就是加強TOCC的建設,以提供更準確的分析報告,和提供更好的運維管理。
二、2011年RTIC服務發展回顧與2012年服務計劃這部分的演講是由世紀高通公司的技術部門提供的。
1、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是希望國家加大對產業的推動,二是交通擁堵限行等不利於實時交通的發展。
2、現在RTIC開通的城市,sohu使用了16個城市、baidu使用了19個城市、諾基亞使用了13個城市、Google使用了22個城市。(註:實際上應該總共開通了22個城市,或者可能已經包含了測試中的城市,Google只是作為了先行者)
3、從實時交通使用調查結果來看,用戶的感覺準確率情況是:長春75%;杭州85%;無錫83%。
4、現開通的四個交通事件有:交通管制、道路施工、交通事故、道路障礙(待驗證)。關於交通事件的搜集方法,主要與第三方合作方式下的用戶交互模式為主。
5、今年建設推出了簡潔交通信息畫面、交通流量(待驗證)、交通事件、動態停車位(實驗室階段)等。
6、在技術方面,嘗試用信號燈控制模式進行分析。現在,上海的浮動車採集分析可以達到20秒一次。上海交通路況信息數據源主要來自:3家計程車公司、貨運物流公司和交通局。
7、在管理方面,加強了人、流程、技術、管理四個方面的建設。
8、2012年的目標共三個部分,首先是對現有服務的穩步提升,提高已發布城市的質量,增加發布的內容,其次是保持產品的擴張能力,以點帶面式發展,最後是加強創新服務試點。
三、東南亞RTIC交通信息服務的發展本演講是由泰國的豐通株式會社提供的,其實是屬於豐田的合資公司,演講的是一個泰國人,用日語演講的。
1、現狀:到2015年,實現東南亞人口一體化,四個國家將形成統一的經濟圈(應該是類似歐洲國家的歐盟)。
2、一些數據:
汽車總量:日本7560萬輛;中國5190萬輛。(註:這個數據好像有點老,日本的數據差不多,但中國的汽車量說是今年超過日本。)
導航總量:日本4500萬個每年;中國2830萬個每年。
手機數量:日本118百萬台;中國648百萬台。
人口數量:日本127百萬;中國1333百萬。
互聯網數量:日本34百萬;中國298百萬。(這個互聯網忘了是指什麼了,可能是互聯網接入)
3、到2014年,汽車總量將達到100萬(註:數據似乎有點少),手機普及率將達到75%。
4、為了在泰國建立RTIC系統,豐通公司將安裝1萬個GPS到計程車上,以解決浮動車少的問題,同時捕捉數據的頻率將達到3秒(註:很高哦)一次。
5、Gbook將會引入Android系統(應該是Gbook同手機的結合)。
6、關於TTET公司的介紹:是一家車載嵌入式軟體開發企業,共230人。
7、其他關於在泰國發展RTIC的信息,可以為他們國家提供的內容有:地圖數據和Maching Table;作為硬體製造商介入(用於FM-RTIC的中國設備在東南亞市場上一樣適用);成為RTIC的服務夥伴。
四、車的信息與技術發展這部分的演講是由Denso IT laboratory提供的,電裝是非常有名的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提供的前裝車載導航軟體還是很厲害的,演講中展示的一些技術,也是我所比較驚嘆的,在本文最後我們會加幾張圖片予以說明。
1、現階段汽車信息的方向:高度化的信息、提高環保、與智能手機的結合、智能生活。
2、日本的汽車量為7400萬,每年的交通事故是390萬件(待驗證),公路每年增加5000公里。
3、電裝研究的技術方向:
(1) 提供實時交通流量的測定
(2) 動態擁堵的預測
(3) 提供避免擁堵的最佳路線。(自動學習以在沒有目的地的情況下提供路徑引導)
(4) 節能環保輔助系統。(比如提前預測踩剎車。根據測試,在15公里路徑的燃油率提升上來看,普通的系統提升為9.8%,而此系統的提升為17.1%)
4、開發了與智能手機結合的系統:NaviCon。(可以在App Store上找到)
5、開發了高速圖像匹配技術:CARD。(待驗證)
五、基於浮動車的數據挖掘與應用此部分的演講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提供的,主要是研究後的數據,基本都以圖表的形式來表現,所以內容不多,記錄了三個部分:
1、本數據的分析是基於12000量浮動車數據的分析
2、每天都OD總量和趨勢都比較穩定(大概就是交通流量等吧)
3、七到八成的打車人員打車裡程在10公里以內。
當然,圖表包含了非常多的內容,比如每天都流量、每個禮拜的、高峰期的比較、甚至節假日的流量等,分析比較詳盡,由於最終得到比較穩定這一結論,所以這一概況也沒啥好說的。
六、交通信息服務擴展此演講是由實際高通公司提供的,主要的內容是對自有產品的一個分析。
1、現狀:
(1) 共有29個簽約客戶(註:待驗證,此處應該是指正式商用的廠商吧,這個量也不小了)
(2) OEM汽車用戶為16萬以上
(3) 終端用戶在150萬以上(註:個人認為這個這個終端用戶很寬泛,除了類似我們公司帶TMC功能的PND用戶外,我也是他們的終端用戶,因為我會在諾基亞S60的手機上使用Google地圖查看當前城市的路況信息,甚至瀏覽網站的用戶也算)
(4) 呼叫中心的使用在250萬以上(根據第一個演講中講到有超過60%的12580呼入與交通信息有關,以此類推這個數據還算有理有據)
2、提供的服務:
(1) 一鍵式交通信息播報服務(註:此是FM收音機的一個模塊,僅需要一個小小的硬體就可以完成,按一下這個硬體按鈕,將會自動播報當前車輛位置附近的路況,再播報全市概要路況。此功能還算是很有用的,後來有客戶上台作為嘉賓講到的時候也有說他們在開發類似的功能。)
(2) 交通信息標準服務(註:標準的交通信息服務內容,RTIC標準或TMC標準的數據內容)
(3) 交通信息增值服務
(4) 交通信息高端服務
(註:服務的標準、增值、高端等,應該是內容的區分,比如標準的RTIC內容,比如城市路況概覽圖,比如動態停車場服務)
3、根據統計,廣播用戶有6.5億,有一半以上的司機聽廣播,並且以聽當地交通廣播為主。
4、現階段實時交通路況所遇到的問題:
(1) 沒有趕上路況播報點。(註:即通過FM廣播的方式播報路況,容易有漏聽的可能)
(2) 擁有全市路況而無周邊路況。(註:這也是通過收聽當地交通台所遇到的一個常見問題,所以開發了一鍵FM播報路況的模塊)
(3) 導航儀+TMC後,成本和風險問題將加大。
七、洞悉市場,把握機遇——實時路況消費者研究
此演講是由FrostSullivan提供,是一家市場諮詢公司,為世紀高通包括車廠等提供市場研究報告,當然,不僅僅包括汽車領域。
1、中國的第一輛汽車:1901年袁世凱贈送給慈禧的六十大壽賀禮,一輛第二代賓士小轎車。
2、兩個問題:一是在政策上需要更多政府的支持,另一是望車廠的推廣力度要進一步加大。
3、通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瀋陽、武漢六個城市的調研,獲得的信息如下:
(1) 認知度:62比38,即三分之一的人聽說過。(註:個人認為認知度還是非常不高那)
(2) 重要性:三分之一的人認為重要
(3) 滿意度:82比18(註:個人認為八成的滿意度不容易那,應該沒有那麼高)
(4) 希望汽車提供的服務排名:防盜、追蹤、救援、路況、導航、電話
(5) 是否願意為實時路況付費?63比37,六成的人願意付費,付費的區間在5~20元每月。
(6) 用戶認為實時路況中的兩個重要內容:停車場和道路事件
(停車位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大樓配套的、公共停車場、路邊停車,上海的停車位在5萬多,北京在6萬多)
(7) 北京在堵車的情況下:汽車速度為15公里每小時,而開車也只有22公里每小時。(由此可見,在北京開車要是遇上堵車還不如騎車)
4、總結:
(1) 實時交通路況的市場會進一步提速。
(2) 車載信息的使用以簡便易用為主,導航需求較大。
(3) 雖然用戶願意為實時路況服務付費,但最好由廠商來承擔這部分費用。
其他一些信息演講部分基本由以上幾個部分組成,最後附上一些圖片說明。
RTIC論壇現場
世紀高通提供的兩個服務產品:一個是廣播的一鍵播報路況,另一個是當前城市路況信息概覽圖。
世紀高通提供的在iPhone上的路況概覽軟體,除了城市簡圖和路段簡圖外,還提供了詳細的堵車信息列表,還是比較實用的。
另外世紀高通公司還提供了一個網站的DEMO,用於查看他們的路況信息,以及一些新成果的演示,比如動態停車場信息。
在演示台上,還有泰為公司提供了基於iPhone的導航軟體演示,帶有實時路況功能。
而Denso IT lab弄了個獨立的展台,展示他們對最新技術的研究,還是挺佩服電裝公司使用新技術對實時交通路況的研究。
上圖是通過攝像頭取得視頻數據,然後通過圖像處理技術,識別出視頻中的車輛,抓取出車輛輪廓,再根據攝像頭的範圍尺寸,差分計算出車輛的速度,以此來獲得當前道路的路況信息。我想,若採用這一技術那是否可以適當的取代一些浮動車的技術呢。
根據剛才說到的視頻分析,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如上圖所示,架設好攝像頭,然後劃分出車道,抓取每個車道上的汽車,並根據視頻尺寸差分計算出行車平均速度,上圖中左側為視頻右側為實時分析出來的速度數據。真是有點嘆為觀止了。
最後提供一個關於避免擁堵的最佳路線的PPT吧。這裡是講針對用戶的駕車習慣學習,一個月以後,用戶在非導航的狀態下,都可以語音告知用戶左轉右轉等機動信息。我們在市面上能夠看到的是,根據導航習慣,得到導航趨勢,比如上下班的時候直接友情提示用戶是否開始回家路線的導航,而電裝已經做到了在沒有導航路線的情況下,直接通過語音告知用戶行車信息,這才是分析數據的極致那。
總結:通過此次RTIC論壇,比較深入的了解了世紀高通的產品信息,並了解到了一些使用他們產品的廠商,而能看到電裝這樣的技術前沿展示更是大開眼界,另外雖然沒有同車廠用戶溝通交流上但能認識一些同行朋友也是一個視野的開闊,總的來說,這是一次收穫頗豐的會議。
主要是用計程車實時位置數據以及特定功能的手機app上傳的位置數據進行計算得出的
G 公司有機會獲取交通部門的數據嗎?哪位童鞋指點下?
由於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目前國內好像還不太敢直接採集個人用戶的信息,所以應該主要是是通過計程車上安裝的的gps來採集信息的。
推薦閱讀:
※在 Google Maps 上定一個大頭針,能壓死多少人?
TAG:Google地圖 | 谷歌(Google) | 城市路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