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 1 萬張以上的唱片是什麼體驗?
l我猜自己聽過的盤應該已過萬了,因為買的CD和唱片確實已經超過了這個數(我從來不下載MP3,無論是合法的或者非法的,沒有這個習慣)。主要收藏是70"s British Prog、Italian Prog、Krautrock、80"s British Indie、Post Punk New Wave,以及一些90年代之後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我猜全世界應該沒有幾個人可以和我比4AD收藏,或者義大利前衛搖滾的收藏……我自己的一點感覺如下:
01. 不會像年輕時候一樣排斥大眾流行。我說「不排斥」,不代表我會特地去聽。但是在電台或者卡拉ok聽到蔡依林或者Ricky Martin的時候,也會突然好奇心大作。事實上,有時候甚至會因為驚訝於她的製作水準之高,去蝦米在線「研究」一下。即便不好聽,不對路,但是這些陌生音樂仍然會引起興趣。B6以前和我說:「世界上沒有壞音樂」,我現在想想覺得非常有道理。
02. 很容易「五分鐘熱度」地去探索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對我來說,比如80年代的西海岸Rap-Pop、80年代的粵語New Wave、一些當代的北美亞裔移民的Home Studio Ambient……我相信我永遠成為不了這些領域的專家,因為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餘錢去買他們的唱片——但是即便口味不對路,我只要有機會,還是想從自己的世界裡張望出去看看。
03. 很容易對新音樂下主觀定論,也許聽個一分鐘甚至十秒,就會告訴自己:「嗯,kraftwerk在30年前已經做過這種東西了」;「這個拍子挺有意思,但是沒有必要玩第二次」;「哇這不就是kool gang的dub版嗎」……我知道這不是好習慣,但是成見必定隨著經驗而來。
04. 買唱片會非常限定在某些類別里。這個很容易理解吧,因為知道世界實在太大,歷史實在太廣袤,有限的預算應該完全用於一個當下最感興趣的、可以系統性梳理的、不被自己成見捆綁的領域。(我一個月買唱片大概要花一兩萬,我知道很多比我花銷多得多的牛人也在知乎,我不想變成他們那樣,觸類旁通是要靠錢買的,我沒那麼多錢………………)
05. 從來不會做音樂人的夢……一沒有天賦,二來每天聽那麼多曠世奇才的東西,心早就冷了……
06. 感覺自己很窮。
PS:我不太同意樓上一些知友說的「聽得越多越沒有知音越孤獨」這種說法,我覺得當然是聽得越多越容易和人聊出音樂話題來。音樂讓我和別人找到了更多公約數,而不是成為別人的母集合。
聽一萬張唱片肯定比讀萬卷書容易,也肯定比行萬里路簡單。我現在收藏的實體唱片大概也就兩三千,加上聽過的數字音樂可能五千上下,四十歲以前突破一萬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在音樂愛好者里絕對不算多。
音樂會聽得多了,唱片聽的自然就少了。現場與唱片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大的,我還是更喜歡現場演奏時雖然總是有錯誤但永遠鮮活的音樂,所以現在購買和聽唱片的頻率大大降低了。
這是我的唱片櫃之一,大概是收藏的一半吧。
————————————慣例先來點不友善內容開頭————————————
10000張唱片,按一張專輯45分鐘不過分吧。(考慮到一些雙專輯,杜蕾斯版本,後搖什麼的,平均45分一張絕對是嚴重低估了)。
一天聽歌多少呢,我就算4小時吧。考慮到你每天還要工作上學,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天4小時夠極限了吧。
那麼10000張唱片意味著什麼呢?
大約有5年多的時間,你每天都要聽音樂4小時,而且,這只是說你把這些唱片都「聽了一遍」。
真不敢相信除了以音樂(準確說是職業樂評吧)為生的人,誰能做到這一點。
夾在前面的回復的諸多裝逼犯中間,我見到了兩位前輩,賀愉和楊樾的回答。這兩位我相信是「聽過」10000張的,不過他倆是怎麼實現的呢。
賀愉《迷失音樂》最diao的一句簡介就是「三萬張專輯中推薦」,確實挺嚇人的,不過實際上就是這麼做到的:
5.利用一切有可能的時間聽,吃飯,運動,遊戲,不太過腦的工作,甚至在看不燒腦的慢節奏片。
至於楊樾,我看過他一條微博,說是睡著的狀態補專輯一次補很多張。如果這也算在那「六七萬張」裡面,我只能說你開心就好。
——如果是按這種演算法的話,我也早就破萬了。
但我覺得這種聽法頂多算是「篩選」。
換言之,我們去書店裡面瞎逛,經常會看到這個封面好看,翻兩頁;看到那個作者熟悉,翻兩頁;這個書名感興趣,翻兩頁。最後很可能我們兩手空空地從書店離開。
但是你如果非要說:「今天,我去書店看過了幾十本書。」我覺得這種文字遊戲毫無益處,你頂多說是自己篩選了幾十本書罷了。
換言之,我覺得很多人所謂的「聽過」10000張專輯,可能也就是篩選過了而已。
————————————然後是我的體驗—————————————
首先當你決定按「張」來聽,而不是按「首」來聽(或者更加低級的只是跟著豆瓣蝦米的電台隨便聽聽),你其實已經在聽音樂這條路上幹掉了絕大部分人了。
因為音樂對大部分人說可以說是休閑,或者娛樂。但是聽多了以後可能就真的跟娛樂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了。
在前一百張唱片的時期,你應該是會比較幸福的,因為你能接觸到的唱片絕大部分是經過很多人篩選過的真正的佳作,當然也有個別情況比方你死活不覺得鮑勃迪倫有多牛逼,或者radiohead的《OK Computer》為何經典,沒有關係,多聽幾遍你自己就懂了,然後會送上自己的膝蓋。
在一百到一千這個時期,大部分人一般都會從A風格聽到B風格,然後C然後D,最後在1000左右的時候,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偏好了。不過這與其說是越聽越窄了,不如說是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難接觸和吸收新鮮事物了。我們在知乎上也經常能遇到許多大神級別的人物,其實差不多也就到了這個程度而已,比方聽indi的,連東歐小國的八線樂隊也了如指掌;聽靈魂的,挖墳挖到三四十年代。但是這個階段的人,一般很難再跨界了,比方一個聽金屬的大神,必然對EXO之類的東西從靈魂深處表示抗拒;我也不相信像賀愉楊樾這些人,對黑死殘殺之類的東西還能聽得下去。
而聽到了幾千張以後,我的體驗就是比較超脫了。很多人不認同音樂無高下的,我卻覺得音樂確實是沒有高下的,說到底就是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縱波,用各種不同的頻率震動的組合罷了,有什麼高下可言嘛。只不過有的適合你,有的不適合你。適合你的也不過是有的適合你此刻的心情,有的時候你此刻的想法,有的時候你此刻的回憶而已。就好像有的人深,有的人淺,有的人長,有的人短,配合上了就高潮,配合不上……(好像寫歪了,此句劃掉)
所以我到了一萬張這個階段,其實挺「博愛」的,作為頂著一個「搖滾電台主播」頭銜的人,我承認我大部分聽歌的時間是交給了」泛搖滾類「歌曲的:
金屬,各種金屬,從流金到黑金,我都聽。朋克、民謠、哥特、後朋、電子、英倫什麼的,我也照單全收。這些算是我的主食。
此外呢,什麼靈魂、爵士、布魯斯、鄉村、說唱,我也聽,這些嘛,傳統來說不怎麼能算是」搖滾樂「了,即使」泛搖滾「也談不上來。不過這些我也聽,算是換換口味。就好比早飯我不會吃大米飯,吃米粉包子。
再然後呢,就是一些古典咯、交響樂之類的,雖然聽起來挺費勁的,但是大補呀!如果我有一段腦子特別清醒的空閑時間,我就會用來聽這些。
再再然後呢,就是」與大眾保持同步「的時間咯。畢竟作為一個活的男性成年人,你總需要泡妹子吧?天天聽上述那些東西除了成為一個性生活基本靠擼的宅男,基本上不會在交往異性方面有任何加分的!(請不要舉小概率反例來反駁我)所以,偶爾我也聽聽流行樂,國外的就是丁日的我也聽過兩張呀,國內的大牌一點的絕大部分也會淺嘗輒止,還要保證有兩首拿得出手的,畢竟偶爾跟妹子一起去k歌,你在那瞎吼《無地自容》啥的,妹子在她朋友面前會很沒有面子好嗎!!!
再再再然後就是純獵奇向的了,偶像歌手拉,網路歌手拉之類的。但是我個人是不太贊同那種聽到網路神曲就下意識鄙視的,畢竟你就算再不待見它,也還是會被在各種場合強制的灌輸的呀,還不如主動的把整張專輯找過來聽一遍,龐麥郎、傷不起什麼的專輯我也是會全部聽一下的(可能真的成職業病了吧)。
樓上有的同學表示,」5分鐘就可以判斷這首歌(這張專輯)的質量了「,我覺得不太妥當,你頂多判斷這首歌這張專輯你會不會喜歡。就好像交往多了妹子以後,再遇到一個妹子聊過幾次,大約就知道這個妹子能不能上手,會不會性福(大霧),是吧?當然作為普通人,你大可以聽了一張專輯前三首就決定把它從你的播放器里delete,但是如果你也以一個從業者的角度來要求自己的話,那就沒有辦法拉,老老實實聽完吧。
————————————最後是雞湯時間—————————————
木心的那首《從前慢》,真是寫得極好的。
也才會有這種奇葩的問題,和這種以「多」,「廣」,「大」為美的價值觀。就好像我們有些男性同胞看多了H文總覺得……(好好好我不說了行了吧!!!)
別人的感受沒興趣揣測,只說自己。到今天的計數是39344張
1.之所以有準確計數,是因為多數已經記不住名字,只能用列表標記:聽過的、可存檔的、喜歡的。
2.蝦米是不夠用的,很多想要聽的甚至喜歡的它都沒有。自己存個小庫,多數是下載,最喜歡的兩三千張才買或者準備買
3.有點知天命的意思。聽一耳朵能大致進行定位,確定風格坐標以及它是否算自己的菜。所以這裡的「聽過」不是也不需要是完整聽過,有些聽一兩首歌略過,有些聽一遍,有些3遍以上甚至10幾遍。不需要別人給你零散的推薦(某些網站比較系統的大量分類推薦除外)因為有自己的篩選聽音流程
4.謙遜和心虛。因為愈發了解到沒聽過但又感興趣的太多。對以前不喜歡的類型,也不排除重新體驗和接受的可能。.音樂類型之間沒有好壞,但同類裡面確有高下之分。
5.利用一切有可能的時間聽,吃飯,運動,遊戲,不太過腦的工作,甚至在看不燒腦的慢節奏片。
6.不爭論好壞,不談情懷,精神自洽,只交流有用信息,省下的時間可以聽更多得到享受更划算。
7.既不因為流行才聽,也不因為流行而不聽,流行與否是商業事件,與音樂好壞無關,與自己的喜好更無關。喜好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自己。絕不媚俗,偶爾媚雅,但不擰巴。首次瀉藥。。
體驗就是常年精神性耳鳴。。
我沒聽過一萬張。。具體多少我自己數不出來,但肯定不到這個數。。估計當我用320K的音樂將我的TB級硬碟裝滿的時候,差不多就聽到一萬張了。。現在只有二分之一吧,更何況其中很多我都只聽了個開頭。。
那我就說說在達到這二分之一的數量級的過程中的經歷吧。。其實回頭看看還是挺有趣的,這是一個典型的裝逼青年的成長曆程。。估計會引起不少共鳴。。
我第一次聽完整的唱片,是大概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那年大家都在彪柄自己搜集到的小浣熊乾脆面里的水滸卡片,而我竟偶然發現一位美美的女生在和班上一位男生交換磁帶。。我瞬間就被那滿滿的逼格給吸引住了,磁帶是什麼東西啊?那可是音樂課代表才能碰的東西啊!只有音樂課代表才能接到在音樂課上往手提錄音機里插卡帶的光榮任務啊!對於我們來說音樂老師頭上的嘆號一直都是灰色的。。於是我第二天回家,拿出我所有的水滸卡片去和那位小美女做交換,我要聽你的磁帶!!小美女欣然接受。。後來我知道一盒磁帶也才十幾塊錢,我那快湊齊一套的水滸卡片可是吃了幾百包小浣熊吃出來的啊!!幾百包啊!!都吃出厭食症了啊!!後來我看到張無忌他娘和他說不要相信漂亮女孩子的話的時候,我的心就在滴血啊!!女人心海底針啊!!
嗯,我至今還記得那盤磁帶是誰的----楊鈺瑩。。不要問我逼格有多高~~
之後我就成了忠實的國產口水歌聽眾。大概把我們那小城市裡唯一一個音像店所收錄的港台明星都聽了個遍,在初一初二那年,大概達到了百張級別吧。。
這個階段結束於初二。。那年我成為了一個鐵硬的b鬥士。。自從認識了beyond我便拋棄了我深愛的「流行金曲大串燒」,並且和走另外一個先鋒裝逼路線(周杰倫)的同學們劃清了界限。。我是聽搖滾的,懷舊的,有情懷,你們是聽流行的,我聽的是英文的是粵語的,你們聽得是土鱉普通話。。沒事會在別人哼「我給你的愛……」的時候,突然沖他吼一句:「我是憤怒……」。。然後眨個眼,揚長而去。。
而這個時候我開始自學吉他和簡單的樂理了,從搖滾書本上認識了幾個看上去很吊的英文單詞:「metallica」、「nirvana」、「pantera」。。。嗯,我當時是打死也背不住這些單詞的拼法的,也不知道是人名還是啥名,但就是單純地覺得很吊!!有木有!!和beyond一樣屌呢!!
大概被困束在beyond那十幾盤磁帶里有整三年。。我來上海上高中了。。高中對門是上海大學。。走二十分鐘可以到一個學生文化廣場,那裡有個琴室,會有學生樂隊在那裡排練。。哦!這個是真的愛你!哦!這個是不再猶豫!哦!好興奮好激動!
直到有一天,我在那裡聽到了夜願的she is my sin。。對你沒看錯,我第一次聽這歌不是在那個盜版cs里。。而是在大學旁的琴行。。我覺得這歌碉堡了啊,聽了就像可勁兒甩啊甩啊。。然後假裝去買琴弦,順便傻了吧唧地問幾位哥哥,你們唱的啥歌?回答三個字。重金屬!卧槽!又是碉堡了呀!這世上怎麽會有這種音樂,光聽類型的名字,就這麼屌!
接下來是瘋狂的高中三年。。我每個周末都要跑去網吧上網至少一個下午。。在那裡,我第一次學會了使用網路論壇,我註冊了死域和重型碟包的賬號,如饑似渴地翻著陳年爛貼,把一個又一個資源裝到只有幾百mb的破優盤裡,帶回寢室。。
高中三年,我大概聽了五百張左右的金屬專輯。。從碾核到流行金屬,所有類別一個個啃了下來。。
這是改變最大的時期。。我慢慢發現自己的耳朵越來越靈敏了,能夠分辨出音樂中細微的變化和豐富的層次,回頭再聽那些流行歌曲,都不再是扁平的感覺,而是有層次的,立體的了。。關注點也從唱腔和歌詞轉向了音樂氛圍和器樂形式。。而當我撿起那些從前聽也聽不懂的古典音樂的時候,我竟然可以感覺自己像攝影機鏡頭一樣在不同器樂演奏者之間來回遊盪,看到他們的表情、姿態和精神。。
高考結束,我在琴行里拜了一位師父。他告訴我,他當年在西安和張楚一起彈過琴,錄過唱片。。哇塞,我瞬間就覺得自己逼格高了八度!!而這時我才開始接觸大陸的搖滾樂。。
同時,我也沒忘記我的老本行。。流行音樂。。
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我是在qq音樂上刷了兩個小時,刷到的首發!!那年我才高三!!我就已經有了洞悉中國流行樂壇發展動向的能力!!你們能理解這份摯愛之情么??你們能理解這種對美的敏銳的洞察力么??你們能理解我當時獨自一人享受這音樂時的陶醉么??當時的我不可能想到這首歌在半年後,在我回家的火車上,竟然人人都拿來做手機鈴聲。。
進入大學,我開始爆炸式地聽歌。。最多的時候每周至少有二十張新專輯入賬。。並且不再局限於搖滾。。古典、爵士、世界、電子、雷鬼、實驗的。。什麼都聽。。聽得太多,時間太久,以至於患上了精神性耳鳴。。這導致我不能接受耳機戴反。。我不知這是什麼原理。。戴反之後,耳鳴聲會格外清楚地浮在音樂之上,戴正則會被壓下去。。
我特喵的好怕以後失聰啊。。
要說這個時候的體驗。。已經好到不能再好啦。。因為只要不是特別刺耳,聽到什麼都不覺得難聽,甚至連夜裡睡覺時窗外呼嘯而過的車輪碾過的聲音都讓我覺得安穩(除了耳鳴!!!)。。這就好像一個畫徒,最初會覺得某些顏色很「臟」,但技藝精湛之後,就會豁然開朗,原來所有的色彩都是漂亮的,都是可以被欣賞的,用色終於大膽起來。。
最開心的就是在人面前裝逼啦。。學校鋼琴大賽,大家都象徵性地鼓掌,只有我,只給三個人鼓了掌。。結果三人包攬前三。。看到同學吃驚的眼神,徉做謙遜,說唯耳熟爾,這感覺不要太好。。
組樂隊,找鼓手,雖然從來沒敲過鼓,但是就是能把那些功力不到家的數落得灰頭土臉。。把自己編的鼓譜一甩,說練熟了你就能進。。現在想想,真是可憐那孩子啊。。我當年編的鼓譜,真是不能看啊,太不人道了!!但是,老子就是有底氣跟你扯皮。。老子聽過xx,你聽過嗎?那xx的鼓就是這樣的,就是這個節奏型。。動次,動次次,大,動次,動動,嚓!!
每次談戀愛,放背景音樂的時候,不要太風騷。。無論她喜歡什麼類型,我都能和她聊到一塊去。。下可無與倫比,上可馬勒(隔壁)!!
嗯。。有了這些內涵,裝逼就不會有人戳你脊梁骨啦。。大學長發了三年,熟人都誇是藝術家!導師也沒事贊我一句,這感覺好的。。嘿!不過就是懶得去理髮店罷了。。
最後,就是養成了習慣。。每周不聽新東西人就耳朵痒痒。。延伸開去,每周不看新知識就腦袋痒痒,每周不畫個新圖就手痒痒,每周不寫點新稿子就手痒痒,每周不換個新姿勢擼管就丁丁痒痒。。
入睡前,打開播放器,隨機一曲,發現是六年前聽到收錄進來的,中間可能只再聽過兩三遍。。就好像再次在旅途中遇見了萍水相逢的驢友,調侃一句,你呀,就是陰魂不散,今夜陪我登頂,明早一起看日出吧。。從初二開始,就瘋狂沉溺在各種類型的音樂中,至今為止 15年。蝦米所記錄的一年內試聽音樂有30000首,沒有記錄的離線試聽以及從其他途徑所聽到的音樂20000首。平均每日的聽歌8小時。除去每首重複的試聽,每年合計所聽的唱片有3000張左右。累計聽的單曲超過50W首,當然我是單曲黨,以試聽單曲為主。
我不想把這種聆聽的方式打上熱愛的烙印。音樂只是我生活的組成部分。一種可以迅速抵達新的情境的方式;一種可以打破現有空間限制穿梭到更有層次的空間,讓寡然無味的生活添加色彩的方式;一種屏蔽周遭的灰色氛圍,擺脫現實束縛進入另一種的體驗的方式。
從膠片時代到CD時代,過渡到現在的數碼時代。由封閉的音樂獲取方式到現在各種音樂的唾手可得。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一個充滿情懷的時代已經逝去,從音樂中尋找群體性認同感,並在音樂中構建精神家園的時代已經消失,那些偉大的具有時代標杆性的精神偶像(如nirvana,pink floyd ,Michael Jackson)不復存在,而且再無可能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音樂快餐時代,一個靠聲色取悅人們的感官的音樂製造時代,就如同這個時代本身,斑駁絢爛卻沒有根基,充滿不安定感。
聽音樂的過程對我來說是愉悅自我的過程。每一首好的音樂作品背後潛藏的是一個飽滿的有靈性的情感世界,這種體驗可以擺脫狹隘的自我,獲得深刻的共鳴。對我來說,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是天生的,而多年的音樂聆聽使我對音樂的感知更加敏銳。1 、可以迅速判斷任何一首音樂在旋律上的可聽性以及這個作品所營造的氛圍,所表達的情感。對大部分人的試聽偏好都可以加以判斷,並且推薦適合其聆聽體驗的歌曲。2、可以接納更多的音樂類型。流行、搖滾、民謠、電子、古典、哥特、暗潮。幾乎所有音樂類型的大部分分支都可以自如的欣賞,並且沒有明顯的好惡。 3、對於音樂中所蘊涵的情感和表達的內容有非常好的感悟,對音樂與音樂之間的承接關係,音樂和情景的融合度(比如分析電影的配樂是否拙劣)可以迅速的感知。4、對心靈蘊含的情緒更加敏感,這種敏感包含在對人對事物的同理心與感悟上。
音樂體驗是非常私人化的,以任何功利為目的聆聽都違背了這種體驗的初衷,然而分享音樂所帶來的是如同寫作和閱讀般的快感,一種傳遞人類深刻情感的共鳴與愉悅的快感。沒什麼特別的。很孤獨。感覺這個世界上能跟你正確交流音樂這件事兒的人不多。
不用到一萬張。5000張就不多了。
惡,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知道每張盤該賣多少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老賀的回答,我十分贊同,此人絕對是在醒著的時候利用一切時間聽歌兒的。所以我總擔心他走路被車撞死。然後,看看下面的評論我來補充一下。
所謂孤獨,其實就是發現能跟你聊音樂不鬧心的人越來越少,別人跟你說XXX特牛逼,除了你身邊的這幾個你信得過的人,比如老賀這樣的,其他人的推薦其實也不太在乎。剛開始聽音樂的時候挺喜歡聊得,到後來,包括自己在做節目的時候,都不太願意和別人聊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因為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圍攻。別人說好,我經常覺得不好,我覺得不好是建立在我聽過相同風格的很多好上的,別人就會說,能感動我的就是好的,沒有音樂是不好的。這種事兒遇到的太多了。
所以像老賀說的,音樂風格之間沒有好壞,同種音樂風格之間有高下這件事兒,真得得是你聽夠了量,才能悟出來的。
知道每張盤該賣多少錢是一個很技術的事兒,比如你會知道不一定非常有名的盤就應該賣非常高的價格,你也知道那些賣盤的人都是什麼心理,包括有幾個十年以上交情的因為買盤賣盤認識的朋友甚至是商家。甚至有的時候他們會來問你,這批東西到底應該定什麼價格。
還有一個心得是,從一張到一萬張,回想來時的路,你會更清楚什麼樣的音樂是高級的,給別人推薦音樂也更加容易,審美的提高是潛移默化的,你可以在你不喜歡的風格里挑出這個風格里優秀的作品,這大概是種職業素養。最近3年聽了一千多張專輯。雖然沒到一萬張,但隨著聽的音樂越多,越發現沒什麼可以分享的人,很孤獨。
喜歡聽的音樂、閱讀的書、看的電影、吃的食物...這些都是很私人的事情,我從不強迫身邊的人去聽我喜歡的音樂,也鮮少推薦歌手。也沒覺得聽的音樂多有什麼優越感可言,無非是有人給自己推薦什麼歌,自己早已經聽過了。
聽音樂的時間都是獨處的時候,如果在一個比較特別的情境下,能夠感受到一個更多重的世界,心境是升華的。我非常享受這個無法分享出去的過程,就夠了。
把所有答案都看過了。不算回答吧,算是給未來的自己立一個flag。
我有強迫症,一張專輯必須完整地聽完至少3遍才叫聽過(少數信息比較少的工業噪音類除外,只聽一兩遍),還會時不時拿出來一些重新聽,所以聽得很慢。
最理想的狀態下,早上聽一張下午聽一張晚上聽兩張,周末和假期可能更多一些。平均下來一天五張次吧。但我一般一張專輯要聽3遍,所以平均下來也就2天3張這個頻率吧。
不會孤獨,因為「音樂口味如何」從來就不在我的交朋友標準里
有些專輯會聽得很慢,尤其是前衛金屬類,因為細節很豐富概念性很強。
有些黑氛圍、噪音工業類的會幹別的事情的時候做背景音樂用。其餘的風格肯定不會,我屬於一認真下來讀書學習就沒法兼顧耳機里放了什麼的那種人。
這麼算下去,大概我聽完10000張也得到40歲以後了,如果我一直深愛音樂下去的話(我相信我會!)
但過分糾結數量也沒太大意思,享受音樂最重要
。。。。。。。。。。。。。。。。。。。。
再補充一點:我聽的音樂必然是我喜歡的風格,對我不喜歡的音樂我肯定不會捏著鼻子聽完一張完整專輯然後得出「這音樂傻逼」的結論的…… 我根本不會聽這種專輯啊。
當然在瞎聽的過程中也踩到過地雷。但我不會把不喜歡的唱片歸到「聽過」的行列里,下載了也會刪掉。所以我「聽過」唱片基本都是我喜歡或者認可的。
9月聽了45張,10月到目前(19日)為止聽了30張。本來找知音已經很難了,10000張後發現自己可能要孤獨終老了。
一萬張沒有 聽過兩千張也來厚臉皮答一下吧。
感覺就是可以分辨音樂種類了 越聽得多能分的越細。
聽到自己覺得不好的作品 二十秒都堅持不下去 以前沒有這毛病。
在一般人看來一般的歌 有時聽多了會覺得「越來越好聽」
然後有時候聽到一些很妙的簡單旋律 反而會覺得很好聽。
聽100張的時候 你會認識聽1000張的人 當我聽了2000張的時候 你問聽一萬張是什麼感受
上面好多聽了10000張的大神。。。感覺比自己厲害的比比皆是。
但是當我只聽了100張的時候 覺得2000張的已經好厲害了 可現在自己2000了 覺得「也就那樣吧」
還有就是 對我來說 不止有 好聽 難聽 還有「太平了」這個等級 像P沫這首歌 還有最近很紅的李某浩的歌會給我這種感覺 無意攻擊 只是說說我的感受…
開始重點欣賞那些「有創意」的作品 因為確實聽多了之後 同一個曲風 很多相似的 確實很麻木
另外可以迅速在聽到一個新音樂人作品的時候 把他跟曾聽過的相似曲風音樂人聯繫在一起
偶爾可以在聽歌時 猜出國籍
另外聽多了其實是不太在乎是否大眾小眾 不會有剛開始那種 排斥流行歌排斥某類歌曲的問題 很包容 而且從不同角度欣賞 ~ 我到現在都還是杰倫粉 王菲粉 哈哈
以上
很難被欺騙,很難被感動。
沒聽到1萬,5000左右應該有。
感覺主要如下
1.確實有些孤獨。在同齡人(15,16歲)里感覺很難找到能一起聊音樂的人,特別是在本地。比如和一些身邊同齡人剛認識不久時聊到各自喜歡的樂隊,對方一般會說OneRepublic和Maroon 5,甚至有些不區分樂隊組合就說西城,后街,1D(……)。不扯一些非常非常小眾的獨立樂隊,就拿Oasis來說,身邊估計知道他們的沒到十個。同齡人大多都是喜歡TS,丁日,KP,酵母,鱉,日婆。沒有貶低任何音樂人或覺得貶低pop覺得獨立另類小眾很逼格的意思。只是我聽的唱片多起來後,比較小眾的就佔了比較大的一部分,相對pop也比較喜歡小眾,所以和同齡人基本很難在音樂這方面聊得來,聽到一首我個人喜歡的歌也找不到分享對象,會孤單。
2.經常會有「我生得太晚」的想法(……)。聽的上世紀的唱片不算少,特別喜愛的老年音樂人也有。每天都希望這些老年人好好活著別掛了,比如大寶爺……還有想到老李和Johnny Cash的離世,心裡就很虐。聽一個已經離世了的人的歌太虐,或者一個頂峰時期已過去多時的樂隊的歌,這種時候就恨不得自己早生個十幾年幾十年,回到那種實體唱片盛行的年代。感覺和看Heath Ledger1999年的作品一樣。
3.就是開始燒錢買唱片,機器這些。
4.想去唱片店打工,諸如扭腰的other music。也會時常可惜唱片店越來越少,心裡難過。
5.開始有組樂隊的想法,想搞自己的音樂,不過可能過了幾年等我老一點就不會再有這種想法了。
6.覺得KTV的歌不全厚。
好像就這麼多。我覺得最大的感受還是——孤獨。
————————一年之後瘋狂迷上南韓音樂的迷妹回來編輯了答案。
沒有那麼孤獨了,只是以前願意接受的歌太少了啦。
如果以1萬張為衡量,買過或聽過這個數目的唱片之人,必定是越過「裝逼」、「攢梗」這些淺層目的的。
唱片之於他們,是一種更重大的存在,或者安身立命,或者執迷如痴。
我見過的幾位,也確實符合。
事實上,沖著淺層目的去的話,你根本不需要這個數量級,100張不同流派的小眾且有段子的名作,可以讓你「裝逼」很久很久了。甚至,你都不用「買過/聽過」,只要留心去「攢梗」就可以了,豆瓣上大量的優質樂評都可以作為素材。假期努力向萬張進軍中(^o^)/~
達到萬張,必然是一種極廣的涉獵,不拘於某種單一的流派、風格。
擁有閱萬張碟之毅力的人,想必對於音樂有某種獨到見解.
這種見解顯然不是戴著有色眼鏡,進行過分褒獎或貶低,即使仍對某種風格情有獨鍾。
欣賞一種音樂即品味一種思想,哪怕偏激,持久的積累也會使聽者在充斥耳畔的偏見中找到平衡點。
擁有閱萬張碟之興趣的人,或許不僅對音樂的種種充滿好奇,對於浩瀚的生命長河也如初見。
充滿期待,少有人生乏味之哀嘆。
勃拉姆斯也好,冷漠六哲也罷,嘗試與體驗之中,人生寬度早已無意間被拉長。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聽萬張碟
以上三件事達到的效果極為相似。通過音樂僅是一種比較常見、主流的方式。
圍棋、飲茶、徒步、編程尚可品出美,悟出禪,由此也可進行合情推理:
在某一方面擁有長足的積累,用心的鑽研,獲得結果往往與此答案別無二致。
(雖然木有達到萬張還是無恥求贊o(&>﹏&<)o)
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聽到萬張,但是應該差的也不多了。我來分解一下題主的問題。
1.如果聽到的都是「專輯」,哪怕只聽過100張不同的專輯,都會造就一個新的「音樂專業人士」。
記得以前我還專門跟別人討論iTunes對於流行唱片業的深遠影響。
iTunes由蘋果開發之後,專輯的概念漸漸地淡漠,慢慢變成一種純粹的形式。iTunes上的歌曲直接採用統一0.99美元一首單曲標價提供下載。這一應用席捲全世界,直接結果就是整碟購買、整碟試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專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種復古的音樂品鑒方式。專輯承載樂手一段時間內的音樂思想,承載某一段時期的音樂流派乃至於社會變遷。很多樂手一生中專輯數量豐碩,我們在分析它的音樂的時候,一般都會從每一張專輯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等等入手,分析樂手的創作心情與風格變遷等。
這就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分析難度。單曲往往不能代表一張專輯的全部內容。
舉個例子:Nirvana在1993年推出他們樂隊的第二張、也是最經典的一張專輯《Nevermind》,裡面收錄了無數的經典作品。不過其中最負盛名的卻還是《Smell like teen spirit》。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首歌的音樂性、旋律性最強,最能夠讓人銘記。相對的,這首歌也就最「爛大街」。所以主場Kurt Cobain曾經說過他非常不喜歡這首歌——僅僅是因為「我最得意的作品在你們眼裡一文不名,我隨便亂寫的一首歌你們這麼追捧」的心理。
從專輯分析《Nevermind》和從這一首單曲分析,明顯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樂評人寫關於Nirvana的帖子真可謂是多如牛毛,如果不經過每張專輯的分析,這些樂評也只能和單曲一樣,支離破碎地「爛大街」。
2.一萬張唱片不可能全部記住,但是你能記住重要的。
我一向認為,藝術的欣賞就是對於美學的探究,無論哪種藝術都是一樣。
什麼是美學?我覺得首要的,就是明白,什麼是美的,美在哪裡。
放到音樂上,就是「一首歌是否具有足夠的閃光點」以及「這首歌哪裡最閃光」。
這其實很複雜。首先世界上音樂流派眾多,他們的美學標準和創作意圖都不一樣。其次,哪一種才是好的?這也會產生分歧。
但是,當你聽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你能夠記住一些最重要的唱片。這些唱片能夠告訴你上面所有問題的答案——最起碼也能夠解釋某幾種風格。這便是積累的意義。
3.忘記大多數聽過的唱片時,就會有更深的造詣。
能夠聽到10000張的數量的人,往往都是忘記了大多數的人。
但是當他再聽到一張唱片,無論之前有沒有聽過,都能夠用自己的一套思路與想法來評價這一張唱片了。這個時候,聽過或者沒聽過,都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因為他們的見解已經超越了音樂本身,達到了更高的美學層次。
雖然還沒聽到一萬張專輯,但聽的歌已經到了一定的量級。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接觸了一些人,經歷了一些事之後,我從只聽華語、歐美Pop轉變為開始聽槍花、皇后、涅槃,然後又開始聽BB King、Buddy Guy還有一些日本音樂人,開始接觸比較純正的各種曲風。
一開始會有一點優越感,但後來發現聽的音樂多並不是一件值得秀優越的事情。每聽一首歌,我就會陶醉於其中的編曲、Vocal,會感嘆:「居然還能這麼做音樂!」慢慢的,我會開始注意裡面的貝斯、鼓點以及各種配器而不僅限於人聲。聽得越多,我就會不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會因為發現了這三首歌的前奏用了同樣的電吉他旋律而感到滿足。而面對很多以前不喜歡、抵制的音樂我也會抱著包容的心態去聽了,同時還能從中找到些許驚喜。
要說體驗,那就是心態上的轉變吧。
愈發覺得自己在不可勝數的音樂中是多麼渺小,面對曾經持以消極態度的音樂愈發包容,同時愈發專註于欣賞音樂的各個細節。如果關鍵詞是「聽過」的話,我想說其實大部分都忘乾淨了。有些還記得「這個特好」,「這個牛逼」,但是到底是什麼內容卻忘了。。。
只是,在當時瘋狂聽音樂同時瘋狂搜集周邊資料的那段很閑的日子,對各種樂隊各種段子信手拈來,關係門兒清,脈絡體系全掌握的自我感覺極好,超有優越感,碰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聊直接聊到嗓子發炎。
到現在,那時候的好多記憶,都特么忘光了。草。切歌和單曲循環。
聽過10000張以上唱片和完整聽過10000張以上唱片完全是兩碼事……
推薦閱讀:
※有什麼兒歌童謠或者歌曲寓言隱藏著令人細思恐極的故事么?
※為什麼張靚穎飈海豚音的時候要學Mariah Carey一樣做出中指按住耳朵的動作?
※bigbang在樂壇的真正地位是什麼?
※俄羅斯音樂有哪些特點 如何譜曲?
※從事音樂相關工作的人,感受世界的方式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