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董燕生毀了一代西班牙語學生」的說法?

《基礎西班牙語》作者,著名西班牙語教師何士凡曾炮轟董燕生《現代西班牙語》整套教材過時、泥古不化。 現實中,很多學完現西然後出國的同學,也發現剛開始幾乎不能與當地人溝通。 在本地很多年的華僑,也很多覺得國內西語學生說得怪怪的。 雖然董已經退居二線多年,但是董、李多仍然在北外西語系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連證書九,劉建都要敬畏幾分。 更不用說翻譯《走遍西班牙》的青年老師王磊,徐蕾這樣的了。 語言是靠積累,不可否認董有西班牙王子獎章護體,一代大師,地位顯赫。但是需要教材需要與時俱進,個人感覺董更適合搞研究,而不應該負責本科生的教學。 特別是現西一個這麼老的教材,而且強制性佔用西語本科學生1/2時間去學習,是否耽誤了很多西語學生?

/////////////////////////////////////

P.S. 看到了很多評論,謝謝大家的關注。其中有據理力爭的,有道德批判的,還有曾鍇提出的封建名諱論的,2004年的我上學的環境可能和現在不一樣,那個時候是強制學習《現西》作為精讀教材,學習資源非常匱乏。例如,只有2 3個外教,練習口語要約好時間晚上8點去系裡,連西語影碟都很難搞到,系裡圖書櫃寥寥幾本西語書,其實進口一批西語圖書影碟,在手續和費用上如果有人關係,北外應該不存在什麼問題。可以說,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但權利配合環境和選擇性的差異,在幾本教材中選擇不叫自由,每年6000多元的學費,借不到一張西語影碟也不叫環境。

開的課程非常單一,只有拉美文學、西班牙文學、外報、翻譯;外報讀的是80 90年代的報紙和「新聞」。西班牙文學、拉美文學講不深入。

至於大三交換隻能用簡單的口語,這是北外的普遍現象,直到現在我看到很多大三交換的小同學,仍然談論不到什麼高深的話題(知乎上的鍵盤俠除外,他們幾乎個個DELE D2水平)。我確實比較學渣,大四才到的DELE C2和專八,在西班牙、拉美待了幾年,然後更加發現自己的不足,連西語的皮毛都沒有碰觸到,大學我還是比較努力的情況下。四年畢業了,幾個老外聊天快了我就插不上嘴了,大四想讀馬爾克斯、略薩的原文,發現都很費勁。在部委也工作過一段,和其他西語學生一樣,用的都是大學教出來的,中不中西不西不倫不類的東西,翻譯各種黨政策。在國企也待過,發現普遍西語學生的水平都不行,就算翻譯,也只能翻譯一些簡單的東西,哪怕簡單的古文,就沒法翻成西語了。

對於拿《現西》歌功頌德的,拿現西里一句話說吧:comemos para vivir,pero no vivimos para comer。你現在是西語畢業生,因為國內算小語種,你也許衣食無憂,在國內還比較有競爭力,但不代表你到國際上依然有競爭力。近幾十年我們國家出過幾個 hispanista:寥寥無幾。

舉一些實例:
1. 每段課文淺嘗輒止,沒有提供深入了解一個主題的方法和途徑
2. 對於西班牙語口語和俚語的方面涉及不多
3. 用詞有些老,很多單詞和說法現在已經不用了
4. 一些小的語法點講的過多,而很多重要的語法都沒有涉及到,講的也不深入
5. 單詞量小,對很多單詞沒有深入去講
6. 講的基本都是paco和pepe的故事,對於西班牙、拉美的文化、歷史、社會、經濟涉及的很少

最後集中對那些說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的人說一句:no puedo ovar como una gallina, pero sé cómo es un huevo bueno.


董老的《現西》是一本雋永,經典,忠於學術,注重理解,循序漸進,充分考慮學生基礎,尊重老師水平,經得起考驗的教材,而不是嘩眾取寵,沽名釣利,避重就輕,好大喜功的教材!

是的,它是沒有《走遍西班牙》有新鮮感,它是沒有《中國人學西語》注重實踐,是沒有十一五計劃系列紅皮書背景宏大,它確實局限於幾十年前的條件和環境,但是,作為一本教材,它不溫不火,張弛有度,內涵深刻,充分考慮了知識傳承的準確性,經得起時間的淬鍊。

我從預科開始就是在海外學習的西班牙語,母語教學法,比起當時國內用的現西,確實覺得要實用得多,但是慢慢到了大三大四就發現,和國內重點院校同年級的學生交流起來,一比就被比下去了——你的聽力和口語是比他們強,但是一說起語法,他們就很紮實。確實感覺北外,北二外的學生基礎就是有一套。哪個敢說他們全是在國外和老外泡出來的,哪個敢說距今前十年國內學生學西語不用《現西》?

我畢業後一回國就開始教這本書。剛剛上手的時候覺得它很不好用,因為看起來全是字,一點都不花哨,也沒有多少圖表,彷彿沒有高大上,全面,系統,一目了然的整體歸納。但是那只是我浮淺的認識。因為當時的我不是董老的門生,不懂得這本教材中蘊含的他的智慧和心血,才疏學淺,只能領會這本教材的皮毛。後來教了幾輪學生下來,才慢慢發現,這本書基本功紮實,由淺入深,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完全可以媲美英語的《新概念》。


你知道一本現西每一冊每一頁上有多少個要點是不在紙面上,是要老師來講解的嗎?你以為只有PACO和PEPE嗎?

不說遠了,不說第四冊你背了沒有,就拿Paco 和Pepe 這麼簡單兩個名字來說,你以為它就只是名字嗎?人家練的是——
1.清輔音P的爆破
2.母音輔音音節組合發音
3.分音節和重讀規則

用兩個名字,就教了三個(強開到中強半開)母音 a、 e 、o 和清輔音p 的搭配,為什麼不教i和u? 因為根據母音三角他們最弱,接下來馬上用一個Lucía搞定,為了區分,拿最強的Ana來對比。
這麼深刻的布局,這麼簡直是出神入化信手拈來的舉例,這麼吊的教材,你還要咋樣?
然而董老根本沒有自吹自擂一句話,配得上本教材的人,起碼的素質還是要有的。
你不會連第一冊第一課都沒看懂就來這裡指手劃腳了吧?

客觀地說,很多人覺得學了這本教材沒感覺,是因為全國那麼多學校,教材可以無限的印,但是匹配教授這本教材的老師卻屈指可數。再好的texto 都需要足夠有水平的人來Interpretar。相當於有一本拉丁文聖經,你卻讓東土大唐的和尚拿著它來給大家做彌撒,會是什麼效果?教材的運用必須和師資隊伍的成長所匹配。請問有多少老師真的像董老那麼專註學術,清心寡欲,返璞歸真?有多少老師是把這本教材吃透了,領會了董老在編寫它的時候的良苦用心的?

讀這本《現代西班牙語》成為西語界牛人的前輩數不勝數,這是很多沒有條件出國的中國學生學習西班牙語的最實用,最基礎,最忠實的一本教材。這也是很多老師上手教學最容易熟悉的一本教材。
14年很多學校換新現西,我拿到它就開始不爽,花哨是花哨了不少,可是講義呢?答案呢?學生吸收呢?師資隊伍培養呢?
一個填空題整出無數多個答案,你每套課程後面無數多花樣的題,簡單的問題整複雜,複雜的知識拿到基礎階段來填壓,你是寫教材還是秀才華?第一冊就這樣沒有節奏,請問,學生要花多少時間掌握一課?在不在他記憶力和耐心範疇內?老師要花多少時間備課備一課?能不能吃透?一個教研組只是挑你課後練習題的毛病就要耽誤一學期,要耽誤多少學生?此外每天又要花多少時間來執行教學才能保證你那麼多題都能做完?學校的總教綱和考綱是否因此就需要重來?
你搞過教研和教學嗎?保皇派,革命派?
讀孔孟老莊亞里士多德盧梭難道就是保皇派?不尊重科學不遵循經驗亂當攪屎棍難道就是革命派?

董老1960年就在從事西語教學、研究、翻譯工作,終身未婚,老年了還在發揮餘熱,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西班牙語語言、文化、教學事業,無論是學術,還是人品,都是毋庸置疑的,這《現西》無疑就是董老的兒女。在這時候了給現西潑髒水,是何居心?

都是做學問的人,不曉得是誰,如此歹毒,如此用心險惡,在老人家年事已高,就要退出江湖安度晚年的時候用如此誅心之術。這種人配不配談學術,配不配出來指責和質疑真正做學術的人!

題主你說,「現實中,很多學完現西然後出國的同學,也發現剛開始幾乎不能與當地人溝通?」——
不要玩文字遊戲,你確定學完了現西?現西最基本的都有四冊,還有相應的閱讀,聽力等分冊。你確定你說的對象真的是學完了?他學了四年,就是一頭豬,也該會哼哼了,你確定你說的是一個起碼三本以上的大學生,不是一頭豬嗎?

剛開始不能與當地人溝通?還幾乎?哪一個是剛剛出國就跟回家一樣的?

「在本地很多年的華僑,也很多覺得國內西語學生說得怪怪的」——
我就在教當地華僑,我就用的《現西》,他得老老實實給我背,因為他只學得了這個,我給他一本西班牙小學一年級的自然課教材他都得歇菜!另外我還覺得他中國話說得怪呢!

題主你說「雖然董已經退居二線多年,但是董、李多仍然在北外西語系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連證書九,劉建都要敬畏幾分。更不用說翻譯《走遍西班牙》的青年老師王磊,徐蕾這樣的了。」——
教學和科研本來就是講經驗,講資歷的,知識分子不敬先賢,青年師生不敬前輩,那麼要敬什麼?你們難道想回到幾十年前學生打老師的時代么?

題主你說「語言是靠積累,不可否認董有西班牙王子獎章護體,一代大師,地位顯赫。但是需要教材需要與時俱進,個人感覺董更適合搞研究,而不應該負責本科生的教學。」——
可不可以解釋一下什麼叫獎章護體?
難道人家做出了傑出貢獻就不該得個獎嗎?人家得到西班牙王室和學術界的一致肯定就不是中國的驕傲嗎?
人家六七十歲還在和學生打成一片,一言一行哪一點又表現出來就冥頑不化獎章護體倚老賣老了?
教材需要與時俱進管人家董老P事,人家在人家該做貢獻的時候已經貢獻了,現在人家退居二線了,你出來BB了,你那麼牛,跟這裡指點江山,你怎麼不去翻譯個塞萬提斯搞個獎章來護體呢?

「個人感覺董老更適合搞研究,不應該負責本科生教學」——
你是高教部嗎?你是大學學術評審委員會嗎?你是塞萬提斯學院嗎?你是皇家西班牙語協會么?你給董老發工資嗎?

願所有學《現西》長大的人,為董老說句公道話!!!!!!!!


其實有些事情要分開來看:到底是董燕生老師不夠好,還是教材不夠好,還是教你的老師不夠好,還是你學的不夠努力或者學習方法有問題。
其實我看多數情況下屬於後兩種。
我是在國內讀西語本科,然後在拉美外派,後來又去西班牙讀研,中西拉的人說西語、教西語和西語教材都有些粗淺的了解,談一點個人的看法,不甚成熟,勿噴。
國內本科:當時上學的時候覺得西語入門非常不容易,語法雖然比英語嚴謹多了,但是和中文差異非常大,動詞變位又那麼多,虛擬和命令又別具一格,賓格與格讓我頭疼,外加西語資源很少,影視、歌曲、報刊書籍都很少見,那時候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外文書店這些地方的西語書都是屬於「其他語言」專櫃,和葡語,義大利語以及一些比較冷門的語言在一起湊成一兩個書櫃而已,不像英語半層樓,日語整整3、4排書櫃,記得當時學校的小賣部不知道哪弄來一套阿爾莫多瓦電影合集,我們異常開心的買了一套,然後那個三觀毀的啊。。。在這種資源匱乏,文化難以接受的情況下,雖然我很努力地去學習,但在班裡也只能保持中等水平,畢業的時候給自己的評語就是「沒入門」。當時我覺得怎麼會這樣呢?因為日語系的學生在大二就已經考一級了,大二大三平時就可以經常搞日語演講和辯論賽了,西語為什麼到了大三還總是感覺難以張嘴呢?
我也懷疑教材,也很激進的批評過現西。當時記得給拉美人看過現西,拉美人說你們這個教材太死板枯燥了,於是我也找到了自己批評現西的勇氣,但隨著生活慢慢的發現事情不一樣了:我們大多數剛來的應屆畢業生一不適應熱帶迥異的自然環境,二不適應拉美口音和摻雜著大量地方辭彙與用法的西班牙語(比如一開始我非常不適應拉美人吞-s,-d),但過了1個月,一般不超過2個月,大家就能比較好的適應當地的口音與用詞,雖然不是100%的包聽包懂,但沒有了之前那種雞同鴨講的感覺。而且在西語的公文寫作上,能比較快的進入狀態,看過一些模板之後,自己寫起來也就有模有樣了。這時候再拿出教材看看,覺得感覺完全不同,很多不明白的都變得一目了然,書里說的非常清楚。那到底是不是教材不好呢?
辭職準備留學的時間裡,我去培訓機構教了一段時間的西語,自己備課+給別人講課真的和上學感覺差距非常大,自己對教材,對西語的理解一下子有了比較大的進步,發現有很多以前不理解的點可以給學生講的非常清楚,看到他們瞭然的表情,我也覺得很開心。我感覺這個狀態才應該是西語專業學生應該有的狀況,而不是上課為了變位和語法發愁的皺眉頭——不是因為作業多或者背書,而是聽不明白,不會用。隨著教書我對自己以往所學有了更清晰地思路,比如現西里第一個主要難點就是出現在賓格與格代詞上,因為英文里不明確,中文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所以學的時候覺得很頭疼:
比如什麼叫直接賓語?書上說
「西班牙語中的動詞可以有直接和間接賓語……可以被賓格代詞指代的部分為為動詞的直接賓語」
賓格代詞呢?
「賓格代詞用來指代動詞的直接賓語」
這確實是自學者比較容易吐槽的一對相互解釋的介紹,我們當初的老師也就是這樣照本宣科的一筆帶過,結果我記得自己花了好長時間才明白,因為在這之前自己根本就沒好好學過賓語是什麼,更何況直接間接或者代詞什麼的了。
但這部分其實是需要老師好好解釋一下的,因為大學西語系的學生來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零基礎,小學中學時候中文和英語語法又沒很細緻的講過,所以大學的講解至關重要。而董老師在這些方面確實有些不足:一是高看了學生的語法基礎水平,二是高看了西語教學從業者的講解水平,導致很多人學這本書時候有些難以理解。
在西班牙讀書的時候我們有專門的教材編撰和分析課程,我們分析了aula, sue?a這兩本國內常見的之外,還有一些諸如Espa?ol 2000, Sin frontera等,當然,我也在這門課的結業論文里給老師分析了現西,速成和新版的現西這幾種常見的(走遍就是sue?a的譯本,沒什麼必要再來一遍)。發現國外人編寫教材的時候比較偏重模塊化,方法上則偏重模擬練習,其優點主要是插圖多,聽力口語模仿練習多,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開口練習,但這個優點是建立在課程進度慢、每節課的內容比較稀疏的基礎上的。他們叫comunicativo但是實際上交流效果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幾個老師自己也在吐槽學生照著老師說的學會了「去火車站怎麼走」之後,要想讓他聽懂回答卻不可能。而且沒有系統,前後聯繫差的語法教學讓非印歐語系國家的人學起來很頭疼。當時班裡除了西班牙人,還有義大利,法國,德國,摩洛哥和兩個中國人,且不說歐洲這些同學,就連摩洛哥人都說阿拉伯語語法都能和西班牙語找到很多相似性,當年語言學習的時候語法理解非常容易,多數時候他們需要的只是背單詞。但除了我之外,唯一的那個中國人本科不是西語,而是在外國學的語言班,考試證書拿到B2,又在西班牙生活了不短的時間,雖然口語還算湊合,但筆頭一塌糊塗,他對於語法概念非常模糊,在寫作業和寫論文的時候不得不依靠別人幫他梳理句子。但分析現西之後,我和老師得出的結論是內容枯燥,內容繁多,但節奏緊湊, 語法集中且連續性比較好,對於中國人來說比較適合快速掌握規律,然後自己通過擴充辭彙量和習語之後,能較快進入自我提高的過程。但由於年代比較久了,有些內容比較過時,像題主說的「用詞有些老,很多單詞和說法現在已經不用了」(但說「很多」也不至於,0.5%?我覺得挺少的,多數都很常用,因為很基礎……)。另外編寫校對不好,錯誤稍多。

最後我要說的是,老版現西雖然最後擴充到6冊,但依然屬於基礎教材,說白了就是識字課本,主要用途是從不會西語,到掌握西語的基本規範、可以開始自學和研究西語。它確實需要更新,需要改進,但目前的新版西語做的還很不夠,換湯不換藥的非常明顯,恐怕也是因為中外習慣不同,雙方優缺點都比較多,教材編撰的人員有點不知道該如何取捨,而只是有任務要求必須更新教材的無奈之舉。
至於題主的一些意見,比如:
1. 每段課文淺嘗輒止,沒有提供深入了解一個主題的方法和途徑
2. 對於西班牙語口語和俚語的方面涉及不多
3. 講的基本都是paco和pepe的故事,對於西班牙、拉美的文化、歷史、社會、經濟涉及的很少
這三點其實是教材和課程定位的問題,現西和西語精讀課需要的是語言基礎學習,口語、俚語、文化、歷史、社會,這些應該有專門的口語課和國情文化課程,這也是每個學校西語專業都有的,怎麼能忽略掉呢?
4. 一些小的語法點講的過多,而很多重要的語法都沒有涉及到,講的也不深入
比如那些重要的語法沒有涉及?有些講的不深入確實是,很多屬於中高級語法,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學完了現西該有能力看原版語法書了,就像之前說的,除了語言,還要學習文化
5. 單詞量小,對很多單詞沒有深入去講
學外語單詞量光靠教材?任何教材和實際上的語言需求相比,單詞量都不夠吧?在教材的基礎上擴充辭彙量是學外語的基礎和必修功課。

總體來看,現西和董老師都不完美,優缺點都有,但完全說不上「董燕生毀了一代西班牙語學生」這麼嚴重。很可能題主的學習遇到了困難、努力程度稍有欠缺,或者老師水平有所欠缺……就像我,大一的時候那位老教授還是很不錯的,但大二大三正是語法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老師卻換成了兩位年輕老師,老師學術水平很好,可惜的就是不太會講課……
董老師在我眼裡從來不是一個獎牌護體的老專家,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老師,終身未娶的「老學究」,語言幽默的小老頭,但學術上很嚴謹,教學水平也很高,要說能明顯感覺到的缺點……我覺得就是他對學生要求特別高,高到你想跟上他的進度就得在大學卻比高考複習更刻苦、更下功夫,但這是毀了學西語的人么?我覺得這正是他幫了我們


我是西班牙語本科畢業的學生,現在從事駐外翻譯工作。學董老的《現西》四年,給我的普遍感覺是,如果你認認真真學,老老實實做課後題,對於發音、辭彙和語法都會有不錯的掌握,單就打基礎來說,我覺得算是一本不錯的教材。有些批董老的人抓住裡面的pepe y paco 什麼的不放,說教材內容嚴重過時,並且說西班牙人看了之後都說看不懂,學過之後跟西班牙人說話表示對方聽不懂什麼的。

我覺得:

1, 過時可能是有一點,但你只看到了過時的地方,沒看到不過時的地方,說明你要麼只是為了批董老,抓住小問題不放;要麼就是根本沒認真學《現西》,在這裡人云亦云的批。西語語法中很多難點,比如le, la, lo的指代,或者自指動詞se的理解,與格代詞什麼的,還有複雜的句法,亦或是虛擬式,《現西》都解釋的非常清楚,並且在正文後面配有適當的練習題,只要老師講一遍,再做一遍題,基本上都能理解。

我本人就是學了四年《現西》的本科生,之後去西班牙留學翻譯碩士(並且我在本科階段只學現西,很少和西班牙人交流,可以說畢業後才真正投入實戰),我覺得我跟西班牙人交流並沒有障礙,並且我語法和詞法紮實,還算能跟上翻譯課程,當然成績不怎麼好看,畢竟是跟西班牙人上課。

縱觀現在的西班牙語教材,也只有《速成西班牙語》能與董老的《現西》相比。《速西》我感覺書如其名,是給急用西班牙語的人準備的。裡面的插畫較多,並且辭彙內容較為實際。學了《速西》,你可能在實際應用方面有很大提高,比如國情方面,你可能英,美,俄,日,韓,比利時,德國等國家名字記得很好;相反你學了《現西》,你可能比利時這個國家怎麼說都不會,但你會用正確的語法說:我的同學是美國人,我下午要和他去圖書館,並還給他兩本書,那兩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小說。如果你想把美國換成比利時,查下字典就行了;但如果你不懂與格代詞le,不懂gustar搭配me, te, le怎麼用,這句話你就說不了。速成的人會掌握教材中沒有的辭彙,但如果想當一名合格的翻譯,必須學正規教材。比如我,我現在連「碗」這個詞都不會,但並不妨礙我在委內瑞拉和業主總裁和經理等十幾個人在會上討論合同。

所以我覺得就嚴謹性和全面性來說,市面上沒有哪一個教材可以和老董的《現西》相比。雖然它過時了,但就像《三國演義》一樣,你可以把它翻譯成白話,你可以拍成電視劇,你還可以翻拍新版電視劇,但是裡面的東西是不變的。

2, 很多人說《現西》裡面的用詞和文化老外都理解不了,跟老外說的時候經常出囧。我想這麼說也有一定道理。但我覺得這並不十分重要。首先學習語言,誰不犯錯?誰還能沒有不知道的辭彙,或者文化常識?當老外聽到你能順暢地說出十幾個,甚至二十個詞長的句子時,他還會笑話你么?你可以問他,你中文能說20個詞的句子么?其次,你在和老外溝通的時候,你們的地位高低決定於你兜里的銀子,和手上的權力,跟你西語說的溜不溜關係並不大。看看那些娛樂節目里的老外,有些漢語說的相當溜,但你只會把他當個猴子看看稀罕,你清楚的知道,他來中國不就是混口飯吃么。有些同學見我去委內瑞拉後,想問我委內瑞拉人都有什麼俗語,口音,以便翻譯時別鬧笑話。我回答他們說,如果委內瑞拉人跟你用聽不懂的俗語和口音交談,你直接回他,收起你的委內瑞拉話,給我老老實實講卡斯蒂利亞,否則對你不予理睬。咱們中國人就是這麼牛,因為你委內瑞拉不如中國,你們拉美整個都不如中國。所以,不論你語言講的多麼6,文化理解的多麼深,你兜里沒錢手裡沒權,都白給。你覺著清末的時候中國懂外語的不牛么,文化了解的不多麼?把翻譯《天演論》的嚴復找來談《辛丑條約》,就不賠錢了么?照樣賠。

綜上所述,我認為董老的《現西》不但不是有人說的那樣「只適合研究人員」,反而非常適合「零基礎」的本科生。至於董老出品的「適合研究人員」的作品,我才疏學淺沒能細看過,但他獲得了西班牙國王頒發的獎章,翻譯了中國與楊絳其名的《堂吉訶德》,我覺得肯定不白給。
《現西》有些過時是不錯的,但說董老和《現西》「毀了一代學西班牙語的人」,則純粹是無稽之談。


對同輩,說北外西語讀完兩年只能問路買菜,先看看自己的peers再看看自己。心高氣傲成這樣,你想說你的同輩都是你描述的這樣嗎?你自己學的不好,有問過自己精讀課每節課課後練習都做了嗎?口頭訓練有做好嗎?錄音有聽嗎?視聽課都好好利用了嗎?課後有自己做到配套的訓練嗎?
對前輩,沒有敬畏之心,即便想要批判也完全沒有批判到點子上。現西的紕漏遠遠小於他的好處。

一套幫助多少人的書,就被你一個「毀」字概述了。同為北外人,真為你丟臉。


前一段時間,我曾和一位某國內綜合排名前五的高校西語系系主任(專四專八命題組成員)搭檔,為某單位面試西班牙語畢業生(老師是主考,我是醬油)。閑時,這位老師問我專八考了多少分,我說111分,老師感嘆了一句:「現在我們命題組老師都覺得奇怪,不管是專四還是專八,北上廣老牌學校的高分段學生越來越少,反而你們這些開專業沒有幾年的學校,出了很多高分的好學生啊。」

我當時開玩笑一樣地說:「因為我們老師少、教材也少,所以都是在用繩命學習《現西》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特地上網百度了一下題主所說的「何士凡老師炮轟《現代西班牙語》過時」是否卻有其事,然而我變換組合了許多關鍵詞,都沒有搜出能證明何老師確實說過這句話的確切證據。所以首先,我希望題主能夠拿出何老師這麼說的證據來,如果何老師只是在課上或者私下裡隨口戲言、說者無心,而題主揪住這句話,扯上何老師的大旗,上綱上線、肆意妄言,實在令人不齒。

第二,希望題主能夠認真思考一下,我國高校開設西班牙語專業的目的是什麼?各個用人單位和我們國家希望學成畢業的西班牙語專業學生具有怎樣的專業素質?學渣如我,只能引用百度百科上的這段話「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相應於語言基礎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相應語言高級專門人才。」別的不論,單看上句話涉及的幾大就業領域,題主可以去翻一翻《現代西班牙語》1~4冊,有哪一個領域是課文里沒有涉及過相關話題的?再看職業,是不是從第一冊第一課開始,課後就出現了「翻譯」練習,而且每課必練,字數越來越多、句式也越來越複雜的?至於「研究、教學、管理」,請允許我放到一邊,畢竟這些則需要更高級的學術能力和社會經歷,沒有任何一套教材能讓從零開始的我們達到這個水平,強求《現西》可以,無疑是不現實、不理智的。所以題主聲稱「何老師炮轟《現西》教材過時,泥古不化」,恕我無法苟同。相反我認為,《現西》一直以來都緊扣著我們國家的西班牙語人才培養目標。而題主脫離該培養目標,片面指責《現西》不與時俱進,也是不公平、不符合邏輯的。

第三,正如在我之前答題的眾多學友說的那樣,《現西》四冊系統性極強,非常有助於中國學生打牢語法基礎、積累起最基本的辭彙量。我相信,絕大多數學友在上大學之前對西語沒有絲毫了解,但現實是,我們需要在四年畢業之後能夠無障礙地交流、翻譯和寫作。說實話,去掉大四找工作、考研申研、寫論文的時間,大三出國誘惑太多無法專心學術的時間,我們真正在學習的階段只有大一和大二,所以這種學習不像、也不能像小學英語一樣寓教於樂,而是要實打實地從Fonética、Gramática、Texto、Léxico學起,低下頭彎下腰,才能夠使自己正確地、符合語法規範地說話、寫作和翻譯。而題主所說的旅西華人,他們或許口語很好,或許和當地人能夠天南海北地擺龍門陣侃大山,但就像 @Yjonen Yon 大神說的,他們連一份合同都看不懂,怎麼稱得上是國家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呢?


以上正經完了,在最後我還是忍不住想要諷刺一下題主,你覺得西語不好是教材的錯啊?那鋼琴彈不好怪譜子、菜做不好怪菜譜、科目二沒過怪教練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自己不好好學習還找借口,不害臊么?你說你去西班牙交流,只會買菜和問路,那我問你,自我介紹會說么?上課聽得懂么?老師問問題能答出來么?去bar會點酒么?看球的時候知道吼Goooooooollllllllll么?如果以上問題皆為肯定答案,那你說只會問路買菜是鬧哪樣?如果都是否定答案,那我只能問你前兩年究竟都學些啥了……不過我估計問你也沒用,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學了啥啊。

以及所謂的intern opportunities,我想說這個片語在中文裡叫做「實習機會」,很難表達么?為什麼一定要用英語?洋氣?這就是現在小朋友找實習最大的問題!你想要那種可以穿著西裝、踩著皮鞋、辦公樓零食飲料無限量、白天見客戶晚上喝咖啡、周末還有集體活動、見習生月收入就能上萬的實習。我們就算真正找工作都找不到這麼好的啊!多少學友考完專四專八,捧著畢業證和學士證,要麼滾去南美和非洲、天天修公路挖石油賣機械,要麼就在國內做外貿天天跑客戶寫企劃、沒有業績就只能守著可憐巴巴的基本工資吃泡麵?或者當公務員坐辦公室和所學的專業漸行漸遠、到最後連星期一到星期天都說不囫圇。現實一點吧,親!把小清新的想法都收一收!形勢就是這麼嚴峻!生活就是這麼殘酷!打鐵還需自身硬!其他外部條件都是輔助!你有這個質疑教材的時間!不!如!去!好!好!學!習!


1. 國內學生的長期的語言學習習慣,導致太標新立異的外國教材無法很好的適應每個學生甚至是無法適應大多數學生 包括由於國內大學老師水平所限 太國外的教材老師甚至都駕馭不了,效果未必就比現代西班牙語好。

2.現代西班牙語使用最能讓中國人通俗易懂的方式,利用前三冊清清楚楚的講述清楚了西班牙語的幾乎全部語法點和時態,目前沒有任何一本其他的教材可以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這不是董燕生毀了一代學生,而恰恰是幫助和造福了幾代學生。我相信每一個通過現代西班牙語學習,把西班牙語龐大的語法體系搞清楚了並且一直受益的同學都有此體會。

3. 我提到的我們使用現代西班牙語主要是大學前兩年,也就是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現代西班牙語是非常好的教材,雖然有人諷刺它用詞古老 用詞不當 : espa?ol moderno, ni espa?ol ni moderno,但是在中國最適合學語法的教材就是它。no es excelente, pero no tenemos una alternativa 至於口語我們大學當然會有更多的口語教材作為補充,口語和學生個人努力程度直接掛鉤。不要覺得很多出國打工的人就可以把西語說得很溜,實際上西班牙語是一個非常博大精深和語法縝密的語言,這就要求了我們必須前期要對學生抓好語法訓練。如果說你去了西班牙可能你會把那些habla de calle學得很溜,但是你絕對一份正經的合同都看不懂,市政府下發給你的決議你看不懂,而我們國內大學的培養目標不是培養你去開百元店小賣部,而是要培養為國家所用的高素質外語人才,服務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政治和文化交流。

4. 如果你把西語語法學好了, 你才會慢慢的提高口語,到時候你的口語是標準的正確的。如果說你語法都不會,哪怕是在外國說得再好,也是一個「我會的就說,不會的就編」,呆了幾年後你「口語很好」但是本質是「你編的速度快了」但是你改錯的地方還是應有盡有。這樣子的口語,你去上個正規的翻譯會議試試,你去翻譯一份企業合同試試。如果你沒有認真學好現代西班牙語,你的西語可能就是漏洞百出難等大雅之堂,而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人才培養目標,雖然全國西語高等教育現在問題不少,但是我們的目標不低。

5. 前面已經說了,大學裡面不僅是有現代西班牙語一本書,還有泛讀教材和口語教材作為補充,但是現代西班牙語是最好的入門打基礎的材料,在整個的教材體系當中起到的是中流砥柱的作用。他的教學質量成果得到了這麼多屆學生的檢驗,我們的外交翻譯,大學老師,包括同傳,都是從這本書學起的。為什麼他們就沒有被這本書毀了。

6. 最後說說你們211大學,出來交流只能買買菜的問題。我想說的是,你們捫心自問一下,多少人交流完了,西語不還是一樣買買菜的水平么?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你西語水平差跟董燕生關係不大。我不是什麼211的,大學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大三出來的水平可以聽懂全部的課,給一篇中文的經濟學論文就可以直接面對著西班牙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現場翻譯不需要準備。我也是學現西出來的。

7. 現西本來就不是全部,既然你覺得內容不地道,請問內容地道的西班牙語泛讀教材,你都認真學了么?那麼多優秀的原版的文章,你都背下來了么?現西的確弊端很多,但是現在大學都早就學會了物盡所用和發揮每一種教材的特長,也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學習材料供大家選擇和學習。同時本人也並不贊成很多大學的把現西作為主體教材從大一用到大四的方法,其實在大三大四完全可以使用更優秀的教材。

8. 現代西班牙語是老一代教育家的努力的結晶,的確在出新教材上我們西班牙語顯得緩慢,但是終於還是有了新版,但是我們不能否認老版的貢獻。事物永遠都在向前發展,但是不意味著我們要否定上一代的經典。更不能喪失了對我們老一代教育家的尊重,我相信如果每個人能拿出董燕生爺爺當年學西語的拼勁和執著,今天就不會有「董燕生毀了一代學生」這種說法了。

回答並不針對題主,其實題主的問題恰恰體現了他作為一個學生的焦慮,這說明題主是上進的學生。而且題主找到的矛盾點是對的,本人也認為問題不在董老先生,而在於大學如何去使用這個教材,越是好的大學越是執迷於現代西班牙語,而很多民辦大學在大三大四的教材選擇上更加靈活,我們是不是該勇敢的多進行一些改革呢?

最後針對大三出來交流仍然不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問題,首先題主不要著急,大一大二基礎打好了,大三大四進步會很快,西班牙語先難後易。那麼能不能說大二出來就基本上可以自由交流呢?可以,但是你需要付出無數的努力。這裡差個題外話,很多211和國內知名外國語的學生出來交流,發現上課並不如在國外也是讀到大三的留學生,有的問題只能去問留學生,留學生回答之後來了句「這很簡單的嘛」他們還覺得留學生有點看不起自己。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當初你六百多分考進來,別人分數低出了國,如今別人已經通過努力和你到了一樣的水平,你應該想一想自己大學前兩年真的付出了全部嗎?是不是社團參加的有點多,自習上的有點少呢?不過我希望大家都擺正心態,交流生髮現差距其實主要是聽說上,利用好這一年可以很大提高。留學生也不要驕傲,語法的軟肋還需要多多努力呢。本來就是出來學的,又不是出來比的。

最後總結 國內西語教學的確還有問題,但是教育同仁都在努力,新版的現代西班牙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同時習慣了教授老版現西的老師們,如何把新版現西教好,不僅是教學內容新了,也讓我們的教學方法變新,這是對每個老師的挑戰。為了更好的教學,讓大家學得更容易更開心更有效,我們在路上。但是董老先生正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沿著他的路繼續前進,因為他所做的一切是造福於學生的。

暫且寫這麼多,想起來別的再說。
本人焉知西語公眾號主頁君 不匿。


曾經因為崇拜何老師的嚴謹學術態度,跟著他寫了畢業論文。何老師教了我兩年,我表示未曾聽過何老師炮轟現西啊。


首先要糾正一點。何老師是我的老師,雖然有時候他會吐槽一下現西上面一些中文和西語之間詞不達意的現象、一些動詞的詞性上面的爭議還有課文內容不合理(印象深刻的是描寫馬丘比丘的那一課),但是他對於董燕生老師是很尊重的,每次提到董燕生老師都是以董老師相稱,課堂的時候還和我們提過他和董老師見面他向董老師提問的事,也絕對沒有題主所謂炮轟整套教材的事情。

舊的現西用了那麼多年,在有些內容上過時是正常的,但是現西並不是就一無是處、就不值得我們去學習了。舊現西從日常生活、歷史、文化、體育各個方面都給了同學們一個初步的了解,很多語法和léxico的總結還是十分精鍊、適合學習的(雖然課後練習有時候真的讓人很想吐槽)。真正學好、吃透現西,總不會吃虧的吧。相比之下,信息量巨大的新現西可能又要被很多人抱怨接受不了。
而且一本現西,也不至於毀掉一代學生。我始終認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認為教材過時,可以去找新的資料,不用拘泥於教材。


國內的任何傳統語言教學都有類似的問題,聽說較弱,這是事實。取決於你學西語要幹什麼,如果不想只限於「和西班牙人交流」而想拿翻譯作為職業,現西給你打下的堅實基礎是不可替代的。我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你沒有這個基礎會怎麼樣。
我在國家等級考試給口譯閱過卷,聽錄音,一聽就知道哪些是在國外學出來的。語速快,有的語音語調也不錯,反應也快,唯獨翻譯驢唇不對馬嘴。他有本事能夠迅速地組織起一段胡編亂造的翻譯,外人聽來還蠻像那麼回事。涉及到政治、經濟、外交、文藝這些稍微高大上一點的話題,辭彙貧乏,十幾個單詞來回用。
不錯,只要不是混子,在國外的語言環境中他絕對能和西班牙人談笑風生,他也因此有了足夠的自信跑來考二級。然並卵用。沒有堅實的語法基礎,辭彙基礎,是不可能做一個合格的翻譯的。即使到我們電台來做播音員照著念稿子,沒有迅速理解稿件的能力,再好的口語到了話筒前照樣磕磕絆絆。相信我。
樓上說的都不錯,有很多優秀的教材可以選。光靠現西是不行的,但現西在語法學習上的地位仍舊是無法替代的。


我是廣外的,14級西語系在讀。
不知師兄師姐有沒有被毀掉。我談談我的感受。
我想說至少對我們廣外的學生來說,《現西》並不是我們的全部。
我們除了圍繞《現西》的基礎西班牙語課之外,還有一門西班牙語視聽說。
這門課在大一上學期每星期只有一節課,由西班牙籍外教擔任教學。
而,這節課,下學期變成了,兩節。
而且是兩位西班牙籍外教分別教授,分工很明確,一位圍繞語音提高我們的口語;一位為我們補充辭彙、訓練聽力、訓練情景對話。
我覺得很滿足。
無論董老是否很不地道地給了我們一個狹小的平台,無法發揮的天地。
我們也可以跳脫這個局限。
在外語大學學語言的方法太多了。
書是死的,人是能動的。
覺得《現西》不好可以打入冷宮嘛。
不過話說回來,有總比沒好。
《現西》之前,一代代大神都過來了,《現西》之後,我們的老師都是這麼學過來的。
我們有什麼理由學不好呢,現在學習方式空前繁多。
—————————————————
引一句我敬愛的老師,著名西班牙語教師陳星老師的話:「你們別看《現西》這麼小小一本,我們當年沒有現在這麼多(學習)資源,把它學透了,一樣學的很好。」
大致如此吧。

以上。


剛剛建立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歡迎關註:
暗黑德拉瓜爾達


學過第一冊舊版現西的路過,非常贊同Lydia的回答。
這本書很舊但很經典,個人認為之所以經典,更多的是書本身編的水平高且與大多數國內西語學習者/教學環境匹配(難道要開始學直接上Sue?a?)。雖然做習題要無聊死配圖很復古主角們的愛恨情仇簡直要瘋,但學完第一冊感覺基礎打得很牢,起碼筆頭上是毫無問題的。

再說了,現在沒幾個外國語大學只是拿這一套書來完全部的課吧?以我們的西語專業為例,就基西課是學現西打基礎起步,還有視聽說和口語課么不是?這些課完全是在用其他教材。所以,就學習現狀來黑董老、黑現西是單純為了黑而黑(不是指題主)。

國內再好的語言專業高校,是基本不可能創造出一個基本本土化的語言環境的。且不論國內高校肯定都得教研結合,不可能一個專業全部給你配外教去覆蓋所有的課程,況且還有翻譯課的問題呢。據我所知,每學年能配外教的課起碼能有三四個吧,課內課外都有很多的機會跟外教交流(比如帶外教去買菜辦個手續什麼的...),從資源上來看學校方面能做的也就這樣了,難道讓學校去南美拐一批學生過來圈養著給大家來專門練口語咩。
所以問題恐怕還是出在大部分中國學生自己身上:按照中國式學習法,外教叫啥你聽啥,視聽課只聽錄音看視頻最多跟讀或自己說說而沒有交流,這隻能說浪費了教學資源了吧。話說,我所在的我校第二屆葡語專業大一那年沒!有!外!教!如此逗逼的教學資源,如此坑爹的學習環境,大二被丟去葡萄牙之後的前三個月我們大部分同學也不至於說只會個買菜問路,詳細跟本地人描述一下城市和家鄉,簡單表達一下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還是沒什麼問題的。貴校大二學完如果真還是像題主說的那樣,那不科學……

再說了,對比語言專業教學和純語言課教學也不公平(何況拿西班牙的語言學校來對比國內外語院校)。語言學校只負責教會你語言本身,而高校的語言專業"xxx語"別忘了後面還有個「(語言文化)」,學通一門語言是關鍵任務,但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則也是很關鍵(包括各國風土人情/文化藝術/地理歷史...);若是找個語言機構單純學個語言,文化背景知識能了解到多少呢。說到這個,老教授們在高校里則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了,讓你不出國也能體會到各國文化背景。當然一定要辯說文學/歷史/風土人情然並卵的話,大家開心就好。

教材用了那麼久出現不了能夠撼動其地位本來就是個問題,只是這個鍋不應該由董老來背,而是應該想想為什麼學西語的人近五十年多了那麼多,卻沒有新的更好的教材出來呢?與其說教材跟不上時代,倒不如說這個時代的小語種畢業生太浮躁,你看學霸們大都擠破頭皮去部委,沒那麼好的大多數人都去了拉美/非洲搬磚賺快錢,留下來願意做研究做學問的像老一代西語人/葡人那樣的實在是太少了。大家去書店看到的亂七八糟的語言學習教材,肯定會也會覺得現在真是沒有好教材了…

如果一個學生肯學,老師教得好,那麼現西完全不坑;如果不好好學,教的也爛,就算丟去西班牙學多久也是白瞎,別賴現西。


Muchos a?os después, frente al estante de libros coleccionados, el catedrático Fulano había de recordar aquella tarde remota en que su profesor lo introdujo al mundo del espa?ol.


奧雷良諾上校第一次看冰,是他的父親帶他去的。董老在西語界扮演的角色,類似於奧雷良諾上校的父親的角色。一個睿智的引路人。


《現代西班牙語》是西語界的學習寶典,沒有之一!雖然目前已被新教材取代,但是經典是永不褪色的!


本人本科期間學習的正是這套教材,相信大部分的西語學子也是從《現西》起步的。從第一冊到第四冊,課本內容循序漸進,幾乎囊括介紹了全部的語法知識!學到第四冊,基本的語法框架都介紹了一遍,有了框架的結構支持,就像蓋樓房一樣,造句寫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雖然很多人吐槽《現西》老掉牙,有時候我也有這個感覺,所以我都不喜歡去背課文。但是,我會在清晨大聲朗讀課文,因為這對於語感的培養以及句子結構的認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放眼整個西語界,沒有哪一套教材比《現西》更適合零基礎起步學習。 《現西》知識構架合理清晰,內容簡單易懂,跟著老師的引導入門之後,接下來基本上可以自己順著書本的思路自學!入門之後可以跟著書本自學,試問哪套教材有這個能耐?


我是比較後知後覺的,學習上也沒有天賦,大學剛開始的時候,雄赳赳氣昂昂誓要把西語學好。第一個星期下來,就當頭被潑了一盆冷水:西語發音的難點莫過於rr,很多小夥伴幾天就成功地把舌頭抖得彈簧似的,而我還在把玩口水中苦苦掙扎。當小夥伴都厭倦了顫音的炫耀之後,終於,我也成功地把rr的正確發音給發出來啦!當時簡直高興的像個孩子,然後忽然想起來:哎呀!我去!我都已經大二啦!


我從大二才開始自主學習。就像前面提到的,西語入門之後,基本上可以照著《現西》的思路自學。我當時的做法是先把語法點啃掉,背單詞讀課文做練習,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然後再去找老師解惑。期間不完全按照書本排版的知識來學,而是根據自己學習的需要,對於相關的知識跳躍性地學習,然後跟已學習的內容進行整合,在這樣的總體把握之下,知識框架會變得越來越清晰。還得重申的是,學習最終靠的還是自己,老師在過程中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


在那個西語資源嚴重缺乏的年代,董老編寫的《現代西班牙語》對於西語學習者而言,簡直是聖經般的存在!在這套深入淺出的教材的教導下,出現多少西語教育事業的引導者?確切的數字我們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的是,董老對中國西語教育事業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向為中國西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奉獻了一生的董燕生老師脫帽致敬!


我愛現西,謝謝董老。能毀人的只有自己,別怪教材。


作為在北外學了五冊現西,且董老師親授精讀課的學生,也就是題主所說被「毀」的一代人,我必須說是現西給我們打下了堅實的西語基礎,精讀課是一切其他專業課的基礎,在精讀的基礎上擴展出的泛讀,聽力,語法,文學,報刊,翻譯等等四年的課程構成了我們西語學習生涯的全部。片面地指責現西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全面的。如果讀完大二(默認此時應該是考過專四了)出國交流卻只會題主說到的那幾句,這樣的學生必須反省自己過去兩年的學習生涯,而不是來知乎抱怨現西或者是現西的作者。
很多在國外學習西語而沒有接觸過國內教材的同學都曾提到,日常西語說得再溜,語法和翻譯始終是弱項,有時候連個正式合同或法律文書都看不懂,或者看懂了翻譯不出來。
現西的存在是給廣大西語學生打好基礎以學習更為廣博和高深的知識,我們不否認它的瑕疵,但絕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價值,進而批判它的作者。


在這個尊師重道的社會中,實在沒有臉不匿,贊同題主的說法,終於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提出沒有人敢說的質疑了。在大學本科的基礎學習中,大家沒有選擇董,而是選擇了西班牙語,但大家是捆綁而被迫接受了董,而被董大大降低了有限學習時間內本應可以取得更好學習效果的可能,如今很多人只有一團漿糊的西語水平,雖然董讓我們從零到有,但是我們有權利對他提出質疑,學生的精力,時間,興趣值都是有限的。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起到引導作用,不讓滿懷期待的一張白紙的學生的精力和興趣一點一點被磨走。


現西作為一本高校本科使用的「壟斷性」教材,在基礎階段,課文難度和辭彙非常跳躍
現在很普遍的一個情況就是,一幫大四畢業獲得專八證書的學生,連日常生活最最基礎的用法,A1,A2的日常表達都不會,都用錯。 學生根本沒有學到西語表達的精髓,現西第二冊以後的課文,更像直接從小學三年級跳級到大學。更多的人學習語言是為了開闊眼界,了解現代文化,和本地人溝通啊,有人說,那你還可以看別的教材啊,正統國內本科都知道,現西佔用了多少學生學習的時間,慢慢壓榨了學生的熱情,而絲毫沒有激起學生對於西語世界的興趣。

特別是年前來到歐洲另一個國家後,開始根據國內那門小語種的書進行自學,橫向比較教材,董之版本就更相形見絀,當時就有了「現西」誤人子弟的強烈感覺。

現在現西改版了,但大學用的好像還是老教材,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大學還在使用一本上世紀80年代既視感的教材,是它完全適應不了現在學生的心理和潮流了。。真是不知說什麼好。

私人來講,本科學習西語4年,沒有入門的感覺,周圍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現西說翻爛了,這本教材對整個中國西語教學的落後負有一定責任。


學功夫從扎馬步開始,如果一開始就教你降龍十八掌,那也是圖有其形。《現西》就像馬步,不花哨,但能給你一個紮實的基礎。一棟樓能夠蓋多高,取決於它的地基有多深。這是我,《現西》第一批使用者的感受。


默默的說一句:要是不學《現代西班牙語》,讓你學《走遍西班牙》,那就不是四年大學畢業的事情,不知你什麼時候才能入門。


額,我自己覺得這套教材還是挺適合我這種腦子比較慢的人,我覺得講的恨系統尤其是語法之類,我之前也在別的語言學校學過恨前衛的教材,但是很多時候我還是得有很多問題返回來看這本書。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是,我這套教材給當地西班牙人看過,他們覺得裡面有些詞過時了,有些詞也不太流行,有些詞是在南美比較流行。舉個例子,就好比我張口說「我夫君」如何。。。大家會有點小石化。。。不如「我老公」這樣簡單粗暴有潮流。。。


我不是西語的學生,意語的,看見題目補充描述就跟室友感慨了起來。她說,買菜問路,可是很大的學問啊:)
開個玩笑。
就像前面某位答主說得一樣。許多學小語種的學生,其實都很迷茫。
學語言這種事情,的確是修行在個人。我大三出來到目標國交換,還有一個月就要回去了,剛來的前半年一直很抑鬱,現在也只能說接受了這個慘淡的現實,再繼續努力吧。
實際情況就是,我大概在班裡水平中等一般,出來之後發現真是很次的水平,呆了一年,現在想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依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對不起給老師丟人了……這怪我自己)

語言環境是多麼重要,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同樣的學習強度,在不在外語環境里,效果差別很大。語言學習通行的常規教學法,很多時候效率都是很低的,然而也並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不是嗎?
而在學校建立語言環境……個人認為這完全不是一回事。我校留學生很多,大多數同學出國前都已經有和母語者大量交談的經驗,但是再說一遍,根本不是一回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照顧外國人的語速,而且有相當的理解力。

交流這一年,接觸到不少情況不同的學生。在這邊念本科的,只要好好學習,進步非常快。而在國內打了基礎過來念語言的,一年的水平壓過國內兩三年的學習,也很普遍,沒什麼可驚訝的。
要是自己不甘心,接受現狀,繼續努力就是了,這種事情,失望又有什麼用。外語專業面臨的諸多困境不止這一個,這個問題也不止發生在中國。
除了個別學霸,這樣的落差體驗非常普遍,還是不要怪到教材身上的好。
終歸是自己的路,要自己想法子走。

-

看了看題主主頁,不正是印證。


現西現在已經改版了呀~(☆_☆)信息量巨大 2014年開始使用新教材,目前才出版了兩冊~都是彩頁(′▽`〃) 老師說我們當時學到第三課的內容已經相當於老版教材第13課的程度了。老師對新教材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編者在前言部分也承認摒棄了「Esto es una mesa」之類只有在十分罕見的情況下才說的話。所以說教材的編寫本來就是一個不斷揚棄的過程~教學相長比較重要吧~ 現在的教材非常注重學生的預習和自學,我們雖然學得比較辛苦,但是還是能感到許多快樂的(′▽`〃) ——————————————————————題主說覺得一所好的語言學校,是可以創造出一個基本本土化的語言環境的。然而在一個非本土的語言環境是很難創造出本土語言環境的。如果不是外國語大學,在綜合性大學這樣操作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不僅僅是西語,其他語種也不可能啊。但出國交流的目的不就體現在對語言環境的適應嗎? 走上學小語這條路也很迷茫,並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學4年甚至5年語言與直接出國留學的同學誰的語言水平或者發展前景更好,投入和產出比那個更高。希望自己能在後續的學習中找到答案≧0≦


推薦閱讀:

TAG:外語 | 西班牙語 | 外語學習 |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