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本科生該怎樣充實度過大學四年?

我是一個普通財經學校的法科學生,也是一本,但是不知道是課程性質決定的還是我們學校的特別情況,整個法學專業都很散漫,平時作業很少很少,課餘時間很多,以至於經常閑來無事,想請教各位已經經歷過法學本科四年的師兄師姐們,該怎麼樣規劃度過一個充實的四年?我個人是下決心要考研的,請各位提提意見為我指明方向。


現在這個時間我正在某信託公司加班,審合同審項目……看到這個話題,總不免令人回首學法的十二年(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對於一個從05年步入法學院直到15年才離開,歷經小本小碩小博到大博,並從學生身份過渡到老師,最後離開。感概萬分。

為了講清楚這個話題,還專門申請了Live【法本如何規劃四年的美好時光?】 知乎Live入口 https://www.zhihu.com/lives/794890635634167808

但是,如果時間倒退,我仍然希望明天是法學院入學的第一天。

認真學習了前面答友的留言,覺得感同身受,不過細細品過,似乎有些偏題了。人家問的是 「法學本科該怎麼過」,而不是「大學該怎麼過」,所以下面的回答將結合「法學本科」「怎麼過」來講。

1。外語就是力量
徐國棟老師(就是寫那本「誠實信用」的大牛)曾說:對於法學研究者而言,外語就是力量。現在回想,此言不假。套用Helen Keller的 名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告訴你,在大學甚至可以不學無術(當然基本課程還是要修完,別不及格),但是學好英語將可能拯救你的後半輩子。

當然,強調這件事是有大背景的——在亞洲,國民普遍英語不好——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工作五年甚至十年後並不是那麼明顯,因為大家英語都爛,所以只要堅守你手頭這份工作,然後不斷投入時間,在不需要英文的崗位上,相同的時間得到的價值基本相同。比如,在金融行業做法務,3年基本可以成為對業務較為熟悉的高級法務經理,5年+有機會升職到部門總經理(我身邊就有鮮活的例子,下次開LIVE給你講),10年的話,如果堅守在一個行業,如果不是法務總監,基本年薪不會少於60-70萬(但這種情況畢竟很少,多數人可能在3年之後就轉行了)。

這個情況告訴我們,「經驗」在這個社會上是明碼標價的,即便你沒有外語特長,只要踏實肯干,他日也會有一番成就。然而事實是,如果沒有語言的優勢,上述年薪基本就封頂了(但離開法務崗位的除外,去做業務可能賺得更多,但法律這麼手藝你就算是荒廢了,真的)。

如果你有門很牛叉的外語,人生似乎在不經意間就會開掛。舉一個簡單的栗子,目前在各個朋友圈以及獵頭招人,在魔都基本都有句固定前提/加分項——外語流利(有時會要求「聽說讀寫佳」)。那通常的場景是這樣的,收到這種信息的人一般就一條條比對自己的情況,越比對越覺得這個職位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然後迫不及待看薪酬「不少於60萬……」更覺得自己這麼多年沒白熬,但是最後一行清晰地寫著「英語流利,聽說讀寫佳」,於是,哥們就會默默將眼光移走,看著遠方,此時有股淡淡的憂傷無以言表……我想,這種場景應該是大部分情況。於是,這句話也就成為今後大部分人與小部分人的分水嶺。道理如前所述,在亞洲的大環境,國人基本英語就不行。再縮小點,在法學圈子裡,英語+法學功底深厚的,更是珍稀動物(所以每次看《元照法律詞典》編者的生平,都會由衷的佩服,在那個戰亂的時代,編者們多半都是T14美國頂尖法學院畢業的,這不得不讓人佩服)。可能高中畢業後,我們的英語還停留在hi, how r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由此將引出一條生活經驗——如果你的角色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有什麼資格過與眾不同的生活(官N代、富N代請繞行)。換言之,干一份只講中文的工作,5-10年也能成為行業翹楚,但是相比於外語的同行,能量級和未來的機會恐怕不能同日而已。當然啦,在二三線城市,這種外語就是力量的格言適用性有限。由此引發了另一個視角——學好外語真的重要嗎?

這就得上升到個人追求了,我很同意之前幾位前輩的回答,學門外語是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鑰匙,能讓你見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經歷;在退一步講,那天不行了,還可以移民國外不是。多種技能多條路,人人都想自己與眾不同,天天想著逆天而行,辦法很簡單,好好學門外語,感受人生的精彩。

多說不宜,「論學好外語的重要性」我相信完全行為能力人的你,應該比我更了解。

2。法學基礎決定要不要加班(形成自己的筆記)
在工作中,時常會覺得尼瑪之前課本上學的咋不記得了:什麼叫擔保物權的從屬性?公司對外擔保卻沒有取得有效內部決議時,擔保行為效力如何?這個解除合同還能不能主張違約責任啊……往往這個時候就知道當初沒學好是多麼累, 於是乎,只能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應對本來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

所以我想說,在本科期間,法學基礎真的很重要,其實不需要你能像研究生一樣知道制度的過去現在並且違心的探討下未來,只需要你知道法律制度現在是怎麼規定的,即可。上面有位前輩說的好,電子版的筆記是一份對自己的成長頗為重要的禮物,將在你畢業後的若干年裡持續受益。可以不斷擴充不斷更新不斷反思不斷改進,而且,如果你致力於考研,這份知識體系是你很好的複習筆記,很有可能幫助你進入理想學府。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疑問,究竟該讀哪些書呢。其實回頭望去,最讓你懂的書就是一本好書。在民法學界,很多人推崇王澤鑒,卻對王利明投去鄙夷的眼光。這時常讓我感覺奇怪,前者被認為是「黃種人里民法學的最好的」,後者是國內民法一哥,按道理應該是旗鼓相當。但傲嬌的國內學者仍然對一哥不屑一顧(當然,傳說有很多,下次有機會和大家講講民法學界的「傳奇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者認為民法一哥寫的書前言不搭後語,太淺薄,一看就懂,所以自覺認為沒水平。但是,我們評價一位法學家萬不能以這種狹隘的標準,其實我還是很敬佩一哥的。著作等身(可能是真的等,因為他的每本書都尼瑪好厚)但是文字很簡單,雖然廢話多,但是確實好懂,比起那些雖然留學德意日,但語法都有問題的學者還是要牛逼多了。我同意德國人的看法——法學是一門科學,不需要人人都懂,其表達應該遵循嚴謹性,拒絕口語化;同樣,我也欣賞法國民法典,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法典。在我看來,如果你和一個普通人都講不明白一個法律制度,那說明你根本學的不到家(似乎扯遠了)。

我認為,在大學階段,就專業知識而言,掌握以下要訣即可:
(1)每門學科一本教材
讀懂(能畫出結構圖),記憶概念(什麼叫別除權,什麼叫抵銷,什麼叫附隨義務,什麼叫累積投票制,什麼射幸合同,搶奪與搶劫的區別在哪裡,判決和裁決的區別,毗連區和大陸架是什麼鬼,FOB和CIF有啥區別等等)……如果發現學科配的給你的教材不好讀,請自行百度或者去亞馬遜噹噹網看相關教材的點評,然後選一本,就一本,掌握就行(實在不行可以私信我,我自信能推薦一本不錯的教材給你);

(2)熟悉法條
一定要熟悉法條,做到看過一遍即可(看過一遍比從來沒看過的強不知道多少倍。我敢篤定,你現在隨便找個碩士博士質問他:我們擔保法上有「保證金制度嗎?」十有八九,對方會感覺一種前所未有的被侮辱。不信你現在就去把這個條文找到);

(3)研讀經典案例
對於法學上的典型案例,起碼要知道吧。但是知道也別只知道名字,起碼知道怎麼判決的,有啥問題。比如親吻權、貞操權是否可以主張……

3。大量閱讀(增加人文情懷和素養,不做書獃子)
俞敏洪說過(可能也不是他說的):讀書多少決定了人的底蘊。特別是我們人文科學,其實也不單是人文科學,大學生本來就應該多讀書,什麼書都可以讀。老俞說一年200本,四年800本書。如果有這個儲備,我相信你的人生異常精彩,具體讀書有什麼好處,你可以聽俞敏洪的講座。當然,學法之人本科的課是很多的,我讀本科的時候就在疲於應對各種期末考,CET4,CET6,司法考試以及談戀愛。看的書並不多,反倒是工作以後覺得好多書都很好看,簡直不想工作!!!

4。培養一種好的心態(即便一事無成,也要笑著活下去)
心態好,才能活得久。在高中我們拼的你死我活,到了大學,該為自己活一把。其實不管是什麼考試考研考博出國,都需要你的平常心。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要去羨慕別人的人生是多麼的美好,多麼的膩害。我突然想起考研的時候一位學長說過:走著走著,你終究會到達你所期望到達的地方;等你到後,會發現,那些先到的人,也是這樣一步步走來的。讀完這句話,當時對我幼小的心靈產生無限動力。而好的心態需要你結合自己的情況調整,千萬別去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我們的心是很脆弱的,得好好鼓勵它(建議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提早了解學習的意義)。

5。交朋友
朋友是一輩子的,儘管相當一部分人會在結婚後不再和你聯繫,但是,他們確實會支撐你走過很長一段風風雨雨,所以我很希望我身邊的好友都別特么這麼早結婚!!!大家在一起多開心,但是多開心都會成為美好的記憶。請珍惜你的室友,畢業時記得感謝一句不殺之恩!

6。談一場戀愛
我想所,戀愛讓你成長,讓你從父母的小太陽變成照耀被人的小太陽,讓你懂得,愛與被愛都是緣分,愛與被愛都是責任,愛與被愛都要感恩,愛與被愛都要放手,如是,愛與被愛才會長久。

7。沒事別讀博士,要讀去國外讀
起初我也不想讀博士,但是有時候不得不說機會來了,命運會推著你往前走。當時西政第一次試點碩博連讀,能夠符合要求的不多,於是運氣+點點努力,有幸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國內的博士教育是很鬆散的,基本都是自己看書,然後寫完20多萬字的博士論文,準備在答辯會上與各位老師唇槍舌戰。遙想當年預答辯的時候遇到法大李永軍教授,辯過一次。答辯的時候遇到人大張新寶教授,也辯過一次。說到這點,我不得不誇下我的母校——西南政法。我的碩博五年時間是我人生一段美好的財富。記得我們民法組的答辯是最激烈的,因為相較於商法和知識產權(因為我們都在一個學院),民法組每年是有一定的陣亡率的。起碼從我上一屆開始,就有師兄被當成擊斃(答辯沒通過)。老師提問和外評(盲審)都是實打實的,每年都有外評沒通過,不同意答辯的。然後正式答辯的時候如果表現不佳,也可能會延遲畢業。然後,等我去了東部某高校任教後發現,人家的博士答辯是一團和氣,沒啥意外統統畢業。

但是,沒有特別的學術追求,不建議考博;如果一定要考博,請去北京高校(人大,清華,法大,社科院)這些地方有使你成為巨星的可能,只是「可能」。

8。司考(學法之人的基本要件)
最後說下司考。愚以為,學法之人若沒通過該考試,出門在外最好別說自己是學法律的,不然人家第二句就問:通過司考了么?呃……想想多尷尬。至於怎麼考過,我個人推崇800小時定律。我自己是個看書比較瘋狂之人(我記得《菜根譚》上有句話叫:閑時吃緊,忙裡偷閒。於我而言,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當時備考50天800小時的強度,最後428通過。當然身心俱疲,休息了很久。我想說,司考在當前這種培訓機構當道,老師都歸納了經驗的情況下,再不努力,何以視人?
我可以推薦的是:
民法:只聽鍾秀勇
刑法:柏浪濤和刑法攻略
行政法:當年無名師,放棄了,據說現在徐金桂很贊(羨慕你們)
刑訴:楊雄120表
民訴:郭翔1.5倍語速
三國:楊帆姐姐是不是還在用老講義
商經:當年王小龍,現在可以試試厚大的李晗
理論法學:當年是淳于聞(北方人實在太搞笑了,記得聽課的時候一直在笑,但講義實在太沒卵用了),現在應該是杜洪波。
卷四:當年鄒建章,現在真不知道,不過卷四有什麼好聽的。

9。一顆不斷學習的心
茫茫人海,匆匆一生,無法給世界貢獻多麼美好的事物,也無法讓後人記得什麼。這是我們普通人的命運。不過,一顆進取的心、不斷學習的心,會支撐你到達想去的彼岸。人生很短,如白駒過隙,但人可以活的很有價值。不管到什麼時候,都別放棄自己。不懂的東西,如果必要,希望去搞懂。網路時代,目及範圍內,何時能難倒一個正常人(不是還有我們知乎嗎?管理員看到我能給我頒個獎嗎)。我還是舉俞敏洪的栗子吧(我真的不是他的什麼人),他說,你不斷的學,不斷進步,總會從二八定律的「八」慢慢走向「二」(不是罵人)。所以,請永葆這個年輕的心,即便當我們老去。齊白石不是八十歲才以蝦出名么。

好吧,不多贅述了,其餘可以參見之前幾位的漂亮回答,我基本都贊同。


總之,大學時光多美好,願君聽我一席話。

最愛《一代宗師》里的一句話: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然鵝,實在聽不進,記住前兩點也行。


本科畢業於五院四系最閑的院校。
基本款:

1、英語是普通法學院學生縮短和一流法學院學生差距的最有效利器。

  • 托福、雅思都是可以大一大二學業清閑的時候去考的,在大一拓展辭彙量,進行大量閱讀和寫作訓練,打好英文的基本功,刷一個漂亮的英語成績。
  • 大二時對法學有了基本的感覺,可以嘗試學習法律英語,選擇一兩本法律英語教材入門,比如屈文生、石偉《法律英語閱讀與翻譯教程》、姚駿華《新編法律英語》,董世忠、趙建《21世紀法律英語》。
  • 閱讀期間可以學以致用嘗試翻譯部門法條文,中譯英、英譯中,比如《物權法》、《合同法》、《刑法》都是很好的選擇,北大法寶上有官方發布的中英文官方譯本,可以自己用所學翻譯完了之後與其對照修改,記下常用的習慣表達方式。westlaw上可以下載英文案例,也是可以用來學習法律英語的好素材。
  • 然後就可以嘗試英美的原版教材了,也可以拿LSAT的習題來訓練英文語境下的邏輯思維。
  • TOP所的很多試題都是法律英語翻譯,可以down下他們的試題來看看需要達到怎樣的英文水平,以激勵自己。
  • 很多上過課的律師都說,寧願要法學功底差一點但英語出類拔萃的。
  • 而且以後做研究的話,外語好才能走得遠。

2、法學基礎

  • 多讀書,讀好書,做讀書筆記。

選擇每個領域的權威教材讀深,比如王澤鑒的民法、王鐵崖的國際法。做電子版的讀書筆記,看似很耗時間,別人一個下午讀了四五十頁,做筆記的話可能只能看幾頁,但是日積月累,很容易就能get幾萬字的讀書筆記,何愁畢業論文。

  • 要寫。

光看書,在重點下面劃線的能量轉化率吸收率是很低的,而且自己看著也沒什麼立竿見影的成效。平時上課老師提到的值得研究的點,書上看到的某個問題學界有爭論的點,都可以用小筆記本記下來,選擇切入點小的問題進行地毯式的文獻檢索,最重要的環節是自己動筆寫,寫完以後拿給教授看,請其提建議,既是自我提升的機會,也是在老師面前露臉的機會不是~沒準還能被老師選中做項目呢。

  • 聽課

如果覺得某個老師講得不好又無法逃課,或者覺得應該了解一下一流法學院同學的課程但現場蹭課又分身乏術,可以找同學、同學的同學要錄音、講義,要主動,要主動,要主動。哼,為了學習,要什麼臉皮。我大三才看到某頂尖法學院同學的課堂筆記,覺得自己的筆記就是個渣。舉例,在華東療養院里,我覺得按時上課、沒事兒蹭課,筆記多的科目先在紙上記、列印好的ppt旁邊記,課後整理一遍已經很過得去了。可是人家的筆記是平均一頁紙十多條的電子稿批註,還有引申論文的points,細到部門規章的法條鏈接,而且是一整個學期都在不斷更新的。某些課程還有每學期規定字數的讀書筆記硬性要求,不具體看到優秀是什麼樣的,很難鞭策自己改進。

3、實習經歷

大一開始的暑假就開始吧,最好到北上廣等地區實習,多嘗試不同的實習是最直觀感受的方法,大學某老師說他本科期間幾乎法律界的行業都親身了解過了,檢法、律所(內資、外資、大所、精品所)、公司法務。不僅可以為未來執業提供方向參考,也是了解社會、拓展單一的學生圈子的途徑。

4、司考
這是肯定的啦。

5、題主說想考研,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推薦LLM,我就是屬於條件不允許的。。

考研算是第二大洗底技能,法律職業很看重出身,雖然還是會偏重看第一學歷,但考研總歸是一種提升辦法。

國內考研的話,找準定位最重要。不推薦完全看報錄比判斷難易程度,建議兩個方法,一是找來供參考院校的真題直觀感受,二是向和自己本科水平相當的前輩請教。

考研不必大一大二就提早準備,戰線拉太長反而適得其反。

絕大絕大多數院校考研都是基礎知識,也就是通說,緊扣真題,加上恆心,不必糾結具體導師的研究方向或者論文。

當然,考研有風險,最好爭取保研。

進階款(我是這些方面的渣,僅提供方向):
1、模擬法庭比賽 :jessup/vismoot/理律杯
2、廣結好友,律師界的人際關係非常非常重要。
3、複合型,考cpa、修二專、考專利代理人證、學二外……

最後一點是,最好是在大二下到大三上找准自己的方向,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脫穎而出。


三流法本畢業多年,分享些乾貨,希望能讓後來人少走點彎路(當年如果有知乎就好了):

1、努力過司考。這是你能在法律這條路走下去,吃這碗飯的前提。當然,有沒過的一樣在做法務,但他們依然期待自己過了司考——這步得耗時半年。

2、拚命學英語。cet6是至少的,最好能考口譯證。口語要練熟練。進階版,法條、合同中英互譯,法律英語口語表達——這步至少每天得花2小時。

3、實習是必須的。律所、公司法務都是好的選擇,平台名氣越大越好。進去後要爭取接觸核心業務。如果進了個好單位,實習完能留下來入職,說不定你都不想考研了。就算留不下來,實習也算是你就業的綵排了。
——兩三個單位實習下來,這一步至少耗時一年。

4、打開封閉的圈子。社團也好,學生會也罷,目的在於使人有顆開放的心。多和學長接觸,多向優秀的人靠攏。但千萬別變勢利,真心相待,別變得不招人喜歡。讓自己成為一個善溝通、包容、有親和力的人——每天都要記得「open」,這是所謂「人脈」的基礎。

5、如果打算考研,一定要考未來就業區域內最好的學校——這一步至少耗時一年。

另外,讀書時總要談個戀愛吧,打個籃球吧,打打遊戲吧,這些都算上,你還覺得自己時間多嗎。


法學本科四年,無論未來的你準備走研究道路,還是實務道路,都是要以進入門檻、夯實基礎為目的的。基於這個目的,法學本科的學習需要完成如下幾個基本任務:

  1. 法學理論基本框架的掌握
  2. 法務實踐氛圍的充分體驗
  3. 法律條文與案例的分析積累
  4. 行業所需必備證書的儘早通過
  5. 檢索、表達、交流與書寫能力的鍛煉

圍繞上述四大基本任務,我認為需要完成相應的五項進程,方能稱得上「充實」:

  1. 結合校方課程安排與任課老師指導下的法學經典名著閱讀。法學院圖書館必須是大學四年里,一個法學生投入最多時間精力的地方,其他高校的法學向圖書館我不清楚,至少五院四系的法學院一定擁有著每一個法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所有向度的法學經典書籍。之所以強調要根據校方每學期課程安排以及任課老師指導(課上推薦、課下交流),循序漸進地選定自己的閱讀書目,是因為,法學是一門極其深邃的學科,是遠承羅馬法學家理論的有著悠久建構歷史的學科,根據校方課表及老師指導,選書讀書是一個最不易出錯又最易高效吸收的渠道。之所以強調閱讀經典法學名著,是因為法學經典的閱讀積累,可以豐富自己對於每個部門法法理流變甚至不同國家不同法律立法背景的把握。這種對原理的把握,有助於對每一部現行法條與每一項法定權利的理解,綱舉而目張,對法條的理解、記憶便會輕鬆許多。這項進程最好在本科前三年進行,其中大一因為通識課更多,可以選讀一些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名著,擴大視野。
  2. 結合校方與家庭資源,參與到各種法律實踐環節中去。在各個學期,要積极參加校內活動(排名越靠前的法學院擁有越多此類資源),如法學專業學生內部的辯論賽、模擬法庭、法律援助、法律診所,之所以強調法學專業學生內部,是因為本專業背景學生之間的上述活動,更具有專業性,不會在一些本專業常識上面浪費交流精力。當然了,這類活動一個學期參加一項便好,過多的校內活動如果擠壓到課堂學習、閱讀積累就得不償失了。在假期,要積極利用校方見習機會與家庭資源,到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實習,從最基礎的裝訂案卷、列印材料、公文排版、製作筆錄、打掃衛生做起,成為一個懂得程序、熟悉氛圍的利落且不出錯的法律行業「辦公文員」。在本科畢業前,成為一個合格實習生,這樣無論是讀研時配合導師學長,還是工作時配合領導同事,都會給人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基本印象。至於實務經驗,還是放到真正從業了之後再行積累更加實際一些。
  3. 從案例分析課學到的經驗入手,逐步形成案例分析能力。如果你所在的法學院開設了專門的案例分析課,一定要主動參與到課上課下教學實踐中,掌握案例分析這一法律人的核心能力。如果你所在的法學院沒有開設專門的案例分析課(所以要考好一點的法學院),那麼你就要在各部門法老師上課時對其案例分析有所留意了,而且要在課外更多地閱讀案例分析書籍,方能彌補這一缺陷。案例分析是法學生初次接觸法律行業核心層面的機會,它需要聯繫事實、證據、法條、理論等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 最起碼要在本科四年內拿下司考與駕照,並且熟練運用一種外語、熟練運用計算機辦公軟體。司法考試(或者說法從考試)需要你在大三下半學期開始準備,大三下學期到大四上學期的這一年,是你通過司法考試的最充分備考時間(理論課基本收官、畢業論文與畢業去向選定尚未開始)。拿下這個證,行業准入問題才算解決。駕照現在已經是很多律所招聘的必備要求或加分要求,駕駛技能的儘早掌握對律師從業有好處。至少一門外語能力,決定了你能否向北上廣深、外資律所、國際業務等賺錢「海域」轉進。計算機辦公軟體要盡量多掌握,畢竟法律行業以文書材料為主要載體。當然了,如果能在本科四年安排好時間,把會計資格拿下,未來的業務範圍就能極大地擴寬了。
  5. 檢索、表達、交流、書寫四大能力的培養要學會運用各種檢索工具,如法律工具箱(具體內容,點擊鏈接)里所示的各個網站檢索信息、法條、案例,並且用好校內圖書館提供的北大法寶、知網等資料庫。要學會審慎而清晰地表達觀點的能力,並且培養表達時的氣質(表情、措辭、語氣、咬字),比如參加辯論隊、課堂發言、演講比賽、書友交流等活動,或者進行「對鏡演講」、「練習唱歌」等私下訓練。要學會聆聽式交流,聽明白對方的觀點,正面回應對方觀點,而不是一味地自說自話。要掌握基本的司法文書格式,整理讀書筆記與課堂筆記,多寫文獻綜述與案例分析,以此訓練書寫能力

以上五項進程全部以課堂學習與司考複習為軸心,關於這兩項,其他知友有更好的答案,我就不再啰嗦了。


上述很多同學強調了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我覺得提到了點子上。法律和英語有類似的地方,都強調一個積累和厚積薄發的過程。而且這兩項知識(技能)無論你未來選擇什麼樣的道路,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很不客氣地說,大多數法學本科畢業生,其專業素養,至多能夠達到一個法學知識掃盲的水平。即便是高分通過司法考試的同學,其對法理、法條的理解能力也很有限。筆者現在就讀博士,也不敢說對法學這門學科就有了多麼深刻的理解,很多部門法的知識,因為興趣和研究方向的問題,了解也很有限。想起《鹿鼎記》里少林高僧的一句台詞:學了六十年,才鏘鏘跪在門口。所以,有志於未來從事法律行業,學習法律,一定要養成終身學習,不斷思考的好習慣。


對專業知識,具體而言,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重要:


第一,是法理的掌握。法理是法學的內功心法,初學法理的人可能覺得法理晦澀難懂,沒有收穫。但是其他部門法相對法理而言,其實只是「招式」。招式易學,心法難通。如果一開始忽視法理的學習,學習法律知識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很難提高了。簡單來說,法理是教授法學「為什麼」的課程,而其他部門法學是教授「怎麼樣」的學科,即便是部門法中的很多原則、基礎理論,也脫不開對法理的掌握。你知道某一項法律的規定,但這法律政策為什麼要這樣規定你清楚么?一旦學好了法理,掌握了法條「背後的故事」,你對法學、法律、法條的理解能力就已經超出了一般人一大截。


學習法理,不僅是簡單的基本法理教材的閱讀。法學從根本上說脫胎於哲學和政治學,在法學家階層形成之前,法學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很多法學的論斷都來自於哲學、政治學著作。因而,學習法理一定要廣泛閱讀,尤其是加強對哲學和政治學書籍的閱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康德、薩維尼、邊沁、盧梭、孟德斯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自然法思想、法社會學思想、規範法學思想,對這些的了解都必不可少。


第二,是對部門法的掌握。主要是對部門法原理、概念、規範的了解。單純閱讀法理知識,如果缺少部門法,確實是非常抽象晦澀難懂的。所以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比如法理中法價值所追求的公平、正義,在程序法中就有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的劃分;又比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對應法理的是什麼?是「善」和「美德」。古希臘一大批思想家、先賢就對什麼是「善」「美德」進行過大量的論述。又比如,為什麼民法不直接說「美德」和「善」呢而要說法律原則或者法律規則呢,這又可以引申到自然法學和規範法學的爭論之上,規範法學認為法學是獨立邏輯自洽的學科,必然要有自己獨立的話語體系——依據上述的邏輯,你既能夠很快的理解部門法,同時又加深了對法理知識的理解記憶。當然,你還可以參閱大量實務中比較有代表性和爭議的案例,其中既有規範性的爭議,但更多的是法理信念的衝突。


上述的閱讀量已經夠大學忙活一陣子了吧。

第三,實務。這個自不必多言。學的知識再多,不解決現實問題也毫無用處。不管是法務、律師、實習助理、檢察官、法官,不論你從事的是那塊業務,你都會有自己要面對的獨立的問題。有了問題再進行學習,你就有了學習的主線,理論結合實踐,你就會形成圍繞問題的,具有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往小了說,這是你以後安身立命的資本,往大了說,是你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實務中你會學習到很多與專業知識無關,但與專業經驗有關的知識。而後者,甚至更重要。當然,我不建議本科的同學過早參加實務,在大四階段是比較合適的,因為相對而言,既然是在校學生,紮實理論功底是首要的任務。(我很多從事律師、檢察官、法官的同學都反映自己理論功底上的瓶頸,後悔當初參加的活動太多,沒有多學習多看書- -!)


做到以上三點,再結合你的職業規劃(律師?法務?法官?檢察官?其他?)在不同的方面有所側重即可。但大致的學習和磨礪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說英語。

這也是筆者的痛處。

筆者大學入學前英語水平極差,基本是初中水平,辭彙量停留在apple、school此類之上。但入學後因為學校通過是必需過四級才能發放雙證。於是逼著自己每天苦學。


大學期間英語一直堅持學習不斷,背完了三本辭彙(四級、六級、考研),現在辭彙在12000+左右。不算出類拔萃,但也不算太差:四,六級都低分通過,考研考博英語也維持了中等水平,沒有拖後腿。


即便如此,筆者仍然感覺自己英語完全不夠用。離自己理想的水平還差一大截。


有個笑話說的好,世界三大英語:英式英語、美式英語、中國46級,哈哈。我覺得大多數同學的英語水平停留在閱讀尚可,但聽說讀寫慘不忍睹的水平上。


筆者的英語學習經驗是:無它,但手熟耳。每天堅持記單詞,在大學的平台上大膽多和外國的留學生交流,堅持用英語寫作,多聽BBC,VOA多看美劇。


關鍵是「應用」。筆者讀研期間有過幾次和留學生交流對話的經歷,期間交流暢通無礙。這讓我很受鼓舞。厭惡英語的同學,一旦你親身意識到掌握一門外語可以使得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你一定會燃起學習英語的興趣,這讓我意識到,大多數中國學生,缺少的不是對英語的學習,而是「應用」,因而缺乏應用,所以進步緩慢,而且缺乏成就感。


千萬不要說我一輩子就呆在中國,不和外國人打交道這樣的蠢話。除非你一輩子就打算成為一個庸人。那當我沒說。更何況,掌握多門語言,在我看來是一件很酷的事。

其他的個人素質,包括口才、情緒控制能力、組織能力、膽識、寫作能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就不多廢話了。一切以你的職業規劃為目標——需要哪些能力,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需要哪些資源——從事一切與上述事項相關的活動:閱讀、學習、鍛煉、整合提升相關能力和資源。如果暫時沒有職業規劃,也沒有關係,有些知識、能力和資源是共通的,不妨多加嘗試,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慢慢的,藍圖會清晰。


暫時就醬紫。贊能到50的話再寫點學習方法,法學知識體系,思維方式養成的補充。贊能到100寫寫職業規劃和統籌,心態調整,提高行動力方面的。算是大家給我的一個鼓勵吧。


沒想到這麼快就到50啦,說話算話,下午出趟遠門,搞個大掃除,晚上回來更新!謝謝親們!

--------------------------------------------------------------------------------------------------------------------------------------------

6.25 更新

我擦

本來隨手一寫,沒想到大家這麼熱情給力。原本希望破100的,沒想到150了。這是我在知乎第一個破百的答案。既然大家這麼熱情,我也必須拿出點乾貨了!


咳咳,首先回答幾位同學的提問:

鄧良傑同學,QQ和微信號由於隱私原因,暫時不方便公開透露。不過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涉及法學的,我知道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面留言,我看到了一定及時答覆。


deer Lu 同學,我本科確實是湖南商學院的。雖然是一所二本,但在省內知名度還算高,隨著省內大批二本轉一本,說商院是省內最好的二本之一,應該沒什麼疑問。關鍵是,這裡的同學都異常勤奮,學風優良,可能由於學校原因覺得自己先天遺憾,所以後天才格外發奮吧。


劉磊同學。司考和考研一般是可以兼顧的,據我所知,很多同學都是在大四那年同時參加司考和考研,就我的同學,有4個都是同時通過了司考和湖大的考研測試。但是司考和考研的側重點還略有不同,一個重理論的應用,一個重基礎理論。譬如中政此類學校,考研和司考出題風格比較類似,則是更加不衝突的。至於更好的學校,為了保險起見,保證複習時間,如果家裡各方面條件允許,也可以一心考研,再過司考。這不必太過於糾結,關鍵看個人的學習習慣。有的人複習時間一拉長反而效率更低。考前後三個月應該是效率最高的階段。


陳陳同學,司考的方法有很多,相信網上也有很多版本。應該說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沒有說那種方法就是最好的,譬如我在複習司考的時候,只有三個月,有的人強調多看書,反覆看教材,要看十遍。但其實我只看了一遍;有的人強調聽音頻,反覆聽,我從來就沒聽過音頻,因為音頻中有的知識點是我已經掌握了的,反覆聽效率不高,那些不懂的,我自己琢磨更快,實在不行就放棄了;有的人強調做題,其實我沒做過什麼題,就是考前真題三套。所以,關鍵不是學習方法,而是學習效率,找到最適合自己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洪圖圖同學,如果這次高考是你失誤,或者其他外因比如感冒導致你發揮失常,我覺得可以再復讀,否則沒必要浪費時間在復讀。大學是一個新的起點,我見過非常多當年高考優秀上211985的同學,後來如何在大學一步步沉淪的,有幾位甚至還留級了- -!有時候挫折也是一種正能量,有的人進入名校,也許就是他的人生巔峰,但對於不滿足的你而言,成長才剛剛開始。

李南瓜同學,雙學位還是考研,完全取決於你的時間安排,犧牲其他活動、閱讀時間獲得雙學位是否划算?是否值得?你自己如何權衡?如果時間安排得當,完全可以多修一個學位,只有益處。如果你下決心考研,修雙學位更是有益無害。不用擔心跨專業的問題,本校也有很多跨專業的學生,有英語的,會計的,他們在學習方面並不比一般法科生差,反而視野更加廣闊,從這點而言,本科是其他專業有一定優勢,缺點是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當然,這完全可以藉由你後天的勤奮來彌補。


最後回答提問者的同學,筆者也是一進入大學就立志考研的,所以目標非常明確,目標明確是很大的優勢,這就意味著大學期間你可以圍繞這個目標建構你的能力和知識體系。有這個目標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要受旁人的影響。當然,人生的路有很多,做其他的選擇的同學,同樣可以很優秀,關鍵永遠不放棄學習和努力,明白何謂自己想要的。年輕沒有什麼路,什麼選擇是註定失敗的。對於年輕人,任何的經歷,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會成為你的經歷,成為未來崛起的資本。至於怎麼做,怎麼想,我稍後細細說說。


--------------------------------------------------------------------------------------------------------------------------------------------


6.25 繼續說正題


昨天的回答是承接各位同學提出的專業和英語學習問題。學習這塊,無論你未來從事的是哪個方向,我覺得都應該是NO.1的重點。不要相信什麼大學成績不重要,但求不掛科的理論。當年那些但求不掛科的同學,如今走向工作崗位,一遇到問題,就會在微信里向筆者請教,我也會一一耐心解答。有的其實是相當基礎簡單的問題。今天你挖的坑,未來還是你自己來填。


至於有的同學說我選擇法學並不是我自己的喜好,而是其他各種原因,比如家裡逼得,分數不夠學校調劑等等,我未來不打算從事法律行業。對這些同學,我要說兩點:


第一,都多大的人了,還以喜愛不喜愛,興趣不興趣為借口來學習,你不感到可恥么?(話說重了- -!)筆者選擇法學也並非自己自願,初學法學也並沒有感覺有多大的興趣。筆者喜歡的是歷史和哲學,但是本校並沒有開設這兩門課程,於是轉而學習法學。在大一階段也有過迷茫,感覺對專業提不起興趣,想要考研轉學歷史。但慶幸最後沒有學歷史(沒有歧視學歷史的同學哈- -!)


你不喜歡學法學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你壓根就沒進入法學這座美麗城堡的大門!站在門口,受了一大堆人偏見的影響,覺得法學就是死記硬背,毫無趣味。學科魅力方面多說無益,只有靠你自己領悟,建立成就感,當你真正理解這門學科的價值時,我相信你會愛上他!簡單從功利的角度來看,至少在未來的二十年,法律都是我國的顯學,高端的法律人才只會供不應求。


第二,不打算從事法律行業的同學。如果你在校期間不能及時轉專業,也請你耐心學下去。我之前的回答也有提及,其實我國大多數本科法學生畢業其知識水平只停留在法學知識掃盲的階段,遠遠不夠。但即便是這樣的水平,對於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人素質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不同於常人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前段時間網上盛傳的「拐賣兒童一律死刑」轉發的話題。我身邊學習法律的同學,沒有一個轉發!沒有一個!為什麼。因為稍微接觸過一點刑法的同學,都知道這事太不靠譜!而其他沒有學過法律的同學,轉發的很多,倒不是說他們愚蠢,這就是思維方式和知識上的短板。他們沒有意識到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條法律變更就能解決。學習法律,就是讓你能成為一個具備獨立思考的人,哪怕人群躁動,你也能時刻保持冷靜,以最理性的方式,哪怕孤獨,來回應這個世界。

一個文明理性的國家,需要更多法律人!


--------------------------------------------------------------------------------------------------------------------------------------------


6.25

繼續


如何讓大學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更加有價值。我們首要要明白大學在你的人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但進入大學,你會知道,正確答案遠遠不止一個。


長的帥,打籃球好的運動達人,可以引著妹紙們歡呼,這是正確的;社交達人,長袖善舞,能吹會唱,同學們都喜歡,這是正確的;成績優秀,出類拔萃,年年拿獎學金,這是正確的;社團領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組織一場又一場大型的活動,這是正確的;學生會主席、幹部,縱橫捭闔,榮譽等身,這是正確的。甚至一群群宅男遊戲狂,哪怕你在某一項遊戲中獨孤求敗,你也是正確的。


所以,你問我大學生活如何充實,其實是簡單的,選擇任何一條路都可以讓你充實無比。


關鍵是:卓越。

拒絕平庸,卓爾不凡。

不管你選擇的是那條路,都請你做到極致,做到最優秀的,永遠留有後手,厚積薄發。


你所從事的每項工作,只要你全心全意做到極致,就必定會有收穫,而此種收穫,將在你未來的人生,某個不起眼的節點,讓你大方光彩。


說說我自己的事吧。大一的時候,偶然在同學的鼓動下參加了院里的新生辯論賽,抱著好玩的態度,一場場比賽打下來,最後拿到了冠軍。這是我自高中頹廢以來真正第一次獲得成就感,讓我自己明白,原來我也可以很優秀,原來我是有語言、口才、表述方面的天賦的;由於在辯論賽期間的優秀表現,大二學生會環節選舉,選舉上的組宣部長因為家庭的原因放棄了就職,於是當時的主席、同學都向老師推薦了我,我又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學生會歷練了一年,沒有從基層的部員干起,一開始就是部長(!——!)。然後在部長的一年裡,各種班級跑,跟各式各樣的同學打交道,有外向的,內向的,聰明的,稍愚笨的,開始在各種正式非正式場合講話,於是口才和膽量又被鍛鍊出來了。大二的某個下午,在圖書館突然想寫點文章記錄下些什麼,於是一寫就不可收拾,堅持到今天。空間300來篇文章,長的幾萬字,短的幾百字。大學期間的筆記沒有統計,讀研期間積累了40萬字的讀書筆記。去年拿到國獎之後,又被曾經的輔導員作為優秀畢業學長拉回院里,當著幾百學弟學妹做了1個半小時的個人演講。


所以,至少在口才、膽識、文章這三個方面,毫不客氣的說,一般普通的同學想要超過我是很難的。為什麼?你有8年類似的活動量、閱讀量、寫作量積累么?


所有的一切都源於當初很小的幾個機遇,但我抓住了,並把它們一步步放大。我之所以能夠抓住這些機會,是因為我有一顆卓爾不凡,不甘於平庸的心。

當一個陌生的活動邀請你的時候?你會如何抉擇?我知道,你會恐懼,你會擔心,你會猶豫,你會擔心浪費時間。但是,選擇接受的理由只有一個:你看到了讓你成長的機遇。


--------------------------------------------------------------------------------------------------------------------------------------------

6.25

繼續

之所以在大學這個階段要大家不放棄任何一個成長的機會是有道理的。因為在這個階段,大多數同學還沒有定型,你的性格、能力、知識、資源都是一片空白。空白就意味著無限可能。大學就是讓你來尋找自我,挖掘自我,重塑自我的。

以我們寫研究論文為例來說明。一個合格的研究生在寫作論文時,其準備工作是怎樣的?


應該是廣泛閱讀本專業類的書籍,尤其是經典書籍——在書籍中發現問題——藉由問題縮小閱讀的範圍,搜集更廣泛的與問題相關的素材和資料進行思考——初步寫作,在遇到瓶頸時縮小或者放大問題,繼續搜集材料,整合論點——修改完善。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導師直接給你一個問題,包括相關的數據、資料,自己研究整理。


發現差別沒?第二種與第一種有什麼區別。第二種仍然是填鴨式,給予式的。貌似輕鬆簡單,但是導師給你的論文題目是你自己感興趣的么?是你自己擅長的么?你有相關的知識貯備和調研么?你取得的進展會讓你獲得足夠的成就感么?你做的研究可以繼續深化拓展么?


如果把論文寫作的過程類比作人格的塑造也是可以的。你希望無數導師給你指一條明路,告訴你未來的方向在哪裡。這樣的想法固然輕鬆簡單,但實際上,你忽略了自己價值的挖掘和成長,仍然擺脫不了自小學以來填鴨式教育的影響。


第一條道路固然前期準備時間長,但一旦進入正軌,就會越發的順利,因為你對從資料到整個問題的提煉有著清晰的「覺悟」,這是別人給你指明方向所不能帶給的。


方向感。


大學就是一個同學們廣泛搜集數據、閱讀書籍、培養能力,然後發現人生方向的過程。你自己的情況誰能比你自己更能了解?一萬個選擇,不斷地問他人,不如問你自己。你想要的是什麼?你做了相關調研么?

理想的藍圖和未來的職業規劃帶給你目標,有了目標你可以進一步縮小範圍,閱讀與之相關的書籍,積累知識,參加相關活動,培養能力,積累相關資源。但是藍圖和職業規劃都來源於你之前廣泛的參與和活動,來源於你在各項活動中對於你自我價值、能力、特長、興趣的認識。沒有這個前期的痛苦的思索過程,你就不可能培養出人生清晰的方向感。

任何的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是你自己想要什麼。我可以把每一項選擇的利弊給你分析清楚,但你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擅長什麼,我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

今天暫時更新到這裡吧!

贊達到250我再寫圍繞目標如何建構知識體系、培養能力的,情緒的調動的問題。

老規矩,多給贊,支持新人,算是大家給我的肯定和鼓勵,謝謝親們啦O(∩_∩)O


--------------------------------------------------------------------------------------------------------------------------------------------

6.26 。。。大家太給力了,私信留言都被擠爆了。 提前預告,筆者更新不出意外一般是晚上。

今天同學聚會,在外忙了一天,頭痛欲裂,為了保證答案質量,今晚暫時就不更新了哈。

再次感謝各位親,太給力了。問題我會一一答覆,稍安勿躁,保證不太監。么么大


--------------------------------------------------------------------------------------------------------------------------------------------


6.26

凌晨更新


今天同學聚會,鬧到很晚才結束,喝了很多酒,有點頭昏腦漲。回來看知乎,發現大家的熱情簡直超乎了我的想像。因為白天事務也比較多,所以一般更新只能是在晚上。


開始是想每個問題都耐心替同學們解答,可是今天點開知乎,發現留言和私信的同學實在太多了。一方面是筆者確實精力不夠,近期也有很多的事要做,只能晚上更新。二來,筆者做事比較認真,不喜歡簡單幾句忽悠同學,要回答,就要盡量嚴謹細緻一些,所以,要一一回答大家的問題,可能字數就要上萬了。如果本貼完全用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又容易歪樓跑題了。恩,所以,筆者只能盡量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公開回答。而有些同學提出的比較私人和具體決策選擇的問題,筆者在回復速度上可能也較慢了,沒辦法,請體諒筆者。

還有一點是,太過於私人的選擇請參看筆者前面所說的,我不太可能替你們作出完全的決策,我也負不起這個責任,自己的人生,尚須自己思考和買單。所以普適性和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我會優先回答。


今天很多同學在留言和私信里提出了司考和考研的方法問題。昨天的更新的內容比較意識流,今天本來想延續昨天意識流的思路繼續寫圍繞目標如何構建知識體系,哪些知識能力是必須具備的,以及如何整合相關資源和調動自己情緒的問題。既然有很多同學關心考研和司考的問題,今天就暫且把這個問題擱置下,以後再寫,今天的更新內容主要是考研和司考的具體經驗和方法。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當然,效率是建立在一定的時間基礎上的,沒有一定量的時間,效率再高,也無法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但效率和時間並不是正相關的關係,不是時間越多,學習效率就越高。找到適合自己最高效的學習方式,是一個不斷積累和試錯的過程,前期必然要經歷一個學習效率低下而耗費時間巨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你想找到高效學習法必須堅持下去的。就像新手學游泳必須要喝幾口水一樣,你總不能指望一個新手一下水就擁有像運動員一樣標準、高效、優美的游泳姿勢吧?都是游出來的。


所以,以下經驗和方法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和收穫,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啟示。筆者通過司法考試的時間是2011年,通過考研的時間是2012年,所以以這兩年為例說明,至於最近幾年司考界、考研界發生了什麼新的變化,筆者關注有限,如果缺漏和過時之處,煩請包涵。

這是講司考、考研經驗之前的一點點必須的廢話。已經通過司考和考研的同學嫌太長可以略去不看。


還有,是筆者對於本話題還是有一些想講的話的,鑒於大家的熱情,我就不再討贊了,再次謝謝大家。我會基於自己的時間安排不定期更新,直到我自己覺得寫完了為止,歡迎繼續關注(*  ̄3)(ε ̄ *)


--------------------------------------------------------------------------------------------------------------------------------------------

6.26

凌晨 更新

考研

筆者是12年考取的湖南大學法學碩士的研究生。政治74 英語56 專業一131 專業二125 總分386 初試排名第12 複試後排名第8擬錄取。


初試:


專業


專業成績滿分為300分,佔總成績的的3/5,是拉分的大頭。由於湖大12年考試形式的改革,重新改回了10年的模式。即專業一為法理學、憲法,專業二為刑法、民法。複試為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初試的科目由11年的6門變為了4門。科目數量的減少和報考湖大人數的增多意味著湖大法學考研的難度會日益加大,因此競爭會更加激烈。在思想上要早做準備。


筆者從6月份開始準備司法考試,9月司法考試結束後還休息了一周左右,將近10月份才開始準備湖大專業課的複習,嚴格意義上的準備時間只有3個月左右。但從結果來看,對專業課成績還是很滿意的。主要得益於良好的學習方法。


分三輪進行:


1、第一輪(10月——11月中旬)基礎期。


拿出一半的時間對書本進行精讀和總結。因為時間有限,所以精讀和做總結是一齊進行的,小編我是用電腦做的筆記,相比書寫,打字更快,所以節省了不少時間。在做筆記的時候,碰到不明白的問題一定要停下來思考、或者翻書或者查資料,直到弄懂為止。


具體如下,按章節將重點內容摘抄下來,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那樣就和書本沒有什麼區別了,一定要抄重點語句和關鍵詞句,一切以考試的要求做總結,譬如名詞解釋考試的時候你不能答的過多,因此在總結重點名詞的時候就不能摘抄過多,把核心的概念摘抄下來,有的還要事先進行一下簡單的解釋,最後再進行一兩句的拓展即可。


例如,民法的名詞解釋「地役權」,不要一上來就解釋地役權的含義,首先要說「地役權屬於我國《物權法》規定的用益物權的一種」然後再對地役權進行闡釋,最後總結時加上「地役權作為用益物權的組成部分,對我國物權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這樣答出的名詞解釋絕對是高分。


簡答同理,要分段落把重點先打出來,3點還是4點?實在想不出來用法言法語總結出來也是可以的,實際上無論是名詞解釋還是簡答你最後的答案是不可能和書本上一模一樣的,把關鍵的要點答出來了,簡答的基本分就得到了,然後再按照上面的原則進行一定的解釋、擴展和總結,分數就相應地提高了。


切記,答題時一定要根據題型用法言法語首先寫出要點,簡答和論述都要分段寫要點,然後再進行闡述,簡單闡釋不宜過多,兩三句即可,最後總結一句;論述題則在保證完成的情況下多多益善,多寫要點,多做擴展,不必太拘泥於書本,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法言法語的形式大膽寫出來;有的在寫要點前還要事先解釋一下(以名詞性的概念較多)。答題時要注意好時間的分配,名詞解釋3~5分鐘必須完成,簡答10分鐘左右,論述30~40分鐘時間,不要名詞、簡答寫的過多發現後面的試題做不完。


這裡說的比較亂,涉及了基本的答題技巧,但是總結如下:1)總結一定要以考試的形式為標準,也就是你最後答到考卷上的就應該是你筆記上的內容,切記貪多!貪多了自己記不住,還讓老師感覺你廢話連篇,沒有答到重點。2)答題的原則:答題就好像一個人,身體是核心內容,對核心的解釋和擴展則是他的衣服,然後你還要給他戴個帽子(事先的解釋)穿個鞋子(最後一句話的總結),這樣就完整了。3)不要想著死記硬背能得高分,到了臨考時你才會發現要背誦的太多是根本記不住的,所以平時做筆記總結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理解記憶,總結課本時注意重點的提煉和對重點之間、重點與闡述內容之間邏輯關係的思考。然後到考場上把你背誦的統統都忘記,碰到題目都用法言法語自己去解答,你會發現思路非常清晰,即使碰到未複習的題目你的腦海里也能馬上閃現出4、5個自己想到重點,這就是平時積累的緣故,而那些死記硬背的,碰到未複習過的題目自然會慌了神。


2、第二輪(11月中旬—1月)重點強化期。


複習時間為1個月左右,這段時間,主要是對第一輪的筆記進一步進行理解記憶,一個月的時間小編我把筆記過了兩遍。第一遍用的是黑色水性筆,對筆記摘抄的重點和重點的闡述,邊看邊划進行理解;第二遍用得是彩色筆,雖然筆記已經是對書本的重點的提煉,但是在提煉時也會摘抄不多的對重點的闡述,而這一遍把用彩筆把筆記中的重點划出來,闡述內容則不要劃。於是,彩筆划出的內容就是「重中之重」,闡述略過。這樣做的好處在第三輪會體現出來。


3、第三輪。(1月考前最後1~2周)衝刺期。


這段時間大概距離考前還剩2周左右,非常關鍵。也分兩遍:第一遍,專題複習。把歷年的真題(太早的就算了,我看的是07-11年的真題)在筆記上標出來,然後複習一遍,既要看重點,也要看闡述。湖大命題的重複率還是蠻高的。尤其是對簡單和名詞解釋,論述稍稍兼顧一下即可,一者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二者論述自由發揮的程度比較大,如果你按照前面的步驟把基礎知識打牢了,論述的分數不會太低。


但是!不要以為這樣真題的作用就結束了。透過歷年真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譬如老師的命題風格、方向、喜好出題的章節和形式等等。例如,我在看真題時就發現近三年法理學的論述題都和法的價值有關,於是我在划出真題的同時特別把與法的價值相關的沒有出過考題的知識都複習的一遍,包括法的價值含義、法的價值體系、法的形式價值和法的目標價值、公平、正義、自由、效率、民主等等。最後果然12年論述題就出了「法的價值體系」。因此,我們要學會利用真題舉一反三,把歷年的真題在筆記上划出複習的同時,把相關的知識點也同時的鞏固一遍,而不要單單局限於真題。


第二遍,重點快速瀏覽記憶。還記得第二輪的時候用彩筆划出的筆記重點么?這一遍的時候估計也臨考前1~2天了,在考試前的一晚,甚至每門專業課考試前,小編我還在複習筆記,這個時候是不可能把筆記全部看完記完的。因此先前彩筆划出的筆記重點就起了作用,只看彩筆劃的內容,其他的不看,這樣進行一遍複習的速度會非常快,2~3小時就可以把筆記過一遍,而如果你把彩筆划出的重點內容記住了,通常一個題目的基本分也就拿到了。然後即使闡述的內容你記不清了,也可以通過法言法語的形式自己組織語言充實完善起來。


公共課


政治:基本的複習方法和答題方法與專業課複習方法一樣,也分三輪進行。唯一的區別在於最後一輪要進行海量的選擇題的訓練,如果有時間的話,主觀題也要好好地練一練。因為湖大的法學專業課是純主觀題的形式,而考研政治還包含的選擇題。選擇題是零散的知識點,不好系統地理解掌握,而做題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多項選擇,做錯的題目再返還書本或者筆記進行反思總結,鞏固相應的知識點。

英語:這個考的不好,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先是單詞,然後是長難句,閱讀。作文一定要早開始複習,不要拖到最後指望背誦幾篇模板了事,背誦模板還不如背誦幾句自己用得比較習慣的、好的句子和單詞來的好,一定要自己動筆寫,一句話:貴在勤奮,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

複試:


首先要啰嗦幾句,複試很重要很重要,不要以為初試分數很高就掉以輕心,今年有379高分的同學最後落榜,也不要認為自己分數太低就灰心喪氣了,今年也有不少350、360的同學後來居上的。所以,打一開始就要把心態放平,好好的準備。初試出成績到最後複試開始大概有2~3周的時間,這段時間,如果踏踏實實的準備的話,足夠了,至少我是等成績出來後才開始認真準備的。最後複試成績是筆試81、聽力23、面試86.5、總分190.5,三門和總分都是比較高的了,最後也幫助我前進了幾個名次。


再說下複試的形式。複試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總分240分,144分以下為不合格,不予錄取,但是一般都能上144分,除非你太差,所以不要糾結於合格,(法律碩士除外,他們只要及格一般都能上)而是要力爭考高分。


先說筆試,一般在第一天的下午進行,包括:1)英語聽力(40分)題型和難度與四級差不多,只是聽力的最後一題是新題型(15分),聽三段對話,要你用每段至少用三句英語總結一下,這個比較難,不過大家都差不多,基本上都寫不出什麼名堂,所以也不要緊張。2)專業課筆試(經濟法+民事訴訟法,100分)題型和初試一樣,名詞簡答論述,難度適中,就是時間比較緊張,很多同學最後的經濟法都沒有答完或者答的很少,一定要注意答題時間的分配,名詞解釋和簡答不要寫太多了,時間一到就立馬要做下一題。牢記!!筆試是複試拉分的大項(140分)你沒有特別過硬的關係的話(大家都懂的)一定要在筆試中拿到好成績才能保證你最後第一志願被湖大錄取,而且筆試比較公開透明,今年錄取的第一名筆試專業成績也只有70幾分,可見一般不好做手腳。


再說面試。一般在第二天上午進行。咳咳,這個水分就比較大了,當然也不會大到完全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程度,前提是你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儲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較好的表達能力。這些通常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提高的,也不用特別準備什麼,自然而然就好,主要是自信,要顯示出自己進一步深造的願望和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話,一定要事先聯繫好導師,如果你的導師正好是你面試那一組的考官,成績自然會理想很多,這個就不細說了。


面試總成績100分。分三個環節,英語口語、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具體多少比例忘記了,好像是20:40:40分),面試是分組的,考生在外面等候,按順序進入教室,教室里有幾位老師,1位負責英語口語,其他的負責專業和綜合素質,每組會有一個老師擔任複試的組長,一般也由他發問。問題是五花八門的,基本是發散性的,以我為例,組長老師先問我大學期間學習狀況、參加或者組織過什麼活動,素質拓展等等,然後我說我喜歡看書,看了很多的課外書,他就打斷我說看了什麼類的書,我就說了有哲學啊、宗教啊、軍事啊、經濟等等,但看的最多的是歷史書……BlaBla,這就算是綜合素質一項了。然後是抽專業題目,題目都比較簡單,但是是不重複的,也就是說,每個組個人的題目是不同的,我抽到的是「地役權的特徵」,但時我有點緊張,一時間沒反映過來,老師就耐心地開導我,說你可以和相鄰關係做比較啊……諸如此類,後來也就我慢慢答出了三點,呵呵。最後是英語口語,老師接著我之前的話題要我介紹一本我最喜歡的一本歷史書,我想了一下,說the story of Ming dynasty(《明朝那些事兒》)也不知道是不是這麼翻譯的,反正就會說這個,就這麼著吧,老師又引導我說了幾句,說為什麼喜歡?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怎麼樣?支支吾吾地說了兩三句,然後就這麼過了。


總的來說面試還是進行的比較順利的,主要是湖大的老師們都比較好,非常和藹,不會逼迫你回答,問題也都不會太難,隨機性的根據你的回答來提問,我之前準備的英語自我介紹什麼的都沒用上。所以大可不必太緊張,自由發揮就是了,大家的水平也都差不多,還是那句話,比得就是你的自信和平時的積累。


關於考研作息:

筆者的觀點是,不必太機械,但一定要合適自己有規律,並且持之以恆。有的人喜歡早起看書,我就偏偏是那種喜歡睡懶覺型的,別人每天6點半就起床準備看書,我通常要睡到9點,到洗漱完畢吃完早餐已經9點半才開始看書,上午2個小時,主要看政治和英語;下午午覺,2點半起床看到5點半,3個小時,主要看刑法和法理學;晚上精力特別旺盛,吃晚飯休息後7點半開始看書,看到11點半~12點左右,看民法和憲法,4個小時。所以儘管我起的晚,但是我的學習時間並不別人少,每天至少保證了學習8個小時,每周休息2天(但不一定是雙休日,而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來決定,累了就休息)這樣堅持了3個月(如果算上準備司法考試的時間那就是6個月)。總之,你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來安排,找到你自己最舒服的節奏,如果精力旺盛,多看一點也是可以的,但不能影響第二天的學習。


還有,切記不要因為考研就把生活都放棄了,該和朋友交流的時候利用休息時間多交流談心,時不時的出門逛個街約朋友看看電影,爬山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每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偶爾吃頓大餐,嘿嘿,最最重要的是,切記不要因為考研忽視了鍛煉身體。筆者司考考研6個月的時間每天晚飯後都要鍛煉半小時左右,舉啞鈴500下,跳繩200下,偶爾還要打打籃球,複習到後階段雖然感覺很累,但是憑藉平時的鍛煉還是很好的堅持了下來,最後非但沒瘦反而胖了,哈哈。


關於司考和考研的關係:

別的學校不清楚,但是就湖大法學考研和司考的關係,我個人認為是不衝突的。因為小編我就參加了11年司法考試,準備了3個月,取得了402分的成績,順利通過。我周圍的同學,(或者說學弟學妹吧),三個今年和我一起進入複試的同學,都參加了司法考試,並且都順利通過了,這就足以證明司考並不影響湖大考研的準備。首先,準備司法考試的時間就是事先為考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讓你準備考研時不至於生疏;其次,準備司法考試會幫助你對考研知識的理解,注意我說的是理解而不是記憶,雖然考察的形式不同(客觀VS主觀)但在對知識的理解這一點上是相互促進、並不矛盾的。最後,如果你能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對考研的信心也會是很大的提升,萬一沒有通過,對來年準備司法考試也是一個提前的預熱,並且剩下的時間足夠準備湖大的法學考研。


關於心態小細節:

平常心。無論是在準備考研的過程還是最後考試的過程中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這點我也做的不是很好。切忌患得患失的,考研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不要被他人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有的人找到好工作了,有的人出國了,還有的人考上公務員了,那都跟你沒關係,因為你此時此刻的計劃就是考取研究生;也不要被別人的學習狀態影響,有的人說自己複習的很多遍,但是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他說的幾遍也許在你眼裡連第一輪的標準都達不到,所以不要被干擾到情緒,耐心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計劃就好。切記要堅持到底,尤其是臨考的時候是最看不進書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很多人都是快成功了,最後時刻自己卻放棄了。要學會把考研的結果看淡一點,要會安慰自己,即使最後我不能成功,經歷這過程也會讓我更加優秀,這樣壓力就會小很多;同時也要告訴自己,每一步都做好了,結果自然好,盡全力即可。


另外,在考試中也要保持這樣的平常心,小編我在英語考試時就犯了大錯誤,因為英語是本人的弱項,做閱讀時第一道大題目時非常緊張,題目本身也很難,原本預計13分鐘完成的題目用了將近20分鐘才完成,而且都沒有把握的樣子。為了趕回時間,後來的三篇閱讀就異常急躁,基本上沒怎麼看懂文章就選題了。後來一對答案,發現第一篇閱讀全對,後面的就慘不忍睹了。如果保證正常的心態把後面三篇閱讀完成我相信我的英語成績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吃一塹長一智吧,所以在考試中也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畢竟你的感覺和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安心完成每個題目就好。


要不要報班?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無論是司考還是考研班,都沒必要報!什麼都比不上你踏踏實實地一個一個知識點的複習來的有效。你想啊,幾千人擠在一個教室里聽一個老師講課(有時候還是視屏),東一句西一句,有時候還會扯一下題外話,你懂的東西他反覆再講,你不懂的他一筆帶過了,而且你還要根據他的進度來安排複習……這樣的效果能好么。當然,如果有同學報了這些班,你從他們那裡複印一點考研的資料還是有幫助的,尤其是政治科目,拿來主義嘛,報班就算了。


要不要找導師?

這個之前也說了。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去找一下導師,最好是能夠影響你面試成績的導師。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那也就算了,踏踏實實複習吧,畢竟複試不全是面試,還有140分的筆試了。筆試考好了,你面試的自信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

6.26


凌晨更新


國家司法考試


簡介: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前身為律師資格考試,自2002年改為司法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參加考試的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按規定程序申請分數核查。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每份試卷分值為150分,試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司法文書、論述。包括:試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前述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題(含法律文書寫作)。


簡單來說,通過司法考試是你進入法律行業想要有所成就所必須敲門磚。筆者2011年6月份開始準備,9月參加了國家司法考試。卷一102卷二94卷三108卷四98總分402分。


1、準備考試的時間


如果是本科是法律專業,而基礎又不是太差的話,三個月足矣。當然前提是每天保持必要的學習時間和強度,並且按時完成既定的計劃。對於本科不是法律專業的同學,如果想參加司法考試,建議早準備為好,一般提前1年左右開始看書合適。


2、教材的選擇


眾合專題講座系列(俗稱的七大本),考前真題一套即可(按年份編)。其他的教材如指南針的法條(俗稱三大本)、各個專業機構提供的講義、名師的音頻、以及各大考研機構出品的考前押題卷等等也可適量選擇。因為本人只準備了三個月的時間,所以只看了眾合專題講座系列,並在考前練習了三套真題,沒有多餘的時間花在其他資料上。一句話,資料貴精不貴多,把一本書看上10遍效果肯定比看10本書要來的好,如果你時間充裕,可以考慮多閱讀一些司法考試的資料,如果你的備考時間比較緊張,就要學會取捨,抓重點放細枝,在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上下工夫。


3、學習方法和備考過程


1)基礎期(6月——8月)。這個階段主要是看教材,也就是眾合專題講座系列。因為其中1本是習題集、1本是重點法條,所以實際上只要看5本。而看書的順序也有講究。首先看民法和刑法,因為這兩門是考試的重頭,而內容又是比較側重於理解的,因此先看這兩門;其次是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看完了相關的民法和刑法的實體法,再看民法和刑法的程序法,可以加深理解記憶,同時這兩門比較類似,可以比較著進行學習;最後看三國法、法理學、憲法、行政法、經濟法等部門法。一者這些在考試中這些部門法所佔比重不大,二者這些部門法大多側重於記憶,放在臨考後期複習效果比較好。


這一階段看書的方法是地毯式的,即一定要細心、全面,切忌貪圖速度忽視了質量,要把每個知識點都要看到,不要有抓重點考點的心理,(實際上司法考試的幾千的重點難點,基本上就囊括了教材的所有內容,因此所有的知識點都有可能考到,而且司法考試的趨勢是越來越細緻化,因此切不可有投機和鬆懈的心理)這一遍不追求記憶,但要做到每個知識點都牢牢的理解,難以理解的地方要自己去翻書或者問人或者聽音頻,反正一定要弄懂。特別是民刑和訴訟法,絕對不要遺留下知識的死點。例外的是經濟法和行政法,因為知識點比較繁瑣,涉及許多非法律的概念和知識,因此對有的章節知識有個大致的了解即可,不用深究,但重點的知識同樣需要理解記憶,如經濟法中的《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行政法中的行政處罰等等,都是必考的章節。


2)重點強化期(8月—9月)。


這個階段,你已經把相關的知識複習了一遍,可能剛開始複習的民刑、訴訟法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不過沒關係,大家都是這樣的,沒有人只一遍就能牢記所有的知識點,我們的目標只是通過考試。


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看法條。我看的是眾合專題講座系列的重點法條,上面只是列出了相關的重點法條,並沒有像指南針法條一樣進行進一步的解釋和舉例或者後面附有習題。但是這樣的形式更符合我的需要,為什麼呢?因為我正是需要這樣一本法條帶動我再把之前的看書已經忘記的知識鞏固一遍。


同樣,按照之前的順序,從民刑看起,看法條時,不要只瀏覽法條,而是要通過法條回想起書本上的相關知識點,通過法條回顧重點,並且舉一反三(訴訟法比較例外,法條基本上就是對所有訴訟法內容的重點總結,沒有太多理論性的擴展,所以看法條即可)譬如,看民法涉及到地役權時,除了牢記法條中的內容,你還要學會返回書本看看與其相鄰的知識點,譬如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尤其是相鄰關係的內容。看刑法法條時,學習詐騙罪這一知識點時,你同樣要複習一下敲詐勒索罪、合同詐騙罪、保險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等知識。這樣,通過閱讀法條,你不僅掌握了重點、考點,而且把相關的知識梳理了一遍,問到一個知識點,你會馬上發散回憶起相關的知識,這樣就在一個體系中更有效地對知識理解和記憶。


3)考前衝刺期(9月——考前)。


大概是考前1~2周的時間,這段時間非常關鍵,在之前複習的基礎之上,這個階段甚至是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


這個階段,主要是進行海量的習題訓練,而尤其是以真題訓練為準。其一,因為之前都沒有進行過習題的訓練;其二,因為是考前,壓力都比較大,再進行看書複習效果不好,而做題比較容易集中精神。卷四主觀題先不要做,只做前三卷的客觀題,原因後面再講。注意做題不是簡單的完成習題即好,而是要用心對錯題和那些因為運氣選對的題進行總結,貴在做題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小編我就只做了三套真題08-10年)錯的越多越好,當然也不要故意做錯,小編我做的這三套題就慘不忍睹,如果卷四算90分的話,三張試卷都在340分以下(360分為合格)沒關係,不要因為做得差就失去了信心,只要你總結的好,所有的錯題都會成為你最後寶貴的分數。


以筆者的學習情況為例,首先,第一天上午完成第10年的卷一(要以考試的標準要求自己,不過基本上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下午對答案,不僅要看錯誤答案的解釋,那些你在做題時感覺到模凌兩可、比較模糊的題目的答案也要仔細去看,甚至你做對的題目的答案也要去看,看看你的思路是否和標準答案一致。晚上再比照答案,還原到書本和重點法條上,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加深記憶。因為你做錯的題目一般都是你知識上掌握的不好的地方,而答案往往只是針對某一的方面,不全,下一次它可能就換個角度對相關知識進行考察,因此你必須要回到書本上對你知識的薄弱點進行補足,做到對這個知識點的完全掌握。把錯題涉及的知識點總結好,用紅筆小字記在題目的旁邊,方便你下次進行查閱。

這樣,基本上一天的時間完成一張試卷的練習和總結,三天完成1年真題的練習。同時,藉由總結的過程,你也對書本上的重點知識進行了第三遍的複習。


考前1天(或者考前晚上)就只看錯題吧,看你錯題旁的知識點總結,回想一下出題的角度和答題的思路,讓自己提前進入考試的思維狀態。(小編我在考前一晚看錯題到12點才睡,把三年做錯的題目又重新瀏覽的一遍,到了考場發現很多題目都似曾相識,角度也和之前的真題類似,因此做的比較順手。)


關於卷四主觀題,我也沒有太好的複習方法。因為每年考察的案例都是不重複的,其知識點都是散落在各章節,進行客觀題複習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對主觀題知識的一種鞏固。主要是在考前多練習幾套題(當然是在練習完客觀題之後),注意答題時一定要先把答案要點寫出來,然後說明理由進行一定的闡述,把字寫好一點,把形式完善起來,看起來簡潔、明了、清晰。然後主觀題中的兩道論述題實現要背幾篇模板,掌握一些基本的空話、套話,再結合不同的題目練上一兩篇,問題也不大。總之,主觀題不要花費太多的複習時間,主要是事先要進行練習,上了考場不至於生疏。另外強調依據,前三卷時間都比較充分,一般都可以提前1~半個小時做完,但是卷四主觀題比較緊張,要注意好每道題目的時間分配,字要寫的快一點,要不做不完就得不償失了。


4、關於作息


每天保持8個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是必須的,後期甚至要超出這個限度。具體的安排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調整。以小編我為例,我喜歡睡懶覺,所以很多同學6點半就起床自習我是做不到的,因此我一般上午學習的時間就相對較少,相反,晚上我的精力比較旺盛,因此一般學習的時間比較長。9月之前每周我至少休息兩天,但不一定是周六周日,而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精神狀態進行調整。


5、關於心態


平常心。這是我一以貫之的思想,不要被任何人,尤其是同樣準備考試的人影響到你的心情,很多人說自己複習的如何如何,你都不要在意,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計劃都是不同的,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計劃就好;同時不要把司法考試看的太重,畢竟只是每年都有一次,這次沒有通過也是為下次積累經驗;也不要因為一次考試就把所有的生活都放棄了,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交際的時候交際,保持好營養和鍛煉,也能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備考。

今天就醬紙啦,明天視情況再更新。花一些時間回復同學們的私信和留言。謝謝親們!請繼續支持本人!


--------------------------------------------------------------------------------------------------------------------------------------------


6.27


今天繼續更新。


慣例,先回答幾位同學的問題。


是趙咩咩呀同學。筆者覺得考研大二準備是過早了。按照正常的教學進程,大二應該剛接觸部門法不久吧,這個階段你的法學知識還相當的不紮實、不完善,不宜花費過多的精力去關注考研的事項。應當把相關的基礎知識打牢,我之前有說過,法理學很重要,可以找幾本法理學的經典教材看看,比如有同學說的博登海默的《法理學 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就是一本很好的法理拓展閱讀書物,內容相對通俗易懂,而且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博登海默本身屬於綜合法學派,因此他的觀點比較中庸,不偏激,對自然法學、規範法學、社會法學、馬克思法學等等都有一定的介紹和梳理,其觀點也是博採眾長,特別適合本科生進行閱讀。讀完一些比較好的西方法理學書籍,你就會發現國內的法理學教材基本上都是撿的西方法學的下腳料,拾人牙慧罷了。


另外,如果學有餘力,還可以參看一些其他的課外書籍,包括哲學、政治學、史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宗教、文學之類的。筆者在大一、大二階段進行了各學科的泛讀,對於特別感興趣的、覺得有意義的書籍還進行過精讀。大一、大二課外閱讀量都在50本以上,其實也不算多,但是感覺後來受益無窮。起步階段可以閱讀基本較為簡單和通俗的,當不宜過於白話。我個人的感覺,讀一本書,如果讀一遍你基本上都可以看懂的,那此類讀物基本上可以不讀(當然你是閱讀理解的天才除外- -!),一本書,如果你能讀到懵懵懂懂,不是全懂,又不是完全不懂,但又覺得有收穫,這是最好的。這就意味著書中的某些知識對你而言可能是全新的,多讀幾遍,你對書本上的知識理解又會加深一些。梁文道先生曾經提過,一本好書應該是你讀的時候感覺特別變扭,因為你無法根據你既定的認識框架往上套,他帶給你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閱讀這樣的書籍才是有益的。


哲學方面,可以讀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厚,大致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初步基本的了解;史學方面,可以讀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其中的主線是道德與法律的關係,也算是與法學相關吧;社會學方面可以讀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特別薄的一本小冊子,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現象的說明很有意思;規劃方面,可以看看毛澤東同志的《論持久戰》《論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性問題》這兩篇文章,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收錄在毛選第一冊里,主要是學習他「抓特點,找聯繫,看發展」的思維方式,看看領袖是如何根據現有的情況、條件、因素來規劃、整合、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的。


之所以要同學們不急著準備考研和司考,是因為這兩場考試其實是很功利的。說白了,通過一場功利的考試並不值得你花費幾年的寶貴時光去準備。尤其是在你紮實基礎、培養能力、積累資源的黃金階段。而且功利性的考試也是需要非常深厚的閱讀底子的,你在大一大二進行廣泛的閱讀並不與準備這些考試相矛盾,而只會讓你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對書本中的理論、規範理解的更透徹。


有同學讓我開書單,就上面那幾本吧。小而精。


另外,我強烈建議同學們不要去看一些太功利的書,此類書籍往往急功近利,起著傳銷的名字,比如成功人士的XX個習慣,優秀人士速成大法,怎樣讓人喜歡你,崛起只需要XX小時(上述都是亂編的,就是類似的),這些書籍看起來很厲害,其實最可能培養的,也就是一點點小聰明,在社會上歷練幾個月,你懂得比他多多的,因為這樣的雕蟲小技忽視了底蘊和基本功的培養,得不償失;還有就是一些雞湯性質的書籍,少看,真的要少看,只會培養你一顆聖母玻璃心,還有,傻白甜。上述書籍只會讓你在讀的時候激動一小會,讀完後,相信我,你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


一定要看的話,可以看看丁峙遠的《方與圓》吧,部分內容寫的還算可以,但也帶有雞湯的影子。


還有追劇的同學,韓劇少看吧。要看可以看看美劇和日劇,在敘事和邏輯、故事情節安排上都好太多。美(英)劇如《紙牌屋》(第三季就算了吧- -!)《權力的遊戲》《神探夏洛克》,日劇如《Legal High》(這個強烈推薦,跟法律相關,而且有一定深度)《半澤直樹》《欺詐遊戲》《神探伽利略》《Mr.Brain》可以看看。


什麼,你說國產劇?? 呵呵呵呵呵


皮皮草同學,誰說學法律要口才好和性格開朗的- -!偏見啊!絕對的偏見。當然,口才、性格好在某些方面會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不是說口才不好,性格內向就學不好法律,做不成好律師啊。你可以看看《legal High》第二季,能說會道的古美門律師遇上冷酷內向的西伯利亞死神檢察官是什麼情形,被完虐了好么。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著作等身,可人家是個口吃結巴- -能說會道的李斯也自愧不如。法律強調的是嚴謹、認真、細緻,這麼說來,內向型的人反而更具優勢一些呢。

這麼跟你說吧,筆者以前天性外向,特別活波,在朋友面前就是一個人來瘋。可是學習法律之後,變得特別愛安靜,特別喜歡享受孤獨,自己看書、想問題獲得的快樂和成就感不是每天交際、吵鬧、玩耍的樂趣可以比擬的。

請記住,法律人的優秀的本質在於他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而不是其他。


KKK說她真的很不爽 同學,你妹妹今年高考文科三本,想學習法律,但擔心三本法學就業前景不好。這麼和您說吧,學校好,起點高,平台資源眼界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法學是一門長期積累的學科,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學科。學得好,學得精,到哪裡都很吃香;學的差,淺嘗則止,清華北大畢業不繼續學習未來也可能失業。國家也沒有政策說二三本的學生不能考檢察官、法官啊?也沒有說二三本的學生不能參加司法考試啊?也沒有說二三本的學生不能當律師啊?

我現在很多本科的同學,在檢察官、法官、律師行業也幹得很好。如果是在擔心平台差,還可以選擇名校考研考博,繼續深造。對於我們這個專業,繼續讀書,不斷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你是想要你妹妹輕輕鬆鬆學習,畢業找一個輕鬆穩定愉快的工作,那麼也許最好不要選擇法學。


有志者,事竟成;無志者,萬事皆休。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同諧共老同學,本科畢業沒有通過司考,想要從事法務工作。比較難,因為一般的法務、律師、法院、檢察院系統都要求通過司法考試,只能先從律師助理、書記員干起。筆者的建議還是首先通過司法考試,你不可能一輩子干律師助理,書記員吧?


木北涑同學,法學當然是可以自學的,不過相對而言吃力一些。我的研究生同學也有很多並不是法科出身,但也通過了湖大的研究生考試,成為了法學碩士,很多在複習後又通過了司法考試。反倒是,我覺得法學就應當是自學。大學課堂傳授知識不是高中形式的,高中是:老師生怕你不懂;大學是:老師生怕你懂了,顯得他沒水平(哈哈,開個玩笑)。大學老師只是幫你領進門的師傅,我們在本科、研究生上課的時候,一本本厚厚的教材,老師可能在一學期面面俱到給你講通透么?不可能的。只能選取重點章節重點發散,更多的還是靠自己課外自學。所以自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你可以去本校的課堂參與他們的聽課,買一些他們老師推薦的比較經典的教材。當然,前提是你要權衡好你本專業和法學自學之間的關係,保證拿到畢業證書,再考慮司考和法學考研的問題,否則就是得不償失了。


另外,涉外和法律英語這塊我不是很了解,水平有限,回答不了幾位同學提出的相關問題。問考博的同學,因為跟本話題無關,暫時不予回答,可以私信我,有時間我再回復。還有,提問的同學請不要老是強調自己水平差、理論知識稀鬆、起點低、二本、三本、專科此類的話可以么?一開始就自覺不如人,自己低看自己一眼。難道一定要上北大清華等名校感覺金光閃閃你才有學習的底氣和進步的動力?學習應當是立志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終身不放棄的習慣,像吃飯、洗臉、刷牙一樣平常,跟你的出身、處境並沒有任何關係。


我看有的同學提出的疑問和留言,真是渾身散發著絕望和無助的氣息。沒必要啊,真的沒必要。你現在的處境不管多差多爛,也只是代表現在。人要學會打順風仗,更要會頂逆風局:劉邦快五十歲的時候還一事無成,與項羽對壘,終生只贏過一戰,一戰定乾坤。世人都喜說霸王,有誰又知劉邦《大風歌》背後的豪情?那種從絕望廢墟中一步步走出來,建立起來的成就和自信,是任何人都不能擊垮的。想要成為卓越的人,首先要有一顆不甘平庸,卓爾不凡的心。只有你對現狀麻木不仁,自己放棄,駐足不前的時候,你才真正輸了。


PS:私信的同學太多了,問題也很具體,恕筆者精力時間有限,要保證正文的書寫,不能斷樓,暫時都沒有回復了,真的是回復不過來。以後有時間再集中處理。真的請原諒。

--------------------------------------------------------------------------------------------------------------------------------------------


6.27


回答完問題,繼續說正題。


筆者所說的學習,不僅僅是說看書,而是指包括閱讀在內的所有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更新。除了課堂上課、課外閱讀之外,還有很多學習的途徑。參加社團活動,了解了如何組織溝通各班級的同學,是不是學習?今天幫老師寫了一份簡單的書面材料和總結,學會了一種新的文書寫作方式,是不是學習?參加課外素質拓展,到法院看案件開庭,是不是學習?甚至,我打遊戲、看電影,從中悟出了某些道理,是不是學習?


以上當然都是學習的途徑。筆者大學期間也愛打打遊戲,但我和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的同學稍有不同,我一定要所有所獲。比如,筆者大學的時候正好是《魔獸爭霸III》對戰(不是DOTA)興起的時候,筆者反覆練習,因為看了毛澤東同志寫的《論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的文章,所以試著用他的思維方法結合所學的哲學、政治學知識,專門寫了一篇5000字的戰略戰術文;再比如,在玩《信長野望12》的時候,也是延續上面的思路,從政治、軍事、外交、人才、經濟、戰略、戰術等方面總結,寫了一篇2萬字的遊戲心得。後來,上述兩個遊戲我就不玩了,因為我從中已經學到了我該學的東西。


關鍵是有目標。目標性的學習。帶有目標地學習,在活動中不斷思考、提煉、總結,這才是有效率的學習。譬如,魔獸對戰的王者月神Moon、人皇SKY也許也是成天玩遊戲,但人家是職業競技選手,遊戲就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途徑,他們的遊戲活動是有價值的。而不以成為電競選手為目標的正常同學,幾天幾周甚至幾年的玩遊戲,荒廢了其他活動,只為了達到暫時的生理和心理的高潮,並沒有什麼卵用。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再強調同學們進入大學一定要有目標的原因。有了目標,你的一切活動才有了價值評判的尺度和標杆,在這個尺度和標杆里,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有意義的,你才可以得出結論,從而進行取捨,進而制定出實施計劃。而目標來源於你之前的廣泛參與活動、閱讀,來源於你參與活動和閱讀後對自我價值、能力、知識、興趣的評估。而且目標和計劃都是可以修正的,並不是說一開始你就一定要有一個清晰、明確,分毫不差的藍圖,然後一步步實現;而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根據你的學習情況,你的新收穫、新體會、新技能、新興趣進行不斷的修正。


站在南極點,想要往北走,哪個方向都是對的,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定位。

--------------------------------------------------------------------------------------------------------------------------------------------


6.27


繼續更新。


小時候我們學習,媽媽總批評我們:哎呀,這麼容易的問題怎麼會做錯呢?一定是粗心,你一定要細心啊!這麼容易的事,別的小朋友都會做,就你不會,一定是你特別笨!這麼容易完成的動作,老師都教過好幾遍了,你還是不會,一定是你不認真!


對不對呢?也許某些情況下是對的。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可能問題並不是出在粗心、笨、不認真上。作出這樣結論的媽媽,請問你了解人腦複雜的結構么?了解人的習慣習性么?了解人的認知和情緒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么?了解教育的有效方式么?


不了解,因為太複雜。


這就是人類思維的一個通病:總是把複雜的問題歸結於過於單一的原因。因為這樣省時省力,還順帶推卸了責任。有一種觀點是這樣的,越是複雜的事物背後,越有簡單的原因,聰明的的人總是能夠化繁為簡。但,簡單不等於單一。化繁為簡的背後,有你所不知道的緊密、複雜的體系與計算。

懂得很多的人生道理,卻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後會無期》


你只懂得了簡單的結論,卻不知道得出這個簡單結論背後複雜的運算,不知道系統內要素與要素相互之間的聯繫與關係,不知道某一個要素的改變可能給體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你所知道的結論,換一種情況可能就完全不適用了。


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的文明能夠在近現代超越中國的原因之一。因為人家能夠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並且精密計算、量化管理,一代人建立在一代人的基礎上迭代更新,又進一步加深對本質的認識。而我們的國學,依然是抱殘守缺,依然是那幾本經典。倒不是批評國學,看不起國學,問題並不在國學上,而是我們後人對國學的態度——後人永遠翻不過這幾座大山,總想著萬事萬物,所有新的社會現象,所有新的社會問題都用那幾句老話來解釋,生搬硬套,強詞奪理。


這是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沒有什麼道理是放之天下而準的,好像找到了這個道理你就無往不勝了,所有的成長,都來源於一點一點的積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還要看到本質在生活中展現出的各種複雜現象,找到本質與想像之間的聯繫與互動。


如此這般,你還想要輕輕鬆鬆,一輩子不學習,不思考,輕輕鬆鬆,聽幾位大師講講人生的「道理」,然後開悟,隨隨便便成功。可能么?


具體問題問題分析——抽象提煉總結經驗上升為理論——繼續實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實踐應用理論,積累新經驗,更新理論。想要尋找真理,只要遵循這個過程循環往複,至死不休。要想進步,只有親力親為,親身體會,哪怕厚著臉皮,撞得頭破血流,也要堅持到底。通往卓越之路,沒有近道可以讓你超車。

有同學會說,我其實知道學習的重要,我也知道培養能力的重要,我知道參加素質拓展的重要,知道參與實習和社會歷練的重要,這一切,我都知道。但是,


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這就像一個人長年喊減肥,永遠減不了一樣。減肥的道理還不簡單么?伸開腿,管住嘴;少吃多運動。但是為什麼絕大部分人做不到?所有的一切,背後的複雜機理是什麼?搞清楚這個機理,對症下藥,就有可能讓人真正行動起來。

夜深了,困啦,=_= 明天再更新吧。明天到重點了。

--------------------------------------------------------------------------------------------------------------------------------------------


6.28


更新。


筆者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一定要到深夜思路才比較清晰,才會動筆寫一些文章或者看一些書,而且閱讀或者寫作的時候往往是大量吸煙。連續更新的三天,到現在已經有點小累了。也不確定到現在還有多少同學堅持會看完。開始寫的時候純粹是好玩,沒想到寫這麼多,就是一點對法學學科學習的認識,在大家的鼓勵下才逐漸寫了這麼多。寫到現在,多少關注已經不重要了,算是對個人學習經驗和梳理和全面總結吧。


今天下午集中處理了同學的私信。其實就我個人而言,不太喜歡替同學們講具體的學習方法或者經驗,我更喜歡講一些理論和意識方面的東西,寫的比較散。方法和經驗再多,其實也只是「術」,而「術」背後的「道」,才是我們更加應該重視的。


所以我才花費了很多筆墨來強調怎樣尋找目標、目標建立後的價值和意義、以及信念、決心、毅力、持之以恆的重要性,聽起來很空,但你真正領悟後才會體會到它的價值。因為這些問題在我看來比搞懂某一種方法更加重要。我所能提供的,是一種思路,至於如何把這種思路落實為你自己的心得,那是你的任務。所以有很多同學一再問我,學長是選擇A好還是選擇B好……我真懷疑這些同學有沒有看完我的全文,我真的沒辦法替你回答啊。(沒有生氣的意思,可能是我文章寫的太長啦)茫茫多的人都喜歡向外尋找答案,其實忽視了對自我的叩問和內心的探索。我是一個二元論主義者,對於獨立的個人而言,我更強調唯心的重要性。


認識你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請你時刻思考這個問題,而且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答案。這才是根本的「道」,教會你一兩種方法,真的不能改變你的人生。

--------------------------------------------------------------------------------------------------------------------------------------------

6.28


接昨天的話題。


人類有兩種能力(或者說天賦),一種是認知,一種是情緒。兩者之間有著豐富的互動關係。作為一個理性主義者,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知能力是第一位的,情緒是第二位的。因此,雖然筆者也經常會受到情緒的左右,但更多的時候,我也會磨練我利用認識控制和激發情緒的能力。


認識到人的這兩種天賦,以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越是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人,其認知能力越是發達,控制以及激發情緒的能力也就越強。反之則越弱,越容易用情緒左右認知,代替認知。認知能力一部分受到後天的學習、經歷,知識、經驗的積累,以及長時間的觀察與思考的影響,一部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商」。


很多同學非常看重「智商」這個要素。但其實沒有意識到智商對於認知能力的影響只是部分,甚至是小部分。更多的是後天的學習、經歷,知識、經驗的積累。而且,認知能力只代表你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培養其他能力的可能性,是否能將這種可能性轉化為實際的成果,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出身、教育經歷、運氣、情緒的影響。


一個智商超高的人,一輩子如果在封閉的環境務農;與一個智商中等,一輩子混跡於商界、政界的人相比,你說何者的認知能力更強?——毫無疑問是後者。因為後者有更高的平台,使得他能夠接受更為廣泛的信息,從而積累知識、經驗。


所以,不要遇事失敗總把責任掛在自己比別人「笨」上面。你真的不笨,智商的差異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你缺的是高質量信息的接受,缺乏的是長期知識的更新與經驗的積累。


以電腦為例。也許A電腦的配置很好,性能出眾。但是沒有互聯網,不能下載新的軟體和應用。這樣的電腦,性能再好,也只能處理有限的問題;而B電腦也許性能不佳,但是可以上網,在硬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大量下載新的軟體和應用,這樣一台電腦處理問題的能力就非常強。


軟體和應用就是我們的知識和經驗,新的知識和經驗代表著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廣泛閱讀意味著你大量在下載和安裝新的軟體和應用,鑽研深耕某一領域意味著你不斷就某一軟體進行升級,迭代更新,越是最新的軟體解決問題的速度就越快也越方便。


家庭出身、運氣是你不能左右的,過去的教育經歷是你不能改變的,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你能改變的是什麼?就是不斷瘋狂的學習,不斷提升你的平台,讓你在更高的維度上接受新的信息,轉化為你新的知識與經驗,從而培養出更高的能力。


比拼的是速度。

誰學習、進步的速度更快。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一顆不甘平庸,卓爾不凡的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很多同學留言都有這樣的困惑,我起點低,智商差,平台也不好;我某項條件不好,會不會比別人劣勢,會不會受人歧視。一開始就已經預設了自己弱者的地位。在我看來,你上面所說的,正是你應該愈加努力奮鬥的原因!認識到差距,就努力去找出劣勢點,去彌補;不能彌補的地方,想方設法發揚其他優勢,揚長避短;落後別人2倍的距離,你用2.1倍的速度追上不就行了?!為什麼看到差距,總是一副絕望傷心自暴自棄的樣子?


--------------------------------------------------------------------------------------------------------------------------------------------


6.28


你無法行動起來,去努力學習,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情緒);而沒有學習動力和主動性的原因在於你沒有充分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沒有一整套提升認知能力的理論和方法(認知);又由於你沒有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你的學習效率必然低下,不願意多花時間去閱讀、思考、積累知識和經驗,從而進步緩慢,很難提升你的認知能力,甚至停滯不前,安於現狀,養成消極、懶惰、怨天尤人、聽之任之的習慣;結果就是更加無法再控制和激發出你學習的情緒,更加厭學。整段像繞口令的一樣的話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邏輯死結。


如何打破這個邏輯死結?


最簡單的辦法,是:


在開始的階段,不要受情緒的左右,哪怕厭學,也要去學習。


通過學習,廣泛閱讀、勤于思索,像吃飯睡覺洗臉刷牙一樣,積累知識和經驗,培養能力,從而提升你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一提升,你的情緒控制能力必然上升,能夠控制和激發出相應的學習情緒,形成動力和主動性;憑藉著學習的動力更加投入到新的學習中,進一步促使你的認知能力提升。——從而形成新的、良性的循環。


為什麼要強調開始階段,因為只有開始階段,你尤其需要克服學習的情緒障礙。而當你進入到學習良性的循環後,你的情緒更多是良性的,促進學習性質的。


大一,大二的同學,就處於這個學習的開始階段。這就是筆者為什麼一再強調廣泛閱讀,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成長的原因,請你要在開始階段就走入學習的良心循環之中。錯過了這個階段,你花費的時間精力,想要學習所要面對的困難只會更加巨大。


更為根本的辦法是:利用認知的力量,主動去認識情緒,控制和激發情緒。


情緒是一把雙刃劍,認識到情緒的重要性和其構成,你就可以揚長避短,避免有損於你目標實現的情緒發生,充分調動起有利於實現你目標的情緒。你無法充分行動起來主動學習,主要是情緒的問題,但根本上,還是對情緒的認知問題。


今天暫時寫到這,涉及認知和情緒的問題筆者認為是最為重要最為根本的問題。如果說一種方法(術)可以讓你暫時收益,那麼弄清楚認知和情緒的關係(道)會讓你終生受益。道生術。明天會繼續更新情緒的幾種構成,理性地分析情緒的哪幾類,有助於我們控制和激發相應的情緒,為我所用。


早點休息,別熬夜啦。

--------------------------------------------------------------------------------------------------------------------------------------------

6.29

今天應該是最後更新,準備把這個話題寫完了。主要繼續昨天講的情緒的問題,順帶講講閱讀的技巧(之前在知乎上有寫過,順帶複製過來)。感謝大家幾天來的支持。


昨天我看了下來自西政的 @Milkee 同學的答案。覺得寫得非常好,推薦給大家,就在樓下。言簡意賅地分析了法律人的類別和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發展道路,她的很多觀點比如大一大二提升綜合能力、大三、大四準備專業、通過司法考試、考研提昇平台的觀點都是和筆者一致的。她寫的簡短,但更加具體一些,推薦給大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今天的留言和私信很多同學問了我關於法學就業前景的問題,所以在繼續昨天的話題之前,想首先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同學問我法學是不是不好找工作?這麼跟您說吧,工作有的是,我樓下的酒樓常年招手洗碗工、服務員、大堂經理,有保底有提成,高中文憑即可。我要是想去工作隨時都可以去,這樣的機會滿大街都是,你說工作不好找么?但是洗碗工、服務員、大堂經理的可替代性非常高,加之酒店的營業額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這一份工作可以說是非常不穩定的,基本上不可能幹一輩子。


所以,我所理解的你所提出的法學好不好找工作,意思是法學專業好不好找一份讓你滿意的工作?一份滿意的工作有哪些條件?待遇好、收入高、有發展前景、機遇多、穩定、最好還能離家近?


然後你還希望你法學本科生一畢業就找到這樣的好工作?

天呀嚕。如果你大本畢業找到了這樣好的工作,請你一定要私信告訴我。我馬上不讀博來給你幫忙。

別的專業我不清楚,至少在我們法學專業,強調的一直是厚積薄發,除非家庭有特殊的關係和背景,實際上不可能是讓你一畢業就可以找到非常舒適滿意的工作的。法律是一個低起點但是高門檻的行業,我國不缺學習法律的人,但是缺乏對法律有精深鑽研理解的人。


起碼,你得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而通過了司法考試,也僅僅意味著你有了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格。注意,僅僅是資格,干成什麼樣,全看你自己,還差得遠呢。


一般而言,通過司法考試,在律所掛職實習一年取得律師證,你就可以成為一名正式的律師。但是,最樂觀的估計,你起碼還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上路。我所說的上路,是指你起碼需要經歷這樣的時間才能夠基本達到收入比較為可觀的狀態,對自己的業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自己的特長興趣專攻哪一塊有了比較清楚的定位,有了一定的人際關係網和可觀的資源。


而在這三五年里,你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呢?一句話,慘兮兮。有多慘,我就不細說了。大部分的律師都沒有挺過這個階段轉行最後幹了別的。注意,三五年還是我個人最保守樂觀的估計,具體多少年,看你個人的悟性和運氣。我碩士的幾位同學,從大三通過司法考試開始,研究生階段一直在從事律師行業,目前已經有所小成,他們的專業素養、理論功底、人際交往能力、資源整合能力都是筆者相當佩服的,有一位還是湖南省司法考試的前三名,即便是以他們的素質,三年的時間也只能說是起步?然後您可以思考一下一個大學渾渾噩噩,專業知識稀鬆的畢業生,畢業後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好工作?


正是因為如此,我很多本科的同學,即使是通過了司法考試,最後還是轉行幹了其他的工作,更不用提那些沒有通過司法考試的遊戲了。


核心競爭力。

irreplaceable。

不可替代。這才是你應該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法律,一直是精英才能生存的行業。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想要畢業就找到好工作,我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不可能!要麼,你從大學通過司法考試那一刻起,鑽研業務,持之以恆;要麼你考研考博,紮實理論功底,想要在法律行業生存,只有這麼兩條路讓你選,哪一條都不輕鬆。


但是,相對其他專業而言,法律又是「好找工作」的。

比如,公檢法、公務員,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有很多專業可以報考;

又比如,中國有這麼多企業、公司,稍微大一些、健全一些的公司總有法務部或者相關法務部門吧?(一般要求通過司法考試)

其他的交叉領域,比如仲裁、金融、投資、銀行、人事、營銷、管理,學法律的是不是有那麼一些許優勢?


所以,如果你的目標僅僅是找工作,法學其實是不難就業的;如果你的目標是找一份滿意的工作,無論是律師,還是公務員,還是其他行業,選擇了法學專業,就是你不輕鬆的開始。從選擇法學專業那一刻,你的命運就只有一種:hunt or be hunted。

Do or do not,there is no try.


--------------------------------------------------------------------------------------------------------------------------------------------


6.29


繼續講情緒。


筆者個人將情緒劃分為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情緒,按照其作為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三類:(1)動力(動機)類; (2)興趣類;(3)成就感類;與此相對應的,負面的情緒可以分為(1)反動力(動機)類;(2)非興趣類;(3)挫敗感類。


要注意,正負能量其實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藉助認知的力量,我一直在有意識主觀的增加我的正能量,轉化我的負能量。


譬如,以動力類而言,有人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讓自己喜歡的妹紙高看自己一眼;有的人學習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學習,純粹隨波逐流;有的人學習是因為家庭原因,想要通過學習改變命運。比較上述三種學習的動力,你覺得上述三類人何者的學習主動性更強一些?誰的學習成績可能更好一些?


動機(動力)層面的情緒,是影響我們學習主動性非常關鍵的因素。之所以很多人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學習,是因為他(她)有一個強大的學習動因。而有的同學之所以厭學,正是因為你缺乏了這個學習動因,或者你的動力不足。


如何增強你的學習動因,筆者有以下辦法:


第一,從根本上充分認識到學習對你個人命運的影響重要性。這個筆者在之前已經說了很多遍了,再次強調,毫不為過。

第二,要把學習與你的目標關聯起來,搞清楚學習之於你各個階段目標實現的意義,越仔細越好。譬如,我這個階段的目標是為了贏得辯論賽某場辯論的勝利。那麼好,本次學習的目的就在於在你贏得辯論賽,我可以憑藉辯論賽的出色表現競選學生會幹部,贏得各種素質獎學金,獲得老師、同學們的肯定,更深層次一些,是為了培養我的口才、邏輯思維和表述能力,而口才、邏輯思維和表述能力一提升,未來與之相關的工作我都可以勝任了。將這個關係想清楚,你就打開了一副學習與未來藍圖之間的關係,你就清楚了了解到學習掌握與辯題相關信息的重要性,你也就有了學習了解相關知識的動力。


第三,學會尋找各種有助於提升學習動力的因素。比如,你喜歡一個成績特別優秀的男生(女生),你是不是有了想努力學習讓他(她)對你刮目相看的衝動。又比如,有人嘲笑你幹不成某件事(負動力),你有沒有把這件事干成然後瀟洒打他一會臉的衝動(負動力轉化為正動力)?再比如,有一所非常理想的律師事務所,是你夢寐以求的工作。條件是雅思考試能夠達到特定的高分,所有的條件你都符合,你是不是有了幾個月努力學習英語的想法?再再比如,你偶然看了一篇有關山區兒童學習的紀實文學,你是不是深受震撼,對自己懶惰的行為深以為恥,從而一個下午呆在圖書館進行學習?這都是促進學習動力的各種因素。


動力讓你有了學習行動的起始動因,而興趣和成就感幫助你將這個動因維持下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有了樂趣,在學習某些知識從事某項工作的時候會讓你感覺痛苦少很多。興趣渾然天成,似乎並不受我們的控制。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興趣從本質上來源於對某一事物其價值的了解和對該事物相關知識的掌握。簡單來說,你用心愈投入從事某項工作,你愈對該項工作有興趣。


你對某個事物不感興趣,請問,你有真正全面了解過這個事物么?任何事物,能夠存在於這個世界,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沒有什麼事物是百分之百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以我們法學為例,很多沒有學過法學的人覺得我們的學科就是一門非常枯燥、毫無生氣的學科,晦澀古板。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么?


你有看過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了解過美國的法制對美國民主建立的影響么?你有看過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了解到原來一個國家的氣候、文化、地理環境、貨幣、政治制度甚至居民的性格、脾氣、秉性都與法律生活息息相關么?你有關注過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知道原來一個國家的大法官可以通過這麼巧妙的方式篡取權力么?你有研習過辛普森案件,知道原來某一件確鑿無疑的事在法庭上也可以被生生地推翻么?


一旦你了解到上述知識,你才會發現,原來法律這麼有趣!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竟然存在這樣奇妙、生動、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成就感,同樣來源於你對某項工作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鑽研。準備司法考試很枯燥吧?但是你每天制定學習計劃,完成幾套試卷,並把完成的學習量記錄在本子上,幾個月下來,把厚厚的書籍和你完成的考卷整齊地碼放在書桌上,你會不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然後,藉由精心的準備,你通過了某一項測試,完成了某一項高難度別人不能勝任的工作,你是不是感覺自己空前強大和自信?


原來我也可以啊!


愈是堅持,愈是努力,越能激發出上述三種的情緒力量;愈是激發出上述三種情緒的力量,你就愈是成功;愈是成功,你就愈是能控制和激發自己的正面情緒。


一顆不甘於平庸、卓爾不凡的心就是這樣一步步,藉由動力、興趣、成就感的良性循環不斷打造的。一旦你失去上述三種情緒力量的支持,你就會不斷地失敗,而由於失敗,你就會愈加失去動力、興趣和成就感,惡性循環。所以,正視情緒的力量,從今天開始,培養你學習的動力、興趣和成就感。


--------------------------------------------------------------------------------------------------------------------------------------------


6.29


本話題寫到這裡暫時告一段路了。再次感謝大家幾天來的支持,從不到個位數的贊到將近1K,幾百的收藏量,近K的問題關注著,以及200多位同學對筆者個人的關注。很多同學問筆者的聯繫方式,這樣吧,微信不方便透露,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加筆者的QQ 68431784。筆者平時閱讀、工作也比較忙,9月份以後還要準備論文和相關科研,只能在空閑時間回答大家的問題。請大家繼續關注我的動態,支持我的知乎回答。謝謝!O(∩_∩)O

PS:好友已經滿了- -~加不了了。有興趣有問題的同學可以加群 法律人馳騁天地 487473338。註明知乎即可。

附上筆者寫的有關閱讀理解與記憶的知乎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麼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 路小瘋的回答


最後,用李健男神的《嚮往》歌詞作為結尾吧:

我知道,並不是所有鳥兒都飛翔;當夏天過去後,還有鮮花未曾開放;

我害怕看到你,獨自一人絕望;

更害怕,看不到你,不能和你一起遺忘。

多想你在我身旁,看命運變化無常,體會默默忍耐的力量。


任何卓越的人,一定會有一段獨自一人,默默忍耐的時光。請記住,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全文完)


同學們要抵制住獎學金的誘惑,努力學習!

1

貧道首先大家要明確一點。「大學者,研習高深學問也」。大學不是吃喝玩樂的大型幼兒園,不是60分萬歲的反高中場所。大學是學習諸位24歲走上社會後安身立命之技能的地方。如果你的專業很冷門或者不喜歡,那麼你需要在這四年里自學一門技能,並以此安身立命掙錢養活自己。例如本科四年從會計從業資格證考到中級會計師,或者考個中級口譯高級口譯,或者掌握一手過硬的畫工。鄙人接觸過的一個galgame主美術(腐女畫師),就是從大連海事大學(大連艦娘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就干起了專職畫師。但是轉行的同學請切記,一定要各門課都及格,順利地拿到學士學位,否則你念大學幹什麼?也許你會說畫動漫不需要文憑,但不要讓你的父母太傷心。而且拿個學位後,你可以考個閑職(如無人問津的小圖書館),每天有充足的時間看漫畫讀輕小說。我們需要一批宅男腐女,爬上世界政治領袖的舞台,去推行我們的思想,搞出天朝版艦娘,咳咳,抱歉扯遠了。。。

2

對於以「能力比知識更重要」的新一輪讀書無用論。筆者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是基礎。沒有知識,除非你有李自成的能力、八字命格和運氣,否則只能一輩子搬磚站櫃檯了。以法學為例,沒通過司法考試,法院檢察院的門檻你都夠不上,就別談你的官場筆記了。沒有認真複習,考不上公務員,你的酒量再大,也只能在大排檔裝逼吹牛用。各位施主,正如《了凡四訓》里所講,能力是因,學習是緣,只有因緣聚合,才能成為高富帥白富美。而且,再無用的知識者,也不會混的太差。極端點講,有一張北大清華的文憑,請你放心,一輩子衣食無憂。最次找個高中把你供起來,作為高考的激勵與吉祥物(笑)。巴奴火鍋創始人在我校演講時提到,有知識有文憑的人,成功的概率比沒有者大的多,所以同學們要好好讀書。再比如,各現代文明國家的政要,都是名校學霸。Yes minister里劍橋的小漢還經常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嘲笑Jim。而搬磚的,90%都應該學歷層次較低。備註:本部分的知識,是指的系統的且原則上被社會正式承認的知識。例如醫學學士學位所代表的醫學知識,注會證書所代表的會計學知識。「金魚的記憶力有幾天」等瑣碎知識和艦娘大建玄學研究等不在此列。

3

好啦,現在同學們充分認識到青蔥too young too simple,筒子們已經建立起對大學學習重要性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發誓要在教室和圖書館踐行「兩學一做」,實現「青春夢、成才夢、中國夢」了。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然後劇情發展。大學的第一節課的上課質量也許會令同學們大跌眼鏡。老師先激情十分鐘,歡迎大家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事業,然後完全照本宣科or離開課本腦洞大開(老師們講課不是扯淡就是催眠啊。。),總之與高中完全不一樣。但如果遇到和高中一樣的風格,恭喜你遇到好老師了。

4

大學老師的目標函數和高中老師完全不同。因為高中老師的業績是與大家的考試成績劃等號,所以老師會拚命督促大家學習,努力備課讓大家理解、記住知識。而大學老師的業績主要是做科研、發論文,兼職掙錢等,可謂是上課成了「副業」與「良心活」。大學老師上課不備課是普遍現象的,這個在高中里不可想像。於是一節課放視頻(半節課沒了)、念課本(一節課沒了)、三遍點名(10分鐘沒了)、讓同學們自己講、時事評論、扯淡(一學期沒了)等都是度過時間的手段之一。(參考資料:學術中國微信公共號 大學老師磨洋工的十大招數)。於是呢,大家一定要學會辨識應對「水課」。

5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記住我們排斥的是磨洋工、沒激情的「水課」,而老師扔開課本,按自己的思路開「百家講壇」,我們是大力歡迎的。對於這類老師,首先,有種情況是,不僅與課本脫離,更與期末考試脫離,期末考試還是按照課本來(幾個老師幾個教學班,統一命題的需要)。所以期末是按照課本來的。恭喜大家實現了與中學的最大不同,上課是上課,考試是考試的二分。上課也要上,因為這種課往往是學術前沿。下課也要自學,因為期末要高績點。另一種情況是按老師講的考試,那就好好記筆記即可。如果講的太好可以用手機錄下來,做私密資料(不要網上公開傳播,因為大學課堂的自由來源之一就是課堂的相對封閉性)

6

水課應對策略一(攢績點去出國保研派):坐在第一排,然後開始自學課本,老師上課然後各位就理解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了。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段意等說明文閱讀技巧就用上了。這裡需要注意你的課本是不是權威課本。比如法律出版社或者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通用版本。在外國,大學課本同我國中學課本一樣,是嚴格的。而在這裡,老師們為了湊科研成果,各種教材層出不窮。如果你們的教材是貴校出版社自己出的(五法四系和清華廈大浙大等例外),建議只在期末考試劃重點時用吧,以後這類教材就嚮往屆學長學姐借or複印,學完就廢棄物循環給下屆。不會的法學術語,就用手機查。讀不懂是正常的,因為一門學科的學科語言,其實和外語差不多,掌握學科語言之後,這門學科也就掌握了。就像門外漢聽不懂摸哈。大家會問,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坐在第一排的,坐在後面多清凈。答曰:與其坐在後面,不如坐在第一排,給老師一個好印象。因為很多學校都是要算課堂表現分的。而且認識老師之後,老師可以推薦實習,考研推薦導師,最次推薦好書,學習生活答疑解惑傳授人生經驗等。如果老師問為什麼不聽課,就說自己要考研清華北大,正在複習。老師再問你為什麼來上課,還坐在第一排,就說老師講得好,不忍放棄。然後一個完美的悖論就形成了。老師知道自己是在開閘放水,所以不會深究

7

水課應對策略二(學術黨考研派):就是完全無視績點,追求學術自由翱翔的同學。那就請大家盡量逃課,去聽感興趣or名家的課,去逛圖書館。這裡有n多把圖書館法學部分讀了一邊,比較各家學說長短,心裡批判偽學說的同學,最後成為大學老師or牛人的例子,這裡不再贅述。但記住一定期末要及格。沒學士學位是沒法考研的。

8

好資源推薦。作為文科生,大家要善於利用網盤搜索找pdf版的電子書。較老的法學經典基本都有pdf版的。成本的印刷嗎,淘寶網有,而且還包郵。「窮則網盤搜索,達者正版書庫」,中二的窮學生時代過後,大家一定要支持正版哦,要不三聯書店只能進一步萎縮了。非「學術就是自娛自樂」的話,推薦司考音頻視頻,比如厚大的免費視頻之劉鳳科講刑法,理論性與通過考試的形神兼備。用司考貫穿大四年的法本學習,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所謂的能力,先推薦大家讀《了凡四訓》,儒釋道三家的講解都可以。了凡四訓裡面可是包含著命理知識哦。然後推薦三個神器。英劇Yes minister(大英帝國官僚主義、學英語神器、永遠的神劇) 參謀助手論——為首長服務的藝術(和yes minister一塊看,你發現伯納是個好秘書) 《明朝的那些事》( 一國之國民,必對本國歷史有所了解,才是常識。一方面是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古人讀史目的之一就是學習處理人情世故的「社會學」。另一方面,讀這本書是交給大家,使用能力前,必須樹立正確的三觀。就像道士們學習法術之前,必須修行大量的道德功課,乃至忍辱等特殊課程。)

9

學好英語和關注時政。考研有三門課,政治,英語和專業課。包括經濟、政治的時政,文科生一定要關注。只懂法學而不懂政治,將是一個十足的蠢漢。只懂法學而不懂經濟,那麼將成為全民公敵。政治知識是與考研政治、考公務員等緊密結合的,亦算是一門常識。但除非考試,政治不用刻意學,沒事看看時政新聞即可。同時強烈推薦大家參加模擬聯合國的活動(此處省略1萬字,而且法學的同學可以藉此機會去五法四系「見的多了」。)英語的話,找英語小說,到外國網站看看英語新聞的休閑方式,或者直接天天四六級雅思托福GRE吧。記住用英美劇提升英語,那麼一集至少要看10遍以上,直到台詞都背下來才算。(科學大爆炸里的專業術語例外)

10

垃圾活動。到了大學會被天天拉觀眾,去看各種假大空豆腐渣活動。因為各位的學習成績是不算輔導員業績的。輔導員的業績就是學生別出事的基礎上,成天各種文體活動,「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輔導員的目標函數和大家成才的目標函數也是不一致的。然後問題是輔導員還管著獎學金、三好等榮譽。對此,筆者建議大家,同學們要抵制住獎學金的誘惑,努力學習!不去這些活動即可,事後輔導員過問就檢討(老師,我高考沒考好來的,原來都是考清華北大的手,我來這就是為了考研到北大。。好的,老師,我犯了個人主義錯誤,集體榮譽比我考北大更重要,我深刻檢討。。。),改了再犯,犯了再改。扣分只是影響你們評獎學金等,其他什麼都不耽誤。只有明確的違紀(如考試作弊、政治錯誤等要記過處分、警告處分等)和掛科才能阻止你畢業。極端的話,建議帶著一張慢性病診斷書來學校,以身體不適逃離雜事。記住,6級刷到600分以上,雅思弄個6.5以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弄個省級以上獎勵,讀書多了靈感溢出寫幾篇論文(現在發論文都是需要版面費的,這已經成產業,大家自己百度新聞),比什麼校級優團優干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而且這些成績出來後,你可以主動去管輔導員要。至於學生會等各類學生組織,筆者的建議是,如果從裡面學不到知識了,感覺索然無昧了,又不是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就離開吧。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是安身立命之本。

http://weixin.qq.com/r/KUyVjd-E3IKjrZvu9xk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JD剛畢業,算上本科四年+LLM 1年,我的校園法學生活就全部結束了,總共8年。8年里實習了不少地方,內所、外所、法院、國外的律所、clinic等等,即將在美國工作。說說感悟吧。

如果回到大學,我還是覺得放在第一的是外語。外語好的優勢不是短時間容易顯現的,所以容易被忽視。但是我要說幾點:第一,外語是眼界,外語好就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出國後,學校圖書館藏書200w冊,這些都是英文的。第二,外國人寫的專業類書籍比國內的好。好在什麼地方?成!體!系!成體系就便於學習,容易掌握。所以,專業類書籍,能看原版的,就別看中文的。第三,英語好可以去外所實習。四六級的水平是不夠外所的標準的。我本科大四時候正好是經融危機律所大規模裁員,其他同學在銀行、公司、內所實習的時候,我是我們班唯一在外所實習的。我GPA 3.0,是學渣,但是我外語好,可以和老闆交流無障礙。所以,基於這些,我還是要說外語最重要。不管你選英語還是日語還是德語,這一點都一樣。

第二個我覺得重要的是邏輯。譬如說,非黑即是白嗎?錯。還可以是紅。這樣常見的邏輯錯誤平時太多了。在生活中就是男女朋友吵架,男朋友說:你怎麼每天這麼晚才回家?女朋友說,那你要叫我下午3點回家我也做不到啊,我要上班啊。問題就在於,不晚不是要叫她很早回家,不晚還包括在合適的時候回家。這樣的邏輯訓練有什麼用呢?用處太大了。不管是非訴還是訴訟,都是要跟別人談判的,律師和律師在電話里是要吵架的,邏輯好勝率高。

你可能覺得如果目的是吵架和談判的話,參加辯論隊會比較有用。我大學時候也參加過,後來退了。因為我覺得沒用。辯論隊比較講究方法,說漂亮話,旁徵博引,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問題,論證的嚴密性和論點的正確性。舉個例子,古人云,宰相肚裡能撐船,可古人又雲,有仇不報非君子,矛盾了。即使一個俗話說得好沒有和另一個俗話說得好相矛盾,但是我能不能問一下,為什麼俗話說的「好」呢?憑什麼以前一個人說的話需要給它更多的權威性,為什麼我說就不行?就「有仇不報非君子」而言,即使我承認他的權威性,但是你怎麼知道過去對「君子」的定義和現在對「君子」的定義就一樣呢?你怎麼知道,如果說這句話的人活在今天的社會,基於今天的社會價值判斷,還會說一樣的話呢?所以我要說,法律人的優秀品質不應該是一張嘴就說漂亮話,而是要實事求是,要為自己的話負責。明知道經不起推敲的話少說。

邏輯是skill而不是knowledge,不需要積累,只需要訓練,自然會熟能生巧。我當時是因為練習lsat才鍛煉起來,這麼多年過去,仍然覺得實在太有用,受益良多。

第三個我覺得重要的是實習。實習一定要越早開始越好,最好大一就開始。我們國家法學教育的最大失敗,就是畢業後的學生是沒法直接用的。我們國家對於法律的教育,絕大多數是在工作崗位上完成的。我讀本科的時候,連基本的法律檢索都不教,法律文書也不知道怎麼寫。到工作崗位里簡直是白紙一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本科同學畢業出來被律所開價2000一個月,研究生畢業被開5000一個月。所以,並不是在學校呆的時間越長,學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成為一個好的法律人。優秀的法律人是練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要早點開始實習。

另外,實習的地方不要只局限於一種類型,哪怕你下定決心只想做檢察官,你也該去非盈利、律所、公司里實習一下看看。我的室友進法學院的時候一心想做檢察官,3年JD讀完,她想做public defender了。簡直是180度轉變。所以,多嘗試不同的東西,開拓一下眼界,明白個中好壞,再選擇自己的職業道路。

第四個是要搞好GPA。這是我最後悔當時沒有搞好的地方。從邏輯的角度說,以前做的不好不代表以後做的不好。但是社會是經驗主義的,不講邏輯的。社會傾向於認為,以前做的好的,以後才做得好。我隨後發現,GPA高的同學,往往都比較認真。不是因為他們一定就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在正確的時間應該做正確的事情,並且能夠把它做好。

第五,關於社團。取決於你的時間,可以選擇性參加。人一定要有愛好,所以如果社團能夠幫你結識有相同愛好的人,那是對校園生活的極好補充。社團政治是一個花時間、容易結怨、回報又不高的事情,我自己並不喜歡,所以也沒有做。跟我一起玩社團的同學當時想要做社長,經常跟我抱怨社團里的競爭對手,那麼估計對方對他也差不多。當然,我不想說所以你就不要去搞社團政治。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舞台,說不定你會喜歡那種感覺。這跟找實習一樣,可以自己去體會,再做選擇。

最重要的要放在最後。最重要的是要搞好身體。法律這個行業是辛苦的,工作里經常需要熬夜。有個好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希望你能歡快的渡過四年的時光。


國內的法學教育,除了排名前幾的學校,大都不太成熟。至少就我而言,在一所C9高校的法學院,學習壓力只有在期末才感受得到。所以並不是你一個人感到空虛。 宅寢室,翹課,看劇,談戀愛,睡覺。難道真的要這樣度過大學生活了嗎?說真的,我們都想玩樂,但是生活如果僅剩下玩樂,沒有徵途,沒有追求,沒有夢想,我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 有充裕的空閑時間,我想,並不是學校的缺陷,而是改變自己的機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變成自己夢想的樣子。大學四年,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也是人生中最後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四年。 好好利用這四年,對於以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ω????)
首 先,我想聲明一下,我的答案不僅僅局限於法學學習上,還包括綜合素質的提升。因為優秀的法律人不僅僅需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而應該是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大學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只是,還應該為自己成為一個社會人做準備。
1.專業知識
  專業的學習,首先好好把握上課的時間,多與老師溝通,做好預習複習工作。(這個大概應該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其實大學的課程不難,臨時抱佛腳也能輕鬆80+,然而這樣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幫助不大。專業知識的積累還應該靠平時腳踏實地的學習。 為什麼大學的學習強度與高中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大家卻仍然不願意去學習呢?明明做到高中一半的用功就能學好專業的。為什麼不每天抽出2-3個小時來溫習功課,背法條呢?
  平時上網可以看看網易公開課,Coursera-公開課之類的,能學到很多。
  噢對了,千萬不要窩寢室!!!我們又不是技術宅!!(我能說我是技術宅么?)寢室是青春的墳墓。上個學期買了數位板天天在寢室擼畫,實在是利於身體健康。寢室不是學習的地方,我們常常因為懶而不願意去圖書館自習室學習,然而待在寢室只能墮落!學習效率非常低!和室友聊聊天,喝杯茶,刷刷手機,一晚上就過去了。所以,要是真的想學習,背書包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吧。
  然後是司法考試。一般是在大四上學期的時候參加司法考試,這就意味著大三下你需要每天去圖書館複習。過著非常艱苦的備考生活。這段時間你會非常孤獨和煎熬,千萬不要放棄,學會堅持也是成長的過程。
附上鏈接,希望對你有用~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瀏覽的網站? - 調查類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560512
2.鍛煉口才
  畢竟以後是靠嘴巴吃飯的人,口才必須得有啊~口才這種東西,有的人生來就能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有的人是靠後天鍛煉提升的~所以就算口才不好也不要灰心,因為可以培養。 鍛煉口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多參加演講比賽,注意自己的技巧,參加一些辯論賽 ,之前也有答主說過了~ 對於法學生,大學期間可以參加的比較有含金量的比賽有:理律杯模擬法庭比賽、貿仲杯、jessup國際模擬法庭,還有一些像金杜杯、匯衡workshop之類的案例大賽。參加這些比賽是對自己的挑戰,和團隊一起合作的經歷也非常特別,將會成為大學中難忘的經歷,對以後職業規劃也非常有幫助。如果取得了不錯的名次,還有可能獲得去頂級律所實習的機會。總之多參加這些大型比賽對自己的幫助是非常大的。有時候我們可能會不自信望而卻步,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想起一句話:如果你不去嘗試,就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做得多好。 大學就是給你許多嘗試許多機會的地方,就算做的不好也沒人責怪你,因為你還年輕,有無限的可能。不去嘗試,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這樣好的機會。我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夠做到多好,所以我會盡一切可能挖掘自己的潛力。
附上我認為比較好的答案鏈接(然而並不知道答案的鏈接在哪裡):
如何鍛煉口才? - 溝通
3.提高英語水平
  對於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英語非常重要。即使你不選擇出國,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是進好律所的敲門磚。 除了沒什麼含金量的CET6,建議去考個雅思托福。畢竟上過大學的人都考得過四六級,然而考雅思托福的人並沒有如此泛濫。雅思和托福還是能夠很好地證明你的英語水平的。另外,很多上海的好律所在筆試或者面試的時候會考英語翻譯,例如合同的翻譯之類。因此法律英語也要很棒才是。 法律英語的學習,答主所在的法學院是開設了一個國際班(現在很多學校都有的),類似於強化班之類,會著重培養法律英語能力~部分課是外語教學,配有外教。因此法律英語會比別人好一丟丟。如果沒有這個資源的,建議可以去滬江上背法律英語的辭書(話說還是蠻喜歡滬江的,日語和英語的學習都用滬江),然後上文也提到過,網易公開課也是用英文授課,可以提高聽力。除此之外,可以去學校的資料庫找一些英文原版的文獻,多看看法律英語的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分享幾個學習英語的答案(不知道怎麼分享答案,只複製了問題地址):
通過「聽寫」學習英語,效果怎麼樣? - 英語學習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英語學習方法? - 調查類問題
4.培養情商
  其實大家都懂的啦~就是情商不要太低,不然以後進職場會吃虧的。
  大學的時候多參加一些社團,社團就是小社會,和不同的人多接觸接觸,會了解一些為人處事的方法。學法律的,需要比較強的溝通能力。做律師以後要和當事人交流和溝通,從他那裡了解案件的信息。做法官的也需要溝通協調。要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朋友應該交什麼朋友不該交。
  並不是要變得八面玲瓏,而是不要變成一個令人討厭的情商低的人。
  另外在實習的時候也能體現一個人的情商。有些人不喜歡在實習的時候打雜,認為沒有意義,然而這其實是對前輩的尊重,也能提高同事對你的好感。實習的時候要想學到東西,不能夠坐以待斃,等著哥哥姐姐們來交,而是應該主動找事情做,主動問問題~因為他們也有他們的事情,很多情況下無暇顧及到你,而且你一個實習生,人家憑什麼跟著你跑教你東西,學習本來就是主動的事情。
  總之~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踏實。可以有個性,但一定要顧及他人的感受~
5.穿衣搭配
 著裝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第一次見面人家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著裝,著裝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如果穿得邋遢,頭髮雜亂,人家對你一定沒有什麼好印象。相反,如果穿著得體,面容乾淨整潔,會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能夠在面試中加分不少。
  感覺中國人一向不太注重穿衣,從我們的中學生校服就可以看出。。。甚至是在大學中,很多人出席正式的場合都沒有一套像樣的正裝。
  建議可以研究一下穿衣搭配,知道那些場合應該穿怎樣的衣服,日常的穿衣品味也可以提升一下。女生可以學習化妝,不要太屌絲即可。男生也要會穿衣!會穿衣的男生加分很多有木有!!!

像這樣。我還是比較喜歡井柏然的穿衣風格的~但是切忌花哨的,男生如果打扮太花哨就會很騷!
像這樣:

很gay啊有木有。
附鏈接(男生的木有,自己去找~):
顏值不高的女生外在上可以從哪些方面提升形象? - 服飾搭配


一更:1. 二本的同學考研優勢、劣勢何在?
2.top律所很看重本科學歷嗎?如果是,有志於進入top律所怎麼辦?

作為西南政法大學本科畢業非優秀校友、中國政法大學在讀非優秀學生來答一記(高考結束了,我為母校做廣告!)
首先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根據興趣不同的分為以下幾掛:
法學專業學霸型:
此霸對法學專業有濃厚興趣,未來有志於從事科研或者高校教學工作。
初階:上課專心聽講,課後愛好閱讀法學經典著作,經常聽法學名家講座。
進階:不僅是為了考試,就是喜歡法學,喜歡獨立思考,而且看的東西越老越高深,有時候為了補充知識面還會涉略哲學、社會學或歷史方面的著作。
能與老師、教授深入探討專業問題。如所在學校沒有相應資源的,可以到隔壁名校蹭課且能堅持不懈。
自本科開始已有科研成果,越往上讀發表的級別越高。更有甚者碩士期間便能發表重要學術成果在核心期刊(個人獨立學術研究成果)。
我認識的學霸們均是視讀書為生命,猶好與能攀談二三的教授或老師交流。

外語霸
熱愛外語學習。背單詞、聽原版僅僅是標配,熱衷參加與外語有關的協會、活動(小至英語角、大至飛到各地參加模擬聯合國或各類國際比賽等),想辦法結交語伴創造口語環境,四六級已經沒有挑戰性,考bec、雅思、托福(不管是否為準備出國)

實習霸
一有假就在工作或實習,注意,不是為了出實習證明,而是真的在學習法律在實踐中的操作;或者是到各大企業體驗不同企業工作氛圍。

活動霸
一人身兼數職:頭銜頗多,某某幹部某某會長某某主席;社交頗廣,搭通天地線,輔導員、團委老師、書記都能說上話,同學裡有威信,凡活動必有其背影忙台前幕後籌劃各類組織事宜。或者在某組織(辯論會、學生會、社團)當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非專業學霸
此類學霸對本專業興趣不高,但是對其他專業有濃厚興趣,修鍊方法參照類型一。

以上各種霸類型不同,其未來成長方向比較有可能是:
科研為主:在本科期間已有心儀導師或學校,定期發表學術成果,關注學界發展,後期主攻該校考研乃至考博。

律師為主(高端或涉外業務):至少需研究生學歷,top所有特定目標學校要求,國外llm、jd加分,實習經歷豐富,最好有top所或magic circle實習經歷。英語好,比較重要,尤其是涉外業務。少數比較優秀的本科生能夠進入到比較好的所或比較好的團隊(無人脈情況下)

律師(訴訟)或非法律專業:無太多硬性要求,最好是性格擅長與人打交道。

公務員:無太多硬性要求,部分城市部分職位要求研究生。最後一年努力刷題然後全國飛考公。

轉專業:實在對本專業沒興趣…

也可以任意組合按不同比例調配。
針對不同類型的霸設計的成長路線不同,根據不同職業需求需要培養素質也不同。

我個人比較傾向在大學的前半段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專業、英語和能力均能兼顧者更佳。在後半段確定自己目標和方向後再根據目標專攻某個方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成為哪種霸,那你要學會嘗試,了解自己,設計最符合自己實際的道路。

覺得本科不夠好想要上個更好平台的同學請考研;
覺得學習相對不重要更看重工作機會的儘早學會待人接物。但是請一定不要放棄本專業好么,基本的學習都搞不定確實很讓人懷疑個人能力。

最後,請一定過司考好嗎?不過的話連法律從業資格證書都拿不到,法律的檻都摸不著。

歡迎報考位於重慶的西南政法大學!
——————————————————————————————————————————
私信交流的過程中覺得有些問題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在這裡提出我的看法希望能和大家有更多交流(涉及到提問者信息在此不艾特):
1. 二本的同學考研優勢、劣勢何在?
2.top律所很看重本科學歷嗎?如果是,有志於進入top律所怎麼辦?

高考雖然很重要,但是並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選擇法律既有利也有弊。不管什麼專業做人做事才是第一位的,加油!
第一是考研基本不挑本科。優勢:二本學院的人考研動力最強,往往自認出身不好,複習時下功夫最深。我研究生同學當中不乏二本學校的佼佼者,本科院校並不影響我認為ta很優秀。
弊端:教科書的內容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對於前沿問題思考不夠或者說空有法律知識而無法學思維;缺乏和名師交流的機會,比較難在學術上受老師點撥;其次周圍學習的氛圍相對鬆散些,需要更強的毅力。
如果要改變這種情況應該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一點研究,一定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要盲目迷信權威(當然複試時不要跟老師對著來),平時要訓練自己從法律專業人角度思考問題,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要全面思考、反覆論證。嚴謹也是法律人的素養。
這種弊端並不一定普遍存在。一本出來的人也可能根本不知法律思維為何物,二本出來的學生其能力往往有時候讓人刮目相看。所以請各位有志的學生不要妄自菲薄。

第二個問題,很遺憾地告訴你,top律所的確是非常看重本科院校。因為學法律的人太多了,投簡歷的人太多了,只能從這些方面去優中選優。這種劣勢幾乎是沒法改變的,如果你有top所實習經驗+英語和法律專業過硬,遇到top所不是簡歷泛濫成災或者自認逼格高得要死的時候基本可以保你簡歷關。筆試面試看個人能力和造化。
還有想補充一下,首先律所未必是你真愛,其次不要以為top所一定光鮮,工作強度大不說,遇到坑爹的合伙人還不如在小所找一個靠譜的師傅慢慢打磨。當一個出色的小律師並沒有什麼不好,本科畢業後熬過前三年甚至出國深造,世界上的路千萬條,不要以為就只有公務員和top所兩種可能。
其次奉勸所有法律人,法律始終是和人打交道,或者說著眼點回歸到人的學科。學會待人處世不僅是學法、乃至大學的深意所在。不是讓你圓滑世故,而是讓你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解決問題。什麼叫能力,能夠保持自身底線又能把問題解決的才是能力。這也是我為什麼呼籲大家要學習也要實踐的原因。
OK,就醬。如遇到好問題,或者本人有關於法律這個學科的新想法,會隨時再更。


我在十年前剛進法學院時候也是跟題主一樣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現在還覺得自己年輕回答問題才發現都十年了)。所幸大學遇到一群老師和同學,參加讀書會辯論賽做義工去支教,食堂吃的包子塞滿嘴還抹嘴爭辯,大學真是我最美好的時候。

我其實做過好幾次新生教育。各種職業規劃其他大神都寫的很詳盡。我就簡單說四年該幹什麼和四年可以讀的好書。
大一一定要好好玩玩好好感受感受大學生活,你們從高中剛出來,接著上大學人這輩子就只有一年可以好好玩。能去旅行就旅行,能參加社團就參加社團,能聯誼就聯誼,能社交就社交,能談戀愛就戀愛,能幹嘛就幹嘛,就是不要掛科和干違法的事情就行了。
大二開始儘可能發掘發現自己興趣,好好聽課,開始關注喜歡課程,開始關注好的老師,開始看好書。最好能對於一門課開始有興趣去進行拓展閱讀做出相應的自我學習和讀書筆記。
大三開始選擇方向和為之努力,考研司考做律師公務員可以開始定了。
大四考試加實習,有意律師的同學一定要重視實習選一個好所或是好師傅。

下面是法學院大學裡面應該去讀的書。

讀書是給題主看個書單和書評把從大一到大四都有。我一直覺得,大學自我教育才是王道,看書自我教育最直接實現方式。這個書單加書評是我一個已經不在大學裡面的老師在十幾年前開的,這些年在各個法學院論壇上都在流傳,時至今日可能一些評介未能「與時俱進」,但其影響和意義對於中國法學的自我教育而言是推動性的。

PS:為什麼開書單?我認為好書單意義從來不是讓人必須去讀完去看完的,書單意義讓人在完成自我教育的過程進行閱讀的一個參考與評介,閱讀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進行有問題意識的選擇,我一直認為中國大學最為重要而且最為缺乏的就是培養自我教育的能力,選擇閱讀和拓展閱讀更是自我教育一個能力的體現。

這個書單的書目是循序漸進的,大一看吳思王小波安徒生黃仁宇我覺得壓力並非特別大;另外,大家不要害怕讀不懂,讀不懂很正常,所有的專業性知識的獲取都是在已知或未知的領域進行探索和理解,困難和理解都是正常過程,就是因為讀不懂,我們才需要獲取更多知識背景去支撐,去逐步讓自己能讀懂,讀不懂不可怕,就是讀不懂,我們才去進行閱讀、問詢、討論、爭辯等等這些在大學才有的讀書和自我教育的體驗,才會意識去培養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僅僅是因為讀不懂就不去讀,那麼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可能還是讀不懂。

這個PS的更新是在評論區和ANSON兄商榷的意見,感謝ANSON兄。


洪果薦書

大學一年級可讀書目:

1. 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鄉》]

[點介]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你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後面的《送法下鄉》一書可以說是第一本書的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運用,更加充實和飽滿,雖然我還是覺得其《本土資源》一書最為重要。

2. 俞吾金:《問題域外的問題》

[點介] 作為一本哲學知識和流派介紹的通俗讀本,該書不僅可以把讀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學天地,更重要的是,該書在開闢和拓寬學生的問題域上,特別在怎樣形成自己的問題意識上,有著相當的幫助。如何提問、提什麼樣的問題,這是大學期間一直要注意訓練的能力,它在很多時候比具體的知識要重要得多。

3.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江村經濟》]

[點介] 今天我們離費先生寫作此書的年代已經相去六七十年,但費先生於書中所做的對中國現狀的分析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是那樣的切中肯綮;費先生所具有的問題意識和文章風骨,我們今天仍然還差之甚遠。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反思:法學的知識貢獻在哪裡?


4.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

[點介] 透視中國社會實際運行的遊戲規則。為什麼在我們的正式制度外,還會有一套更為適用的潛在的規則?作者從歷史中的故事投射到當今的現實。我們可以從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條件上什麼?法律的道德善惡與實際的利害格局存在什麼樣的關係?我們是在自我欺騙的冰山上生存,還是在苦澀的反省中奮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

[點介]這是一本清醒的書、理性的書、幽默的書和智慧的書。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精神;什麼是真正的人文關懷。作為法律人,也許此書給予我們的最大啟迪是:缺乏對「沉默大多數」的關懷、缺乏某種「精神家園」的法律,是沒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記住:王小波的小說,特別是《黃金時代》,讀起來更加讓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話全集》

[點介] 我們缺乏的正是一個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一個有著幸福與苦難、歡笑與淚水的世界。學習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喪失一顆童心。對於那些沒有讀過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訴你們:走進這個世界吧,現在還來得及,它會使你們獲得更健全一些。


7.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點介]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8.馮向:《木腿正義》

[點介] 我相信此書對於專事法律的同仁來說,應該是一個極好的啟迪案本。作者憑藉自身的文學學科的優勢,游仞於法律和社會之間。對法律個案層層剝離,既立意深遠,又視界寬廣,不失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9.梁治平:《法辯》[《新波斯人信札》、《書齋與社會之間》]

[點介] 這裡面主要彙集了梁先生於1980年代中後期在《讀書》雜誌上發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釋法律,用法律解釋文化」的個案實踐和言說。辯異、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貫一氣。對年輕學生來說,讀此書還可以學到如何讀書、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新》一書亦是早期和另外幾個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書齋》一書是作者的文化隨筆,寫得輕鬆隨意,也更見功力。


10.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點介] 作者對歷史的厚積薄發和駕輕就熟,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諳熟洞然與透闢分析,都顯示出其「史實」與「史識」的完美結合。文筆老辣,一氣呵成。其對政治與道德關係的揭示、規則與生活狀態的運作的闡說,對於我們了解傳統和法律都有著極大的啟迪。此書不可不讀。


11.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社會科學方法論》]

[點介] 作者對學術、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間關係的看法,實在可以廓清我們的許多認識。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缺少虔誠和信念的時代,這影響著我們對自身的了解,我們竟不知道從事的職業除了謀生以外還有什麼意義。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答案。


12.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

[點介] 用「講故事」的方法寫的社會學著作。直面「移民」中國家和人民的權力運作,從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遊戲,又不乏對平民的生存狀況的關注。無論從研究方法、研究問題的開闢和創新上,本書對沾沾自喜的法學中人來說,都是一記棒喝和警醒。


13.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

[點介] 對於每一個從事社會科學的學習者(在此包括法學)來說,對社會科學本身的性質及走向得有一個比較自覺的(雖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書在這方面是極具挑戰力的。它研究社會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形態的建構;對社會科學的分工的質疑;從事社會科學的學術立場何在等問題。本書短短七萬言,薄薄小冊子,但卻比那些動輒數十萬、百萬言的著作要有價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

[點介] 學法之人,當對法律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有基本的了解。本書提供了這樣一個了解的途徑。不寧唯是,當我們對自己身處的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社會的反差進行理性的反思和檢討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對這個法律教育生態圈的運行有一個冷靜的認識。此書的一個特點就是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視角。


15.梅因:《古代法》[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點介] 歷史法學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處不僅在於經由自己的研究勾畫出法律發展的脈絡,提出了法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的振聾發聵的命題。更在於,他在學術研究上的獨立和懷疑的精神,對「自然平等」的流行話語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說,我們最需要的也許是對新舊材料的不斷審查,而不是盲信。後一本書亦是歷史法學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圖:《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
[點介] 本書是蘇格拉底審判與處刑的三篇著名對話。展示了蘇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對待神、知識、倫理、法律、死亡等的態度如何。讀者從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餘,還會進一步思考蘇格垃底到底是怎樣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問題。在對話和詰問中教給你智慧,這是本書的另一重要收益。

大學二年級可讀書目: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說選》

[點介] 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語言的穿透力相信會讓每一個讀者發涼。對於偉大的作家來說,任何形容的言辭都是多餘的。卡夫卡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寶貴的東西,失去以後,我們又將面對何種的生活。卡夫卡的一些有關法律的經典著述,是開啟我們認識法律和現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門。


18.劉星:《法律是什麼》[《中國法學初步》、《語境中的法學與法律》]

[點介] 該書主要是對二十世紀英美法律理論的批判性的解讀,和一般的國人寫的介紹性的讀物不同。該書對其認為是重要的理論進行的深入細緻的剖析。用語平實、例證簡潔。在此基礎上,作者意在抒發自己對法律的視角:我們對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們的姿態決定的。


19.張文顯:《法哲學範疇研究》

[點介] 這本書對法學自身的一些範疇的分析是謹嚴的,是中國法學規範化的和體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許多概念和「權利-義務」模式對當下的法理學教材有很深的影響。就「學術」的標準看,本書雖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種建構的色彩,但從整體來看,仍是中國法學類的一本可供批判的優秀著作。


20.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

[點介] 一本「保守主義」自由觀的中國化的「激進」之作。作者的立場自不待言,其用語的鮮明甚至「鼓動」,難免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學術的味道。自由主義實際上在中國還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對於不了解自由主義的廣大學生來說,「自由」的各種思潮實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書提供的是一種積極的進路,我們還應該有一種更全面和冷靜的思考。


21.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

[點介] 他是一位優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學者。他的想法乾淨利落,簡煉精當。他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僅是「發現法律」,還應該是「創造法律」。他把創新和限制融貫一爐。他的熱情和理智凸現出法律職業在他們這些人身上的崇高。卡多佐作為學者和法官的睿智與節制,使他贏得了應有的尊重。


22.王銘銘、王斯福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點介] 本書聚集了一些法學和社會學的學者的研究。學者們對中國鄉土社會的判斷與描述,以及對其中的秩序狀況的把握與解釋,為以後的研究留下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法學來講,本書的研究取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遺憾的是如今再沒見後續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學術氣勢。這是一本好書,也是我們藉此反思中國的學術傳統如何營造的一本書。

23.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點介] 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的、實證的等。探詢法律的性質和精神,視野寬廣,氣度優雅。也是啟蒙時期的代表著作,闡述了自然權利觀和三權分立等思想。雖然作者的「分類和框架」與他提倡的社會考察的方法有某種裂痕,但這恰好是優秀著作的標誌——確立了一個「範式」,供後繼者超越。

24.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點介] 本書與前一本書氣質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作者對美國社會的分析和對民主的洞見,充分展現了他橫溢的才華。作者對自由的理解,值得我們進行長久的反思。關於美國法律職業和法律信仰的論述,對於我們今天的法律建設,仍是寶貴的思想財富。


25. 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

[點介] 中國法律史研究中具有「範式」意義的著作。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更重要的是方法運用上的自覺。它是事實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辯異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對多種史料的採用,而是對這些史料的解釋。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決的問題,而是他提出問題的方式本身。


26.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點介] 和前一本書一樣,也是法史研究上的經典。本書作者的功力深厚,語言平實。從社會學的視角切入。當然,社會學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種,本書可能還屬於「規範社會學」的進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視中國的社會,這一學術取向本身就讓人尊敬。


27.哈特:《法律的概念》

[點介] 分析法學的代表著作。作者對語言與法律的關係有特殊的敏悟,提出和討論了一系列當代法學的重要概念,對二十世紀乃至今後的西方法學有深遠的影響。本書的翻譯稍微有些問題,但整體上還是可讀的。作為一個主要研究哈特的人,我建議大家都多關注本書和哈特的其他著作。


28.奧斯丁:《法理學的範圍》[凱爾森:《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

[點介] 是分析法學的經典文獻。受實證主義的影響,奧斯丁恪守「應然法」與「實然法」的分離,試圖把法律當成一種真正的科學。提出了主權、命令、制裁的法律模式。我們應該重新理解分析法學。在今天,分析法學的初衷(法律的獨立)似乎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扭曲(法律的意識形態化)。後書亦是分析法學代表作,但氣質上與哈特的和奧斯丁的已是大不相同。記住:分析法學者內部的差異也許比分析法學和其他學派的差異還大。所以,讀一本書時,重要的是看其問題,而不是「標籤」。


29.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利》[《法律帝國》、《自由的法》]

[點介] 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本書系統闡述的作者的權利觀。是當今研究權利問題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對規則、原則和政策等的分析對我們深化對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啟示。我們怎樣關懷和尊重人的權利?這始終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30.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

[點介] 在比較法里,這是本簡潔而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更關心的是決定不同法律制度的內在的思想、觀念等層面。易言之,本書是從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法律和傳統。從論述方式上,本書也不同於其他的比較法著作,而是按涉及的問題,綜合論述各個法系。


31.江山:《中國法理念》

[點介] 作者在中國法學界是獨樹一幟的。他很幸運,沒有受什麼現代西方產業化學術體制的「污染」,因此,他對中國法的現實和理想的解讀必然是浸淫著真正的中國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觀是我們這些著眼於「現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備的。這是一本難得的稱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國人寫的書。


32.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點介] 在中國影響頗大的綜合法學著作。書的前半部分簡要介紹了西方法思想的歷史,後半部分論說了作者認為重要的一些法理學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自然法為立場的綜合法學觀。該書的價值之一也許是它對中國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法理學的影響。從學術史和語言翻譯史的角度,對本書倒也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研究。
大學三年級可讀書目:


33.凱利:《西方法律思想簡史》

[點介] 法律思想史的另一種寫法。以「問題史」代替「英雄譜」,注重探索思想的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加之作者的文學功力和看問題的敏銳,使得本書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比較「原味」的法律思想的餐飲。從的翻譯上看,在翻譯界「偽劣產品」漫天的今天,本書是難得的優秀和雜實的本子。


34.雷蒙.阿隆:《社會學主要思潮》

[點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探索了社會學的七位大家孟德斯鳩、孔德、馬克思、托克維爾、塗爾干、帕累托和韋伯的思想。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富於魅力的社會思想家,他不僅要努力把握這些社會學家的基本思想,也不忘記這些社會思想與哲學觀念及政治思想的內在關聯。


35.羅素:《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

[點介] 哲學史方面的著作是太多了,但這本是經受時間的洗禮的。羅素先生在書中顯現出一種從容幽雅的氣質,並時時不忘對某個哲學家調侃上幾句。我想,這樣的氣度是「沉重有餘,深度不足」的國人所欠缺的。本書寫法和體系上是屬於正統的,也是非常實在的。


36.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點介] 作者本來還有一本更全面的《中國哲學史》。這本最初是寫給外國人看的。但從另外一個層面看,本書讀起來更為精當。這可當作一本入門的書,但同時又可以常讀常新。作者在書中提出的關於人生境界的看法,對我們也是大有啟示的。


37.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

[點介] 作者的治學進路和思考進路都深深體現了某種宏大和理性的情懷。書中對當代西方法理學說和域外(特別是日本)法治經驗的紹介,都無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問題關切。該書論證謹言,學術色彩濃。


38.梁啟超:《梁啟超法學文集》

[點介] 作為法學家的梁啟超對中國法學的開創性貢獻理應為青年學生所了解和認識。梁啟超涉獵廣泛,思想敏捷,對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實踐有深切的體驗。其行文恣肆汪洋,論辯雄渾有力。至於其理論和實踐中實際存在的裂痕,諸位在讀該書時須具有同情的理解,從而正確認識:一個人的貢獻之大小,一定要與所處的時代結合考察。


39.博西格諾等:《法律之門》

[點介] 這本書的塊頭是大了一點。不過,作為一本教科書式的著作,本書涉及了當代法律的幾乎所有的重要領域。富於啟發而又不乏生動;重在訓練思維而又無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說,此書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入法律殿堂。有趣且有分量,這是我對該書的總的評價。和國內大量充斥的「垃圾教材」相比,優劣自判,不必多言。


40.劉小楓:《沉重的肉身》[《拯救與逍遙》、《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

[點介] 對現代性倫理的一種新的解讀。弘揚個體主義的倫理敘事觀。順著劉小楓的指引,我們會進入一個有些神秘、有些飄渺、但又無比真實的世界。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們的道德是一個什麼樣的現狀?我們的怎樣去把握生命?我們又如何看待藝術與人生?讀完此書,在慨嘆之餘,你一定會有沉甸甸的收穫。


41.塗爾干:《社會分工論》[《自殺論》、《社會學方法的準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點介] 作者乃與馬克思、韋伯齊名的社會學思想大家。本書是作者確立自己思想理路的開山之作。書中提出了「社會團結」、「集體意識」、「社會分化與整和」等重要概念,對「機械團結」、「有機團結」、「壓制性制裁」、「恢復性制裁」等二元劃分及歷史規律進行了探討。


42.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

[點介] 本書志在闡明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使得詮釋學從認識論和本體論轉向了方法論。該書認為:理解和解釋依賴與主體的前見所構成的視域和當下視域的融合。該書在思想上具有的穿透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學習法律的人來說,能夠為「解釋學」作出的貢獻當在「應用」方面,而這恰是當今我們在研究法律解釋和法律方法問題時要注意的。


43. 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具體法治》、《法邊餘墨》]

[點介] 該書體現了作者進入司法研究以來的重要思考。作者的風格獨特,思想敏銳,並善於把西方的制度和理論和中國司法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作者在收入幾篇重要的長篇論文之外,還收入了許多短小機智、曾經有廣泛影響的篇什。作為知識分子和制度改革者的積極推動者的雙重角色,作者的行動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可供分析的樣本。後兩本書同樣敏銳和有趣,特別是後一本書,充滿濃郁的人文修養,在我看來也許更值得一讀。


44.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釋》

[點介] 是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最具備學術意識的一本書。作者持什麼樣的文化立場在我看來倒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如何以自己的學術實踐做到自我的總結、批判和反省。如果我們的學術都能建立在這樣的一步步的積累和批判的基礎之上,我相信這才是中國學術的真正希望。本書是一本「編」的書,和時下流行的許多「編著」兩廂對照,讀者會有很多感嘆和判斷。


45.克爾凱郭爾:《恐懼與戰慄》

[點介] 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我被作者「孤獨的」氣質和宗教的體驗所吸引。也許我們會遺忘一切,但不能遺忘自己作為人本身的存在。作者被認為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他對生命的無奈和痛苦的洞察,讓我們重新理解生命的幸與不幸。


46.羅爾斯:《正義論》

[點介] 本書被譽為是二戰後「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本書涉及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諸領域,對正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無知之幕」和「原初狀態」的理論預設為前提,提出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理論,並論述了正義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公平與差別原則。也是自由主義的重要著作。


47.帕斯卡:《思想錄》

[點介] 這本書曾經伴隨我度過許多個寂寞而無眠的夜晚。作者說: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作者還說: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作者說了很多的話,這些話是別人不可能說出來的。作者在捍衛人本身,這是一片真正的思想的海洋。

48.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哲學研究》


[點介] 該書對存在主義的主要問題和存在主義的主要人物克爾凱廓爾、尼采、海德格爾和薩特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把存在主義作為一種反理性主義的非理性思潮,詳細闡明了存在主義的歷史發展脈絡。本書採用的敘述方式本身就是存在主義的,它會把你帶入這一領域的濃厚的氛圍當中。


大學四年級可讀書目:

49.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

[點介] 我們生活在一個制度的世界裡,對制度本身的考量就尤其值得關注。本書對制度經濟學派作出了最新的概括與總結,並對制度的特性、制度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係、制度的演進、制度的結構等做了比較全面的論述。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制度」問題作為一個人類社會的基本問題,值得開掘的地方還有很多,在理論上也是大有可為的。


50.薩拜因:《政治學說史》

[點介] 說實話,欲真正了解西方的法律思想史,還很難找到好的讀物。但從政治思想史進入法律思想史,也是一條途徑。在政治學說的介紹上,薩拜因的這本書是值得推薦的一本。和施特勞斯的同名著作相比較,本書更加平和與雍容。特別在論及社會主義的政治學說上,本書的分析是切中肯綮的。


51.顧准:《顧准文集》

[點介] 有時候,我們真不好批判中國學者的有價值的書了。這本書對馬列經典和古希臘政治制度的解讀,實際上已經教會我們許多如何嚴謹治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種面對真理的態度,獨立思考的態度以及做人的風骨。中國需要在什麼樣的意義和條下,才能產生真正的思想呢?這是本書給我們留下的一個沉重的思考。


52.昂格爾:《現代社會的法律》

[點介] 本書作者是批判法學的代表。本書雖然還不算作者在批判法學上的代表之作,但也可以看到作者的許多批判法學的立場和方法。本書從歷史演變和社會轉型的層面對法律的透視,為我們洞察人類社會的組織形態、法治發展等提供了有益的啟發。作者是反自由主義的法治的,但他對法治的解剖,比那些專事法治理論的人來說,實在要深刻得多。


53.吉爾茲:《地方性知識》

[點介] 也許我們對待知識的觀念需要一些改變,也許我們真的正在歷經某種相對和多元的過程。我們不得不對自身的處境從不同的方面做出解釋。吉爾茲就是在這裡作出了他的貢獻。他從闡釋人類學的原理出發,宏揚地方性知識,確立了「深度描寫」的認知方式。


54.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後現代理論》[利奧塔:《後現代狀態》]

[點介] 後現代已經成為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是現代的批判和延續。本書對後現代的理論進行了比較客觀和冷靜的批判性介紹,著力分析了福柯、德勒茲、博德里拉、利奧塔等後現代的思想家,並探討了一些後現代的困境和出路,有助於我們了解後現代的各種思潮。


55.拉德布魯赫:《法學導論》、《法律智慧警句集》

[點介] 作為一名新康德主義者,拉德布魯赫的兩元論思想對法律思想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注重人在法律世界中的價值和尊嚴,終其一生思考事實公正與現象公正、表面理性和客觀理性。他把嚴肅的理論思考、虔誠的愛心和充滿凝重與智慧的語言融貫在一起,為我們奉獻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56.馬克斯.韋伯:《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經濟與社會》、《經濟、諸社會領域及其權利》、《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點介] 法律社會學是韋伯的社會理論大廈的一個部分。韋伯對於現代社會的困境的揭示體現在法律上便是法律的「形式合理性」與「實質合理性」之間的矛盾。韋伯對法律職業本身的分析也同樣富於洞見。在讀韋伯的書時,一定要和他的其他社會理論結合起來,才能體悟韋伯的用心:如何通過理解法律更好地理解社會。


57.波斯納:《法理學問題》[《道德和法律理論的疑問》、《法律與文學》、《超越法律》、《性與理性》]

[點介] 波斯納實用主義法律觀的集中體現。對於我們的法理學的借鑒意義在於:我們如何形成自己是法理學的問題意識,法理學應如何拓寬自己是問題視野;法理學的關注和現實社會中的法律是不是暌違不同的?本書中波斯納對法律解釋的觀點,以及和他的法律經濟學相比所表現出的聯繫與差別,都值得我們注意。


58.孔飛力:《叫魂》

[點介] 本書圍繞1768年的「叫魂」的巫術大恐慌,分析這一事件的前因後果,深刻挖掘其背後的政治和文化的意義,揭示對國家正統信仰的挑戰和維護後面的各種權力的糾葛,展現皇權、官僚體制和司法體制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從而帶領讀者完成了一次法律史的旅行。我對以「講故事」來書寫歷史的方式總是很推崇。本書在這個意義上確實堪稱佳作。


59.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與自由》、《致命的自負》]

[點介] 作者以「無知觀」為前提,認為在自然秩序和理性建構的秩序之外,人類社會所具有的真正是秩序狀態是一種自生自發的秩序。繼承和發展了進化論的理性主義觀,強調一種以個人主義為內核的消極自由主義思想。


60.伯爾曼:《法律與革命》

[點介] 本書以11至13世紀歐洲法律的發展為線索,向我們展現了教會法、封建法、莊園法、商法、城市法、王室法之間相互對立鬥爭的精彩場面,認為這些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本書積四十年的思考為一爐,採納傳統與革命的視角,試圖在馬克思和韋伯之外另劈坦途。從翻譯上本書在國內法學界也是難得的優秀譯本。本書不可不讀。


61.約翰.贊恩:《法律的故事》

[點介] 法律是人類歷史的縮微,「法律與我們同在」。可能誰也沒有想到,法律的歷史竟是從螞蟻的故事開始的。本書的敘事方式讓人吃驚;本書的法律進化的歷史觀也許並不讓人贊同,但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法律的命運和我們的命運竟是如此生死相連,法律中竟演繹了那麼多的感人和震撼的故事等,卻會讓我們甚感欣慰和終身難忘。


62.福柯:《規訓與懲罰》[《瘋癲與文明》、《知識考古學》、《性史》、《福柯訪談錄》 、《必須保衛社會》]

[點介] 這是福柯關於刑罰史的研究。和福柯的其他所有的「歷史」研究一樣,他意在對歷史作全新的閱讀。福柯說,刑罰風格的轉變並不一定意味著文明的進步,而是一種統治的方式和權力技術的運用的改變。權力和身體、監獄和訓誡的關係在福柯的視野里無一不是意味深長。監獄在創造罪犯;訓誡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福柯在對我們既有的觀念致命一擊的同時,也讓我們的思想從新復活。


63.杜贊奇:《文化、權力與國家》

[點介] 本書以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為個案,以「國家政權建設」和「權力的文化網路」這兩個概念為中心,以文化和權力的關係為出發點,以對各種象徵符號的評說為理路,探討了現代化背景下的權力運作模式和傳統的文化認同等問題。作者所運用的社會史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和品味。


64.考夫曼、哈德默爾:《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

[點介] 本書在對當代法律哲學和法律理論的一些最前沿的問題進行介紹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一如作者所述,本書不是「教義學」的無批判式,而是哲學的反思和批判式的。把書中所論及的問題和其他英美法理學者的問題,以及我們所關注的法理學問題對照,我們的確會發現諸多有趣的學術差異,這種對比恰好是促進我們的法學的知識積累與更生的重要途徑。

結語:

在我自己看來,評判一本書好壞的最主要標準應該是看其「思想性」。以這一標準衡量,以上所列的書有很多並非好書。我在列這些書時,初衷之一是看看目前漢語法學界有哪些值得紀念的著作。結果當然是非常遺憾的。因此,我在此要告訴大家,以上這些書遠遠不夠,實在不夠。建議大家直接地、多多地接觸西文的原著(在此慎重提醒諸位,學好英文是最重要的),並加強傳統文化的修養(關於這一方面,我在此沒有列書,是因為相信諸位都是知道該讀哪些經典的國學著作的)。以上所列,純粹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多有偏頗之處,必然掛一漏萬,尚祈諸位見。


top2法學土著表示,大一大二大三死命讀書,刷GPA,考托福或雅思,大二暑假開始實習,大三暑假之後狂實習,這就差不多是我校法學生的通常狀態。此外大部分人會修一個雙學位。所以根本不會閑,只會時間完全不夠用。

就業選擇上,無論以後想做什麼,都必須去律所實習,先了解律師行業積累經驗絕對沒錯。以後求職,有長期的大所實習經驗是非常有優勢的。如果要做律師,有興趣做訴訟就參加辯論,打模擬法庭,沒興趣就好好學公司法,以後做非訴。

閱讀的時候一開始就上點難度,不要抱著國內教材一本一本看,大多沒什麼用,最好看原文原著,暫時看不了原文就看譯著。如果學民法,可以從台灣人的著作入門。

另外,要養成看案例,關注社會熱點的習慣。不必拘泥於判決書,大部分都很挫(高院以上可以,北京海法也可以),關鍵是要學以致用,把理論知識與案例解決結合起來。我見過的大部分本科生(包括我校的)都是知識一套一套的,一到案例就抓瞎。

另外不知你坐標哪裡。要是在一線城市,就算不打算出國,也必須好好刷一個漂亮的托福或雅思分,否則不可能找到好工作。


這個回答想寫給二本學校法學的新生。

因為我畢業於華南某二本院校的法學專業,然後通過考研進了社科院準備攻讀法學碩士。我偶爾能遇到學校本專業的學弟學妹問我類似問題,所以希望借這個問題講講自己的看法。

由於二本院校在我國教育體系的定位問題,意味著二本院校的教學目標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應用型人才」在中國的話語系統中對應「研究型人才」。兩者的區別之一是教育培養的側重點不同,換言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傾向是面對社會具體的職業分工,所以在教學上更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具體的問題,而不是學習和思考支撐起專業知識的概念體系。在法學領域的體現更為明顯,因為法學教育以培養職業法律人為目標,而職業法律人就是以解決現實糾紛為業的群體。所以在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院校中,法學專業幾乎是在為社會培養職業法律人,課程設置更傾向於法律實務,老師沒有強大動力深入講解和分析法律規則背後支撐起整個規則體系的精神和概念,學生也難以接觸法學外的其他學科知識,不利於學生培養整全的知識體系。由此帶來的影響便是學生本科階段既沒有理解各法律學科背後的「元理論」,也對其他學科的知識缺乏認識和理解。這樣的本科畢業生被投入到激烈的法律市場競爭中往往被迅速地拋離甚至淘汰。

基於上面的簡要分析,我認為二本院校的法學准新生在本科四年的時間中最好給自己訂立目標和對自己的相關能力進行有意識的訓練:

1.目標

目標本身可以非常寬廣,無論是考研、過司考、出國、考公務員、創業等等都可以成為目標,但是目標一定要明確,並能清晰地認知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向。具體來說,盡量在大一大二多嘗試能激發起自己興趣的事情,然後通過不斷地試驗、學習、歷練、篩選、淘汰,慢慢找到自己喜歡並願意為之付出精力的事情作為具體的目標,也就是蘇力說的「發現你的熱愛」。當然我對所有二本法學生的建議是有條件的同學盡量都去考研,對於二本學生來說,考研是改變自己出身的最為便捷的通道,更何況法律職業非常看重學歷及出身。

2.關於學習的訓練。

我主要想談的是如何激發學習興趣並能持續地學習。上面已經提到要儘早發現自己的熱愛,因此在發現熱愛的過程和往後的投入中如何學習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簡單來說,熱愛是學習的動力,而學習的技巧就是不斷重複。我在大二上發現自己喜歡法理學,那時就逐漸大量閱讀法理學領域的相關書籍,在網路上也默默關注相關領域前輩,同時利用互聯網尋找一些老師的法理學課程。因此我覺得我首先是喜歡甚至熱愛法理學,並希望進入法理學的知識體系中思考問題,所以才有動力去發掘所有關於法理學的東西,但是更為關鍵的是在逐漸進入這一體系後就是日復一日地重複閱讀、思考法理學的相關知識。這一過程在旁人看來是枯燥無味的,但是真正熱愛的人卻十分享受這些智識的挑戰。所以是否能經受住「熱愛」背後重複的訓練是檢驗是否真正熱愛的一個標準。

3.閱讀寫作訓練。

據我的有限觀察,二本法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十分薄弱,我在上文已經分析過,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院校的培養側重點不同。但是作為一名大學生,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包括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因此如果學校沒有提供相關課程時,我們就需要自己進行訓練了。這種訓練的核心就是培養閱讀和寫作的習慣並不斷練習,技巧在於循序漸進。下面有一些具體的操作指南:

大一主要大量閱讀人文社科類的書籍,這一階段可以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閱讀數量上去了慢慢就能形成自己的讀書方法。我在這一階段犯過的錯誤就是想先總結出讀書方法再讀書,所以閱讀水平一直難以上去,因此切勿紙上談兵式地尋找所謂的讀書方法,一切先讀過幾本書再說。這個階段對書籍的唯一要求是去讀一些經過了時間考驗的著作。大一主要培養廣闊的知識面,也就是知道某寫學科領域有什麼經典作品,並能讀一讀一些入門作品。

經過大一的閱讀經驗洗禮,大二開始可以挑一些自己喜歡的領域深入讀一些相關書籍,這一階段著重梳理該領域的思想發展脈絡。這一階段也可以泛泛地說是「囫圇吞棗」,但是範圍可能就限定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比如對法理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蘇力的作品,並開始接觸法律思想史類的書目,打好知識基礎。大二在閱讀的過程中建議強制自己對有感覺的書籍寫一寫讀書報告,一方面梳理作者的思想脈絡,另一方面增強對書本內容的理解。

大三重點放在歷史上的重要著作,最好能精讀幾本,並且接觸圍繞該著作寫就的研究作品,例如讀完柏拉圖的《理想國》就可以讀讀例如阿蘭布魯姆研究柏拉圖的作品。到了大三大家都開始忙起來了,司考考研實習等等諸事纏身,所以這一學年可以有意識地精讀一兩本歷史上對人類思想作出卓越貢獻的思想家的作品,一方面不耽誤現實的事情,同時兼顧精神上的訓練。

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貪多貪快,飯要一口一口吃,書要一頁一頁讀。訓練閱讀和寫作的過程的關鍵之處是有意識地堅持訓練,沒有捷徑可以走,通過訓練習得閱讀和寫作能力後,跟書本作者對話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額外說一句,法科生除了上述的閱讀範圍外,如果有志於當實務領域弄潮兒的同學們,還可以大量閱讀實務類的書籍。反正重點是要培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4.外語能力

好像不需要特彆強調,外語能力是法學生核心競爭力,也是跟名校學生縮小差距最為直觀和易掌握的工具。提醒一句,學外語如果以考試作為目標,效率會高很多。

還有諸如司法考試、實習等問題我認為一般的法學生都能意識到重要性,因此就不贅言了。

最後摘錄一句韋伯的話作為結尾:

「只要每個人都找到了那掌握了他的生命之弦的魔神,並且對他服從,這個教訓,其實是平實而單純的。」

關於考研可以看我的另外兩個回答:

(1)考研該怎麼準備?

(2)關於考研,請問學長學姐有什麼對後來考研人的建議?或者說是忠告?


這兩天有點瞎忙,來晚了。
樓下有一個答案說的不錯了,考研其實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決定了。
且你要知道考研也是一次一個人的戰鬥,你要自己默默地每天在自習室複習,如何高效長時間的學習,需要你自己養成一個好習慣,不可能到時候依賴考研給你的壓力來促進自己。

題主問我可不可以給具體詳細的考研信息,我只能說,不!能!
你要考什麼大學你就自己去官網看他們的考研信息。
還有強烈建議題主自己好好了解一下自己考研到底是考什麼?!!

首次在知乎集齊五個贊,感動的我趕緊來補充答案。
我不會說,我現在才看題主的問題描述·····
首先,你說整個法學專業都很散漫在你眼裡是怎樣一種散漫。法學作業很少很少我·好吧,我承認。
你想要考研,又想要充實度過, 那這樣閑來無事的日子你就不能跟風喲。
你不是說散漫嗎?課餘時間很多對不對?
那你課前預習了嗎?課後複習了嗎?專業課成績(至少一定層度上反映了你一學期的掌握程度)拔尖了嗎?知識架構思維導圖能做出來了嗎?上學期學的東西忘光了嗎?知識鏈接可以隨意切換了嗎?英語學好到可以高分過六級了嗎?

我不是推崇學習至上,除了學習而無其他的思想。
大學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人生到現在覺得最自如,最充實的日子。
熱愛辯論和邏輯就參加辯論隊鍛煉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和口才就私下努力再參加比賽聽聽評委意見看看觀眾反映,想要體驗行業生活就去律所等找一下實習觀察觀察。當然,你也一定有自己其他的愛好,比如我依然在圍棋社團,那麼可以在一個社團中找到一群人陪你把這個興趣愛好一直保持下去,並且提高增長。


知乎上關於學習(不限於法律)的答案很多都很有幫助,比如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 心理學這個「
如何長時間有效學習?」
還有一些在知乎上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良心答主 @Raymond Wang等人,有興趣的時候可以翻翻他們回答的問題,摘取那些對現階段自己來說適用的東西,也可以開拓一下眼界呢。
還有我覺得法律生利用知乎平台的一個機會就是——答題!並不一定就要你真真正正的給人家寫答案回復。在平時學習中我們很難把學過的知識真正的實際操作,即使你去看案例,也仍然存在著實操性問題,於是乎,平時你忍不住刷手機的時候就刷知乎法律板塊,點開所!有!問!題! 裡面簡直就是各種問題,你可以隨意發揮,挑選那些自己下的了手的來練練,我說了,並不一定要非得打下來,自己腦袋裡面想想,或者草稿本上記一下,自信的話就答粗來,抖機靈的答案在知乎學術答案包裹下往往能殺出一條血路呢!扯遠了。關鍵在回答了之後聯繫學的東西,不懂的可以作為問題跟同學老師討論。ps,有一次,老師上課提問一個問題,我在知乎上看過答案,自己也去思考過,於是乎有一個方向,然後我就當著全班的面華麗麗的上演了學渣的逆襲,喲呵呵呵呵。。。。
先說到這裡吧,我還要去碼論文。

------------我是分割線

玩手機的時間分給看書鍛煉,圖書館多待,街少逛。
學會分辨信息,還要學會選擇。
定好目標,按部就班實行。
說了那麼多,就舉一個我同學的例子吧,畢竟我只是學渣。
她大一上學期結束就去了布拉格參加公費學習交流一個月,大一下學期參加了中國區的國際商事仲裁,團隊最後全國第二,雖然隊伍都很年輕,但是大一的只有她一個,大二上學期代表學校去了香港和維也納參加國際商事仲裁國際賽,大二下學期被選派去香港大律師實習,大三上學期結束被選送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交流一學期。以上就是到現在為止她閃閃的大學生活。
原因只有一個,她是我們學院學生中進圖書館時間最長的學生之一。

也許,你會說一味的學習,就不關注學習之外的生活了么,比如旅遊。但是,當我們還在談論去國內哪哪的時候,人家已經在世界上那麼多地方去見識過,經歷過了。


作為自得於本科歲月的法科生來說,不得不答。

大多數回答告訴你要如何如何學習法學理論、過司考,我想說的是,人生路還長,不用那麼著急!法學理論,憑興趣!司考,三個月足以!那麼,大學怎樣才能充實呢?

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

法律只是社會規則的一種,要想理解法學和法律,都必須廣泛理解其他知識和經驗!因此,在大學裡,你不僅要讀法學的書,培養自己的法律思維,而且要讀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政治學,心理學,金融學,會計學,等等。

廣泛涉獵,你會發現你的大學歲月很美好,你會發現你其實並沒有虛度年華。

當然,如果你有興趣,請學好英語。

以上。


【法本四年】免費系列講座邀請名校畢業生告訴大家法本四年如何過

8月2日晚上是劉景蘭師姐給大家講

只一個小時,資深女檢察官、中國政法大學師姐讓你四年學習不迷茫

為了幫助、指導法學本科生進行學習,法律職路志願服務隊邀請千聊網站專門開設了法律職路直播間,並請知名大學畢業的律師、法官、檢察官給大家講法學四年如何學習。

7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學霸女生嘉賓楊馥銘師姐已經分享,有一千多人聽了講座。8月2日晚上,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中國政法大學高端公訴人研究生班劉景蘭師姐利用千聊給大家講,請收聽。

http://weixin.qq.com/q/02HRBo5lM6aFU1LEwA1p1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時間:8月2日晚八點

地點:千聊「法律職路」空間

主講人:劉景蘭師姐,現就職於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中國政法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刑法在讀碩士。

加入方式:

1、點擊鏈接直接進入 https://m.qlchat.com/topic/220000509882893.htm?preview=Yamp;amp;intoPreview=Y

2、掃碼

http://weixin.qq.com/q/02o8lL5cM6aFU1I9VAhp1J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q/02G0w25rM6aFU1J2UAhp1B (二維碼自動識別)

3、加群

https://weixin.qq.com/g/Aaurf1GbnmEQkZ8K (二維碼自動識別)


建議:1。每天讀10份以上的判決書。 2. 多讀點小說,歷史,哲學等。 3. 關注時事。 4. 談談戀愛。 5.如果條件允許,多遊歷。


我做過許多不同類型的法律事務,而且都不是所謂的高大上的非訴業務。我可能深刻感覺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甚至是博士生都很難理解法律實務的邏輯,更談不上通過實習去提前了解法律職務。在律所或法院的實習經歷最多就讓自己找工作有點幫助。
讀法學的本科,最重要的仍然是學習:
1.邏輯學。
邏輯學可以培養人看問題的思維,即當別人看到結論的時候,並且準備挖掘結論的價值的時候,理解邏輯學的你卻會關注這一結論的前提與論證的過程。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實務與法律的教學是完全相反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教會學生理解法條,再通過案例教學習如何運用法務。實務的邏輯是,先尋找邏輯前提,即當事人的需求和各種證據材料,明確需求和證據材料之後,再根據現有的東西尋找法律,並進行從證據到法律結論的論證。
幾乎所有的學生接觸實務之後都會犯的錯誤就是,拿到一個案子,先想案情對應的是哪個法務,再根據法務做分析。
2.每個法律領域都用心去讀一兩本法學家的著作,理解偉大的法學家的思維過程。
民法領域的推薦著作包括:《德國民法通論》(卡爾拉倫茨)《近代私法史》(維亞克爾)《論佔有》(薩維尼)《民法六書》(史尚寬)《統一商法典及官方注釋》(這本書用來學習美國式的法律思維是非常好的)
民訴法:《現代證明責任》(漢斯普維庭)《重點講義民事訴訟法》(高橋宏志)
刑法:《德國刑法教科書》(李斯特)(讀懂李斯特的這本書,再去追述刑法的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之爭,基本上可以搞清楚刑法的理論體系)。至於刑事實務,搜集與理解證據的能力與理解刑法條文更難,也更重要。法學院的老師都沒有辦法教的,只能在實務中去領悟。
刑訴法:理解民訴法的理論,自然也會理解刑訴法。
行政法:不推薦,不評論。不懂政府管理實務的人寫出的行政法的東西,只能應付考試。大部分的行政訴訟都解決不了問題。
3.看一些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書
法律人的思維是有局限的,社會學與心理學可以讓你多一個維度看社會。
如果思辨能力足夠強,可以去學政治學和政治哲學。

4.除非打定主意出國,建議抱著考研的目的去學英語。
只有少數的高端的業務需要嫻熟的英語能力,除非一開始就將那一塊業務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否則為了英語丟掉對法律的學習,有些因小失大。


好好學習考個好研究生或者出國,這個時候再去找興趣。


中國法學教育最可悲的就是在中國大多數的學校裡面(非重點學院居多),一群可能沒有通過司法考試的人在教一群要考司法考試的本科生。
即使是中政,華政,西政,這樣的出題院校,同學們在該考試的時候也要努力考過,不要給自己找麻煩。
我認為,不以通過司法考為目的的本科教育都是耍流氓。
另外英語也要學精,對不起不是學會。必須到達在中英文之穿梭無障礙,法律專業畢業才能用的上。不然可以直接放棄。
職業定位非常重要。法律界的職業有,律師,檢察官。法官。公安機關,行政機關法制部門,公司法務部門,公正員等等,有必要去相關部門實習,抓緊一切機會。
性格一定要開朗,律師的人脈就是機會,就是赤裸裸得財富。

個人公眾號:lawyer-fenghuaqing

http://weixin.qq.com/r/zz_1rcbESZs2rYLO92rd (二維碼自動識別)


回想起我的本科時代,天咯,那是long long ago,如果能夠回到六年前的大一,我一定會把自己狠狠的敲醒,做一點該做的事情。
該說的其實其他人都已經說過了,無非就是學好外語,建立起法學知識體系和價值觀、大量實習。
學好外語在目前眾多的法學院里都不是一個被重視的話題,然而只有外語好才能給逼仄的法學就業環境稍微增添一點曙光。學好外語不僅是六級考到500+或者600+,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口說話,交流,寫作無障礙。這對目前的大多數法學學生來說,真的還有很遠的距離。
我尤記得,我們副院長曾經說,本科生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法學思維和價值觀難能可貴,這可能比過司考要珍貴的多。多年以後,你可能已經記不得選舉法的奇葩數字規定,刑訴民訴也早已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但是你有自己的法學思維和價值觀,是能幫助你去思考解決問題的。這點的難度更高,需要多讀書,多思考。法學入門低,但是要學好,則需要非常高的思維能力。所以司考也許不能一次過,沒關係,思維能力培養更重要。
大量實習的目的是讓你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不是消磨時間或者賺點小錢。等到找工作的時候,發現自己對各職業都不了解,律師是什麼樣的工作狀態,法官和檢察官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公司法務、高校老師、銀行、公務員到底是幹什麼的,可能都一無所知。那麼早點實習,就是能讓明白自己做什麼最適合。如果不適合做法學這一行,早點轉行。如果適合,好的實習就是給你找好工作加分的。
至於升學,考研、讀LLM我覺得可以等工作之後再回學校。
以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巴西本土的製造商沒有拿到世界盃吉祥物等周邊的訂單?
對於律師職業,您有哪些經驗之談?

TAG:法律 | 大學生活 | 法學 | 法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