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申請 IPO 時,是怎樣給自己設定每股發行價區間的?

具體的流程和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我是專門賣IPO的投行女漢紙,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基本上各種影響定價的各種要素上面都有提到了,市場的,公司基本面的,心理的,等等。我想補充的是,在成熟市場上,向市場詢價的過程是一個多輪的科學的過程,IPO的定價既不是發行人或者投行用腳趾頭想出來的,也不是用一個或者兩個簡單的公式算出來的。

沒做過A股市場,以我最熟悉的港股為例,IPO的市場推介大概是這樣的:

香港市場有個「基石投資者」或者叫「基礎投資者」(cornerstone investor)制度,就是某個投資者在項目正式做簿記之前就簽訂基石認購協議,無論最後定價在定價區間的什麼位置,該投資者都以最後的IPO定價認購事先約定好的一定量股票,或者以股數計,或者以總價值計;同時,該項投資以及投資者簡短背景介紹會在招股書中披露。如果在紅鯡魚(Reds)定稿前基石認購協議已經簽署,那麼就進Reds;如果紅鯡魚趕不上,就進給散戶的香港公開發售招股書。在市場火爆的時候,基石投資者可以用early commitment換來確定的分貨量;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好的基石投資者是IPO發行的定海神針 ——這裡要補充一句,海外市場IPO最後分股票是可以隨意分的,不是按比例的,舉個栗子,長線基金可能拿到下單量的80%,同樣項目上的對沖基金可能不到50%,私人銀行客戶可能是10%

由於有這個制度,通常IPO前期的市場推介都是圍繞這找基石來的。基石投資者簽訂的認購協議使得該投資者必須要認購協議規定的股票數量或金額,無論定價在哪個位置。但是大家都不傻啊,憑什麼呀,太貴了怎麼辦,而且能做基石的也都不是路邊的阿公阿婆,都是大機構或者大富豪,即使正式的定價區間還沒有出來,簽協議前總得給人家一個概念吧,人家掏的是真金白銀哦。所以通常會有一個一兩個月的基石投資者溝通過程,先簽個保密協議(現在新的上市流程以後A1就是公開遞交的了,以後就不需要保密協議了),第一次見面互相有個了解,然後投資者回去做做功課,需要的話去公司看看,有興趣再來第二次見面,這次就聊得更深入一些。若是雙方言談甚歡,就都把老闆拉出來見見,你覺得多少價錢可以買,我覺得多少價錢可以賣?聊著聊著,大概位置就出來的。主要考量因素:市場大行情如何,同業的都交易在什麼位置,今後幾年的增長速度,未來3-5年的可預見性怎麼樣,行業周期性如何,企業過往有沒有不良記錄,等等,加加減減,在國內、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波士頓見30-50個機構,深入聊10-20個,投資者和投資者的觀點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走完一輪,其實大家心裡就都有譜了。就算見過的投資者後來各種原因不做基石了,這些反饋對後面確定價格區間也非常有指導意義。

之後,聯交所聆訊結束,投行分析師就該出門做個環球旅行了,這個叫「預路演」,或者叫投資者教育,基本上就是在管理層正式路演之前提前走一圈。分析師會拿著他們的一個"pre-deal research report" 見投資者,在這個研究報告裡面,分析師給出一個公允的估值,但是IPO估值通常需要有一個折價,畢竟你和別的上市公司比沒有公開市場的track record嗎。在這期間,分析師和銷售會拿回來很多投資者的反饋,有關於基本面的,關於行業的,但是更重要的,關於估值的。

基於以上的投資者溝通和反饋,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定價格區間了。基本上我們已經知道什麼人大概會在什麼價位下單。定完價格區間,紅鯡魚出街,管理層就上路路演啦,投資者也就可以正式下單。一般來講,整個項目執行最驚心動魄的幾天上演了。

最終定價在價格區間的什麼地方,取決於訂單情況,市場情況,發行人的意願。最理想的是比市場一致意見稍低一點點,這樣後市表現的信心就會大一點,所謂的leave some money on the table。現實中最後的定價會常常會比較戲劇化,什麼樣的都見過,哎,有時候真想衝上去大吼一聲:「姑奶奶兩天兩夜沒睡覺了,你們利索一點定個價會死啊!」 可是我不能。。。

如果是美國市場,還可以高於或者低於原本的價格區間定價,發行規模也可以在最後做調整,而不需要重新做filing

至於模型神馬的,模型是投行和投資者用來檢驗公司給出的承諾/預測的真實程度和可實現程度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實踐中,尤其在亞洲市場,還是PE,PB最方便溝通啦。

=====01/11/2014補充======
關於A股是什麼樣的流程,不好意思,臣妾不知道啊!
我不在A股市場執業,完全不知道A股市場怎樣操作。我的專業範圍是港股(包括H股和紅籌)的所有股權融資(上市,增發,配股等等),中國發行人的美國ADR上市和增發,略懂台灣上市公司歐洲GDR發行(只做過一筆這樣的發行)

關於香港和美國市場發行做簿記的細節,一言難盡,以後細聊


國內的定價其實都挺簡單的,主要就是PE估值。P=PE倍數*利潤
利潤是固定數據啦,PE倍數涉及到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公司未來成長性,一般會參考已經上市的可比公司PE值適當打個折,然後就算出來估值。
DCF估值也是會用到的,但是(我猜)主要還是根據PE來估算,DCF作為佐證。因為DCF的估值太多主觀因素了,很容易操控,不可靠。

以上是投行估值部分(不是公司自己給自己估值),這是IPO定價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投行會把估值報告發給一些投資機構,同時組織路演,主要目的在於告訴投資人「我覺得這家公司是非常好的,我估值到XX,你們趕緊來看看吧。」
第三步是,投行邀請投資機構來報價,相當於投資人還價:「你覺得值那麼多,但是我們只願意出到這麼多,如果是這個價位的話,我們願意買多少多少。」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報價應該是比投行自己的估值要低一些,有點折扣。如果投資者特別不看好的話,會有非常大的折扣。
最後一步是,投行統計一下投資者的報價,算算定在什麼價位能夠把股票全都賣掉,這基本上就是最後的價格。


覺得有些同行寫的太複雜了啊,做過20多個香港/美國IPO,總結一下我的體會。僅適用於香港/美國的IPO,A股是另一個體系。

套句俗話IPO定價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科學主要是針對估值,而藝術要考慮到市場環境以及投行、發行人、投資者博弈的過程。以下就是公司發行價確定過程中考慮的主要因素。

科學的方面

1. 公司的基本麵價值(fundamental value)

定價自然要考慮到公司「實際」值多少錢,但這個自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需要做估值(valuation)。估計公司"實際"價值最經典的模型當然是折現現金流模型(DCF, Discounted Cash Flow Valuation),也就是先進行財務預測,再把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基於一定折現率折到目前的價值。一般在IPO中這個估值模型都要做,或者是他的變體,比如對於銀行,現金沒法用在估值中(現金本身就是銀行的operating asset),所以銀行的基本麵價值會通過對未來股息分紅的折現來進行(Dividend Discount Model)。

不過特別說明的是,這個在定價過程中供參考的估值並不是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做的,而是研究部的分析師(research analyst)做的,這個下面一條說。

2. 研究部分析師的交易前研究報告(pre-deal research report)

在IPO的過程中,承銷商的投行部一般做的財務模型僅僅是對內參考,現在很多項目都是多家投行合作,非牽頭行的投行部很多情況都不會對項目做財務模型和估值。而對市場具有參考意義的是每家承銷商的研究部發表的交易前研究報告的財務預測和估值。這份報告按理說應該建立在客觀公允的基礎上,獨立於投行部,對擬上市公司進行一個公允價值的評估。不過鑒於這是這種顯而易見的利益衝突,很難說研究分析師的估值有多大的客觀性了,所以投資者一般也會打個折扣,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研究報在數字上對設定價格的作用,一是其公允估值作為一個大概的參考,二是其對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測。因為香港美國市場在定價時是使用前瞻性的盈利,比如現在是15年中,定價的時候會使用15年或者16年全年的預測(根據行業和公司特點不同,比如高增長的行業可能會使用16年的盈利預測)。我們會取所有券商盈利預測的平均值,作為與投資者溝通估值的基礎,當然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判斷對該盈利預測進行調整。

3. 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

其實公司估值的的兩大方法,一是基本面絕對估值法(第一個問題裡面說的),第二就是相對估值法。其實在實際中,投資者更多的是看相對估值,也就是可比公司的交易水平。一般會找到市場上最可比的一家或一組公司,和擬IPO公司做比較,然後根據質量的差異進行調整。

舉個例子,比如當時我們做華能新能源的上市。華能新能源是中國第三大的風電公司,而已經上市的龍源電力是第一大的風電公司。兩者在業務模式上非常相似(很多項目挺難找到這麼業務模式幾乎完全一樣的公司),而龍源在規模、運營效率、資產分布、運營歷史(track record,投資者非常注重的一個方面)有優勢。當時龍源的估值是未來一年市盈率17倍左右,而投資者認為華能新能源有一個折價,普遍接受15倍左右的水平。而15倍市盈率的參考盈利基準(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就是上面第二點提到的研究部分析師盈利預測。

4. 投資者自己的財務模型

這個其實是對第2點的補充。很多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看項目的過程中當然會對數據進行自己的分析和預測。而很多中小型投資者、企業投資者,或者是對項目投資金額較小不希望花很多精力,他們主要是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而財務預測更多基於投行研究分析師的數據。

---------------------------------------------------
這些是科學的部分,藝術的部分下次更新~~~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How does IPO pricing work? What happens behind the scenes when a stock has priced its IPO but they are debating what the opening trade should be?
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裡面解釋了很多關於美股IPO的基本問題,又輔以案例來分析,我覺得是作為入門級理解的很好的材料。實在很想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所以選譯了一部分如下:

IPO定價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平衡供需。具體來說,以Twitter本次的上市定價為例:
Twitter決定要IPO的原因是籌錢。在IPO之前,Twitter由公司的創辦人,一些早期員工和投資者擁有。這些人首先把公司的所有權分成N等份,比如Twitter最初被分成了4.75億份,Twitter創始人之一Evan Williams擁有其中的5700萬份,亦即他擁有整個Twitter價值/股權的12%。

IPO或者說上市的意義就是這4.75億份Twitter的所有權要拿來和大眾分享了。那麼,為什麼Twitter的股權持有者們願意把這些手頭的股份賣掉呢?因為得來的錢會直接進入Twitter的賬戶,Twitter會馬上變成一個更有錢的公司,他們可以把這些錢再投資,讓Twitter變成一個更值錢的公司,當然同時,他們對公司的所有權也會下降(理想狀態下每個人擁有的蛋糕份額在減少,但蛋糕整體卻會變的更大)。

所以這其實說到底是一個Tradeoff,一個此消彼長的博弈。其中有兩個數字是和這個博弈息息相關的,一個是Twitter要增發多少股份(和最原始的4.75億份相比),一個是他們要以多少錢賣出這些增發的股份。如果他們決定增發M股,每股的價格定為$x,則發行後Twitter賬戶中掙得的錢款將為$xM,而Twitter原始的股東們手中的股份就要縮減 M / (N + M)。Twitter作為要IPO的公司,需要先決定數字M,因為x的值其實是基於M之上的:x需要被設定在一個範圍內,所以人們願意花費x來獲得1 / (N + M)的股份。

以上是理論性的入門,後面就是實際的過程了,在這個過程中,Twitter在第一步決定了M,第五步決定了x。

Here we go:

  1. Twitter決定要首次公開發行7000萬份股份,也就是說原始股東們手中的股份都要減少 7000萬 / (7000萬+4.75億)= 13%。這7000萬的數字是怎麼來的呢?Twitter的管理層知道他們想要籌資的數目,也清楚自己願意放棄的股權份額。基於這7000萬新發股份,Evan Williams的股權將從12%減到10%,但是他認為這份放棄的股權相較於總量的增長是值得的。Twitter現在要開始向機構投資者做宣傳(主要是高盛承銷的這部分工作),告訴這些機構現在要交易的股份總額為7000萬份,然後讓他們遞交請求,說明各自要買多少份(這個時候x的價格還沒有定,但是各個機構自己會做個估算)
  2. 坊間流言說發行價格會在$17到$20的區間
  3. 坊間又傳說發行價格會在$23到$25之間
  4. 在2013年11月5日,機構投資者必須提交他們各自準備購買的份額。這些機構投資者的購買意向可以是多種形式的非正規的,比如「不論價格如何,我都要100萬股」或「如果發行價格在a到b之間,那麼我要X股,如果在b到c之間,那麼我要Y股,但是如果事件Z發生了,那麼我什麼都不買了」 這些機構投資者都是誰呢?他們是承銷銀行的重要客戶們,比如各種頂尖的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共同基金,高凈值的個人(比如巴菲特),及各種長期客戶。為什麼這些投資者可以享有優先權呢?小戶投資人往往抱怨說這並不公平,但是原因是公認的:機構投資者更加有信譽,更有經驗,有更多的錢,並且有能力承擔風險,他們讓股票的價格更加穩定。如果是全部發行給小戶投資者的話,股票的價格會波動極大,會對市場造成焦慮和不安。另外,SEC擔心這些小戶投資者沒有經驗,會把人生積蓄都輕而易舉的賠進去。
  5. 在2013年11月6日下午4點左右,Twitter把首發價格定在了每股$26,這個時候Twitter知道IPO籌集的錢款為 $26 x 7000萬 = $18億。 而這次IPO也把Twitter的價值定為 $26 x (4.75億 + 7000萬 ) = $142億 (看一家公司值多少錢的唯一方法就是看人們願意花多少錢來買它,或至少是買它的一股)
  6. 在2013年11月7日早晨8:30左右,高盛等承銷銀行開始看機構投資者的購買申請,並決定該如何把發行的股份分配給他們。這並不是一個簡單地要多少給多少的過程。首先,機構投資者們要認購的股份一般是遠遠多於計劃發行的7000萬的(大多的機構投資者都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們會傾向於報一個比他們實際想要的多很多的數字)。其次,這是Twitter和承銷銀行控制股東構成的唯一機會,他們了解這些機構的情況,在分配的事後會把這些考慮在內。(比如,承銷人可能擔心有些投資機構會大量拋售手頭股份。)承銷人希望投資結構是多樣化的,有長期投資者,短期投資者,本土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等等。(另外這個階段投資人一般都是買入的請求,很少會有人提出借貸來做空,就算提出一般承銷人也不會接受)。
  7. 在2013年11月7日開市前,所有的7000萬新發行股份都在這些機構投資者的手中了,這些股份的價格都是$26每股。
  8. 在2013年11月7日9:30am開市的時候,下單開始從全球流向NYSE,其中有包括機構,大戶,小戶等等的所有人,其中也有買有賣(賣方都是提前擁有股份的那些機構投資者們)。每單申請都帶有一個價格和一個量級,比如我願意花$45每股價格來購買100股,或只是簡單的45*100。
  9. 2013年11月7日開市後,Twitter的指定做市商(巴克萊)開始收集所有的訂單,快速地瀏覽那些買賣的數字,然後指出現行價格大概在$40到$45之間。這個範圍也會得到媒體的報道。
  10. 之後巴克萊開始正式指定開盤價格,這個價格如最前面所說,要求應該是能夠最好的滿足供需的。換句話說,開盤的發行價格應該是能夠讓最多交易成單的一個價格。這個過程叫做「價格發現」(price discovery),在NYSE是由人完成的(在Nasdaq是由計算機完成的)。當開盤價格確定後(對於Twitter來說是$45.10),巴克萊就凍結了交易,不讓新增的訂單進入了。之後,巴克萊把現有的所有訂單輸入系統,配對買方和賣方。「價格發現」的過程在NYSE大概是15分鐘左右,但是因為Twitter實在是太火,這個過程花費了超過一個小時。
  11. 在2013年11月7日10:50am,Twitter開始以$45.10正式發行,也就是說公眾願意以$45.10每股的價格來購買Twitter,而這也把Twitter的估值變為了 $45.10 x (475 million + 70 million) = $246億,和之前相比,價值一下子就增長了$100億。
  12. 最後,2013年下午4點,交易結束,Twitter的價格定位在了$44.90。

IPO的成功與否是用上面步驟中(10)和(11)的順利程度而定的。如果「價格發現」的結果($45.10)是低於一開始預發行的價格($26)的話,就是承銷方(高盛)的失誤,如果正式開盤後價格比預定得$45.10變化很大,就是巴克萊的失誤。而從最後的結果看來,這次Twitter的發行應該算是比較完美了。

(後面還有一些內容,包括對Facebook之前IPO的解析,今天暫時翻譯到這裡,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先去看看原文,寫的真的很棒。另外畢竟不是專業做這個的,一些概念或名詞翻譯錯誤還麻煩指出,謝謝)


影響定價區間的因素很多,有內部的還有外部的。

內部的主要是公司的基本面。一般投行會用絕對估值如DCF和相對估值P/E,P/B,P/S等來初步給出一個區間。外部因素主要是市況好壞,特別是一級市場的狀況,每天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在初步確定定價範圍後,投行的銷售會先定向和一些客戶溝通收集對公司和定價的反饋,這個會幫助公司和投行進一步以確認發行價區間。

一般公司的管理層都會在定價區間的確定中給投行施加壓力以抬高發行的價格,這個是重要的博弈,對管理層壓力很大。

在正式確認發行價後,投行的銷售就開始正式向客戶推銷這個股票,也就是book building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管理層的路演對於投資人的心理影響非常大,出色的路演會很大的幫助投資人以定價區間的高端或者大額訂單下單。

好的投行厲害的是銷售,真是能壓客戶下單的


ipo就是銷售自己公司的股票,所謂定價無非是一個根據市場行情和買家討價還價的過程。


上面不少投行專業人士寫的都太複雜了,不是科普級答案。 簡單的講,IPO價格確定有2個主要環節:

第一,公司估值, 要和承銷商協商, 公司希望越高越好,承銷商希望作價適中, 太高無法保障全部認購,且大量以上市價核算的期權獲利甚微;作價太低則拿不到什麼旱澇保收的傭金。 對上市公司來講,估值高當然有利,但也要平衡承銷商的客戶質量和能力, 手中散戶多,實力弱的承銷商會少要傭金,給高估值。

第二,融資額。市值確定後,上市公司就需要和承包商協商融資的額度。一般來講,只要能賣出去,承包商傾向於多融資,這樣它可以多拿傭金,而且可以打壓上市價。而對於想上市的公司來講,融資太多會過度稀釋股權,使得公司的總市值變小,融資不足則無法保證今後發展的資金。一般來講,科技公司融資的比例應當是公司市值的10%到25%。

以百度為例, 當時高盛等承包商按照300到400的市盈率,為它估價在六到七億美元之間。後來由於網路搜索在2005年非常熱門,百度首發(IPO)股票認購量超過發行量的十倍,高盛等承包商同意將百度的市值提高到了八點六億美元。當時百度有兩千八百萬股,這些股票屬於投資人,創始人和員工,一起稱為原有股東。假如公司想融資兩億美元,那麼原有股東的股值就只剩下8.6-2=6.6億美元,每股的價錢在23美元左右。如果百度只融資兩千萬美元,原有股東的股票還可以值8.6-0.2=8.4億美元,那麼每股值30美元左右。在前一種情況下,企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資金,但是原有股東的利益損失很大。在後一種情況下,原有股東過於吝嗇,使得公司錯過了很好的融資機會。最後,百度取了個平衡,它在上市時將增發四百萬股,融資1.1億美元,因此每股最後定價27美元。

百度的上市時間選擇的很好,它處於2003-2007美國新的一輪牛市的中間,而且是在Google上市一年後。由於從2004到2005年,Google的股價暴漲,因此作為同類公司的百度在估價上佔了很大的便宜,它的估價從最初申請上市時的三百倍市盈率,在一個月里開始發售股票時,被提到五百倍。這樣百度實際融資一點一億美元,比預想的多融資了四千萬美元。同時,擁有百度四分之一股權的創始人李彥宏一夜之間身價超過了兩億美元。高盛等承包商瓜分了大約七百萬美元的傭金,同時獲得了四十萬股百度的期權。以百度當天的收盤價九十美元左右算,這筆期權價值兩千五百萬美元。可以說大家是皆大歡喜。

更多細節可參考 《浪潮之巔》


同行們說得都好詳細,我來說說現在A股發行定價的理論上限。

假設一家公司發行前的總股本是a,本次新發行的數量是b,老股轉讓的數量是c,那麼abc之間必須滿足以下數量關係:
(1). (b+c)=(a+b)*25%
(2). b:c&>=1:1
其中(1)是法規規定,(2)是潛規則

再假設募投項目所需資金(含發行費用)是d,則發行價格上限就是d/b(因為不允許超募)
把(1)帶入d/b,可以得到價格是3d/(a-4c),再考慮(2),當c取最大值(c=b)時,3d/(a-4c)可以取到最大值,經過化簡,最後結果是7d/a

可見,發行價格的上限只跟公司發行前總股本數量a和募投項目的規模d有關,企業的經營業績對上限沒有影響,如果一家企業發行前股本是1億股,募投項目3億,那麼價格上限就是21元/股。如果這家公司的業績是每股收益1元,那對應的最高發行市盈率是21倍;如果公司業績達到每股收益2元,最高發行市盈率就是10.5倍,出現了公司盈利能力越強,最高發行市盈率越低的奇怪現象。

回過頭來說說上面的潛規則(2)。一開始並沒有這條潛規則,但奧賽康發行中c遠大於b,導致原有股東巨額套現,雖然並不違反當時的發行規則,但是引起了眾多非議,結果就是發行前夜被緊急叫停,潛規則出現。

發行定價的上限人為地限制住了發行價格,但是也過度壓低了優質企業的發行價格,這也是本輪發行以來,打新火爆的主要原因。這樣的規則是不符合市場原則的,必然會進行調整,允許超募是必然的趨勢。


Cathy回答了一下H股IPO的定價規則,我來補充一下國內A股IPO的發行定價。

A股的IPO發行定價有兩種方式,第一採用直接定價方式,第二採用採用網下詢價的定價方式。

新股發行規則第四條規定: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2000 萬股(含)以下且無老股轉讓計劃的,應當通過直接定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第九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採用直接定價方式的,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

直接定價發行方式很好理解,由投資銀行和發行人(上市公司)自己商量一個價格,然後按著這個價格進行網上發行,這個時候可愛的韭菜們就可以申請申購新股了。

網下詢價發行方式是指投資銀行和發行人會定一個發行區間價格,之後向各大機構投資者(通常是各大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社保、年金)進行詢價,之後通過詢價來確定一個發行價格。

關於怎麼確定這個發行價格或者詢價區間呢?當然是綜合考慮市場情況、資金面情況、公司基本面情況、投行忽悠能力、機構博弈能力等等,採用DCF模型、PE/PB/PS估值、EBITDA估值等等模型…….

但是!!

以上在A股IPO

通通用不到!

用不到!

用不到!

這是為啥?這一切只是因為這是大A股!A股的定價很簡單很簡單,你需要學會一個公式:發行價格=EPS(每股收益)*23

A股市場存在人為的「IPO抑價」情況,不同於H股、美股對IPO定價區間沒有過多限制,境外IPO都是由投行與發行人根據model來確定發行價格區間,之後由投行與各大機構進行協商最後確定一個首發價格。

但是在A股,CSRC對首發價格有了窗口知道,即首次公開發行價格不得超過23倍PE價格。

如圖是最近IPO的情況,發行PE基本都是卡在23倍這樣一個數字。

所以在大A股有一個名稱你一定聽過,那就是「打新股」,就是股民會去申購新購,進行搖號後如果中籤,就可以以發行價格申購新股,申購之後基本就相當於中獎了,更有甚者會有20幾個漲停板,市值可以翻到10幾倍,是完完全全的無風險收益率。

因為二級市場的PE實際會比23倍高很多,其實23倍的PE放在全球的股票市場都是不低的市盈率了,但是由於我國A股市場是保薦制,上市公司本質上還是稀缺資源,所以大A股的PE基本上冠絕全球,除了少數幾個金融、銀行等傳統行業,基本上遠高於23倍。所以會存在「打新股」現象,也沒有破發情況的存在。

最後再提一嘴,2013-2014年其實大A股也採用了國外類似的詢價機制,並沒有23倍市盈率的限制。但是中金公司搞了個大新聞,那就是奧賽康公司IPO事件,2014年1月奧賽康首次IPO定價為72.99元,對應PE 66倍,公司擬募資7.29億元。

價格高就高吧,好歹是市場詢價詢出來的,這也就算了。但是大股東轉讓老股直接套現31.8億元!!!整整是IPO募集資金的4倍!招股書吹了幾百頁公司多牛逼多牛逼,我們需要錢來擴大產能,投資新產品,我們太缺錢了~~ 結果轉手大股東就套現了31.8億。。。

雖然A股是取錢的ATM機,但是你這樣明著來,也太不給面子了吧。於是奧賽康IPO被緊急叫停。IPO也臨時停了幾個月,討論幾個月後CSRC還是給了投行新的窗口指導,即發行PE價格不得超過23倍。

所以打新的盛宴得以延續,但是隨著IPO發行的加速,上市公司不再是稀缺資源,A股的PE越來越低,沒準不要多久,你就能看到A股的「破發」了。那個時候也是23倍的PE定價方式也該放開了。


公司先拍一個想要發行的每股價格的大概區間,然後由分析師寫一份投價報告給出一個網下詢價的參考價格。詢價機構根據投價報告的參考價格為基礎進行報價。報價結束以後,保薦機構會和證監會進行溝通,通常選取報價的中位數或者眾數或平局價來選定發行價。如果超額認購比率較高,同樣地價格還能往上報!最後就是你看見的每股詢價區間!


更多小白財經內容,猛擊:飛笛智投


簡單說說吧。教科書上說的是,分析師們通過公司的各種報表各種模型算算算算算出一個價格,給老闆看,然後以這個價格發行。
真實情況大概是,老闆想,我要以這個價格發行,然後投行的分析師通過各種報表和模型各種算算算出這個價格。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股票剛上市時的股價是怎麼決定的?
如何理解老股東「留在桌子上的錢」?
紐交所特有的做市商制度將在此次 Twitter IPO 中發揮何等作用?
傅盛在360期間做了什麼,讓他三年後離職直接成為經緯副總裁?

TAG:首次公開募股IPO | 股票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