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更有效地學習上古音?
在學習古文字的時候會遇到上古音的問題,讀過一些書還是不能完全理解。怎樣才能學好上古音並且使它成為學習古文字的輔助呢?
學先秦音,首先要理解音類。先秦擬音里,聲母、介音、母音、韻尾,都大致類似於一些關於音韻類別定位的符號。其中,諧聲的條件是:聲母同組、母音相同(或同組)、韻尾相同或同組(比如t/d可以諧聲)。
而現在的先秦擬音的現狀是:聲母類別大致定位還算清晰,有部分聲旁的聲母類別還在商榷。韻母雖有大致的分類,但由於可能有鄰韻通押的現象,得到的相當於是鄰韻通押的通押大類,作為討論依據還是不太夠用。各種聲韻上的演變規律及原理,則仍還在探索商榷中。
就是說,對於不太了解音韻學的文字學分析者來說,如果是想理解諧聲的話,聲母方面的類別可以大致引用一些主流的研究成果(推薦李方桂、余迺永、鄭張尚芳等學者的書籍)。但引用時,仍須留意有不少聲旁的聲母類別尚在商榷中,比如k/kw兩類的界限、r類(後來中古的l)的來源(涉及kw類、p類兩類來源)、中古章組的來源(涉及t類、k類兩類來源)等等,就仍然是音韻學裡的未解疑難。而在韻部方面的類別,由於性質上可能是鄰韻通押的通押大類,精確度還不夠高,其實我不太建議在討論先秦詞族時進行引用。
另一方面,在構擬先秦音時,除了要進行諧聲分析與音繫結構分析,還須總是以「語音學」的發音與測量原理(即音理)作為重要的構擬依據。於是,在閱讀各家擬音方案時,就須要留意並理解各構擬方案所基於的語音學音理。而要想能有對語音學音理的理解力,則又要以充分的中古音/近古音/現代音的音韻學分析訓練作為積累與鋪墊,須要在這些分析訓練里掌握大量的音理理解。若想要繞過這些而直接學先秦音,就自然會覺得先秦音的構擬難以理解了。並且,在沒有這些音理積累的前提下,若去引用一個書上查到的先秦擬音,那就相當於是在引用一個自己理解不了的說法,其實是無助於討論問題本身的。但對於主要是鑽研文字學的題主來說,如果為了學先秦音而要在前期投入那麼多的音韻學訓練的時間,則學習成本又太高了。
於是,我的建議是:如果無法投進大量的時間從頭學習音韻學,那麼最好的方案就是與音韻學分析者合作,平時一起討論,互相請教與借鑒觀點。對於那些聲韻框架怎樣分析、各擬音細節所依據的各種語音學音理,都可以盡量讓有充分音韻學訓練積累的合作者去完成。
poem先生說的很好,但誠如他所說,如果為了學上古音而在中古音和語音史上投入過多精力,學習成本太大。其實現在做文字學研究的,對古音也很少有精通的人。雖然音韻學還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但現在的研究成果用來考字是夠用的,所以做文字學研究的也不必精通古音。
poem先生推薦李方桂、鄭張尚方等學者的著作,應該是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說的。鄭張他們用的材料比王力等人的多,在細節方面的討論也比較深入。但現在文字學家討論字,依據最多的還是王力、何九盈和郭錫良的著作。古音學的學者目前從研究方法上可以分兩派,一派是郭錫良、孫玉文等人,他們的研究方法比較傳統,大體和王力先生的研究方法一脈相承,比較重視韻文、聯綿字等材料的使用,文獻基礎比較紮實;另一派是鄭張、潘悟雲等人,他們的研究方法比較新穎,通過拿漢語和各種民族語言、漢語方言的對比,構擬出和前一派大不相同的音系。音韻學家不少傾向後一派的構擬體系,因為他們在材料運用上,在細節處理上都有突出前人的見解,並且解釋從上古到中古語音流變方面更加出色。
但作文字學的還是更傾向於使用前一派的成果。我覺得有這麼幾個原因:1.後一派的成果運用到不少民族語文、方言學、普通語言學的材料和方法,這對大部分研究文字的人來說,掌握起來難度偏大。2.許多工具書,比如《上古音手冊》、《王力古漢語詞典》、《古韻通曉》等,都是依照前一派的體系編寫的。3.前一派比後一排更注重文獻材料,這和古文字研究是比較契合的。4.後一派能解釋的現象太多。5.前一派比較重視傳統,從段玉裁到章黃到王力,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古文字學的發展,和前一派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但後一排對前一派突破的太多,古文字學卻沒有產生相應的突破,所以用後一派的觀點考字,往往感覺不大適應。
我覺得如果只是學習文字學的話,古音只要粗淺的了解下相關理論就夠了,擬音都不必看,只需知道某字是歸哪一部,聲紐發聲部位在哪,就夠用了。我們老師給我推薦的是《古韻通曉》,那裡面的歸字表是要背過的,韻部依據王力的三十部。講音近不近,目的是討論某字和某字能不能通,古書文獻里的證據尤其重要。就算同紐同韻部的字,如果在文獻中找不出相通的例子,我們也不能說這兩個字可通,所以還要參考《通假會典》之類的書。
答的比較冗雜,希望能幫到你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