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內閣影響力的演變上,是否可以看出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明朝的覆亡?

明仁、宣宗時有楊士奇、楊溥、楊榮;明孝宗時有謝遷、劉健、李東陽;他們分別實現了「仁宣之治」和「弘治中興」可謂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兩大黃金時代,那為啥如此完善的內閣政體在明末卻沒有發揮得了應有的水平呢?
明朝嘉靖、萬曆、崇禎三朝,內閣作為關係到國家前途命運的最高智囊團都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明朝的衰敗和滅亡,這三朝難辭其咎,所以希望從明朝內閣影響力的演變上探討一下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明朝的覆亡。
永樂實際上是中國最後一個成功的專制皇帝,在永樂以後,專制者必誤國,分權者必振興。中晚明的歷史可以看出,只要內閣中人才濟濟,皇帝再怎麼懶惰都無所謂(如隆慶);而內閣權力被虛化,被剝奪(如崇禎17年換52任內閣),那就是再勤政也是要亡國。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啊,描述很長,但是……怎麼這麼多錯……真是槽多無口嚶嚶嚶~~本來截了個圖,想把裡面的槽點划出來,結果發現,卧槽,我還不如把整段描述全劃一遍得了……算了一一來講一講吧……

第一點,【他們分別實現了「仁宣之治」和「弘治中興」,可謂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兩大黃金時代】

仁宣之治也還罷了,弘治中興真是……弘治皇帝這十八年來,到底中興了什麼?都說弘治即位清除成化弊政,可清除之後呢?之後弘治的所作所為,比起他的父皇成化又到底強在哪兒?成化朝有李孜省,弘治朝有太監李廣;成化專寵萬貴妃,弘治也專寵張皇后,且外戚之惡更勝萬氏;成化晚年御經筵懶得說話,弘治連經筵都不御。火篩犯邊,小王子侵擾,弘治束手無策。李東陽去了一趟山東闕里,一路上只看見「挽舟者無完衣,荷鋤者有菜色,盜賊縱橫,青州尤甚」而江南、浙東一帶,素來是富庶之區,也是「流亡載道,戶口消耗」,天災人禍,一併而發,可謂內外交困。

在軍事方面,是「今糧草缺乏,軍馬疲弊,將官鮮得其人,軍士玩於法令,不能殺賊,亦且因而害人,徒費財物,有損無益」,小王子在北方鬧騰的稀里嘩啦,然後你認為,這個是咱大萌的黃金時代?

再者,就算你認為這個弘治朝的黃金時代成立,弘治中興的主導者,也絕不是李劉謝內閣。

李東陽和謝遷入閣,是因為他們精於文翰,「學術純正」,最適合草擬誥敕,他們都是文學之士而非經濟之才,在國家大事上,很難提出多少可行的建議。

而弘治對內閣也並不信任,他曾經公開宣稱「朕有大政事,當召府部大臣面議」,甚至說過「內閣亦豈盡可托」這樣的話。

他召見兵部的劉大夏,是高呼一聲「兵部來!」,然後「上退立寶座後,大夏逕造上前,語移時」;召見左都御史戴珊亦是如此,總是單獨詳談,「多或移一二時方退」,連上朝都要搞一對一VIP式陪聊。而弘治召見內閣時是什麼表現呢? 按照李東陽的回憶,弘治召見他們時,「論議層出,或累數十句,臣下雖欲盡一二語,至無間可入」,說句大白話就是,弘治皇帝根本就不打算和內閣商議什麼,只是通知下他們,讓他們草擬文字罷了。

所以題主說什麼「李劉謝內閣實現了弘治中興這一黃金時代」,真是……根本就對不上啊,我李閣老就是個小透明,哪有那麼大本事……

第二個點,內閣制度完善嗎?嗯,是越來越完善的,但是再完善也沒用啊,因為內閣自始至終就不是一個決策機構。內閣諸大臣可以參預機務,可以作為顧問提供建議,可以根據皇帝的意思草擬誥敕、處理章奏,但不可以決策。至於所謂「封駁」之權,不僅內閣有,六科也有,故並不能僅以此判定內閣的權力有多麼大。

「三楊」輔政,發揮巨大作用,乃是其三人的聲望和皇帝的信任使然,而非憑藉內閣本身的職權。後世內閣雖屢屢侵奪六部的權力,甚至出現了高拱張居正這樣的首輔,但卻並非常理矣。三楊具有不可複製的特殊性,其一,他們在朱高熾登上皇位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故而深得信任,與皇帝的關係非同一般;其二,朱高熾與朱瞻基在位時間都不長,明英宗朱祁鎮即位時還是個幼兒,這個狀態,他們就比較容易放開手腳。三楊一去,太皇太后一去,後繼者就無法延續他們的做法了。況且即令是三楊時代,他們對於皇帝的決策,又能作出多少影響?宣宗廢后一事,雖然驟然而發,於禮法不合,但三楊可是大力贊成的呀。

那麼,題主【為啥如此完善的內閣政體在明末卻沒有發揮得了應有的水平】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的也就得到了解答:內閣制度的「完善」,是作為一個顧問機構、一個起草聖旨的機構的完善,而不是作為一個重要決策機構的完善,故他在明末本來就發揮不了多少作用嘛……內閣能否猛刷存在感,第一取決於皇帝的態度,第二取決於內閣大臣本身猛不猛,二者缺一不可,這兩個條件,依賴的是「人」,而不是「制度」本身。

最後,【內閣權力被虛化,被剝奪(如崇禎17年換52任內閣),那就是再勤政也是要亡國。】……額,您要是真覺得我萌滅亡主要是因為內閣慫了……那我真是沒話說了……o(╯□╰)o

最後回到樓主的主要問題:

從明朝內閣影響力的演變上,是否可以看出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明朝的覆亡?

嗯,覆亡的原因很多,但反正跟內閣影響力大不大沒啥關係……就醬……


謝邀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46511
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下,我截取如下兩段

中國最完善的「專制」統治體制見於洪武,這是有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洪武二十四年前後對人口的大規模普查統計,使得政府的控制力直接延伸至每個「戶」。而洪武的理想化統治模型也是現在我們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的統治模式最直觀的理解所在,(這個模型其實在明以前並沒有建立,而在明中期以後就業已崩潰,這點不是此論範圍之內)。洪武統治模型很簡單, 政府知曉所有「戶」,編「魚鱗圖冊」和「賦役黃冊」來徵收其稅賦,同時以一套「保甲」制度來把人口控制在土地上,然後以「保」「甲」等單位對人口進行控制和教化。之所以稱這個制度為專制之始建,是因為,這個制度是中國第一次「從上而下」的制度能夠切實直接接觸到「每個人」的,也即由此統治者獲得了不受約束的控制力。
在這個制度之下,府,州,縣,保,甲都成為了政府控制地方施行統治的通道,他們所要負責的事情一個是一級一級徵收和輸送賦稅於中央,另一個是把政府的統治與教化一級一級傳達於個人,而這一切都依靠財政來實行,這個財政體制,很大程度上類似於現在的中國所用的財政體制,就是中央掌控並根據需要劃撥地方。
有很多人認為「專制」指的是「皇帝的專制」,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專制最大的特徵就在於「不受約束的權力」,專制的頂點可以是「皇帝」,也可以是一套「以皇帝為中心的決策團體」比如內閣,其體制可以不依賴於「皇帝」而存在比如萬曆皇帝20年不上朝,但是很明顯,專制的頂點,「本身不參與統治地區各部分之間的利益分配卻決定各地區的利益分配」。

所以其實皇帝和內閣都是「穿一條褲子」的,不過在這個「專制的頂點」的體系內只有體制本身不受任何約束,皇帝受體制約束,而內閣卻要受皇帝「約束」,所以理解明代內閣就很簡單了,一方面,內閣無論做出任何決定,都會以皇帝的名義去施行,這並不是因為只有皇帝才有「專制」的權力,而是因為皇帝是這個專制體系「專制的」那一方的代表。同時,作為一個稍微有點「經濟頭腦」的「內閣首鋪」,也應當知道,自己最好所有的決定都以皇帝的名義去施行,這個甚至跟皇帝本身的喜怒無關。因為皇帝是「專制」體制的代表,所以「皇帝」本身就有了「犯錯」的可能和被原諒的權利(不然皇帝還不天天換),而其他體制內的人在「個人」上是沒有這個權利的,而且很容易被作為體制犯錯誤的犧牲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張居正。


我不是歷史學家,這個問題等待大牛出來解答。
就我看來,內閣制固然不錯,但是卻建立在皇帝的信任和授權上的。這個和大憲章以後的英王和議會/內閣是不一樣的。後者有法律保護,即令內閣/議會修改法律,把宣布英王退位的文件交予英王,按照法律,英王也必須簽字。
內閣成為常例,固然是中國封建制度的進步,但是皇帝與內閣的關係是絕對的上下級關係。觀明史,內閣首輔在皇帝召對的時候汗流浹背,唯唯諾諾都是常事,顯見無任何制度保證,內閣之權皇帝隨時可以收回,而內閣輔臣的人選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漢語在翻譯的時候,將西方的Cabinet翻譯為「內閣」,只是一種借指。許多人誤解明代內閣制等同於西方的首相制,其實兩者相去甚遠,倘若翻譯為「議室」,似乎不會產生歧義。


誠謝邀!
考慮再三,還是老實交代罷,我是真的、真的對於明代正史不是很了解,只曉得有個東廠西廠,尤其是明代朝政的這部分更是空白。如果提問一些關於野史方面的,興許我能解答一二。所以我就簡單談一下罷。
無論多麼完善的政體,都是需要靠人來管理的。何況幾百年前的封建王權大明朝,那時雖然也是內閣體制,但是皇帝還是世襲的,可是明朝後期的皇帝有幾個是具備宏才大略的,簡直是一代不如一代的。甭論內閣里有多少能人才士,皇帝是一國之君,王權的核心,所謂蠢婦還難為有米之炊,他無能,他沒有魄力,他不會用人,再完善的政體制度,再優秀的能臣良將,都將是擺設!試想,明朝若有一個漢武帝或者唐太宗那樣的帝王,還至於能在這麼完善的制度和這樣多的能臣良將的輔佐下迅速走向滅亡么?
以上是我基於「以人為本」的理解,至於題主想要知曉更專業更考據的答案,那麼請@王建雄吧,相信他會給你一個極滿意答覆的。
就醬紫吧,我還是趕緊閃啦~~


謝邀
我的回答還是老樣子——文化傳統使然
執政合法性的唯一充分必要條件就是權力集中的「家天下」


跟內閣關係不大!
古今中外,所有成功國家的都要必備的是,不管是什麼政治體制和什麼樣的時代,統治者都必須握有可以隨時干涉和控制時政、經濟以及學術、思想的刀。這把刀不一定要拔出來殺人。 但一定要有,而且一定要保證,無論在什麼時候,它都可以控制局勢! 做不到這些的,統統都要滅亡!
明朝之亡,實際上就是皇帝的兩把刀都失去了力量和威懾!東廠和錦衣衛甚至已經淪為了擺設。
所以這鍋內閣不背!!


不管怎麼變,明代內閣大臣的本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他們或許可以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權力甚至代替皇帝凌駕於皇權之上,但是皇權在絕大部分期間內是壓倒性的力量。儒家的教育和朝野的氛圍,忠誠始終是內閣大學士必須要遵守的條件,有明一代有太監想上位,有農民想上位,卻沒有內閣大學士想當皇帝的,即便是張居正那麼囂張地喊出:「吾非相,乃攝也」,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當初設置內閣分權只是為了皇帝自己休息一下,畢竟像朱重八那麼熱愛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的真不多,想想居正57歲就活活累死就該明白政務真的是要人命的。皇帝也不傻,為了平衡扶植起了宦官這層力量,三方角力,皇帝作為裁判其實是天然的贏家,內閣的發揮取決於帝王,也就不可能再進一步,但從大角度看,還是有些進步的。

至於明亡,這是歷史的趨勢,封建王朝的壽命基本就這麼長了,明朝在嘉靖朝已現頹勢,靠張居正攢了一大筆錢,延續了幾十年的壽命,但是萬曆從一開始的勤政到突然地消極怠工真是讓人費解,加上萬曆三大征耗費了大量的民力,萬曆本來就是有點小家子氣的皇帝,後面又來了個要命的木匠皇帝,魏忠賢一通亂搞,還有所謂的忠良東林黨,人心完全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內閣里再無救世能臣,小冰河時期雪上加霜,北邊的後金,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崇禎是個精明的皇帝,可惜再也回天無力了,內憂外患,廟堂之上的只會噴口水的人,再加上天子守國門祖訓,不懂妥協,兩線作戰,再不亡就是神跡了,到了晚期,內閣完全就是紙糊的,沒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合適的制度遇到合適的人,所謂一遇風雲就化龍。

對於樓主說的「在永樂以後,專制者必誤國,分權者必振興」,最簡單的例子,張居正的專權和專制比皇帝還皇帝,成就了明代最後的中興。不在於專制不專制,而在於天時以及恰好那個時候出現的恰當的人。看看史書,危機時代,往往適度的集權更有效率,如果是尸位素餐的分權,結果往往是內耗,遠如馬其頓亞歷山大長槍一指,近如我軍的軍事主官戰時兼任政委,這和提防野心家之間的平衡的度很難把握。

總結:最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我對明朝還是很欣賞的,真實的歷史,不是演義之類的,明朝是一個精彩的朝代。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沒有誰出身有重八更卑賤,由南向北混一華夏,之後屠殺功臣,靖難謀逆,間諜機構,土木之變,上皇復辟,黨棍閹宦,還有名臣時代。


政治制度變遷帶來的影響錢穆先生說得很通暢明白了。發展到明朝的內閣制度,中國的政治制度已經是補丁相疊,離死不遠了,但這與明朝的覆滅沒有直接的關係,否則不能解釋繼續在內閣制度上縫縫補補的清朝還能延續二百多年。


當初要是把cabinet翻譯成密室,是不是就沒這麼多麻煩了


謝邀。不過可能會讓你失望。作為一個大學念的是法律的偽文青,我對歷史的了解僅限於法制史與一些相當淺顯的常識層面。而且也不夠深入。所以如果以下的東西,如果讓真正有研究的人發笑,那就當成是一個笑話好啦。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借「胡藍之變」廢掉了丞相,設立了內閣和六部。當時的內閣學士不過是相當於秘書而已,直到仁宗以來,內閣的權力才逐漸增大。其中內閣的老大被稱為首輔,其作用就相當於丞相了。張居正,申時行,甚至嚴嵩等都做過首輔。明朝最著名的改革,就是在張居正的主持之下進行的。

同時也應該看到,在皇帝幾乎天天不上朝的中晚期,朝廷的大權實際上是掌握在宦官(臭名昭著的司禮監和東西廠)手裡的。像之前提到的張居正改革,就是在大太監馮保的支持下進行的。而且內閣內部也勾心鬥角算計不斷,各種無厘頭場面,堪比周星馳電影。此外還有錦衣衛,差不多就是美國FBI的角色,且比他們還精通業務。根本不講法律,更沒有人權這一說。

所以,內閣其實是處在很尷尬的一個位置。如果真想有所作為,簡直是難上加難。再說了,就算真有天才級的人物,那也是一個幹活的敵不過一百個扯後腿的。沒辦法,當初撤丞相目的就是防止臣下權力過大以妨害皇權——大臣太能幹了,那皇帝不就成了笨豬了嗎。所以與其說明朝滅亡內閣難辭其咎,不如說禍根從朱元璋廢丞相起就埋下了更為貼切一點。況且,朝起朝落,政權興替,也不是只有一個明朝。這是整個封建制度的軌道和宿命。


此外,我不認為永樂是最後一個成功的專制皇帝,康熙就做得很好啊。專制的優點是能夠快速的決斷,但是壞處是它太快了,以至於連阻止的時間都沒有。而且也沒有人敢去阻止。

你所說的分權或者可能更近於現代的民主制度吧。但是,在那個時代,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的,不然世界也不會是現在這樣了。


另外實在忍不住要吐槽的是,明朝真的是一個超級混亂奇怪的朝代:明初明太祖曾經說過絕不容許宦官染手朝政,但是後來宦官專了政;明朝對貪污腐敗懲罰最重(貪污60兩以上就梟首示眾,並剝皮萱草,且連行賄者也一併處罰),但是明朝依然是貪腐成風,「貪官污吏,遍布內外」;從來沒上過學且是造反起家的朱元璋,卻在《明大誥》里卻要效仿周公教導臣民忠孝;空前重視官吏選舉和考核並發明了八股文,算得上是重視文化教育了,但是對違旨直諫的官員當場就脫褲子打板子,以至於「公卿之辱前所未有」;更加搞笑的是,為了監視群臣設立東廠,為了節制錦衣衛和東廠,設立了西廠,為了監督東廠和西廠,又設立了內行廠……而這些權傾朝野的廠衛又通常是由那些宦官擔任和把持的。以上這些,再加上一個接一個的不靠譜的皇帝在後面折騰著。

所以,如果有這麼一個朝代,而還不亡國的話,那才是天理不容呢!


記得明朝那些事里有寫:明朝亡於黨爭。還有五人墓碑記也有寫到:嗟夫!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這些都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在明朝末期瞎搞,朝堂上下烏煙瘴氣,排除異己,加速明朝滅亡。內閣最初設立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不是每個內閣首輔都是張居正,所以這個帽子就不要扣到內閣上。


強行為大萌續命的張居正大人要詐屍了


講那麼多,說來說去就以下幾個要因:
1、明朝全程土地兼并嚴重,王侯將相這個四大類把全國的土地兼并了個夠,國稅都進了私人口袋,老朱家兼并著土地還得要你拿錢養著…國家沒錢能不亡?此其一
2、文官集團主要精力放在政治鬥爭上,明朝的黨爭簡直是史無前例…充分演繹了與天(皇帝)斗,其樂無窮,與人(異黨)斗,其樂無窮…光特么絞盡腦汁算計人和防算計了,那還有精力治國?此其二
3、天災
小冰河威力無窮
4、人禍
蒙古雖分裂但瓦剌和韃靼皆有明主,小冰河他們依然不好過,必然為了生存與明朝產生局部熱戰
九邊軍備糜爛,空餉冒功,軍鎮派系林立尾大不掉
倭寇襲擾腹地大傷帝國元氣,受災皆為連稅負重地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積惡成疾…


天之過,非戰之罪。
一個時代的局限性不是人力能抗衡的。


推薦閱讀:

韓信有多厲害?如果劉邦不殺韓信,他會不會造反?
明朝相對元朝有哪些倒退?
明朝外戚為什麼沒什麼實權?
明清的皇帝有表字嗎?
明代有什麼比清代好的地方?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內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