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市場上有些產品說低糖、無糖,實際上用的是什麼成分使產品有甜味,但又不是糖?這些糖對人體會有何副作用?


瀉藥

現市場上有些產品說低糖、無糖,如果不是誇大宣傳,符合相關的規定的話,那麼這些食品用的是就是甜味劑了。而這些甜味劑的毒性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在國家標準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任一種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

目前在食品領域中,使食品呈現甜味的物質統稱為甜味劑,甜味劑按照能量高低可分為營養型甜味劑和非營養型甜味劑,通常所說的無糖的或低糖的甜味飲料中使用的就是非營養型甜味劑,這類甜味劑不提供或很少提供熱量,只提供甜味。依照GB 2760-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允許在食品中使用的非營養型甜味劑有:

磺胺類(人工合成)

  • 糖精鈉(磺醯苯醯亞胺鈉)
  • 環己基氨基磺酸鹽(甜蜜素)
  • 乙醯磺胺酸鉀(安賽蜜,A-K 糖)

二肽類(人工合成)

  • 天冬氨醯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甜味素)
  • 天冬醯丙氨酸醯胺(阿力甜)
  • 紐甜

非糖類(天然提取)

  • 非洲竹芋甜素(索馬甜)
  • 甜葉菊苷(甜菊糖苷,甜菊糖)
  • 二氫查爾酮
  • 甘草精
  • 羅漢果甜苷
  • 莫內林
  • 非洲奇果蛋白(神秘果素,奇異果素)
  • 甘精
  • 甘茶精(葉甘素)
  • 蔗糖衍生物(人工合成)
  • 三氯蔗糖(三氯半乳蔗糖,鹵代脫氫半乳蔗糖)
  • 吡喃果糖葡糖甘(麥白糖)
  • 果糖低聚糖(新糖)

雖然國標中允許使用的非營養型甜味劑有這麼多,但平常我們在食品配料表中見到的一般是:安賽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

下面就談談上面4種常用甜味劑的安全性

安賽蜜
沒有致遺傳突變性和致癌性,不參與動物和人體內代謝作用,在體內不分解也不殘留。所有參與試驗的動物與人體都能很快吸收,但也很快通過尿液排出體外,LD50為2.2g/kg(大鼠,經口)。1994年JECFA(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提出的ADI值為15mg/kg體重。

甜蜜素
其攝入人體後40%由尿液排出、60%由糞便排出。LD50為17g/kg體重(大鼠,經口);15.25g/kg體重(小鼠,經口)。其ADI值為0~11mg/kg體重。由於1970年因用糖精-環己氨基酸磺酸鈉餵養的白鼠發現患有膀胱癌,故美國、日本相繼禁用甜蜜素。但在後續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甜蜜素具有致癌性。目前,雖然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印度、香港、台灣等地依然禁用。但仍有包括中國大陸,澳大利亞在內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批准作為非營養甜味劑使用。

阿斯巴甜
對人體無害。可在體內迅速分解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雖然甲醇有毒,但其生成量極低,且有毒理性實驗證明,在允許攝入量內,安全可靠。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確定其ADI值為50mg/kg體重後,JECFA確認了其安全性,批准其ADI值為40mg/kg。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由於苯丙酮酸尿症患者代謝苯丙氨酸的能力有限而需要控制苯丙氨酸的攝入量,因此,在包括我國的一些國家要求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要特別註明,我國的標註方式為:明確標註「苯丙酮尿患者不宜食用」。

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是一種新型甜味劑,在人體不參與代謝,不被人體吸收,不會引起去齲齒。在普通志願者身上進行的長期試驗表明,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不可逆作用。1994年,JECFA批准其ADI值為0~15mg/kg體重,我國衛生部於1995年批准使用。

參考書目
《食品添加劑》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1年5月第一版 主編:高彥祥


去年的時候做過一個低糖果汁飲料的研發項目,雖然後來項目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但是積累了一些甜味劑調配方面的經驗。
關於低糖和無糖的標準,根據衛生部《食品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準則》衛生部通知印發《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全文):總糖(指單糖和雙糖)低於5g/100g(ml)就可以聲稱低糖,低於0.5g/100g(ml)就可以聲稱低糖或者無糖。
在低糖或者無糖的食品裡面,一般用的是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賽蜜或者一些糖醇類的物質代替普通的白砂糖、果糖等等。像糖精和甜蜜素現在好像用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安賽蜜了。
例如之前那個飲料裡面我用的是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他們的甜度都很高,分別達到蔗糖的600和200倍,所以在飲料裡面用的量很少。一般飲料的甜度是10-14%,也就是說相當於每100ml裡面有10-14g的蔗糖,如果全部用三氯蔗糖來取代(基本沒有人會這麼取代),則相當於每100ml裡面只需要加入23mg,一瓶600ml的飲料裡面就含有138mg。而三氯蔗糖的ADI是多少呢?15mg/kg。那麼也就是說一個60kg的人,終生每日服用這樣的飲料6瓶都不會對其健康造成任何可測量出的危害。安賽蜜的ADI值為15mg/kg,阿斯巴甜的ADI則為40mg/kg。因此基本上來說每天喝個1、2瓶飲料是沒有危害的。
其實這類的甜味劑一般也不會添加的太多,加太多了太甜,成本也實在太高。例如三氯蔗糖大概550/kg,阿斯巴甜大概90/kg,一般都不會加太多的。


瀉藥!
根據GB13432-2004《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5.4.1條表1的規定,「無糖」的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即0.5克)。此處的糖指的是所有的單糖和雙糖。
標明「無糖」並不是真的無糖,只是低於國家要求罷了,裡面可能還是含有單糖和雙糖。
不是所有有甜味的東西都是糖(單糖和雙糖),甜味劑還包括安塞蜜、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等,這些都不是化學意義上的糖。
至於副作用,還是那句話:拋開劑量談毒素就是耍流氓,呵呵。有文獻報道安塞蜜、甜蜜素和糖精在一定劑量下對人體有害,阿斯巴甜還沒有權威的研究報道。


甜味劑的品種非常多。
口香糖裡面多用木糖醇
零度可樂是阿斯巴甜
小時候5分錢冰棍用的是糖精(爆米花裡面也用)

來個百科鏈接最實惠了
甜味劑


謝邀。樓上各位已經說得不能再清楚了


1.無糖低糖是啥意思。
這裡面說的糖是蔗糖。現代很多人的問題是攝入卡路里過多導致肥胖,蔗糖就是典型的高卡路里食物。宣傳無糖低糖,是想告訴你這個食品不會讓你變胖。

2.為啥無糖飲料還是甜的。
3.為啥無糖飲料的甜味怪怪的。
4.甜味劑的安全性。

手機先mark一下,回頭電腦作答


阿斯巴甜

但是安全性現在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比如一直有人說致癌等,可是又有研究說沒有相關證明(這就和美國槍支協會反對禁槍的道理是一樣的,製造企業會反對這些研究成果),明確的的危害有以下幾點,來自百度

因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氨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並不適合使用,因為會造成苯丙氨酸無法代謝,而有導致智能不足的危險。而懷孕中的婦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報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製品後會有頭痛、抽搐、噁心或是過敏反應的癥狀出現,所以建議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說到底還是化工產品,少吃為好


以上已經舉出很多詳細例子了 我主要想說說阿巴斯甜-天冬氨酸的問題 其實作為一種自然界長期以來固有被人體所利用的氨基酸而言 其實作為代糖卻是最為安全的 反而是化學合成的和植物提取的植物化學物質-苷類賦類 因為人類沒有長期攝入的歷史 反而在安全性上要存在更多的考慮


瀉藥。
第一個問題:

現市場上有些產品說低糖、無糖,實際上用的是什麼成分使產品有甜味,但又不是糖?

這些能夠增加甜味的物質可以統稱為「甜味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

在GB2760-2011(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營養強化劑、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

其中也規定甜味劑的功能:賦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質

同時,在此GB中也規定:
食品添加劑使用時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應掩蓋食品腐敗變質;
c) 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
品添加劑;
d) 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
e) 在達到預期目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在下列情況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劑:

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
b) 作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 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
d) 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貯藏。

在了解這些前提之後,再來看甜味劑,可以參考下維基百科的甜味劑中提到的關於天然、人工甜味劑的大概種類。

相信大家在購買食品時會發現,大部分商品使用的甜味劑是一種叫做「糖精鈉」的物質,原因大概是……它很便宜,一點點就能產生極大的甜味,但是我堅決不會買有這種成分的食品。

第二個問題:它是否對人體有副作用?

很難直接說這一類物質對人類是否有副作用,它包含很多種類。
比如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多羥基醇類,&<甘露醇是一種多羥基醇類,可從藻類中提取,廣泛應用於無糖口香糖中作為一種人工甜味劑使用。此外,甘露醇也是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使用的利尿劑,它還是手術中的常用物質,用以開啟血腦屏障減緩藥物流逝。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神經科學學院分子微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系的Ehud
Gazit 和 Daniel Segal教授等研究發現,甘露醇可阻止α-突觸核蛋白(α-Syn)在大腦中形成團塊,該過程與帕金森病的發病機理密切相關。&>
小口香糖里的大奧秘:人工甜味劑甘露醇可治療帕金森病
但換另一種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糖,科學松鼠會中就提到了關於這種甜味劑的報道,&<阿斯巴糖(Aspartame)是一種常用的甜味劑,比蔗糖甜200倍,是無糖可樂用的一種糖的替代品。美國流傳的一種「無糖可樂綜合征」的說法就是針對這個阿斯巴糖的。這種甜味劑用途非常廣泛,是食品業的另一種「味精」,所謂「三精水」的另外一種重要成分,就是糖精加味精加色素做成的飲料「三精水」,和三精水的延伸產品,例如雪糕,點心等等。
所謂「無糖可樂綜合征」就是喝了無糖可樂後引發的頭痛,據說有11%的長期頭痛患者的頭痛可能是被這種無糖可樂觸發的。一些研究還發現阿斯巴糖能引發一些心理和精神障礙,例如恐慌,情緒改變,幻覺,一時性的狂噪等等。而且長期吃阿斯巴糖的人還會對這種東西上癮,和抽煙差不多,不喝這種可樂,就心急火燎的。&>

但這也只是目前的報道,並不能確定以後會不會發現這類甜味劑對人體是否有傷害。

總結:怎麼說呢,關於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中的使用,幾乎是不能避免的。在剛發明食品添加劑之初,它的確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一直到現在這種缺卿不可的地步,想要在生活中避開食品添加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做的太少了。
但也有一些盡量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拿我自己來說,在超市購物絕對會仔細看成分表(不是粗略的,蛋白質、脂肪之類占的百分比,而是詳細的物質種類),但關注的重點只在幾種傷害比較大的食品添加劑,比方氫化植物油等;再例如,吃新鮮的瓜果蔬菜;盡量買加工少的原材料,然後自己在家做飯等等。

以上。


謝邀。

非糖甜味劑目前應用最廣的有三種:糖精(saccharin)、三氯蔗糖(sucralose)、阿斯巴甜(aspartame)。其一直是業界研究的熱點,在實驗室里的可能還有幾十種。只要是在被批准的範圍內使用,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副作用,因為審批過程比你能想到的還要嚴格很多很多。媒體報道的各種不良作用都是捕風捉影。但用非糖甜味劑的食物一般也都沒什麼營養價值(糕點、餅乾、飲料等),當零食吃吃也就罷了。從根本上來說,不吃狹義上的糖對人體也絲毫沒有影響,因為正常平衡膳食即可提供足夠的糖。

我想著重指出的一點是,「使用」不僅是對廠家而言,更是對消費者而言。現有甜味劑普遍的一個缺點是耐熱性比較差,到100多度會分解產生有害物質(苦味)。廠家不會將非糖甜味劑用在需要加熱的場合;消費者也不應將有非糖甜味劑的食物加熱到高溫後不顧苦味食用,不應將非糖甜味劑本身用於高溫烹調。


首現闡明一個概念:不是只有糖才會產生甜味。
甜味劑作為食物添加劑,在食品加工時添加使用,從而使食品的味道更豐富。
甜味劑品種很多,以下是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1. 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人工合成甜味劑;
  2. 按其營養價值分為營養性甜味劑非營養性甜味劑
  3. 按其化學結構和性質分為糖類非糖類甜味劑

其中糖醇類甜味劑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與蔗糖差不多。因其熱值較低,或因其與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謝過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非糖類甜味劑甜度很高,用量少,熱值很小,多不參與代謝過程,又稱為非營養性或低熱值甜味劑,稱高甜度甜味劑,是甜味劑的重要品種

  • so,糖只是能夠產生甜味的物質中的一種。

————————————————————————————————————————————
回到問題上來

  • 現市場上有些產品說低糖、無糖,實際上用的是什麼成分使產品有甜味,但又不是糖?這些糖對人體會有何副作用?
  1. 市場上所謂的低糖和無糖,一方面是作為營銷口號而存在,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糖尿病患者區分,避免讓患者在未知的情況下攝入過多的糖分。
  2. 這些能產生甜味,卻並不歸類為糖的甜味劑,屬於食物添加劑。
  3. 作為食物添加劑,適量攝入對人體是無害的。

————————————————————————————————————————————
食品行業上的甜味劑通常指糖醇類甜味劑非糖天然甜味劑人工合成甜味劑三類。

  • 糖醇類甜味劑具有低甜度、低熱量、營養型、安全性高、口感好、不引發齲齒、不影響血糖值等特點,糖尿病人首選。如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糖醇、赤鮮糖醇 等。
  • 非糖類包括:甜菊糖甙、甘草、奇異果素、羅漢果素、索馬甜等。
  • 人工合成甜味劑:糖精、甜蜜素、安塞蜜、紐甜、阿斯巴甜等。零度無糖可樂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的甜味,滿足糖尿病人對碳酸飲料的需要。

————————————————————————————————————————————
非糖類甜味劑廣泛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里的食品或者是藥物中,如:
碳酸飲料、酸奶、清新薄荷糖、餐桌食品、果汁飲料、乳酸飲料、糖果、蜜餞、果醬/餡料、茶飲料、牛奶、果凍、冰激凌、鈣片、固體飲料、豆奶、涼果、巧克力、口服液、果味奶、咖啡、口香糖糕餅(月餅)、酒精飲料、奶昔、即溶麥片、維生素片、鈣片等。
————————————————————————————————————————————
大部分非糖甜味劑最重要的優點,以甜菊糖和蔗糖為例:

  • 甜度高,甜菊糖的甜度比蔗糖高三百倍。
  • 甜菊糖幾乎無熱量,蔗糖含大量熱量。
  • 甜菊糖不參與代謝過程,不影響血糖和胰島素在人體內的水平;蔗糖則相反。

————————————————————————————————————————————
大部分甜味劑已通過食品添加劑的安全實驗認證,確保安全的甜味劑可以不限劑量使用,部分在食品中屬於限量使用,後者明顯是存在爭議的。除此外,還有以下部分:
甜味劑對人體的危害:什麼是甜味劑
人造甜味劑危害人的健康嗎?


市面上常見的阿巴斯甜分解之後變成了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除了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以外,其他人基本上都能吃,甜蜜素有點毒性,老人小孩不要多吃


頭一次被邀受寵若驚,好好答一下!
甜味劑。
賦予食品甜味為目的的食品添加劑。
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天然甜味劑包括糖的衍生物和非糖天然甜味劑,人工合成甜味劑是採用化學合成、改性等技術得到的各種不同特性的人工甜味劑。
通常甜味劑是指人工合成非營養甜味劑、糖醇類甜味劑、非糖甜味劑三類。
甜味劑的甜度遠遠高於蔗糖,但是不同甜味劑甜感不同,有點甜味兒不純還有苦味酸味等,所以有的甜味劑的口感是不好的,糖精在0.005%以上會出現苦味兒,濃度越高越重;木糖醇的話甜感與葡萄糖相似,除了溶解吸熱而產生涼爽感覺外還有香味兒,所以口香糖大多用這個。
毒性的話,多少有一點兒,不過別緊張,在規定範圍內使用時安全的。
有一個甜味劑糖精鈉1997年發現大劑量可導致雄性大鼠膀胱癌,2001年美國說『糖精鈉導致老鼠致癌的情況不適用於人類』,但規定食品中添加了糖精鈉必須標明』糖精能引起動物腫瘤『。
我國也嚴格限制糖精鈉的使用,並規定嬰兒食品中不能使用糖精鈉。
總體來說,在範圍內添加是安全的。


副作用就是代糖們口感都太差了。喝了之後更不爽


無糖食品,可以使用無蔗糖糖漿,無蔗糖甜味劑,來改善食品(麵包)的口感。


樓上各位主要談了無糖和低糖食品的定義及其中添加的甜味劑,引用一樓的定義:無糖的定義指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即0.5克),此處的糖指的是所有的單糖和雙糖(
GB13432-2004《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5.4.1條 )。
從營養學的角度,此定義並不科學,糖類即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營養學上分為四類:單糖、雙糖、寡糖和多糖(按含單糖分子的個數)。單糖主要為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雙糖是由含兩分子單糖縮合而成,主要有蔗糖、乳糖和麥芽糖;寡糖是指由3~10個單糖組成的小分子多糖,如棉子糖、水蘇糖、低聚糖等;多糖是由10個以上單糖組成的一類大分子,主要有糖原、澱粉和纖維。所以說「無糖」或「低糖」指單糖或雙糖的含量低於某一規定值,常吃的饅頭、米飯和麵條都可稱為無糖食品,但其實裡面含有大量澱粉,澱粉就是糖,從營養學角度饅頭還是無糖食品嗎?人掰一塊饅頭放嘴裡反覆咀嚼,會感覺有甜味,是因為饅頭中的澱粉被唾液中的澱粉酶分解為更低分子量的單糖、雙糖或寡糖。
「無糖「和」低糖「作為商家炒作的噱頭,反而誤導消費者,特別是一些糖尿病患者誤以為」無糖「食品不升高血糖而放口大吃,結果加重病情。樓主不必糾結於無糖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劑,《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食品添加劑甜味劑的使用情況有明確的規定,且標準制定參照了歐美的標準,經急慢性毒理試驗是安全的,不必擔心有什麼副作用。
我更認為,打著」無糖「或」低糖「的口號賣含大量糖分(澱粉)的食品完全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無糖」或「低糖」的定義真得改改了,連定義都不正確、不科學,還怎麼作為國家標準?


其實甜味劑有很多種,我們平時所說的甜大部分是由於感官和傳統意識下對糖的認識。但像口香糖中的木糖醇等,有甜味,但其實和我們所說的甜並不一樣。


舉個非食品行業不熟悉但又非常有代表性的人工合成甜味劑的典型栗子:紐甜
因為它的專利快過期了,所以國內很多工廠實驗室摩拳擦掌準備搞這個;

再舉個從天然產物中提取的廣泛應用的栗子:甜菊糖;

其實糖未必是甜的,甜味物質也不一定是糖,這要從糖的定義說起:糖_百度百科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買任何一本大學食品添加劑教材來看看,保證醍醐灌頂並且糾正大家很多關於添加劑的誤區。


甜味是來自木糖醇吧。。。。。但有沒有害處,有什麼好處就不知道了。。。。求高手解答


瀉藥。其他回答很好的了(回了是為了消掉那個數字)折了吧。


來自維基百科

甜味劑
甜味劑,也有稱作甘味劑甘味料的,泛指食品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
代糖糖替代品是低熱量的甜味劑,常添加到需要減少熱量的食物中。除了注意熱量的減肥人士外,代糖亦帶給糖尿病患者很大的便利性。

人造甜味劑的健康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經常食用人造甜味劑的群體,明顯的有較高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症等疾病風險。
不過有些統計則認為,是肥胖人士及患病者才經常食用人造甜味劑(人變胖、變不健康才增加代糖使用量),只要考慮這些人本身面臨的風險,可以發現,對高風險族群來說,人造甜味劑還是比精緻糖更好的選擇。
但也有一些理論認為當人體感覺到甜味時,就會期待有相應的能量吸收,若是沒有,反而會擾亂人體,造成脂肪囤積、食量增加、增加糖尿病風險等有害副作用


推薦閱讀:

為什麼磷脂雙分子層不會在水中解體?
紅糖、黑糖和片糖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們為什麼不用摩爾這個單位來衡量宇宙中的天體數目呢?
什麼叫 dynamics?什麼叫 kinetics?中文怎麼譯?
僅從生產成本上計算,生產香水和生產花露水有多大差別?

TAG:食品 | 化學 | 食品添加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