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國與阿根廷的 2014 年巴西世界盃決賽?


說明:本回答先發在 如何評價 2014 世界盃德國和阿根廷的決賽?這個問題下,後受邀在本問題下再發一次(邀請者的理由是:經考證,本問題是最早發表的)。一答兩發明顯有灌水騙贊之嫌,但為了感謝我在知乎上受到的第一次邀請,我還是決定再發一次。希望今後知乎在避免重複問題上能做得更好。

這是一場雙方都值得最崇高敬意的比賽。兩隊的攻防策略和戰術安排,都在發揚自己的優勢同時儘可能限制對手上下足了功夫;兩隊球員體現出的戰術執行力也十分高超,凝聚了非凡的心理素質和技戰術水平。


賽前,德國在整體實力上佔有更大的優勢。防守上,德國與阿根廷的水平基本上是旗鼓相當(有悖於人們心中的印象,阿根廷在本屆世界盃淘汰賽階段的防守水平是世界頂尖的);進攻上,阿根廷雖然有梅西,但阿圭羅狀態不佳,拉維奇和伊瓜因都是自己拿球主導進攻強於銜接、策應、牽扯,中場缺乏過渡和梳理的能力(又或者是實力有限攻守不能兼顧)。這導致他們難以打出流暢的整體配合,只能靠個人速度和盤帶尋找機會,偏偏迪馬利亞這個突破專家還因傷缺陣。反觀德國,雖然沒有梅西這個級別的巨星、沒有很突出的突破手,但他們的中前場球員水平也不俗而且很平均,都非常善於跑位、傳球和射門,有著很強的默契和團隊意識,所以他們進攻的組織性是世界一流的。此外德國的陣容深度也勝阿根廷一籌,赫迪拉傷了克拉默頂上,克拉默傷了許爾勒頂上(中場位置隨之大挪移),克洛澤跑不動了還有更靈巧的格策。

除了實力優勢,德國隊半決賽輕鬆淘汰巴西,還能多休息一天,在體能儲備上也遠好於與荷蘭苦戰120分鐘的阿根廷。他們甚至能得到大部分巴西本地球迷的支持——因為阿根廷和東道主是宿敵。


上半場,基於對以上優劣勢對比的清晰認知,德國採取了積極主動而不失穩健的攻防策略:以傳切配合保持控球、創造進攻空間,以對持球人延阻、整體快速回防來應對阿根廷的突擊;阿根廷則比半決賽更謹慎,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防守而放棄了控球,有機會就用快速反擊偷襲,不然就用防守跟德國耗著。
開場時的雙方陣型:

1. 德國的進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今天厄齊爾首發位置在左路。開場15分鐘之內,他數次向中路和右路靠攏,結合拉姆的插上,令德國在右路進攻上取得了局部的人數優勢,打開了空間。但阿根廷始終在中路腹地保持人數的優勢和高度嚴密的站位,因此無論德國隊在右路傳中、回敲或者只是佯攻,都始終沒能創造射門機會。克拉默受傷下場後許爾勒登場,厄齊爾換位到前腰,這時他向兩邊靠攏能造成的局部優勢就變小了。德國轉而更多地試圖從中路滲透,也沒有形成真正的威脅。

隨著佩雷茲更多地回撤,阿根廷實際上變成了三後腰;梅西和伊瓜因被特許在防守時散步,於是拉維奇就肩負起了干擾德國隊中後場組織的任務。與半決賽相比,阿根廷雖然在陣地防守上投入了更多兵力,陣型也保持得十分緊密,但在防守反擊和定位球時的專註和協防意識上似乎有所下滑。上半場的最後10分鐘,阿根廷試探著把陣型前壓爭取主動,馬上就被德國利用反擊形成了兩次有威脅的射門;補時階段德國開出角球,赫韋德斯又甩開防守搶到落點,可惜他的頭槌打在門柱上。

阿根廷的犯規,大部分都是在德國隊進攻尚處於試探和萌芽狀態時發生的。這反映出阿根廷的防守非常富有侵略性,儘可能在第一時間進行破壞,不給德國從容組織進攻的機會。

2. 阿根廷的進攻 VS 德國的防守

阿根廷的反擊思路十分明確,就是把速度貫徹到底。但他們對防守的重視很大程度上犧牲了進攻:兵力投入不足,導致進攻缺乏整體組織性,推進時往往要靠個人突破,有機會傳威脅球時接應點也很少;整體陣型靠後,進攻球員提速反擊要衝刺很長一段距離,對體力消耗很大,尤其是還要兼顧防守的拉維奇和佩雷茲。另一方面,德國隊雖然控球壓上嘗試進攻,但對阿根廷的反擊還是足夠警惕,整體回防速度很快。

結果是,阿根廷雖然從右路幾次撕破德國防線,但幾乎都被德國的中路補防化解(其中一次梅西已經趟過了諾伊爾),唯一接應到位的一次又陷入越位陷阱;他們上半場最好的機會反而是德國自己送的大禮——克羅斯冒失的頭槌回傳讓伊瓜因形成了單刀,但後者居然浪費了這個黃金機會。這個機會來得很偶然、很突然,但在高手對決中能否利用好或者防範好偶然因素,很可能就是勝負的分野,也是對球員心理素質最大的考驗。

下半場,德國依然保持著上半場的策略;而阿根廷主教練薩貝拉則一反此前的謹慎,一開始就用阿圭羅換下了拉維奇,85分鐘就用完了三個換人名額來保持中前場的活力,讓全隊更多地嘗試進攻。個人事後諸葛亮的猜測,他有可能在賽前就已經布置了這樣的戰略。目標是先化解德國隊的鋒芒(此前兩場淘汰賽德國都早早領先),然後再爭取進球,留給德國隊更少的反撲時間。考慮到球員們尤其是梅西的體能狀況,拉鋸的局面拖得越久對阿根廷越不利,所以他希望在90分鐘內解決戰鬥。

1. 阿根廷的進攻 VS 德國的防守

下半場阿根廷的攻勢多了不少。但受制於球員能力、體力和對德國反擊的忌憚,中後場對進攻的支援僅限於零星的傳中和直傳,主要還是靠鋒線尤其是梅西去攻堅。雖然受到無處不在的嚴密防守,但最終也只有梅西能夠打開一點空間——一次大禁區左側半單刀射門,一次右邊勉強內切射門,兩次都是偏出遠角;還有兩次吸引防守後的直塞,可惜鋒線隊友都沒能接應上。

除了在限制梅西上有瑕疵,德國隊下半場的防守基本無可挑剔,因為梅西的隊友們下半場的衝擊力其實還不如上半場,他們只要保持專註按部就班就足以應付了。

2. 德國的進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由於下半場阿根廷陣型壓得較前,他們的防線也終於開始鬆動,德國隊得以更多地攻入禁區,克洛澤也終於搶到了一次傳中落點。但雖然數次製造了阿根廷防線的混亂,德國隊自己在利用機會上也做得不夠好,兩次禁區內停球過大,只比上半場多製造一次射門。

最終兩隊在90分鐘內也沒能打破僵局,比賽進入加時。

加時賽基本是下半場的延續。阿根廷依然沒有放棄進攻,大概他們也不想和德國用點球的方式決勝負吧。隨著體力和集中力的下降,兩隊的防守都開始露出更多破綻。率先發難的是德國,他們繼上半場37分鐘後又一次打穿了阿根廷的右路防守,而且是兩個進攻球員面對五個防守球員製造了一次很有威脅的進攻,許爾勒的射門略顯倉促而被羅梅羅撲出。阿根廷則在第97分鐘獲得了一次更好的得分機會,而且又是拜德國隊失誤所致:胡梅爾斯面對一個沒什麼威脅的傳中居然漏頂,帕拉西奧停球突入禁區後單刀面對門將,他本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完成射門或者盤過門將,但他竟然重蹈自己在半決賽加時階段的覆轍,倉促吊射偏離了球門。

在世界盃決賽的賽場上兩次錯過幸運女神和對手送上的良機,似乎已經反映出阿根廷在綜合實力上離世界冠軍的水平終究還有差距。果然,德國隊6分鐘之後就讓他們浪費機會的行為受到了懲罰:一次本應無甚威脅的進攻,由於德米凱利斯跟防出現鬆懈而令90分鐘才替換上場的格策有了獨自面對門將的機會,後者冷靜、自信、無情地向他們昭示了世界冠軍應有的把握機會能力——連貫、乾淨、完美的一停一射,球越過羅梅羅的封堵落入遠角網窩。此後阿根廷的奮力反撲,已無法逆轉局面。最終,德國隊捧得了大力神杯,成為了第一支在南美奪冠的歐洲球隊。

縱觀全場,兩隊在戰略和戰術的制定和執行上都發揮了很高的水平,比賽過程和最終結果也體現了德國的強大和阿根廷的缺點——首先,德國的團隊協作能力優勢,使他們在兼顧防守的同時獲得了更多場面上的主動,而阿根廷中前場進攻中缺乏整體性和組織性,使他們只能收縮防守,更多依靠個人能力製造機會,這是效率更低、對球員消耗更大的方式;其次,德國陣容厚度更充足、球員實力更平均、狀態更好,使他們的換人遊刃有餘,而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和阿根廷替補上場球員的碌碌無為形成了鮮明對比;最後但也許是最重要的,在把握機會能力上的差距,使德國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PS: 寫給那些熱衷於討論比賽風格孰優孰劣的球迷們:德國不是贏在「下底傳中」或者 "tiki-taka", 阿根廷也不是輸在「防守反擊」。決定勝負的不是比賽風格,而是雙方戰術體系的合理性、有機性、針對性和球員執行戰術的能力。是球隊的戰術體系和球員能力的特點共同決定了他們的風格,而不是風格決定了這些特點。

太關注表象,就會忽視了簡單表象背後紛繁複雜、互相作用的各種細節和各種因素,忽視了事物更本質的客觀規律。


7.16深度更新:1 更新部分語言措辭
2 增加球員數據直觀化表格圖片
3 增加接球成功分數統計
4文末新增四幅gephi截圖,並通過直觀對比表現出球員攻守屬性
5 新增opta比賽傳球熱點圖(包含阿根廷
--------------------------------------------------------------------------------------------------------------------------------------
今天親自逐幀翻看世界盃決賽,對德國隊的所有傳球數據做了十二個小時的匯總分析,以下是成果,望能有所幫助。
聲明:本數據全部為本人個人收集,不能做官方數據來對待。
另外誠心接受 @三少三少 的批評,我的數據分析做的很爛,基本沒有經過過多的大腦思考,都是一些淺顯的結論,沒有專業大牛如 @李暘 等前輩那麼高的見解,這些數據只希望能加以利用。抱歉。

統計視頻
1080p、mkv格式、大小為15.52g的世界盃決賽視頻,來自《BYRTV高清錄製原創資源》
統計傳球成功次數
上半場243次
下半場205次
加時賽上半場129次
加時賽下半場58次
共計傳球次數635次
官方統計數據:
傳球(成功傳球)745(641)
傳球成功率86%
來自http://goal.com
致使統計有6次偏差的原因:

  1. 由於是自己統計,雖花四個小時多次回放,逐幀統計,仍不免有些許成功傳球未能計入其中
  2. 電視轉播過程中不時的回放或插入場外球迷觀賽、巴西景色不可避免的對比賽統計造成困擾:如比賽46分鐘伊瓜因的越位進球的回放便影響了德國門將1號諾伊爾數據的統計;又如比賽49分鐘和51分鐘先後兩次插入夕陽映照下的基督救世像共計耗時43秒,亦影響了統計的輸入。
  3. 此次統計未將投擲界外手拋球定義為傳球,故除門將以外的手拋球皆不計入統計。

爭議數據處理:

  1. 針對裁判爭議判罰:如比賽36分鐘許爾勒的射門因裁判判罰厄齊爾越位在先,但實際許爾勒直接射門並不構成越位之說,但此處依據裁判判罰,故穆勒傳給許爾勒的威脅球未入統計。針對未能辨識傳球接球球員的情況:如第83分鐘,德國快攻,為11號克洛澤傳球的球員因比賽節奏太快多次回放仍不能辨識,最終選擇了可能性最大的8號厄齊爾。
  2. 定義關鍵或威脅傳球:能形成直接射門機會的傳球,此處傳球定義必須傳到接球運動員腳下。

統計數據手稿:

分析原始數據可得(個人淺薄分析):

  1. 常規賽上半場多下半場38次傳球成功次數,說明到了下半場體力問題凸顯。
  2. 加時賽上半場每分鐘傳球成功次數遠高於常規賽階段,可見在加時賽上半場德國隊急於攻下對手。
  3. 加時賽下半場19號格策進球前後成功傳球次數差異明顯,格策進球前加時賽下半場達到每分5.75次,而格策進球後銳減到每分1.34次,證明德國進球後的防守心態與阿根廷的大力逼搶攻勢

將項目統計輸入表格(每次成功傳球權重計為1,威脅或關鍵傳球權重計為3)
此處貼出文字版:
source target weight
11 klose 13 muller 5
11 klose 8 Ozil 2
11 klose 16 Lahm 1
11 klose 18 Kroos 1
11 klose 20 Boateng 2
5 Hummels 7 Schweinsteiger 5
5 Hummels 4 Hoewedes 9
5 Hummels 20 Boateng 10
5 Hummels 18 Kroos 9
5 Hummels 16 Lahm 5
5 Hummels 13 muller 2
5 Hummels 8 Ozil 3
5 Hummels 1 Neuer 3
5 Hummels 11 klose 1
8 Ozil 11 klose 6
8 Ozil 13 muller 10
8 Ozil 18 Kroos 13
8 Ozil 7 Schweinsteiger 16
8 Ozil 4 Hoewedes 4
8 Ozil 16 Lahm 12
8 Ozil 9 Schurrle 1
8 Ozil 20 Boateng 3
8 Ozil 19 Goetze 4
13 muller 23 Kramer 3
13 muller 16 Lahm 11
13 muller 18 Kroos 5
13 muller 7 Schweinsteiger 4
13 muller 8 Ozil 10
13 muller 11 klose 2
13 muller 20 Boateng 1
13 muller 9 Schurrle 4
13 muller 4 Hoewedes 3
13 muller 19 Goetze 3
4 Hoewedes 5 Hummels 7
4 Hoewedes 18 Kroos 14
4 Hoewedes 11 klose 2
4 Hoewedes 8 Ozil 2
4 Hoewedes 7 Schweinsteiger 4
4 Hoewedes 9 Schurrle 20
4 Hoewedes 13 muller 1
4 Hoewedes 1 Neuer 2
23 Kramer 20 Boateng 1
23 Kramer 13 muller 5
23 Kramer 16 Lahm 4
23 Kramer 18 Kroos 1
23 Kramer 4 Hoewedes 1
7 Schweinsteiger 8 Ozil 10
7 Schweinsteiger 13 muller 5
7 Schweinsteiger 20 Boateng 9
7 Schweinsteiger 16 Lahm 10
7 Schweinsteiger 18 Kroos 16
7 Schweinsteiger 11 klose 2
7 Schweinsteiger 23 Kramer 7
7 Schweinsteiger 5 Hummels 8
7 Schweinsteiger 4 Hoewedes 4
7 Schweinsteiger 9 Schurrle 9
7 Schweinsteiger 1 Neuer 3
7 Schweinsteiger 19 Goetze 1
18 Kroos 7 Schweinsteiger 13
18 Kroos 16 Lahm 9
18 Kroos 8 Ozil 9
18 Kroos 11 klose 1
18 Kroos 23 Kramer 1
18 Kroos 5 Hummels 5
18 Kroos 20 Boateng 3
18 Kroos 13 muller 9
18 Kroos 4 Hoewedes 15
18 Kroos 9 Schurrle 18
18 Kroos 19 Goetze 4
20 Boateng 16 Lahm 18
20 Boateng 18 Kroos 4
20 Boateng 7 Schweinsteiger 12
20 Boateng 5 Hummels 7
20 Boateng 4 Hoewedes 1
20 Boateng 1 Neuer 7
20 Boateng 13 muller 5
20 Boateng 8 Ozil 4
20 Boateng 19 Goetze 1
20 Boateng 9 Schurrle 1
16 Lahm 7 Schweinsteiger 11
16 Lahm 5 Hummels 3
16 Lahm 8 Ozil 25
16 Lahm 13 muller 8
16 Lahm 18 Kroos 7
16 Lahm 23 Kramer 2
16 Lahm 11 klose 8
16 Lahm 20 Boateng 13
16 Lahm 9 Schurrle 2
16 Lahm 4 Hoewedes 1
16 Lahm 19 Goetze 4
1 Neuer 7 Schweinsteiger 4
1 Neuer 16 Lahm 8
1 Neuer 13 muller 3
1 Neuer 5 Hummels 3
1 Neuer 18 Kroos 4
1 Neuer 20 Boateng 2
1 Neuer 4 Hoewedes 7
1 Neuer 8 Ozil 1
1 Neuer 9 Schurrle 2
9 Schurrle 20 Boateng 3
9 Schurrle 18 Kroos 17
9 Schurrle 8 Ozil 11
9 Schurrle 13 muller 5
9 Schurrle 5 Hummels 3
9 Schurrle 4 Hoewedes 6
9 Schurrle 7 Schweinsteiger 3
9 Schurrle 19 Goetze 6
9 Schurrle 16 Lahm 2
19 Goetze 8 Ozil 4
19 Goetze 18 Kroos 10
19 Goetze 16 Lahm 7
19 Goetze 9 Schurrle 5
19 Goetze 20 Boateng 1

根據以上部分信息統計繼續製作一張表格,如圖

根據數據淺顯分析:(根據上述兩個表格可得無數數據,此處略陳幾項)
1. 成功傳球的球員按分值排依次是87分的18號克羅斯、並列84分的7號施魏因斯泰格與16號拉姆、69分的8號厄齊爾、60分的20號博阿滕
由此可以看出:

克羅斯和施魏因斯泰格作為後腰中場發動機作用明顯,控制場 上節奏。
隊長拉姆是重要進攻火力輸出點。
厄齊爾在前腰、邊鋒位置上依然作用突出。
博阿滕的出現則讓人意外,如此數據足以說明本場發揮搶眼。

值得一提的是11號克洛澤的傳球分值為11分,接球分為22分,上場90分鐘;而替補克洛澤上場三十分鐘的19號格策則貢獻了25分成功傳球與23分成功接球。由此可以看出克洛澤與格策球員屬性的不同,雖本場踢同樣的箭頭位置,但克洛澤明顯屬於機會主義搶點高中鋒,需要人喂球。而格策則是中場球員出身,本身善做球傳球。格策替換克洛澤,德國陣形轉變為無鋒陣。

2. 球員傳球覆蓋面排行依次是給12個人傳過球的7號施魏因斯泰格、並列11個人的18號克羅斯與16號拉姆、並列10個人的20號博阿滕、13號穆勒、9號許爾勒。

這個數據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但此處重點強調31分鐘才換上的9號許爾勒在傳球覆蓋面上數據突出,在傳球上達56分,接球上達62分,場上表現活躍,存在感強,由他助攻格策破門也不難理解。


3. 最喜歡傳給誰球員排行:
11號克洛澤最喜歡傳給13號穆勒。
5號胡梅爾斯最喜歡傳給身旁的中衛20號博阿滕
8號厄齊爾最愛傳給7號施魏因斯泰格,多達16分之多
13號穆勒最喜歡傳給身後的16號隊長拉姆
4號左後衛赫韋德斯最喜歡傳給身前的9號左邊鋒許爾勒
7號施魏因斯泰格最偏愛身旁的18號克羅斯
18號克洛斯卻把大部分傳球獻給了9號許爾勒
20號中衛博阿滕喜歡穩穩地將球送到右後衛16號拉姆腳下
16號拉姆卻偏偏唯愛8號厄齊爾
1號門將諾伊爾拿球喜歡交給16號隊長拉姆
9號許爾勒最願意和18號克羅斯互動
........................
列舉一次德國隊理想化後最常見的一次後場進攻組織5號胡梅爾斯專註於防守,出球先交給同是中衛的20號博阿滕,而20號博阿滕向前遞進傳給16號拉姆。拉姆則負責向前突破,傳給前腰8號厄齊爾來組織最後一擊。而與16號拉姆右後衛位置相對應的4號左後衛赫韋德斯雖數據不如拉姆,卻也積極推進,與左路的9號許爾勒構成一道走廊。當8號厄齊爾、9號許爾勒進攻受阻時,他們再將球回傳給兩個後腰7號施魏因斯泰格和18號克羅斯。

出於直觀顯示數據的目的,將數據表通過gephi展示出來以實現數據的可視化:
以下為gephi截圖

(圖形是按照陣形來放置的)
圖中,圓圈大小表示傳球總分值高低
圓圈之間的箭頭表示傳球方向
圓圈之間
連線及箭頭的粗細表示傳球給接球運動員的分值高低

由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單單在傳球數據上,各位球員的表現。
通過gephi里線的粗細及箭頭方向,還可以看出各位球員善攻還是愛守的屬性。


舉例:

1.右後衛拉姆與左後衛赫韋德斯對比圖:

上圖拉姆,下圖赫韋德斯

兩圖對比可以看出拉姆相比赫韋德斯傳球數量更多,傳球範圍更廣,傳球更偏好傳給前場隊員,證明了拉姆的攻擊屬性和積極前插。

2.中衛胡梅爾斯和中衛博阿滕對比圖:

上圖博阿滕,下圖胡梅爾斯

兩圖對比可看出,博阿滕在中衛位置上傳球活躍,攻擊屬性強。

胡梅爾斯則安心防守,後場出球交給博阿滕。

以上。

------------------------------------------------------------------------------------------------------------------------------------ 針對我為什麼要自己做數據的原因,除了這是我個人選擇興趣外。(並且我認為並不是那麼無趣) 我覺得知乎上的前輩已經提到過了:

現今公眾能拿到的數據遠遠無法展示比賽的全貌,只能粗略反映一些趨勢性的東西(而且依然可能會誤導)。足球不是單純的回合制遊戲,每個區域和全局的聯繫繁多而且影響因素繁多,這些東西需要有經驗的眼睛來審視比賽反覆推敲,解讀比賽是思維量很大的腦力勞動。

上邊這段文字出自足球場上數據是怎麼統計出來的?
@滄海客 的回答

另外謝 @sysmind 指正,手機app上有一個軟體叫做opta stats zone,可以查到多種比賽數據。(不過仍然不後悔手動錄入數據)
現在貼出在opta裡邊找到的比賽熱點圖:

阿根廷失敗,部分原因也敗在了控球上。(關於高控球率的威力,巔峰期的巴薩已經展示過了,德國沿襲拜仁班底、戰術亦打控球。一度場面狼狽如同2013-2014賽季歐冠半決賽拜仁面對皇馬,但阿根廷未能抓住機會,最終被換上格策後更純粹的無鋒控球陣擊敗)


換上來的阿奎羅和帕拉西奧是敗筆中的敗筆!


德國是一支整體戰術更成熟,配合更默契,更團結,更好的球隊。

說說阿根廷。有人說淘汰賽之後梅西就不再是扛著球隊前進的球員,這簡直是搞笑。阿根廷戰術最重要的支點,就是梅西。有了梅西在前場一個人牽制三四個對方防守球員的逆天能力,阿根廷才有資格把中場更多的精力放在防守,伺機出擊。詳細點說,中後場把球攔截下來之後,找到梅西,如果梅西成功吸引包夾,則其他中前場球員一起往前撲,在其他區域以多打少,製造混亂,如果梅西被斷球,則果斷回撤,先保證不失球,再繼續耗。隨著對手一步步升級,這一招在對荷蘭的時候就已經捉襟見肘了,因為梅西的壓力越來越大,他的體力也是有限的。

我們以比利時那場球,伊瓜因進的球為例:

梅西在中線附近拿到球之後,先是紅色框內的比利時球員防守,費萊尼過來協防,被梅西左閃右避閃出空檔,費萊尼站在他身前,藍色框內球員緊盯著梅西的腳步,隨時準備補防,這時梅西把球傳到右邊迪馬利亞,這邊就變成了三打三(黑色三角),比利時藍色圓框的球員才趕緊協防到這邊來,在防線還沒完全站穩的情況下,比利時解圍失誤,把迪馬利亞的直塞球擋給了伊瓜因,然後伊瓜因冷射,當時比利時後防大將孔帕尼剛剛準備去補防薩巴萊塔,伊瓜因的射門從兩個中衛中間穿過,孔帕尼根本來不及站穩。

如果說當時在中場分球的不是梅西,而是一個相對平淡的中場組織者,在第一張圖中藍色圈內的比利時防守中場根本不需要等到對方分球才過來邊路補防,他大可信任前面正在防守的球員,提前移動到本方左路,這樣一來,孔帕尼不需要去補薩巴萊塔,留給邊後衛就行,就算同樣是解圍失誤,但伊瓜因勢必得不到這麼好的射門空檔。

但是當時拿球的是梅西。

這就是梅西的作用,他在前場,任意一個位置拿到球,對於防守方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阿根廷的進攻戰術,都依賴梅西的存在。


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巔峰對決。
雙方用出色的戰術、嫻熟的技術、對冠軍的饑渴為觀眾送上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盃決賽。
儘管有些球員的狀態很差,有些球員的情緒失控,有些教練的布置存在疑問,但這就是這屆世界盃最好的比賽、最好的兩支球隊。
人品始終守恆,當你多次浪費必殺的機會的時候足球懲罰你。
1.開場的阿根廷讓人眼前一亮,薩維利亞是非常想在90分鐘內結束比賽的,畢竟他們比對手少休息一天,畢竟他們用加時+點球才戰勝了無冕之王。
2.上上場比賽開竅的伊瓜因又被前隊友笨馬附體——跑位不當、浪費機會,他一直遊離在世界盃的比賽節奏之外,把俱樂部的迷茫帶到國家隊。上半場的阿根廷至少有四次威脅球門的機會,但伊瓜因跑錯位兩次,客氣了一次。
3.煤老闆從開始就不惜體力的奔跑,一次從中圈的開始的下底傳中看到了他的勤奮也看到了阿根廷前鋒的不合拍。
4.拉維奇被換下是薩維利亞最被人詬病的,坦白說他的能力確實有限,不過缺少了迪馬利亞的阿根廷前場就需要一個這樣進可跑位接球做牆退可追防站位放鏟的,他是阿根廷前場的動力之源。
5.下半場比賽進入德國隊喜歡的節奏,後方無大壓力的情況下控球,伺機打防守漏洞和反擊。一種變種的TT戰術,不是最好卻最適合這幫把合理刻進骨頭裡的拜仁球員和他們的小夥伴。常規時間90分鐘內,豬總傳球成功率91%,所有鏟球全部成功。
6.小馬哥畢竟是34歲(30歲,記成傑隊的歲數了。)的人了,上場的最佳表現讓這場很多鏟球變成犯規,在強壯的德國球員逼搶下多次的丟球,當然和他們後方線的坑爹傳球也有一定關係。
7.阿根廷的後方可以打7分,德米的走神、角球跑位看丟人、出球和助攻無力是他們的缺點。血性防守,眾志成城對抗比他們強壯和水平更高的德國是閃光點。(有誰能想到阿根廷靠這樣的後方線走到決賽並堅持110分鐘)
8.德國隊把每個人的狀態調整到比賽水準,包括賽前被認為來刷數據的K神和替補上場的格策。這就是阿根廷欠缺的,他們的辮帥把巴西世界盃當作度假,阿坤還沒從傷病中走出來——和四年前就是兩個人。
9.小豬應該是全場最佳,那個不敢看點球的少年已經成為德意志精神領袖——精密且永不停歇、無所畏懼。
10.最好的球隊奪冠,最好的球員拿金球。現實就是這麼完美也這麼殘酷,梅西的偉大只有面對他的防守球員才能體會,這屆德國的強大巴西最知道。
阿根廷認為他們離大力神杯只有那兩個錯失的單刀,實際上那就是天涯的另一邊。


1. 06年打阿根廷之前克林斯曼在更衣室里揮舞著拳頭,激情豪邁的說:「阿根廷人把足球當做最好的玩具,那麼給我搶走它!!」

這次阿根廷把足球當成了戰役而不是遊戲,但贏的還是德國人。

克洛澤的每一次加速,回做,爭頂都在證明,出道晚、天資平、運氣一般都是loser的借口,努力和自律總會給你下一次機會,世上的事,怕就怕認真。

我爸中午喝大酒晚上玩QQ遊戲現在起不來看球了難道能怪別人么。。攤手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或者說從阿迷角度來講,這是人性VS科學的比賽

是梅西這種不世出的個人天才,對抗德國隊這種由理性、積澱、努力打造的完美之師。

類似的故事,鐵甲鋼拳有,灌籃高手也有。

小孩打架比發育,國家隊比賽比的是球隊捏合能力,烏拉圭、墨西哥、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個人牌面實力都不如歐洲強隊,但是整體戰術的合理,足球理念相似,風格統一,造就了這些很難戰勝的所謂弱隊。

阿根廷和德國在這方面更是沒得比,對勒夫的革命認同或不認同都不能否認,他們已經擁有了最近幾年統治歐洲足壇的兩種打法(海爺的拜仁和瓜的拜仁),並且還可相互切換,薩維利亞的換人只能說。。大哥你玩FM都是設固定陣容去度假的吧。

梅西和內馬爾在本屆比賽的表現都證明了一點

「教練我們沒有成熟的打法設計啊」
「有啊。」
「我沒看到啊。」
「你當然看不到啊。」
「我不懂啊教練。」
「傻瓜,你當然看不到你自己啊。」
「教練我書讀得不多,你直說好不好?」
「把球交給你,就是我們的戰術啊。」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金球獎給了梅西吧。

2. 薩維利亞完全是自己作的,繼續上帕拉西奧和阿奎羅,兩個人上了以後阿根廷繼續進入後場被高壓+前場斷線風箏的模式。

阿奎羅進攻失誤繼續多,水貨小辮打丟了那個一推就有的機會。兩個人防守時和梅西一起在前場溜達。進攻中完全看不出體力優勢。

120分鐘的時候,阿根廷大腳開向前場,帕拉西奧在追不到的時候都不知道把球撿回來讓諾伊爾快點開。

大哥,上帝想給你奇蹟,你也給點時間啊

哪怕上個中後衛去前場當支點都比他倆強。

3. 加時賽本來局勢是略偏阿根廷的,德國隊的進攻速明顯放緩,拉姆回防到位率下降,連續被打身後。

以下是純神棍

局勢的逆轉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帕拉西奧那個莫名奇妙的處理,來源於馬斯切拉諾連續兩次放倒小豬、阿奎羅肘擊卻躲過紅牌,來源於帕拉西奧前場毫無意義的拉拽拉姆。

然後德國隊就進球了。

人品好奇妙。

4. 德米簡直是要坑死小馬哥,防守不斷得上搶過猛,後場處理球動不動就用挑傳,反正我給你了你被高大的對方貼身丟球不是我的事。

然後在113分鐘,小馬哥去封許爾勒的傳中,德米丟掉了禁區里的格策。

貼個身就沒事了 攤手

5. 梅西金球不算實至名歸,但他永遠是最獨特的一個,那種一拿球自動起風身邊防守都站不住位置的狀態,卡卡只在06到08有,羅納爾多2000年以前有,梅西從19歲一直有。

但身邊隊友實在是太坑了,中場中路拿球的時候邊路和後腰不知道接,右路梅西區域拿球的時候隊友都悶頭往禁區里插沒人知道做個牆。

作為被梅西搞了很多遍的米蘭+皇馬球迷,我一直覺得,只有當他有一天不再那麼無敵變態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原來他曾經到過那麼可怕的高度。

6. 德國太全面了,拉姆是突破和傳中效率最高的右邊鋒,博阿滕和諾伊爾的控球都比阿奎羅和帕拉西奧強。

厄齊爾和穆勒的處理除了合理還是合理,總是把球給位置更好的隊友,克羅斯浪費了兩個,克洛澤和赫韋德斯各浪費了一個。

7. 決賽居然用了義大利裁判,阿根廷50%以上都是義大利裔啊。
這也算是阿根廷替義大利跟德國還債了,坑你們這麼多年,真對不起。。

8. 捧杯時候賀瑋的貫口好棒。

9. 轉播完切回現場畫面一看劉語熙穿了阿根廷隊服才知道。。原來是她絕殺了阿根廷。

10. . 決賽之前北京所有的廣告都是「快來競猜贏大錢!錯過等四年!」

我們最愛的運動始終是熬夜坐在桌子前抽煙喝酒吃瓜子贏錢或是輸錢,不管什麼方式。

11. 最後貼一張圖

你以為喜歡德國的都是大胸無腦妹子嗎,人家都這麼拼了。。苦情慣了的阿迷,算了也就算了。
生活就是這樣,真金白銀,你打不過的。
祝賀德意志。


阿根廷的二流防線擁有一流表現,最後格策的那一腳,他們真是累了。幾秒的疏忽,導致了最終的悲劇。真的也浪費了很多的機會,比如伊瓜因接梅西的那腳,很可惜,有點運氣也不好。梅西還有一球擦著立柱出去了。誒。阿根廷整體實力確實不如德國,但絕對已經對得起自己身披的球衣。
穩定耐心眾志成城。
一場偉大的比賽。

-----------------------------------------------------

個人認為場面上兩隊比較均衡,完全沒有誰誰壓著誰誰打,雖然德國控的多,到在常規時間裡,還是阿根廷掌握了大部分時間的節奏,讓人看的很放心,一直也很有信心阿會贏。尤其是許兒勒剛上來的時候,德國逼的很兇,卻沒有完成比較有威脅的射門,很明顯德國有點急了,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德國自己心態調整的也很好。這是一場很艱苦的戰鬥。阿根廷球員頻頻回傳給羅梅羅,不自己帶著球瞎跑,踢的很穩。輸就是在加時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看出累了,傳球阿圭羅和誰都失誤被搶斷。格策那個球時候時機正好,加上阿根廷回防不足,就進了。如果脫入點球大戰,比(wo )賽(jiu )就(yu )會(gan )更(a)有(gen )戲(ting )劇(hui )性(ying )。不過悲情的氣氛會更濃,無論誰勝誰負。

德國正是因為能夠戰勝這樣的阿根廷,才顯得獎盃珍貴厚重。但這支阿根廷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他們也配的上將姓名刻在大力神杯上!
四年後再見!


之前一直期盼你再現馬拉多納上帝降臨般的輝煌,我錯了。
.

當焰火在駝背山腳下綻放時,我知道是你獨自矗立山巔,承受苦難,拯救那個連國債都不能如期支付利息的祖國。
.

這一刻你不是球王,你的名字叫做耶穌。
.

記住桂冠怎樣得來,讓它永遠存在!我們生得有光彩,死也要死得有光彩。
——阿根廷國歌《祖國進行曲》


先佔個位,補個覺再詳細答,這屆世界盃隊短捧杯,K神破紀錄,小新金手套,一切都太完美,作為拜仁死忠,德國鐵粉高興的都快哭了。


傳奇射手克洛澤的最後一場世界盃,被替換下場時給了長鏡頭,從裁判到隊友一個個輪流握手,然後與格策的握手尤其久。
當時我就在想,這放武俠小說里就是傳功鏡頭啊:「老夫將畢生功力都傳予你,未來就交給你了!」
然後格策就進球了。。。

克洛澤4屆世界盃16粒進球,直到將火炬傳給未來的那一刻,德國終於登頂。
只能說現實比小說更動人

你們說這是不是在傳功?


把拉維奇換下,我的心一緊,把伊瓜因換下,我的心碎了。教練,你換上來這倆人我根本帶不動啊!——梅西說


占坑,雖然是梅西腦殘粉,但是首先就這場比賽而言,看到雙方的表現,無論誰得冠軍都是應該的。只是德國人把握住了機會。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不要說什麼整體足球完爆英雄主義這樣的話。


不是任何一隊的粉絲。
只能說阿根廷真的儘力了。
防守很棒,反擊優秀。

因為和德國同學在酒吧里看比賽,再加上阿根廷點球秒了我荷蘭豆。於是自然支持德國奪冠。

阿根廷採取慣用的防守反擊,幾次偷襲殺傷力都非常大。
德國上半場大舉壓上進攻,後防空檔非常明顯。
尤其遇到梅西煤球王。真的是感覺無力。
如果不是阿根廷自己浪費機會。
真的可以在90分鐘結束比賽了。

伊瓜因那個越位球,嚇得心臟病都快發作了。
也清晰地分辨了酒吧里的兩方球迷。

拖到加時,小豬被阿圭羅擊中血流滿面時,
在場的德國球迷紛紛罵爹罵娘罵裁判…
場面甚是壯觀。

直到格策那個漂亮的進球…

旁邊就坐著幾個阿根廷人。
格策進球後。他們就默默地離開了。
感覺憂傷。

最後煤球王的自由球浪射。
有些搞不懂狀況。

比賽結束後。 酒吧人去樓空。
還有幾個美國人還在淡定地看棒球。

街上只有少許路人披著德國國旗走過。

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回到家和室友討論今天的比賽。
他們說,朝鮮新聞在播朝鮮隊奪冠了。
呵呵呵。


轉自微博

卡恩你看到了么!那年那個還要你安慰的小子,把獎盃帶回來了。

瞬間淚崩


德國鐵杆粉絲。
雖然德國最終奪冠,但還是得說,這場比賽德國隊踢得並不好。

赫迪拉熱身時受傷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德國的賽前布置,等到克拉默也受傷被換下,德國隊的中場就喪失了硬度和強悍的攔截。這也導致小豬和赫韋德斯前後吃到黃牌。

中場搶斷和攔截的減少也導致德國的反擊打不起來,阿根廷人也根本不給空間,德國在右路打不透身後,無法形成有效的邊路配合。。

而德國陣型的前壓反而給了阿根廷不少反擊的機會,如果不是阿根廷前鋒把握機會的能力稍差,或者太過緊張,說不定率先取得進球的可能會是阿根廷人。

不過,進入加時賽後,雙方體力都有所下降,相比起來,阿根廷人的防守專註度和跑動能力丟的更多。。因此格策才獲得了那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錘定音!

祝賀德國隊,獲得第四顆星!

PS:這屆比賽德米的表現綜合來看也算不錯了,我在世界盃前低估他了。。。

PSS:格策不愧人稱大胸,看他那個胸部停球停的真舒服。。


伊瓜因單刀不進,還進了個越位球。煤球王無亮點,迪瑪利亞沒上(或許他上了,會有奇蹟?)阿Kun如果代替伊瓜因首發?沒有如果,比賽結束掉眼淚了。嗓子啞了。fuck it。


有一種上屆世界盃決賽的即視感,而且絕不僅僅是進球時間的相似。如願以償地看到了歐洲和南美的對決,如願以償的看到了華麗足球和實用足球的對決,只不過排列組合的方式和歷史上大不一樣……

突然想到在這屆世界盃上外界對德國隊的兩大質疑:1.這屆德國隊「鐵血精神」的缺失;2.德國隊不是西班牙,無法複製tiki taka。很不幸的是,通過最後一場比賽,這兩大質疑可以說全部被推翻了……

首先,關於tiki taka。其實德國隊(包括拜仁)從來沒有想複製過拉瑪西亞青訓營的這一套,但德拜本身存在問題也必須要解決,其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向打敗自己的強者學習借鑒。之前也有知乎網友說過「瓜迪奧拉在巴薩沒有解決的問題在拜仁依然沒有解決」。但我想說,瓜迪奧拉之所以選擇拜仁,正是為了要解決tiki taka存在的問題;拜仁之所以選擇瓜迪奧拉,也正是為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在足球比賽場上,傳球控球永遠是基礎,但傳控不能代替進攻,要想進球得分依然要靠邊路傳中、定位球、遠射、快速反擊這些傳統套路。不過說實話,在這幾方面能同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時又有良好戰術執行力和閱讀比賽能力的,只有拜仁;巴薩和西班牙在這幾方面並不突出。如果在此基礎上輔之以精妙的傳球控球加以潤滑,那將是一支強大到可怕的球隊。此外,拜仁隊員磨合的時間和程度都和拉瑪西亞青訓營不相上下,而tiki taka之下隊員們傳球時「腦後長眼」的本領正需要這種默契。因此,瓜帥與拜仁的結合,德國隊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對tiki taka的借鑒,能真正起到取長補短之功效,這次世界盃德國隊的7場比賽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其次,關於鐵血精神。以往德國隊之所以會表現出鋼鐵意志和鐵血精神,是因為在面對強隊時常常陷入逆境,在對手掌控比賽、比分落後時不得不背水一戰才能表現出鐵血精神;而如今的德國隊在引入tiki taka之後已經很少陷入這樣的境地。熟悉tiki taka的朋友都知道,它的一大特徵在於通過三角短傳來大幅提升控球率,能起到三個效果:

(1)節省本方體力、消耗對方體力(聯想一下耍猴遊戲,搶球的永遠是最累的);

(2)使得對方長期碰不到球導致腳感變差,即使偶然搶斷髮起反擊,成功率也超低;

(3)逼迫對方大面積壓上,從而留出後防空擋以伺反擊。

通過這場決賽我們看到,除了效果(3)沒有出現(考慮到巴西的教訓),(1)(2)全都出現了(到75分鐘以後德國隊身體優勢明顯;阿根廷幾次進球機會的喪失也絕對不是偶然)。因此,鐵血精神的存在前提已經沒有了,在已經能夠全面掌控比賽的情況下,鋼鐵意志、鐵血精神什麼的就留給對方吧……


和4年前的場景何其相似,一邊tikitaka久攻不下,一邊防守反擊錯失良機,最後在補時110多分鐘時一個絕妙的絕殺成就世界冠軍。
恭喜我德!


馬斯切拉諾一哭 心都化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沒錯,我說的就是伊瓜因,梅西和帕拉希奧三人,伊瓜因那個單刀看的我在後來補覺的過程中幾次夢到伊瓜因對我說「那個球其實進了,我tm逗你玩呢!」然後又是加時絕殺,這讓我感覺是在重溫上屆決賽。

賀煒在上半場解說時的一句話我很贊同,「阿根廷隊更好地執行了自己的計劃」。我認為上半場阿根廷隊表現更好一些,而其中的亮點就是拉維奇,他在邊路的扯動突破和搶斷都讓赫韋德斯很狼狽……結果半場就被阿奎羅替換了,不知道原因,但我認為下半場阿根廷反擊戰術執行的不順暢還是和拉維奇的下場有著很大關係,而換上去的阿奎羅則踢了大半場的大爺球……梅西欲哭無淚。

德國人就是勝在了硬實力上,在老將克洛澤換下去後還能有格策這樣的戰力來保證自己的進攻勢頭,最終瓜熟蒂落,捧得金杯歸。

恭喜德國!球隊奪冠,球員破紀錄,一切都很完美……只是我的朋友圈和微博被滿滿地日耳曼情節泛濫了。


推薦閱讀:

TAG:德國 | 足球 | 巴西 | 世界盃(WorldCup) | 阿根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