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Heatherwick 與 BIG 合作為 Google 總部做的設計提案怎樣,為什麼能勝出?

Here are the renderings of Google"s futuristic new headquarters

ps:Heatherwick 和 BIG 分別是上海世博的英國館和丹麥館設計師。


就這個話題正好寫了一篇相關的文章,已授權媒體刊登,請勿轉載。
我的角度也有偏頗,沒有過多談論BIG和Heatherwick的設計,不能完全解答你的問題,僅供參考。

//////////////////////////////////////////////////////////////////////////////

春節長假後的第一個周末,柴靜的《穹頂之下》一天之內爆紅全中國網路。與此同時,另一個穹頂登上了全球各大設計和科技媒體的首頁:Google發布了新總部的設計方案。

這個位於矽谷山景城的方案由兩家國際知名的建築設計事務所聯合提出:丹麥的BIG和英國的Heatherwick Stuido。從現階段發布的表現圖和視頻來看,是幾個超大透明穹頂,覆蓋著其內部可以移動的模塊化功能空間,中間穿插著立體通行系統。

google新總部方案表現圖

換個說法,就是一個飼養碼農的高科技溫室大棚。

據稱Google自己承認這個提案有些過於超前,涉及到一些有待發展的技術,可能在五年之內都不會開展實際的建造措施。

對於我等瑪麗蘇建築師來說,一個甲方知道你的提案太超前,還打算買單,並且願意等,等到技術積累成熟的那天再用你的方案蓋房子————這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節奏啊。問題是這個霸道總裁是Google,一家以冷靜、精密著稱,以演算法驅動和數據判斷為商業模式基礎的技術導向公司。Google也會為情懷買單么?


巴克敏斯特·富勒

大型穹頂的設計和建造,美國發明家和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被公認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富勒自小調皮搗蛋,早年被哈佛大學開除兩次;他在紡織廠打工,當兵開救生艇,退伍又去屠宰場殺豬,還倒騰小生意;他在三十多歲時經商破產,女兒病死,家庭貧困;他為了拯救家庭險些自殺,只是為了騙保險費。

美國政府發行的紀念富勒的郵票,以其代表性的穹頂結構為特徵

這個富勒倒霉蛋簡直是富士康張全蛋的前身,所幸最終是Happy
Ending:他人到中年之後實現大逆轉,依靠球形穹頂的設計、建造和商業化推廣而大獲成功,全球聞名。

富勒於1967年設計建造的蒙特利爾生態圈( Montreal
Biosphere)是知名的穹頂結構建築,其透明的外殼和內部模塊化的平台,簡直就是Google總部方案的縮小版前身。富勒提出的另一個烏托邦方案則直接在紐約曼哈頓上空覆蓋了一整個透明穹頂,這個沒人買單的方案可以看成是Google總部方案的城市放大版。

蒙特利爾生態圈

曼哈頓穹頂計劃

曼哈頓半島上的華爾街之狼,和山景城裡的Google碼農。相隔半個世紀,穹頂之下,並無新事。


最小和最大

從現有已發布的效果圖來看,Google新總部項目所採用的穹頂結構,在技術層面更像是對德國建築師弗雷·奧托(Frei
Otto)的輕型張拉膜結構的致敬。弗雷是與富勒同時代的建築師,兩人同在一所大學教書,都很擅長處理穹頂和空間網架結構,追求用最輕的材料達到最大的空間效果。

1967年蒙特利爾世博會的德國館,弗雷·奧托作品

弗雷·奧托在結構和材料上的探索比富勒走的更遠,但是富勒會宣傳,會總結,會推銷:他把穹頂從一種單純的建築結構發展為一種設計方法和意識形態。德國人是工程師,美國人是產品經理加市場銷售。

富勒首先創造了一個概念:Dymaxion。這個詞兒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組合:dynamic動態,maximum 最大化和tension張力。這個詞被富勒到處用,基本上表達一種「用最小投入換取最大產出」的理性設計方法。富勒獲得專利的穹頂結構(專業術語叫測地線穹頂)就是Dymaxion的建築表達:一個完美的圓球形輕質結構,像自然界中的肥皂泡一樣輕盈,用最少的表面材料獲得最大的建築空間,用最輕的材料獲得最穩固的結構。對於富勒來說這是建築師的終極理想:用最少獲得最多。

富勒的穹頂網格模型


形式創新和模式創新

建築師擅長形式創新。在聯合提出Google總部方案的兩家建築事務所中,不管是擅長用形式闡釋功能的BIG,還是以人本為旗號雕琢形式的Thomas
Heatherwick,他們的作品都以鮮明的形式特點被市場識別、接受和消費。

在建築師身份之外,富勒還是一個工程發明家、設計哲學家和技術佈道者。他不喜歡形式創新,事實上他認為這壓根就不是創新。設計學者范凌如此描述富勒:「與許多可以被稱為『未來主義』的建築師、設計師不同,富勒並不認為改變現狀的形式可以解決問題,一個看上去未來的『房子』仍然是一個延續了千萬年的『房子』歷史的延續。解決問題只能通過引入一種新的模式,從而讓舊模式被人們放棄。」

富勒自己的原話:「要改變某件事,就要創造一個新的模式,以此來廢棄現有的模式。」

Google就是最好的模式創新的實踐者:創造免費—廣告的商業模式並造成壟斷。Google
X團隊開發的各種新項目,從太空電梯到熱氣球網路基建站,每一個方向都在嘗試顛覆式創新。當跳出比特世界,面對建築這個沉重的原子世界時,Google簡單的評論道:「技術還沒有發展出一種專門的語言來改造建築」(Tech
really hasn"t adopted a particular language for buildings)。這聽起來像是給建築師的末日審判:你們慢慢搞形式創新和漸進改良,等我來用技術創造全新模式吧。


嬉皮士和《全球目錄》

「重塑世界是他人生的簡單目標。」 1946 年的《財富》雜誌在對富勒的一篇專訪中如此評價他。儘管終其一生,富勒並沒能實現這個目標,但是他的努力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他個人的時代,影響了日後的社會發展和價值取向。

二戰之後誕生的年輕人在享受和平與繁榮的同時,開始不滿足於服從國家意志,拒絕循規蹈矩的做大企業內部的螺絲釘。一代年輕人打破陳舊而僵化的社會體系規範,迫不及待的擁抱新技術,新觀念,搖滾樂,性自由和迷幻藥。

富勒提倡的設計理念與冷戰環境中的新一代年輕人思想不謀而合。穹頂結構精密的幾何邏輯表現了科技至上的未來主義,Dymaxion提倡的珍惜環境資源觀點孕育了日後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主義,而穹頂住宅簡易和廉價的特點造福了很多沒有錢蓋房子的年輕人。富勒的同事專門編寫了穹頂結構DIY指導手冊,幫助很多嬉皮士遠離城市,建立自己的烏托邦社區。這簡直就是開源硬體設計的鼻祖。

60年代末期,嬉皮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自建的穹頂住宅公社

1968年,斯坦福大學畢業生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製作了一份六頁紙的油印目錄,取名《全球目錄》(Whole Earth Catalog),開始嘗試向當時遍布美國的嬉皮士公社販賣生活用品。這個目錄的開篇第三頁是關於富勒著作的介紹。布蘭德簡單的說:「富勒的洞見造就了《全球目錄》。」(The insights of Buckminster Fuller initiated this
catalog.)

《全球目錄》里的富勒專刊


矽谷和科技創業

今天在矽谷被資本追捧的科技創業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在60年代的反社會反文化思潮中脫胎而出的。在《紐約時報》的科技作者 John Markoff 看來,《全球目錄》是「互聯網之前的互聯網。它是關於未來的一本書。它是印在紙上的網路」。 《全球目錄》改變了矽谷,就像後來的Google改變了世界。

對斯圖爾特·布蘭德的一次著名的致敬,來自喬布斯 2005 年在斯坦福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他將《全球目錄》稱為「我們那一代人的聖經之一」:

「當我年輕時,有一本很棒的刊物叫《全球目錄》,它被我們那一代人奉為至上寶典。它的創辦人叫斯圖爾特·布蘭德,他來自門羅帕克,離這裡很近。他以詩意的筆觸編寫雜誌。那是1960年代末,個人電腦和桌面排版還沒出現,排版全靠打字機、剪刀和寶麗來相機。它有點類似紙上的Google,卻又比Google早了35年:它懷有理想主義地介紹了大量實用工具和一流觀念。」

然後,喬布斯引用了最後一期《全球目錄》封底的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喬布斯提到的《全球目錄》封底贈言

從穹頂到互聯網,從全球目錄到相愛相殺的Google和Apple,從曼哈頓到今天的山景城,從原子到比特。線下線上,終於形成一個閉環。


回到穹頂

在建築史上,穹頂大多用於宏大的紀念性建築,比如羅馬的萬神廟。

萬神廟室內

富勒再次把穹頂帶回現代建築的視野。作為一個全能型科技人才,他認為科技通往神性,完美的科技造就人與宇宙的終極和諧。他的一本著作就叫《宇宙結構學》(Cosmography)。

Google把穹頂從曼哈頓搬到了矽谷。從比特到原子,他們正在鏈接一切。山景城這個風景宜人,人口八萬的小城,會是新的雅典衛城么?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像上帝一樣俯瞰眾生的角色,終於不再需要(或者也從來不曾需要)建築師來扮演。這個接力棒順利的交給了信息科技企業:穹頂之下,莫非王土;網路眾生,莫非王臣。

/////////////////////////////////////////////////////////////////////


注1: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注2:感謝范凌的文章《過去的未來:富勒、亞歷山大、尼葛洛龐蒂》對本文的幫助。


注3:感謝知乎在《全球目錄》這個論題下的討論。


到了矽谷,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美國建築設計的人,沒有「人車分流」的概念,在深圳,如果一個小區沒有做到人車分流,高端小區的房價會比同檔次大約低一萬元到三萬元每平方。 整個深圳灣和前海,做到了整個片區的人車分流。

矽谷大部分房子就在一條馬路邊,小孩唯一安全的地方是後院。


無責任抖機靈,Because we"re all inside a giant tech bubble.


推薦閱讀:

什麼是建築空間體驗?
隧道是如何建成的?
主立面是西向的建築如何解決採光和西晒的矛盾?
建築如何詩意的表達?
寫字樓和塔樓下的風口是怎麼形成的?

TAG:建築 | 跨界營銷 | 谷歌(Google) | 建築設計 |